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路短截线加载的带阻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0922发布日期:2024-03-28 18:4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开路短截线加载的带阻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射频微波通信,特别是涉及开路短截线加载的带阻滤波器。


背景技术:

1、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频谱资源日趋紧张,系统间的电磁干扰也日趋严重。为了提升接收机的解调门限,需对系统中的干扰信号进行抑制。作为射频前端的关键器件,滤波器的技术指标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通信系统的性能。为使系统在各类工况都能保证信号完整性,避免电磁噪声干扰,要求射频前端滤波器在实现通带特性的同时,还需对拓扑结构、通带选择性、阻带抑制度及插入损耗等多项指标进行约束与限制。

2、横向信号干扰技术设计的带阻滤波器使得特定频率信号通过支路后存在180度相位差生成传输零点以实现阻带,但存在结构冗余,阻带抑制度不佳的缺点,故此难以满足器件小型化及应用环境复杂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开路短截线加载的带阻滤波器。该带阻滤波器具有优良的阻带抑制特性,且拓扑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可适用于多种通信系统。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提出开路短截线加载的带阻滤波器,所述带阻滤波器包括输入端馈线1、输出端馈线2、第一开路短截线3、第一信号传输线4、第二信号传输线5以及第二开路短截线6,其中,所述带阻滤波器输入端馈线1与第一开路短截线3相连;所述带阻滤波器输出端馈线2与第二开路短截线6相连;所述带阻滤波器第一信号传输线4和第二信号传输线5两者均设置于输入端馈线1与输出端馈线2之间。

3、进一步地,所述带阻滤波器第一信号传输线4的电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

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5的电长度为四分之三波长。

5、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端馈线1和输出端馈线2具有相同的特征阻抗。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路短截线3与第二开路短截线6电长度均为四分之一波长,且具有相同的特征阻抗。

7、进一步地,两个开路短截线能够为阻带生成3个传输零点的同时,亦在其两侧通带生成4个传输极点。

8、进一步地,所述带阻滤波器中心频率设定为1ghz,输入端馈线1及输出端馈线2的特征阻抗均设置为50欧姆。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路短截线3与第二开路短截线6的特征阻抗均为103欧姆。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有益效果:

11、1、本发明在四分之一波长及四分之三波长传输线间加载开路短截线,为阻带生成3个传输零点的同时,亦在其两侧通带生成4个传输极点,为滤波器提供卓越的滚降特性;

12、2、本发明滤波器拓扑中传输线及开路短截线的特征阻抗及中心频率可进行灵活调整以适用于不同的频率及带宽;

13、3、本发明所提出的滤波器拓扑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低,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通信系统。



技术特征:

1.开路短截线加载的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阻滤波器包括输入端馈线(1)、输出端馈线(2)、第一开路短截线(3)、第一信号传输线(4)、第二信号传输线(5)以及第二开路短截线(6),其中,所述带阻滤波器输入端馈线(1)与第一开路短截线(3)相连;所述带阻滤波器输出端馈线(2)与第二开路短截线(6)相连;所述带阻滤波器第一信号传输线(4)和第二信号传输线(5)两者均设置于输入端馈线(1)与输出端馈线(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阻滤波器第一信号传输线(4)的电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5)的电长度为四分之三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馈线(1)和输出端馈线(2)具有相同的特征阻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路短截线(3)与第二开路短截线(6)电长度均为四分之一波长,且具有相同的特征阻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两个开路短截线能够为阻带生成3个传输零点的同时,亦在其两侧通带生成4个传输极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阻滤波器中心频率设定为1ghz,输入端馈线(1)及输出端馈线(2)的特征阻抗均设置为50欧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路短截线(3)与第二开路短截线(6)的特征阻抗均为103欧姆。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开路短截线加载的带阻滤波器。属于射频微波通信技术领域。所述带阻滤波器包括输入端馈线、输出端馈线、第一开路短截线、第一信号传输线、第二信号传输线以及第二开路短截线。本发明所设计的开路短截线加载的带阻滤波器,通过在四分之一波长及四分之三波长传输线间加载开路短截线,为阻带生成3个传输零点的同时,亦在其两侧通带生成4个传输极点,为滤波器提供卓越的滚降特性;且其拓扑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可适用于多种通信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葵,邢斯瑞,沈晨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