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降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02581发布日期:2024-12-31 13:1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降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降温设备,具体为一种快速降温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技术中,降温设备通常采用风扇、空调等方式进行冷却。然而,这些设备在降温速度和温度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需要快速降温的场景,如材料冷却,设备降温等,这些设备的冷却速度往往无法满足需求。此外,这些设备的能耗较高,对于长时间连续工作的场景,能源消耗较大,不利于环保和经济效益。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快速降温设备成为了一种迫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因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降温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技术中降温设备冷却速度往往无法满足需求,并且设备的能耗较高,对于长时间连续工作的场景,能源消耗较大,不利于环保和经济效益的问题。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降温设备,其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端一侧设置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部具有辅助箱,所述辅助箱外壁四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气孔,所述辅助箱外侧和冷却箱内侧之间具有导流腔,所述安装底座上端另一侧设置有冷风发生装置;

4、冷风导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冷风发生装置上部的保冷箱,所述保冷箱一侧具有与冷风发生装置出风端相连通的进风管,所述保冷箱上端具有连通于冷却箱内部导流腔的输风管组件,通过输风管组件将保冷箱内的冷气导入导流腔、同时可将冷却箱中的冷气导入保冷箱。

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快速降温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冷却箱正面还设置有门板,且所述冷却箱内侧具有保温涂层。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快速降温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冷却箱内部还设置温度传感器。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快速降温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冷风发生装置为冷风机。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快速降温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风管上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

9、所述输风管组件包括一端连通于保冷箱且另一端连通于导流腔的导风管、设置于导风管上的正负压气泵、和设置于导风管上的第二电磁阀。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快速降温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底座上部还固定于用于安装保冷箱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部还设置分别与冷风发生装置、温度传感器和冷风导流机构电性或信号连接的控制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快速降温设备,通过冷却箱、辅助箱、冷风发生装置、温度传感器和冷风导流机构等的相互配合及独特的结构设计,该设备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温度降低到设定值,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且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同时,该设备的能耗较低,有利于环保和经济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降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0),所述安装底座(10)上端一侧设置有冷却箱(20),所述冷却箱(20)内部具有辅助箱(21),所述辅助箱(21)外壁四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气孔(21a),所述辅助箱(21)外侧和冷却箱(20)内侧之间具有导流腔(22),所述安装底座(10)上端另一侧设置有冷风发生装置(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降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20)正面还设置有门板(20a),且所述冷却箱(20)内侧具有保温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降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20)内部还设置温度传感器(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降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发生装置(30)为冷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降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42)上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42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降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0)上部还固定于用于安装保冷箱(41)的支撑架(50),所述支撑架(50)上部还设置分别与冷风发生装置(30)、温度传感器(23)和冷风导流机构(40)电性或信号连接的控制器(h)。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降温设备,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端一侧设置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部具有辅助箱,所述辅助箱外壁四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气孔,所述辅助箱外侧和冷却箱内侧之间具有导流腔,所述安装底座上端另一侧设置有冷风发生装置;冷风导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冷风发生装置上部的保冷箱,当冷却箱工作完成后,聚集在箱体内的冷气会因过大的接触面积而导致冷气逐渐散失,因此在材料或设备取出后,关闭门板和第一电磁阀,正负压气泵可将冷却箱内滞留的冷气及时导回至保冷箱进行集中存储,随后关闭第二电磁阀,当再次使用时,保冷箱内回收的冷气会再次进入冷却箱,有效降低了能量损耗及功耗输出,有利于环保和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振,张安军,杨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搏盛天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03
技术公布日:2024/12/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