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膜及使用该音膜的喇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387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音膜及使用该音膜的喇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膜,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装置中的喇叭的音膜。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喇叭已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移 动电话等电子装置中。以驱动原理方式分类,喇叭可分为动圈型、静电型、压电型。目前,动圈型喇叭由于 具有音域宽、成本低等优点,其应用最为普及。动圈型喇叭通常包括音膜、音圈及磁铁,当音 频电流流经音圈时,音圈受磁铁的磁场力作用产生相应的反复运动,从而带动音膜产生活 塞式振动,进而推动周围的空气产生声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音膜的刚性越强,其 振动产生的径向分割运动就会越少,失真也就会越小,从而使得喇叭的发声品质越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降低失真的音膜及使用该音膜的喇叭。一种音膜,包括设于中央的中间区及设于所述中间区外围的连接区,所述连接区 上设有若干长条状的刻痕,所述刻痕沿着所述中间区的切线方向延伸。一种喇叭,包括外框、设于外框内的磁铁、套设于磁铁外的音圈及结合于所述外框 上音膜,所述音圈结合于所述音膜的下表面上,所述音膜包括设于中央的中间区及设于所 述中间区外围的连接区,所述连接区上设有若干长条状的刻痕,所述刻痕沿着所述中间区 的切线方向延伸。上述音膜及使用该音膜的喇叭中,由于音膜上的刻痕沿着该中间区的切线方向延 伸,即刻痕的延伸方向与音膜径向上的夹角为直角,从而使得此时音膜产生一定长度的径 向分割运动总共所需要的力最大,即在音膜承载相同的外力时,其相对于传统音膜产生的 径向分割运动较少,从而可降低喇叭产生的失真,有利于提高喇叭的发声品质。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喇叭的立体组装图。图2为图1所示喇叭沿II-II线的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喇叭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1所示喇叭中的音膜的俯视图。图5为本发明具有不同刻痕方向的音膜在相同的条件下的失真特性曲线图。图6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喇叭中的音膜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与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喇叭,该喇叭包括一外框10、与该外框 10结合的一 U铁20、设于该U铁20内的一磁铁30、设于该磁铁30上的一华司40、设于该磁
3铁30外围的一音圈50、结合于该外框10上的一音膜60及设于该音膜60上的一垫片70。请同时参照图2与图3,该外框10大致呈碗状,其包括一基板11、由该基板11的 外围向上延伸形成的一侧板12及形成于该基板11与侧板12之间的一收容腔13。该基板 11呈圆环形,其正中央设有上述U铁20,该基板11于该U铁20的外围还设有若干细小的 通音孔111,这些通音孔111贯穿该基板11上下表面,其上贴设有一层调音布112,以用于 共同调节喇叭的Q值(品质因素)。该侧板12呈圆环状,其下端与该基板11结合,上端设 有与该收容腔13连通的一开口 121,该侧板12于该开口 121处设有一环状的台阶部122, 该台阶部122位于该收容腔13内。该侧板12的顶端向下凹进形成一出线槽123,以便于音 圈50的出线端由此通过而与设于该基板11的下表面上的一电路板124电连接。该侧板12 的外围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对固定臂125,该对固定臂125对称设置,每一固定臂125上设 有两个固定孔126,以用于将该喇叭固定于一电子装置(图未示)上,该两个固定孔126具 有不同的孔径,以起到防呆的作用。该U铁20大致呈碗状,其包括一圆形的底壁21、由该底壁21的外围向上延伸形成 的一侧壁22及形成于该底壁21与侧壁22之间的一收容腔23。该侧壁22的上端即开口一 端结合于该外框10的基板11的正中央,在本实施例中,该U铁20与外框10 —体成型。该 U铁20的收容腔23与该外框10的收容腔13连通。该磁铁30呈圆柱状,其贴设于该U铁20的底壁21的上表面上。该华司40呈圆 形薄片状,其贴设于该磁铁30的上表面上。该磁铁30、华司40均收容于该U铁20的收容 腔23内,且与该U铁20同心设置,该磁铁30、华司40的外径小于该U铁20的内径,从而于 该磁铁30、华司40与该U铁20之间形成一环形的间隙321。该音圈50呈筒状,其上端粘 合于该音膜60的下表面上,下端设于该环形的间隙321内。该音膜60的整体轮廓为圆形薄片状,其包括设于中央的一中间区61、设于外缘的 一结合区62及连接该中间区61、结合区62的一连接区63,该中间区61、结合区62及连接 区63均同心设置。该中间区61呈圆盘状,其包括位于中间的一底盘部611、位于边缘的一 外围部612及位于该底盘部611与外围部612之间的一音圈连接部613。该底盘部611的 中间向上凸起形成球形弧面状。该音圈连接部613形成于该底盘部611的外围,并将该底 盘部611与该外围部612连接在一起,该音圈连接部613呈环形平板状,其宽度略大于该音 圈50的厚度,该音圈50粘合于该音圈连接部613的下表面上。该外围部612由该音圈连 接部613的外围向上并向外倾斜延伸形成,该外围部612的顶端形成一环形的顶部616。该 连接区63呈环状,其中间向下凹陷形成球形弧面状,该连接区63的上表面上形成若干长条 状的凹陷,其下表面上对应这些凹陷形成若干长条状的凸起,从而于该连接区63上形成若 干长条状的刻痕631。这些刻痕631的横截面为V形,其由热压形成。每一刻痕631的宽度 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即由中间分别向中间区61及结合区62逐渐减小。这些刻痕631呈 螺旋状顺时针排列,其由该中间区61的外围部612的顶部616切向向外延伸形成,即这些 刻痕63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中间区61的径向。该结合区62由该连接区63的外围先倾 斜向下再水平向外延伸形成,该结合区62为环形平板状,其贴设于该外框10的台阶部122 上,以将该音膜60固定于该外框10上。该垫片70呈环状,其由纸或塑胶材料制成。该垫片70的下表面贴设于该音膜60 的结合区62上,其宽度等于该结合区62的宽度,该垫片70的上表面则贴设于使用该喇叭的电子装置上,这样一方面可避免声音泄漏,另一方面可减少该喇叭与电子装置之间的振 动。该垫片70的高度则大于该音膜60向上凸出于该结合区62的最大距离,从而使得该喇 叭工作时,其音膜60不至于碰到电子装置。上述喇叭中,其音膜60的连接区63上设有若干长条状的刻痕631,从而使得该 音膜60沿刻痕631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一加强力巧,此加强力Fl有利于提高该音膜60的 刚性,可阻碍音膜60沿径向上的分割运动。假设使一音膜(其上设有刻痕)产生单位长 度的径向分割运动所需要的径向力为K,那么使音膜产生X单位长度的径向分割运动所需
要的径向力为€=κχ,因此,使音膜沿径向产生X单位长度的分割运动总共所需要的力为
F = ^jFl +F2在其他条件如音膜的材质、形状、周围空气的温度与湿度等都相同的情况 ,
下,音膜的刻痕的延伸方向与音膜径向上的夹角将直接决定音膜产生X单位长度的径向分 割运动总共所需要的力的大小,而上述喇叭中,由于音膜60上的刻痕631沿着该中间区61 的切线方向延伸,即刻痕631的延伸方向与音膜60径向上的夹角为直角,从而使得此时音
膜60产生X单位长度的径向分割运动总共所需要的力F = ^^ +再最大,即在音膜60承载
相同的外力时,其相对于传统音膜产生的径向分割运动较少,从而可降低喇叭产生的失真, 有利于提高喇叭的发声品质。另外,由于该音膜60的中间区61向上凸起,而其连接区63 则向下凹陷,从而使得该音膜60形成上凸下凹的弧面状,这样可进一步提高该音膜60的刚 性,减少音膜60的径向分割运动,从而进一步降低喇叭产生的失真。为进一步了解及验证本发明中的音膜60上的刻痕631形式对喇叭产生的失真的 影响,发明人对具有不同刻痕方向的音膜在相同的条件下测试其失真特性曲线,如图5所 示,其中实线为本发明喇叭的音膜60(刻痕631沿着该中间区61的切线方向延伸)的失真 特性曲线,而虚线为音膜的刻痕的延伸方向与音膜径向上的夹角为55°的失真特性曲线。 由图5可知,本发明喇叭的音膜60的整体失真明显较小,具有较高的发声品质。当然,上述音膜60上的刻痕631还可为其他排列方式,如图6所示的本发明另一 较佳实施例中的音膜60a,该音膜60a与上述实施例中的音膜60不同的是该音膜60a的 连接区63a上的刻痕631a呈螺旋状逆时针排列。
权利要求
一种音膜,包括设于中央的中间区及设于所述中间区外围的连接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上设有若干长条状的刻痕,所述刻痕沿着所述中间区的切线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痕呈螺旋状逆时针或顺时针排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音膜,其特征在于每一刻痕的宽度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音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向上凸起,而连接区则向下 凹陷。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音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包括位于中间的底盘部、位 于边缘的外围部及位于所述底盘部与外围部之间的音圈连接部,所述外围 部由所述音圈连 接部的外围向上并向外倾斜延伸形成,所述外围部的顶端形成环形的顶部,所述刻痕沿着 所述外围部的顶部的切线方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部的中间向上凸起形成球形弧面 状,所述音圈连接部形成于所述底盘部的外围,并将所述底盘部与外围部连接在一起,所述 音圈连接部呈环形平板状,其下表面用于粘合一喇叭的音圈,所述连接区呈环状,其中间向 下凹陷形成球形弧面状。
7.—种喇叭,包括外框、设于外框内的磁铁及套设于磁铁外的音圈音圈,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音膜,所述音圈结合于所述音膜的下表面上,所述 音膜结合于所述外框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包括基板、由基板的外围向上延伸 形成的侧板及形成于所述基板与侧板之间的收容腔,所述侧板呈圆环状,其下端与所述底 板结合,上端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开口,所述侧板于所述开口处设有环状的台阶部,所 述台阶部位于所述收容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外围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对固 定臂,所述固定臂对称设置,每一固定臂上设有至少两个不同孔径的固定孔,以用于将所述 喇叭固定于一电子装置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膜还包括结合区,所述结合区由所 述连接区的外围先倾斜向下再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结合区为环形平板状,其贴设于所 述外框的台阶部上,以将所述音膜固定于外框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呈环状,其贴设于 所述音膜的结合区上,所述垫片的高度大于所述音膜向上凸出于所述结合区的最大距离。
全文摘要
一种喇叭,包括外框、设于外框内的磁铁、套设于磁铁外的音圈及结合于所述外框上音膜,所述音圈结合于所述音膜的下表面上,所述音膜包括设于中央的中间区及设于所述中间区外围的连接区,所述连接区上设有若干长条状的刻痕,所述刻痕沿着所述中间区的切线方向延伸。上述音膜及使用该音膜的喇叭中,由于音膜的连接区上设有沿所述中间区的切线方向延伸的刻痕,这些刻痕可减少喇叭的失真,有利于提高喇叭的发声品质。
文档编号H04R7/02GK101909231SQ200910302879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日
发明者陈皇妙 申请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