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再现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7705569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再现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再现装置以及方法,适用于例如摄像机的理 想的记录再现装置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与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c)、半导体存储器以及/或 者硬盘装置(HDD: Hard Disc Drive)等随机存取的记录介质相对应的 记录再现装置不断得到普及。上述记录再现装置能够容易且迅速地找 出(设定)在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拍摄影像的开端。
对于该种记录再现装置中的例如普遍使用的摄像机,通常,能够 以场景为单位管理拍摄影像的影像信息,可使用每个上述场景中的管 理信息找出(设定)各场景的开端。另外,在该种摄像机中,可以在l 个场景内设定多个章节,可找出(设定)上述每个章节的开端。
在此,所谓场景是从使用者按下记录按钮幵始拍摄,到再一次按 下记录按钮完成拍摄之间记录的一系列影像。每次按下记录按钮进行 拍摄时,都会增加场景数量。另外,所谓章节是指分割1个场景内的 影像。
因此,对于上述摄像机,按照顺序找出(设定)各章节的开端的 同时,再现记录到记录介质中的影像信息,从而,使用者可极快掌握 场景内容。
但是,上述摄像机存在的问题是当在场景内设定的章节数量多 时,为了知道场景的最后来确认内容,使用者必须正好以在场景内设 定的章节数量来对每个章节进行找出开端的操作,相应地需要耗费体 力以及时间。
而且,专利文献1公示了一种从拍摄时的按钮操作方式计算出帧 的优先度,当进行再现时再现优先度高的帧,用于有效掌握场景内容 的技术。[专利文献l]:特开平6-165009号公报
近年来,摄像机的记录介质容量变大,能够一次进行长时间拍摄, 能够集中多次拍摄的场景并保存到记录介质中。因此,使用者从记录 到记录介质中的大量场景中极快寻找目标的场景变得困难。
在以往的记录再现装置中有一种装置,该装置具备一种功能用
一览表显示每个场景的縮略图像,但该功能只能使1个场景仅对应1 个縮略图像,使用者从1个縮略图像回想长时间的场景全貌是困难的。 另外,从拍摄开始经过长时间之后,使用者仅从对应场景的1个縮略 图像回想出场景全貌是困难的。
另外,通常,当即使看到縮略图像也无法掌握场景内容时,使用 者再现场景,确认场景内容。因此,需要一种功能,当确认长时间的 场景的内容时, 一边进行章节的开端查找(开端设定), 一边尽早确
认场景整体内容;但目前,上述功能尚未有公示。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虽然公示了一种技术从拍摄时的按钮操 作方式计算出帧的优先度,在为了掌握场景内容而整理再现时,再现 优先度高的帧;但是,若根据该技术,则若使用者不操作按钮就无法 对拍摄后的场景设定优先度,无法称之为使用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考虑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者能 够极快且简单发现目标章节或场景的记录再现装置以及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对每个场景设定1个或多 个章节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记录再现部、面孔识别 执行部、重要度设定部以及控制部,其中,该记录再现部在规定的第 一记录介质中记录再现通过拍摄获得的上述场景的影像信息,该面孔 识别执行部对基于上述影像信息的拍摄影像进行面孔识别处理,该重 要度设定部基于对使用者设定的重要人物进行上述面孔识别处理的处 理结果、对每个上述章节设定重要度,该控制部基于每个上述章节的 重要度控制上述记录再现部、从而选择再现对应的上述重要度的章节。
其结果是,在本发明的记录再现装置中,可以选择再现例如重要 人物多次出现的章节,即与使用者设定相对应的特定章节。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再现装置的记录再现方法,其中,该 记录再现装置在规定的第一记录介质中记录再现通过拍摄获得的场景
的影像信息,同时,可在每个上述场景中设定1个或多个章节;其特 征在于,具备对基于上述影像信息的拍摄影像进行面孔识别处理的 第一步骤,基于对重要人物进行上述面孔识别处理的处理结果、设定 每个上述章节的重要度的第二步骤,基于每个上述章节的重要度、选 择再现对应的上述重要度的章节的第三步骤。
其结果是,若根据本发明的记录再现方法,则可以选择再现例如 重要人物多次出现的章节,即与使用者设定相对应的特定章节。
若根据本发明,则可以提供一种使用者能极快且容易发现目标章 节或场景的记录再现装置以及方法。


图1为表示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摄像机构成的方框图。
图2为表示章节管理信息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图。 图3为表示面孔识别管理信息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图 图4为表示有效识别面孔时、拍摄影像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图。 图5为表示记录处理拍摄影像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6为表示设定处理章节重要度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7为表示重要人物决定画面的画面构成例子的简略图。 图8为表示重要度决定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9为表示对象场景的章节构成、以及分别针对各章节设定的章 节重要度的一个例子的图表。
图io为表示章节选择再现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1为表示章节一览画面的画面构成例的简略图。
图12为表示场景一览画面的画面构成例的简略图。
图13为表示重要人物设定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4为表示拍摄前重要人物设定画面的画面构成例的简略图。
图15为表示重要人物拍摄画面的画面构成例的简略图。
符号说明1、 60摄像机;2硬盘装置;3 DVD; 4用户接口部; 5、 61系统控制部;6显示部;15面孔识别执行部;20章节管理信息;24面孔识别管理信息;30拍摄影像;31框架;40重要人物决 定画面;41面孔图像;50章节一览画面;51、 54縮略图象;53场景 一览画面;55图符;70拍摄前重要人物设定画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下述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1-1)记录再现装置的构成
在图1中,1表示作为整体的本实施方式的摄像机。该摄像机1 作为混合式摄像机,具备未图示DVD驱动器和内置型硬盘装置2。安 装到DVD驱动器上的DVD3具有多种类型,如DVD-R、 DVD-RW、 DVD-RAM 、 DVD+R 、 DVD+RW以及HD(高清晰度High Defmition)-DVD,适合于本摄像机1的DVD3的种类不限于此。
在摄像机1中,用户接口部4由各种操作按钮或在下述显示部6 显示面上粘贴的触摸屏等构成。而且,系统控制部5根据从该用户接 口部4输入的用户操作指令进行相应控制处理,从而,将拍摄影像记 录到硬盘装置2或在DVD驱动器中安装的DVD3内,以及再现在硬盘 装置2或DVD3中记录的拍摄影像,在显示部6上进行显示。
实际上,系统控制部5作为具备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以 及内部存储器等的微型计算机构成。另外,操作用户接口部4选择记 录模式之后,按下用户接口部4内的记录按钮,则系统控制部5驱动 由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构成的图像 传感器7。
这时,通过透镜8将拍摄对象的光学图像聚集到图像传感器7的 受光面上。这样,图像传感器7光电转换该光学图像,将获得的拍摄 影像信号输送到模拟/数字转换部9。另外,模拟/数字转换部9对输送 来的拍摄影像信号进行模拟/数字转换处理,将获得的影像信息输送到 CODEC (Compressor/Decompressor:压縮及解压縮)部10。
CODEC部10通过总线11原封不动地将输送来的影像信息传输到 显示部6。显示部6由例如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等构成,显示基于供给的影像信息的拍摄影像(整个影像)。
另外,CODEC部10以MPEG (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动画
专家组)方式等的规定压缩编码方式,对供给的影像信息进行编码处 理,通过总线ll将获得的编码影像信息、和没有经过该编码处理的影 像信息存储到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读取存储器)12中。
而且,之后,在系统控制部5的控制下,存储到RAM12中的编码 影像信息由硬盘装置控制部13或DVD驱动器控制部14从RAM12中读 出,记录到硬盘装置2或DVD3中。
另外,存储到RAM12中的影像信息由面孔识别执行部15读出。 而且,面孔识别执行部15对基于该影像信息的拍摄影像进行规定的面 孔识别处理,将其识别结果作为下述的面孔识别管理信息输送到当时 存储编码影像信息的硬盘装置控制部2或DVD驱动器控制部14。这样, 该面孔识别管理信息对应上述编码影像信息,记录到硬盘装置2或 DVD3中。
另一方面,操作用户接口部4,选择再现模式之后,按下用户接口 部4内的再现按钮,则系统控制部5控制对应的硬盘装置控制部13或 DVD驱动器控制部14,从而,从硬盘装置2或DVD3读出编码影像信 息,通过总线11将该编码影像信息输送到CODEC部10。
在系统控制部5的控制下,CODEC部10对从硬盘装置控制部13 或DVD驱动器控制部14输送来的编码影像信息进行规定的解码处理, 通过总线11将获得的再现影像信息输送到显示部6。于是,在显示部 6显示基于该再现影像信息的再现影像。
而且,图像尺寸转换部16也连接总线11。另外,在例如拍摄操作 时等,在系统控制部5的控制下,图像尺寸转换部16提取在RAM12 中存储的影像信息,从由硬盘装置2或DVD3读出、在CODEC部10 中解码的影像信息中提取各场景的起始帧的影像信息,以及提取各章 节的起始帧的影像信息。而且,图像尺寸转换部16将上述提取的影像 信息分别转换成规定尺寸的縮略图像的图像信息,这样,使获得的场 景的起始帧、或各章节的起始帧的縮略图像的图像信息对应该场景, 存储到保存该场景的编码影像信息的硬盘装置2或DVD3中。
另外,摄像机1完全具备在连接电源时或充电时、以及向硬盘装
9置2或DVD3进行存取时等,向点亮的LED或各电路等供给电源电力的 蓄电池等的其他普通的摄像机的硬件或功能。
另外,下面,假想拍摄时将拍摄影像记录到硬盘装置2中,拍摄 后向DVD3复制该拍摄影像的使用方法,并进行说明;但也可以采用 拍摄时将拍摄影像记录到DVD3中,拍摄后向硬盘装置2复制该拍摄 影像的使用方法。
(1-2)场景管理信息
对于本摄像机1,拍摄时,在硬盘装置2中同时记录编码影像信息 和每个场景的管理信息(下面,将其称为场景管理信息)。该场景管 理信息由章节管理信息和面孔识别管理信息等管理场景用的信息构 成。章节管理信息包含每个章节的起始帧的位置、长度、重要度以及
概要等信息。另外,面孔识别管理信息包含拍摄时、由面孔识别执 行部识别的面孔出现的帧的位置,和该帧中的该面孔的表情以及该帧 中的该面孔的大小等信息。
图2表示章节管理信息的一个例子。该图2所示的章节管理信息 20由在该场景内设定的每个章节的章节ID信息21、起始帧位置信息22 以及章节重要度信息23构成。
章节ID信息21表示分别赋予各章节的固有ID (下面,将其称为章 节ID),起始帧位置信息22是表示对应章节的起始帧的位置(时、分、 秒以及帧编号)的信息。另外,章节重要度信息23是表示针对对应章 节设定的重要度(下面,将其称为章节重要度)的信息。对于章节重 要度的详细说明如下所述。通过系统控制部5使该章节管理信息20与 该场景的编码影像信息相对应,并将其存储到硬盘装置2中。
另外,图3表示面孔识别管理信息的一个例子。该图3所示的面 孔识别管理信息24由在对应场景内识别的每张面孔的面孔ID信息25、 路径/文件名信息26以及帧位置信息27构成。
面孔ID信息25是表示分别对由面孔识别执行部15识别的每张面 孔附加的固有ID (下面,将其称为面孔ID)的信息,路径/文件名信息 26是表示到对应面孔的图像(下面,将其称为面孔图像)的图像文件 的路径或该图像文件的文件名的信息。在上述图像文件中存储的面孔 图像可以是帧内最初识别该人物时捕捉到的图像;也可以是在进行面孔识别处理时识别出笑脸等较好的表情,在场景中捕捉到该人物的最 佳表情后的图像。
另外,帧位置信息27是表示识别对应面孔后的帧位置(时、分、 秒以及帧编号)的信息。该帧位置信息27包含出现对应面孔的所有的 帧位置。因此,在该场景中越是出现次数多的面孔(人物)包含在帧 位置信息27中的帧位置的数量也越多。而且,也可以与上述各帧位置 分别对应而记录着该帧中的该面孔的表情种类。
如上所述,通过面孔识别执行部15使该面孔识别管理信息24与 当时记录的拍摄影像的编码影像信息加以对应而存储到硬盘装置2中。 (1-3)设定章节重要度的方法
图4表示将面孔识别功能设定为"有效"并进行拍摄时,在显示 部6显示的拍摄影像的一个例子。在本摄像机1中,当将面孔识别功 能设定为"有效"时,在由显示部6显示的拍摄影像30内显示四边形 框架31,包围由面孔识别功能检测出的人的面孔。而且,当将面孔识 别功能设定为"无效"时,不显示该框架31。
图5表示将面孔识别功能设定为"有效"并进行拍摄时,与在硬 盘装置2中记录拍摄影像(下面,将其称为拍摄影像记录处理)的处 理有关的系统控制部5的处理内容。系统控制部5基于在内部存储器 中存储的对应控制程序,进行该图5所示的拍摄影像记录处理。
艮P,选择记录模式之后,按下用户接口部4的记录按钮,则系统 控制部5开始该拍摄影像记录处理,首先,分别控制模拟/数字转换器 9以及CODEC部10,从而,使拍摄影像的影像信息以及将其编码后的 编码影像信息存储到RAM12中,同时,控制硬盘装置控制部13,从而, 从RAM12读出一帧那么多的编码影像信息,将其记录到硬盘装置2中 (SP1)。
接着,系统控制部5通过控制面孔识别执行部15,从RAM12读出 与在步骤SP1中通过硬盘装置控制部13从RAM12读出过编码影像信 息的帧相同的帧的影像信息,对基于该影像信息的拍摄影像进行面孔 识别处理(SP2)。
这时,面孔识别执行部15通过例如使用平均面孔的模版匹配等方 法,进行面孔识别处理。但是,使用者也可以在拍摄前预先制作出现重要人物的重要人物清单,通过使用该重要人物清单的模版匹配进行 面孔识别处理。而且,若面孔识别执行部15完成该面孔识别处理,则 将该面孔识别处理的处理结果反映(更新面孔识别管理信息)到由图3 所述的上述面孔识别管理信息。
接着,系统控制部5判断是否完成了在硬盘装置2中记录通过拍 摄获得的所有帧的编码影像信息(SP3)。而且,若根据该判断获得否 定结果,则系统控制部5返回到步骤SP1,之后重复同样处理(SP1 SP3-SP1)。
而且,若最终在硬盘装置2中记录完通过拍摄获得的所有帧的编 码影像信息,在步骤SP3中获得肯定结果,则系统控制部5结束该拍摄 影像记录处理。
而且,如上所述,可以对每帧实施该拍摄影像记录处理中的步骤 SP2所示的面孔识别处理,另夕卜,也可以以多帧1次的比例进行上述处 理。通过以多帧一次的比例进行上述处理,可以减轻面孔识别执行部 15的处理负担。
另外,即使将面孔识别功能设定为"无效"并进行拍摄时,也可 以在拍摄后通过菜单操作等对记录完的场景进行面孔识别处理(下面, 将其称为拍摄后面孔识别功能),即使通过该功能也可以制作成与图3 相同的面孔识别管理信息。通过该拍摄后面孔识别功能,对于没有面 孔识别功能的其它摄像机拍摄的场景,也可以进行使用了下述面孔识 别功能的章节重要度的设定,因此,对于使用者来说非常方便。
接着,说明基于如上所述获得的面孔识别处理的处理结果(面孔 识别管理信息24 (图3)),针对1个场景内的各章节分别决定章节 重要度的方法。
而且,如下所述,在1个场景内设定至少1个章节。制作章节可 采用下述方法使用者手工确定章节位置并进行制作的方法、当场景 内的亮度变化大时自动制作章节的方法、以及以每数分钟 数十分钟 的固定间隔制作章节的方法等,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任意方 法设定章节。
图6表示系统控制部5的处理内容,其中,该处理内容与针对1 个场景内的各章节分别设定章节重要度的章节重要度设定功能有关。若操作用户接口部4,输入第一画面显示要求,则系统控制部5按照在 未图示的内部存储器中存储有的对应控制程序,进行该图6所示的章 节重要度设定处理。
艮P,若输入上述第一画面显示要求,则首先,系统控制部5读出 在硬盘装置2中存储的作为当时对象的场景(下面将其称为对象场景) 的章节管理信息20 (图2)以及面孔识别管理信息24 (图3),使用 上述章节管理信息20以及面孔识别管理信息24,在显示部6上显示图 7所示的重要人物决定画面40 (SP10)。
该重要人物决定画面40是用于使用者决定对象场景内的重要人物 的画面。在该重要人物决定画面40中显示拍摄对象场景时、成功识别 了面孔的所有人的面孔图像41。各个面孔图像41是基于从根据图3 所示的上述面孔识别管理信息24所包含的对应路径/文件名信息26(图 3)指定的图像文件中读出的图像数据而显示的图像。
而且,使用者基于在该重要人物决定画面40中显示的各人物的面 孔图像41,可从上述人物中选择应作为重要人物的人物。可以选择多 个人物作为重要人物。另外,也可以预先将作为家族成员等的成为拍 摄对象的频率高的人物的面孔做成重要人物清单,使其注册在摄像机1 中,在重要人物决定画面40上只显示注册过的人物的面孔。如上所述, 由于不显示与写入背景的拍摄对象无关的人物的面孔,因此,使用者 能够简单决定重要人物。
而且,使用者通过规定操作选择了作为重要人物设定的人物的面 孔图像41之后,按下"决定"按钮42。其结果是,此时选择的人物作 为重要人物加以注册。而且,欲终止决定章节重要度的操作时,可按 下取消按钮43。另外,使用者可设定是否常常使用上述重要人物清单, 从而,可提高摄像机1的使用方便性。
接着,系统控制部5等待采用上述重要人物决定画面40决定重要 人物(SP11),若最终由使用者决定重要人物,则基于该决定结果, 分别决定对象场景内各章节的章节重要度(SP12)。
另外,系统控制部5使在步骤SP11中决定的每个章节的章节重要 度反映于通过图2所示的上述章节管理信息20 (SP13),之后,完成 该章节重要度设定处理。图8表示系统控制部5在上述章节重要度设定处理的步骤SP12中
的具体处理内容。
若系统控制部5进行到章节重要度设定处理的步骤SP12,则开始 该重要度决定处理,首先,针对对象场景的每个章节,统计使用者采 用上述重要人物决定画面40(图7)设定的重要人物的出现次数(SP14)。
具体地说,系统控制部5于系统内部在内部存储器中准备场景内 存在的章节数量那么多的计数器。而且,系统控制部5根据使用者采 用重要人物决定画面40决定的重要人物的面孔ID,从面孔识别管理信 息24 (图3)读出该重要人物出场的所有帧的帧位置,参照章节管理 信息20 (图2)、针对每张帧判断这些帧属于哪个章节。系统控制部5 基于该判断结果,针对上述重要人物出现的每张帧,将与该帧所属章 节相对应的计数器的计数值每次加1。系统控制部5对使用者采用重要 人物决定画面40决定的所有重要人物进行上述处理。
接着,系统控制部5使各计数器的计数值标准化到1 5范围内 (SP15),将从6减去通过上述标准化得到的数值后的值分别作为与 该计数器相对应的章节的章节重要度(SP16)。
通过以上处理,将出现重要人物次数最多的章节设定为章节重要 度最大、即[l],将出现重要人物最少的章节设定为章节重要度最小、 即[5]。另外,之后,系统控制部5完成该重要度决定处理,返回到章
节重要度设定处理。
而且,当使用者在重要人物决定画面40上选择出多个重要人物时,
可对章节重要度进行加权等,设定更加想重视的人物,就可进一步提 高摄像机l的实用方便性。
(1-4)使用章节重要度的再现方法 接着,说明以如上所述设定的每个章节的章节重要度为基础的对 象场景的再现方法。而且,在以下说明中,将章节重要度设为5个阶 段,[l]表示章节重要度最高,[5]表示章节重要度最低。另外,在下述 说明中,为了方便起见,分别将章节重要度是[l]称为特急(特别快进)、 将章节重要度是[3]称为紧急(快进)、将章节重要度是[5]称为慢进, 从而加以区分。
图9表示对象场景的章节构成、以及分别对各章节设定的章节重
14要度的一个例子。该图9中,将对象场景划分为章节ID分别为
的9个章节。而且,分别将章节ID为
以及
的2个章节的 章节重要度设定为[l],分别将章节ID为
以及
的2个章节的章 节重要度设定为[3],分别将其它章节(章节ID为[OOl]、

的章节)的章节重要度设定为[5]。
但是,对于本摄像机l,在上述状况中,作为再现模式,从菜单中 选择"慢进再现模式"进行再现,则与针对各章节分别设定的章节重 要度无关,从章节ID小的开始、按照编号顺序依次再现所有章节。也 就是说,在"慢进再现模式"中,再现章节重要度小于或等于[5]的章 节(章节重要度为[1] [5]的章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所有的章节)。
与此相对,若使用者选择"快进再现模式"作为再现模式开始场 景再现,则摄像机l首先再现章节重要度设定成[l]的、章节ID为
的章节,接着再现章节重要度设定成[3]的、章节ID为
的章节,然 后再现章节重要度设定成[l]的、章节ID为
的章节。之后,摄像机 1再现章节ID为
的章节,完成该章节的再现,结束场景再现。也 就是说,在"快进再现模式"中,仅再现章节重要度小于或等于3的 章节(章节重要度为[1] [3]的章节)。因此,在该"快进再现模式" 中,当再现时进行开端查找跳跃,则从章节重要度小于或等于3的第 二个章节的开头开始再现。
另一方面,若使用者选择"特快进再现模式"作为再现模式,开 始场景再现,则摄像机1首先从章节重要度设定成[1]的、章节ID为
的章节开始再现,接着再现章节ID为
的章节之后,结束场景再现。 也即是说,在"特快进再现模式"中,再现章节重要度小于或等于[l] 的章节(章节重要度为[l]的章节)。
因此,对于本摄像机l,无论选择哪种再现模式,都必须再现章节 重要度设定为[l]的章节,而对于其它章节,只有在选择对章节重要度 与被设定为该章节的章节重要度相等或比之小的章节进行再现的再现 模式时,才能再现其它章节。
使用该功能(下面,将其称为章节选择再现功能),在特急模式 再现(特快进再现模式)中确认对象场景的大致内容,在接近想更加 详细地确认内容的影像的阶段时切换到慢进再现模式,从而,可以有效确认对象场景的内容,因此,这是简便的。另外,对于想在更短时 间内掌握场景内容的使用者来说,特急模式再现非常便于使用。
图IO表示系统控制部5进行的与上述章节选择再现功能相关的具 体处理内容。系统控制部5基于在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的控制程序,进
行该图io所示的章节选择再现处理。
艮P,系统控制部5选择"慢进再现模式"、"快进再现模式"或 "特快进再现模式"作为再现模式,输入再现动作的开始命令,则开 始该章节选择再现处理,首先,从对应的硬盘装置2或DVD3读出对 象场景的章节管理信息(SP20)。
接着,系统控制部5基于上述章节管理信息所包含的章节ID信息, 选择最初的章节(例如,章节ID最小的章节)(SP21),判断该章节 的章节重要度是否小于或等于对应当时设定的再现模式而预先设定的 阈值(SP22)。上述阈值在设定"慢进再现模式"作为再现模式时为 [5],在设定"快进再现模式"作为再现模式时为[3],在设定"特快进 再现模式"作为再现模式时为[l]。
而且,若基于上述步骤SP22中的判断,得到否定结果,则系统控 制部5进入步骤SP24;与此相对,若得到肯定结果,则通过控制CODEC 部10,再现该章节,在显示部显示该再现影像(SP23)。
接着,系统控制部5参照章节管理信息,判断在步骤SP21所选章 节的下一个章节是否存在(SP24)。而且,若根据该判断得到肯定结 果,则系统控制部5返回到步骤SP21,之后,从在步骤SP21选择的章 节切换至顺序中的下一个章节,同时,重复同样处理(SP21 SP24-SP21)。
而且,若最终对所有章节完成步骤SP21 步骤SP24的处理,在步 骤SP24得到否定结果,则系统控制部5完成该章节选择再现处理。
接着,说明使用者易于确认针对场景内的每个章节设定的章节重 要度的方法。
图11表示通过使用者操作菜单,可在显示部6上显示的章节一览 画面50。在该章节一览画面50中显示分别对对象场景内的各章节设定 的縮略图像51、各章节的距离场景开头的经过时间以及章节重要度等 该章节的管理信息52。实际上,当操作用户接口部4,输入上述章节一览画面50的显示
命令时,系统控制部5控制对应的硬盘装置控制部13或DVD驱动器控 制部14,从而,从硬盘装置2或DVD3中读出对象场景的章节管理信 息20 (图2)、和与对象场景对应存储的各章节的起始帧的縮略图像 51的图像信息。另外,系统控制部5—方面使基于上述图像信息的各 章节的起始帧的縮略图像51显示在章节一览画面50上,另一方面, 分别对应这些缩略图像51使基于章节管理信息20的各章节的管理信 息52显示在章节一览画面50上。
从而,使用者可基于该章节一览画面50 了解章节重要度高的章节, 因此,能够极快地搜出重要部分。
接着,说明使用者易于确认设定了章节重要度的场景用的方法。
图12表示通过使用者操作菜单,可在显示部上显示的场景一览画 面53。该场景一览画面53中显示在硬盘装置2或DVD3中记录的各场 景的縮略图像54。
实际上,当操作用户接口部4,输入上述场景一览画面53的显示 命令时,系统控制部5通过控制硬盘装置控制部13或DVD驱动器控制 部14,针对在由用户指定的硬盘装置2或DVD3中存储的所有场景, 从硬盘装置2或DVD3中读出该场景的起始帧的縮略图像54的图像信 息。而且,系统控制部5使基于上述图像信息的各场景的起始帧的縮 略图像54显示在场景一览画面53上。
这时,系统控制部5参照各场景的章节管理信息20 (图2),针 对设定了章节重要度的场景,在该场景的縮略图像54上显示规定形状 的图符55。
从而,例如,使用者可根据有无图符55判断是否对想再现的场景 设定章节重要度,因此,通过进行使用了上述章节重要度的再现方法 的再现操作,直接对显示有图符55的场景进行再现操作,从而,能够 有效确认该场景的内容。另外,对于没有显示图符的场景,通过在再 现操作之前进行设定章节重要度的操作,可进行基于上述再现方法的 再现。
(1-5)复制(即翻印)场景时的处理 接着,说明向DVD3复制在硬盘装置2中记录的编码影像信息时的处理。
对于本摄像机l,系统控制部5,当从硬盘装置2向DVD3复制设 定了章节重要度的场景时,不仅向DVD3拷贝该场景的编码影像信息 以及场景管理信息(章节管理信息20 (图2)以及面孔识别管理信息 24 (图3))、还向DVD3拷贝在场景管理信息所包含的面孔识别管理 信息24中注册过的面孔的面孔图像的图像文件。从而,即使在消除硬 盘装置2内的编码影像信息之后,也可以使用DVD3立即进行利用章 节重要度的再现、或章节重要度的再设定。 (1-6)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对于基于本实施方式的摄像机,由于可基于拍摄时进 行的面孔识别处理的处理结果,设定章节的章节重要度,因此,使用 者可以极快发现称为目标的人物(重要人物)多次出现的章节。另外, 由于对应章节的章节优先度,有选择地再现对应的章节重要度的章节, 因此,使用者可在短时间内简单掌握场景整体的内容,可极快发现作 为目标的场景。于是,能够格外提高摄像机1的使用方便性。 (2)第二实施方式
在图1中,60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机。除了设定章节重要度 的方法不同之外,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机6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 机1相同。
艮P,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拍摄后,使用者使用重要人物决定画 面40 (图7)决定重要人物,基于该决定结果设定各章节的章节重要 度。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拍摄前,仅对使用者决定的重 要人物进行面孔识别处理,基于该面孔识别处理的处理结果设定各章 节的章节重要度。
图13表示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定章节重要度的方法中 的、与拍摄前使用者设定重要人物的重要人物设定处理有关的系统控 制部61的处理内容。系统控制部61基于在未图示的内部存储器中存 储的控制程序,进行该重要人物设定处理。
艮P,若操作用户接口部4选择重要人物设定模式,则系统控制部 61开始该重要人物设定处理,首先,在显示部6上显示图14所示的拍 摄前重要人物设定画面70 (SP30)。接着,系统控制部61等待按下由上述拍摄前重要人物设定画面70 显示的第一以及第二重要人物决定方法选择按钮71、 72中任意一个 (SP31)。在这,第一重要人物决定方法选择按钮71是与现在开始拍 摄重要人物的模式相对应的按钮;第二重要人物决定方法选择按钮72 是与跟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从已进行的拍摄识别出的人物中决定重要 人物的模式相对应的按钮。
另外,若按下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重要人物决定方法选择按钮71、 72中任意一个,则系统控制部61判断按下的按钮是否是第一重要人物 决定方法选择按钮71 (SP32)。
若基于该判断得到肯定结果,则系统控制部61驱动图像传感器7、 模拟/数字转换部7以及CODEC部10,在显示部6上显示图15所示的 当时的拍摄影像(SP34)。于是,此时的使用者用摄像机60拍摄要注 册的重要人物。
接着,在拍摄上述重要人物时,系统控制部61驱动面孔识别处理 部15,对此时拍摄的重要人物进行面孔识别处理(SP35)。另外,若 完成该面孔识别处理,则系统控制部61在面孔识别执行部15制作成 基于该面孔识别处理结果的面孔识别管理信息24 (图3),将其存储 到硬盘装置2中(SP38)。而且,之后,系统控制部61完成该重要人 物设定处理。
与此相对,若根据在步骤SP32中的判断得出否定结果(也就是说, 当按下第二重要人物决定方法选择按钮72时),系统控制部61使图7 所示的上述重要人物显示画面40显示在显示部6上(SP36)。
接着,系统控制部61等待使用该重要人物显示画面40选择重要 人物(SP37),若最终选择重要人物,则在面孔识别处理部15制作成 仅与此时选择的重要人物有关的信息被注册的图3所示的面孔识别管 理信息24 (SP38)。另外,之后,系统控制部61完成该重要人物设定 处理。
另夕卜,之后,系统控制部61在拍摄时控制面孔识别执行部15,如 上所述,在面孔识别管理信息24 (图3)中仅反映与上述注册的重要 人物有关的面孔识别处理的处理结果。另外,在每次完成场景拍摄时, 系统控制部61进行图8所示的上述重要度设定处理,从而,决定在该场景内设定的各章节的章节重要度,基于决定结果更新章节管理信息
20 (图3)。
如上所述,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摄像机60,在拍摄动画前仅对使用 者决定的重要人物进行面孔识别处理,基于该面孔识别处理的处理结 果设定各章节的章节重要度,因此,能够容易地设定章节的章节重要 度。另外,摄像机60由于如上所述事先注册重要人物,可避免下述现 象的发生进行利用面孔识别的自动对焦或自动曝光时,为了识别出 偶尔一起摄入的其他人的面孔,对该人物进行了最佳焦点和曝光设定, 从而,不能理想地拍摄想要拍摄的目标人物。 (3)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图1所示构成的摄 像机1、 60适用本发明的场合进行了说明,但不发明不限于此,可以 广泛地应用于具有其它各种构成的摄像机、或除摄像机以外的例如 DVD记录机、或具备动画拍摄功能的电子照相机或便携电话等。
另外,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使用硬盘装置2或 DVD3作为记录拍摄影像的记录介质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也可以广泛应用DVD以及硬盘装置以外的例如BD (Blu-ray Disc:蓝光 光盘)、CD (Compact Disc) 、 MD (Mini Disc:迷你盘)以及/或者 半导体存储器等其它记录介质。
另外,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在摄像机1、 60中 内置硬盘装置2以及DVD驱动器,即在记录介质中记录再现通过拍摄 获得的场景的影像信息的记录再现部的场合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 限于此,也可以使用通过USB (Universal Serial Bus)或eSATA(Extemal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外部串行先进技术附加设备) 等连接的外置型驱动器作为上述记录再现部。
另外,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由1个系统控制部5、 61构成重要度设定部、控制部以及重要人物设定部进行了说明,其中, 该重要度设定部基于对使用者设定的重要人物进行面孔识别处理的处 理结果设定每个章节的章节重要度,该控制部控制硬盘装置2以及 DVD驱动器、从而基于每个章节的章节重要度有选择地再现对应的章 节重要度的章节,该重要人物设定部将显示部6 —览显示的面孔图像
20中的、由使用者选择的面孔图像所对应的拍摄对象设定为重要人物, 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分别单独构成上述重要度设定部、控制部 以及重要人物设定部。
本发明不仅适用于摄像机,还可广泛用于DVD记录机等各种记录
再现装置。
以上,采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理想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若根据本 发明,则可有选择地再现与使用者设定相对应的特定章节,因此,使 用户能够极快发现期望人物出现的章节。另外,由于能够有选择地再 现与使用者设定相对应的特定章节,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在短时 间内掌握场景整体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对每个场景设定1个或多个章节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记录再现部、面孔识别执行部、重要度设定部以及控制部,其中,该记录再现部在规定的第一记录介质中记录再现通过拍摄获得的所述场景的影像信息,该面孔识别执行部对基于所述影像信息的拍摄影像进行面孔识别处理,该重要度设定部基于对由使用者设定的重要人物进行所述面孔识别处理的处理结果、对每个所述章节设定重要度,该控制部按照基于每个所述章节的重要度有选择地再现对应的所述重要度的章节的方式控制所述记录再现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再现模式设置多个再现模式; 在各所述再现模式中分别设定不同的阈值;所述控制部按照如下方式控制所述记录再现部比较由使用者指定的所述再现模式的阈值和各所述章节的重要度,有选择地再现所述 重要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再现模式的阈值的所述章节。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部和重要人物设定部,其中,该显示部一览显示拍摄所 述场景时所述面孔识别执行部识别出的面孔的图像,该重要人物设定部将与所述一览显示的所述面孔的图像中、由使 用者选择的所述面孔的图像对应的拍摄对象设定为所述重要人物。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要人物为拍摄所述场景前注册过面孔的人物。
5. 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要度设定部基于所述重要人物在所述章节内的出现次数,设定所述章节的重要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针对所述影像信息被记录到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中的每个所述场景,管理在该场景内设定的各所述章节的重要度,根据使用者需求,针对每个该场景,向所述使用者提示是否设定有各所述章节的所述重要度。
7. —种记录再现装置的记录再现方法,该记录再现装置能在规定 的第一记录介质中记录再现通过拍摄获得的场景的影像信息,并且能 对每个所述场景设定1个或多个章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再现方 法包括-对基于所述影像信息的拍摄影像进行面孔识别处理的第一步骤, 基于对由使用者设定的重要人物进行所述面孔识别处理的处理结果、设定每个所述章节的重要度的第二步骤,和基于每个所述章节的重要度、有选择地再现对应的所述重要度的章节的第三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再现模式设置多个再现模式;在各所述再现模式中分别设定不同的阈值;在所述第三步骤中,比较由使用者指定的所述再现模式的阈值和 各所述章节的重要度,有选择地再现所述重要度大于或等于该再现模 式的阈值的所述章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步骤中, 一览显示拍摄所述场景时识别出的面孔的图像,将与所述一览显示的所述面孔的图像中、由使用者选择的所述面 孔的图像对应的拍摄对象设定为所述重要人物。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要人物为拍摄所述场景前注册过面孔的人物。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基于所述重要人物在所述章节内的出现次数, 设定该章节的重要度。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针对所述影像信息被记录到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中的每个所述场景,分别管理在该场景内设定的各所述章节的重要度,根据使用者需求,针对每个该场景,向所述使用者提示是否设定各所述章节的所述重要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者可极快且容易发现目标章节或场景的记录再现装置以及方法。该记录再现装置在规定的第一记录介质中记录再现通过拍摄获得的场景影像信息,同时可在每个场景中设定1个或多个章节的记录再现装置,在该记录再现装置的记录再现方法中,对基于影像信息的拍摄影像进行面孔识别处理,基于对重要人物进行面孔识别处理的处理结果设定每个章节的重要度,基于每个章节的重要度有选择地再现对应的重要度的章节。
文档编号H04N5/77GK101588450SQ20091011836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9日
发明者吉田麻莉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