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6631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能够解决由于文件系统结构引起的激活时间延长问题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传统的图像摄取装置包括用于获得主体的动态图像或静态图像以分别输出主体动态图像或静态图像的图像信息的摄像单元。关于这类图像摄取装置,包含半导体存储器比如闪存作为在其中存储图像信息的存储部分的图像摄取装置已经广为人知。
另外,提出了采用硬盘驱动器作为另一种存储部分的图像摄取装置。此图像摄取装置在例如2003-274356号的日本专利公开公报中已被公开。硬盘驱动器适合作为各动态图像要求的文件存储量较大的图像摄取装置的存储部分,因为其单位容量成本低于半导体存储器。
作为管理上述存储部分中的数据的方法,已知一种根据包含在用于控制硬件等运行的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管理文件夹和文件的方法。广泛用于个人电脑和电子设备中的文件分配表(FAT)即为这样的文件系统。FAT用于管理磁盘上作为文件构成单位的簇的物理配置,其具有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数据格式化方法和管理方法彼此不同的如FAT、FAT32等多种形式。
当根据电子设备的电源启动来激活操作系统时,文件系统初始化处理根据操作系统的激活来进行。从而,存储区中簇的使用位置可通过检索FAT区域而掌握。FAT区域中的内容根据向/从存储区写/读数据的操作依次更新至最新。
然而,在设置传统的文件系统的电子设备中,通常,在操作系统的激活阶段,存储区中的簇使用情况根据FAT区域的检索来掌握。因此,需费时检索具有大存储容量的存储部分比如硬盘驱动器中的FAT区域,从而,从电子设备的电源启动态到电子设备可用态的时间(以下称为“激活时间”)被延长以致降低了电子设备的方便性。
特别地,普及化进程中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具有动态图像、静态图像等图像系统数据在可任何记录介质比如薄膜上被电存储的优点。然而,除不妨碍便携性的小型化和电池寿命增加之外,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需要增强图像拍摄性能,并提高随着图像拍摄数据尺寸增大而增大的存储器部分的容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存储部分增大容量,激活时间延长时,就会产生即使当用户面临想拍摄主体时,他/她也不能立即操作图像摄取装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包括控制部,用于指示存储部根据文件系统的管理在其中存储基于图像拍摄操作产生的数据;以及配备于所述存储部中的未使用区信息存储部,用于在其中存入代表基于可记录由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的存储部的空闲容量的数据存储状态的信息。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包括控制部,用于指示存储部根据文件系统的管理在其中存储图像摄取元件获得的图像的数据;以及配备于所述存储部中的未使用区信息存储部,用于在其中存储基于可记录由文件系统管理的图像数据的存储部的空闲容量的未使用区信息。
同样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包括控制部,用于指示硬盘驱动器根据文件系统的管理存入图像摄取元件获得的图像的数据;以及配备于硬盘驱动器中的未使用簇信息存储部,用于存入基于在其中可记录由文件系统管理的图像数据的硬盘驱动器的空闲容量的未使用簇信息。
根据本发明,可消解由文件系统结构引起的激活时间的延长。


下面将参照

实现本发明不同特征的一般结构。附图以及相关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A和1B分别为从电池盖侧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的立体图,以及从液晶显示部分侧观察的图1A所示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的示意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的示意框图;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从电源启动到操作系统激活完成的状态转换的示意图;图4是从结构上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存储在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硬盘驱动器中的数据的示意图;
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的操作系统的激活处理的示意流程图;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连接形式的示意性总体图;图7是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像数据在个人电脑(PC)设备的文件系统下从图像摄取装置转移到PC设备时的操作的示意流程图;图8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步实施例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的连接形式的示意性总体图;图9是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的文件系统下图像数据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转移至记录/播放设备的操作的示意流程图;图10是显示当由于图8所示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中引起的设备异常,例如由于电池耗尽、交流适配器使用期间引起的电源中断等造成的突然关闭时的操作的示意性流程图;以及图11是解释当由于在图8所示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中引起的设备异常,例如由于图8所示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的功能停止等等而需要关闭时的操作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例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描述。
图1A和1B分别是从电池盖7一侧看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时的示意立体图,以及从液晶显示部分17一侧看图1A所示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时的示意立体图;[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构造]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包括透镜2,闪光灯3,用于拍摄静态图像的快门按钮4,为接收遥控装置(未显示)的发光部发出的光的遥控光接收部5,插入手持带(未显示)作为附件的手持带连接部6,可移动地连接在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主体上的电池盖7,用于三脚架的螺纹孔8,接至连接适配器(未显示)的连接终端9,用于在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的设置项中选择需要的一项的拨盘10(jog dial),以及用以执行不同设定下的决定操作的决定开关11。此外,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包括用于在将被在后面将要描述的液晶显示部17上显示不同菜单的菜单开关12,用于切换播放模式和记录(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模式的模式开关13,为保护可分离地插入主体的存储卡的存储卡盖14,用于拍摄动态图像的记录开关15,用于在拍摄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时执行变焦操作的变焦杆16,液晶显示部17,配备在液晶显示部17下侧的扬声器18,电源开关19,为显示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工作状态的状态LED20,以及对应于存储卡106的存取状态而点亮的介质LED21(参看图2)。
静态图像是当工作状态选择开关13被设置为图像拍摄模式时通过操作快门按钮4拍摄的。聚焦和曝光调节通过按下快门按钮4一半(半快门操作)进行,这样在液晶显示部17上显示关于ISO灵敏度的数据、关于快门速度的数据以及光阑值。另外,当拍摄动态图像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操作快门按钮4拍摄静态图像。
电池盖7以它的电池盖锁7A防止作为内置于主体的电源的锂离子电池脱出。
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端,电源端,以及AV端在内的连接适配器(未显示)被接至连接终端9,从而可通过连接适配器产生AV输出和USB连接。
存储卡盖14可以通过松开存储卡盖锁14A来开和关。在本实施例中,SD存储卡被用作存储卡106。
当模式开关13被设置为图像拍摄方式时,动态图像通过操作记录开关15拍摄。
液晶显示部17与扬声器18一起容纳在同一面板。此面板相对于主体可开闭且可枢轴旋转。另外,在收纳状态,液晶显示部17和扬声器18的形成表面朝向主体一侧,并且它的后侧与主体的外形平齐。
电源开关19是液晶显示部17为打开时,开启或关闭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时使用的。顺便说一下,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电源通过打开液晶显示部17而打开,通过闭合液晶显示部17而关闭。
在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中,成像光学系统和固态图像摄取元件(未在图1A和1B中显示)安装在主体上部,即,在透镜2的背后。固态图像摄取元件对应于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的拍摄。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方框图。顺便说一下,图中只显示了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主要部分。
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包括作为控制部操作的控制部的CPU100,用以启动/关闭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电源的电源开关100A,存储电路101,其中存储控制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操作系统102A和激活操作系统102A的引导程序102B的闪存102,对输出自图像摄取元件的图像信号进行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103,以及对图像信号进行压缩/扩展处理的压缩/扩展处理电路104。此外,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包括作为大容量存储器的硬盘驱动器105,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的存储卡106,驱动液晶显示部17的显示驱动部107,产生对应于被显示图像的图像信号的视频解码器108,连接到局域网终端109的局域网(LAN)控制器110,以及连接到USB端111的USB控制器112。
存储电路101设置在控制部100和各部之间,并且暂时保持具有大量数据并输出自CPU100的信号。
信号处理电路103将CCD输出信号作为图像信号来执行预定信号处理。
压缩/扩展处理电路104执行压缩/扩展对应于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的CCD输出信号的流程。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扩展处理电路104按照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标准执行压缩/扩展静态图像的处理。另一方面,压缩/扩展处理电路104按照动态图像专家组(MPEG)标准执行压缩/扩展动态图像的处理。
硬盘驱动器105是用于管理按照FAT32的文件系统记录的关于静态图像、动态图像等的图像数据,与图像数据记录在一起的声音数据,及其它数据的存储部。硬盘驱动器105具有FSINFO区域123,其作为用于存储将在下面描述的FAT区域的未使用簇信息的未使用簇存储部分。
视频解码器108根据图像摄取元件(未显示)获取的图像将CCD输出信号解码对与要显示在液晶显示部17上的图像相对应的所得到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向显示驱动部107输出所得到的信号。
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LAN控制器110通过LAN终端109向/从外部设备传送/接收控制信号,及关于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的数据。
USB控制器112通过USB终端111向/从个人电脑或任何其它合适的电子设备传送/接收关于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的数据。
CCD输出信号在A/D转换部(未显示)中被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且所得的数字信号被输入信号处理电路103以接受信号处理电路103中的预定信号处理。此后,所得的信号在压缩/扩展处理电路104中接受压缩处理,然后通过存储电路101被记录在硬盘驱动器105或存储卡106上。这时,摄取的图像通过视频解码器108和显示驱动部107显示在液晶显示部17上。
另外,在播放操作过程中,从硬盘驱动器105或存储卡106读出的图像数据通过存储电路101被输入压缩/扩展处理电路104并在压缩/扩展处理电路104中接受扩展处理。此后,相关图像的结果数据通过存储电路101被输出至视频解码器108并且之后相关图像通过显示驱动部107被显示在液晶显示部17上。
当记录在硬盘驱动器105或存储卡106上的关于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的数据被向/从外部设备传送/接收时,USB控制器112通过USB终端111向/从外部设备传送/接收数据。此操作在外部设备是个人电脑(PC)的假定下执行。
另外,按照MPEG标准压缩的动态图像的数据能直接被向/从记录/播放设备例如数字万能光盘(DVD)刻录机传送/接收。通常,当这样的图像数据被传送至DVD刻录机时,按照MPEG标准压缩的动态图像的数据在图像摄取装置一侧上被解码,结果模拟信号被通过视频终端或S终端输出并在记录/播放设备一侧上被再压缩,然后结果信号就被保存了。
用这种方法,举例来说,需要一小时在DVD刻录机中记录一小时的动态图像的数据。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根据MPEG标准压缩的动态图像数据可以流的形式通过网络被传送至DVD刻录机。尽管也依赖压缩率,但能获得短至实际时间几十分之一的传送时间,因为不执行再编码因此可保持高图像质量。例如,当传送时间短至实际时间的1/10,只需6分钟来记录在DVD刻录机中记录一小时的动态图像的数据。假定网络为LAN,LAN控制器110通过LAN终端109向/从外部设备传送/接收图像数据。其数据被传送至DVD刻录机的图像不限于动态图像,静态图像数据或含声音数据的图像数据也能被传送至DVD刻录机。
图3是显示从开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电源到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中的操作系统102A激活完成的各状态过渡的框图。
当通过打开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中的电源开关100A来开启电源时(S1),ON信号被通过电源开关100A输入至CPU100。CPU100根据输入的ON信号执行激活操作系统102A的处理(S2),并执行将存于闪存102中的引导程序102B写至闪存102工作区以执行引导程序102B的引导处理(S3)。
同样地,CPU100通过将存于闪存102中的操作系统102A写至闪存102工作区以执行操作系统102A来执行激活操作系统102A的处理。初始化用于控制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各部的装置驱动器的处理和初始化文件系统的处理在激活操作系统102A的处理中被执行。
在初始化文件系统的处理阶段,硬盘驱动器105数据区中的可存储数据的存储容量通过参考根据总的未使用簇数量(S4)的未使用簇信息和对应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操作的簇检索(S5)而被掌握(S6),其中所述参考,从而完成激活操作系统102A的处理。
图4是结构性地显示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中的硬盘驱动器105中存储的数据的框图。
表示作为逻辑分割区构成硬盘驱动器105的分区的位置和大小及操作系统种类的ID等被记录在设置在头区中的扇区中的分区表中。激活程序通过主引导码从激活分区中读出。分区表和主引导码记录在主引导记录(MBR)120中。如图4所示,MBR120,空闲区121,和分区130设置在硬盘驱动器105中。
分区130包括配备于激活分区的头区中并按上述MBR120被写入闪存102以在激活操作系统时被执行的分区引导记录(PBR)122,记录将在后面描述的FAT区124和125中的未使用簇信息的FSINFO区123,记录硬盘驱动器105中的文件簇排布的FAT区124,作为FAT区124的备份区的FAT区125,以及记录具有文件名、扩展名、属性、创建日期和时间、头簇号和大小等的目录项,及对应于所述目录项的真实数据的数据区126。
对应于各自的簇并在其中记录各自文件的条目124A和124B配备于FAT区124中,并且例如“0000 0000”和“0000 00XX”的数字被分别分配给个体条目。被分配“0000 0000”数字的条目124B中不存储文件,这样条目124B表示未使用簇。全体未使用簇被存储在FSINFO区123中。文件被存储于具有如“0000 00XX”的被分配了“0”以外的数字字符的条目124A中。这样,条目124A表示已使用簇。顺便说一下,在这种情况中,一个扇区对应512字节。
图5是显示激活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操作系统102A的处理的流程图。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4描述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电源启动态至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可使用态的情形。
首先,启动电源的操作通过打开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液晶显示部17来执行(S1)。电源一启动,CPU100根据存储在闪存102中的引导程序102B执行引导处理。随后,存储在闪存102中的操作系统102A被写至闪存102工作区以待执行,从而执行激活操作系统102A的处理(S12)。
装置驱动器的初始化处理根据操作系统102A的激活来执行。当执行文件系统102A的初始化处理时,参考存于FSINFO区123中的未使用簇信息的参照(S13)。
这里,当未使用簇信息存于FSINFO区123中时(S14是),CPU100读出未使用簇信息(S15),而不需检索FAT区124和125中的任一个,通过掌握根据未使用簇信息的可用簇数目来掌握可用存储容量,,从而完成了激活操作系统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FSINFO区123中未存储未使用簇信息时(S14否),CPU100检索FAT区124中的条目以根据具有被分配“0000 0000”数字的条目124B的总数来获得未使用簇信息,并将如此获得的未使用簇信息存入FSINFO区123(S15)。
这样,存于FSINFO区123中的未使用簇信息被保存至通过读/写数据改变FAT区124的排布。一旦改变FAT区124的排布,旧的未使用簇信息被更新至最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当激活操作系统102A时,对应于存储在硬盘驱动器105中的实际数据的未使用簇信息从FSINFO区123获得。从而,在利用文件系统的处理中可省略对FAT区124中的条目的检索工作。这样,就可能缩短初始化文件系统所需的时间。从而可缩短执行激活操作系统102A的处理所需的时间,并且还可能增强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电源启动态至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可使用态的灵活性。
应注意到尽管说明了关于通过打开液晶显示部17来执行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电源启动操作的情况,即使操作了配备于主体中的电源开关19,操作系统102A也是通过相同过程来激活的。
另外,尽管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了关于其中的数据存储区是硬盘驱动器105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但本发明不限于硬盘驱动器105,并且这样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任何其它合适的存储装置,只要它由FAT32管理。这样,即使当使用存储卡106例如半导体存储器时,也能获得相同的效果。而且,存储卡106能可分离地配备于主体中。然而,数据能被读出或写入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以外任何合适的装置中的可分离存储卡106,因此根本就不使用未使用簇信息。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了关于上述未使用簇信息存入FSINFO区123所使用的结构。然而,作为选择,例如,未使用簇信息被存入FSINFO区123以外的存储区域,激活操作系统102A的处理被造成与该存储区域相关联,并当激活操作系统102A时,参考存储在相关存储区域的未使用簇信息,从而可类似地缩短激活处理所需的时间。
用上述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所获图像等数据能被转移至通过电缆等接至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个人电脑或任何其它合适的电子设备。在这种情况中,当文件(如,图像数据)被读出或写入存储装置时,FAT区124的排布也按照此操作改变。这样,存于FSINFO区123中的未使用簇信息也被更新。按照数据转移所作的未使用簇信息更新将在下面说明。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连接方式的全貌图。图6也显示了用以将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通过USB电缆210连接至个人电脑(以下称为“PC设备”)200的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如那些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部被分别标以相同标号。
PC设备200具有PC主体部200A,液晶显示部201,键盘202,其中例如字符键、功能键及数字符键等输入键按预定排布配备的,以及作为用于指向液晶显示部201的显示图像上的任意位置的指向装置的鼠标203。数据分布类似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根据FAT32的文件系统来管理。
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被接至包含不同种用于电缆连接的终端部分的连接适配器1A,并且连接适配器1A的USB终端被通过USB电缆210接至PC设备200的USB终端。
图7是揭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在PC设备200的文件系统下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转移至PC设备200时的操作的流程图。
首先,连接适配器1A连接在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在这种情况中,连接适配器1A被旋入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主体中以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合成一体。然后,USB电缆210的一端被接至连接适配器1A的USB终端,另一端被接至PC设备200的USB终端(S21)。
当检测作为外部装置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时,PC设备200指示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液晶显示部201在其上显示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数据区。当用户根据液晶显示部201上显示的图像通过操作键盘202和鼠标203执行将图像数据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转移至PC设备200的数据区的操作时,显示转移状态的动画被显示在液晶显示部201上,同时图像数据也被转移至PC设备200(S22)。当图像数据被正常转移至PC设备200时,显示转移状态的动画显示从液晶显示部201上的图像中消失(S23)。
此时,尽管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中的数据区域126的数据结构发生改变,由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文件系统不参与数据结构的变化,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无法知道变化的内容。由于这个原因,在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至PC设备200的连接被解除后(S24),CPU100再检索FAT区124(S25)。当CPU100再检索FAT区124时,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状态LED20根据对硬盘驱动器105的访问处于ON状态。CPU100在数据结构改变后通过再检索FAT区124获得未使用簇信息,并将如此获得的未使用簇信息存入FSINFO区123(S26)。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即使当文件在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连接的外部设备的文件系统下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转移至外部设备时,未使用簇信息在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与外部设备的连接解除完成后被再检索。因此,FSINFO区123中存有准确的未使用簇信息。从而,此操作后操作系统激活处理所需的激活时间不会被延长。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在外部设备的文件系统下转移数据的操作给出了说明。然而,数据也能在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文件系统下转移至外部设备。由于这种情况下的操作不同于上述的,将在下面进行说明。
图8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连接方式的全貌图。同时,图8显示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通过LAN电缆211连接至记录/播放外部设备300的形式。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LAN终端通过LAN电缆211连接至记录/播放设备300的LAN终端。
图9是解释当图像数据在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文件系统下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转移至记录/播放设备300时的操作的流程图。
首先,LAN电缆211的一端被连接至附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连接适配器1A的LAN终端,并且LAN电缆211的另一端被连接至记录/播放设备300的LAN终端(S31)。连接完成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执行与记录/播放设备300的同步的处理。
接着,当注视在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液晶显示部17上显示的文件选择图像时,用户选择拨盘10,决定开关11等以指示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转移文件,从而数据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传输至记录/播放外部设备300(S32)。当执行转移数据的处理时,在液晶显示部17上显示展示数据正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转移至记录/播放外部设备300的显示图像,并且当数据转移完成时,显示图像从液晶显示部17上的图像中消失(S33)。
当数据转移处理在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文件系统下执行时,即使数据区126的数据结构发生变化,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文件系统也能掌握转移数据量。这样,就不需再检索FAT区24,并且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至记录/播放外部设备300的连接被解除,从而完成数据转移处理(S34)。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当数据在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文件系统下转移数据时,文件系统能掌握转移数据量。从而,FSINFO区123中的未使用簇信息可被更新至准确值,连接解除完成后的FAT区24的再检索可成为不必要。这样,当前模式能被迅速返回至图像拍摄模式。
即使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所连接的设备的主从关系随文件系统不同而不同,准确的未使用簇信息也能被存入FSINFO区123。然而,当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发生异常时,文件系统中就有发生异常的可能。例如,当供电由于电池剩余电量的消耗而被切断时,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任何操作都停止。然后,处理这种情况的方法将在以下说明。
图10是显示当由于图8所示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中发生设备异常,例如,因为电池掉落,使用AC适配器过程中发生电源中断等而突然引起关闭时的操作的流程图。
当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发生设备异常时(S41),并执行了关闭(S42),在涉及电源的情况中,在电源环境恢复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电源被打开并且操作系统102A被再激活(S43)。此时,由于存在在前面执行的关闭操作中未使用簇信息不能被更新的可能性,再检索FAT区24以获得最新的未使用簇信息(S44),并且如此获得的最新未使用簇信息被存入FSINFO区123(S45)。此操作中和以后,文件系统能掌握准确的未使用簇信息。
图11是解释当由于图8所示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发生设备异常,例如,由于图8等所示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功能停止而要求关闭时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这种情况中,当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发生设备异常(S51)并且通过持续压住电源开关19执行强制完成操作时,CPU100再检索FAT区24以恰在执行关闭前获得最新的未使用簇信息(S52),并且将如此获得的最新未使用簇信息存入FSINFO区123(S53)。此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被关闭(S54)。当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被再激活时,存于FSINFO区123中的未使用簇信息在此操作中是有效的。从而,就可能缩短激活操作系统所需的时间。
应注意到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或改变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前提可作出各种结合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用于指示存储部根据文件系统的管理在其中存储基于图像拍摄操作产生的数据;以及设置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未使用区信息存储部,用于在其中存储代表基于由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在其中可记录的存储部的空闲容量的数据存储状态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部是硬盘驱动器或半导体存储器。
3.如权利要求2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存储器是可分离的闪存。
4.一种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用于指示存储部根据文件系统的管理在其中存储图像摄取元件获得的图像的数据;以及设置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未使用区信息存储部,用于在其中存储基于在其中可记录由文件系统管理的图像数据存储部的空闲容量的未使用区信息。
5.如权利要求4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部是硬盘驱动器或半导体存储器。
6.如权利要求5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存储器是可分离的闪存。
7.一种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用于指示硬盘驱动器根据文件系统的管理存储图像摄取元件获得的图像的数据;以及设置在硬盘驱动器中的未使用簇信息存储部,用于在其中存储基于由文件系统管理的图像数据在其中可记录的硬盘驱动器的空闲容量的未使用簇信息。
8.如权利要求7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数据在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连接的外部设备的文件系统下被转移到该外部设备时,所述未使用簇信息存储部在所述数据转移完成之后根据硬盘驱动器的空闲容量再检索所述未使用簇信息。
9.如权利要求7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数据在所述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的文件系统下被转移到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连接的外部设备时,所述未使用簇信息存储部在数据转移完成后不进行根据硬盘驱动器的空闲容量再检索所述未使用簇信息。
10.如权利要求7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中出现设备异常时,所述控制部在电源中断前再检索所述未使用簇信息。
11.如权利要求7的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根据所述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中出现的设备异常执行中断电源的操作时,所述控制部在下次激活所述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时再检索未使用簇信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它能解决由文件系统结构引起的激活时间延长。当激活操作系统时,从FSINFO区(103)获得对应于存于硬盘驱动器(105)中的实际数据的未使用簇信息。因此,就可能在初始化文件系统的处理中可以省略检索FAT区(124)的工作,并且这样就可能缩短初始化文件系统所需的时间。从而,就可缩短激活操作系统处理所需的时间,并可增强从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的电源启动态至便携式图像摄取装置(1)可用态的灵活性。
文档编号H04N5/76GK101018295SQ200610111040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8日
发明者内田良英, 池畑达彦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