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移动电话的护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话的护套,提供以横或直式的护套在供移动电话放置后往下盖动作时,得以快速且顺利地贴附在皮面的磁石位置上,以防止不当被掀开、皮面被刮伤,且侧边皮面硬板可防止移动电话从侧边皮面的缺口掉出,还可在护套背后连接一背夹折面,以为方便查看来电信息、号码,达到多种实用及美观目的。
而且,一般移动电话的皮套,都会在皮侧面A5一端设有缺口A51,以便让移动电话B的充电或免持听筒电线的插头得以顺利放入,由于皮侧面A5内面十分柔软,使用一段时间便发现该缺口A51已经便得松垮垮的扩张状,加上皮侧面A5的高度又不能与皮面A1同等齐高、否则不容易将移动电话B拨起,因此便容易在不小心时导致移动电话B掉出该皮套A之外,甚至摔到地上。再者,无论是以横式或直式形态放置的护套,该移动电话B的屏幕视窗都是朝腰内或腰外方向,以致当来电时并不容易看见信息或号码,并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电话的护套,在横或直式护套的皮面及贴合面内的纸板相对位置上各设有一孔洞,而予分别放置一磁石限位,之后再以外由皮面、内由里衬的包覆固定住,如此以方便该护套的贴合面内磁石在移动电话放置后所往下盖动作时,得以快速且顺利地贴附在皮面的磁石位置上,以达到快速、直接吸贴定位的紧扣作用,以防止不当被掀开、皮面被刮伤,并具有美观功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电话的护套,还可以在侧边皮面依序贴设有硬板及里衬,且在其中一端并各别开设一缺口,使其藉以防止移动电话从侧边皮面的缺口掉出。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电话的护套,还可在护套背后连接一背夹折面,以为移动电话来电时,该护套可通过背夹折面与护套呈折页分离,并通过护套背后的视窗而获得来电信息、号码,以具有方便查看的实用性。
图1-B为习式在扣合时的立体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示。
图2-B为本实用新型中侧边皮面的分解图示。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示。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背夹折面的结构图示。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首先,敬请参阅图2-A、图2-B的结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话的护套,主要在横或直式护套1的皮面11及贴合面12内的纸板2、3相对位置上分别设有一孔洞21、31,以为分别放置一磁石2A、3A限位(其面积大小不限),之后再以外由皮面及内由里衬111、121的包覆固定住,而在侧边皮面13则是由一硬板131及里衬132所制成,另在侧边皮面13的一端开设一缺口133。
在结合之后,当移动电话B放于护套1内后,可由该护套1的贴合面12往护套1贴合,亦即由贴合面12内隐藏的磁石2A“自动”地朝护套1内隐藏的磁石3A呈吸附贴合动作,以为紧贴住而不会让移动电话B发生不当掉出摔坏,如图3所示,此由于两磁石2A、3A并没有如习式以凹、凸吻对扣合方式操作,是本实用新型自然就不会有“对不准”的无法扣紧情形,同时这样的平整的结构,也让移动电话B不致有被刮伤现象,并且也十分美观好看。也方便拿取、即如图4所示。且利用侧边皮面13与里衬133之间已含置着硬板131缘故,因此在缺口133周缘的皮面不会因使用一段之后而产生松垮外张变大现象、亦即保持原来形态,因而不会使移动电话B发生掉出情形。
甚至,可在护套1背后连接一背夹折面14,如图5所示其背夹折面14内的纸板141上也设有一孔洞142、以放置磁石143,而护套1背后也同样设有磁石及一挖空状的视窗15,护套1所利用背夹折面14的夹持于腰带时,当移动电话B来电时,便可通过该护套1与背夹折面14呈折页分离,即如图6所示,使其通过护套1背后的视窗15而获得来电信息、号码,以具有方便查看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已彻底解决习式所产生的缺点,具有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电话的护套,其特征在于在横或直式护套的皮面及贴合面内的纸板相对位置上各设有一孔洞,而分别放置一磁石限位,且外由皮面、内由里衬包覆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电话的护套,其特征在于在侧边皮面还贴设有硬板及里衬,且在其中一端还分别开设一缺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电话的护套,其特征在于在护套背后连接一背夹折面,其护套背后与背夹折面面上也藏设有磁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电话的护套,主要在横或直式护套的皮面及贴合面内的纸板相对位置上各设有一孔洞,而分别放置一磁石限位,再以外由皮面、内由里衬的包覆固定住,且在整个侧边皮面并依序贴设有硬板及里衬,且在其中一端并各别开设一缺口,如此以方便该护套的贴合面内磁石在移动电话放置后所往下盖动作时,得以快速且顺利地贴附在皮面的磁石位置上,以达到快速、直接吸贴定位的紧扣作用,以防止不当被掀开、皮面被刮伤,且侧边皮面内的硬板可以防止移动电话从侧边皮面的缺口掉出,甚还可在护套背后连接一背夹折面,以方便查看来电信息、号码,达到多种实用及美观目的。
文档编号H04M1/02GK2574310SQ0225316
公开日2003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8日
发明者陈丽芬 申请人:陈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