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组合式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1058发布日期:2024-01-16 11:1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组合式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安全控制站,具体为一种高效组合式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1、油库安全控制站plc控制主要针对油库收发油、卸油等工艺过程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硬件以及软件的设计集成,主要功能在于管道输入输出电动执行机构阀门的控制、紧急切断、流程温度压力的数据采集,以及消防控制、可燃气体检测、火灾报警、巡检系统等安全管理。

2、现有的油库安全控制站plc机柜采用专业加厚钢板,表面采用防锈处理工艺,柜体采用前开门,柜内配安装板,机柜配散热通风风扇,照明灯与门开关联锁开门即亮闭门则熄,然而该种机柜内结构排布方式,上下层隔板排列紧密,阻碍了空气的流通,使得下层隔板内安置的元件所散发的热量积聚,不易排出。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高效组合式散热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组合式散热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安全控制站机柜和通风组件,所述安全控制站机柜内部开设有内腔,用于便于热量流通散热的所述通风组件固定安装于内腔两侧内壁,所述通风组件包括托架、插槽和隔板,所述托架左右两个为一组位于内腔内壁纵向排布,且托架中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为开口朝前的u形结构,且插槽开设深度小于托架延伸长度,所述插槽内部滑动插接有隔板,且隔板延伸长度小于插槽开设深度。

3、进一步的,所述内腔正面左侧通过合页转动安装有柜门。

4、进一步的,所述内腔两侧纵向排布有通风口,且通风口与外界连通的开口上边沿固定安装有防尘板。

5、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控制站机柜顶部中端开设有散热口,且安全控制站机柜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柱。

6、进一步的,所述支柱顶部末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挡板,且弧形挡板内凹面朝下。

7、进一步的,所述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工作仓,且工作仓下方设有循环泵。

8、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泵外接有散热铜排,且散热铜排设于内腔背面。

9、进一步的,所述工作仓上方设有排风扇,且排风扇风力输出方向正对散热口开设位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中安全控制站机柜内部结构分布合理,上下层隔板间留有空隙有利于热空气的上升流通,在排风扇的风冷作用以及散热铜排内循环水与空气热交换作用下,实现内腔热量的快速排出;

12、2.本实用新型中内腔顶部的散热口受到弧形挡板的遮挡,一方面有利于内腔热量的快速排出,另一方面亦可起到防雨防尘的作用,防止异物由散热口倒灌于内腔。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组合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控制站机柜(1)和通风组件(13),所述安全控制站机柜(1)内部开设有内腔(2),用于便于热量流通散热的所述通风组件(13)固定安装于内腔(2)两侧内壁,所述通风组件(13)包括托架(1301)、插槽(1302)和隔板(1303),所述托架(1301)左右两个为一组位于内腔(2)内壁纵向排布,且托架(1301)中部开设有插槽(1302),所述插槽(1302)为开口朝前的u形结构,且插槽(1302)开设深度小于托架(1301)延伸长度,所述插槽(1302)内部滑动插接有隔板(1303),且隔板(1303)延伸长度小于插槽(1302)开设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组合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2)正面左侧通过合页转动安装有柜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组合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2)两侧纵向排布有通风口(4),且通风口(4)与外界连通的开口上边沿固定安装有防尘板(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组合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控制站机柜(1)顶部中端开设有散热口(6),且安全控制站机柜(1)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柱(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组合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7)顶部末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挡板(8),且弧形挡板(8)内凹面朝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组合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2)底部固定安装有工作仓(9),且工作仓(9)下方设有循环泵(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组合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10)外接有散热铜排(11),且散热铜排(11)设于内腔(2)背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组合式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仓(9)上方设有排风扇(12),且排风扇(12)风力输出方向正对散热口(6)开设位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组合式散热组件,涉及安全控制站技术领域,包括安全控制站机柜和通风组件,所述安全控制站机柜内部开设有内腔,用于便于热量流通散热的所述通风组件固定安装于内腔两侧内壁,所述通风组件包括托架、插槽和隔板,所述托架左右两个为一组位于内腔内壁纵向排布,且托架中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为开口朝前的U形结构,且插槽开设深度小于托架延伸长度,所述插槽内部滑动插接有隔板。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组合式散热组件,安全控制站机柜内部结构分布合理,上下层隔板间留有空隙有利于热空气的上升流通,在排风扇的风冷作用以及散热铜排内循环水与空气热交换作用下,实现内腔热量的快速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马新强,罗正兵,唐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立德机器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