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开关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4111发布日期:2023-11-17 22:0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开关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自动开关切换领域,具体是在供电电路增加自动开关切换电路,主要用于无单片机控制需要自动切换的电路。


背景技术:

1、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各种不同的电子产品,有很多电子产品功能简单,为了降低开发难度和开发成本不使用单片机是最优的选择,但在大多应用场景下,又需要实现各种自动切换的功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供电的自动切换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开关切换电路,克服无单片机系统带来的控制难题。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开关切换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一电容;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连接第一电阻的1脚和第二电阻的2脚,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晶体管的基极、第五电阻的1脚、第四电阻的2脚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二晶体管发射极接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六电阻的2脚;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七电阻的2脚,第三晶体管的基极连接第七电阻的1脚和第六电阻的1脚连接,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八电阻的1脚连接;第八电阻的2脚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四电阻的1脚连接第一电容的正极、第二电阻的1脚和第三电阻的2脚;第三电阻的1脚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五电阻的2脚接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12v供电,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5v供电,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5v网络。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供电电路上增加一自动切换电路,可以实现电源的自动切换控制,解决了无单片机系统带来的控制难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开关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一电容;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连接第一电阻的1脚和第二电阻的2脚,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晶体管的基极、第五电阻的1脚、第四电阻的2脚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二晶体管发射极接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六电阻的2脚;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七电阻的2脚,第三晶体管的基极连接第七电阻的1脚和第六电阻的1脚连接,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八电阻的1脚连接;第八电阻的2脚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四电阻的1脚连接第一电容的正极、第二电阻的1脚和第三电阻的2脚;第三电阻的1脚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五电阻的2脚接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12v供电,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5v供电,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5v网络。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开关切换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一电容;第一晶体管发射极接地,第一晶体管基极连接第一电阻的1脚和第二电阻的2脚,第一晶体管集电极连接第二晶体管基极、第五电阻的1脚、第四电阻的2脚和第二二极管阴极;第二晶体管发射极接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六电阻的2脚;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七电阻的2脚,第三晶体管的基极连接第七电阻的1脚和第六电阻的1脚连接,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八电阻的1脚连接;优点:在+12V电源跌落的时候,实现5V电源的自动切换供电。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建,张荣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格利尔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