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汽车红外灯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热老化试验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移动的汽车红外灯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红外加热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工艺加工、医学、航天、食品加热和建筑等不同领域,也慢慢地进入产品检测领域,成为检测的一种手段,并逐渐起到显著作用。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各大车厂对汽车的整车级检测越来越重视。处于设计验证阶段的汽车不再仅限于零部件的检测,成品整车直接进行检测的比重越来越大。整车红外灯车身加热试验作为整车级检测的一个项目,已经被各车厂指定为一个必做的项目,其市场前景是极其可观的。
[0003]行业中已经有了针对整车身进行红外灯加热的装置,此装置在结构上是一个完整的大框架结构,并且红外灯加热灯分布在车身顶部,通过调节顶部红外灯阵列从上到下的光照强度,来控制车身局部温度。但是,这种装置对于车身前后及两侧没有加热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汽车红外灯加热装置无法对车身前后及两侧进行加热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全方位加热、可移动的汽车红外灯加热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可移动的汽车红外灯加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可移动灯架、红外灯阵列和电流控制电路,所述可移动灯架包括基座、支撑杆和红外灯安装架,所述基座与地面平行,支撑杆垂直设置于基座上表面,红外灯安装架与支撑杆滑动连接并且垂直于基座,所述红外灯阵列设置于红外灯安装架上,所述电流控制电路与红外灯阵列电连接。
[0007]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基座底部安装有滚轮。滚轮的设置使可移动灯架的移动更为便捷。
[0008]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基座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滚轮的数目为4,分别安装于基座的四个角处。该结构使基座在移动或者非移动状态下都能够保持平稳。
[0009]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可移动灯架还包括绞盘,绞盘通过钢索与红外灯安装架连接。转动绞盘带动钢索从而牵引红外灯安装架即可实现红外灯安装架高度的调节。
[0010]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支撑杆的数目为多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支撑杆垂直,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顶端连接。加强杆起到对支撑杆进行固定的作用,使整个支撑杆更加稳固。
[0011]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可移动灯架的数目为多个,分别设置于车头、车尾和车身侧面。可移动灯架上对应的红外灯阵列分别负责对车头、车尾和车身侧面的照射加热,实现全方位加热。
[0012]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红外灯安装架与内部设有空腔的固定卡件连接,并通过螺丝固定,支撑杆穿过所述空腔。红外灯安装架与支撑杆滑动连接,而且支撑杆卡在固定卡件内部的空腔内,保证红外灯安装架能够沿着支撑杆平滑的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红外灯阵列的高度。
[0013]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红外灯阵列中红外灯等间距分布。保证加热区域能够均匀受热。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汽车红外灯加热装置,红外灯安装架与支撑杆滑动连接并且垂直于基座,红外灯安装架的高度易于调节;绞盘通过钢索与红外灯安装架连接,转动绞盘带动钢索从而牵引红外灯安装架即可实现红外灯安装架高度的调节。可移动灯架的数目为多个,分别设置于车头、车尾和车身侧面,可移动灯架上对应的红外灯阵列分别负责对车头、车尾和车身侧面的照射加热,实现全方位加热。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汽车红外灯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0016]图2为红外灯安装架与支撑杆的连接示意图。
[0017]其中:1、可移动灯架;2、红外灯阵列;11、基座;12、支撑杆;13、红外灯安装架;14、滚轮;15、加强杆;16、固定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19]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002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可移动的汽车红外灯加热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可移动灯架1、红外灯阵列2和电流控制电路,所述可移动灯架I包括基座11、支撑杆12和红外灯安装架13,所述基座11与地面平行,支撑杆12垂直设置于基座11上表面,红外灯安装架13与支撑杆12滑动连接并且垂直于基座11,所述红外灯阵列2设置于红外灯安装架13上,所述电流控制电路与红外灯阵列2电连接。
[002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电流控制电路为红外灯阵列2供电,电流控制电路通过调节供电电流即可控制红外灯阵列2发光强度,发光强度不同加热温度也不同。
[00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基座11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基座11底部四个角处安装有滚轮14。滚轮14的设置使可移动灯架I的移动更为便捷,该结构使基座11在移动或者非移动状态下都能够保持平稳。
[002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红外灯安装架13的形状为矩形,宽为1900mm,长为2000mm,距离地面高度为500mm~2000mm。
[002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可移动灯架I还包括绞盘,绞盘通过钢索与红外灯安装架13连接。转动绞盘带动钢索从而牵引红外灯安装架13即可实现红外灯安装架13高度的调节。
[002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支撑杆12的数目为多个,本实施例采用2根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之间设置有加强杆15,所述加强杆15与支撑杆12垂直,加强杆15的两端分别与2根支撑杆12顶端连接。加强杆15起到对支撑杆12进行固定的作用,使整个支撑杆12更加稳固。
[0029]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可移动灯架I的数目为多个,分别设置于车头、车尾和车身侧面。可移动灯架I上对应的红外灯阵列2分别负责对车头、车尾和车身侧面的照射加热,实现全方位加热。
[003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示,所述红外灯安装架13与内部设有空腔的固定卡件16连接,并通过螺丝固定,支撑杆12穿过所述空腔。本实施例固定卡件16采用胶块制成,红外灯安装架13与支撑杆12滑动连接,而且支撑杆12卡在固定卡件16内部的空腔内,保证红外灯安装架13能够沿着支撑杆12平滑的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红外灯阵列2的高度。
[003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红外灯阵列2中红外灯等间距分布。保证加热区域能够均匀受热。
[0032]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汽车红外灯加热装置,红外灯安装架13与支撑杆12滑动连接并且垂直于基座11,红外灯安装架13的高度易于调节;绞盘通过钢索与红外灯安装架13连接,转动绞盘带动钢索从而牵引红外灯安装架13即可实现红外灯安装架13高度的调节。可移动灯架I的数目为多个,分别设置于车头、车尾和车身侧面,可移动灯架I上对应的红外灯阵列2分别负责对车头、车尾和车身侧面的照射加热,实现全方位加热。
[0033]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0034]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35]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可移动的汽车红外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可移动灯架、红外灯阵列和电流控制电路,所述可移动灯架包括基座、支撑杆和红外灯安装架,所述基座与地面平行,支撑杆垂直设置于基座上表面,红外灯安装架与支撑杆滑动连接并且垂直于基座,所述红外灯阵列设置于红外灯安装架上,所述电流控制电路与红外灯阵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汽车红外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底部安装有滚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的汽车红外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滚轮的数目为4,分别安装于基座的四个角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汽车红外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灯架还包括绞盘,绞盘通过钢索与红外灯安装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汽车红外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数目为多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支撑杆垂直,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顶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汽车红外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灯架的数目为多个,分别设置于车头、车尾和车身侧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汽车红外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灯安装架与内部设有空腔的固定卡件连接,并通过螺丝固定,支撑杆穿过所述空腔。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红外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灯阵列中红外灯等间距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移动的汽车红外灯加热装置,包括可移动灯架、红外灯阵列和电流控制电路,可移动灯架包括基座、支撑杆和红外灯安装架,基座与地面平行,支撑杆垂直设置于基座上表面,红外灯安装架与支撑杆滑动连接并且垂直于基座,红外灯阵列设置于红外灯安装架上,电流控制电路与红外灯阵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红外灯安装架与支撑杆滑动连接并且垂直于基座,红外灯安装架的高度易于调节;绞盘通过钢索与红外灯安装架连接,转动绞盘带动钢索从而牵引红外灯安装架即可实现红外灯安装架高度的调节。可移动灯架分别设置于车头、车尾和车身侧面,可移动灯架上对应的红外灯阵列分别负责对车头、车尾和车身侧面的照射加热,实现全方位加热。
【IPC分类】H05B3/00
【公开号】CN204652679
【申请号】CN201520310160
【发明人】余加毅, 陈旭波, 黄英龄
【申请人】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广电计量检测(武汉)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