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记录介质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782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记录介质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记录介质及程序,具体地说涉及这样一种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记录介质及程序,其使得可以以低成本容易地进行互相认证。
背景技术
近年来,网络在社会中广泛使用,已经开始利用电子设备等建立家庭网络。在建立这种家庭网络的情况下,必须在家中的电子设备上安装与这些电子设备相应的网络接口,这导致成本增加以及连接的电缆布线时的麻烦。因此,已提出通过无线电通信来建立家庭网络。
在通过无线电通信建立网络的情况下,难于对用户希望连接到该网络的电子设备进行相互认证。因此,正如JP-A-2003-178272所给出的,提出了一种电子装置,其适于利用电磁感应来进行相互认证。
然而,JP-A-2003-178272中所描述的电子设备在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之外还需要用于认证的通信单元,其利用电磁感应来进行相互认证。因此,存在由于增加了用于认证的通信单元而增加成本的问题。特别是,在将该电子设备应用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增加了用于认证的通信单元而使得电子设备自身的尺寸增大的问题。
而且,即使可以将JP-A-2003-178272中所描述的电子设备应用到家中的大型电子设备,也难以将该电子设备应用到便携式电子设备上。也就是说,在将如上所述进行相互认证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装在箱包中并携带到公共场合(例如拥挤的火车中)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问题,即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可能在未经允许时被恶意持有者通过所述箱包而得到认证。此外,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已在未经允许时被认证了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存储在该电子设备中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可能被截获。

发明内容
因此,考虑到这些情况而设计了本发明,本发明使得可以以低成本容易地进行互相认证。
本发明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向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传输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与所传输的无线电波相对应的响应无线电波,判断所接收到的响应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当判断出所述响应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就将所要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二传输强度,并使用所述第二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并且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传输来的无线电波,判断所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当判断出所述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就以第三传输强度向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传输对应于所接收的无线电波的响应无线电波,将所要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四传输强度,并使用所述第四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
所述通信系统可以被设置成这样,即要由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传输的无线电波的所述第一传输强度和要由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传输的无线电波的所述第三传输强度被标准化并基本相同。
所述通信系统可以被设置成这样,即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在进行认证处理时由用户操作的操作输入单元,基于通过所述操作输入单元所输入的操作信息来判断是否在进行认证处理,并当判断出在进行所述认证处理时,判断所接收的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
所述通信系统可以被设置成这样,即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在进行认证处理时由用户操作的操作输入单元,基于通过所述操作输入单元所输入的操作信息来判断是否在进行认证处理,并当判断出在进行所述认证处理时,判断所接收的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
所述通信系统可以被设置成这样,即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登记作为认证的结果而获得的、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通信所必需的认证数据,并基于所登记的认证数据使用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并且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登记作为认证的结果而获得的、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通信所必需的认证数据,并基于所登记的认证数据使用所述第三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本发明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无线电传输单元,向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波强度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无线电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无线电波强度设定单元,当所述无线电波强度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所述无线电波强度设定单元将要由所述无线电波传输单元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二传输强度;和认证执行单元,使用被所述无线电波强度设定单元降低的所述第二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可以被设置成还包括在进行认证处理时由用户来操作的操作输入单元;和认证判断单元,基于通过所述操作输入单元所输入的操作信息来判断是否在进行通过所述认证执行单元的认证处理,其中,当所述认证判断单元判断出在进行所述认证处理时,所述无线电波强度判断单元就判断所述无线电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可以被设置成还包括登记单元,在执行通过所述认证执行单元的所述认证处理之后,登记作为认证的结果而由所述认证执行单元获得的、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通信所必需的认证数据;和数据通信单元,基于所述登记单元所登记的所述认证数据使用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可以被设置成还包括信息传输单元,使用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传输呼叫信息,该呼叫信息用于确认在可接收到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所述无线电波的范围中的装置;信息接收单元,接收来自于接收到由所述信息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呼叫信息的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响应信息;和被认证装置判断单元,基于所述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响应信息和所述登记单元所登记的所述认证数据来判断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是否是被认证装置,其中,当所述被认证装置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是被认证装置时,所述数据通信单元就使用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所述无线电波来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可以被设置成还包括信息接收单元,接收来自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呼叫信息,该呼叫信息用于确认在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可接收距离的范围中的装置;信息传输单元,基于在所述登记单元中登记的所述认证数据而使用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传输响应于由所述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呼叫信息的响应信息;和连接许可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响应于由所述信息传输单元所传输的所述响应信息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连接许可信号,其中,当所述连接许可判断单元判断出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连接许可信号时,所述数据通信单元就使用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所述无线电波来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本发明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无线电传输步骤,向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接收步骤,接收来自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波强度判断步骤,判断所述无线电接收步骤的处理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无线电波强度设定步骤,当所述无线电波强度判断步骤的处理判断出所述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就将所要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二传输强度;以及认证执行步骤,使用被所述无线电波强度设定步骤的处理所降低的所述第二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
本发明的一种其中记录有程序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无线电传输步骤,向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接收步骤,接收来自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波强度判断步骤,判断所述无线电接收步骤的处理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无线电波强度设定步骤,当所述无线电波强度判断步骤的处理判断出所述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就将所要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二传输强度;以及认证执行步骤,使用被所述无线电波强度设定步骤的处理所降低的所述第二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
本发明的一种程序的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无线电传输步骤,向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接收步骤,接收来自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波强度判断步骤,判断所述无线电接收步骤的处理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无线电波强度设定步骤,当所述无线电波强度判断步骤的处理判断出所述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就将所要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二传输强度;以及认证执行步骤,使用被所述无线电波强度设定步骤的处理所降低的所述第二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向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传输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与所传输的无线电波相对应的响应无线电波,判断所接收到的响应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当判断出所述响应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就将所要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二传输强度,并使用所述第二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然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传输来的无线电波,判断所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当判断出所述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就以第三传输强度向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传输对应于所接收的无线电波的响应无线电波,将所要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四传输强度,并使用所述第四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向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接收来自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电波,判断所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当判断出所述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就将所要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二传输强度。然后,使用被降低的所述第二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
通信可以不仅是无线电通信和有线通信,而且可以是其中混合了无线电通信和有线通信的通信,即在某些部分中进行无线电通信而在其他部分中进行有线通信的通信。而且,通信可以是这样的通信,其中由有线通信来进行从某个装置到另一个装置的通信,而由无线电通信来进行从该另一个装置到该某个装置的通信。


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结构示例;图2的立体图示出了图1中的便携式服务器的外部构造示例;图3的方框图示出了图1中的便携式服务器的内部构造示例;图4的方框图示出了图3中的通信控制单元的详细构造示例;
图5的立体图示出了图1中的摄像装置的外部构造示例;图6的立体图示出了图5中的摄像装置从相反方向看到的外部构造示例;图7的方框图示出了图1中的摄像装置的内部构造示例;图8的立体图示出了图1中的便携式观测器的外部构造示例;图9的立体图示出了图8中的便携式观测器的透明构造示例;图10的方框图示出了图1中的便携式观测器的内部构造示例;图11的流程图解释了图1中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认证处理;图12的流程图解释了图1中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认证处理;图13是一个解释了其中图1中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可以进行认证的范围的图;图14是另一个解释了其中图1中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可以进行认证的范围的图;图15的流程图示出了图1中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连接通信处理;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另一种构造示例;并且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构造示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解释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如下来说明所要公开的本发明与实施例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使有实施例在说明书中进行了描述,但在此没有描述成是对应于本发明的实施例,这也并不意味着所述实施例不对应于本发明。相反,即使有实施例被描述成是对应于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实施例,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所述实施例不对应于本发明的其他方面。
而且,这种描述并不是指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所有方面。也就是说,这种描述并未否定在说明书中描述了、但未在此申请中要求保护的发明的存在,即存在将通过分案而申请专利或根据要增加的修改而出现的发明。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例如图1中的便携式服务器1)和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例如图1中的摄像装置2)之间传送数据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例如图1中的便携式服务器1)向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传输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例如图11中的步骤S2),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与所传输的无线电波相对应的响应无线电波(例如图11中的步骤S3),判断所接收到的响应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例如图11中的步骤S4),当判断出所述响应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就将所要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二传输强度(例如图11中的步骤S5),并使用所述第二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例如图12中的步骤S6),并且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例如图1中的摄像装置2)接收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传输来的无线电波(例如图11中的步骤S22),判断所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例如图11中的步骤S23),当判断出所述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就以第三传输强度向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传输对应于所接收的无线电波的响应无线电波(例如图11中的步骤S24),将所要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四传输强度(例如图12中的步骤S26),并使用所述第四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例如图12中的步骤S27)。
该通信系统可以被设置成这样,即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在进行认证处理时由用户操作的操作输入单元(例如图3中的认证按钮51),基于通过所述操作输入单元所输入的操作信息来判断是否在进行认证处理(例如图11中的步骤S1),并当判断出在进行所述认证处理时,判断所接收的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
所述通信系统可以被设置成这样,即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登记作为认证的结果而获得的、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通信所必需的认证数据(例如图12中的步骤S7),并基于所登记的认证数据使用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例如图15中的步骤S48),并且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登记作为认证的结果而获得的、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通信所必需的认证数据(例如图12中的步骤S28),并基于所登记的认证数据使用所述第三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例如图15中的步骤S66)。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例如图1中的便携式服务器1)的特征在于包括无线电传输单元(例如图3中的无线电传输单元42),向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例如图1中的摄像装置2)传输预定的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接收单元(例如图3中的无线电接收单元41),接收来自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波强度判断单元(例如图4中的接收强度测量单元62),判断所述无线电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无线电波强度设定单元(例如图4中的传输强度改变单元63),当所述无线电波强度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所述无线电波强度设定单元将要由所述无线电波传输单元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二传输强度;和认证执行单元(例如图4中的认证处理单元64),使用被所述无线电波强度设定单元降低的所述第二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
该信息处理装置可以被设置成还包括在进行认证处理时由用户来操作的操作输入单元(例如图3中的认证按钮51);和认证判断单元(例如执行图11中的步骤S1的处理的图4中的连接控制单元61),基于通过所述操作输入单元所输入的操作信息来判断是否在进行通过所述认证执行单元的认证处理,其中,当所述认证判断单元判断出在进行所述认证处理时,所述无线电波强度判断单元就判断所述无线电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可以被设置成还包括登记单元(例如图4中的认证数据登记单元65),在执行通过所述认证执行单元的所述认证处理之后,登记作为认证的结果而由所述认证执行单元获得的、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通信所必需的认证数据;和数据通信单元(例如图4中的数据通信单元67),基于所述登记单元所登记的所述认证数据使用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例如图1中的便携式服务器1)可以被设置成还包括信息传输单元(例如执行图15中的步骤S41的处理的图3中的无线电传输单元42),使用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传输呼叫信息,以确认在可接收到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所述无线电波的范围中的装置;信息接收单元(例如执行图15中的步骤S42的处理的图3中的无线电接收单元41),接收来自于接收到由所述信息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呼叫信息的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响应信息;和被认证装置判断单元(例如执行图15中的步骤S44的处理的图4中的连接控制单元61),基于所述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响应信息和所述登记单元所登记的所述认证数据来判断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是否是被认证装置,其中,当所述被认证装置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是被认证装置时,所述数据通信单元就使用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所述无线电波来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例如图1中的摄像装置2)可以被设置成还包括信息接收单元(例如执行图15中的步骤S61的处理的图7中的无线电接收单元151),接收来自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呼叫信息,以确认在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可接收距离的范围中的装置;信息传输单元(例如执行图15中的步骤S62的处理的图7中的无线电传输单元152),基于在所述登记单元中登记的所述认证数据而使用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传输响应于由所述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呼叫信息的响应信息;和连接许可判断单元(例如执行图15中的步骤S63的处理的图4中的连接控制单元61),判断是否响应于由所述信息传输单元所传输的所述响应信息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连接许可信号,其中,当所述连接许可判断单元判断出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连接许可信号时,所述数据通信单元就使用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所述无线电波来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无线电传输步骤(例如图11中的步骤S2),向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接收步骤(例如图11中的步骤S3),接收来自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波强度判断步骤(例如图11中的步骤S4),判断所述无线电接收步骤的处理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无线电波强度设定步骤(例如图11中的步骤S5),当所述无线电波强度判断步骤的处理判断出所述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就将所要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二传输强度;以及认证执行步骤(例如图12中的步骤S6),使用被所述无线电波强度设定步骤的处理所降低的所述第二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
注意,由于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和程序基本上具有和上述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相同的结构,因此将省略对记录介质和程序的解释以避免重复。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构造示例。在图1中,便携式服务器1、摄像装置2和便携式观测器3是便携式设备,并通过无线电而彼此连接。
便携式服务器1例如是这样的信息处理装置,它是用于在用户家中集中管理视频数据等的便携式无线家庭服务器。便携式服务器1具有用于摄像装置2和便携式观测器3的主存储功能。也就是说,便携式服务器1存储来自摄像装置2的图像数据,并使便携式观测器3读出所存储的视频数据。注意,虽然实际上以相同的方式处理了语音数据,但在图1的示例中未示出该处理。
摄像装置2包括便携式摄像机(cam-coder)等,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来拍摄对象,并将所拍摄和输入的视频数据(移动图像数据、静止图像数据)编码为例如MPEG(移动图形专家组)2,并将所编码的视频数据发送到便携式服务器1。也就是说,可以认为通过将一个便携式摄像机的拍摄单元和存储单元在物理上分成两个装置并将这两个装置通过无线电连接起来,而得到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便携式观测器3是便携式显示装置。便携式观测器3再现存储在便携式服务器1中的视频数据,并在自包含的显示器上显示所再现的视频。
在该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便携式服务器1、摄像装置2和便携式观测器3通过无线电而连接。而且,从安全性管理和版权保护的观点看,为了防止无关的第三方进行连接,在各个装置中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被设定得基本相同,并且当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执行认证处理。也就是说,在便携式服务器1、摄像装置2和便携式观测器3中,因为所要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是经过标准化并基本相同的,所以要求彼此通信的两个装置(例如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彼此靠近到特定距离之内,以使得接收强度大于该阈值。
因此,在此情况下,将该特定距离为几毫米到几厘米时的接收强度设定为阈值,由此仅当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彼此接触或者处于快要接触的状态(即比几毫米到几厘米更靠近的范围内)时才执行认证处理。而且,在认证时,降低传输时的传输强度以使得无法在除了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之间的位置之外的位置中截获到无线电波。于是,使用被降低了的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并执行认证处理,由此建立了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之间的相互认证。
上述处理也在便携式服务器1和便携式观测器3之间以及摄像装置2和便携式观测器3之间执行,并在所述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各个装置之间进行相互认证。因此,之后在便携式服务器1、摄像装置2和便携式观测器3中,可以在各个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图2示出了图1中的便携式服务器1的外部构造示例。注意在图2中,使便携式服务器1的外壳11透明以示出外壳11中的内部结构的一部分。
在便携式服务器1的外壳11的上表面上设置了天线12,该天线12用于与另一个装置进行认证或无线电通信。注意尽管在图2的示例中天线12被设置在外壳11的上表面上,但是天线12只需要设置在外壳11的表面附近,以使得在认证时天线12可靠近或接触其他装置的天线即可。或者,天线12可设置在所述上表面的背面。
在外壳11之内,硬盘驱动器21和电路单元22设置在外壳11的下表面上,硬盘驱动器21由高速和大容量随机访问存储器等构成,电路单元22包括通信控制单元33和无线电通信单元34(后面参考图3来描述)。而且,在电路单元22之上设置了电池23,该电池23向便携式服务器1的各个单元提供电源。
图3示出了便携式服务器1的内部构造示例。注意在图3中,与图2中相应的单元由相应的标号标出。将省略对这些单元的解释以避免重复。在图3的示例中,电路单元22包括控制单元31、存储器32、通信控制单元33和无线电通信单元34。
控制单元31基于来自操作输入单元37响应于用户操作的指令信号,或基于通过无线电通信单元34接收的来自另一个装置的控制信号,来控制便携式服务器1的各个单元。存储器32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控制单元33在存储器32中登记另一个装置(例如摄像装置2)的认证数据。认证数据包括认证时以及认证后的数据通信所必需的数据,例如产品ID(标识符)和加密密钥数据。
通信控制单元33测量无线电通信单元34(无线电接收单元41)所要接收的接收无线电波的强度,设定要从无线电通信单元34(无线电传输单元42)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通过无线电通信单元34执行与另一个装置的认证处理,并在存储器32中登记通过认证所得到的另一个装置的认证数据。此外,通信控制单元33通过无线电通信单元34执行与被认证的另一个装置的用于视频数据等等的通信处理。
无线电通信单元34包括无线电接收单元41和无线电传输单元42,无线电接收单元41通过天线12从另一个装置接收无线电波,无线电传输单元42通过天线12向另一个装置传输无线电波。无线电通信单元34可接收通信的范围被设为距天线几米到几十米的距离,并且传输速度被设为Mbps或更高。更具体地说,无线电通信单元34由IEEE 802.11b或11g构成,这是无线电LAN(局域网)标准或UWB(超宽带)等等。此外,作为从无线电传输单元42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使用类似于摄像装置2和便携式观测器3所使用的传输强度的标准化强度。除了用于认证处理的无线电波以外,传输所述标准化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
控制单元31、存储器32、通信控制单元33和无线电通信单元34通过总线36彼此连接。操作输入单元37、输出单元38、硬盘驱动器(HDD)21和电池23也连接到总线36。
操作输入单元37由不同的按钮、开关等构成。这些不同的按钮包括认证按钮51,其使得不可能在便携式服务器1中进行认证,除非用户有意地操作了认证按钮51。该认证按钮51被设置成当用户操作认证按钮51一次时被打开。但是,可通过将认证按钮51设置成当用户操作两次或更多次时被打开,以提高进行认证的安全性。例如,认证按钮51由带锁定的旋转开关构成,其代表为类似于便携式摄像机的记录开关,以使得除非用户用第一个操作将旋转开关解锁并用第二个操作转动旋转开关,否则认证按钮51不会被打开。或者,认证按钮51可由覆盖式开关构成,其由第一个操作揭开,并由第二个操作打开。输出单元38包括用于显示另一个装置的认证状态和连接状态的指示器。
图4示出了通信控制单元33的详细构造示例。在图4的示例中,通信控制单元33包括连接控制单元61、接收强度测量单元62、传输强度改变单元63、认证处理单元64、认证数据登记单元65、认证数据读出单元66和数据通信单元67。
连接控制单元61基于用户对认证按钮51的操作来控制无线电传输单元42传输用于认证的呼叫无线电波,并控制接收强度测量单元62测量无线电接收单元41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
连接控制单元61控制无线电传输单元42以预定周期来以定义好的传输强度传输呼叫无线电波,以确认另一个装置的存在。当无线电接收单元41接收到来自另一个装置对应于该呼叫无线电波的响应无线电波时,连接控制单元61控制认证数据读出单元66从存储器32中读出认证数据,并基于所读出的认证数据通过无线电接收单元41和无线电传输单元42来执行与已接收到所述呼叫无线电波的另一个装置的连接处理(对连接许可信号和与其相应的响应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处理)。而且,在执行连接处理之后,连接控制单元61使得输出单元38的指示器显示与另一个装置的连接状态,并控制数据通信单元67来执行与已结束了连接处理的另一个装置的数据通信处理。
接收强度测量单元62在连接控制单元61的控制下测量无线电接收单元41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并判断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接收强度)。当判断出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接收强度测量单元62控制传输强度改变单元63来降低要从无线电传输单元42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将该阈值设定成在这种情况下的接收强度,其中在几毫米到几厘米的范围内接收到该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被标准化的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也就是说,仅当另一个装置的天线与天线12接触或非常靠近时,才判断出无线电接收单元41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大于该设定阈值。
传输强度改变单元63在接收强度测量单元62的控制下来降低要从无线电传输单元42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也就是说,传输强度改变单元63将该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被标准化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与天线12接触或非常靠近的另一个装置的天线可以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当认证处理单元64的认证处理结束时,传输强度改变单元63将要从无线电传输单元42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恢复成原来的强度(即标准化的传输强度)。
当要从无线电传输单元42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被传输强度改变单元63降低时,认证处理单元64通过无线电接收单元41和无线电传输单元42来执行与另一个装置的认证处理。认证处理单元64通过无线电传输单元42向另一个装置发送其传输强度被传输强度改变单元63降低了的用于认证的无线电波,并通过无线电接收单元41从另一个装置接收与该用于认证的无线电波相应的响应无线电波。此外,认证处理单元64使用用于认证的无线电波通过天线12和无线电通信单元34来向另一个装置传输并从其接收认证或认证后的数据通信所必需的认证数据(产品ID(标识符)、加密密钥),或者生成该认证数据。于是,认证处理单元64向认证数据登记单元65输出认证数据。
当从认证处理单元64输入认证数据时,认证数据登记单元65在存储器32中登记认证数据。认证数据读出单元66在连接控制单元61的控制下从存储器32中读出认证数据,并向连接控制单元61输出所读出的认证数据。数据通信单元67在连接控制单元61的控制下来执行与被允许进行连接的另一个装置的数据通信。
图5示出了图1中的摄像装置2的外部构造示例。在图5的示例中,摄像装置2包括外壳101、天线102、摄像单元103和显示单元104。
天线102具有和图2中的天线12相同的构造,并设置在外壳101的侧面上。注意,尽管天线102设置在外壳101的外侧面上,但是天线102只需要设置在靠近外壳101的表面处,以使得例如天线102在认证时可以靠近便携式服务器1的天线12或与其接触即可。天线102可设置在外壳101的内侧面上。
摄像单元103包括镜头和CCD(电荷耦合设备)摄像元件,以用于对对象摄像,并设置在图中外壳101的前上部。显示单元104在外壳101的与天线102相对侧通过未示出的铰链等连接到外壳101,以自由开闭,以使得显示单元104在拍摄时可打开,并且在存放时折叠并关闭来与外壳101配合。
图6示出了图5中的摄像装置2从相反方向看到的外部构造示例。注意在图6中,用虚线表示摄像装置2的外壳101的内部构造的一部分。
在图6的示例中,在显示单元104中设置显示器111,其显示被拍摄的视频、与另一个装置的连接状态和认证状态、或便携式服务器1的状态信息(记录状态、待机状态或再现状态)。在显示单元104中,控制按钮112被设置在显示器111之下,控制按钮112被用户用来指令摄像装置2的预定处理。
在外壳101中摄像单元103一侧的表面上设置电路单元121,其包括控制单元141、通信控制单元144和无线电通信单元145(后面参考图7来描述)。向摄像装置2的各个单元供电的电池122设置在外壳101的内部中央处。
图7示出了摄像装置2的内部构造示例。注意在图7中,与图6中相应的单元由相应的标号标出。将省略对这些单元的解释以避免重复。在图7的示例中,电路单元121包括控制单元141、存储器142、编码单元143、通信控制单元144和无线电通信单元145。
控制单元141基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来自操作输入单元148的指令信号,来控制摄像装置2的各个单元。此外,控制单元141还通过无线电通信单元145和天线102来控制便携式服务器1的各个单元。存储器142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通信控制单元144登记与其他装置(例如便携式服务器1)的数据通信所需的认证数据。编码单元143使用MPEG2等对从摄像单元103输入的视频数据应用编码处理,并通过无线电通信单元145和天线102将所编码的视频数据输出到便携式服务器1的硬盘驱动器21。
通信控制单元144测量无线电通信单元145(无线电接收单元151)所接收的接收无线电波的强度,设定要从无线电通信单元145(无线电传输单元152)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通过无线电通信单元145执行与另一个装置的认证处理,并在存储器142中登记通过认证所得到的与另一个装置数据通信所必需的认证数据。此外,通信控制单元144通过无线电通信单元145执行与被认证的另一个装置的用于视频数据等等的通信处理。通信控制单元144具有与以上参考图4所描述的通信控制单元33基本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解释中,按需要将图4中通信控制单元33的结构引用为通信控制单元144的结构。
无线电通信单元145包括无线电接收单元151和无线电传输单元152,无线电接收单元151通过天线102从另一个装置接收无线电波,无线电传输单元152通过天线102向另一个装置传输无线电波。注意,因为无线电通信单元145具有与图3中的无线电通信单元34基本相同的结构,所以将省略对无线电通信单元145的详细解释以避免重复。
控制单元141、存储器142、编码单元143、通信控制单元144和无线电通信单元145通过总线147彼此连接。此外,摄像单元103、操作输入单元148、输出单元149和电池122也连接到总线147。
摄像单元103拍摄对象的图像并将所拍摄的视频数据输出到编码单元143。操作输入单元148包括不同的按钮和开关。这些不同的按钮包括控制按钮112和认证按钮161,用户使用控制按钮112来指令摄像装置2的预定处理,而认证按钮161用于使得除非用户有意地操作了认证按钮161,否则就不可能在摄像装置2中进行认证。注意,因为认证按钮161具有与图3中的认证按钮51基本相同的结构,所以将省略对认证按钮161的详细解释以避免重复。输出单元149包括由CRT(阴极射线管)、LCD(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的显示器111和扬声器。
图8示出了图1中的便携式观测器3的外部构造示例。在图8的示例中,便携式观测器3包括外壳201、显示器202、控制按钮203和认证天线204。
显示器202设置在外壳201的前表面上,显示器202显示再现的视频、与另一个装置的认证状态和连接状态,或显示便携式观测器3和便携式服务器1的状态信息。控制按钮203设置在显示器202旁边,控制按钮203被用户用来指令便携式观测器3的预定处理。
认证天线204具有与图2的天线12相同的构造,并设置在外壳201的后表面(没有设置显示器202的另一表面)上。注意在图8的示例中,尽管认证天线204设置在外壳201的后表面的外侧,但是认证天线204只需要被设置为靠近外壳201的表面以在认证时靠近另一个装置或与其接触即可。认证天线204可设置在外壳201的后表面的内侧。
图9示出了图8中的便携式观测器3的透明内部构造示例的一部分。
在图9的示例中,电路单元211设置在外壳201的后表面(其上设置有认证天线204的表面)内侧,电路单元211包括控制单元231、通信控制单元234和无线电通信单元235(后面参考图10来描述)。在图中,向便携式观测器3的各个单元供电的电池212设置在右侧。
图10示出了便携式观测器3的内部构造示例。注意在图10中,与图8和9中相应的单元由相应的标号标出。将省略对这些单元的解释以避免重复。在图10的示例中,电路单元211包括控制单元231、存储器232、解码单元233、通信控制单元234和无线电通信单元235。
控制单元231基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来自操作输入单元238的指令信号,来控制便携式观测器3的各个单元。此外,控制单元231基于来自操作输入单元238的指令信号,通过无线电通信单元235和天线204来控制便携式服务器1的各个单元。例如,控制单元231控制便携式服务器1的各个单元以实现可变速再现,从而在便携式服务器1中以可变的速度再现视频数据。存储器232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通信控制单元234将与其他装置(例如便携式服务器1)的数据通信所需的认证数据登记在存储器232中。解码单元233对通过无线电通信单元235和天线204而从便携式服务器1读出的视频数据进行解码,并在显示器202上显示该视频数据。
通信控制单元234测量无线电通信单元235(无线电接收单元241)所接收的接收无线电波的强度,设定要从无线电通信单元235(无线电传输单元242)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通过无线电通信单元235执行与另一个装置的认证处理,并在存储器232中登记通过认证所得到的与另一个装置数据通信所必需的认证数据。此外,通信控制单元234通过无线电通信单元235执行与被认证的另一个装置的用于视频数据等等的通信处理。注意通信控制单元234具有与以上参考图4所描述的通信控制单元33基本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解释中,按需要将图4中通信控制单元33的结构引用为通信控制单元234的结构。
无线电通信单元235包括无线电接收单元241和无线电传输单元242,无线电接收单元241通过天线204从另一个装置接收无线电波,无线电传输单元242通过天线204向另一个装置传输无线电波。注意因为无线电通信单元235具有与图3中的无线电通信单元34基本相同的结构,所以将省略对无线电通信单元235的详细解释以避免重复。
在图10的示例中,控制单元231、存储器232、解码单元233、通信控制单元234和无线电通信单元235通过总线237彼此连接。此外,操作输入单元238、输出单元239和电池212也连接到总线237。
操作输入单元238包括不同的按钮和开关。这些不同的按钮包括控制按钮203和认证按钮251,控制按钮203被用户用来指令便携式观测器3的预定处理,而认证按钮251用于使得除非用户有意地操作了认证按钮251否则就不可能进行认证。注意,因为认证按钮251具有与图3中的认证按钮51基本相同的结构,所以将省略对认证按钮251的详细解释以避免重复。输出单元239包括由CRT(阴极射线管)、LCD(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的显示器202和扬声器。
下面将参考图11和12的流程图来解释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认证处理。注意在图11和12的示例中,将解释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中的认证处理。
为了使得便携式服务器1认证摄像装置2,用户打开便携式服务器1的认证按钮51,而且还打开摄像装置2的认证按钮161。例如当便携式服务器1的认证按钮51由覆盖式开关等构成时,用户用第一个操作揭开该覆盖式开关,并用第二个操作打开该覆盖式开关,从而打开认证按钮51。此外,例如当摄像装置2的认证按钮161由带锁定的旋转开关构成时,用户用第一个操作将该旋转开关解锁,并通过第二个操作转动该旋转开关,从而打开认证按钮161。然后,用户使摄像装置2和便携式服务器1到达天线12和天线102彼此接触或非常靠近的位置(即天线12和天线102比几毫米到几厘米更近的范围)。
将参考图13和图14解释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可以认证的范围。注意在图13和14的示例中,天线12设置在便携式服务器1的外壳11内侧表面(摄像装置2一侧的表面)附近,天线102设置在摄像装置2的外壳101内侧表面(便携式服务器1一侧的表面)附近。
在图13中的示例的情况下,用户用左手L持住便携式服务器1的外壳11,天线12朝向右手R(摄像装置2)侧,并且用户用右手R持住摄像装置2的外壳101和摄像单元103,天线102朝向左手L(便携式服务器1)侧。注意摄像装置2的显示单元104是在存放的状态下折叠到外壳101侧。
如上所述,在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的接收强度测量单元62中,将在执行认证处理时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阈值)设定成大于在这种情况下的接收强度,其中在离接收设备几毫米到几厘米的范围内接收到该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被标准化的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范围E1是这样的范围,其中判断出由便携式服务器1的天线12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大于在便携式服务器1中设定的接收强度(阈值)。范围E2是这样的范围,其中判断出由摄像装置2的天线102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大于在摄像装置2中设定的接收强度(阈值)。
但是,在图13的示例的情况下,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之间的距离d1大于范围E1或范围E2所表示的距离。也就是说,当摄像装置2的天线102接收到来自便携式服务器1的天线12的无线电波时的接收强度,小于由摄像装置2的接收强度测量单元62所设定的接收强度(阈值)。类似地,当便携式服务器1的天线12接收到来自摄像装置2的天线102的无线电波时的接收强度,小于由便携式服务器1的接收强度测量单元62所设定的接收强度(阈值)。因此,在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中未开始认证处理。
因此,如图14所示,用户使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到达便携式服务器1的天线12和摄像装置2的天线102彼此接触或非常靠近的位置。
在图14的示例中,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之间的距离d2小于范围E1和范围E2所表示的距离(即几毫米到几厘米),在范围E1中判断出由便携式服务器1的天线12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大于在便携式服务器1中设定的接收强度(阈值),在范围E2中判断出由摄像装置2的天线102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大于在摄像装置2中设定的接收强度(阈值)。因此,在便携式服务器1中,判断出在天线12中接收到的来自摄像装置2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大于所设定的接收强度(阈值)。在摄像装置2中,也判断出在天线102中接收到的来自便携式服务器1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大于所设定的接收强度(阈值)。因而,如粗箭头所示,在便携式服务器1的通信控制单元33和摄像装置2的通信控制单元144中执行以下的通信处理。
注意,因为在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中使用标准化并具有基本相同的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所以优选地将范围E1和范围E2设定成具有基本相同距离的范围(即在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中将阈值设定成基本相同)。但是,范围E1和范围E2可以表示不同距离的范围,只要该范围是在几毫米到几厘米之内。
在图11的步骤S1中,便携式服务器1的连接控制单元61待机,直到认证按钮51被打开。如果认证按钮51被打开并且判断出认证按钮51已被打开,则连接控制单元61前进到步骤S2。在步骤S2中,连接控制单元61控制无线电传输单元42以预定周期通过天线12来以标准化传输强度传输用于认证的呼叫无线电波,并前进到步骤S3。该呼叫无线电波是这样的无线电波,其在要被认证的装置在离天线12几米到几十米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请求响应无线电波,以测量来自该装置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
另一方面,在图11的步骤S21中,摄像装置2的连接控制单元61也待机,直到认证按钮161被打开。如果认证按钮161被打开并且判断出认证按钮161已被打开,则连接控制单元61前进到步骤S22。在步骤S22中,无线电接收单元151通过天线102接收由步骤S2的处理从便携式服务器1传输来的用于认证的呼叫无线电波。连接控制单元61前进到步骤S23。在步骤S23中,连接控制单元61控制接收强度测量单元62判断无线电接收单元151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阈值)。如果接收强度测量单元62在步骤S23中判断出无线电接收单元151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小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则连接控制单元61返回到步骤S22并重复步骤S22和后续步骤的处理。
如上参考图14所述,摄像装置2的天线102位于离在范围(E2)中的便携式服务器1的天线12距离为d2处,在该范围中判断出来自便携式服务器1的天线12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大于所设定的接收强度。因此,在步骤S23中,接收强度测量单元62判断出无线电接收单元151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在步骤S24中,连接控制单元61控制无线电传输单元152通过天线102以标准化传输强度发送对应于用于认证的呼叫无线电波的响应无线电波,并前进到图12中的步骤S25。
因为对应于用于认证的呼叫无线电波的响应无线电波是从摄像装置2传输的,所以在步骤S3中便携式服务器1的无线电接收单元41通过天线12接收到该响应无线电波。连接控制单元61前进到步骤S4。在步骤S4中,连接控制单元61控制接收强度测量单元62判断无线电接收单元41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阈值)。如果接收强度测量单元62在步骤S4中判断出无线电接收单元41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小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则连接控制单元61返回到步骤S2并重复步骤S2和后续步骤的处理。
如上参考图14所述,便携式服务器1的天线12位于离在范围(E1)中的摄像装置2的天线102距离为d2处,在该范围中判断出来自摄像装置2的天线102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大于所设定的接收强度。因此,在步骤S4中,接收强度测量单元62判断出无线电接收单元41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连接控制单元61前进到步骤S5,并控制传输强度改变单元63将标准化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与天线12接触或非常靠近的摄像装置2的天线102可以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然后,连接控制单元61前进到图12中的步骤S6。
当传输强度改变单元63降低了传输强度时,在图12的步骤S6中,认证处理单元64控制无线电接收单元41和无线电传输单元42来通过天线12执行认证数据的通信,即执行与摄像装置2的认证处理。连接控制单元61前进到步骤S7。
因为认证数据是通过步骤S6的处理从便携式服务器1传输的,所以在图12的步骤S25中,摄像装置2的认证处理单元64判断无线电接收单元151是否已经接收到该认证数据。如果认证处理单元64判断出无线电接收单元151还未接收到该认证数据,则连接控制单元61返回到图11中的步骤S24并重复步骤S24和后续步骤的处理。如果认证处理单元64在步骤S25中判断出无线电接收单元151接收到该认证数据,则在步骤S26中,摄像装置2的认证处理单元64控制传输强度改变单元63将标准化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与天线102接触或非常靠近的便携式服务器1的天线12可以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并前进到步骤S27。在步骤S27中,认证处理单元64控制无线电接收单元151和无线电传输单元152来通过天线102使得便携式服务器1执行认证数据的通信,即执行对应于便携式服务器1的步骤S6中的处理的与便携式服务器1的认证处理,并前进到步骤S28。
将具体解释认证处理。实际上,便携式服务器1的认证处理单元64控制无线电传输单元42,并通过天线12请求摄像装置2的产品ID。然后,摄像装置2的认证处理单元64控制无线电传输单元152通过天线102传输产品ID。便携式服务器1的认证处理单元64生成随机数X,并从该随机数X和由无线电接收单元41通过天线12接收到的摄像装置2的产品ID来创建第一密钥。另外,认证处理单元64从第一密钥和摄像装置2的产品ID创建第二密钥。便携式服务器1的认证处理单元64控制无线电传输单元42通过天线12将所生成的随机数X发送到摄像装置2。摄像装置2的认证处理单元64从由无线电接收单元151通过天线102接收到的随机数X和摄像装置2自己的产品ID来创建第一密钥。另外,认证处理单元64从第一密钥和摄像装置2自己的产品ID创建第二密钥,并控制无线电传输单元152通过天线102将第二密钥作为认证密码传输到便携式服务器1。便携式服务器1的认证处理单元64将无线电接收单元41通过天线12接收到的认证密码与所生成的第二密钥进行校对。如果所述认证密码与第二密钥相同,则便携式服务器1的认证处理单元64控制无线电传输单元42通过天线12向摄像装置2传输加密密钥数据。
在步骤S6和步骤S25到S28中执行如上所述的认证处理,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彼此认证。结果,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获得作为认证数据的摄像装置2的产品ID、加密密钥数据等等,所述认证数据是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之后(在认证之后)的连接通信时所需要的信息。
因此,在步骤S7中,便携式服务器1的认证处理单元64控制认证数据登记单元65,以在存储器32中登记通过接收或生成而获得的认证数据,并前进到步骤S8。在步骤S8中,认证处理单元64控制传输强度改变单元63将传输强度恢复成原来的传输强度(即该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标准化的传输强度),并前进到步骤S9。当认证处理单元64结束认证处理时,在步骤S9中,便携式服务器1的连接控制单元61使得构成输出单元38的指示器显示表明摄像装置2已在便携式服务器1中被认证的认证状态,并结束认证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28中,摄像装置2的认证处理单元64控制认证数据登记单元65,以在存储器142中登记通过接收或生成而获得的认证数据,并前进到步骤S29。在步骤S29中,认证处理单元64控制传输强度改变单元63将传输强度恢复成原来的传输强度(即该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标准化的传输强度),并前进到步骤S30。当认证处理单元64结束认证处理时,在步骤S30中,摄像装置2的连接控制单元61使得显示器111显示表明便携式服务器1已在摄像装置2中被认证的认证状态,并结束认证处理。
如上所述,由于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相互认证了,所以购买了新装置的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户希望认证的装置彼此靠近来容易地进行相互认证,并且可以通过无线电连接该装置和现有的装置。此外,由于登记了认证数据,该数据是已相互认证的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在连接通信时所需要的信息,因此一旦这些装置被认证了,那么就不必在后面参考图15描述的认证之后的连接时,将装置靠近到可接收认证无线电波的距离来进行认证处理。
在执行上述的认证处理时,不必设置用于进行认证处理的通信单元。也就是说,因为在各个装置中不需要用于设置通信单元的地方和成本,所以可以控制装置尺寸的增加和成本的增加。
此外,因为将标准化传输强度降低到与装置的天线接触或非常靠近的另一装置的天线可以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因此,就防止了无线电波被第三方截获。
而且,因为除非认证按钮被打开,否则就不能进行认证处理,所以在例如拥挤的火车的拥挤场合,可以防止第三方通过箱包来对该箱包中的便携式服务器1的认证。此外,由于除非按下了认证按钮否则就不传输认证无线电波,因此可以实现功耗的减少。
注意在上面的解释中,通过打开两个进行认证的装置中的认证按钮来执行认证处理。但是,可以根本不设置认证按钮,或者可以在一个装置(例如具有数据存储功能的便携式服务器1)中设置。
认证按钮可由使用液晶显示器和触摸屏的软开关构成。在此情形下,通过将响应于用户对触摸屏的操作而在显示器上显示认证开关之前的操作次数设定为两次或更多次(操作的最大次数为不会对用户产生负担的数),可以实现与在外壳中设置认证按钮的情形下相同的效果。在使用触摸屏的情形下,可以控制由于设置专用于认证的开关而产生的尺寸和成本上的浪费。
而且,尽管在以上解释中,便携式服务器1传输认证无线电波,但是摄像装置2可传输认证无线电波。此外,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都可分别传输认证无线电波,并且较早接收到所传输的认证无线电波的那个装置传输对应于该认证无线电波的响应无线电波。
注意,在便携式服务器1和便携式观测仪3之间或在摄像装置2和便携式观测仪3之间也执行了相同的处理,尽管将省略对这些处理的解释以避免重复。
下面将参考图15中的流程图来描述在如上所述执行了认证处理之后的连接通信处理,即经过了认证处理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连接通信处理。注意,在图15的示例中,将解释在图11和12中的认证处理中经过了相互认证的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的连接通信处理。在此处理中,在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中使用标准化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
便携式服务器1的连接控制单元61使用包含于其中的时钟来进行定时操作。在步骤S41中,连接控制单元61控制无线电传输单元42以预定周期通过天线12来传输呼叫无线电波,并前进到步骤S42。该呼叫无线电波是这样的无线电波,用于确认在离天线12几米到几十米的范围内是否有经过了相互认证的装置,这个范围是便携式服务器1的无线电接收单元41可接收无线电波的距离范围。注意,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用户的直接操作(使用按钮或触摸屏)作为触发来传输呼叫无线电波。
在步骤S61中,摄像装置2的连接控制单元61监视无线电接收单元151并待机,直到无线电接收单元151通过天线102接收到呼叫无线电波。由于呼叫无线电波是通过步骤S41的处理从便携式服务器1传输的,所以连接控制单元61判断出无线电接收单元151已通过天线102接收到了呼叫无线电波,并前进到步骤S62。在步骤S62,连接控制单元61控制无线电传输单元152来通过天线102传输对应于接收到的呼叫无线电波的响应无线电波,并前进到步骤S63。更具体地说,在步骤S62,摄像装置2的连接控制单元61控制认证数据读出单元66以从存储器142读出与已传输呼叫无线电波的便携式服务器1通信所要使用的认证数据,并用所读出的认证数据(加密密钥数据)来加密对应于呼叫无线电波的响应无线电波,并且控制无线电传输单元152来通过天线102发送加密的响应无线电波。
在步骤S42,便携式服务器1的连接控制单元6 1监视无线电接收单元41,并判断无线电接收单元41是否已通过天线12接收到对应于呼叫无线电波的响应无线电波。当判断出无线电接收单元41尚未通过天线12接收到响应无线电波时,连接控制单元61返回到步骤S41,并重复步骤S41和后续步骤的处理。
因为响应无线电波是通过步骤S62的处理从摄像装置2传输的,所以响应于此在步骤S42中,便携式服务器1的连接控制单元61判断出无线电接收单元41已通过天线12接收到了响应无线电波,并前进到步骤S43。在步骤S43,连接控制单元61控制认证数据读出单元66以从存储器32读出与已传输响应无线电波的摄像装置2的通信所要使用的认证数据,并使用所读出的认证数据(加密密钥数据)来解码接收到的响应无线电波,并前进到步骤S44。在步骤S44,连接控制单元61判断是否可以读取已通过所登记的认证数据而解码的响应无线电波,即,已发送该响应无线电波的装置是否是登记在存储器32中的装置(即被认证的装置)。
如果不能在步骤S44中读取通过已登记的认证数据而解码的响应无线电波,例如由于故障而未接收到响应无线电波,或当从未认证装置接收到无线电波时,就判断出已传输该响应无线电波的装置不是登记在存储器32中的装置,便携式服务器1的连接控制单元61返回到步骤S41,并重复步骤S41和后续步骤的处理。也就是说,在步骤S41,便携式服务器1的连接控制单元61使用包含于其中的时钟来进行定时操作,控制无线电传输单元42通过天线12以预定周期传输呼叫无线电波,并重复之后的处理。因此,在便携式服务器1中就不允许来自未认证装置的无线电波进行连接。
注意,由于通常在公共空间中进行无线电通信,所以在该认证之后的连接通信处理优选地不应被第三方所截获。便携式服务器1中步骤S42和后续步骤的处理以及摄像装置2中步骤S62和后续步骤的通信处理,是通过使用类似于IEEE 802.1 X/EAP的加密系统来执行的。因此,尽管未解释,但如上所述步骤S44和步骤S62中的加密和解码也在步骤S45及后续步骤以及步骤S63及后续步骤的传输和接收中执行。
另一方面,在步骤S44,如果可以读取用所登记的认证数据解码的响应无线电波,则便携式服务器1的连接控制单元61就判断出已传输响应无线电波的装置是登记在存储器32中的装置,并前进到步骤S45。在步骤S45,连接控制单元61控制无线电传输单元42来通过天线12发送连接许可信号,并前进到步骤S46。
另一方面,在步骤S63,摄像装置2的连接控制单元61监视无线电接收单元151,并判断是否已通过天线102接收到连接许可信号。如果判断无线电接收单元151已通过天线102接收到连接许可信号,则连接控制单元61前进到步骤S64,控制无线电传输单元152通过天线102传输对应于该连接许可信号的确认信号,并前进到步骤S65。
如果在步骤S63判断出无线电接收单元151尚未通过天线102接收到连接许可信号,则摄像装置2的连接控制单元61返回到步骤S61,并重复步骤S61和后续步骤的处理。
在步骤S65,摄像装置2的连接控制单元61使得显示器111显示连接状态,表明便携式服务器1正连接到摄像装置2,并前进到步骤S66。用户看到显示在显示器111上的连接状态以确认便携式服务器1正被连接,操作控制按钮112,并且指令例如向便携式服务器1传输视频数据。因此,在步骤S66,摄像装置2的连接控制单元61控制数据通信单元67来执行与便携式服务器1的数据通信处理,并结束连接通信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46,便携式服务器1的连接控制单元61监视无线电接收单元41,并判断是否已通过天线12接收到对应于连接许可信号的确认信号。如果判断出无线电接收单元41尚未通过天线12接收到确认信号,则连接控制单元61返回到步骤S45,并重复步骤S45和后续步骤的处理。由于确认信号是通过步骤S64的处理从摄像装置2传输的,所以在步骤S46,便携式服务器1的连接控制单元61判断出无线电接收单元41已通过天线12接收到确认信号,并前进到步骤S47。在步骤S47,连接控制单元61使得构成输出单元38的指示器显示连接状态,表明摄像装置2正连接到便携式服务器1,并前进到步骤S48。
由于摄像装置2在步骤S66中执行数据通信处理并传输数据,所以便携式服务器1的数据通信单元67接收到了该数据。在步骤S48响应于此,便携式服务器1的连接控制单元61控制数据通信单元67来执行与摄像装置2的数据通信处理,并结束连接通信处理。
如上所述,在相互认证之后使用标准化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通过无线电通信单元的连接处理,并且确认连接。然后,执行数据通信。因此,不需要接收强度比普通数据通信的情况更受限制(即接收距离受限制)的认证处理。这样,也就不必每次进行认证时都将装置彼此靠近来认证。这就使得可在比进行认证的情况下更长的距离处进行通信。
此处注意,关于相互认证的有效期(就是即使不进行相互认证也可执行图15中的连接处理的期间),如上所述,最优选的是如果装置被认证一次就将其登记为几乎永久性的,以最小化用户操作的复杂度。这对于每个装置就永久性地固定了通信中的加密。因此,在要求高级别安全性的连接中,装置侧可在每次装置进行连接时或者每隔固定的周期(例如每24小时),就请求重新认证。因此,可在要连接的装置之间实现进一步的安全性保护。
此外,在上述解释中便携式服务器1传输呼叫无线电波。但是,摄像装置2也可传输呼叫无线电波。还可以是便携式服务器1和摄像装置2两者都分别传输呼叫无线电波,并且较早接收到所传输的呼叫无线电波的一方传输对应于该呼叫无线电波的响应无线电波。
便携式服务器1或摄像装置2可响应于用户对控制按钮等的操作来传输呼叫无线电波。在此情形下,因为当用户不指令传输时就不传输呼叫无线电波,所以可以实现功耗的减少。
此外,在便携式服务器1和便携式观测器3之间或摄像装置2和便携式观测器3之间也执行相同的处理,尽管将省略对这些处理的解释以避免重复。
图16示出了图1中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另一个构造示例。在图16中,便携式服务器301-1和便携式服务器301-2彼此连接。摄像装置302-1以及便携式观测器303-1和303-2连接到便携式服务器301-1,并且摄像装置302-2和302-3以及便携式观测器303-3和303-4连接到便携式服务器301-2。也就是说,图16中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由中心式(hub-like)无线电网络构成,其中便携式服务器301-1和301-2位于该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中心。
注意以下当不必区分便携式服务器301-1和301-2、摄像装置302-1到302-3以及便携式观测器303-1到303-4时,就将便携式服务器301-1和301-2、摄像装置302-1到302-3以及便携式观测器303-1到303-4分别通称为便携式服务器301、摄像装置302和便携式观测器303。
便携式服务器301具有和图1中的便携式服务器1基本相同的构造。尽管将省略对该构造的详细描述以避免重复,但便携式服务器301是这样的信息处理装置,它是用于在用户家中集中管理视频数据等的便携式无线家庭服务器。便携式服务器301具有用于摄像装置302以及便携式观测器303的主存储功能。摄像装置302具有和图1中的摄像装置2基本相同的构造。尽管将省略对该构造的详细描述以避免重复,但摄像装置302将用户所拍摄的视频编码为MPEG2等,并将所编码的视频数据传输到便携式服务器301。便携式观测器303具有和图1中的便携式观测器3基本相同的构造。尽管将省略对该构造的详细描述以避免重复,但便携式观测器303进行对存储在便携式服务器301中的视频数据的再现处理,并将再现的视频显示在包含于便携式观测器303中的显示器上。注意,在图16中的示例中也未示出语音数据。
在此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如同图1中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一样,便携式服务器301、摄像装置302和便携式观测器303通过无线电连接。从安全性管理和版权保护的观点看,为了防止无关的第三方进行连接,在各个装置中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被设定得基本相同,并且当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执行认证处理。也就是说,在便携式服务器301、摄像装置302和便携式观测器303中,因为所要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是标准化并基本相同的,所以要求彼此通信的两个装置(例如便携式服务器301-1和便携式服务器301-2)彼此靠近到特定距离之内,以使得接收强度大于该阈值。
因此,在此情况下,如同图1中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一样,将该特定距离为几毫米到几厘米时的接收强度设定为阈值,由此仅当便携式服务器301-1和便携式服务器301-2彼此接触或者处于快要接触的状态(即比几毫米到几厘米更靠近的范围内)时才执行认证处理。而且,在认证时,降低传输时的传输强度以使得无法在除了便携式服务器301-1和便携式服务器301-2之间的位置之外的位置中截获到无线电波。于是,使用被降低了的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并执行认证处理,由此建立了便携式服务器301-1和便携式服务器301-2之间的相互认证。
上述处理还分别在便携式服务器301-1和摄像装置302-1之间以及便携式服务器301-1和便携式观测器303-1及303-2之间执行,并在所述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各个装置之间进行相互认证。因此,之后摄像装置302-1和便携式观测器303-1及303-2可以以与以上参考图15描述的连接通信处理相同的方式,来分别执行与便携式服务器301-1的连接通信处理。
以相同的方式,认证处理还在便携式服务器301-2和摄像装置302-2及302-3,以及便携式服务器301-2和便携式观测器303-3及303-4之间分别进行,并在所述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各个装置之间进行相互认证。因此,之后摄像装置302-2和302-3以及便携式观测器303-3及303-4可以以与上面参考图15描述的连接通信处理相同的方式,来分别执行与便携式服务器301-2的连接通信处理。
因此,在图16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例如当用户希望将连接到便携式服务器301-1的摄像装置302-1和便携式观测器303-1连接以进行通信时,通过便携式服务器301-1来进行通信。也就是说,上面参考图15描述的连接通信处理在便携式服务器301-1和摄像装置302-1之间执行,还在便携式服务器301-1和便携式观测器303-1之间执行,由此可以通过便携式服务器301-1而在摄像装置302-1和便携式观测器303-1之间进行数据通信。在此情形下,该数据通信可以实时执行,或者可以在经便携式服务器301-1的硬盘中的缓冲之后进行。注意,在摄像装置302-1和便携式观测器303-1实时连接的情形下,要求便携式观测器具有允许两条或更多条线路同时连接的功能。
另外,例如当用户希望将连接到便携式服务器301-1的摄像装置302-1和连接到便携式服务器301-2的便携式观测器303-3连接以进行通信时,通过便携式服务器301-1和便携式服务器301-2来进行通信。也就是说,上面参考图15描述的连接通信处理在便携式服务器301-1和摄像装置302-1之间执行、在便携式服务器301-2和便携式观测器303-3之间执行、并且还在便携式服务器301-1和便携式服务器301-2之间执行,由此可以通过便携式服务器301-1和便携式服务器301-2而在摄像装置302-1和便携式观测器303-3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如上所述,在图16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即使在摄像装置302-1和便携式观测器303-1之间没有进行认证处理,被连接到便携式服务器301-1的摄像装置302-1和便携式观测器303-1也可以通过便携式服务器301-1来进行数据通信。此外,被连接到便携式服务器301-1的摄像装置302-1和被连接到便携式服务器301-2的便携式观测器303-3可以通过便携式服务器301-1和便携式服务器301-2来进行数据通信。
该无线电通信系统被构造成将便携式服务器301作为中心的无线电网络。这防止了这样一种情形,其中当有许多装置连接到无线电通信系统时,如果这些装置可以自由地彼此进行连接,那么随着装置数量的增加,网络和认证处理以及管理就极其复杂了,并且增加了认证所涉及的用户的负担。
注意在图16中,所述无线电通信系统由中心式网络构成。但是,无线电通信系统并不限于由中心式网络构成,而是可以由其他网络构成。在此情形下,尽管如上所述随着装置数量的增加,认证管理可能变得复杂,但是有利的是这些装置可自由地彼此进行连接。
在上面的解释中使用了便携式服务器、摄像装置和便携式观测器。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便携式服务器、摄像装置和便携式观测器。本发明还可应用于诸如移动电话、个人计算机、PDA(个人数字助理)、数码相机和头戴耳机等便携式终端。此外,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其他服务器(例如家庭服务器),尽管这些服务器不是便携式的。
上述一系列的处理不仅可由硬件执行,也可由软件执行。在由软件执行处理的情形下,例如图3中的便携式服务器1、图7中的摄像装置2和图10中的便携式观测器3都由图17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401构成。
在图17中,CPU(中央处理单元)411根据存储在ROM(只读存储器)412中的程序,或根据从存储单元418装载到RAM(随机访问存储器)413的程序,执行不同种类的处理。此外,根据情况还在RAM 413中存储CPU 411执行不同种类的处理所需要的数据等。
CPU 411、ROM 412和RAM 413通过总线414彼此连接。输入/输出接口415也连接到该总线414。
输入单元416由键盘、鼠标等构成,输出单元417由显示器或扬声器构成,显示器包括例如CRT(阴极射线管)、LCD(液晶显示器)等,存储单元418包括硬盘等,通信单元419包括调制解调器和终端适配器,上述单元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415。通信单元419通过未示出的网络进行通信处理。
驱动器420根据需要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415。磁盘421、光盘422、磁光盘423或半导体存储器424根据情形安装到驱动器420上。从磁盘421、光盘422、磁光盘423或半导体存储器424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安装在存储单元418中。
当通过软件执行上述处理系列时,构成软件的程序从网络或记录介质被安装到例如包含在专用硬件中的计算机、或通用个人计算机等中,所述计算机能够通过安装不同程序而实现不同功能。
如图17所示,该记录介质被独立于装置主体来发行,以向用户提供该程序。该记录介质不仅可由封装式介质构成,所述封装式介质包括磁盘421(包含软盘)、光盘422(包括CD-ROM(压缩光盘只读存储器)和DVD(数字多功能盘))、磁光盘423(包括MD(Mini-disk)(注册商标))或半导体存储器424,也可由其中记录有程序的ROM 412、包含在存储单元418中的硬盘等构成,所述ROM 412、硬盘等在预先包含在所述装置主体中的状态下被提供给用户。
注意在本说明书中,流程图中示出的步骤不仅包括以所描述的顺序依次进行的处理,也包括并行或分别执行的处理,尽管不总是依次执行。
在本说明书中,系统代表由多个装置构成的整个装置。
根据本发明,可以以低成本容易地进行相互认证。此外,根据本发明,可以安全且容易地进行数据通信。
权利要求
1.一种通信系统,在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之间传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向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传输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与所传输的无线电波相对应的响应无线电波,判断所接收到的响应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当判断出所述响应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就将所要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二传输强度,并使用所述第二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并且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传输来的无线电波,判断所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当判断出所述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就以第三传输强度向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传输对应于所接收的无线电波的响应无线电波,将所要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四传输强度,并使用所述第四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要由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传输的无线电波的所述第一传输强度和要由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传输的无线电波的所述第三传输强度被标准化并基本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在进行认证处理时由用户操作的操作输入单元,基于通过所述操作输入单元而输入的操作信息来判断是否在进行认证处理,并当判断出在进行所述认证处理时,判断所接收的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在进行认证处理时由用户操作的操作输入单元,基于通过所述操作输入单元而输入的操作信息来判断是否在进行认证处理,并当判断出在进行所述认证处理时,判断所接收的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登记作为认证的结果而获得的、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通信所必需的认证数据,并基于所登记的认证数据使用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并且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登记作为认证的结果而获得的、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通信所必需的认证数据,并基于所登记的认证数据使用所述第三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6.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无线电传输单元,向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波强度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无线电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无线电波强度设定单元,当所述无线电波强度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所述无线电波强度设定单元将要由所述无线电波传输单元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二传输强度;和认证执行单元,使用被所述无线电波强度设定单元降低的所述第二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在进行认证处理时由用户来操作的操作输入单元;和认证判断单元,基于通过所述操作输入单元而输入的操作信息来判断是否在进行通过所述认证执行单元的认证处理,其中当所述认证判断单元判断出在进行所述认证处理时,所述无线电波强度判断单元就判断所述无线电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登记单元,在执行通过所述认证执行单元的所述认证处理之后,登记作为认证的结果而由所述认证执行单元获得的、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通信所必需的认证数据;和数据通信单元,基于所述登记单元所登记的所述认证数据使用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信息传输单元,使用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传输呼叫信息,该呼叫信息用于确认在可接收到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所述无线电波的范围中的装置;信息接收单元,接收来自于接收到由所述信息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呼叫信息的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响应信息;和被认证装置判断单元,基于所述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响应信息和所述登记单元所登记的所述认证数据来判断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是否是被认证装置,其中当所述被认证装置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是被认证装置时,所述数据通信单元就使用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所述无线电波来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信息接收单元,接收来自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呼叫信息,该呼叫信息用于确认在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可接收距离的范围中的装置;信息传输单元,基于在所述登记单元中登记的所述认证数据而使用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传输响应于由所述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呼叫信息的响应信息;和连接许可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响应于由所述信息传输单元所传输的所述响应信息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连接许可信号,其中当所述连接许可判断单元判断出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所述连接许可信号时,所述数据通信单元就使用所述第一传输强度的所述无线电波来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1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无线电传输步骤,向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接收步骤,接收来自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波强度判断步骤,判断所述无线电接收步骤的处理所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无线电波强度设定步骤,当所述无线电波强度判断步骤的处理判断出所述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就将所要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二传输强度;以及认证执行步骤,使用被所述无线电波强度设定步骤的处理所降低的所述第二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
12.一种记录介质,其中记录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无线电传输步骤,向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接收步骤,接收来自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波强度判断步骤,判断所述无线电接收步骤的处理所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无线电波强度设定步骤,当所述无线电波强度判断步骤的处理判断出所述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就将所要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二传输强度;以及认证执行步骤,使用被所述无线电波强度设定步骤的处理所降低的所述第二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
13.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无线电传输步骤,向信息处理装置传输预定的第一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接收步骤,接收来自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波强度判断步骤,判断所述无线电接收步骤的处理所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无线电波强度设定步骤,当所述无线电波强度判断步骤的处理判断出所述无线电波的所述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接收强度时,就将所要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降低到作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可接收到的必要最小传输强度的第二传输强度;以及认证执行步骤,使用被所述无线电波强度设定步骤的处理所降低的所述第二传输强度的无线电波来执行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认证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记录介质及程序。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以低成本容易地互相认证。接收强度测量单元在连接控制单元控制下测量无线电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当判断出所接收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大于预先设定的接收强度时,接收强度测量单元控制传输强度改变单元降低要从无线电传输单元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当要从无线电传输单元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强度被传输强度改变单元降低时,认证处理单元通过无线电接收单元和无线电传输单元执行与另一装置的认证处理,并控制认证数据登记单元在存储器中登记作为认证处理的结果而得到的认证数据。本发明可应用到由便携式终端等构成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
文档编号H04B17/00GK1604527SQ200410080568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9日
发明者山本一幸, 饭间伸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