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换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5825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切换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切换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的处 理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UTRAN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通用P$i也无线 接入网)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以下简称LTE)的系统被称为LTE 系统。在LTE系统中,新的UTRAN被叫做增强的UTRAN,简称为E-UTRAN; LTE系统所使用的新的NodeB (基站)被叫做演进的NodeB,简称为eNodeB。在LTE系统中进行切换时,不使用软切换,而是使用基于网络控制UE(用 户设备)协助的硬切换。在LTE系统中,引起无线链路失败(RLF, RadioLink Failure)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大类A. UE意外失去与服务小区的连接。B. eNodeB要求UE从一个小区(源小区)切换到一个新的小区(目标小 区),而UE并没有成功接入到目标小区。现有UMTS系统中的无线接入网设有电路域(CS)和分组域(PS),在无 线链路失败以后,UMTS系统分别针对电路域和分组域设置了两个定时器T314 和T315,在T314或T315终止以后,UE进入RRC空闲模式。但是在LTE系统 中仅仅有分组域(PS ),所以3GPP确定了在第二阶段仅仅使用 一个定时器T2, 在定时器T2终止以后,UE进入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 空闲状态,执行从IDLE (空闲)状态向ACTIVE (活跃)状态的转变。请参阅图1所示,图1揭示LTE系统中处理无线链路失败的基本框架,在 第一阶段,UE探测到无线链路问题,开始启动定时器T1,定时器Tl终止时, 如果UE仍没有恢复当前业务,则认为无线链路失败,并启动定时器T2进入第 二阶段,在定时器T2这段时间内,UE选择返回源小区,或者选择源eNodeB(管 理源小区的eNodeB)下的另 一个小区建立连"t妄,定时器T2终止后,如果UE
没有恢复当前业务,则UE进入RRC ( 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 空闲模式。目前为止,在LTE系统中关于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上,还没有给出具体的 解决方案,另外在无线链路失败后UE才开始选择一个合适的小区接入,对于实 时业务而言,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延迟,甚至有可能在UE确定了合适的小区准备 进行接入时,T2定时器已经终止,UE将不得不进入RRC空闲状态。发明内容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换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 及装置,可以减少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时间,降低数据传输的时延。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切换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源基站选择其管理下的一个小区作为后备小区; 所述源基站将切换命令发送给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所述预留参数至少包括小区 无线网络临时标示符C-RNTI;所述用户设备向切换目标进行切换;在向所述切换目标切换失败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 数与所述后备小区进行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包括选择单元,用于选择所述基站管理下的一个小区作为后备小区 发送单元,用于将切换命令发送给用户设备;通知单元,用于在所述后备小区为源小区时,通知用户设备后备小区是源 小区或将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通知给用户设备;在所述后备小区不是源小 区时,将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通知给用户设备;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向切换目标切换失败后,在所述用户 设备和所述后备小区之间建立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中包含切换目标;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基站发送的关于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或在基站通知 后备小区是源小区后,将所述源小区的预留参数作为后备小区的参数;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跟所述切换目标建立连接;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是否已接入所述切换目标;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结果为否时,根据后备小区的参数与 所述后备小区建立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节省了用户设备在小区选择上花费的时 间,不仅有效降低了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时间,而且不会增加现有系统的复杂 度。


图l是现有技术中处理无线链路失败的总体框架。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流程;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流程;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流程;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流程;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对LTE系统内部切换失败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为表达上的 方便,LTE系统中使用的eNodeB仍称为基站,所述LTE系统内部切换具体为 用户设备从源基站下的一个小区切换到目标基站下的一个小区。本发明实施例 可以理解为,源基站在用户设备进行切换前,先确定一个小区作为后备小区, 并把包括该后备小区C-RNTI (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小区无线 网络临时标示符)无线网络临时标示符在内的预留参数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失败后,根据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与所述后备小 区进行连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做进一步的介绍。请参阅图2所示,图2揭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无线链路切换失败的流程。本实施例中,目标基站和源基站是同一个基站,目标小区是源基站下不同于源小区的一个小区,具体处理流程如下步骤202,源基站确定自己管理下的一个小区作为用户设备待切换的目标小
区,并确定另一个小区作为后备小区;步骤204,源基站发送切换命令给用户设备;步骤205,源基站发送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给用户设备,所述预留参数 至少包括所述后备小区的C-RNTI,此外还可能包括切换开始时间、目标基站(本 实施例中为源基站)的系统消息块等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206,用户设备接收到源基站发出的切换命令后,向目标小区进行切换, 且切换失败;步骤207,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与所述后备小区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源基站而不是用户设备负责后备小区的选择, 且在切换之前就已经选定后备小区,而不是在切换失败后才开始选择后备小区, 节省了用户设备在小区选择上花费的时间,有效降低了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时 间。在步骤202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201,用户设备发送测量报告给源基站,所述测量报告主要包括小区的 质量参数,例如可以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信噪比等参 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当然也可以是表示小区质量的其它参数。相应地在步骤202中,源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以及自身保 存的无线资源管理信息选择源基站下的一个小区作为后备小区;至于如何确定 目标小区已经是业界公知技术,此处不再详述。在选定后备小区后,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源基站下源小区及后备小区的接入 优先级,通常后备小区的接入优先级设置应该高于源小区的接入优先级;在设 置好源基站下小区的接入优先级后,还可以将所述后备小区及源小区的接入优 先级发送给用户设备,在发送接入优先级信息时,可以将该接入优先级信息携 带在切换命令中进行传输,或者釆取其它可行的方式。用户设备在切换失败后 根据接入优先级可以进一步确定后备小区为优先接入的小区。在步骤204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203,源基站和目标小区之间进行切换协商,在切换协商通过后,源基 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在发送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时,源基站可以在步骤205中采用专门的
信令将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发送给用户设备,这时步骤204、 205可以没有 顺序上的限制,但必须保证用户设备与源小区分离前就接收到该专门的信令; 也可以在步骤204中,在切换命令中添加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并将该添 加有所述后备小区预留参数的切换命令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在步骤207中,还可以包含有判断用户设备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已接入所述 后备小区的步骤,例如在T1终止时,启动T2,判断在T2定时器从启动到终止 这段时间内是否完成接入,若T2终止时没有完成接入,则用户设备进入RRC 空闲模式,若在T2终止前完成接入,则执行步骤208在所述后备小区和源小区 之间进行上下文数据及用户数据传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不仅节省了用户设备在小区选择上花费的时间, 有效降低了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时间,而且由于后备小区和源小区在同一个基 站下,上下文数据传输及用户数据传输都是在源基站内部来完成,因此也降低 了数据传输的时延。在步骤208之后可以进一步才丸行步骤209:用户设备将其已接入所述后备小 区的消息发送给所述后备小区。具体地,判断用户设备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已接入所述后备小区时可以采用 如下方式判断所述用户设备在定时器T2终止前是否已接收到后备小区发送的上行配 置及定时提前信息,若是,那么所述用户设备就接入成功。在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与所述后备小区开始进行连接 时,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确定出所述后备小区满足所述用户设备当前 进行的业务类型或该业务类型的QoS (服务质量)要求所需的最低工作门限; 在没有满足所述最低工作门限时,如果确定出当前业务为非实时类业务或确定 出当前业务的QoS要求能够容忍足够的传输时延(具体的时延可以取决于业务 类型、业务要求等因素),也是i/^为满足条件的;如果这三个条件均没有满足, 所述用户设备认为没有接入所述后备小区,在定时器T2终止前所述用户设备直 接进入RRC空闲模式。请参阅图3所示,图3揭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过程中无线链 路失败的处理流程。本实施例中,目标基站和源基站不是同一个基站,目标小 区是目标基站下的一个小区,具体处理流程和第一实施例大体相同,考虑到从
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基站下的目标小区时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在步骤304、 305之 后,可以增加步骤30a,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数据,相应地在步骤306切换失 败后,还包括步骤30b源基站停止向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以及步骤30c,目标基 站清除从源基站接收到的数据。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源基站在确定后备小区时,通常情况下后 备小区和源小区不是同一个小区,作为后备小区的另一个小区质量是高于源小 区的,用户设备从源小区切换出去就是因为源小区质量下降到了一定程度,或 者源小区负载过大;当然后备小区也可能是源小区,如果源基站下没有比源小 区更合适例如质量更好的小区,那么可以确定源小区为后备小区,或者不对小 区质量进行判断就直接选择所述源小区作为后备小区。A、 如果源基站通过比较各个小区的质量才确定源小区为后备小区,那么源 基站还需要将通知用户设备后备小区就是源小区,具体实现方法可以是选择在切换命令中携带源小区的预留参数;或选择在切换命令中利用 一个特定信息单元进行指示,以及其他可行的办法。 例如选择在切换命令中不携带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这样用户设备接收到切换 命令后根据事先的约定就能知道源小区为后备小区。B、 如果不对小区质量进行判断就直接选择所述源小区作为后备小区,那么 源基站也需要通知用户设备后备小区就是源小区,这时源基站可以采用A中提 到的方式进行通知。在用户设备得知后备小区为源小区时,不管用户设备有没有从源基站接收 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均可以直接将源小区的预留参数作为后备小区的预留 参数。在后备小区是另一个小区时,若用户设备向目标小区切换失败,与所述后 备小区进行连接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已接入所述后备小区;若否,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自身保存的所述源小区的预留参数与所述源小区 进行连接。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已接入所述源小区;若否,在定时器T2终止后所述用户设备进入RRC空闲模式;
若是,那么所述用户设备通知所述源小区完成接入。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已接入所述后备小区时,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设置 一个计数器,以及设置该计数器的最大值,如果用户设备尝试连接的次数达到 该最大值后,仍没有接入后备小区,则认为没有接入所述后备小区;当然也可 以釆取其他可行的方式。这里要强调的是,对定时器T2来讲,如果在T2终止时用户设备没有接入 后备小区或源小区,那么用户设备需要进入RRC空闲模式。请参阅图4所示,图4揭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过程中无线链 路失败的处理流程,本实施例中后备小区是源小区,目标小区是源基站下不同 于源小区的一个小区,具体才喿作步骤如下步骤402,源基站确定用户设备待切换的目标基站和目标小区,并选取所述 源小区作为后备小区;步骤404,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步骤406,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源基站发出的切换命令后,向目标小区 进行切换,且切换失败;步骤407,在向所述目标小区切换失败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自身保存的所 述源小区的参数与所述源小区进行连接。与第一实施例相比,由于后备小区本身就是源小区,而用户设备已经得知 源小区的参数,所以源基站不需要再向用户设备提供源小区的参数。在步骤402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401,用户设备发送测量报告给源基站。在步骤404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403,源基站和目标小区之间进行切换协商,在切换协商通过后,源基 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命令。在步骤407之后,也可以判断用户设备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已接入所述后备 小区,例如在T2定时器启动到终止这段时间内是否完成接入,若否,用户设备 进入RRC空闲模式,若是执行步骤409:用户设备将其已接入源小区的消息发 送给所述源小区。具体地,判断用户设备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已接入所述源小区时可以采用如 下方式
启动定时器T2;判断所述用户设备在定时器T2终止前是否已接收到源小 区发送的上行配置及定时提前信息,若是,那么所述用户设备就接入成功。在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源小区的预留参数与所述源小区开始进行连接时,还 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确定出所述源小区满足所述用户设备当前进行的业 务类型或该业务类型的QoS (服务质量)要求所需的最低工作门限;在没有满 足所述最低工作门限时,如果确定出当前业务为非实时类业务或确定出当前业 务的QoS要求能够容忍足够的传输时延(具体的时延可以取决于业务类型、业 务要求等因素),也是认为满足条件的;如果这三个条件均没有满足,所述用户 设备认为没有接入所述后备小区,在定时器T2终止前所述用户设备直接进入 RRC空闲模式。请参阅图5所示,图5揭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过程中无线链 路失败的处理流程,本实施例中后备小区是源小区,目标小区是目标基站下的 目标小区,具体处理流程和第三实施例大体相同,增加了增加步骤50a,源基站 向目标基站发送数据,相应地在步骤506切换失败后,还包括步骤50b源基站 停止向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以及步骤50c,目标基站清除从源基站接收到的数据。尽管上述实施例仅以LTE系统内部的切换失败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实 施例提供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处理从LTE系统向其他系统例如GSM、 UTRAN 等切换失败的情形,甚至也适用于向其他的非2G/3G系统切换失败的情形,比 如WLAN。因为不管是向哪种系统的切换,切换失J^用户设^f义仅与源基站 下的后备小区发生联系,而并不需要其他系统的实体参与。具体的在LTE系统 内部切换时,切换目标为目标基站(eNodeB)下的目标小区,向GSM系统切 换时,切换目标为目标基站(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下的目标小区,向 UMTS系统切换时,切换目标是目标基站(NodeB)下的目标小区,向WLAN 切换时,切换目标是接入点(AP, Access Point )。至于如何确定切换目标,可 以根据各个系统的具体情况决定。请参阅图6所示,图6揭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具体包括选择单元62,用于选择所述基站管理下的一个小区作为后备小区发送单元63,用于将切换命令发送给用户设备;通知单元64,用于在所述选择单元62选择源小区作为后备小区时,通知用 户设备后备小区是源小区或将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通知给用户设备;以及
所述选择单元62选择其它小区作为后备小区时,将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通 知给用户设备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以及连接建立单元65,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切换目标切换失败后,在所 述用户设备和所述后备小区之间建立连接。。此外,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并发送 给所述选择单元62;所述选择单元62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以及无线 资源管理信息选择源基站下的一个小区作为后备小区;所述选择单元62具体包括获取单元621,用于获取无线资源管理信息,及所述接收单元61接收到的 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处理单元622,用于根据所述无线资源管理信息及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所述基 站管理下的一个小区作为后备小区。用户设备在LTE系统内部切换时,切换目标具体为目标基站下的目标小区, 在向WLAN切换时,切换目标具体为接入点。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具体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中包含切换目标;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基站发送的关于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或在基站通知 后备小区是源小区后,将所述源小区的预留参数作为后备小区的参数;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跟所述切换目标建立连接;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是否与所述切换目标已建立连接关系;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结果为否时,根据后备小区的参数与 所述后备小区建立连接。此外,用户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通知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与 所述后备小区建立连接后,通知所述后备小区已完成接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在用户设备切换失败后,节省了用户设备 在小区选择上花费的时间,不仅有效降低了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时间,而且不 会增加现有系统的复杂度,此外由于后备小区和源小区在同一个基站下,上下 文数据传输及用户数据传输都是在源基站内部来完成,因此也降低了数据传输 的时延。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除适用于
LTE系统内部切换失败后的处理,还适用于LTE系统向其它各种系统切换失败 后的处理。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3见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切换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源基站选择其管理下的一个小区作为后备小区;所述源基站将切换命令发送给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所述预留参数至少包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示符C-RNTI;所述用户设备向切换目标进行切换;在向所述切换目标切换失败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与所述后备小区进行连接。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基站选择其管理下的一 个小区作为后备小区具体为所述源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根据所述源基站保存的无线资源管理信息,及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 告确定所述源基站下的一个小区作为后备小区。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所述后备 小区的预留参数具体为所述源基站在切换命令中携带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并将该携带有所 述后备小区预留参数的切换命令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所述后 备小区的预留参数具体为所述源基站利用信令将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基站选择所述源小 区作为后备小区时,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具体为所述 源基站通知所述用户设备后备小区是源小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源小区的预 留参数作为后备小区的参数。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后备小 区的预留参数与所述后备小区进行连接之前还包括判断是否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后备小区满足所述用户设备当前进行的业务类型或该业务类型的QoS要求所需的最低工作门限;或 当前业务为非实时类业务;或 当前业务的QoS要求能够容忍足够的传输时延; 若是,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与所述后备小区进行连接; 若上述条件均不满足,所述用户设备直接进入RRC空闲模式。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后备小区与源小区不是 同一个小区,还包括设置所述后备小区及源小区的接入优先级,并将所述后备小区及源小区的 接入优先级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后备小区的接入优先级高于所述源 小区的接入优先级;所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失败后,根据接入优先级选择所述后备小区作为接入 对象,并根据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与所述后备小区进行连接。
8、 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后备小区与源小区 不是同 一个小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与所述后备小区 进4亍连接之后还包括若所述用户设备没有接入所述后备小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自身保存的所 述源小区的预留参数与所述源小区进行连接。
9、 一种在LTE系统内切换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4舌以下步骤源基站选择其管理下的一个小区作为后备小区; 所述源基站将切换命令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所述预留参数至少包括小区 无线网络临时标示符C-RNTI;所述用户设备向目标小区进行切换;在向所述目标小区切换失败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 数与所述后备小区进行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基站选择其管理下的 一个小区作为后备小区具体为所述源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根据所述源基站保存的无线资源管理信息,及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确定所述源基站下的一个小区作为后备小区。
11、 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选择单元,用于选择所述基站管理下的一个小区作为后备小区 发送单元,用于将切换命令发送给用户设备;通知单元,用于在所述后备小区为源小区时,通知用户设备后备小区是源小区或将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通知给用户设备;在所述后备小区不是源小 区时,将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通知给用户设备;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向切换目标切换失败后,在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后备小区之间建立连接。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并发送给所述选择单元; 且所述选择单元具体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无线资源管理信息及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无线资源管理信息及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所述基站 管理下的一个小区作为后备小区。
13、 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中包含切换目标;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基站发送的关于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或在基站通知后备小区是源小区后,将所述源小区的预留参数作为后备小区的参数;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跟所述切换目标建立连接;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是否已接入所述切换目标;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结果为否时,根据后备小区的参数与所述后备小区建立连接。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知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与所述后备小区建立连接后,通知所 述后备小区已完成接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换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包括源基站选择其管理下的一个小区作为后备小区;所述源基站将切换命令发送给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所述预留参数至少包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示符C-RNTI;所述用户设备向切换目标进行切换;在向所述切换目标切换失败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后备小区的预留参数与所述后备小区进行连接。本发明节省了用户设备在后备小区选择上花费的时间,不仅有效降低了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时间,而且不会增加现有系统的复杂度。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和用户设备。
文档编号H04Q7/38GK101212775SQ20061006466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30日
发明者冯淑兰, 常俊仁, 李亚娟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