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支持多输入多输出和波束形成的装置和方法

文档序号:774268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时支持多输入多输出和波束形成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同时支持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波束形成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利用改进的空时编码(STC)和波束形成(BF)技术发送数据 流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需要在无线环境下提供各种多媒体服务。最近以 来,为了提供这种多媒体服务需要大容量数据和高速数据传输的支持,所以有关能够高效 利用有限频率的多天线方案正在研究之中。根据在发送/接收期间所使用的天线个数,无线通信方案可以被分为单输入单输 出(SISO)方案和MIMO方案。SISO方案通过一个天线执行发送/接收,而MIMO方案通过多 个天线执行发送/接收。MIMO方案可以被大致分为3种技术。就是说,MIMO方案可以被分 为发送分集技术(下面被称为“空时编码(STC) ”技术),能够利用由多个天线所形成的多 个空间路径来获得分集增益;空间复用技术,通过多个天线同时发送多个数据能够获得复 用增益;以及波束形成(BF)技术,通过利用多个天线形成适合信道的波束并且执行发送能 够获得阵列增益。BF技术通过将被发送到每个终端的发送信号乘以特定波束形成系数并经由多个 天线将其发送而在每个终端的方向上形成波束。当BF技术被应用于一个系统时,终端的接 收信噪比(SNR)会增加,并且无线信道的衰落影响减小,从而可以改善系统的接收性能。然 而,为了应用BF技术并获得最佳的性能改善,波束形成系数和发送信道需要匹配,而当波 束形成系数与发送信道之间存在误差时,可由BF技术所获得的增益大大降低。更特定地, 在实际操作中终端运动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当BF技术被应用于一个系统时,波束形成系 数和发送信道之间的误差进一步增加,因此很难期望系统性能的改善。同时,通过把BF技术与例如SISO方案、STC技术和空间复用技术的其他技术中的 至少一种相组合,一种新型的BF技术可以被应用于该系统。例如,将SISO方案与BF技术 相组合的单输入单输出和波束形成(SISO BF)技术、将STC技术与BF技术相组合的空时编 码和波束形成(STC BF)技术等可以被应用该系统。此时,确定波束形成系数的方法可以根 据每种技术的天线形状而不同。例如,假定有4个发送天线,应用传统STC BF技术的系统具有(2+2)结构。这里, (2+2)结构表示通过天线1和2发送两个数据流的第一数据流,而通过天线3和4发送第二 数据流的结构。应用STC BF技术的系统结构不能简单被推广使用N个发送天线,就是说, 所述结构不能被推广为(N+N)结构。因此,需要含有能够被简单推广使用N个发送天线的 结构的STC BF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处理至少以上问题和/或缺点,并且提供至少以下所述的优点。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无线通信系统中同时支持MIMO和波束形成的装置和方
法。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利用改进的STC BF技术发送数据流的装置和方 法,改进的STC BF技术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统STC BF技术的(2+2)结构被推广为(N+N) 结构。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是,通过根据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运动速度可变地选择天 线发送方法和可变地应用波束形成系数,提供甚至在移动信道环境下其性能也不会恶化的 有效波束形成装置及其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基站的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两个数据流映射 到所有2N个发送天线中的每一个;把两个数据流分别与不同的循环延迟分集(CDD)相位序 列相乘;针对每个发送天线,将与不同CDD相位序列相乘的两个数据流加起来;以及把相加 后的数据流与波束形成系数相乘,并将其发送给每个发送天线。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基站的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调度器,将两个 数据流映射到所有2N个发送天线中的每一个;循环延迟分集(CDD)相位序列乘法器,将两 个数据流分别与不同的CDD相位序列相乘;每个发送天线所用的加法器,针对每个发送天 线,将乘以不同CDD相位序列的两个数据流加起来,每个发送天线所用的波束形成系数乘 法器,把相加后的数据流与波束形成系数相乘并且将其发送给每个发送天线。通过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 白理解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优点和突出的特点。


根据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本发明某些示例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优点和特 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中图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的框图;图2是说明传统STC BF技术的(2+2)结构的示例图;图3是说明由本发明示例实施例所提出的STC BF技术的(4+4)结构的示例图;以 及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允许基站根据终端的运 动速度来可变地选择天线发送方法以及可变地应用波束形成系数的方法的流程图。在各个附图中,应当理解相似的参考编号表示相似的部件、元件和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提供参考附图的以下描述,以便有助于对如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所定义的本发 明的示例实施例的全面理解。它包括有助于理解的各种具体细节,但是这些细节仅仅被看 做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可以对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简明起见,省略了对众所周知 功能和结构的描述。在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和词语并不限于文献含义,而仅仅是 被发明人用于使对本发明有清晰和一致的理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以下对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用于解释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价 物所定义的发明。本发明示例实施例提供STC BF技术的(N+N)结构,以及根据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 端运动速度来可变地选择天线发送方法和可变地应用波束形成系数的可选方案。虽然利用将STC技术和波束形成技术组合起来的STC BF技术作为实例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也适用于将MIMO技术和波束形成技术组合起来的所有组合技术。下文中,我们以基站具有N个发送天线并且通过N个发送天线发送两个数据流为 例来进行描述,并且该描述适用于通过N个发送天线发送两个或多个数据流的情况。图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的框图。参考图1,基站包括调度器100、速度估计器104、信道估计器106、波束形成系数 运算器108、⑶D控制器110、编码器112-1和112-2、调制器114-1和114-2、子载波映射单 元 116-1 禾Π 116-2、CDD 相位序列乘法器 118-1、118-2、118-3 禾Π 118-4、开关 120-1、120-2、 120-3 和 120-4、加法器 122-1、122-2、122-3 和 122-4、波束形成系数乘法器 124-1、124-2、 124-3和124-4、以及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运算器126-1、126-2、126-3和126-4。这 里,调度器100包括天线发送方法选择器102。参考图1,调度器100通过调度确定在当前帧所要发送的数据流(例如,两个数据 流),并且把所确定的数据流送提供给编码器112-1和112-2。这里,利用由信道估计器106 所提供的估计信道值可以执行调度工作。此外,调度器100内的天线发送方法选择器102 在考虑终端接收环境的情况下为所确定的数据流选择天线发送方法。例如,天线发送方法 选择器102通过把由速度估计器104所提供的终端运动速度值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这 里,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来为所确定的数据流选择天线发送方法。就是说, 当终端速度是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高速时,天线发送方法选择器102选择不使用波束形 成技术的STC技术作为天线发送方法。当终端速度是小于第一阈值而大于第二阈值的中 速时,天线发射方法选择器102选择普通的STCBF(2+2)技术。当终端速度是小于第二阈 值的低速时,天线发射方法选择器102选择由本发明示例实施例所提出的STC BF(4+4)技 术。另外,天线发射方法选择器102把所选择的天线发射方法提供给波束形成系数运算器 108,并且从波束形成系数运算器108接收波束形成系数,把它们提供给波束形成系数乘法 器124-1、124-2、124-3和124-4。另外,调度器100根据所选择的天线发送方法来控制开关 120-1、120-2、120-3 和 120-4,以及 CDD 控制器 110。速度估计器104利用终端上行链路信号估计终端的运动速度,并将估计出的终端 速度提供给调度器100内的天线发送方法选择器102。这里,估计终端运动速度的代表性方 法利用由终端定期报告的信道质量指示器(CQI)信息来估计电平交叉率(Level Crossing Rate LCR),并且基于估计出的LCR估计速度。信道估计器106通过接收由终端所发送的探测信号来估计上行链路信道,并且将 估计出的信道值提供给调度器100和波束形成系数运算器108。波束形成系数运算器108从调度器100内的天线发送方法选择器102接收所选择 的天线发送方法,从信道估计器106接收估计信道值来计算波束形成系数,并且将计算出 的波束形成系数提供给调度器100。⑶D控制器110在调度器100的控制下将⑶D相位序列提供给⑶D相位序列乘法器118-1、118-2、118-3和118-4,以便将STC技术应用于所选择数据流。编码器112-1和112-2以相关的编码速率对输入信息数据进行编码,并且输出已编码数据(编码比特或符号)。例如,编码器112-1和112-2可以是卷积编码器、turbo编 码器、或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器(LDPC)。调制器114-1和114-2根据相关的调制方案(调制等级)执行信号点在来自于 所连接编码器112-1和112-2的符号上的映射,并且输出复符号。例如,调制方案包括二 进制相移键控(BPSK),将1个比特(s = 1)映射到1个信号点(复符号);正交相移键控 (QPSK),将两个比特(s = 2)映射到1个复符号;八相相移键控(8PSK),将3个比特(s = 3)映射到1个复符号;16正交幅度调制(QAM),将4个比特(s = 4)映射到1个复符号;以 及64QAM,将6个比特(s = 6)映射到1个复符号。子载波映射单元116-1和116-2将所连接调制器114_1和114_2的输出符号映射 到子载波,并且将其输出。这里,将符号映射到子载波是指将数据符号分别提供给IFFT运 算器126-1、126-2、126-3和126-4的相关输入端(子载波位置)。根据发送天线个数而存在的CDD相位序列乘法器118-1、118-2、118-3和118_4从 ⑶D控制器110接收⑶D相位序列,将从子载波映射单元116-2输出的符号与⑶D相位序列 相乘,并且将其送到与发送天线中的两个天线相对应的开关120-1和120-2,以及与发送天 线中的另外两个天线相对应的加法器122-3和122-4。开关120-1、120-2、120-3和120-4依发送天线的个数而存在,其中,它们中的两 个开关120-1和120-2分别与⑶D相位序列乘法器118-1和118-2相连,而其余两个开关 120-3和120-4被连接到子载波映射单元116-1,以便在调度器100的控制下将从所连接的 ⑶D相位序列乘法器118-1和118-2输出的符号,或者从子载波映射单元116-1所输出的 符号切换到所连接的加法器122-1、122-2、122-3和122-4。就是说,当调度器100选择STC BF(2+2)技术作为所选择数据流的天线发送方法时,调度器100断开开关120-1、120-2、 120-3和120-4,以便120-1、120-2、120-3和120-4不能将从所连接的CDD相位序列乘法 器118-1和118-2输出的符号,或者从子载波映射单元116-1输出的符号切换到所连接的 加法器122-1、122-2、122-3和122-4。另外,当调度器100选择由本发明示例实施例所提 出的STC BF (4+4)技术作为所选择数据流的天线发送方法时,调度器100接通开关120-1、 120-2、120-3和120-4,以便开关120-1、120-2、120-3和120-4将从所连接的CDD相位序列 乘法器118-1和118-2输出的符号,或者从子载波映射单元116-1所输出的符号切换到所 连接的加法器 122-1、122-2、122-3 和 122-4。加法器122-1、122-2、122_3和122-4依发送天线的个数而存在。其中,它们中的两 个加法器122-1、122-2分别与子载波映射单元116-1以及开关120-1和120-2相连,而其余 两个加法器122-3和122-4分别与开关120-3和120-4,以及CDD相位序列乘法器118-3和 118-4相连,以将一个或多个所接收的输出符号相加,然后将其提供给所连接的波束形成系 数乘法器 124-1、124-2、124-3 和 124-4。波束形成系数乘法器124-1、124-2、124_3和124_4依发送天线的个数而存在,在 调度器100的控制下,将从所连接的加法器122-1、122-2、122-3和122-4输出的符号与波 束形成系数相乘,并将其提供给所连接的IFFT运算器126-1、126-2、126-3和126-4,以便将 波束形成技术应用于所选择的数据流。
IFFT运算器126-1、126-2、126-3和126_4依发送天线的个数而存在,通过对输出符号执行IFFT运算,将从所连接的波束形成系数乘法器124-1、124-2、124-3和124-4输出 的符号转换为时域的采样数据。此时,采样数据被射频(RF)处理,以便它是实际可发送的, 并且通过所连接的发送天线将其发送到无线信道。图2是说明传统STC BF技术的(2+2)结构的示例图。参考图2,用于各个发送天线的所有开关被断开,因此,对两个数据流中的第一数 据流执行波束形成,并且通过天线1和2发送第一数据流。对第二数据流执行波束形成并 且通过天线3和4发送第二数据流。此时,⑶D被应用于通过天线3和4发送的第二数据 流,就是说,将第二数据流乘以CDD相位序列,然后发送出去。这里假定使用相同的CDD相 位序列。这里可以将第一数据流乘以与第二数据流的CDD相位序列不同的CDD相位序列, 然后发送出去。图2给出一个实例,将第一数据流乘以⑶D相位序列‘0’然后发送出去。图3是说明由本发明示例实施例所提出的STC BF技术的(4+4)结构的示例图。参考图3,接通用于各个发送天线的所有开关,因此对两个数据流执行波束形成, 并且通过全部四个天线发送两个数据流。就是说,对两个数据流中的第一数据流执行波束 形成,并且通过天线1、2、3和4发送第一数据流。对第二数据流执行波束形成,并且通过天 线1、2、3和4发送第二数据流。此时,⑶D被应用于第二数据流,就是说,将第二数据流乘 以CDD相位序列,然后发送出去。这里假定使用相同的CDD相位序列。这里可以将第一数 据流乘以与第二数据流的CDD相位序列不同的CDD相位序列,然后发送出去。图3给出一 个实例,将第一数据流乘以CDD相位序列‘0’然后发送出去。当将由本发明示例实施例所提出的STC BF技术的(N+N)结构应用于系统时,2符 号部分的接收信号可以用下面的等式(1)来表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其中,rk是第k个符号部分的接收符号,hn是第η个发送天线的信道,Wn是第η个 发送天线的波束形成系数,sk是第k个符号部分的发送符号,nk是第k个符号部分的噪声。 这里,eje对应于被⑶D用于与第二数据流相乘的⑶D相位序列。这里,假定发送最大比发射(MRT)作为波束形成技术,波束形成系数可以被表示 为如下等式(2)<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当等式⑵被代入等式⑴时,接收信号可以被表示为如下等式⑶。.....................................................................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这里,接收信号的输出SNR可以被表示为如下等式(4)。
Y STC, BF(N+N) = (I Ii112+ I h212+· · · + I hN 12) · Y AffGN......................(4)其中,Y·是加性白高斯噪声(AWGN)。这与当SISO BF技术被应用于系统时能 够获得的输出信噪比相同。就是说,当信道估计性能没有影响时,即使当利用由本发明示例 实施例所提出的STC BF(N+N)结构来发送使用SISON个发送天线的BF数据时,也能够获得 相同的性能。在终端实际上快速运动的情况下,在实际运行中,当波束形成技术被应用于系统时,波束形成系数与发送信道之间的误差增加更多,因此减小了应用波束形成所获得的增 益。此外,在终端高速运动的情况下应用波束形成根本没有性能增益,或者性能恶化。更特定地,在使用(4+4)结构或(2+2)结构集合性地应用天线形状的情况下,依赖于终端接收环境的性能会更加恶化。利用终端运动速度的波束形成性能分析表明,与没有 应用波束形成技术时的性能相比,(4+4)结构在低速时具有出色性能,而(2+2)结构在中速 时具有出色性能,波束形成在高速时性能恶化。如上所述,当使用一个方案而不考虑终端的 接收环境时,性能会出现恶化。因此,本发明示例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方法,允许基站估计终端的运动速度,并确定 适合于所估计运动速度的天线发送方法和波束形成系数。首先,在波束形成系数与实际信道完美匹配的理想情况下提供最佳性能的天线发 送方法是由本发明示例实施例所提出的STC BF(4+4结构)技术。因为STC BF(4+4结构) 技术具有一种形状,好像针对每个发送天线的数据流通过相同的信道,将各个发送天线的 信号相加以便可以获得大的阵列增益。在实际运行中,为了应用STC BF(4+4结构)技术并 获得性能增益,终端应当具有低的运动速度,并且信道估计性能应当相同。接下来,STC BF(2+2结构)不具有大的阵列增益,但是它不同地通过天线1和2发 送第一数据流,而通过天线3和4发送第二数据流,以便当终端的运动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 时,可以获得分集增益。因此,当运动速度大于特定阈值时,应用STC BF(2+2结构)技术。最后,在终端高速运动的情况中,由终端信道估计不准确所引起的信道估计误差 以及基站的处理延迟都增大了,并且波束形成系数的估计误差也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无法 期望由波束形成技术所带来的性能提高。因此,当运动速度大于特定阈值时,不应用波束形 成技术。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允许基站根据终端的运 动速度来可变地选择天线发送方法以及可变地应用波束形成系数的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4,在步骤401中,基站接收由终端所发送的探测信号来估计上行链路信 道,因此估计出信道值。在步骤403中,基站利用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估计终端的运动速度,因此获得终 端的速度值。在步骤405中,基站把所获得的终端速度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并且确定终端 速度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当在步骤405中终端的速度大于第一阈值时,在步骤407中基站选择不应用波束 形成技术的技术作为天线发送方法,例如,选择STC技术,并且在步骤409中利用所选择的 天线发送方法发送数据流。反之,当在步骤405中终端的速度不大于第一阈值时,在步骤411中基站确定终端速度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这里将第二阈值设置为小于第一阈值的值。当在步骤411中终端速度不大于第一阈值而大于第二阈值时,基站在步骤413中选择STC BF (2+2)技术作为天线发送方法。基站在步骤415中利用所估计的信道值计算波 束形成系数,并且将所计算的波束形成系数应用于要发送的数据流,在步骤409中利用所 选择的天线发送方法发送数据流。反之,当在步骤411中终端速度甚至不大于第二阈值时,基站在417中选择由本发 明示例实施例所提出的STC BF(4+4)技术作为天线发送方法。基站在步骤415中利用所估 计的信道值计算波束形成系数,并且将所计算的波束形成系数应用于要发送的数据流,在 步骤409中利用所选择的天线发送方法发送数据流。此后,基站结束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算法。如上所述,本发明示例实施例将无线通信系统中(2+2)结构的传统STCBF技术推 广到(N+N)结构,以提供改进的STC BF技术,例如,对两个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执行波束形 成,通过所有N个天线发送数据流,并且将不同的流的循环延迟分集(⑶D)分别应用于两个 数据流。因此,即使当利用由本发明示例实施例所提出的(N+N)结构的STC BF技术来发送 SISO BF数据时,也能够获得与SISO BF技术相同的性能。当SISO数据用户和MIMO数据用户同时存在于同一帧内时,额外使用用于识别发 送SISO数据的SISO区域和发送MIMO数据的MIMO区域需要的STC下行链路(DL)区IE, 因此,增加了 MAP开销,从而使整个系统性能下降。另外,SISO区域和MIMO区域之间的识 别包括符号轴,因此在数据分配期间会出现粒度(granularity)问题,从而使系统容量也 出现减小。在如上所述SISO数据用户和MIMO数据用户同时存在于同一帧的情形中,当使 用由本发明示例实施例所提出的(N+N)结构的STC BF技术时,可以通过MIMO区域来发送 SISO数据,从而不出现由于使用识别SISO区域和MIMO区域所需要的STC DL区IE而引起 的开销问题,因此可以增加系统容量。另外,通过根据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运动速度可变地选择天线发送方法以及可 变地应用波束形成系数,本发明示例实施例提供一种即使在移动信道环境下也能够有效执 行波束形成而不使性能恶化的优点。虽然参考某些示例实施例已经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所定义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 发明的形式和细节进行各种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当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应当 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确定,也应当由其等价物所确定。
权利要求
一种基站的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两个数据流映射到所有2N个发送天线中的每一个;把两个数据流分别与不同的循环延迟分集(CDD)相位序列相乘;针对每个发送天线,将与不同CDD相位序列相乘的两个数据流加起来;以及把相加后的数据流与波束形成系数相乘,并且针对每个发送天线将其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映射两个数据流的步骤包括将两个数据流中的第 一数据流映射到所有2N个发送天线;以及将两个数据流中的第二数据流映射到所有2N个 发送天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估计终端的运动速度;以及把估计的终端运动速度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其中,当估计的终端运动速度不大于第二阈值时,则执行两个数据流的映射、将两个数 据流与不同的CDD相位序列相乘、两个数据流相加、以及发送出去的操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估计的终端运动速度大于第二阈值时,则将两个数据流中的第一数据流映射到2N 个发送天线中的N个发送天线,并且将两个数据流中的第二数据流映射到2N个发送天线中 的其余N个发送天线;将两个数据流分别与不同的CDD相位序列相乘;以及将被映射到相关发送天线的数据流与每个发送天线的波束形成系数相乘,并且将其发 送出去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估计的终端运动速度大于第一阈值时,其中第一阈值被设置为比第二阈值大一参考 值或更多的值,将两个数据流中的第一数据流映射到2N个发送天线中的N个发送天线,并 且将两个数据流中的第二数据流映射到2N个发送天线中的其余N个发送天线;以及将被映射到相关发送天线的数据流发送出去,而不将数据流乘以每个发送天线的波束 形成系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估计终端的信道;以及利用所估计的信道值确定波束形成系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站同时支持空时编码(STC)技术和波束形成技术。
8.一种基站的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调度器,将两个数据流映射到2N个发送天线中的每一个;循环延迟分集(CDD)相位序列乘法器,将两个数据流分别乘以不同的CDD相位序列; 用于每个发送天线的加法器,针对每个发送天线,将乘以不同CDD相位序列的两个数 据流相加起来;以及用于每个发送天线的波束形成系数乘法器,针对每个发送天线,将相加之后的数据流 与波束形成系数相乘并将其发送出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调度器将两个数据流中的第一数据流映射到所有2N个发送天线,并且将两个数据流中的第二数据流映射到所有2N个发送天线。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位于2N个发送天线的N个发送天线路径上的CDD相位序列乘法器和加法器之间的开 关,在调度器的控制下将两个数据流中的第一数据流从相关的CDD相位序列乘法器切换到 相关的加法器,以及位于2N个发送天线的其余N个发送天线路径上的CDD相位序列乘法器 和加法器之间的开关,在调度器的控制下将两个数据流中的第二数据流从相关的CDD相位 序列乘法器切换到相关的加法器;以及 速度估计器,估计终端的运动速度,其中,调度器把估计的终端运动速度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当估计的终端运动速度不 大于第二阈值时,将两个数据流映射到2N个发送天线,并且接通开关。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当估计的终端运动速度大于第二阈值时,调度器 将两个数据流中的第一数据流映射到2N个发送天线中的N个发送天线,而将两个数据流中 的第二数据流映射到2N个发送天线中的其余N个发送天线,并关断开关。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当估计的终端运动速度大于第一阈值时,其中第 一阈值被设置为比第二阈值大一参考值或更多的值,调度器将两个数据流中的第一数据流 映射到2N个发送天线中的N个发送天线,而将两个数据流中的第二数据流映射到2N个发 送天线中的其余N个发送天线,并且控制波束形成系数乘法器不工作。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信道估计器,估计终端的信道;以及波束形成系数运算器,利用估计的信道值确定波束形成系数。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基站同时支持空时编码(STC)技术和波束形成技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同时支持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波束形成的装置和方法。在此方法中,两个数据流被映射到所有2N个发送天线中的每一个。将两个数据流分别乘以不同的循环延迟分集(CDD)相位序列。针对每个发送天线,将乘以不同CDD相位序列的两个数据流相加起来。针对每个发送天线,将相加后的数据流乘以波束形成系数并且发送出去。
文档编号H04B7/04GK101814937SQ201010115759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9日
发明者赵诚权, 边名广, 黄璂焕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