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音箱结构及采用该音箱结构的移动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音箱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电子设备的音箱结构。
技术背景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移动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Mobiletelephone)、 个人数位助理(PDA)的需求量大增。移动电话作为人们的通讯工具,其最基 本的功能是传输声音信号,为传输声音信号,需采用电声转换元件将声音信 号转换为电讯号,或者将电讯号转换为结构震动以产生声音。其中,广泛应 用的将电讯号转换为声音的电声转换元件为扬声器(Loudspeaker)。近年来,由于移动电话不断朝向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在移动电话中使 用的扬声器的尺寸也受到限制。为使扬声器的发声得到良好的共鸣,通常直 接在移动电话的内部空间里设置音箱壳体,将扬声器收容于内以作为扬声器 的音箱,从而提高该移动电话的发声品质。然而,移动电话不断朝着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移动电话的内部空间也 随之减小,这就使扬声器音箱的有效容积减小,从而提高该扬声器音箱的低 频共振频率。该扬声器音箱低频共振频率的提高将降低该扬声器的低音表现 能力,提高扬声器的失真度,从而影响该移动电话的发声品质。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提升发声品质的音箱结构及采用该音箱 结构的移动电子i殳备。一种音箱结构,包括音箱壳体及置于该音箱壳体内的扬声器,该音箱壳 体内形成有前音响室及后音响室,该前音响室上设有出音孔与外界连通,该 前音响室及后音响室之间设有至少一隔板,该扬声器设于该前音响室及后音 响室之间,该隔板上设有导音孔而将该前音响室与后音响室连通。一种移动电子设备,包括一外壳,该外壳上设有出音孔,该外壳内设有音箱结构,该音箱结构包括音箱壳体、置于该音箱壳体内的扬声器及与扬声器电连接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音箱壳体内形成有前音响室及后音响室, 该前音响室上设有出音孔与外界连通,该前音响室及后音响室之间设有至少 一隔板,该扬声器设于该前音响室及后音响室之间,该隔板上设有导音孔而 将该前音响室与后音响室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音箱结构中分别形成前、后音响室结构,扬声器 向前及向后发出的声波分别进入该前、后音响室产生共振,并通过该导音孔 将该前音响室与该后音响室连通。由于该导音孔的连通,该后音响室发出的 声波与该前音响室的声波叠加并且共振后传递至外界,从而有效地降低该音 箱结构的低频共振频率,扩展频带的宽度,提高低音扬声器单元的辐射效率, 进而提升扬声器的发声品质。
图l为本发明移动电子设备(以移动电话为例)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移动电话内的音箱结构沿第 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2所示音箱结构沿第二^L角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2所示音箱结构中的音箱壳体的立体图。图5为图2所示音箱结构中的音箱壳体的俯^L图。歐6为图2所示音箱结构的部分组装图。图7为音箱壳体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为音箱壳体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为本发明移动电子设备的其中一实施例中以移动电话100为例的 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电话100包括一电话外壳10,该电话外壳10大致呈长方体 形结构,该电话外壳10的底部区域形成一按键区11,中央区域形成一显示区 12,顶端则形成一发声区13。该发声区13的侧壁上设有出音孔132。请参照图1与图2,该电话外壳10的内部于对应移动电话100的发声区13的位置设有一音箱结构20,该音箱结构20包括一电路板30、 一框体40、 一扬 声器50及一音箱壳体60。该扬声器50置于该音箱壳体60内,该音箱壳体60及 该电路板30之间夹设该框体40,从而形成该音箱结构20。当然,该音箱结构 20除了应用于图1所示直板式移动电话100之外,还可应用于其它各类移动电 子设备如折叠式移动电话等。请参照图2至图4,该音箱壳体60为一长方形半封闭结构,其由一个底板 61及四个侧板62、 63、 64及65合围而形成一收容空间。这些侧板62、 63、 64 及65的顶面均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以便与该框体40紧密贴合。请参照图4及图5,该音箱壳体60的底板61上向四个侧板62、 63、 64及65 的延伸方向延伸形成一圓管形环墙66。该环墙66靠近该底板61的一端向内凸 伸设有环状凸缘661,该凸缘661与该底板61接触且合围而形成第一腔体60a, 环墙66与该凸缘66l的顶端合围而形成第二腔体60b。该音箱壳体60内还设有 将该环墙66与侧板62连接的一隔板67,以及将该环墙66与侧板65中部连接的 一隔板68。该底板61、环墙66、隔板67、 68以及侧板62、 65合围而形成第三 腔体60c;该底板61、环墙66、隔板67、 68以及侧板62、 63、 64、 65合围而形 成第四腔体60d。该隔板67、 68的顶面与该侧板62、 65的顶面共面,该环墙66 与该第三腔体60c相接部份的顶面与该侧板62、 65的顶面共面,该环墙66与该 第四腔体60d相接部份的顶面低於该侧板62、 65的顶面,借此高度差而将该第 二腔体60b与第四腔体60d^目连通。该环墙66与该第四腔体60扭目接部份的上端 设有一凹槽662。该环墙66的凸缘661上对应第三腔体60c的位置设有一个通音 孔663,该通音孔663将该第一腔体60a与第三腔体60c相连通。当然,该环墙 66也可与该侧板62相贴接而省略该隔^反67,同样能形成该第三腔体60c及第四 腔体60d。该侧板65对应第三腔体60c的位置上设有一 出音孔651 ,该出音孔65l对应 该电话外壳10的出音孔132设置,将该第三腔体60c与周围环境连通。该隔板68的底部靠近该底板61处设有一导音孔69。该导音孔69为一半圆 形结构,且该导音孔69将该第三腔体60c与第四腔体60d连通,使该第四腔体 60d内的声波可经由该导音孔69传递至该第三腔体60c内。请参照图2及图3,该扬声器50为一圓柱状结构,该扬声器50的正面设有 若干前出音孔52(如图3所示),该扬声器50的背面设有若干后出音孔54(如图2所示),该扬声器50側面上设有一凸耳56。该扬声器50电连接至电路板30,用 于将电路板30输入的电讯号转化为声波,并通过前出音孔52及后出音孔54# 出。该扬声器50可组装于该音箱壳体60的环墙66内,组装时,该扬声器50的 前出音孔52朝向该第一腔体60a,且该扬声器50的正面与该凸缘661的顶面抵 接,以利用该扬声器50分隔形成该第一腔体60a与第二腔体60b,该扬声器50 的凸耳56与该环墙66的凹槽662紧密配合,以将该扬声器50固定于该环墙66 内。请参照图2、图3及图6,该框体40是由橡胶、玻璃纤维布、海绵等制振材 料制成,该框体40设于该音响壳体60的侧板62、 63、 64及65以及隔板67、 68 的顶面上(如图6所示),并夹设于该音箱壳体60与电路板30之间。该框体40包 括一外框41及设于该外框41内的一内框42。该外框41及该内框42为厚度和宽 度均相同的片体结构。该外框41的形状与该音响壳体60的側板62、 63、 64及 65的顶面围成的形状大致相同,但该外框41的宽度大于该侧板62、 63、 64及 65顶面的宽度。该内框42的形状与隔板67、环墙66与第三腔体60c相接部份及 隔板68的顶面围成的形状大致相同。该框体40被夹设于该壳体60的侧板62、 63、 64及65以及该隔板67、 68的顶面与该电路板30之间,该框体40与该电路 板30及音箱壳体60的接触处利用粘合剂(图未示)进行充分的填充粘合,以填 补该电路板30与音箱壳体60间的空隙,从而达成制振与防止第三腔体60c与第 四腔体60d内声音泄漏的效果。组装后,该第一腔体60a与第三腔体60c通过通音孔663相连通形成一前音 响室61a;该第二腔体60b与第四腔体60d通过该环墙66顶面的高度差相连通形 成一后音响室61b,该后音响室61b通过导音孔69而与该前音响室61a连通。扬声器50由前出音孔52及后出音孔54发出的声波,分别进入该前音响室 61a^后音响室61b产生共振,并通过音箱壳体60的侧板65上的出音孔651以及 电话外壳10上的出音孔132辐射至外界。其中,该扬声器50由前出音孔52发出 的声波与该前音响室61a内的空气发生共振然后经出音孔651、 132辐射至外 界;扬声器50由后出音孔54发出的声波与该后音响室61b内的空气发生共振, 然后通过该导音孔69传递至该前音响室61a内,与该前音响室61a内的声波叠 加并与该前音响室61a内的空气发生共振,然后经出音孔651、 132辐射至外界。52辐射出的声波在相位上相差180度,而该导音孔69将该后出音孔54辐射的声 波的相位倒转180度,所以从后音响室61b经由导音孔69传递至前音响室61a 的声波与扬声器50从前音孔52辐射出的声波在到达该前音响室61a时是同相 叠加的,所以该音箱结构20能提供比没有该导音孔69时更宽的频带,使谐振 频率的峰值向低频处移动,具有较低的低频共振频率,从而提高发声的低频 共振效果。根据声-振分析软件SYSNOISE的模拟得出,当该音箱壳体60中未设置该 导音孔69时,该前、后音响室61a、61b的低频共振频率分别为3000Hz、6500Hz; 而设置该导音孔69后,该前、后音响室61a、 61b相互连通,其低频共振频率 降为1016Hz。由此可见,采用该音箱结构20的移动电话100可提高发声的低 频共振效果,提高扬声器低音单元的辐射效率,扩展频带的宽度,从而提升 声音的质感与丰富感,使声音响度适当并趋于稳定,避免铃声尖锐化或破音 现象的发生,进而获得良好的发声品质。另外,上述音箱结构20中由于夹设了框体40,可防止音箱结构20漏出声 波,使声音的频率特性趋于稳定;同时,该框体40由制振材料制成,可降低 由于扬声器50的发声所引起的扬声器50与电路板30间共振的传递,从而可避 免声音受到千扰,提升移动电话100的发声品质。请参照图7,其所示为音箱壳体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与第一实施例的 不同之处在于,该音箱壳体70中的隔板78为加厚结构,即该隔板78比第一实 施例中的隔板68及侧板62、 63、 64、 65厚。通过该隔板78的加厚结构的设置, 可以增加导音孔79的长度,从而调节该音箱壳体70的低频共振频率,得到所 需的频率响应范围。根据声-振分析软件SYSNOIS&漠拟可得出,该音箱壳体 70在连通后的低频共振频率为704Hz,比第一实施例的音箱壳体60的低频共 振频率1016Hz低,进一步提升扬声器低频的发声品质。请参照图8,其所示为音箱壳体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与第一实施例的 不同之处在于,该设有导音孔89的隔板88将该环墙66与该侧板64、 65的相交 处连接,从而增大该第三腔体80c(前音响室81a)的体积,同时相对地减小该 第四腔体80d(后音响室81b)的体积。由于该前音响室81a及后音响室81b的体 积的变化,该音箱壳体80的共振频率也相应产生变化。根据声-振分析软件 SYSNOISE的模拟得出,该音箱壳体80的低频共振频率为1427Hz,比第一实施例的音箱壳体60的低频共振频率1016Hz高,从而可与特定低频共振频率的 扬声器相适配。综上所述,通过这些导音孔69、 79及89的设置,将该前、后音响室 61a(81a)、 61b(81b)相连通,使该后音响室61b、 81b发出的声波与该前音响室 61a、 81a的声波叠加并且共振后传递至外界,从而有效地降低该音箱结构20 的低频共振频率,扩展频带的宽度,提高扬声器低音单元的辐射效率,进而 提升移动电话100的发声品质。通过该隔板68、 78、 88的厚度的设置以及该前 音响室61a、 81a与后音响室61b、 81b相对体积的设置,可以调节音箱壳体60、 70、 80的低频共振频率,与扬声器的低频共振频率相适配,提高扬声器的发 声品质。
权利要求
1. 一种音箱结构,包括音箱壳体及置于该音箱壳体内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音箱壳体内形成有前音响室及后音响室,该前音响室上设有出音孔与外界连通,该前音响室及后音响室之间设有至少一隔板,该扬声器设于该前音响室及后音响室之间,该隔板上设有导音孔而将该前音响室与后音响室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扬声器对应该前音 响室及后音响室分别设有前出音孔及后出音孔。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隔板相对于音箱壳 体的侧板为加厚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音箱壳体由底板与 侧板合围形成并于该音箱壳体内形成一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内设有与该底 板连接的环墙,该扬声器收容在该环墙内并于环墙内通过该扬声器区隔形成 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该隔板将该环墙与音箱壳体的侧板连接,以于该环墙 的外围与音箱壳体的侧板之间形成第三腔体及第四腔体,该第一腔体与该第 三腔体相连通而形成所述前音响室,该第二腔体与该第四腔体相连通而形成 所述后音响室。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环墙的底部向内凸 伸形成凸缘,该扬声器承载在该凸缘上,且该凸缘上设有将该第一腔体与该 第三腔体相连通的通音孔。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环墙与该第四腔体 相接部份的顶面低于围成该第四腔体的侧板及隔板的顶面,该高度差将该第 二腔体与该第四腔体相连通。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隔板连接该环墙与 其中一側板的中部位置。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隔板连接该环墙与 其中两个侧板的相交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该扬声器电 连接的电路板及夹设于该音箱壳体与电路板之间的框体,该音箱壳体为一半封闭的壳体,该电路板设于该音箱壳体开放的一侧,该框体由制振材料制成。
10. —种移动电子设备,包括一外壳,该外壳上i殳有出音孔,该外壳内设 有音箱结构,该音箱结构包括音箱壳体、置于该音箱壳体内的扬声器及与扬 声器电连接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音箱壳体内形成有前音响室及后音响 室,该前音响室上设有出音孔与外界连通,该前音响室及后音响室之间设有 至少一隔板,该扬声器设于该前音响室及后音响室之间,该隔板上设有导音 孔而将该前音响室与后音响室连通。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设于 该音箱壳体与电路板之间的框体,该框体由制振材料制成。
12.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隔板相对于 音箱壳体的侧板为加厚结构。
13.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音箱壳体由 底板与側板合围形成并于该音箱壳体内形成一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内设有 与该底板连接的环墙,该扬声器收容在该环墙内并于环墙内通过该扬声器区 隔形成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该隔板将该环墙与音箱壳体的侧板连接,以于 该环墙的外围与音箱壳体的侧板之间形成第三腔体及第四腔体,该第一腔体 与该第三腔体相连通而形成所述前音响室,该第二腔体与该第四腔体相连通 而形成所述后音响室。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环墙的底部 向内凸伸形成凸缘,该扬声器承栽在该凸缘上,且该凸缘上设有将该第一腔 体与该第三腔体相连通的通音孔。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环墙与该第 四腔体相接部份的顶面低于围成该第四腔体的侧板及隔板的顶面,该高度差 将该第二腔体与该第四腔体相连通。
16.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移动电子设备为移动电话或者个人数位助理。
全文摘要
一种音箱结构,包括音箱壳体及置于该音箱壳体内的扬声器,该音箱壳体内形成有前音响室及后音响室,该前音响室上设有出音孔与外界连通,该前音响室及后音响室之间设有至少一隔板,该扬声器设于该前音响室及后音响室之间,该隔板上设有导音孔而将该前音响室与后音响室连通。该音箱结构可提升扬声器的发声品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音箱结构的移动电子设备。
文档编号H04R1/20GK101222784SQ20071007294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2日
发明者杨宗龙, 白先声 申请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