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底座以及使用该双重底座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321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重底座以及使用该双重底座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驻极体电容传声器,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双重底座结构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其中金属环和绝缘环相结合。
背景技术
图1是示意地表示典型电容传声器的剖视图。
参照图1,该典型的电容传声器10包括金属壳体11,其具有柱形形状并在其前板上布置有声学孔11a;极环12,其由导电材料构成;振动板13;间隔物14;环状第一底座15(或者称为“绝缘底座”),其由绝缘材料构成;固定电极16,其与振动板13相对并且间隔物14位于它们之间;第二底座17(或者称为“导电底座”),其由导电材料构成;以及PCB 18,其上布置有电路元件和连接端子。通过顺序地叠置所述元件并将壳体11的一端11b卷曲而制成该电容传声器10。极环12和振动板13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体,并且在驻极体式传声器的情况下,固定电极16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在金属板(即,后驻极体板)上涂覆有高分子薄膜以形成驻极体。
然而,传统的卷曲加工(其中,通过施加压力使壳体11的一端朝向PCB 18卷曲)的问题在于,当由底座实现的支撑强度不足时,由于PCB 18的扭曲或者内部元件的变形而导致声学特性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重底座,其在传声器的组装期间支撑PCB的卷曲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所述双重底座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其中卷筒形金属环的中央部分被突出的绝缘环包围,以由该金属环支撑卷曲表面,以防止PCB的扭曲以及元件的变形,由此改善声学特性。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电容传声器的双重底座,包括金属环,其具有中央部分凹入而端部突出的卷筒形状;以及绝缘环,其包围所述中央部分并相对于所述金属环的突出端部突出,以在壳体与所述金属环之间形成绝缘空间。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驻极体电容传声器,该传声器包括壳体,在其底面处具有声学孔;振动板,其根据通过所述声学孔输入的声压而振动,该振动板电连接到所述壳体;后驻极体板,其与所述振动板相对并在它们之间具有间隔物,该后驻极体板包括一驻极体,该驻极体由其上附着有高分子薄膜的金属板构成;后驻极体绝缘环,用于使所述后驻极体板与所述壳体绝缘;双重底座,其包括用于建立对所述后驻极体板的电连接的金属环以及用于在所述壳体与金属环之间形成绝缘空间的绝缘环,所述金属环具有中央部分凹入而端部突出的卷筒形状,所述绝缘环包围所述中央部分并相对于所述金属环的端部突出;以及PCB,其上安装有电路,该PCB由所述双重底座的金属环支撑,以在传声器内部与后驻极体板一起形成后腔室,其中,当在元件叠置在所述壳体中之后所述壳体的端部被卷曲时,所述金属环支撑所述PCB。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传声器,在卷曲加工期间,所述卷筒形金属环在壳体的端部处支撑PCB的卷曲部分,以防止由于给其它元件的压力而引起PCB的扭曲和元件的变形,从而提供具有改善了的声学特性的传声器。
另外,根据本发明,所述绝缘环只用于后驻极体板,使得用于后驻极体板的驻极体独立于所述双重底座,从而增加后驻极体板的面积以增加驻极体的强度,同时也增加振动板的面积并且也改善了性能。
尽管已经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具体地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做出各种修改。


图1是表示传统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的主要元件的放大视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分解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组装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的主要元件的放大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包括单独的后驻极体板绝缘环140,用于使贯穿形成有通孔150a的后驻极体板150与壳体(图3的110)绝缘,并且用于绝缘功能的第一底座和用于导电功能的第二底座作为一体地构成了双重底座160。
本发明的双重底座160包括金属环162,其整体形状为具有凹入中央部分的卷筒形状,其中具有中空的柱形状的主体162a的两端向外突出以形成支撑板162b;以及绝缘环164,其包围金属环162的凹入中央部分并且在金属环的两端处突出于支撑板162b以在壳体110与金属环162之间形成绝缘空间,如图4所示。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传声器,绝缘环140只用于后驻极体板150,使得用于后驻极体板150的驻极体独立于双重底座160,从而增加后驻极体板150的面积以增加驻极体的强度,同时也增加了振动板120的面积并且也改善了性能。即,尽管传统上通过插入相对较厚的第一底座而使后驻极体板绝缘,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双重底座,如图2所示,单独的绝缘环140使后驻极体板150绝缘以增加后驻极体板的尺寸,从而增加驻极体的强度。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分解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的立体图,并且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组装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的剖视图。
参照图3,本发明的电容传声器100是这样制成的,即,通过将包括极环124和膜片122的振动板120、间隔物130、后驻极体板绝缘环140、后驻极体板150、包括金属环162和绝缘环164的双重底座160,以及其上安装有元件的PCB170顺序地插入到金属壳体110中,其中壳体110的一端开口,然后使壳体110的一端向内卷曲以完成传声器的组装。
如图4所示,根据完全组装的传声器100,包括极环124和膜片122的振动板120布置在壳体110的底面上,其中壳体110的第一端开口而其第二端封闭,并且膜片122和后驻极体板150(间隔物130布置在它们之间)彼此相对以形成电极。在壳体110的底面处布置有多个声学孔112,并且膜片122通过作为导电支撑件的极环124而电连接到壳体110上。
后驻极体板150包括其上涂覆有有机薄膜(高分子薄膜)的金属板,并且在该有机薄膜(高分子薄膜)上形成有驻极体。后驻极体板150通过单独的后驻极体板绝缘环140与壳体110绝缘。由于后驻极体板绝缘环140的内径比双重底座160的内径大,因此后驻极体板150的外径可以大于双重底座160的内径。
另外,双重底座160的金属环162支撑后驻极体板150,并且还将后驻极体板150连接到PCB 170上。即,虽然根据传统的传声器,用作绝缘体的第一底座执行支撑功能,但是根据双重底座160,针垫(pin-cushion)形金属环162执行支撑功能和导电功能。
在PCB 170的元件表面上安装有例如JFET的电路元件,并且在壳体的卷曲表面110a与所述元件表面的相对表面接触的部分处形成有导电图案,以及形成有用于外部连接的连接端子(未示出)。通过挤压使壳体110向内卷曲以支撑所述元件。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在双重底座的金属环162的支撑范围(c)内进行所述卷曲,以解决由于卷曲而导致的多个问题。
根据该传声器100,膜片122通过极环124和壳体110的卷曲表面而电连接到PCB 170,并且后驻极体板150通过双重底座160的金属环162电连接到PCB 170以形成电路。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传声器100,当空气由于外部声波通过壳体110的声学孔112而流入传声器时,膜片122由于声压而振动,同时声压还通过形成在后驻极体板150上的通孔150a而流入形成在PCB 170与后驻极体板150之间的后腔室104中。在这种情况下,当膜片122由于流过声学孔112的声压而振动时,膜片122与后驻极体板15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当该距离变化时,形成在膜片122与后驻极体板150之间的电容变化以实现电信号(电压)的变化。该信号通过连接端子(未示出)被传送到IC(例如,安装在PCB 170上的KFET)以被放大并被传送到外部。
工业实用性提供了一种双重底座,其在传声器的组装期间支撑PCB的卷曲表面。另外,提供了一种具有该双重底座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其中,卷筒形金属环的中央部分被突出的绝缘环包围以由该金属环支撑卷曲表面,从而防止PCB的扭曲以及元件的变形,由此改善声学特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容传声器的双重底座,包括金属环,其具有中央部分凹入而端部突出的卷筒形状;以及绝缘环,其包围所述中央部分并相对于所述金属环的突出端部突出,以在壳体与所述金属环之间形成绝缘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环包括其内形成有通孔的柱形主体,以及在该主体的两端处向外突出的支撑板。
3.一种驻极体电容传声器,该传声器包括壳体,在其底面处具有声学孔;振动板,其根据通过所述声学孔输入的声压而振动,该振动板电连接到所述壳体;后驻极体板,其与所述振动板相对并在它们之间具有间隔物,该后驻极体板包括一驻极体,该驻极体由其上附着有高分子薄膜的金属板构成;后驻极体绝缘环,用于使所述后驻极体板与所述壳体绝缘;双重底座,其包括用于建立对所述后驻极体板的电连接的金属环,以及用于在所述壳体与该金属环之间形成绝缘空间的绝缘环,所述金属环具有中央部分凹入而端部突出的卷筒形状,所述绝缘环包围所述中央部分并相对于所述金属环的端部突出;以及PCB,其上安装有电路,该PCB由所述双重底座的金属环支撑,以在传声器内部与后驻极体板一起形成后腔室,其中,当在元件叠置在所述壳体中之后所述壳体的端部被卷曲时,所述金属环支持所述PCB。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具有双重底座结构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其中金属环和绝缘环相结合。本发明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包括壳体,在其底面具有声学孔;振动板,其根据通过声学孔输入的声压而振动,振动板电连接到壳体;后驻极体板,其与振动板相对并在之间具有间隔物,后驻极体板包括由其上附有高分子薄膜的金属板构成的驻极体;后驻极体绝缘环,使后驻极体板与壳体绝缘;双重底座,包括用于建立对后驻极体板的电连接的金属环,和在壳体与金属环之间形成绝缘空间的绝缘环,金属环具有中央部分凹入而端部突出的卷筒形状,绝缘环包围中央部分并相对于金属环的端部突出;以及PCB,其上安装有电路,PCB由双重底座的金属环支撑以在传声器内部与后驻极体板一起形成后腔室,其中,在将元件叠置在壳体中后卷曲壳体的端部时,金属环支撑PCB。根据本发明的传声器,在卷曲加工中卷筒形金属环在壳体端部支撑PCB的卷曲部分,防止由于给其它元件的压力引起PCB扭曲和元件变形,提供具有改善了的声学特性的传声器。
文档编号H04R19/04GK1860824SQ200580000597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5日
发明者宋清淡, 姜庆焕, 韩景九 申请人:宝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