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掌上手持式电子设备的侧置式防误触旋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798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应用于掌上手持式电子设备的侧置式防误触旋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掌上手持式电子设备的侧置式防误触旋钮。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掌上手持式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操作键也相应越来越多,这致使机身正面的可用空间越来越拥挤,尤其是显示屏与操作面在同一平面的掌上手持式电子设备,问题最为突出(如手持电话和掌上电脑)。
以往掌上手持式电子设备的操作装置一般为按键式,这种按键在大部分功能操作时较为合理,但有些功能如显示屏上的字行翻阅和音量大小的调节则不适合采用按键进行操作。
以移动电话为例,以按键方式进行操作的翻阅键至少需要设置上和下两个操作方向的按键(或设置一个功能类似于上述两个按键的组合式按键),而且每按动一次只能翻阅一条字行,如需返回某一字行,必须按动操作方向相反的另一按键,在翻阅多行字句时极为不便。
同样,以按键方式进行操作的音量调节键每按动一次只能调节一个音量级,如欲调节到理想音量,一般需要连续多次按动按键,操作极不灵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侧置式防误触旋钮,从而妥善的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机体侧面设置一个旋钮,此旋钮主体部分隐藏在机体之中,旋钮可以以旋轴为中心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有一部分凸露于外,由于旋钮具有顺时针和逆时针双向无级旋转的特性,所以通过手指接触并滚动此凸露部分就能灵活便捷地翻阅字行或调节音量。
由于旋钮比按键更为灵敏,所以将其设置于不容易意外触碰到的机体凹坑处或机身向内弯曲面,以避免因非主观性的触动而导致的误操作。
将此旋钮设置于机身侧面能较好地节约机身正面可用空间。
下面将以移动电话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侧视图、竖切面剖视图。
图4-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侧视图、后视图。
图1-图6中A为凹坑,B为旋钮凸露部分,C为转轴,D为机身壳体,E为机身向内弯曲面,F为旋钮主体部分。
由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1中可知,本实用新型设置于机身侧面的凹坑A处,旋钮以转轴C为中心,可自由地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无论如何旋转,旋钮凸露部分B始终暴露于凹坑A,旋钮主体部分F则始终处于机身壳体D保护之中。在本实施例中旋钮凸露部分B可被手指轻易接触滚动,但由于旋钮凸露部分B并未凸出于机身主体的轮廓范围,所以能避免因非主观性触动而导致的误操作。
由于旋钮设置在机身侧面而节约了机身正面的可用空间。
由图4-图6所示的实施例2中可知,旋钮凸露部分B暴露于机身侧面的向内弯曲面内E处,由于旋钮凸露部分B并未凸出于机身主体的弧弯范围,故能避免因非主观性触动而导致的误操作。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应用于掌上手持式电子设备的侧置式防误触旋钮,通过手指接触并滚动此旋钮就能灵活便捷地翻阅字行或调节音量。由于旋钮设置于不容易意外触碰到的机体凹坑处或机身向内弯曲面,所以可以避免因非主观性的触动而导致的误操作。由于旋钮设置于机身侧面所以可节约机身正面可用空间。
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于掌上手持式电子设备的侧置式防误触旋钮,其特征在于其设置于机身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触旋钮,其特征在于其设置于机身侧面的凹坑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误触旋钮,其特征在于其设置于机身侧面的向内弯曲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误触旋钮,其特征在于其设置于机身侧面的向内弯曲面内的凹坑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侧置式防误触旋钮。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应用于掌上手持式电子设备的侧置式防误触旋钮,通过手指接触并滚动此旋钮就能灵活便捷地翻阅字行或调节音量。由于旋钮设置于不容易意外触碰到的机体凹坑处或机身向内弯曲面,所以可以避免因非主观性的触动而导致的误操作。由于旋钮设置于机身侧面所以不占用机身正面可用空间。
文档编号H04M1/02GK2448001SQ0024181
公开日2001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3日
发明者李山宾 申请人:李山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