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8266发布日期:2023-10-14 17:2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除尘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除尘,具体为除尘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煤矿开采的过程中需要对空气中的煤灰进行除尘处理,该过程需要使用到相应的除尘设备,并借助控制装置对除尘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控制。根据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文件cn202023265886.2所述的一种石英砂分拣除尘控制装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其通过在控制柜本体的两侧均设有特殊的侧门结构,较好的解决了传统控制装置在应用时不方便工作人员对内部的控制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的问题,将四扇侧门打开,这样就可以将控制柜本体内部的空间大面积暴露出来,避免了存在空间狭小的情况,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2、根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来看,现有技术中均采用矩形的柜式结构,并使用对开门的形式进行开启,该结构就导致内部的控制器本体部分仅能够朝向前方进行展示,当工作人员在外侧进行作业时就无法直接观察到内部的控制器当前参数状态,使用灵活性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控制器就近安装在除尘设备的附近,因此控制装置自身也会面临灰尘侵入的风险,常规的控制装置无法高效的对外部灰尘进行彻底阻隔,增加了故障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除尘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内部控制器抽出并朝向任意方向进行展示,灵活性更高,具有高效的防尘功能,且安装后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除尘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本体,所述控制装置本体包括固定套壳、转接套筒、密封端盖、控制器和防尘机构,所述固定套壳的内侧安装有转接套筒,所述转接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控制器固定在安装板的表面,所述安装板的前端设置有密封端盖,所述固定套壳的表面设置有防尘机构,所述密封端盖的边缘处设置有环形插板,且密封端盖通过环形插板嵌入到防尘机构的内侧。

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壳的后端安装有多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套壳的内侧开设有多个环形滑槽,所述转接套筒的表面嵌装有多个第一滚珠,且转接套筒的长度和固定套壳内壁的长度相同。

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壳通过使用螺丝穿过安装板后固定在墙壁上,所述转接套筒通过表面的第一滚珠嵌入到相应的环形滑槽内侧,所述转接套筒的后端与固定套壳的内壁相贴合。

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前端与密封端盖的后端焊接为整体,安装板的后端设置有限位柱,所述转接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伸缩滑槽,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嵌入到伸缩滑槽的内部。

6、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端盖的表面安装有把手,所述转接套筒的内壁后端设置有磁石板,且磁石板的边缘处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整体呈环形结构,且限位槽的内部安装有多个第二滚珠。

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沿着转接套筒向内移动至与第二滚珠相接触,所述限位柱的后端贴装有磁性金属板,且限位柱的直径与转接套筒的内壁直径相同。

8、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插板的边缘处贴装有吸水海绵,所述防尘机构包括蓄水环和注水管,所述注水管安装在蓄水环的顶部,所述蓄水环的内侧设置有多个连通孔。

9、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环的底部和固定套壳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卡槽,所述环形插板和吸水海绵嵌入到卡槽的内侧,且蓄水环的后端与固定套壳之间相连接,所述吸水海绵的表面与连通孔的外侧相贴合。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除尘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本体,所述控制装置本体包括固定套壳、转接套筒、密封端盖、防尘机构、环形滑槽、第一滚珠、伸缩滑槽、安装板、控制器、限位柱、把手、卡槽、磁石板、第二滚珠、限位槽、蓄水环、连通孔、环形插板、吸水海绵、注水管、固定块。

11、1.该除尘控制装置整体呈柱状结构,并在中间通过转接套筒将内侧的控制器部分与外侧的固定套壳进行活动连接,因此能够通过手动将控制器部分进行旋转以调节角度,配合抽拉式结构能够将内侧的控制器在外部朝向任意角度进行展示,使用的灵活性更高。

12、2.该除尘控制装置在固定套壳的外侧安装有防尘机构,通过将前端的密封端盖关闭后,与防尘机构部分进行对接,即可利用防尘机构内部的储水将吸水海绵部分进行湿润化处理,利用带有液体的吸水海绵对外部飘入的灰尘进行吸附处理,提高防尘的性能。

13、3.该除尘控制装置在安装板的后端通过限位柱与转接套筒末端的磁石板进行吸附,因此能够将控制器通过吸附的形式稳定放置在转接套筒的内侧,降低了受到外部撞击导致从转接套筒内侧滑落的概率,提高了安装后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除尘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本体包括固定套壳(1)、转接套筒(2)、密封端盖(3)、控制器(9)和防尘机构(4),所述固定套壳(1)的内侧安装有转接套筒(2),所述转接套筒(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8),所述控制器(9)固定在安装板(8)的表面,所述安装板(8)的前端设置有密封端盖(3),所述固定套壳(1)的表面设置有防尘机构(4),所述密封端盖(3)的边缘处设置有环形插板(18),且密封端盖(3)通过环形插板(18)嵌入到防尘机构(4)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壳(1)的后端安装有多个固定块(21),所述固定套壳(1)的内侧开设有多个环形滑槽(5),所述转接套筒(2)的表面嵌装有多个第一滚珠(6),且转接套筒(2)的长度和固定套壳(1)内壁的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壳(1)通过使用螺丝穿过安装板(8)后固定在墙壁上,所述转接套筒(2)通过表面的第一滚珠(6)嵌入到相应的环形滑槽(5)内侧,所述转接套筒(2)的后端与固定套壳(1)的内壁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8)的前端与密封端盖(3)的后端焊接为整体,安装板(8)的后端设置有限位柱(10),所述转接套筒(2)的内壁上开设有伸缩滑槽(7),所述安装板(8)的两侧均嵌入到伸缩滑槽(7)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端盖(3)的表面安装有把手(11),所述转接套筒(2)的内壁后端设置有磁石板(13),且磁石板(13)的边缘处设置有限位槽(15),所述限位槽(15)整体呈环形结构,且限位槽(15)的内部安装有多个第二滚珠(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10)沿着转接套筒(2)向内移动至与第二滚珠(14)相接触,所述限位柱(10)的后端贴装有磁性金属板,且限位柱(10)的直径与转接套筒(2)的内壁直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插板(18)的边缘处贴装有吸水海绵(19),所述防尘机构(4)包括蓄水环(16)和注水管(20),所述注水管(20)安装在蓄水环(16)的顶部,所述蓄水环(16)的内侧设置有多个连通孔(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环(16)的底部和固定套壳(1)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卡槽(12),所述环形插板(18)和吸水海绵(19)嵌入到卡槽(12)的内侧,且蓄水环(16)的后端与固定套壳(1)之间进行连接,所述吸水海绵(19)的表面与连通孔(17)的外侧相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除尘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本体,所述控制装置本体包括固定套壳、转接套筒、密封端盖、控制器和防尘机构,所述固定套壳的内侧安装有转接套筒,所述转接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控制器固定在安装板的表面,所述安装板的前端设置有密封端盖,所述固定套壳的表面设置有防尘机构,所述密封端盖的边缘处设置有环形插板,该除尘控制装置整体呈柱状结构,并在中间通过转接套筒将内侧的控制器部分与外侧的固定套壳进行活动连接,因此能够通过手动将控制器部分进行旋转,配合抽拉式结构能够将内侧的控制器在外部朝向任意角度进行展示,灵活性更高,在固定套壳的外侧安装有防尘机构,提高防尘的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晶,文本建,肖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汉翼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