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77010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机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用连接器。
随着资讯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可外接传真,并与网际网络相连通,传输高频信号,普通组装在手机上的插座连接器,或是与其相对接的插头连接器,都不能在上述高频信号传输下,防止外界信号的干扰,以及自身电子元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习知手机用于提供信号传输或DC充电信号传输的插座连接器普遍是由塑胶射出成型,形成圆形插孔,在该插孔内再收容导电端子组成的插座连接器,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圆柱状的插头连接器,这种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因射出成型强度的制约,其体积已无法缩小,随着轻薄短小的设计趋势,习知结构显然已不符和轻薄的设计需求,如何设计出一种符合时尚需求的手机用连接器,实为业界所追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用连接器,其具有防止外界信号干扰的屏蔽的功能,以及设计具有设计精巧,便捷安装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手机用连接器,由绝缘壳体,设置在该绝缘壳体中的导电端子,以及覆盖该绝缘壳体之上的遮蔽体组成,所述绝缘壳体侧视为一扁长形体,在该绝缘壳体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对接侧和接合侧,在该绝缘壳体中的对接侧按长轴方向设有多个端子收容槽,该端子收容槽的开口方向为该绝缘壳体的长轴方向,所述遮蔽体,具有第一收容区和第二收容区,该第一收容区对应于该绝缘壳体的对接侧,并将该绝缘壳体包覆,该第二收容区对应该绝缘壳体的接合侧,所述导电端子设置在该绝缘壳体中的端子收容槽中,且该导电端子的两端分别设有对接部和焊接部。
所述绝缘壳体侧视呈梯形,对接侧设置在该梯形绝缘壳体的低部,接合侧设置在该梯形绝缘壳体相对于对接侧的高部;所述遮蔽体的第一收容区为金属材质通过弯折成形的扁长封闭体,该封闭体的短轴方向两侧相通,第二收容区具有上部和下部,该第二收容区的下部为该第一收容区短轴部分按长轴方向的延伸,呈U形,该第二收容区的上部与该第二收容区的下部相对应,呈倒U形;所述绝缘壳体与所述第一收容区之间设有将两者稳固结合在一起的嵌合装置,该嵌合装置包含设置在该绝缘壳体上的三角形止退体和设置在该第一收容区上的卡槽。在所述第二收容区的上部的尾端,设有将所述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和与该导电端子的焊接部相连接的电源线夹置的夹合部。所述第二收容区的上部临近该夹合部尾端设有与该夹合部相抵靠,抑制该第二收容区的上部往该夹合部一侧脱离的遮挡片。所述绝缘壳体的接合侧相对于所述第二收容区上部的一侧,设有一挡墙,在该第二收容区上部临近夹合部的一侧,设有一抵面。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得手机用连接器的对接插孔为方形,为金属材质的遮蔽体配合绝缘壳体框设成型,克服了圆柱形手机用连接器因射出成型强度低,而无法缩减体积的弊端,同时因采用金属材质的遮蔽体,有效地防止了外界信号的干扰,为手机通讯提供了稳定的传输信号。并且这种手机用连接器,设计精巧,便于组装。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用连接器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用连接器的部分组合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用连接器图2组装后按顺时针翻转180度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用连接器图2的A-A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用连接器与对接插座连接器对接的立体分解图。
图号说明手机用连接器1 绝缘壳体 10 遮蔽体 20导电端子30对接侧101接合侧 102端子收容槽 103 开口 104第一收容区 21两侧210 第二收容区22 上部 220下部221 止退体23 卡槽 24夹合部 25遮挡片26 挡墙 27抵面28对接部301焊接部 302插座连接器 5实施例如图1所示手机用连接器1包括绝缘壳体10,遮蔽体20及导电端子30,其中该绝缘壳体10,侧视为扁长梯形体,具有对接侧101和接合侧102,于长轴方向设有多个端子收容槽103,且端子收容槽103在对接侧101的端部形成开口104,遮蔽体20为金属材质,具有第一收容区21和第二收容区22,其中第一收容区21位于对接侧101,由金属板弯折成型的扁长封闭体,其短轴相对两侧210相通,可将该绝缘壳体10包覆于内,供该绝缘壳体10的对接侧101与接合侧102分别位于两侧210。而第二收容区22位于接合侧102,具有上部220和下部221,其中下部221是由第一收容区21的短轴一侧延伸出成型,呈U型,而上部220呈倒U型罩在下部221上。在该绝缘壳体10与第一收容区21之间设有将两者稳固结合在一起的嵌合装置,该嵌合装置包含设置在该绝缘壳体10上的三角形止退体23和设置在该第一收容区21上的卡槽24。在所述第二收容区22的下部221紧邻所述夹合部的尾端,设有夹合部25,将导电端子30的焊接部302和与该导电端子30的焊接部302相连接的电源线(图未示)夹置。该第二收容区22的上部220,紧邻该夹合部25的尾端设有与该夹合部25抵靠的遮挡片26;防止在对接插拔时该第二收容区22的上部220往该夹合部25一侧脱离,如图5所示。该绝缘壳体10的接合侧102相对于所述第二收容区22上部220的一侧设有一挡墙27,在该第二收容区22上部220临近夹合部25的一侧设有一抵面28;防止在对接插拔时该第二收容区22的上部220往该夹合部25一侧脱离,如图5所示。如图4所示导电端子30设置在该绝缘壳体10中的端子收容槽103中,且该导电端子的两端分别设有对接部301和焊接部302。其中对接部的一侧弯折为圆弧状,可以利于手机用连接器的对接接触,而焊接部用于和电源线(图未视)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如图2所示先将导电端子30组装在端子收容槽103中,再通过该绝缘壳体10上的三角形止退体23和设置在和设置在该第一收容区21上的卡槽24,将在该绝缘壳体10与该第一收容区21稳固结合在一起。然后将该第二收容区22盖合于该第一收容区21上,即可完成组装。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组装后,手机用连接器1整体被金属材质的遮蔽体20包覆,仅对接侧101的端子收容槽103外露,供与之对接的连接器相对接,接合侧102一侧开放供电源线(图未视)与导电端子30的焊接部302焊接连通,因此整体的屏蔽效果很好,可有效地防止外界信号的干扰。如图5所示当与插座连接器5对接时也可有效地防止对接时外界信号对插座连接器5的干扰,从而可达到稳定传输信号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精神进行各种细致限定,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手机用连接器,由绝缘壳体,设置在该绝缘壳体中的导电端子,以及覆盖于该绝缘壳体之上的遮蔽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10)侧视为一扁长形体,在该绝缘壳体(10)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对接侧(101)和接合侧(102),在该绝缘壳体(10)中的对接侧(101)按长轴方向设有端子收容槽(103),该端子收容槽(103)的开口方向为该绝缘壳体(10)的长轴方向,所述遮蔽体(20),具有第一收容区(21)和第二收容区(22),该第一收容区(21)对应于该绝缘壳体(10)的对接侧(101),并将该绝缘壳体(10)包覆,该第二收容区(22)对应该绝缘壳体(10)的接合侧(102),所述导电端子(30)设置在该绝缘壳体(10)中的端子收容槽(103)中,且该导电端子(30)的两端分别设有对接部(301)和焊接部(3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10)侧视呈梯形,对接侧(101)设置在该绝缘壳体(10)的低部,接合侧(102)设置在该绝缘壳体(10)相对于对接侧(101)的高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体(20)的第一收容区(21)为金属材质通过弯折成形的扁长封闭体,该封闭体的短轴方向两侧(210)相通,第二收容区(22)具有上部(220)和下部(221),该第二收容区(22)的下部(221)为该第一收容区(21)短轴部分按长轴方向的延伸,呈U形,该第二收容区(22)的上部(220)与该第二收容区(22)的下部(220)相对应,呈倒U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10)与所述第一收容区(21)之间设有将两者稳固结合在一起的嵌合装置,该嵌合装置包含设置在该绝缘壳体(10)上的三角形止退体(23)和设置在该第一收容区(21)上的卡槽(24)。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手机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收容区(22)的下部(221)尾端,设有将所述导电端子(30)的焊接部(302)和与该导电端子(30)的焊接部(302)相连接的电源线夹置的夹合部(2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区(22)的上部(220)临近该夹合部(25)尾端设有与该夹合部(25)相抵靠,抑制该第二收容区(22)的上部(220)往该夹合部(25)一侧脱离的遮挡片(26)。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手机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10)的接合侧(102)相对于所述第二收容区(22)上部(220)的一侧,设有一挡墙(27),在该第二收容区(22)上部(220)临近夹合部(25)的一侧,设有一抵面(2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用连接器,由绝缘壳体,导电端子,以及遮蔽体组成。所述绝缘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对接侧和接合侧,在对接侧设有端子收容槽,遮蔽体具有第一收容区和第二收容区,第一收容区对应于该绝缘壳体的对接侧,第二收容区对应该绝缘壳体的接合侧,所述导电端子设置在端子收容槽中,两端分别设有对接部和焊接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用连接器具有防止外界信号干扰的屏蔽功能,同时具有设计精巧,便捷安装的特点。
文档编号H04M1/02GK2458827SQ0026378
公开日2001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6日
发明者关启德 申请人:鸿松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