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968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测试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固定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测试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于现有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在电子产品(例如,耳机、mp3播放器、mp4播放器等)组装为成品前,需对电子产品进行功能测试以保证其质量。以mp3播放器为例,于mp3播放器组装为成品前,需检测mp3播放器主板的耳机连接接口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以及各种播放功能是否能够实现等等。
通常,于现有技术中,在对mp3播放器进行功能检测时,测试电路板以及mp3播放器主板会放置于泡棉或者其它简易软性物件上。测试电路板利用测试件电性连接mp3播放器主板的相应测试接口以进行测试。同时,测试电路板利用多条传输线连接显示装置以将测试结果传送至显示装置。如此,显示装置可显示mp3播放器主板的测试结果。
然而,于上述测试过程中,mp3播放器主板、测试电路板、测试件以及测试电路板的传输线均没有被固定,因而上述元件易发生移动而造成测试失败。并且,由于测试电路板是放置在泡棉或者其它简易软性物件上对mp3播放器主板进行测试的,因此其在测试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有效地散发出去。
另外,于每次测试时,操作者皆需要手动地插拔测试件两次,所需的插拔力在30N左右。如此,测试作业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引起操作者疲劳。此外,利用操作者手动插拔测试件极易造成测试件脱焊而失效,并且不能确保测试件与mp3播放器主板的测试接口充分接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试固定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试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测试件与待测物件。测试固定装置包括本体、承载件、测试件固定件及至少一个弹簧缓冲模块。承载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本体且用于承载待测物件。测试件固定件设置于本体。测试件固定于测试件固定件。弹簧缓冲模块连接承载件。弹簧缓冲模块与测试件固定件分别位于承载件的相对两侧。当承载件滑动至测试位置时,测试件抵压于待测物件,弹簧缓冲模块处于压缩状态。
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固定装置中,待测物件可随着承载件的滑动而接近或远离测试件,无需操作者手动插拔测试件。并且,弹簧缓冲模块可提供所需的插拔力。如此,不仅操作省时省力,而且可确保待测物件与测试件充分接触。此外,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固定装置中,待测物件与测试件可被有效固定,从而保证了测试质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固定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固定装置的示意图(二)。
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固定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4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固定装置的本体的线缆固定件的分解图。
图5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固定装置的弹簧缓冲模块的分解图。
图6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固定装置的弹簧缓冲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固定装置的示意图(一)。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固定装置的示意图(二)。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固定装置1包括本体10、承载件12、辅助固定件13、测试件固定件14、快速夹(clamp)15、连接件17以及弹簧缓冲模块18。
本实施例中的测试固定装置1用于固定测试件3与待测物件(图未示)。于本实施例中,待测物件可为mp3播放器主板。测试件3可用于测试此mp3播放器主板的耳机连接接口的功能是否正常。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测试固定装置1还可用于固定其它测试件与待测物件。
于本实施例中,测试件3固定于测试件固定件14。测试件固定件14设置于本体10。承载件12可滑动地设置于本体10。弹簧缓冲模块18连接承载件12,且弹簧缓冲模块18与测试件固定件14分别位于承载件12的相对两侧。快速夹15固定于辅助固定件13。辅助固定件13可调节地设置于本体10。连接件17连接快速夹15与弹簧缓冲模块18。
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0为一概呈长方体的壳体。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本体10也可呈立方体或其它立体形状。
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0的材料为电木。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本体10可采用其它绝缘且耐高温的材料。
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0可由盖板100、底板101、两个相对的第一侧板102以及两个相对的第二侧板103组合形成。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本体10亦可为一体成型。
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0具有多个散热孔105,其设置于本体10的两个第一侧板102。如图1所示,第一侧板102的中间设置有两列散热孔105(三个一列)。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散热孔105的数目及设置位置。
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0还具有多个线缆固定件106。如图2所示,本体10可具有四个线缆固定件106,其设置于第二侧板103,且该些线缆固定件106可为穿孔。关于线缆固定件106的作用与具体结构,容后详述。
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固定装置1的局部示意图。图4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固定装置1的本体10的线缆固定件106的分解图。请一并参考图3与图4。
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0的盖板100、底板101、第一侧板102以及第二侧板103形成一容置空间104。一电路板4设置于本体10的容置空间104中。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路板4在四个端角处分别设置有四个通孔42。本体10的底板101上凸设有四个凸柱1012。该些凸柱1012与电路板4上的该些通孔42一一对应。此外,该些凸柱1012内分别设置有螺孔(图未示)。由此,螺丝(图未示)可穿设该些通孔42而螺固于该些凸柱1012中的该些螺孔,从而可固定电路板4。
于本实施例中,利用该些凸柱1012,电路板4可被固定于底板101的上方空间。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固定电路板4,而且还为电路板4提供了散热空间。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电路板4在四个端角处可分别设置四个卡合孔。本体10的底板101上可凸设四个卡合结构。该些卡合结构与该些卡合孔一一对应。利用该些卡合结构对应地卡合于该些卡合孔,电路板4亦可固定于本体10的底板101的上方空间。
于本实施例中,电路板4具有多个连接端口(图未示)。该些连接端口可利用传输线连接于外部的显示装置。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体10的第二侧板103包括第一板体1031与第二板体1032。第一板体1031为一长方形板体且于一侧边上具有三个第一弧形部1061与一个第二弧形部1062。其中,第二弧形部1062的半径大于第一弧形部1061的半径。第二板体1032为一凵形板体。第二板体1032的一侧边上具有对应于第二弧形部1062的凸块1033。由此,第一板体1031与第二板体1032结合可形成一具有四个穿孔的长方形板体。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031与第二板体1032可一体成型。
于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板体1031与第二板体1032结合之后,第一弧形部1061及第二弧形部1062可分别与第二板体1032形成线缆固定件106(如图2所示的穿孔)。这些线缆固定件106可用于固定电路板4的传输线。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
于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对应第二弧形部1062的地方,第二板体1032上具有凸块1033,因此,第一弧形部1061与第二板体1032结合形成的线缆固定件106的中心与第二弧形部1062与第二板体1032结合形成的线缆固定件106的中心不在一直线。由图4可知,第二弧形部1062与第二板体1032结合形成的线缆固定件106的中心高于第一弧形部1061与第二板体1032结合形成的线缆固定件106的中心。此外,线缆固定件106的大小可根据电路板4的传输线的大小设置,只要能够卡合传输线即可。并且,线缆固定件106的位置与中心高度可根据电路板4上的连接端口的位置与不同高度而定。如此,即可固定电路板4的传输线,从而避免于测试过程中因传输线脱落而造成测试失败。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线缆固定件106的数目及形状,只要与电路板4的传输线的数目及形状对应即可。
请继续参考图1与图2。于本实施例中,测试件固定件14设置于本体10且包括第一固定件140、第二固定件142以及第三固定件144。第一固定件140于第一方向D1上可调节地设置于本体10。第三固定件144于第二方向D2上可调节地设置于第一固定件140。第二固定件142固定于第三固定件144。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测试件固定件14亦可不设置此第三固定件144,而直接将第二固定件142设置于第一固定件140,并将第二固定件142设置为可于第二方向D2上作调节。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垂直于第二方向D2。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只要第一方向D1不平行于第二方向D2即可。
具体而言,于本实施例中,于第一方向D1上,本体10的盖板100具有至少一条状开口,第一固定件140的底面对应地设置至少一锁固孔。一螺丝可穿过盖板100的条状开口与第一固定件140的锁固孔,由此,第一固定件140可固定于本体10。由于螺丝的锁固位置可于条状开口的范围内移动,因此第一固定件140的位置可于第一方向D1上作调节。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40可设置至少一滑块,由此,第一固定件140于本体10的位置可通过滑块卡合于盖板100上的条状开口的不同位置来调节。
于本实施例中,于第二方向D2上,第三固定件144设置有两个平行的条状开口。第一固定件140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个锁固孔分别对应条状开口。两个螺丝可分别穿过条状开口与第一固定件140上的锁固孔,由此,第三固定件144可固定于第一固定件140。由于螺丝的锁固位置可于条状开口的范围内移动,因此第三固定件144的位置可于第二方向D2上作调节。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亦可仅设置一个条状开口与一个锁固孔,并且第三固定件144亦可以卡合方式或者其它方式于第二方向D2上可调节地设置于第一固定件140。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40为一电木支撑块。第三固定件144为一铝质支撑板。第二固定件142为一不锈钢固定件,用于固定测试件3。另外,第二固定件142可为中空的圆柱体,且其具有一开口用于容置连接测试件3的连接线。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第一固定件140以及第三固定件144的材料。较佳地,第二固定件142的材料可为耐磨损材料,以防止产生滑牙使测试件3从第二固定件142脱落。
于本实施例中,测试件3耦接电路板4(参见图3)且固定于测试件固定件14的第二固定件142。利用测试件固定件14,测试件3可于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形成的一平面内作360度校正,以使得其与待测物件(前述的mp3播放器主板)的测试接口(前述的耳机连接接口)的中心同轴,以便于测试。
于本实施例中,由图1可知,测试件3具有测试部30以及固定部32。其中,固定部32为绝缘材料(例如,塑料)。测试部30为一测试接头(例如,耳机插头)。固定部32可卡固或螺固于第二固定件142。测试部30利用连接线(图未示)电性连接电路板4。连接线依次通过第二固定件142、第三固定件144以及本体10的盖板100电性连接电路板4。
于本实施例中,承载件12可滑动地设置于本体10。承载件12具有承载部122以及两个滑块124。本体10具有四个固定块107以及两个滑轨108。其中,滑轨108分别架设于对应的两个固定块107之间。滑轨108与滑块124一一对应。并且,滑块124利用其上的通孔(图未示)穿设于滑轨108。如此,承载件12可于滑轨108上相对于本体10滑动。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承载件12可设置一个或多个滑块。相应地,本体10可设置一个或多个滑槽。滑块可于本体10的滑槽内滑动,使得承载件12相对于本体10滑动。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承载件12的滑块124以及本体10的滑轨108的数目。于其它实施例中,亦可只设置一个滑块124以及一个滑轨108。
于本实施例中,承载件12的承载部122为长方形凹槽。待测物件可放置于承载部122中,且待测物件的测试接口面对测试件3。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承载部122的形状。承载部122的形状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此外,承载部122的材料可为防静电软性材料。
于本实施例中,承载件12的承载部122具有抵接部1220。抵接部1220位于承载部122面对测试件3的一侧且突出于承载部122。当测试件3从待测物件拔出时,抵接部1220抵住测试件3的固定部32,使得待测物件可与测试件3分离。
于本实施例中,由图2可知,快速夹15固定于辅助固定件13。辅助固定件13可调节地设置于本体10。辅助固定件13的设置方式与测试件固定件14的第一固定件140的设置方式一致。故在此不再赘述。然而,本实用新型亦可不设置此辅助固定件13。于其它实施例中,快速夹15可直接设置于本体10。
于本实施例中,弹簧缓冲模块18包括两个弹簧缓冲单元180以及连杆182。连杆182为一长方体且具有一表面1820与中心线L。两个弹簧缓冲单元180对称地设置于中心线L两侧的表面1820,由此,弹簧缓冲模块18的两个弹簧缓冲单元180沿连杆182的中心线L分别左右对称地连接于连杆182及承载件12(参见图2)。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关于弹簧缓冲模块18的具体结构容后详述。
于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7的一端连接于快速夹15,另一端连接于弹簧缓冲模块18的连杆182。具体而言,由于快速夹15设置于承载件12的右侧(参见图2),因此连接件17的另一端可连接于连杆182的表面1820且位于中心线L的左侧(参见图2)。如此,可确保弹簧缓冲模块18的两个弹簧缓冲单元180对承载件12产生均衡的弹力。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图5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固定装置1的弹簧缓冲模块18的分解图。图6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固定装置1的弹簧缓冲模块18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一并参考图5与图6。
于本实施例中,弹簧缓冲单元180包括弹簧导向杆1800、第一弹簧阻挡片1801、弹簧1802、第二弹簧阻挡片1803、轴套1804、卡簧阻挡片1805以及卡簧1806。弹簧导向杆1800具有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第一端E1固定于承载件12。第一弹簧阻挡片1801、弹簧1802、第二弹簧阻挡片1803、轴套1804、卡簧阻挡片1805以及卡簧1806依次从第二端E2套设于弹簧导向杆1800。其中,第一弹簧阻挡片1801、弹簧1802、第二弹簧阻挡片1803、轴套1804以及卡簧阻挡片1805可于弹簧导向杆1800上移动。卡簧1806则固定于弹簧导向杆1800的第二端E2。弹簧1802位于第一弹簧阻挡片1801及第二弹簧阻挡片1803之间。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连杆182的表面1820上沿中心线L对称地设置有两个通孔1821。两个轴套1804分别套设于两个通孔1821内,使得两个弹簧缓冲单元180沿中心线L对称地设置于连杆182。其中,每个弹簧缓冲单元180的卡簧1806与卡簧阻挡片1805位于连杆182的一侧,第一弹簧阻挡片1801、弹簧1802以及第二弹簧阻挡片1803位于连杆182的另一侧。当弹簧缓冲模块18连接承载件12时,连杆182平行于承载件12,两个弹簧缓冲单元180沿中心线L对称地连接于承载件12。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弹簧缓冲单元180的数目及连杆182的态样。于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调整弹簧缓冲单元180的数目及设置不同形式的连杆182。
以下详细说明测试固定装置1的作动过程,请一并参考图1、图2、图5及图6。图1所示为测试固定装置1处于初始状态。此时,快速夹15未被按压,承载件12与弹簧缓冲模块18均位于第一位置。图2所示为测试固定装置1处于测试状态。此时,快速夹15被按压至最低位置,承载件12以及弹簧缓冲模块18均位于测试位置,并且,弹簧缓冲模块18处于压缩状态。
于本实施例中,于使用测试固定装置1进行测试时,首先,将待测物件(例如,前述的mp3播放器主板)放置于承载件12的承载部122中,且使待测物件的测试接口(例如,前述的mp3播放器主板的耳机连接接口,即耳机插口)面对测试件3(例如,耳机插头)。接着,按压快速夹15。于快速夹15被按压的过程中,利用连接件17拉动弹簧缓冲模块18以及承载件12沿第一运动方向P1运动。
具体而言,连接件17将快速夹15提供的第一作用力利用连杆182传送给弹簧缓冲单元180的轴套1804。然后,轴套1804推动第二弹簧阻挡片1803,第二弹簧阻挡片1803推动弹簧1802,弹簧1802推动第一弹簧阻挡片1801沿第一运动方向P1运动。当第一弹簧阻挡片1801接触到弹簧导向杆1800的第一端E1时,承载件12被推动。即,在第一作用力下,弹簧缓冲模块18推动承载件12沿第一运动方向P1运动。接着,承载件12沿第一运动方向P1于本体10的滑轨108上滑动。于上述过程中,由于承载件12与滑轨108之间的摩擦力小于第一作用力,因此,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不会阻挡承载件12的滑动。此时,弹簧1802处于正常状态,即未被压缩。
于本实施例中,随着快速夹15不断下压,承载件12逐渐接近测试件3,测试件3的测试部30逐渐进入待测物件的测试接口。当待测物件的测试接口与测试件3的测试部30接触并产生干涉时,测试部30对待测物件产生一沿第二运动方向P2的第二作用力。同时,弹簧缓冲模块18在第一作用力的推动下,依旧沿第一运动方向P1运动。此时,第二弹簧阻挡片1803在第一作用力下压缩弹簧1802,使得弹簧1802对承载件12产生一沿第一运动方向P1的弹力。由于上述弹力大于第二作用力,因此,上述弹力继续推动承载件12沿第一运动方向P1运动,以使测试件3的测试部30完全进入承载件12上的待测物件的测试接口。例如,测试件3与待测物件的测试接口可为卡合固定关系。上述弹力可提供测试件3与待测物件的测试接口的卡合力(即所需的插拔力)。如此,可确保待测物件的测试接口与测试件3的测试部30充分接触,从而保证测试质量。
于本实施例中,根据胡可定律,弹簧1802提供的弹力大小F=k×1,其中1为弹簧的形变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因为k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因此,于操作过程中,弹力的大小F取决于弹簧的形变量1。于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同类型的弹簧。
于本实施例中,当快速夹15被按压至最低位置(即最大按压位置)时,测试件3的测试部30与待测物件的测试接口恰可充分接触,此时承载件12与弹簧缓冲模块18即处于测试位置。
于本实施例中,在测试件3的测试部30与待测物件的测试接口完全接触之后,可以开启电路板4(参见图3)的电源以开始测试。测试结果可通过电路板4的传输线传送至外部以分析并显示测试结果,从而可以判断待测物件的测试接口是否正常。
于本实施例中,待测试结束后,可将快速夹15朝上拉起。此时,连接件17拉动弹簧缓冲模块18沿第二运动方向P2运动。具体而言,连杆182沿第二运动方向P2被连接件17拉动,从而带动弹簧缓冲单元180的轴套1804沿第二运动方向P2运动。因为卡簧1806固定于弹簧导向杆1800的第二端E2且位于连杆182的表面1820,因此,连杆182在弹簧导向杆1800上沿第二运动方向P2的运动会受到卡簧1806的阻挡。如此,利用连接件17的拉动,连杆182、弹簧缓冲单元180以及承载件12会一起沿第二运动方向P2运动。同时,承载部122的抵接部1220抵住测试件3的固定部32,使得待测物件的测试接口可顺利地脱离测试件3的测试部30。此时,第一弹簧阻挡片1801、弹簧1802以及第二弹簧阻挡片1803均可沿第二运动方向P2于弹簧导向杆1800上移动,直至弹簧1802恢复至正常状态,即未被压缩。
图7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固定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7。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固定装置2与上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固定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测试固定装置2不包括辅助固定件及连接件。即本实施例中的测试固定装置2仅包括本体20、承载件22、测试件固定件24、快速夹25以及弹簧缓冲模块28。其中,测试固定装置2的本体20、承载件22以及测试件固定件24的结构、连接关系及作动原理与上一实施例中的本体10、承载件12以及测试件固定件14的结构、连接关系及作动原理均一致,故在此不再赘述。
于本实施例中,快速夹25直接可调节地设置于本体20。弹簧缓冲模块28的连杆282的一端连接于快速夹25。于操作时,快速夹25可直接拉动连杆282。快速夹25与弹簧缓冲模块28的其它结构、连接关系及作动原理与上一实施例中的快速夹15及弹簧缓冲模块18一致,故在此亦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揭露的测试固定装置,操作者无需手动插拔测试件,操作省时省力,而且可确保测试件与待测物件充分接触。此外,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提供的测试固定装置还解决了先前技术中测试件、待测物件、电路板以及电路板的传输线没有固定而造成测试失败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测试质量。再者,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测试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及时有效地散发出去。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测试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测试件与待测物件,其特征是,上述测试固定装置包括
本体;
承载件,可滑动地设置于上述本体且用于承载上述待测物件;
测试件固定件,设置于上述本体,上述测试件固定于上述测试件固定件;以及
至少一个弹簧缓冲模块,连接上述承载件,上述弹簧缓冲模块与上述测试件固定件分别位于上述承载件的相对两侧,当上述承载件滑动至测试位置时,上述测试件抵压于上述待测物件,上述弹簧缓冲模块处于压缩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固定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测试件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上述第一固定件于第一方向上可调节地设置于上述本体,上述第二固定件于第二方向上可调节地设置于上述第一固定件,上述第一方向与上述第二方向不平行,上述测试件固定于上述第二固定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固定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测试件固定件还包括第三固定件,上述第二固定件利用上述第三固定件于上述第二方向上可调节地设置于上述第一固定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固定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本体具有容置空间,用于容置电路板,上述电路板耦接上述测试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固定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本体具有多个散热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固定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本体包括至少一个线缆固定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固定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线缆固定件为穿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固定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线缆固定件为多个,且上述这些线缆固定件的中心不在一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固定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本体还包括至少一个滑轨,上述承载件具有至少一个滑块,上述滑块可沿上述滑轨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固定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测试固定装置还包括快速夹,设置于上述本体且连接上述弹簧缓冲模块,上述快速夹带动上述弹簧缓冲模块与上述承载件于第一位置与上述测试位置间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试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测试件与待测物件。测试固定装置包括本体、承载件、测试件固定件以及至少一个弹簧缓冲模块。承载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本体且用于承载待测物件。测试件固定件设置于本体。测试件固定于测试件固定件。弹簧缓冲模块连接承载件。弹簧缓冲模块与测试件固定件分别位于承载件的相对两侧。当承载件滑动至测试位置时,测试件抵压于待测物件,弹簧缓冲模块处于压缩状态。
文档编号H04R29/00GK201563238SQ20092021847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4日
发明者刘海, 林俊吉 申请人: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