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路板防静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pcb防静电结构。
背景技术:
1、esd中文名是静电释放,静电释放会将pcb上的电子元件击穿而损坏,故pcb会采用放电间隙结构来进行防静电。
2、现有的放电间隙结构一端与信号线电性连接,另外一端与pcb内的信号地线电性连接,放电间隙结构利用尖端放电原理,可以有效的消除静电释放对产品的危害,但长期静电释放会让放电间隙结构的尖端之间产生积碳,当积碳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信号线永久的对地短路,从而导致信号失效,电子产品功能异常,并且pcb板内的干扰信号通过接口地线辐射出去,会导致产品的emc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pcb防静电结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cb防静电结构,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接口接地端和信号接地端,所述电路板的表面在接口接地端和信号接地端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两个用于防静电的放电间隙结构,每个所述放电间隙结构均包括一对等边三角形结构的三角形铜箔,每个所述放电间隙结构的两个三角形铜箔以一个顶角相对的方式间隔排布在电路板的表面上,且相对的两个顶角所对应的两条边相平行,每个所述放电间隙结构的两个三角形铜箔中的一个三角形铜箔与接口接地端电性连接,每个所述放电间隙结构的两个三角形铜箔中的另一个三角形铜箔与信号接地端电性连接,每个所述放电间隙结构的两个三角形铜箔相互远离的一端对应与接口接地端和信号接地端电性连接。
3、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放电间隙结构中两个三角形铜箔相对的顶角之间间隔为6mils到9mils。
4、作为优选,每个所述三角形铜箔的边长均为30mils到70mils。
5、作为优选,所述信号接地端为u形板结构的信号接地端,所述接口接地端位于信号接地端的内侧,每个所述放电间隙结构的两个三角形铜箔对应连接在接口接地端与信号接地端上相对的两个位置。
6、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放电间隙结构以接口接地端的中心线为对称轴镜像设置在接口接地端和信号接地端之间的位置。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放电间隙结构正常状态下是断开状态,pcb板内的干扰信号无法通过接口接地端辐射出去,使得emc问题也得到改善,并且接口发生静电接触事件时,静电的瞬间高压通过放电间隙结构释放到信号接地端,大大降低了静电耦合到接口内信号线上的风险,从而对静电放电起到很大的抑制作用,不影响信号线内的信号本身。
1.一种pcb防静电结构,包括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接口接地端和信号接地端;所述电路板的表面在接口接地端和信号接地端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两个用于防静电的放电间隙结构;每个所述放电间隙结构均包括一对等边三角形结构的三角形铜箔;每个所述放电间隙结构的两个三角形铜箔以一个顶角相对的方式间隔排布在电路板的表面上,且相对的两个顶角所对应的两条边相平行;每个所述放电间隙结构的两个三角形铜箔相互远离的一端对应与接口接地端和信号接地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防静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放电间隙结构中两个三角形铜箔相对的顶角之间间隔为6mils到9mil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防静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三角形铜箔的边长均为30mils到70mil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防静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地端为u形板结构的信号接地端;所述接口接地端位于信号接地端的内侧;每个所述放电间隙结构的两个三角形铜箔对应连接在接口接地端与信号接地端上相对的两个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cb防静电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放电间隙结构以接口接地端的中心线为对称轴镜像设置在接口接地端和信号接地端之间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