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等化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1906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等化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等化器电路及等化方法,且特别关于北美高画质电视系统适应型等化器电路及等化方法。
将资料从一电子装置传至另外一个通常涉及许多步骤,而每一步骤都必须妥善的处理以保证良好的传输品质。

图1(A)显示一个简化的电视传输范例。一连串的图像101首先透过编码器102编码为一资料流(data stream)103。在数字系统中,资料流103是由一连串的取样资料构成。典型来说,资料流103通常可切分为区段,而各区段具有一标头部分及一资料部分。标头部分通常用来存放通讯相关资料,例如同步或等化训练信号。资料部分则是用来存用所要传送的资料内容。
在对图像序列101编码后,资料流103接着传给传送器104。在电视传输的例子中,一个发射天线用来将资料传送至空气中,而另一个接收器105中的接收天线则用来接收此传输的资料流106。在接收到资料流106后,一解码器107用来解译资料流106。最后,一系列的图像108被还原,而人们看到电视画面。
图1(B)揭露了北美高解析电视(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HDTV)系统的资料流格式范例。高解析电视的视讯及音讯的资料流经编码成为一连串的资料区段。各资料区段是由一连串的符码(symbol)组成的资料序列。各符码则为储存资料的基本单位。
在一个高解析电视的传输过程中,用来承载资料的电磁波可能数次改变移动的路径。可能的原因包括原来的传输路径被像移动的飞机或其他障碍物挡到的各种情形。换句话说,在不同时间送出的资料可能在同一时间到达。请参看图2所示的范例。在图2中,由传送器104送出的资料流依照“路径1”、“路径2”、“路径3”依序改变路径。而由于“路径1”较“路径2”为长,且“路径3”较“路径2”为短,因此一部份不同时间送出的资料将会在同一时间抵达接收器105。如此将会造成信号互相干扰的问题。这种由于多路径等原因造成资料传递时间迟延的问题称为符码间的干扰问题(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为了解决高解析电视传输时发生此类的问题,我们便需要等化器,以处理资料间干扰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有若干的方法是用来解决此类的资料传输问题。相关的例子例如“停止-前进”法,可在“Blind Equalization andCarrier Recovery Using a“Stop-and-go”Decision-Directed Algorithm”,G.Picchi and G.Prati,IEEE Trans.Commun.,Vol.COM-35,No.9,pp.877-887,Sept.1987找到进一步的说明。
然而,这些方法欠缺弹性,而难以同时满足各种不同情况的不同要求。例如,在有些方法中,信号被过度激烈地调整,而在另一些方法中,信号则是调整的过于缓慢。这些方法很难同时兼顾效率与传输品质的平衡。因此,在传输品质要求日益上升的情况下,寻找一种能够更能兼顾各种要求的等化方法是必要的。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等化方法,供循序处理多数个资料序列。各资料序列是由多数符码组成。
本发明一种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等化方法,等化方法供循序等化ATSC高画质数字电视的资料序列,各资料序列由复数符码组成,该等化方法于处理该资料序列时至少包含下列步骤(1.1)决定一调整方式,其中该决定是依据该资料序列中的前一资料序列的至少一误差值统计量,其中该前一资料序列是相对于该资料序列以前已经处理的资料序列,且若该资料序列为一第一资料序列,该调整方式设定为一预定值;(1.2)对该资料序列的各符码进行处理,其中对一符码的处理至少包含下列步骤(1.2.1)依据第一组参数,使用一等化滤波器等化该符码,以取得一等化符码;(1.2.2)计算该符码的一误差值,其中该误差值指出等化该符码的一品质;以及(1.2.3)依据该调整方式及该误差值调整该第一组参数;以及(1.3)参照该资料序列的每一该符码的该误差值,计算该资料序列的一个误差值统计量,其中该误差值统计量是于处理下一个资料序列时供决定该下一个资料序列的该调整方式与第二组参数。
其中该误差值统计量是结合该资料序列的每一该符码的该误差值,并利用一平均方根偏差函数计算得出。
其中该调整模式是依据该误差值统计量落于不同的区间而选自于复数个候选调整方式,每一该些候选调整方式包含一函数以供调整该第一组参数,不同该些候选调整方式的不同函数使一等化器具有不同的收敛速率。
其中每一该些候选调整方式包含一第一调整方式,供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大于一第一门槛值时使用,其中Y(n)=W(n)X(n),eest(n)=dest(n)-Y(n),es(n)=γ·sgn[y(n)]-y(n),且W(n+1)=W(n)+αsgn[es(n)]X(n)abs(eest(n));一第二调整方式,供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小于该第一门槛值且大于一第二门槛值使用,其中Y(n)=W(n)X(n),eest(n)=dest(n)-Y(n),es(n)=γ·sgn[y(n)]-y(n),W(n+1)=W(n)+αX(n)eest(n)ifsgn[eest(n)]=sgn[es(n)],且
W(n+1)=W(n)if sgn[eest(n)]does not equal to sgn[es(n)];以及一第三调整方式,供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小于该第二门槛值时使用,其中Y(n)=W(n)X(n),eest(n)=dest(n)-Y(n),且W(n+1)=W(n)+αX(n)eest(n);其中,Y(n)表示对应一个符码n的一个等化符码,X(n)为该等化器的输入信号向量,W(n)及W(n+1)分别为用于处理符码n,n+1的该等化器系数向量,dest(n)表示该个符码n的一预估原始值,eest(n)表示该个符码n的该误差值,α与γ在处理该个资料序列时为常数,sgn[]为一正负值函数,且abs()为一绝对值函数。
其中α依据下列规则进行调整若该资料序列的前复数个资料序列对应的误差值统计量呈现增加趋势,对α增加一第一预定量;若该资料序列的前复数个资料序列对应的误差值统计量呈现减小趋势,但减小速度小于一预定值,对α减少一第二预定量;且若该资料序列的前复数个资料序列对应的该误差值统计量呈现减小趋势,且减小速度大于该预定值,α保持不变。
其中dest是利用一截取器获得,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大于一第三门槛值时,使用一第一截取量,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小于该第三门槛值时,使用一第二截取量,其中该第一截取量大于该第二截取量。
其中该些资料序列包含一第一类型资料序列及一第二类型资料序列,该第一类型资料序列包含一预定的已知资料,即训练信号,且该第二类型序列包含一非预定资料,即使用者资讯或节目内容信号。
其中该第一调整方式、该第二调整方式及该第三调整方式适用于该第二类型资料,且该些候选调整方式还包含一第四调整方式适用于该第一类型资料,其中该第四调整方式为Y(n)=W(n)X(n),e(n)=d(n)-Y(n),且W(n+1)=W(n)+αX(n)e(n),其中d(n)为符码n的预定资料值,e(n)为该符码n的该误差值,且评量该个资料序列的该误差值统计量时,该误差值统计量乘以一系数。
其中该系数调整方式是嵌合于一回馈等化器中。
本发明一种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适应型等化电路,供循序等化资料序列,该资料序列由复数个符码组成,该适应型等化电路包含一决定电路逻辑,当该些资料序列其中的一被处理时,该决定电路逻辑依据该被处理资料序列至少一前资料序列的至少一误差值统计量以决定一调整方式,其中该前资料序列是对该资序列以前已经处理的资该资序列为第一个资料序列,该调整方式设定为一预定值;一处电路逻辑,该处理电路逻辑对该资料序列的复数个符码进行处理,其中对该些符码其中之一的处理至少包含下列步骤(1 1.1)依据第一组参数,使用一等化滤波器等化该符码,以取得一等化符码;(1 1.2)计算该符码的一误差值,其中该误差值指出该等化该符码的一品质;以及(1 1.3)依据该调整方式及该误差值调整该第一组参数;以及一计算电路逻辑,该计算电路逻辑参照该资料序列的每一该些符码的该误差值,计算该资料序列的一个误差值统计量,其中该误差值统计量是于处理下一个资料序列时供决定该下一个资料序列的该调整方式及一第二组参数。
其中该误差值统计量是结合该资料序列的每一该些符码的该误差值,并利用一平均方根偏差函数计算得出。
其中该调整模式是依据该误差值统计量落于不同的区间而选自复数候选调整方式,每一该些候选调整方式包含一函数以供调整该第一组参数,不同每一该些候选调整方式的不同函数使一等化器具有不同的一收敛速率。
其中该候选调整方式包含一第一调整方式,供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大于一第一门槛值时使用,其中Y(n)=W(n)X(n),eest(n)=dest(n)-Y(n),
es(n)=γ·sgn[y(n)]-y(n),且W(n+1)=W(n)+αsgn[es(n)]X(n)abs(eest(n));一第二调整方式,供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小于该第一门槛值且大于一第二门槛值使用,其中Y(n)=W(n)X(n),eest(n)=dest(n)-Y(n),es(n)=γ·sgn[y(n)]-y(n),W(n+1)=W(n)+αX(n)eest(n)if eest(n)=es(n),且W(n+1)=W(n)if sgn[eest(n)]does not equal to sgn[es(n)];以及一第三调整方式,供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小于该第二门槛值时使用,其中Y(n)=W(n)X(n),eest(n)=dest(n)-Y(n),且W(n+1)=W(n)+αX(n)eest(n);其中,Y(n)表示对应一个符码n的一个等化符码,X(n)为该等化器的输入信号向量,W(n)及W(n+1)分别为用于处理符码n,n+1的该等化器系数向量,dest(n)表示该个符码n的一预估原始值,eest(n)表示该个符码n的该误差值,α与γ在处理该个资料序列时为常数,sgn[]为一正负值函数,且abs()为一绝对值函数。
其中α依据下列规则进行调整若该资料序列的前复数个资料序列对应的误差值统计量呈现增加趋势,对α增加一第一预定量;若该资料序列的前复数个资料序列对应的误差值统计量呈现减小趋势,且减小速度小于一预定值,对α减少一第二预定量;且若该资料序列的前复数个资料序列对应的该误差值统计量呈现减小趋势,但减小速度大于该预定值,α保持不变。
其中dest是利用一截取器获得,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大于一第三门槛值时,使用一第一截取量,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小于该第三门槛值时,使用一第二截取量,其中该第一截取量大于该第二截取量。
其中该多数资料序列包含一第一类型资料序列及一第二类型资料序列,该第一类型资料序列包含一预定资料,且该第二类型序列包含一非预定资料。
其中该第一模式、该第二模式及该第三模式适用于该第二类型资料,且该候选调整方式还包含一第四模式适用于该第一类型资料,其中该第四模式为Y(n)=W(n)X(n),e(n)=d(n)-Y(n),且W(n+1)=W(n)+αX(n)e(n),其中d(n)为符码n的预定资料值,e(n)为该符码n的该误差值,且评量该个资料序列的该误差值统计量时,该误差值统计量乘以一系数。
其中该系数调整方式是嵌合于一回馈等化器中。由上述的适应型方法,我们提供了一个兼顾效率与效果的等化电路设计方法,可供如高解析电视等需要高传输品质要求的信号传输中使用。
请参看图3。在此决策回馈等化器的例子中,一输资流301传给决策回馈等化器。此输入资料流301是由一连串的符码组成。此决策回馈等化器对此输入资料流301进行等化处理。
此决策回馈等化器具有一向前滤波器(forward filter)302、一混和器(mixer)303、一回馈滤波器(feedback filter)304、一截取器(slicer)305、一参数计算器306、训练序列储存体(training sequencestorage)307,以及一选择器(selector)308。在等化输入资料流301,产生一输出资流310。
一般来说,主要有两类的符码间干扰问题。第一类的干扰是来自早到的资料。这些资料较晚送出,但由于传输路径较短或其他原因较快到达接收端,因此形成信号的干扰。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此指经由“路径3”到达接收端的部分资料,这些资料与较早送出经由“路径2”间产生干扰,此称之为前干扰。
另一类符码间干扰则是由迟到的资料造成。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经由“路径1”的部分资料因为“路径1”长于“路径2”,因此即使先送出,但是却与经由“路径2”较晚送出的部分资料同时抵达接收端,此称之为后干扰。向前滤波器302用于处理前干扰的问题,而回馈滤波器304则是用来处理通道响应系数与向前滤波器系数经回旋积(convolution)后之后干扰问题。在一个实际的例子中,回馈滤波器304是一等化滤波器。在处理一个符码时,等化滤波器将回馈滤波器系数以及若干之前收到并经过量化的符码相乘,以减轻由于之前的符码带来的符码间干扰现象。向前滤波器302以及回馈滤波器304所计算的结果经由混合器303进行混合,以产生输出资料流304,并且将输出资料流传给接收端以进行下一个处理步骤,例如解码或量化。
当使用适应性等化滤波器时,等化器系数是依据等化结果而进行调整。关于此,依据输入资料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情型。在第一类情形中,接收端已知所接收的资料的正确值为何。此接收资料已预先存于等化器中,例如训练序列储存体307。如果等化的结果有所偏差,则可透过等化结果与正确资料之间的比对而得到误差值。此类的等化方法称之为训练方式。
相对地,第二类情形却更显重要。在此类情形中,接收端并不知道到底接收的资料正确值为何。因此,在衡量等化的结果时,就必须利用估算的方法。截取器305便是用来判断输入资料的原始值究竟为何。此类情形通常称的为盲目方式(blind mode)或资料方式(data mode)。
因此,选择器308用来切换回馈滤波器304的输入来源。一种来源是来自截取器305,而另一种来源则是来自训练序列储存体307。此外,选择器308的输出结果亦供应给参数计算器306。参数计算器306用来调整用于回馈滤波器304中的那组系数。
依据本发明的电路逻辑实施例即嵌合于一个决策回馈等化器中。
图4为一功能方块图,供显示此组电路逻辑的结构。此组电路逻辑包括一决定电路逻辑41、一处理电路逻辑42,以及一计算电路逻辑43。处理电路逻辑42则包括一等化单元421、一误差值计算单元422,以及一调整单元423。
接着,请参照图4及图5。图5是图4实施例运作的流程图。首先,接收一个资料序列(步骤52),此资料序列是由数个符码组成。接着,决定电路逻辑41决定一调整方式402(步骤54),此决定是参照另一先前处理资序列的误差值统计(量)来决定。
接着,处理电路逻辑42依序针对此个资料序列进行处理(步骤56)。对此个资料序列的各符码,处理逻辑电路42进行下列步骤。首先,等化单元421,例如等化滤波器,参照一组参数403以等化此个符码(步骤562)。其次,偏差计算单元422计算等化此个符码的等化结果所产生的误差值404(步骤564)。接着,调整单元423依据前述的调整方式402及误差值404,以调整此组参数403(步骤566)。
此外,误差值404经由计算电路逻辑43收集。并且,计算电路逻辑43计算出等化此个资料序列的一个误差值统计(量)401(步骤58)。此误差值统计(量)401是供处理下个资料序列时用来决定调整方式402。假如前一个资料序列的误差值统计(量)不存在,例如此处理中资料序列为第一个资料序列,此时调整方式402则设为一预定值。上面所描述的等化流程及参数调整方法持续进行,直到所有的资料序列都处理完为止(步骤591,592)。
关于一个资料序列的误差值统计(量)401的例子包括将各符码的误差值404结合起来,利用误差值利用平均方根偏差(mean square error,MSE)函数来计算得出。
上述的电路逻辑可分别嵌合于决策回馈等化器不同的元件中。举例来说,等化单元421可实作于图3的回馈滤波器304的中,而决定电路逻辑41、偏差计算单元422、调整单元423,及计算单元43则可实作于参数计算器306中。
然而,上述的电路逻辑也可实作为存于存储器中的指令,而由决策回馈等化器中的一控制器予以执行。上述的电路逻辑也可实作为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组合。换言之,所有已知技艺的人所知道用来设计电路的不同方法,皆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经由上面的说明,可知在不同的资料序列中,我们可使用不同的调整方式。换句话说,我们可使用不同的函数来调整上述那组等化器系数,以供等化处理之用。而等化器系数的调整方式则依赖前一个资料序列的等化结果。因此,依据本发明的电路逻辑及等化方法是具有适应不同资料的能力。
接着,我们举例来更清楚地说明资料方式下如何运用不同的等化调整方法。下面的例子例示三种等化调整方式,以及各自的使用时机(1).第一方式当误差值统计(量)大于第一门槛值时使用,Y(n)=W(n)X(n),eest(n)=dest(n)-Y(n),es(n)=γ·sgn[y(n)]-y(n),且W(n+1)=W(n)+α(sgn[es(n)])(X(n))(abs(eest(n)))(2).第二方式当误差值统计(量)介于第一门槛值与第二门槛值之间时使用,Y(n)=W(n)X(n),eest(n)=dest(n)-Y(n)es(n)=γ·sgn[y(n)]-y(n),W(n+1)=W(n)+αX(n)(eest(n))if eest(n)=es(n),且
W(n+1)=W(n)if sgn(eest(n))does not equal to sgn(es(n));(3).第三方式当误差值统计(量)小于第二门槛值时使用,Y(n)=W(n)X(n),eest(n)=dest(n)-Y(n),且W(n+1)=W(n)+αX(n)eest(n)。
在上面的函数描述中,Y(n)表示对应一个符码n的一个等化符码,X(n)为一对应于符码n的输入信号向量,W(n)及W(n+1)分别为用于处理符码n,n+1的等化器系数向量,dest(n)表示符码n的一预估原始值,eest(n)表示符码n的估计误差值,α与γ在处理一个资料序列时为常数,sgn[]为一正负值函数,且abs()为一绝对值函数。
图6以图示的方法来说明上述因应不同误差值统计(量)的三种等化调整方式。当误差值统计(量)较大时,一个收敛速度较快的第一调整方式被选用,以调整参数。当误差值统计(量)经由参数的调整降低时,第二调整方式便开始启用。最后,当误差值统计(量)接近收敛的程度,第三调整方式开始启用。假如传输路径再度大幅更动,造成误差值统计(量)上升,相对应的调整方式则再度启用。
由上述的方法,等化的处理更具有适应性,并且能够截取各种不同方法的优点于一身。必须指出的是,在此处以三个调整方式做说明,仅是例子。两个或多于三个调整方式是可行的,而且亦符合本发明的精神范围。此外,上述各调整方式中的函数,亦得加以适当的修改,或是替换成其他适当的函数。
此外,在上述的三个调整方式中的函数里,在处理一个资料序列时保持不变的α,是定义在调整等化器系数的一个步进值(step value)。当α的值较大时,每一次等化器系数调整的幅度便较大,反之则越小。因此,我们可在不同的误差值统计(量),改变步进值α的值,以调整参数调整的速度。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使用下列规则来调整步进值α(1)当MSE(m-1)>(1+σ)MSE(m-2),α(m)=α(m-1)+Δ;(2)当(1-σ)MSE(m-2)<MSE(m-1)<(1+σ)MSE(m-2),α(m)=α(m-1)-Δ;且
(3)当MSE(m-1)<(1-σ)MSE(m-2),α(m)=α(m-1)。
在上面的规则例子中,MSE(m-1)与MSE(m-2)分别表示资料序列m-1、m-2的误差值统计(量),此例中为平均方差α(m)表示用于处理资料序列m的步进值。Δ与σ为预定的常数值。
图7以图形的方法来说明上述的规则。在决定处理资料序列73的步进值时,资料序列71与72的误差值统计(量)被拿来检视。由于第(2)个条件满足,因此处理资料序列73的步进值是将处理资料序列72的步进值减去一个常数而取得。同理,资料序列73、74,与75满足第(3)个条件,而资料序列74、75,与76则满足第(1)个条件。由此种调整机制,我们可得到平顺与有效的参数调整策略。
在实际的应用中,步进值的改变量可限制于一定的范围内。此外,步进值的调整机制也可配合单独或更多方式的函数一且实作。
此外,误差值统计(量)也可应用于图3中截取器305的调整。如同上述,截取器305用来估计实际收到的资料真实的数值。通常在一个高解析电视系统中,信号值是离散的。举例来说,在高解析电视系统中,一个符码的值可能是+1、+3、+5、+7、-1、-3、-5、-7。当接收到一个符码具有+1.2的值时,截取器305判断此值应该为+1。
图8以图形绘示截取器305的概念。当截取器305接收一输入信号,具有信号介于1-β与1+β伏特之间时,截取器305出+1作为信号值。此处的β称做截取器305的截取量。当输入信号介于1+β与3-β伏特之间,截取器305输出+2作为输出的信号值,此法称为“软决策”(softdecision)。再一次,我们可以应用前述的误差值统计(量)来调整适当的截取量β的值。举例来说,当误差值统计(量)大于一预定门槛值时,我们采用一个较大的截取量。否则,我们采用一个比较小的截取量,以避免软决策因为截取量过大而造成调整等化器系数过程中产生剧烈震荡的反效果。
前述的等化器系数调整方式是为在资料方式下使用。在高解析电视传输的例子中,训练资料可存于每个资料区段的表头部分。
因此,我们可以在前面三种调整方式以外,再附加一第四调整方式。第四调整方式,用以在训练方式下调整等化器系数。在第四调整方式中
Y(n)=W(n)X(n),e(n)=d(n)-Y(n),且W(n+1)=W(n)+αX(n)e(n)Y(n),W(n),W(n+1),α,与X(n)所代表的意义如同前述。d(n)则代表已知的训练资料值。
此外,由于第四方式中的误差值统计(量)是与其他三种方式在不同的基础上计算得出,因此第四方式的误差值统计(量)可乘上一个适当的系数,以获得一个较平顺的参数调整过程。利用此种方法,我们便能整合并发挥训练方式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的优点。首先,本发明很容易在各种不同的需求间取得平衡。举例来说,在高解析度电视的应用中,等化滤波器所使用的系数高达上百个。由本发明,不但品质得到保证,而且系数调整的速度也得到提升。其次,本发明具有强大的弹性,且各种不同的系数调整方法可以整合到本发明所提出的架构中。第三,本发明具有低成本的优势,此因计算误差值统计(量),例如平均方根误差值,在今日的电子技术,是容易可行的。
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所了解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下述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等化方法,等化方法供循序等化ATSC高画质数字电视的资料序列,各资料序列由复数符码组成,其特征在于,该等化方法于处理该资料序列时至少包含下列步骤(1.1)决定一调整方式,其中该决定是依据该资料序列中的前一资料序列的至少一误差值统计量,其中该前一资料序列是相对于该资料序列以前已经处理的资料序列,且若该资料序列为一第一资料序列,该调整方式设定为一预定值;(1.2)对该资料序列的各符码进行处理,其中对一符码的处理至少包含下列步骤(1.2.1)依据第一组参数,使用一等化滤波器等化该符码,以取得一等化符码;(1.2.2)计算该符码的一误差值,其中该误差值指出等化该符码的一品质;以及(1.2.3)依据该调整方式及该误差值调整该第一组参数;以及(1.3)参照该资料序列的每一该符码的该误差值,计算该资料序列的一个误差值统计量,其中该误差值统计量是于处理下一个资料序列时供决定该下一个资料序列的该调整方式与第二组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等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误差值统计量是结合该资料序列的每一该符码的该误差值,并利用一平均方根偏差函数计算得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等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调整模式是依据该误差值统计量落于不同的区间而选自于复数个候选调整方式,每一该些候选调整方式包含一函数以供调整该第一组参数,不同该些候选调整方式的不同函数使一等化器具有不同的收敛速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等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该些候选调整方式包含一第一调整方式,供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大于一第一门槛值时使用,其中Y(n)=W(n)X(n),eest(n)=dest(n)-Y(n),es(n)=γ·sgn[y(n)]-y(n),且W(n+1)=W(n)+αsgn[es(n)]×(n)abs(eest(n));一第二调整方式,供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小于该第一门槛值且大于一第二门槛值使用,其中Y(n)=W(n)X(n),eest(n)=dest(n)-Y(n),es(n)=γ·sgn[y(n)]-y(n),W(n+1)=W(n)+αX(n)eest(n)ifsgn[eest(n)]=sgn[es(n)],且W(n+1)=W(n)if sgn[eest(n)]does not equal to sgn[es(n)];以及一第三调整方式,供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小于该第二门槛值时使用,其中Y(n)=W(n)X(n),eest(n)=dest(n)-Y(n),且W(n+1)=W(n)+αX(n)eest(n);其中,Y(n)表示对应一个符码n的一个等化符码,X(n)为该等化器的输入信号向量,W(n)及W(n+1)分别为用于处理符码n,n+1的该等化器系数向量,dest(n)表示该个符码n的一预估原始值,eest(n)表示该个符码n的该误差值,α与γ在处理该个资料序列时为常数,sgn[]为一正负值函数,且abs()为一绝对值函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等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α依据下列规则进行调整若该资料序列的前复数个资料序列对应的误差值统计量呈现增加趋势,对α增加一第一预定量;若该资料序列的前复数个资料序列对应的误差值统计量呈现减小趋势,但减小速度小于一预定值,对α减少一第二预定量;且若该资料序列的前复数个资料序列对应的该误差值统计量呈现减小趋势,且减小速度大于该预定值,α保持不变。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等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dest是利用一截取器获得,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大于一第三门槛值时,使用一第一截取量,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小于该第三门槛值时,使用一第二截取量,其中该第一截取量大于该第二截取量。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等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资料序列包含一第一类型资料序列及一第二类型资料序列,该第一类型资料序列包含一预定的已知资料,即训练信号,且该第二类型序列包含一非预定资料,即使用者资讯或节目内容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等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调整方式、该第二调整方式及该第三调整方式适用于该第二类型资料,且该些候选调整方式还包含一第四调整方式适用于该第一类型资料,其中该第四调整方式为Y(n)=W(n)X(n),e(n)=d(n)-Y(n),且W(n+1)=W(n)+αX(n)e(n),其中d(n)为符码n的预定资料值,e(n)为该符码n的该误差值,且评量该个资料序列的该误差值统计量时,该误差值统计量乘以一系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适应型等化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系数调整方式是嵌合于一回馈等化器中。
10.一种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适应型等化电路,供循序等化资料序列,该资料序列由复数个符码组成,其特征在于,该适应型等化电路包含一决定电路逻辑,当该些资料序列其中的一被处理时,该决定电路逻辑依据该被处理资料序列至少一前资料序列的至少一误差值统计量以决定一调整方式,其中该前资料序列是相对于该被处理资料序列以前已经处理的资料序列,且若该被处理资料序列为第一个资料序列,该调整方式设定为一预定值;一处电路逻辑,该处理电路逻辑对该资料序列的复数个符码进行处理,其中对该些符码其中之一的处理至少包含下列步骤(1 1.1)依据第一组参数,使用一等化滤波器等化该符码,以取得一等化符码;(1 1.2)计算该符码的一误差值,其中该误差值指出该等化该符码的一品质;以及(1 1.3)依据该调整方式及该误差值调整该第一组参数;以及一计算电路逻辑,该计算电路逻辑参照该资料序列的每一该些符码的该误差值,计算该资料序列的一个误差值统计量,其中该误差值统计量是于处理下一个资料序列时供决定该下一个资料序列的该调整方式及一第二组参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适应型等化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误差值统计量是结合该资料序列的每一该些符码的该误差值,并利用一平均方根偏差函数计算得出。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适应型等化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调整模式是依据该误差值统计量落于不同的区间而选自复数候选调整方式,每一该些候选调整方式包含一函数以供调整该第一组参数,不同每一该些候选调整方式的不同函数使一等化器具有不同的一收敛速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适应型等化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候选调整方式包含一第一调整方式,供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大于一第一门槛值时使用,其中Y(n)=W(n)X(n),eest(n)=dest(n)-Y(n),es(n)=γ·sgn[y(n)]-y(n),且W(n+1)=W(n)+αsgn[es(n)]X(n)abs(eest(n));一第二调整方式,供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小于该第一门槛值且大于一第二门槛值使用,其中Y(n)=W(n)X(n),eest(n)=dest(n)-Y(n),es(n)=γ·sgn[y(n)]-y(n),W(n+1)=W(n)+αX(n)eest(n)if eest(n)=es(n),且W(n+1)=W(n)if sgn[eest(n)]does not equal to sgn[es(n)];以及一第三调整方式,供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小于该第二门槛值时使用,其中Y(n)=W(n)X(n),eest(n)=dest(n)-Y(n),且W(n+1)=W(n)+αX(n)eest(n);其中,Y(n)表示对应一个符码n的一个等化符码,X(n)为该等化器的输入信号向量,W(n)及W(n+1)分别为用于处理符码n,n+1的该等化器系数向量,dest(n)表示该个符码n的一预估原始值,eest(n)表示该个符码n的该误差值,α与γ在处理该个资料序列时为常数,sgn[]为一正负值函数,且abs()为一绝对值函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适应型等化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α依据下列规则进行调整若该资料序列的前复数个资料序列对应的误差值统计量呈现增加趋势,对α增加一第一预定量;若该资料序列的前复数个资料序列对应的误差值统计量呈现减小趋势,且减小速度小于一预定值,对α减少一第二预定量;且若该资料序列的前复数个资料序列对应的该误差值统计量呈现减小趋势,但减小速度大于该预定值,α保持不变。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适应型等化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dest是利用一截取器获得,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大于一第三门槛值时,使用一第一截取量,当该误差值统计量小于该第三门槛值时,使用一第二截取量,其中该第一截取量大于该第二截取量。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适应型等化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数资料序列包含一第一类型资料序列及一第二类型资料序列,该第一类型资料序列包含一预定资料,且该第二类型序列包含一非预定资料。
17.如权利要求16项所述的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适应型等化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模式、该第二模式及该第三模式适用于该第二类型资料,且该候选调整方式还包含一第四模式适用于该第一类型资料,其中该第四模式为Y(n)=W(n)X(n),e(n)=d(n)-Y(n),且W(n+1)=W(n)+αX(n)e(n),其中d(n)为符码n的预定资料值,e(n)为该符码n的该误差值,且评量该个资料序列的该误差值统计量时,该误差值统计量乘以一系数。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适用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适应型等化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系数调整方式是嵌合于一回馈等化器中。
全文摘要
一种适于北美高画质电视系统的适应型等化电路设计方法,用来循序等化多数资料序列。此适应型电路设计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由处理上一个资料序列的等化偏差统计结果,决定处理本资料序列的等化器调整方式;其次,依序等化此资料序列的各个符码。此处所述的等化动作是使用一适应性等化滤波器,配合一组参数予以进行。此外,此等化器系数在不同的调整方式下,使用不同的函数予以修正。在处理完此资料序列后,计算其误差值统计(量),以供决定下一个资料序列的调整方式。由上述的步骤,得以有效解决在多路径传输过程中符码间彼此干扰的问题。
文档编号H04N7/015GK1476245SQ02129748
公开日2004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4日
发明者崔义明 申请人:矽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