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散热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适应手机散热器。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手机性能的提升,手机在运行大型应用或游戏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如不能及时散热,会导致手机过热,影响手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现有的手机散热器大多结构简单,散热效果不佳,取放不便亦不便于携带,且不能自适应适应不同温度调控散热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手机散热器,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且能根据手机的温度自动调控散热速度,还可适应不同尺寸的手机,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手机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所述散热器主体包括散热机构、支撑组件及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安装于散热机构两端,所述支撑组件套装于散热机构上方。
3、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壳体组件与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安装于壳体组件内部,所述壳体组件内部还设有多个热传感器,所述热传感器与散热组件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体及与前壳体可拆卸式连接的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上设有与散热组件位置对应的通风件。
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环与支撑环,所述安装环套装于通风件上,所述支撑环与安装环合页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扇及控制器,所述散热风扇与控制器连接。
7、进一步的,各所述热传感器皆安装于后壳体上并与控制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夹臂、弹性复位件及活动夹臂,所述固定夹臂固定安装于后壳体侧端,所述后壳体中部设有连接通道,所述弹性复位件安装于连接通道内并与活动夹臂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连接杆、弹簧及限位部,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活动夹臂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限位部连接,所述弹簧套装于连接杆上。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散热机构、支撑组件及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安装于散热机构两端,所述支撑组件套装于散热机构上方,使散热器主体可适应不同尺寸的手机,并确保手机与散热器主体紧密接触,进而散热机构可实时监测手机的温度,并根据手机的不同温度调节散热速度,确保手机在运行高负荷操作时得到快速、高效的散热,防止手机过热,同时,支撑组件亦可作为手机支架使用,用户可以长时间无障碍使用散热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1、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1.一种自适应手机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主体包括散热机构、支撑组件及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安装于散热机构两端,所述支撑组件套装于散热机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手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体及与前壳体可拆卸式连接的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上设有与散热组件位置对应的通风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手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环与支撑环,所述安装环装于通风件上,所述支撑环与安装环合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手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扇及控制器,所述散热风扇与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手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热传感器皆安装于后壳体上并与控制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手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夹臂、弹性复位件及活动夹臂,所述固定夹臂固定安装于后壳体侧端,所述后壳体中部设有连接通道,所述弹性复位件安装于连接通道内并与活动夹臂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手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连接杆、弹簧及限位部,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活动夹臂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限位部连接,所述弹簧套装于连接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