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光室用LED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38684发布日期:2025-03-28 17:3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光室用LED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黄光室用led封装结构,属于半导体。


背景技术:

1、led(发光二极管)由于其节能、寿命长、光效高、无辐射、抗冲击等优点,越来越多的传统照明灯具被led灯代替,且led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张推广。

2、半导体黄光室(photoresist room)是一种在半导体器件制造中使用的光刻工艺。在半导体加工中,黄光室被用于对光敏感剂的涂层进行曝光,从而在表面形成光影,这些光影可以通过其他加工步骤进行后续加工,形成所需的器件结构。

3、黄光的波长范围约570nm到620nm,远离uv范围,因此不会引起光刻胶的意外曝光;黄光通常不含有紫外线,光敏材料免受不必要的曝光;黄光更柔和,对人眼更为友好,减少眼睛的疲劳和刺激。

4、目前用于半导体黄光室所用的灯管,一般有用白光灯管加覆黄色光罩出黄光、以及使用黄光芯片原出黄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会有黄色光罩老化而导致波长变化的疑虑,第二种方式采用黄光芯片的led,存在光效低、热亮值低、可靠性低、寿命短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效高、光衰低、寿命长的黄光室用led封装结构,实现led无蓝光或极小蓝光强度占比,且光色为黄光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黄光室用led封装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4、引线框架,具有金属电极;

5、碗杯,位于引线框架的上表面,其内部设有容腔;

6、至少一颗蓝光芯片,位于碗杯容腔内,并与引线框架固接;蓝光芯片通过键合线与金属电极电连接;

7、荧光胶层,位于碗杯容腔内,并包裹蓝光芯片;

8、高折胶层,位于碗杯容腔内,并设于荧光胶层上部;所述高折胶层的顶部与碗杯顶部齐平或微凹。

9、采用上述led封装结构,荧光胶层由透明胶体混合荧光粉形成,荧光粉的密度和组成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高折胶层折光率较高、粘结强度高、能承受较大的拉力和剪切力。工作时,蓝光芯片通电发出蓝光,激发荧光胶层中的荧光粉,最终透过高折胶层,呈现出黄光。蓝光芯片具有稳定性高、电光效率高等优点,在满足黄光室功能的基础上,使led具有光效高、光衰低、可靠性高、寿命长的优势。

10、进一步的,在碗杯容腔内,以蓝光芯片上表面为界,将荧光胶层由下而上分为第一荧光胶层、第二荧光胶层;第二荧光胶层、高折胶层的容积之和,为第一荧光胶层容积的2-2.5倍;第二荧光胶层、高折胶层的高度之和,为第一荧光胶层高度的1.5-2倍,所述高折胶层的高度为0.02-0.1mm。

11、由于蓝光芯片激发荧光胶层中的荧光粉出黄光,会控制不了蓝光的光强度占比,容易导致蓝光光强度占比偏高,且led整体亮度偏低,导致整体光源规格特性不符合半导体工作间的应用要求。所以,本实用新型创新性地对碗杯容腔的容积、不同层的容积分配、以及不同层的高度分配有特定的要求,并在第三层增加高折胶层,从而降低了蓝光的能量,提升了黄光的纯度,并使led整体的亮度得到提升。

12、进一步的,所述碗杯容腔呈下窄上宽的结构,使碗杯容腔的内腔壁与引线框架的上表面形成钝角,蓝光芯片发出的光线能够经容腔内腔壁的反射后再射出容腔,最终获得较大的出光角度、以及最大程度的吸收蓝光能量。碗杯容腔的内轮廓线为斜直线,一是可便于蓝光芯片光线的反射,对出光不产生干涉,二是可便于荧光胶层中荧光粉的顺利沉降,容腔内腔壁处不产生荧光粉的沉积,保证出光的均匀度以及蓝光的吸收度。

13、进一步的,在满足对碗杯容腔不同层的容积分配、以及不同层的高度分配条件下,碗杯容腔还可以采用圆柱体结构,即碗杯容腔的内轮廓线为垂直于引线框架的竖直线。

14、进一步的,所述碗杯容腔的底部,沿其周向设有一圈台阶,且台阶与蓝光芯片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台阶(和碗杯同一材质),以阻挡蓝光,改变光线路径,防止蓝光从碗杯壁漏光;容腔底部的台阶还可以让荧光粉高密度地堆积、覆盖在蓝光芯片周围,降低蓝光能量,提升整体黄光亮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黄光室用led封装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光室用led封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碗杯容腔呈下窄上宽的结构,且碗杯容腔的内轮廓线为斜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光室用led封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碗杯容腔呈圆柱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光室用led封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引线框架具有金属电极,所述蓝光芯片通过键合线(8)与金属电极电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黄光室用LED封装结构,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包括:引线框架;碗杯,位于引线框架的上表面,其内部设有容腔;至少一颗蓝光芯片,位于碗杯容腔内,并与引线框架固接;荧光胶层,位于碗杯容腔内,并包裹蓝光芯片;高折胶层,位于碗杯容腔内,并设于荧光胶层上部。本技术创新性地对碗杯容腔不同层的容积分配、以及不同层的高度分配,并增加高折胶层,从而降低了蓝光的能量,提升了黄光的纯度,并使LED整体的亮度得到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张科超,孙小丽,高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艾笛森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07
技术公布日:2025/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