控制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0685发布日期:2023-10-21 20:3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控制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人机交互,尤其涉及控制面板。


背景技术:

1、控制面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操作者通过触及触摸屏幕,实现各种控制操作,以满足操作者的使用需求,例如常见的智能手机和智能触摸平板等,同时控制面板还可以与各种设备和装置进行信息互联,实现与设备和装置的信息交换和指令控制等。

2、目前,车用控制面板的功能多样,安装位置也有多种选择,例如,设置在中控台上的触摸控制面板,用于为驾驶员提供影音娱乐、座椅调节和空调控制等功能;另外,也有设置于后座的各种控制面板也能为驾乘人员提供较多的个性化控制选择。

3、现有的车用控制面板,为了适应行驶过程中振动的环境,提升连接强度和可靠性,往往采用固定连接方式将控制面板进行固定,但这种安装方式复杂且难度大,难以满足用户频繁拆卸控制面板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控制面板,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前提下,提升控制面板连接的适应性,降低安装和拆卸的难度,满足用户频繁拆卸控制面板的需求。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控制面板,包括:

4、面板主体,所述面板主体包括背板,所述背板设有圆弧形的滑槽和设于所述滑槽内的卡合部;

5、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一固定表面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安装支架的周向上设有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弹性臂和从所述弹性臂上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凸起部;

6、当所述面板主体与所述安装支架配合安装时,所述凸起部能穿入所述滑槽并沿着所述滑槽进行相对移动,直至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凸起部卡接。

7、作为一种控制面板的可选方案,所述卡合部包括引导块、第一止滑块和卡槽,所述引导块和所述第一止滑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卡槽相对的两侧,当所述面板主体与所述安装支架配合安装时,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引导块的表面相对滑动直至接触所述第一止滑块,以使所述凸起部限位在所述卡槽内。

8、作为一种控制面板的可选方案,所述引导块的表面为斜切面,所述凸起部包括与所述斜切面配合的弧形部和与所述卡槽配合的直角部。

9、作为一种控制面板的可选方案,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卡槽内的触发件,所述触发件能按压所述凸起部使所述凸起部或所述弹性臂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产生弹性形变,使所述凸起部脱离所述卡槽限位。

10、作为一种控制面板的可选方案,所述触发件包括凸起,所述凸起抵于所述凸起部,所述凸起能按压所述凸起部。

11、作为一种控制面板的可选方案,所述卡合部包括卡凸和第二止滑块,当所述面板主体与所述安装支架配合安装时,所述凸起部能越过所述卡凸的表面直至接触所述第二止滑块,以使所述凸起部限位在所述卡凸和所述第二止滑块之间。

12、作为一种控制面板的可选方案,所述卡合部还包括拱形板,所述卡凸凸设于所述拱形板上,所述拱形板能发生弹性形变。

13、作为一种控制面板的可选方案,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卡凸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卡凸的顶部均设有圆角。

14、作为一种控制面板的可选方案,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滑动面和第一抵接面,所述卡凸包括第二滑动面和第二抵接面;当所述面板主体与所述安装支架配合安装时,所述第一滑动面与所述第二滑动面接触滑动,直至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相抵接;所述第一滑动面与所述拱形板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拱形板的夹角。

15、作为一种控制面板的可选方案,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拱形板的两端设有安装立柱,所述拱形板通过所述安装立柱与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

16、有益效果:

17、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面板主体的背面设置背板,在背板上设置滑槽,并于滑槽内设置卡合部,安装支架上的弹性臂设置有凸起部,当面板主体与安装支架配合安装时,使凸起部穿入滑槽,并沿着滑槽滑动,最终实现凸起部和卡合部的接触卡接,整个过程仅仅需要操作者手动转动面板主体,即可实现安装支架与面板主体的卡接,避免了固定连接所带来的难以拆卸问题,提升了控制面板连接的适应性,降低了安装和拆卸的难度,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特征:

1.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112)包括引导块(1121)、第一止滑块(1122)和卡槽(1123),所述引导块(1121)和所述第一止滑块(1122)分别设置于所述卡槽(1123)相对的两侧,当所述面板主体(100)与所述安装支架(200)配合安装时,所述凸起部(220)与所述引导块(1121)的表面相对滑动直至接触所述第一止滑块(1122),以使所述凸起部(220)限位在所述卡槽(112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块(1121)的表面为斜切面,所述凸起部(220)包括与所述斜切面配合的弧形部(221)和与所述卡槽(1123)配合的直角部(2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卡槽(1123)内的触发件(300),所述触发件(300)能按压所述凸起部(220)使所述凸起部(220)或所述弹性臂(210)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产生弹性形变,使所述凸起部(220)脱离所述卡槽(1123)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300)包括凸起(310),所述凸起(310)抵于所述凸起部(220),所述凸起(310)能按压所述凸起部(2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112)包括卡凸(1124)和第二止滑块(1125),当所述面板主体(100)与所述安装支架(200)配合安装时,所述凸起部(220)能越过所述卡凸(1124)的表面直至接触所述第二止滑块(1125),以使所述凸起部(220)限位在所述卡凸(1124)和所述第二止滑块(112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112)还包括拱形板(1126),所述卡凸(1124)凸设于所述拱形板(1126)上,所述拱形板(1126)能发生弹性形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20)和所述卡凸(1124)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凸起部(220)和所述卡凸(1124)的顶部均设有圆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20)包括第一滑动面和第一抵接面,所述卡凸(1124)包括第二滑动面和第二抵接面;当所述面板主体(100)与所述安装支架(200)配合安装时,所述第一滑动面与所述第二滑动面接触滑动,直至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相抵接;所述第一滑动面与所述拱形板(1126)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拱形板(1126)的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00)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拱形板(1126)的两端设有安装立柱,所述拱形板(1126)通过所述安装立柱与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公开了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包括面板主体和安装支架,面板主体包括背板,背板设有圆弧形的滑槽和设于滑槽内的卡合部;安装支架与一固定表面可拆卸地连接,安装支架的周向上设有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弹性臂和从弹性臂上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凸起部;当面板主体与安装支架配合安装时,凸起部能穿入滑槽并沿着滑槽进行相对移动,直至卡合部与凸起部卡接。通过本技术,能在保证一定的连接强度的前提下,提升控制面板连接的适应性,降低安装和拆卸的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胡锦辉,赵铭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如果新能源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