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线电话的旋转铰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7865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无线电话的旋转铰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诸如蜂窝电话的便携设备上的旋转铰接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蜂窝电话的便携设备包括具有多个按钮的键盘以及用于显示 图像的液晶显示屏。当采用小尺寸液晶显示屏时,将键盘和液晶显示 屏共同设置在单一盒单元中。然而,当采用大尺寸液晶显示屏时,如 果将键盘和液晶显示屏共同设置在单一盒单元中就不合适了 。这是因 为蜂窝电话的尺寸会变得过大,以至于无法方便地携带。为了在采用 较大尺寸液晶显示屏的同时确保方便携带,目前蜂窝电话一般采用两 个盒单元,这两个盒单元分别包括键盘和液晶显示屏,并且能够相对 彼此折叠。另外,由于最近提供了诸如用蜂窝电话观看电影的各种服 务,从而这样一种蜂窝电话已经比较常见,在这种蜂窝电话中,具有 液晶显示屏的盒单元可以转动成布置在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为此, 需要一种对设置有液晶显示屏的单元进行连接的旋转铰接装置。如果 要将可折叠蜂窝电话设置成可以折叠和打开的两个单元,那么只有对
设置有液晶显示屏的单元的形状进行限制才能使其转动到图6所示的 水平方向。参照图6,设置有液晶显示屏13a的显示单元16a相对于 连接单元15a绕着转动轴线110a转动。由于显示单元16a的下端161a 呈圆形,因此不会在转动时妨碍突出的连接部153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诸如蜂窝电话的便携设备的旋转 铰接装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铰接装置,这种旋转
3铰接装置被设置成使转动单元所包括的转动结构的形状不受到限制。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确保方便使用的操作特性的旋转 铰接装置,以及一种安装有该旋转铰接装置的蜂窝电话的操作方法。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折叠的第一和第二 单元的旋转铰接装置,包括铰接体和可移动体,铰接体连接到第一单 元,并具有在相同的方向上从第一和第二位置向第三和第四位置延伸 的第一和第二轨道,可移动体连接到第二单元,并具有连接成可沿着 铰接体的第 一轨道移动的第 一连接部以及连接成可沿着铰接体的第二 轨道移动的第二连接部,第一和第二轨道分别呈弧形,弧形的圓心分
别是平行的第一和第二轴线,第一轴线穿过第二轨道的第二位置,而 第二轴线穿过第 一轨道的第 一位置。
旋转铰接装置包括第一弹性构件,用于在可移动体的第一连接
部与铰接体之间提供弹性力;以及第二弹性构件,用于在可移动体的 第二连接部与铰接体之间提供弹性力。
第一弹性构件提供作用力以阻止可移动体的第 一连接部离开铰接 体的第 一轨道的第 一或第三位置。
第二弹性构件提供作用力以阻止可移动体的第二连接部离开铰接 体的第二轨道的第二或第四位置。
在旋转铰接装置中,第一和第二弹性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弹 性部以及延伸部,所述弹性部具有巻绕部,所述延伸部从弹性部延伸 并分别连接到铰接体和可移动体。
在旋转铰接装置中,弹性构件的弹性部件可包括两个巻绕部以及 用于连接所述两个巻绕部的连接部。
在旋转铰接装置中,可移动体呈杆形,并在第一与第二连接部之 间延伸。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上述目标能够得以实现。具体地,由于显示单元能够接连沿两个不同的弧形轨道转动,因此旋转铰接装置使显示 单元能够在不妨碍其它结构的情况下转动,从而显示单元的形状不会 受到限制。


图1是打开状态下的可折叠蜂窝电话的立体图,其中,在该可折 叠蜂窝电话上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铰接装置。
图2和3是示出如图1所示的第二盒构件和连结构件的分解立体 图,其中,用于连接第二盒构件与连接构件的旋转铰接装置也被分解 了。
图4是示出如图2和3所示的旋转铰接装置被安装到第二盒构件 与连结构件上的俯视图。
图5 (a)至(c)是说明如图4所示的旋转铰接装置的操作步骤 的俯视图。
图6是处于折叠状态下的常规可折叠蜂窝电话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参照图1至图3,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铰接装置 20的可折叠蜂窝电话10包括主体12、以及能够相对于主体12折叠或 打开的可折叠体14。主体12设置有键盘11。可折叠体14包括连接到 主体12的连接单元15,从而可绕着转动轴线100转动,可折叠体14 还包括显示单元16,显示单元16通过旋转铰接装置20连接到连接单 元15,并且设置有液晶显示屏13。当连接单元15绕着转动轴线100 相对于主体12转动时,虫奪窝电话IO被折叠或打开,从而关闭或打开 了显示单元16的液晶显示屏13。连接单元15包括呈平板形的支承件 151、以及两个连接部153,这两个连接部153分别设置在支承件151 的一端的两侧。这两个连^妄部153比支承件151的前表面152更突出, 并可转动地连4妄到主体12的连接部121。支承件151的前表面152设 置有凹陷的容纳部154,以便使旋转铰接装置20精确地安装于其中。容纳部154的形状与在下面会描述到的旋转铰接装置20的铰接体30 相同。容纳部154的底部155形成有第一和第二辅助轨道1551和1552, 第一和第二辅助轨道1551和1552分别对应于下面会描述到的旋转铰 接装置20的第一和第二轨道32和34。第一和第二辅助轨道1551和 1552分别容纳下面会描述到的旋转铰接装置20的第一和第二轨道连 接构件90和91的头部901和911。另外,容纳部154的底部155设 置有用于容纳连结构件95的突出端部的沟槽1553,其中连接构件95 用于下面会描述到的旋转铰接装置20的弹性构件。而且,在容纳部 154的底部155中设置有多个通孔1554。固定螺钉(未示出)插入通 孔1554,并连接到下面会描述到的旋转铰接装置20的铰接体30。下 面会描述到的旋转铰接装置20的可移动体40采用螺钉(未示出)通 过通孔连接到显示单元16的后侧面161。
参照图2至4,旋转铰接装置20包括铰接体30、可移动地连接到 铰接体30的可移动体40以及第一和第二弹性构件50和60。铰接体 30包括底板31和从底板31延伸的侧壁311。铰接体30安装在形成于 连接单元15的支承件151中的容纳部154中,从而底板31与容纳部 154的底部155接触,另外,侧壁311与容纳部154的侧壁156接触。 铰接体30的底板31设置有第一和第二轨道32和34,这两个轨道从 第一和第二位置321和341在相同方向上延伸,并穿透底板31。第一 轨道32呈弧形并延伸到第三位置322,作为弧形圓心的第一轴线110 穿过第二位置341。第二轨道34呈弧形并延伸到第四位置342,作为 弧形圆心的第二轴线120穿过第 一位置321 。第 一轨道32形成得比第 二轨道34长。第一和第二轨道连接构件90和91可沿第一和第二轨道 32和34移动,并分别插入第一和第二轨道32和34。第一和第二轨道 连4矣构件90和91包括头部901和911,以及分别/人这两个头部延伸 的延伸部902和912。第一轨道连接构件90的头部901位于4交接体30 的底板31之外。延伸部902依次穿过下面会描述到的第一轨道32、 第一弹性构件50的第一连接环55以及可移动体40的第一连接部42 的孔421。延伸部902的端部被填塞起来,这样,可移动体40的第一 连接部42和第一弹性构件50的第一连接环55可沿着第一轨道32移动。第二轨道连接构件91的头部911位于铰接体30的底板31之外。 延伸部912依次穿过下面会描述到的第二轨道34、第二弹性构件60 的第一连接环65以及可移动体40的第二连接部44中的孔441。延伸 部912的端部被填塞起来,这样,可移动体40的第二连接部44和第 二弹性构件60的第一连接环65可沿着第二轨道34移动。
可移动体40呈细杆形,并包括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第 一和第二连接 部42和44。两个连接部42和44分别设置有通孔421和441,而第一 和第二轨道连接构件90和91的延伸部902和912可插入这两个通孔 421和441中。第一连接部42可沿着第一轨道32移动,而第二连接 部44可沿着第二轨道34移动。可移动体40通过螺钉(未示出)等连 ^接到显示单元16的后侧面161。
第一弹性构件50具有用于产生弹性力的弹性部52、以及两个延 伸部54,这两个延伸部54延伸成/人弹性部52张开直至其端部。弹性 部52具有通过连接部53而^皮此连接的两个巻绕部51。延伸部54从 两个巻绕部51延伸,并具有分别设置在其端部的第一和第二连接环 55和56。弹性部52在这样一个方向上提供作用力,在该方向上,第 一和第二连接环55和56被阻止彼此靠近。第一连接环55可沿着第一 轨道32移动,而第二连接环56则固定在铰接体30上。第二连接环 56的固定位置被确定成当第一连接环55位于第一位置321与第三位 置322之间的任何位置上时,两个连接环55与56之间的距离最短。 从而,第一弹性构件50在这样一个方向上提供作用力,在该方向上, 位于第一轨道32的第一位置321或第三位置322上的可移动体40的 第一连接部42被阻止离开第一位置321或第三位置322。第二弹性构 件60的设置与第一弹性构件50相同。第二弹性构件60的第一连接环 65可沿着第二轨道34移动,而第二连接环66则固定在铰接体30上。 第二连接环66的固定位置被确定成当第一连接环65位于第二轨道34 的第二位置341与第四位置342之间的任<可位置上时,两个连接环65 与66之间的距离最短。从而,第一弹性构件60在这样一个方向上提 供作用力,在该方向上,位于第二轨道34的第一位置341或第四位置 342上的可移动体40的第二连接部44 ^C阻止离开第一位置341或第
7四位置342。
现在,参照图5对该实施方式的操作方法进行详细地解释。
图5 (a)示出了显示单元16相对于连接单元15在长度方向上布 置的状态。此时,旋转铰接装置20布置为使得可移动体40的第一连 接部42和第 一弹性构件50的第 一连接5位于第 一轨道32的第 一位置 321上,而第二连接部44和第二弹性构件60的第一连接环65位于第 二轨道34的第四位置342上。在图5 (a)所示的状态下,显示单元 16可仅在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上绕着第二轴线120 (在图3中)转动, 可移动体40的第一连接部42位于该第二轴线120处。然而,第二弹 性构件60会限制该转动。接着,如果施加足够的外力以在箭头所示方 向上绕着第二轴线120 (在图3中)转动显示单元16,那么显示单元 16会在不妨碍连4妄单元15的连接部153的情况下被转动,并且可移 动体40的第二连接部44沿着第二轨道34移动。结果,如图5(b) 所示,第二连接部44位于第二轨道34的第二位置341上。
在图5 (b)所示的状态下,旋转铰接装置20所处的状态使得可 移动体40的第一连接部42和第一弹性构件50的第一连接环55位于 第一轨道32的第一位置321上,而第二连接部44和第二弹性构件60 的第一连接环65位于第二轨道34的第二位置341上。在图5 (b)所 示的状态下,显示单元16可仅在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上绕着第一轴线 IIO(在图3中)转动,而可移动体40的第二连接部44位于该第一轴 线110处。如果从施加外力以在箭头所示方向上绕着第一轴线IIO(在 图3中)转动显示单元16,那么显示单元16会#:转动,并且可移动 体40的第一连接部42沿着第一轨道32移动。结果,如图5(c)所 示,第一连接部42位于第一轨道32的第三位置322上。
图5 (c)示出了显示单元16相对于连接单元15布置在水平方向 上。此时,旋转铰接装置20所处的状态使得可移动体40的第一连接 部42和第一弹性构件50的第一连接环55位于第一轨道32的第三位 置322上,并且第二连接部44和第二弹性构件60的第一连接环65 位于第二轨道34的第二位置341上。在图5 (c)所示的状态下,显 示单元16可仅在箭头所示的方向上绕着第一轴线110 (在图3中)转动,而可移动体40的第二连接部44位于该第一轴线110处。然而, 第一弹性构件60会限制该转动。
尽管在以上实施方式中的说明中,旋转铰接装置应用于蜂窝电话,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的旋转铰 接装置还可应用于其它类型的便携设备。
虽然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 施方式。显而易见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4青 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并且这些修改与改变包 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连接折叠的第一和第二单元的旋转铰接装置,包括铰接体和可移动体,所述铰接体连接到所述第一单元,并具有在相同的方向上从第一和第二位置向第三和第四位置延伸的第一和第二轨道,所述可移动体连接到所述第二单元,并具有连接成可沿着所述铰接体的所述第一轨道移动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连接成可沿着所述铰接体的所述第二轨道移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和第二轨道分别呈弧形,弧形的圆心分别是平行的第一和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穿过所述第二轨道的所述第二位置,而所述第二轴线穿过所述第一轨道的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旋转铰接装置包括第一弹性构件,用于在所述可移动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铰接体之间提供弹性力;以及第二弹性构件,用于在所述可移动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铰接体之间提供弹性力,其中,所述第一弹性构件提供作用力以阻止所述可移动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离开所述铰接体的所述第一轨道的所述第一或第三位置,而所述第二弹性构件提供作用力以阻止所述可移动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离开所述铰接体的所述第二轨道的所述第二或第四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铰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弹 性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弹性部以及延伸部,所述弹性部具有巻绕部, 所述延伸部从所述弹性部延伸并分别连接到所述铰接体和所述可移动 体。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铰接装置,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的所 述弹性部件包括两个巻绕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两个巻绕部的连接部。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铰接装置,其中,所 述可移动体呈杆形,并在所述第 一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延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诸如蜂窝电话的便携设备上的旋转铰接装置。根据本发明,用于连接折叠的第一和第二单元的旋转铰接装置包括铰接体和可移动体,铰接体连接到第一单元,并具有在相同的方向上从第一和第二位置延伸的第一和第二轨道,可移动体连接到第二单元,并具有连接成可沿着铰接体的第一轨道移动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连接成可沿着铰接体的第二轨道移动的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和第二轨道分别呈弧形,弧形的圆心分别是平行的第一和第二轴线,第一轴线穿过第二轨道的第二位置,而第二轴线穿过第一轨道的第一位置。
文档编号H04B1/38GK101507126SQ200780031474
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7日
发明者蔡明一 申请人:安费诺凤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