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户外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5600发布日期:2023-12-30 02:0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家用户外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家用户外电源。


背景技术:

1、户外电源的外壳包括多个外壳单元,多个外壳单元通过壳体骨架进行安装固定,如cn114784985a,输出面板的两侧卡接于壳体骨架的通孔处,下盖通过第一支架组件与壳体骨架连接,电池组设于壳体骨架内并放置于第一支架组件上,第二支架组件与壳体骨架连接并对电池组的顶部进行安装限位,上盖安装于壳体骨架的顶部。然而,考虑到户外电源的拆装维护,上述的户外电源的各个元件的连接均受到壳体骨架限制,如上盖盖设于壳体骨架,顶部面板盖合于上盖的上方并与上盖连接,使户外电源的整体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的家用户外电源。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家用户外电源,包括:

4、底壳,形成有定位槽及多个安装孔,所述底壳的外周缘包括第一卡槽边缘及第二卡槽边缘;

5、罩壳,所述罩壳的底部的外周侧设有卡接凸舌,所述卡接凸舌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边缘,所述罩壳的一侧形成有侧开口槽,所述侧开口槽的内壁开设有顶部卡槽;

6、电源面板,盖设于所述侧开口槽内,所述电源面板分别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边缘及所述顶部卡槽内,以使电源面板分别与所述罩壳及所述底壳共同围成收容腔;

7、电池模组,位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卡接于所述定位槽内。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定位槽的外周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开口槽的内壁的顶部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加强凸筋,所述顶部卡槽分别开设于多个所述加强凸筋上。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开口槽的内壁邻近所述顶部卡槽的部位凸设有第一限位卡勾,所述电源面板的内壁设有第一卡持台,所述第一限位卡勾用于在所述电源面板卡接于所述顶部卡槽内时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持台。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面板的底部凸设有第二限位卡勾,所述第二卡槽边缘的内壁设有第二卡持台,所述第二限位卡勾用于在所述电源面板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边缘内时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持台。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壳的内底壁设有第一增强凸筋组,所述定位槽及多个所述安装孔均形成于所述第一增强凸筋组,所述底壳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增强凸筋组,所述第二卡槽边缘及所述第一卡槽边缘均形成于所述第二增强凸筋组,所述第二卡持台设于所述第二增强凸筋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家用户外电源还包括锁固件,所述电源面板的底部形成有延伸凸耳,所述延伸凸耳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底壳开设有螺接孔,所述锁固件分别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及所述螺接孔内。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家用户外电源还包括固定柱,所述电池模组开设有安装过孔,所述底壳开设有锁固孔,所述固定柱穿设于所述安装过孔,且所述固定柱的部分位于所述锁固孔内并与所述底壳螺接。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集成散热机构及电源控制组件;

15、所述电池组位于所述定位槽内并与所述底壳卡接,所述固定部凸设于所述电池组的外周侧;所述集成散热机构设于所述电池组的顶部;所述电源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电源面板及所述电池组电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组件安装于所述集成散热机构;所述安装过孔包括开设于所述集成散热机构的第一过孔及开设于所述电池组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过孔连通,所述固定柱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过孔及所述第二过孔内。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成散热机构包括导热集成组件及散热风扇,所述电池组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导热集成组件位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电源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导热集成组件。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8、1、上述的家用户外电源,由于卡接凸舌卡接于第一卡槽边缘内,使罩壳的底部的外周侧卡接于底壳的外周缘,又由于电源面板卡接于第二卡槽边缘及顶部卡槽内,使电源面板卡接于底壳的外周缘及侧开口槽的内壁,这样使底壳分别与罩壳及电源面板可拆卸连接,同时使电源面板与罩壳可拆卸连接;

19、2、上述的家用户外电源,相比于传统的家用户外电源,无需增加设置壳体骨架、第一支架组件及第二支架组件,且底壳与罩壳、底壳与电源面板、罩壳与电源面板之间均直接可拆卸连接,不仅减少了家用户外电源的元件数目,而且减少了家用户外电源的体积,避免了户外电源的整体的体积较大的问题,实现家用户外电源的小型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家用户外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户外电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定位槽的外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户外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开口槽的内壁的顶部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加强凸筋,所述顶部卡槽分别开设于多个所述加强凸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户外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开口槽的内壁邻近所述顶部卡槽的部位凸设有第一限位卡勾,所述电源面板的内壁设有第一卡持台,所述第一限位卡勾用于在所述电源面板卡接于所述顶部卡槽内时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持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户外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面板的底部凸设有第二限位卡勾,所述第二卡槽边缘的内壁设有第二卡持台,所述第二限位卡勾用于在所述电源面板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边缘内时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持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户外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内底壁设有第一增强凸筋组,所述定位槽及多个所述安装孔均形成于所述第一增强凸筋组,所述底壳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增强凸筋组,所述第二卡槽边缘及所述第一卡槽边缘均形成于所述第二增强凸筋组,所述第二卡持台设于所述第二增强凸筋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户外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固件,所述电源面板的底部形成有延伸凸耳,所述延伸凸耳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底壳开设有螺接孔,所述锁固件分别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及所述螺接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户外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柱,所述电池模组开设有安装过孔,所述底壳开设有锁固孔,所述固定柱穿设于所述安装过孔,且所述固定柱的部分位于所述锁固孔内并与所述底壳螺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用户外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户外电源还包括多个连接螺柱,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集成散热机构及电源控制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家用户外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散热机构包括导热集成组件及散热风扇,所述电池组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导热集成组件位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电源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导热集成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家用户外电源,其包括底壳、罩壳、电源面板及电池模组;底壳形成有定位槽及多个安装孔,底壳的外周缘包括第一卡槽边缘及第二卡槽边缘;罩壳的底部的外周侧设有卡接凸舌,卡接凸舌卡接于第一卡槽边缘,罩壳的一侧形成有侧开口槽,侧开口槽的内壁开设有顶部卡槽;电源面板盖设于侧开口槽内,电源面板分别卡接于第二卡槽边缘及顶部卡槽内;相比于传统的家用户外电源,无需增加设置壳体骨架、第一支架组件及第二支架组件,且底壳与罩壳、底壳与电源面板、罩壳与电源面板之间均直接可拆卸连接,不仅减少了家用户外电源的元件数目,而且减少了家用户外电源的体积,实现家用户外电源的小型化。

技术研发人员:赖玖智,廖兴群,潘党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安鹏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