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环境内的具有分组化数据存储器的rfid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660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环境内的具有分组化数据存储器的rfid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识别系统、方法和程序产品。本发明尤其涉及移动环境内的具有分组化数据存储器的RFID系统、方法和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设备借助蜂窝无线或短程无线系统而有效,其通常为蜂窝电话、膝上电脑和其它便携设备。蜂窝系统需要将服务区设置为具有其自己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基站的小区。在每个小区内,所述移动设备将一组频率用于经由所述基站与其它设备和外部网络通信。蜂窝系统具有大约千米的范围。蜂窝系统的频带和其它参数在文章“蜂窝无线电原理和设计”,R.C.V.Macario撰写,McGraw-Hil出版l,NY,NY,1993(ISBN0-07-044301-7)第201页内描述。
与移动通信设备共同操作的短程无线系统在无线电频谱的未得到许可证的部分内操作,通常在2.4GHz工科医(ISM)频带或5.0GHz未经许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UINII)频带内操作,其通常具有一百米或更小的范围。短程无线系统可与有线连接到互联网的系统组合,以经由接入点提供更长距离的通信。短程无线系统在文章“802.11无线网络的定义指导”,Matthew S.Gast撰写,O’Reilly,Associates,Inc.出版,Sebastopol,CA(ISBN0-596-001886-5),2002,第II章内描述。
短程无线通信系统可用于自动识别系统(AIS)。射频识别(RFID)系统是可用于短程无线通信系统的AIS的一个实施例。典型的RFID系统包括RFID阅读器和由所述阅读器生成的射频链接在一起的RFID应答器。所述应答器附加或耦合到用于识别目的的项目。RFID系统在文章“RFID指南——射频识别设施和应用”K.Finkenzeller撰写,John Wiley & Sons LTD出版,New York,NY(ISBN 0-471-988510)1999,第6-7页内描述,此处引入作为参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阅读器可被并入经由射频信号与RFID应答器通信的移动设备内。所述阅读器发送出“唤醒”所述RFID应答器的RF信号。所述应答器可能是有源或无源的。响应于所述RF信号,所述应答器将数据信号经由RF频率信号传送回所述阅读器。所述应答器或“标签”包括存储器,被并入一个项目。所述标签存储描述所述用于识别目的的项目的数据。示例性标签信息块在相关申请(序号10/600,011,Supra于2003年6月19日申请)的第24页18行开始描述,并在图5中示出。所述存储器可能是随机存取或只读或可擦写只读存储器等。数据被根据可在移动设备或外部网络内执行的应用要求,以定制化数据结构和格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多数RFID应用定义整个垂直结构,从RFID标签的比特格式到上层应用行为。每次生成新应用时,必须定制所述标签的数据结构和格式,以满足新应用的要求。重新生成新应用的数据结构和格式是昂贵而且费时的。此外,所述定制化数据结构和格式限制了在所述移动设备内执行的应用的标签数据的处理,并可能会阻止将所述标签数据卸载到其它外部数据处理系统。在现有技术中,移动环境内的RFID系统必需具有标签信息的数据结构和格式,以便利(a)以最小代价生成新应用,或改变为可在移动设备或另一环境内执行的现存应用;(b)在所述标签与所述移动设备或外部网络之间读或写标签数据;以及(c)使得外部应用无修改或几乎无修改地转移到RFID环境。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包括A.USP 6,398,105B2标题为“基于数据类型智能转换数据的自动数据收集设备”(2002年6月4日授权)公开了基于数据类型智能路由从自动数据收集(“ADC”)设备平台内的ADC设备接收的数据。数据路由机制在ADC数据服务器的数据接收一侧操作。在识别输入数据的特征之后,所述数据路由机制基于所述特征确定数据的目的地,然后将所述数据路由到所选择的目的地。对于一些数据类型而言,所选择的目的地可能是其中所述数据在被传送到另一位置之前经历附加处理的中间目的地,而对于其它数据类型而言,所选择的目的地可能是其中最终处理所述数据的应用。例如,所述数据路由机制可能接收一组输入数据,分析所述数据以确定所述数据是话音数据,并将所述数据路由到处理话音数据的话音识别模块。所述系统所容纳的ADC设备包括条形码阅读器、话音识别系统、RF标签阅读器、谐振器阅读器和二维符号阅读器光符识别(“OCR”)系统。本发明在ADC设备平台网络内发现从本地和远程应用接收输入数据的请求的应用。可使用任何数据协议将数据通信给远程用户,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互联网协议(“UDP/IP”)或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B.USP 6,150,921标题为“条款跟踪系统”(授权于2000年10月21日)公开了跟踪移动标签。具有多个天线模块的小区控制器生成载波信号,所述载波信号由所述标签接收。标签转换所述载波信号的频率,调制其上的识别码,并以随机化间隔传送结果标签信号。所述天线接收并处理响应,然后以近似三角测量法确定所述标签的存在。通过测量往返信令时间来计算标签与天线之间的距离。所述小区控制器将数据从所述天线发送到主计算机。所述主计算机收集所述数据,并将其分析为位置估计。数据被存档在数据仓库内,例如SQL服务器内。所述标签数据报可能包括标题,以使所述小区控制器能够检测到所述标签的存在、可能被实施为诸如循环冗余检查(CRC)的有效性检查的识别符前头步、所述标签的UID以及包括来自所述标签内的数据的任选数据段。
C.USP 6,448,979标题为“多媒体的印制媒体激活的交互通信,包括广告”公开了通信媒体信息使用用于机器可读码的扫描仪,包括对应于在印制媒体上描述的提供商信息的链接信息。用户接口得到对应于所述提供商信息的用户输入信息。通信桥经由所述网络发送所述链接信息和用户输入信息。接收机与所述扫描仪通信,能够接收链接信息和用户输入信息,并能够接收和播放多媒体信息序列。入口服务器经由网络与所述扫描仪通信,能够选择对应于所述链接信息和用户输入信息的多媒体信息序列。
现有技术并未公开或建议移动环境内的这样一种RFID系统,其通过使用分组化,更优选的是标准化数据结构和格式,以最小代价满足生成新应用的技术需要,这便利了将数据读和写入到标签,并能够在所述RFID环境内通信外部应用数据。

发明内容
RFID系统包括存储标准形式,而非定制格式的分组化数据的应答器或标签或数据载体,这有利于到/从所述标签的传送,以及存取在设备内运行的扩展应用,所述设备通常是移动设备或网络。所述标签数据可能被以包括标准化和全球可寻址格式的多个格式中的任何分组化,例如UDP、IPv4、IPv6等的一个或组合。这使得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更多复杂协议,例如HTTP、HTTPU等在基本格式之上分层,例如UDP、IPv4、IPv6等。每种格式都包括识别所述标签内的分组格式的层。在一个实施例中,标签包括UDP分组,所述UDP分组包括具有校验和与有效负荷数据的标准UDP标题。所述设备内的应用打开插口,以监听UDP连接。所述设备传送RF信号,以激活所述设备覆盖区内的标签。作为响应,所述标签将IP分组传送给所述设备内的RFID阅读器,所述设备剥离所述RFID阅读器,并将所述分组传递给所述设备内的IP栈。所述IP标题被IP栈剥离,且校验和的有效性被验证。如果得到验证,则所述设备将可能为UDP、TCP或ICMP分组的有效负荷传送到在所述设备内运行的应用,所述设备可将数据发送到所述标签/从所述标签接收数据。否则,所述IP栈将传输失败通知给所述标签,并请求从所述标签重新传输,此过程一直重复,直至传输成功,或是所述IP栈在多个次尝试之后重新传输依然失败,或将分组失败的消息发送到应用的情况下放弃所述分组。在另一实施例中,使用UDP分组,而非IP分组。所述设备内的RFID阅读器读取所述分组,并删除用于将有效负荷识别为UDP分组的RFID标题。所述有效负荷然后被传送到IP栈,所述IP栈然后将有效负荷传递到在所述设备内运行的应用。在另一实施例中,UDP分组被卷入IP分组,以传送到所述设备之外的应用。所述设备内的应用打开插口,以监听UDP连接。响应于设备激活信号,所述设备覆盖区内的标签将分组传送到所述阅读器,所述阅读器将分组传递到所述设备内的IP栈。所述IP栈分析所述IP标题;检查分组目的地并验证校验和有效性。如果得到验证,则所述分组被传递到可能在所述设备之外的目的地地址,或如果回送地址包括在所述标题内则传递到所述设备内的应用,否则执行在先前实施例内描述的重新传输过程。在又一实施例内,UDP、IP格式的数据分组被从在所述设备或网络内运行的应用传送到所述标签,并存储在其内。在这种情况下,所述RFID阅读器还可能充当写设备,其在将所述有效负荷放置在所述标签上之前增加用于分组辨识的恰当标题数据。
本发明一个方面是一种RFID系统,其以标准化格式替代定制格式将分组化数据存储在应答器或数据载体或标签内。
另一方面是RFID系统内的一种数据载体,其以UDP/IP格式及其组合存储分组化数据,所述数据具有或并不具有完全或部分压缩或缩短或省略的标题。
另一方面是RFID系统内的一种移动终端和方法,其将激活信号传送到所述信号覆盖区内的标签,并将分组化数据发送到所述标签/从所述标签接收分组化数据。
另一方面是RFID系统内的一种移动终端和方法,其在所述终端内包括从标签捕获分组化数据/将分组化数据传送到标签的阅读器。
另一方面是RFID系统内的一种移动终端和方法,其包括通信协议栈,所述通信协议栈在标签与在所述终端或网络内运行的应用之间传送和接收分组化数据。
另一方面是RFID系统内的一种移动终端和方法,其包括互联网协议栈,所述互联网协议栈将来自标签的分组化标签数据报路由到所述标签数据包内所识别的目的地/从所述目的地路由所述数据报。
另一方面是RFID系统内的一种移动终端和方法,其解压缩或扩展标签数据报内的标题。
另一方面是一种RFID系统和方法,其包括耦合到应答器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激活所述应答器发送和接收UDP/IP格式的分组化数据,并与网络通信,以阅读在所述网络或终端内运行的应用的分组化数据。


根据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附图来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RFID系统,所述RFID系统包括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包括链接到应答器和外部网络的阅读器,并体现了本发明原理;图2A示出了具有图1标签内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分组标题的数据报结构;图2B示出了具有图1标签内的压缩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分组标题的数据报结构;图3示出了组合互联网协议版本4(Ipv4)分组标题和图1标签内的UDP标题的数据报结构;图4是图1移动设备处理图2A标签内的UDP分组的流程图;图5是图1移动设备处理图3标签内的IP/UDP分组的流程图;图6是所述移动设备将数据写入到图1标签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公开了RFID系统100,其包括移动设备102,所述移动设备102包括由RF射频链接到应答器或标签106的RFID阅读器104。所述移动设备还链接到包括通常为服务器的终端110的外部网络108。所述网络108可能是互联网、内联网、移动电话网络、PSTN、PBX等。所述设备102包括用于接收网络或蜂窝传输和短程传输的天线112。所述天线耦合到短程收发信机114;网络收发信机116和输入/输出(I/O)电路118。处理单元(CPU)120服务于收发信机114、116;I/O电路118并耦合到显示器122。键盘(未显示)使得用户能够将指令和/或数据输入所述处理器,并响应于在所述显示器122内显示的指令。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单元相互作用,所述存储单元通常为只读存储器(ROM)126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28。所述ROM 126存储可由所述标签106和服务器110执行的应用。所述RAM包括用于操作所述RFID系统的软件。操作系统130通常为微软视窗版本,其控制所述设备102的操作。阅读器应用132使得所述设备能够与阅读器相互作用,以从所述标签106读取数据/将数据写入所述标签106。路由应用134响应互联网协议136或IP栈138。
所述IP栈被组织为四个概念层,其中每个层负责处理与相邻层、其它设备和网络的通信。在所述栈的最底层,网络接口层140从RFID阅读器104接收数据报/将数据报传送到所述RFID阅读器104,并与互联网层142接口,以下将描述所述接收与传送。所述互联网层将数据报传递到路由应用134,所述路由应用134判定所述数据报应当被本地处理,还是转发到适当网络接口来传输。如果目的地地址id是组播地址(例如255.255.255.255),则数据报可能被路由到专用网,但并不在网关之外。所述数据报因而被传送到多个附近的蓝牙设备。传送层144与互联网层接口。所述传送层发送存储在所述移动设备或外部网络内的应用的数据。应用层146与传送层接口,以发送或接收数据。应用程序以所需形式将数据传递到用于递送的传送层。数据根据数据源上下经过不同的IP层。从存储在存储单元126或互联网108内的本地应用接收的数据经由阅读器104向下传递经过传送、互联网和网络接口层直至标签106。数据经由阅读器104从RF标签106向上传递经过IP栈138,直至存储在移动设备102内的应用或外部网络内的应用。关于IP栈的功能和操作的其它细节在“TCP/IP网络互联技术”,Douglas E.Comer撰写,Prentices Hall,Upper Saddle River新泽西出版(ISBN 013-216987-8)(v.l),1995,第165-167页内描述。
所述阅读器104包括高频接口148,所述高频接口148包括具有天线(未显示)的接收机和发射机。所述接口可能具有两个独立的数据路径分别用于从所述标签106读/写入所述标签106。微处理器156所引导的控制单元154在指令的执行下经由CPU 120与应用134通信,并控制与所述标签的通信。其它描述所述阅读器的细节在文章“RFID手册”,supra,第11章内描述。
任何类型的标签都可用于本发明。RFID标签可能是有源或无源的。有源标签需要内部电池或其它类型电源,通常为读/写标签。无源标签无需专用电源,而是得到从阅读器所提供的RF信号中生成的负载功率。标签可能为各种形状和大小,通常基于客户设计的硅集成电路。任何应答器/标签都可与本发明结合使用,而标签的类型、大小等取决于特定环境和识别目的。
在描述所述标签之前,先简要描述RFID技术。RFID技术在电磁频谱的射频(RF)部分内使用电磁或静电耦合。所述阅读器104是小型化的,并且包括接口网络层。阅读器在文章“RFID手册”,supra,第11章内描述。所述阅读器包括用于传送激活应答器或标签106的RF信号的天线(未显示)。当激活所述标签时,所述标签将信息传送回所述阅读器104。在无源标签的情况下,所述标签可能由所述阅读器所生成的随时间改变的电磁RF波充电。当所述RF场通过与所述标签相关的天线线圈时,通过线圈生成电压。此电压最终用于向所述标签提供能源,并使所述标签将信息传输回阅读器成为可能,这有时被称为反向散色。所述阅读器将信息传递给IP栈,以传递到所述设备内的应用或外部网络内的应用。处理器耦合到存储器和阅读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至少调用应用,以将所述内容提供给阅读器应用所指向的本地应用。
现在返回标签106,高频接口158链接到用于从存储器162读数据和将数据写入到存储器162的地址单元160,所述存储器通常为ROM或EEPROM等。所述高频单元充当与所述阅读器104的接口,并可在位于所述阅读器的RF区内传送信号。所述接口解调阅读器信号,以在地址逻辑单元160内处理。所述地址/逻辑单元160经由状态机(未显示)控制对于所述标签的所有读和写过程。其它关于所述标签操作的细节在文章“RFID手册”,supra,第171-177页内描述。
数据被以分组化形式在ROM/EEPROM 162存储器储为数据报,其通常仅包括几百字节的数据,并带有使网络硬件能够了解如何发送数据到指定目的地的标题识别。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数据协议(UDP)分组被构造为包括标题164和有效负荷数据166。在另一实施例中,互联网协议(IP)分组被构造为包括IP标题168和有效负荷数据166。UDP和IP标题都包括定义数据结构类型的字段,以及标准化标题和有效负荷。这样,UDP或IP分组可能被直接存储在标签上。依据应用,可从所述标签读数据或将数据写入到标签。
在图2A中,根据本发明的UDP分组包括格式字段202、具有源端口ID字段的标准UDP标题204、目的地端口ID字段206、分组长度字段208、校验和210以及有效负荷数据212。所述格式字段包括字节0和1,以及定义所述分组为UDP分组的代码,例如0xB58A。所述格式字段包括16位。所述格式字段的第一字节为代码0xB58A。第二字节定义所述分组的格式。字节2...10为标准UDP标题字段,从字节11开始的字节为有效负荷数据。然而,由于所述标签的存储容量有限,因此数据分组的标题,例如UDP或IP标题可能会被压缩,以限制数据分组的开销。压缩意味着标准分组标题的一些字段被省略,或是比标准化字段短,或两者结合。关于压缩标签所携带的数据的另一方面是,当增加附加标题字段时,与所述RFID信号一起传送的数据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结束,即RFID标签无法传送所有所存储数据,尤其在所述标签是无源类型,其能量由轮询信号生成时。因此,过量的数据必需通过压缩和减少开销来得到减少。在从所述标签接收数据的情况下,可通过将省略字段加入标题或加长字段,以符合标准格式,从而在所述移动设备内解压缩所接收数据分组的被压缩和/或省略标题字段。在解压缩过程中,可使用存储在所述移动设备内的数据。所述数据可能包括在所述移动设备内接收和存储或用户所输入的已压缩字段或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查询表。诸如“长度”或“校验和”的字段类型可能由所述移动设备的处理器计算,并加到对应字段。在解压缩之后,所转发的数据分组符合标准分组格式,例如IP或UDP。在从应用接收数据并将其写入标签的情况下,可以相对方式使用相同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标准IP或UDP分组被压缩,得到的优化分组被写入所述标签。已知标题压缩技术可如“RFC 1144,RFC 2507”等内所述地使用。
图2B描述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后UDP标题格式的RFID标签数据结构220,其包括格式字段202′、目的地端口ID字段204′以及有效负荷数据212′。所述标签数据中的字段“源端口ID”、“长度”和“校验和”被省略。当在移动设备内接收到所述数据分组时,格式字段内容向处理器指令将定义和/或计算被省略的字段,而标题将被附带所述处理器所生成的字段。为了显示出图2B的格式字段不同于图2A,可编码格式字段内容,例如0XB58B。
图3描述了互联网协议版本4(IPv4)的数据报结构300。格式字段302被编码,例如0XB5B7,以将分组格式定义为符合IPv4。字节2...25为标准IP标题字段,而字节26...33为UDP标题字段。有效负荷数据紧跟字节33。版本字段304定义标题格式。互联网标题长度(IHL)字段306描述标题的长度。业务类型字段308描述将应用于所述分组的互联网业务的质量。总长度字段312描述所述分组的长度。识别字段314包括唯一识别数据报各段的识别符。标记字段316、分段字段318和分段补偿字段320控制数据报的分段和集合。标记字段的低2位控制数据报的分段。分段字段318定义用于分段所述数据报的段大小。段偏移量字段320从偏移量0开始,以8字节为单位规定原始数据报内的偏移。生存时间字段322以秒定义允许所述数据报在互联网系统内保持多久。协议字段324定义用于生成在所述数据报内携带的消息的高级协议。标题校验和字段326保证标题值的完整性。源地址字段328和目的地地址字段330包括数据报发送者和预定接收者的32位IP地址。包括3个字节的任选字段332主要用于网络测试和/或排除故障。填充字段334用于确保在32位边界处IP标题终止且数据开始。填充由零组成。源端口ID字段333、目的地端口ID字段338、长度字段340以及校验和字段342对应于在图2A内描述的UDP字段。UDP标题之后为有效负荷数据344。IP版本4格式的数据报的更多细节在文章“TCP/IP网络互联技术”,supra,第91-101页内描述。
可使用诸如Lempel-Ziv或GZIP算法的压缩算法来压缩数据分组自身。如果标题也被压缩,则可能会选择格式字段内的数据,从而反映并通知压缩类型。
图4结合图1描述了从标签读取具有图2A所示UDIP标题的数据报的过程,如下所述步骤1设备102内的应用开启监听UDP连接的插口。
步骤2包括在所述移动设备内或连接到所述移动设备的RFID阅读器从标签读取数据报分组,所述数据报分组由定向耦合器挑选并被传送到所述阅读器的接收机输入端。
步骤3所述数据报分组被传递到移动设备的IP栈以做处理。
步骤4IP栈剥离UDP标题,并相对于分组内容检查UDP校验和。如果校验和无效,则执行以下步骤步骤4(a)IP栈向RFID阅读器通知传输已失败并请求重新阅读。
步骤4(b)如果重新阅读失败,则再尝试多次重新阅读(用户/研发者或编辑次数选项所定义)。如果重新传输成功,则过程继续到步骤5。
步骤4(c)如果阅读尝试都失败,则IP栈可静默地丢弃所述分组,或将消息发送到被设计为处理RFID阅读器失败的用户应用。
步骤5所述IP栈将有效负荷数据传递到监听UDP插口的应用。
步骤6应用然后解释数据并相应行为。
图5描述了用于从标签接收包括图3所示IP标题的数据的过程500,如下所述步骤1移动设备内的应用开启监听IP、TCP或UDP连接的插口。
步骤2包括在所述设备内或连接到所述设备的RFID阅读器经由阅读器的天线从标签读取数据。信号被传送到所述阅读器的输入端。
步骤3数据分组被传递到移动设备的IP栈以做实施。
步骤4所述IP栈处理IP标题并检查分组的目的地。
步骤5检查IP标题校验和,如果校验和失败,则如过程400内步骤4(a)、4(b)和4(c)所述重复重新尝试过程。
步骤6如果目的地是设备自身(通过使用IP标题内的回送地址指示),则IP栈将会剥离IP标题,并继续将有效负荷传递到在UDP或TCP插口上监听的应用。
步骤7如果目的地并非所述设备,则相应路由IP分组。
图6描述了从移动设备内的应用,或网络内的应用将数据写入到所述标签的过程600,如下所述步骤1应用开启定位用于写目的的UDP/IP标签的插口。
步骤2所述RFID阅读器传送RF信号,以定位具有可擦写只读存储器等的标签。
步骤3所述标签将信号传送到所述阅读器,所述信号包括描述所述标签的数据内容的数据报。
步骤4所述阅读处理器确定所述标签是否可写,如果是,则提示可在所述移动设备或网络内执行的应用程序,准备在所述阅读器完成与标签的握手之后传送所述数据。
步骤5如果所述标签不可写,则阅读器无视所述标签信号,寻找另一可写标签。
步骤6应用程序将数据传送到阅读器,以重新传输到所述标签。所述阅读器附加RFID标题信息。
步骤7所述标签接收应用数据并将其存储,这可能包括以应用数据重写可擦只读存储器。
步骤8在完成数据传输和存储之后,所述标签将确认信号经由所述阅读器和IP栈传输到应用。
尽管以上结合优选实施例描述了移动环境内的RFID系统,但在并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RFID系统的应答器,包括a)基板,包括RF接收和传送装置;b)数据存储装置,存储按照可在互联网中传送的数据格式的分组化数据;以及c)按照用以识别数据格式的格式的识别代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答器,还包括d)信号装置,响应于激活信号,所述激活信号用于传送或接收和存储分组化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应答器,其中所述数据格式为UDP和IP中的一个或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的应答器,其中所述分组化数据至少被部分压缩。
5.一种RFID系统中移动设备,包括a)信号装置,用于传送激活信号,并将可在互联网中传送的分组化数据报发送到至少一个应答器/从至少一个应答器接收可在互联网中传送的分组化数据报;b)通信协议栈,用于处理和路由所述设备中的分组化数据报或将其路由到网络;以及c)所存储程序,用于在所述RFID系统中操作所述设备,并实施与网络的通信;以及d)阅读取装置,用于处理来自应答器的分组化数据报。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移动设备,还包括e)存储在所述设备中、并响应于所述分组化数据的至少一个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5的移动设备,其中所述分组化数据报是UDP或IP或组合UDP/IP格式,并且包括具有至少被压缩或缩短或省略字段的标题。
8.根据权利要求6的移动设备,还包括f)标题处理装置,用于解压缩或扩展或提供所述数据报中的被省略字段。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移动设备,还包括g)分析装置,用于处理数据报,以传输到所述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移动设备,其中所述分组化数据报至少被部分压缩。
11.一种RFID系统,其包括a)应答器,包括可在网络中传送的数据格式的分组化的数据,并响应激活信号;b)移动终端,用于生成所述激活信号,并将所述分组化数据报发送到所述应答器/从所述应答器接收所述分组化数据报;c)存储在所述移动终端中的通信协议栈,用于处理和路由所述数据报;d)链接到所述终端的网络,用于接收和传送所述分组化数据报;以及e)所述终端中的阅读器,用于处理从所述应答器传送的分组化数据报。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RFID系统,其中所述阅读器位于所述网络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RFID系统,其中所述通信协议栈相对于所述分组内容检查所述分组化数据报中的校验和,如果所述校验和无效,则向所述阅读器通知传输已失败。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RFID系统,其中如果所述校验和无效,则所述通信协议栈从所述应答器请求重新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RFID系统,其中如果所述重新传输失败,则所述通信协议栈丢弃分组化数据报,或通知在所述终端中运行的应用。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RFID系统,其中所述通信协议栈将所述分组化数据报传送到在所述终端中运行的应用,或在所述网络中运行的应用。
17.根据权利要求13的RFID系统,其中如果所述分组化数据报中的校验和有效,则所述通信协议栈分析所述分组化数据报中的标题,并将所述分组化数据报路由到在所述标题中识别的目的地。
18.根据权利要求13的RFID系统,其中所述分组化数据报至少被部分压缩。
19.一种用于在数据载体与目的地地址之间路由分组化数据的方法,包括a)从所述数据载体接收数据分组,以及将数据分组发送到所述数据载体;b)识别所述数据分组的格式;c)根据所述识别的格式处理所述数据分组;以及d)将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分组路由到目的地地址。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识别数据、标题数据和有效负荷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无识别数据的数据分组可在互联网中传送。
22.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载体是RFID标签。
23.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目的地地址是互联网地址(IP地址)或IP协议端口或两者。
24.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标题数据是UDP标题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标题数据至少部分为压缩形式。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所述处理包括解压缩所接收的标题数据。
27.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效负荷数据至少部分为压缩形式。
28.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效负荷数据为非压缩形式。
29.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标题数据是标准IP协议分组标题数据。
3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路由的分组可被指向网络或所述设备中的应用。
31.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可是外部网络(例如互联网)或本地网络(例如专用网或局域网)。
32.一种用于将分组化数据写入到数据载体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载体是RFID标签。
33.一种用于路由分组化数据的系统,包括a)至少一个数据载体,具有至少一个嵌入其中的数据分组;b)数据接收(读取)设备或数据发送(写入)设备,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载体接收或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所嵌入数据分组;c)连接到所述数据接收设备的数据路由设备,用于将所述接收的数据分组路由到目的地地址;以及d)接收所述路由的数据分组的应用。
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分组至少被部分压缩。
35.根据权利要求33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分组可在互联网中传送。
36.一种可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的媒体,用于在数据载体与目的地地址之间路由分组化数据,所述媒体包括a)用于从所述数据载体接收数据分组和将数据分组发送到所述数据载体的程序代码;b)用于识别所述数据分组格式的程序代码;c)用于根据所识别格式处理所述数据分组的程序代码;以及d)用于将已处理数据分组路由到目的地地址的程序代码。
全文摘要
一种RFID系统,其包括应答器,所述应答器传送或接收可在移动设备或网络中执行的应用的标准形式,而非定制格式的分组化数据。标签数据可被以多个标准格式中的任何分组化。每种格式都包括识别分组格式的层。在一个实施例中,标签包括具有校验和与有效负荷数据的标准UDP标题。所述应用打开插口,以监听UDP连接。所述设备传送RF信号,以激活标签,所述标签将UDP分组传送给所述设备中的RFID阅读器。所述分组被传递给IP栈,所述IP栈将UDP标题剥离,且校验和的有效性被验证。如果得到验证,则所述设备将有效负荷传送到在所述设备或网络中运行的应用,否则,所述IP栈将传输失败通知给所述标签,并请求重新传输,此过程一直重复,直至传输成功。
文档编号H04Q5/22GK1806420SQ200480016644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30日
发明者詹尼·加尔坎宁, 马克·佩帝拉 申请人:诺基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