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信息处理装置和模式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和模式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移动电话和笔记本个人计算机(下文中的“笔记本PC”)的大多数信息处理装 置把可活动构件用于把要由用户操作的主体与其上显示信息的显示部分连接起来的铰接 部分。然而,大量的信号线和电源线穿过该铰接部分,并且需要用于维持布线的可靠性的方 法。首先想到的是,减少穿过铰接部分的信号线的数量。因此,使得通过使用串行传送方式 替代并行传送方式来进行主体与显示部分之间的数据传送处理。在使用串行传送方式时, 信号线的数量减少。在串行传送方式中,对数据进行编码,然后传送该数据。此时,例如,使用不归零 (NRZ)编码方案、曼彻斯特编码方案、交替传号反转(AMI)编码方案等作为编码方案。例如, JP-A-1991-109843公开了一种通过使用作为双极码的代表性示例的AMI码来传送数据的 技术。该专利文件还公开了这样的技术根据该技术,在利用信号电平的中间值来表示数据 块之后传送该数据块,并且接收侧基于所述信号电平来再生所述数据块。
发明内容
然而,在诸如笔记本PC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即使使用利用以上代码的串行传送方 式,在铰接部分中布线的信号线的数量仍很大。例如,在笔记本PC的情况下,除了要被传送 到显示部分的视频信号之外,还存在与用于照明LCD的LED背光有关的布线,因此在铰接部 分中布有包括这些信号线在内的几十个信号线。IXD是液晶显示的缩写,LED是发光二极管 的缩写。为了减少仍很大的信号线数量,近来发展了这样的编码方案(下文中的“新方 案”),根据该方案,不包含DC分量,并且根据该方案,能够从所接收到的信号中容易地提取 时钟分量。由于基于该新方案而生成的传送信号不包含DC分量,因此可以通过将其叠加在 DC电源上来传送它。此外,通过检测传送信号的极性反转周期,可以在不使用PLL的情况下 由接收侧再生时钟。因此,可以将多个信号线归结在一起,由此可以减少信号线的数量,并 且还可以减少功耗并减小电路规模。PLL是锁相环的缩写。如上所述,对于以笔记本PC、移动电话等为代表的小型电子设备而言,功耗的减少 以及信号线数量的减少是重要的问题。根据上述新方案的代码通过使得无需在接收侧设置 PLL而有助于功耗的减少。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尽可能多地省略在电子设备操作过程中要 被驱动的电路来显著地减少功耗。然而,利用该方法,难以减少电子设备的操作所必需的电 路的功耗。鉴于这种考虑,可以想到根据电子设备的操作状态在每个电路的操作与待机之 间切换的方法。例如,JP-A-2002-368676公开了一种根据移动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来间歇地停止 或开始接收控制单元的系统时钟生成操作的技术。然而,未公开控制用于设备内的数据传送的多个通信装置以及在考虑每个通信装置的性质的情况下根据设备的操作状态来控制 操作/待机的方法。特别是,未公开或提出根据内部包括宽带通信装置和窄带通信装置的 设备的操作状态在这些装置的操作与待机之间进行切换的方法。鉴于前述内容,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这样的设备中的节能的新颖且改进的信息 处理装置和模式切换方法,该设备通过使用同一通信介质来实现用于内部数据传送的窄带 通信和宽带通信。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模 块,包括用于与第二模块进行窄带通信的第一窄带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二模块进行宽 带通信的第一宽带通信单元以及用于根据操作模式来控制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的操作 状态的第一操作控制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模块进行窄带通信的 第二窄带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一模块进行宽带通信的第二宽带通信单元以及用于根据 操作模式来控制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的操作状态的第二操作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操作控 制单元在第一操作模式中将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而在第二操作模式中将 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置于待机状态。所述第二操作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中将所 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而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中将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置 于待机状态。所述第一模块可以被构造为还包括模式切换单元,用于经由所述第一宽带通信 单元发送用于将所述操作模式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模式的模式切换 信号。所述第二操作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在经由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接收到所述模式 切换信号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向所述第一模块发送指示所述模式切换信 号的接收成功的响应信号,然后将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置于待机状态。所述第一操作控 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在经由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接收到所述响应信号的情况下将所述 第一宽带通信单元置于待机状态。所述第一模块可以被构造为还包括第一时钟脉冲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模 块发送时钟脉冲。在从所述第二操作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操 作控制单元可以将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所述第一时钟脉冲发送单元可以 向所述第二模块发送所述时钟脉冲,并且所述第二操作控制单元可以在接收到由所述第一 时钟脉冲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时钟脉冲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所述第一时钟脉冲发送单元可以被构造为经由所述第一窄带通信单元向所述第 二模块发送所述时钟脉冲。所述第二操作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在经由所述第二窄带通信 单元接收到所述时钟脉冲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在所述第一操作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转变到操作状态的 情况下,所述第一模块可以经由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发送包。在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 在所述第二操作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转变到操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模块可以经由所述 第二宽带通信单元发送包。可以通过确认在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 元处接收到包来确认从所述第二操作模式到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切换的完成。所述第二模块可以被构造为还包括第二时钟脉冲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模 块发送时钟脉冲。在从所述第二操作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操 作控制单元可以将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所述第二时钟脉冲发送单元可以向所述第一模块发送所述时钟脉冲,并且所述第一操作控制单元可以在接收到由所述第二 时钟脉冲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时钟脉冲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所述第二时钟脉冲发送单元可以被构造为经由所述第二窄带通信单元向所述第 一模块发送所述时钟脉冲。所述第一操作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在经由所述第一窄带通信 单元接收到所述时钟脉冲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在所述第一操作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转变到操作状态的 情况下,所述第一模块可以经由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发送包。在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 在所述第二操作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转变到操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模块可以经由所述 第二宽带通信单元发送包。可以通过确认在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 元处接收到包来确认从所述第二操作模式到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切换的完成。所述第二模块可以被构造为还包括时钟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时钟。所述第二操作 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在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及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不同的第三操作模式 中,将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置于待机状态并将所述时钟生成单元置于待机状态。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将数据编码为不包含DC分量的代码形式, 并发送所述数据。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将数据编码为不包含DC分量并且极性每半 个时钟周期反转的代码形式,并发送所述数据。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可以被构造为通过 检测极性反转周期根据所接收到的由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发送的所述数据的波形来再 生时钟,并通过使用所述时钟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可以被构造为通过将数据编码为不包含DC分量的代码形 式来生成编码数据,将所述数据编码为通过同步地加上振幅比所述编码数据的振幅大的时 钟而获得的代码形式,并发送所述数据。所述第一模块可以被构造为还包括计算处理单元,用于生成要经由所述第一宽 带通信单元传送的数据。所述第二模块可以被构造为还包括输出单元,用于输出经由所述 第二宽带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数据。所述输出单元可以是音频输出设备、图像输出设备及通 信设备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组合。所述第一模块可以被构造为还包括输出单元,用于输出经由所述第一宽带通信 单元接收到的数据。所述第二模块可以被构造为还包括计算处理单元,用于生成要经由所 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传输的数据。所述输出单元可以是音频输出设备、图像输出设备及通 信设备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组合。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由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的模式切换方法,所 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模块,包括用于与第二模块进行窄带通信的第一窄带通信单元 及用于与所述第二模块进行宽带通信的第一宽带通信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用于 与所述第一模块进行窄带通信的第二窄带通信单元及用于与所述第一模块进行宽带通信 的第二宽带通信单元,所述模式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从第一操作模式转变到第二操 作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置于待机状态并将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置于 待机状态;以及在从所述第二操作模式转变到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宽 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并将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这样的设备中实现节能该设备通过使用同一通信介质来实现用于内部数据传送的窄带通信和宽带通信。
图1是示出根据并行传送方式的移动终端的设备构造示例的说明图;图2是示出根据串行传送方式的移动终端的设备构造示例的说明图;图3是示出与根据串行传送方式的移动终端的内部数据传送有关的功能构造示 例的说明图;图4是示出AMI码的信号波形的示例的说明图;图5是示出与根据新方案的移动终端的内部数据传送有关的功能构造示例的说 明图;图6是示出根据新方案的编码方法的说明图;图7是示出诸如移动终端的电子设备的设置有模式切换控制功能的接口电路的 构造示例(主)的说明图;图8是示出诸如移动终端的电子设备的设置有模式切换控制功能的接口电路的 构造示例(从)的说明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设置有模式切换控制功能的接口电 路的构造示例(主)的说明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设置有模式切换控制功能的接口电 路的构造示例(从)的说明图;图11是示出关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方法的模式之间的 状态转变的说明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开始模式切换处理时的触发器的内容的说明 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启动信号(时钟脉冲)的信号波形的说明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启动信号(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的频谱的说 明图;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钟脉冲检测电路的电路构造示例的说明图;图16A是详细地示出关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的要在切换到各模 式时在主侧进行的处理步骤的说明图;图16B是详细地示出关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的要在切换到各模 式时在主侧进行的处理步骤的说明图;图16C是详细地示出关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的要在切换到各模 式时在主侧进行的处理步骤的说明图;图17A是详细地示出关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的要在切换到各模 式时在从侧进行的处理步骤的说明图;以及图17B是详细地示出关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的要在切换到各模 式时在从侧进行的处理步骤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 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并省略对这些结构 元件的重复解释。〈说明的流程〉将简要地提及下面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的流程。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采 用并行传送方式的移动终端100的设备构造。本文中,将指出与并行传送方式有关的缺点。 然后,将参照图2描述采用串行传送方式的移动终端130的设备构造。然后,将参照图3描 述一般的移动终端130的功能构造。本文中,将参照图4对AMI码进行简要的描述。AMI是 交替传号反转的缩写。然后,将参照图5描述采用根据上述新方案的编码方法的移动终端 130的功能构造。然后,将参照图6描述根据上述新方案的编码方法。然后,将参照图7和图8描述设置有切换到睡眠模式的功能的移动终端等中的接 口电路200的构造示例。接下来,将参照图9和图10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设置有切换到睡 眠模式的功能的移动终端等中的接口电路300的构造示例。接下来,关于根据本实施例的 模式切换方法,将参照图11至图15描述将状态从正常模式转变到睡眠模式的方法以及将 状态从睡眠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的方法。接下来,将参照图16A至图16C及图17A和图17B 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中的状态转变的细节。最后,将总结实施例的技术思想 并简要地描述通过该技术思想获得的操作效果。(描述的项目)1 引言1-1 采用并行传送方式的移动终端100的构造1-2 采用串行传送方式的移动终端130的构造1-3 根据新方案的移动终端130的功能构造1-4 设置有模式切换功能的接口电路的构造示例2 实施例2-1 设置有模式切换功能的接口电路的构造示例2-2 模式切换方法的概要2-3 模式切换方法的细节3 结论<1:引言〉首先,在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之前,将简要地总结本实施例所要 解决的问题。(1-1 采用并行传送方式的移动终端100的构造)首先,将参照图1简要地描述采用并行传送方式的移动终端100的设备构造。图1 是示出采用并行传送方式的移动终端100的设备构造的示例的说明图。在图1中,示意性 地例示了作为移动终端100的示例的移动电话。然而,下面描述的技术的应用范围并不限 于移动电话。例如,其可以应用于诸如笔记本PC或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信息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0主要包括显示单元102、液晶单元104(IXD)、连接单元 106、操作单元108、基带处理器IlO(BBP)及并行信号路径112。IXD是液晶显示器的缩写。另外,可以分别将显示单元102及操作单元108称作显示侧和主体侧。另外,为了解释,将 通过并行信号路径112传送图像信号的情况作为示例来描述。当然,要通过并行信号路径 112传送的信号的类型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是控制信号、音频信号等。如图1所示,显示单元102上设置有液晶单元104。通过并行信号路径112传送的 图像信号输入到液晶单元104。液晶单元104显示基于所输入的图像信号的图像。此外,连 接单元106是连接显示单元102与操作单元108的构件。例如,形成连接单元106的连接 构件具有使得显示单元102能够在Z-Y平面内旋转180度的结构。还可以将连接构件形成 为使得显示单元102能够在X-Z平面内旋转。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100将具有能够折 叠的结构。另外,连接构件还可以具有允许显示单元102沿任意方向自由地活动的结构。基带处理器110是为移动终端100提供通信控制功能和应用执行功能的计算处理 单元。从基带处理器Iio输出的并行信号通过并行信号路径112而被传送到显示单元102 的液晶单元104。并行信号路径112设置有多个信号线。在移动电话的情况下,例如,信号 线的数量η约为五十线。在液晶单元104的分辨率为QVGA的情况下,图像信号传送速度约 为130Mbps。并行信号路径112被布线为使得线穿过连接单元106。换言之,连接单元106中设置有形成并行信号路径112的多个信号线。如上所述, 如果连接单元106的活动范围增大,则该活动将对并行信号路径112造成损坏的风险增大。 这将导致并行信号路径112的可靠性的降低。另一方面,如果维持并行信号路径112的可 靠性,则连接单元106的活动范围将受到限制。因为该原因,串行传送方式已在移动电话等 中得到广泛的使用,以便维持并行信号路径112的可靠性,同时还增加形成连接单元106的 可活动构件的自由度。(1-2 采用串行传送方式的移动终端130的构造)现在,将参照图2简要地描述采用串行传送方式的移动终端130的设备构造。图2 是示出采用串行传送方式的移动终端130的设备构造的示例的说明图。在图2中,示意性 地例示了作为移动终端130的示例的移动电话。然而,下述技术的应用范围并不限于移动 电话。例如,其可以应用于诸如笔记本PC或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信息处理装置。此外, 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有与图1中所示的并行传送方式的移动终端100的功能实质上相 同的功能的结构元件,并将省略对这些结构元件的详细解释。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130主要包括显示单元102、液晶单元104(IXD)、连接单元 106及操作单元108。此外,移动终端130包括基带处理器IlO(BBP)、并行信号路径132和 140、串化器134、串行信号路径136及解串器138。与以上描述的移动终端100不同的是,移动终端130利用串行传送方式通过串行 信号路径136来传送图像信号,串行信号路径136是穿过连接单元106布线的。因此,在操 作单元108中设置串化器134来串化从基带处理器110输出的并行信号。另一方面,在显 示单元102中设置解串器138来将通过串行信号路径136传送的串行信号并行化。串化器134将从基带处理器110输出并通过并行信号路径132输入的并行信号转 换成串行信号。经串化器134转换的串行信号通过串行信号路径136输入到解串器138。 当输入串行信号时,解串器138根据所输入的串行信号来恢复原始的并行信号。然后,解串 器138通过并行信号路径140将并行信号输入到液晶单元104。在串行信号路径136中,例如,利用NRZ编码方案编码的数据信号可以单独地传送,或者作为另一种选择,可以将该数据信号与时钟信号一起传送。串行信号路径136中 的线的数量k远少于图1中的移动终端100中的并行信号路径112中的线的数量n(l ( k <<n)。例如,线的数量k可以减少到仅几条线。因此,可以认为与串行信号路径136穿过 的连接单元106的可活动范围有关的自由度远大于并行信号路径112穿过的连接单元106 的自由度。同时,还可以认为串行信号路径136的可靠性很高。另外,诸如LVDS等的差动 信号通常用于流过串行信号路径136的串行信号。LVDS是低压差动信号的缩写。至此,已简要地描述了移动终端130的设备构造。采用串行传送方式的移动终端 130的总体设备构造大致如上所述。然而,连接单元106中的信号线的数量可以根据流过串 行信号路径136的信号的形式而减少。串化器134和解串器138会决定该信号的形式。下 文中,将简要地描述一般的串行传送方式中的串化器134和解串器138的功能构造。其后, 将描述根据上述新方案的串化器134和解串器138的功能构造。(一般构造)这里,将参照图3描述采用一般串行传送方式的移动终端130的功能构造。图3是 示出采用一般串行传送方式的移动终端130的功能构造示例的说明图。然而,应当注意,图3 是主要例示串化器134和解串器138的功能构造的说明图,而省略了对其它结构元件的描述。(串化器1;34)如图3所示,串化器134包括P/S转换单元152、编码器154、LVDS驱动器156、PLL 单元158及定时控制单元160。如图3所示,并行信号(P-DATA)和并行信号时钟(P-CLK)从基带处理器110输入 到串化器134。P/S转换单元152将输入到串化器134的并行信号转换成串行信号。经P/ S转换单元152转换的串行信号输入到编码器154。编码器154对串行信号添加头等,并将 其输入到LVDS驱动器156。LVDS驱动器156利用根据LVDS的差动传送方式将所输入的串 行信号输入到解串器138。相对照的是,输入到串化器134的并行信号时钟输入到PLL单元158。PLL单元 158根据该并行信号时钟来生成串行信号时钟,并将其输入到P/S转换单元152和定时控制 单元160。定时控制单元160基于所输入的串行信号时钟来控制编码器154对串行信号的 发送定时。(解串器138)此外,如图3所示,解串器138主要包括LVDS接收器172、解码器174、S/P转换单 元176、时钟再生单元178、PLL单元180及定时控制单元182。如图3所示,利用根据LVDS的差动传送方式将串行信号从串化器134传送到解串 器138。LVDS接收器172接收到该串行信号。由LVDS接收器172接收到的串行信号输入 到解码器174和时钟再生单元178。解码器174通过参考所输入的串行信号的头来检测数 据的开头部分,并将该信号输入到S/P转换单元176。S/P转换单元176将所输入的串行信 号转换成并行信号(P-DATA)。经S/P转换单元176转换的并行信号输入到液晶单元104。一方面,时钟再生单元178使用内置的PLL单元180通过参考从外部输入的基准 时钟(Ref.CLK)根据串行信号时钟来再生并行信号时钟。由时钟再生单元178再生的并 行信号时钟输入到解码器174和定时控制单元182。定时控制单元182基于从时钟再生单 元178输入的并行信号时钟来控制接收定时。输入到定时控制单元182的并行信号时钟(P-CLK)输出到液晶单元104。以这种方式,从基带处理器110输入到串化器134的并行信号(P-DATA)和并行信 号时钟(P-CLK)被转换为串行信号并被传送给解串器138。然后,解串器138将所输入的串 行信号恢复成原始的并行信号和并行信号时钟。经恢复的并行信号和并行信号时钟输入到 液晶单元104。在并行信号是图像信号的情况下,液晶单元104基于所输入的并行信号来显 示图像。至此,已描述了采用串行传送方式的移动终端130的一般功能构造。如上所述,通 过将并行信号转换成串行信号并传送该串行信号来串行化传送线路。结果,串行信号路径 穿过的部分的活动范围扩大,并且显示单元102的布置的自由度增加。因此,在移动终端 130用于观看和收听电视广播等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使移动终端130变形,使得显示单元 102沿从用户的角度观察为横向的取向布置。自由度的增加使得移动终端130的使用范围 变宽,使得除了各种类型的通信终端功能之外,各种使用变得可能,例如观看视频、收听音 乐等。另外,以上示例描述了串行化诸如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并传送该数据信号的方 法。除了数据信号的传送线路之外,在移动终端130的连接单元106中还设置至少电源线。 电源线的断裂将导致严重的损坏,因此,提高其可靠性是极其重要的。此外,关于连接单元 106的活动范围的限制对于传送线路的数量为1的情况及该数量为2或更多的情况大为不 同。因此,已经提出这样的方案,根据该方案,将数据信号叠加在电源线上传送。该方案用于将数据信号编码为不包含DC分量的代码形式(例如,AMI码(参见图 4)和曼彻斯特码),并通过将该数据信号叠加在电源线上来传送它。使用该方法将使得能 够将连接单元106中的传送线路的数量减少电源线的数量。(问题总结1)如上所解释的,如同以上描述的移动终端100的并行传送方式那样的并行传送方 式并不适合于自由地改变操作单元108和显示单元102的位置关系。因此,提出了如在以 上所描述的移动终端130中那样设置串化器134和解串器138以使得串行传送成为可能并 增大显示单元102的活动范围的方法。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加显示单元102的活动性,通过 利用不包含DC分量的代码的特性,提出了将信号叠加在电源线上并传送该信号的方案。然而,如图3所示,在移动终端130中使用PLL单元180 (下文中的“PLL”)来再生 所接收到的串行信号的时钟。该PLL必须从根据曼彻斯特编码方案等编码的信号中提取时 钟。然而,PLL自身的功耗量并不小。因此,设置PLL将使移动终端130的功耗增加PLL的 功耗量。这种功耗量的增加对于诸如移动电话等的小设备而言是严重的问题。鉴于该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传送信号的新的传送方案(新方案),所 述信号不包含DC分量,并且通过使用在时钟再生时不需PLL电路的代码来传送该信号,使 得在解串器138处不需PLL。下文中,将描述该新方案。另外,尽管在以下解释中,将根据新 方案的以AMI码为基础的编码方法作为具体示例,但是新方案的应用目标并不限于AMI码。(1-3 根据新方案的移动终端130的功能构造)首先,将简要地描述AMI码,然后,将描述根据新方案的移动终端130的功能构造 和该移动终端130的编码方法。(AMI码的信号波形)
首先,将参照图4简要地描述AMI码的信号波形及其特性。图4是示出AMI码的 信号波形的示例的说明图。在以下解释中,假定A是任意正数。AMI码是使用电位0表示数据值0并使用电位A和-A表示数据值1的代码。然 而,注意,交替地使用电位A和电位-A。即,在用电位A表示数据值1之后,如果下一个数据 值还是1,则将用电位-A表示这个1。因为通过以这种方式重复地反转极性来表示数据值, 所以AMI码不包含DC分量。具有与AMI码相同的特性类型的其它码例如包括部分响应方案,该方案将数据表 示为PR(1,_1)、PR(1,0,-l)、ra(l,0,...,-1)等。使用这种极性反转的传送码称作双极 码。作为另一种选择,双码方案等可以用于新方案的编码方法。在以下解释中,将使用具有 100%的占空的AMI码的编码方法作为示例来描述。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周期Tl至T14的AMI码。在该图中,在定时T2、T4、T5、T10、 Τ11、Τ12和Τ14出现数据值1。如果在定时Τ2电位为Α,则在定时Τ4电位为-Α。此外,在 定时Τ5电位为Α。如此,与数据值1相对应的幅值在正值与负值之间交替地反转。这是以 上所描述的极性反转。相对照的是,数据值0总是由电位0来表示。这种表示形式允许AMI码不包含DC 分量。然而,如在定时T6至T9看到的,这有时候会导致连续的0电位。连续的0电位使得 难以在不使用PLL的情况下从信号波形中提取时钟分量。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这 样的方法作为新方案,该方法在传送AMI码(或具有等同的特性的代码)之前将时钟叠加 在该AMI码上。后面将详细地描述该方法。(移动终端130的功能构造)下文中,将参照图5描述根据新方案的移动终端130的功能构造。图5是示出根 据新方案的移动终端130的功能构造的示例的说明图。然而,应当注意,图5是主要例示串 化器134和解串器138的功能构造的说明图,而省略对其它结构元件的描述。此外,省略对 已经描述的移动终端130的结构元件的详细描述。(串化器1;34)首先,将描述串化器134。如图5所示,串化器134由P/S转换单元152、LVDS驱 动器156、PLL单元158、定时控制单元160及编码器192构成。与前面所描述的一般构造 的主要不同点在于编码器192的功能。如图5所示,并行信号(P-DATA)和并行信号时钟(P-CLK)从基带处理器110输入 到串化器134。P/S转换单元152将输入到串化器134的并行信号转换成串行信号。经P/ S转换单元152转换的串行信号输入到编码器192。编码器192对串行信号添加头等,并生 成发送帧。此外,编码器192利用后面描述的新方案的编码方法对所生成的发送帧进行编 码,并生成传送信号。接下来,将参照图6描述编码器192生成编码信号的方法。图6是示出新方案的 编码方法的示例的说明图。另外,图6例示了生成以AMI码为基础的代码的方法。然而,新 方案并不限于此,而可以应用于任何具有与AMI码相同的特性的代码。例如,可以应用于双 极码、根据部分响应方案的码等。图6的(C)中所示的信号是利用新方案的编码方法编码的信号。在该信号中,数 据值1由多个电位Al (-1、-3、1、3)来表示,数据值0由与电位Al不同的多个电位A2 (-2、2)来表示。另外,该信号被构造为使得极性被反转并且使得相同的电位不连续地出现。例如, 参考在定时T6至T9中连续地出现数据值0的部分,电位为-2、2、-2、2。使用这种代码,使 得即使在相同的数据值连续地出现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检测上升沿和下降沿来再生时钟分量。因为编码器192生成以上所描述的代码,所以其设置有加法器ADD。如图6所示, 例如,编码器192将所输入的串行信号编码为AMI码(A),并将该AMI码输入到加法器ADD。 此外,编码器192生成频率为AMI码的传送速度Fb的频率的一半(Fb/2)的时钟(B),并将 该时钟输入到加法器ADD。这里,时钟的幅值是AMI码的N倍(N > 1 ;在图6中的示例中,N =2)。然后,编码器192通过使用加法器ADD来将AMI码与时钟相加,并生成代码(C)。此 时,在AMI码和时钟的边沿对齐的情况下将它们同步地相加。在图6中示出的示例中,通过将AMI码(A)与时钟(B)同步地相加而获得的代码 (C)的幅值水平可以取六个值,即,3、2、1、-1、-2和-3。即,传送信号是具有六个幅值水平 的多级信号。因此,传送信号的幅值水平的范围与将AMI码㈧原样传送的情况相比变宽, 并且传送错误变得更有可能出现。这点将在后面详细地描述。另外,这里为了简化解释而 描述了将AMI码(A)与时钟(B)同步地相加的构造。然而,编码器192可以被构造为使得 将数据直接地编码为代码(C)的波形。例如,在图6的情况下,编码器192可以将数据序列 0、1、0、1、1、0、. . .、1 直接地转换为幅值水平 2、-1、2、-3、3、-2、. . .、-1。再次参照图5。以上述方式经编码器192编码的串行信号输入到LVDS驱动器156。 LVDS驱动器156利用根据LVDS的差动传送方式将所输入的串行信号传送到解串器138。另 一方面,输入到串化器134的并行信号时钟输入到PLL单元158。PLL单元158根据并行信 号时钟来生成串行信号时钟,并将该串行信号时钟输入到P/S转换单元152和定时控制单 元160。定时控制单元160基于所输入的串行信号时钟来控制编码器192对串行信号的发 送定时。如上所述,串行信号经编码并被从串化器134传送到解串器138。(解串器138)接下来,将描述解串器138。如图5所示,解串器138主要由LVDS接收器172、S/P 转换单元176、定时控制单元182、时钟检测单元196及解码器194构成。与上述一般构造 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存在不具有PLL的时钟检测单元196。如上所述,利用根据LVDS的差动传送方式将串行信号从串化器134传送到解串器 138。LVDS接收器172接收到串行信号。由LVDS接收器172接收到的串行信号输入到解码 器194和时钟检测单元196。解码器194通过参考所输入的串行信号的头来检测数据的开 头部分,并对根据由编码器192所使用的编码方案编码的串行信号进行解码。接下来,再次参照图6描述解码器194的解码方法。如上所述,编码器192将串行 信号编码为具有六个幅值水平的代码(C)的信号波形。因此,解码器194可以通过进行阈值 确定来对原始信号进行解码,所述阈值确定用于确定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幅值水平是Al还 是A2。例如,图6中的(C)中所示的四个阈值(L1、L2、L3、L4)用于在对应于数据值1的幅 值水平々1(-1、-3、1、3)与对应于数据值0的幅值水平A2(-2、2)之间进行区分。解码器194 首先将所输入的信号的幅值水平与上述四个阈值相比较,并确定幅值水平是Al还是A2。然 后,解码器194基于确定结果来对原始NRZ数据进行解码,并恢复所发送的串行信号。再次参照图5。经解码器194解码的串行信号输入到S/P转换单元176。S/P转换单元176将所输入的串行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P-DATA)。经S/P转换单元176转换的并行 信号输入到液晶单元104。在并行信号是图像信号的情况下,液晶单元104基于该图像信号 来显示图像。现在,要进行上述解码处理,时钟变得必需。因此,时钟检测单元196在从LVDS接 收器172输入的信号中检测时钟分量。如已经解释的那样,通过将码(A)与时钟(B)同步 地相加来获得图6中的代码(C)。因此,该码(C)具有极性每半时钟周期反转的特性。当使 用该特性时,通过将幅值水平与阈值水平LO (电位0)相比较并检测幅值的极性反转周期来 获得时钟分量。结果,时钟检测单元196在检测时钟分量时不必使用PLL。因此,不必设置 PLL,从而可以将解串器138的功耗和电路规模减小到该程度。现在,由时钟检测单元196检测的时钟分量输入到解码器194和定时控制单元 182。输入到解码器194的时钟分量在根据针对多级码的幅值水平确定来进行NRZ数据解 码处理时使用。此外,定时控制单元182基于从时钟检测单元196输入的时钟来控制接收 定时。输入到定时控制单元182的时钟(P-CLK)输出到液晶单元104。上述由解码器194和时钟检测单元196进行的阈值确定例如通过使用比较器来实 现。在时钟检测单元196处从比较器的输出结果中提取时钟分量,在所述比较器中,阈值 为幅值水平0。相对照的是,例如,解码器194使用具有四个阈值水平(8卩,2.5、1.5、-1.5 和-2. 5)的比较器来确定六个幅值水平(即,3、2、1、-1、-2和-3)。基于这些比较器的输出 结果来确定与每个定时相对应的幅值水平。此外,基于确定结果来对原始NRZ数据进行解 码。如上所述,使用不包含DC分量并且可以用来基于极性反转周期再生时钟分量的 代码允许解串器138在不使用PLL的情况下进行时钟检测,因此,移动终端130的功耗可以 大大减少。另外,上述示例例示了根据LVDS的差动传送方式。然而,还可以使用用于将多 级信号叠加在DC电源信号上并发送它的电源叠加方式。根据该构造,可以进一步增加连接 单元106的活动范围。(问题总结2)至此,已描述了根据新方案的移动终端130的功能构造及编码/解码方法。如上 所述,通过使用根据新方案的编码方法,连接单元106中的线的数量大大减少,并且还可以 获得诸如电路规模减小和功耗量减少的显著效果。如此,新方案的技术适合用于特别期望 节能的小型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终端130)。如上所述,新方案的技术的目标是通过允许省 略一些功耗相对高的电路来节能。另一方面,还可以想到这样的方法,该方法的目标是通过适当地控制一些功耗相 对高的电路的操作来节能。例如,在不进行数据传送的时间期间几乎不使用移动终端130 的串化器134和解串器138,因此,采用这些结构元件中所包含的一些或全部电路的操作处 于待机状态的睡眠模式将大大有助于节能。下文中,将具体地描述利用这种对一些电路的 操作控制来节能的方法。(1-4 设置有模式切换功能的接口电路的构造示例)至此,已描述了具有串化器134和解串器138的移动终端130的构造。然而,根据 上述新方案的技术的应用范围不必限于移动终端130。更广泛的是,新方案的技术可以应用 于包括对应于串化器134的主设备和对应于解串器138的从设备并且在该主设备与该从设备之间传送数据的任意电子设备。即,这种电子设备的示例是上述移动终端130。因此,在 下面的解释中,将在使用更一般化的表示的同时考虑在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传送数据的方 法。这里,将描述通过适当地控制一些功耗相对高的电路的操作来节能的方法。特别 是,将参照图7和图8描述适当地切换一些电路的操作模式的方法和能够实现该切换方法 的接口电路200的构造示例。图7是示出接口电路200的主设备的构造示例的说明图。相 对照的是,图8是示出接口电路200的从设备的构造示例的说明图。另外,图7中所示的主 设备与图8中所示的从设备经由接口 208连接起来。(主设备)首先,将参照图7描述能够控制操作模式的切换的主设备的电路构造示例。另外, 这里将给出对主设备/从设备转变到睡眠模式然后再返回到正常模式的流程的解释。睡眠 模式是指一些电路的操作处于待机状态的节能模式。此外,正常模式是指所有电路被置于 操作状态并且实现高速数据传送的模式。如图7所示,主设备包括编码器202、发送放大器204、发送控制单元206、睡眠控制 单元210、接收放大器212和解码器214。主设备经由接口 208而连接到从设备。首先,当发送数据输入到接口电路200的主设备时,该发送数据输入到编码器 202。在编码器202处,对发送数据进行基于特定编码方案的编码处理,从而将发送数据转 换为编码数据。从编码器202输出的编码数据输入到发送放大器204。在发送放大器204 处,从编码器202输入的编码数据被放大到特定信号电平。经发送放大器204放大的编码 数据经由接口 208而被发送到从设备。此外,经由接口 208由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编码数据。经由接口 208接收到的编 码数据输入到接收放大器212。在接收放大器212处,编码数据被放大到特定信号电平。经 接收放大器212放大的编码数据输入到解码器214。在解码器214处,对从接收放大器212 输入的编码数据进行基于特定编码方案的解码处理,从而将编码数据转换为所接收到的数 据。从解码器214输出的所接收到的数据输出到主设备的其它结构元件。如上所述,主设备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其发送到从设备,并且还对自从设备 接收到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从而获取所接收到的数据。在正常模式中,接口电路200进行 这种数据传送。然而,当不进行数据传送时,与数据传送有关的结构元件几乎不操作。因此, 在睡眠模式中,这些结构元件的部分转变到待机状态。控制从正常模式到睡眠模式的转变 的主要结构元件是睡眠控制单元210。因此,将以睡眠控制单元210的操作为中心来描述正 常模式与睡眠模式之间的转变的处理。如上所述,睡眠控制单元210是用于将主设备的操作模式从正常模式转变到睡眠 模式或者用于将操作模式从睡眠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的电路。在从正常模式转变到睡眠模 式的情况下,睡眠控制单元210生成睡眠命令包,并将其输入到编码器202。此外,睡眠控制 单元210将禁用信号输入到发送控制单元206。禁用信号是用于将电路切换到待机状态的 控制信号。此外,启用信号是用于将电路切换到操作状态的控制信号。如上所述,在转变到睡眠模式时,睡眠命令包输入到编码器202。当输入睡眠命令 包时,编码器202对睡眠命令包进行编码,并生成编码数据。从编码器202输出的编码数据 输入到发送放大器204。在发送放大器204处,从编码器202输入的编码数据被放大到特定信号电平。经发送放大器204放大的编码数据经由接口 208而被发送到从设备。此外,在转变到睡眠模式时,从睡眠控制单元210向发送控制单元206输入禁用信 号,此外,除了禁用信号之外,还向发送控制单元206输入用于在发送状态与接收状态之间 进行切换的发送/接收切换信号。发送控制单元206根据发送/接收切换信号的输入,在 发送状态的情况下将发送放大器204置于操作状态,而在接收状态的情况下将发送放大器 204置于待机状态。此外,当在发送状态中输入禁用信号时,发送控制单元206将发送放大 器204置于待机状态。另一方面,当在接收状态中输入禁用信号时,发送控制单元206将发 送放大器204保持在待机状态。如上所述,在转变到睡眠模式时,向从设备发送睡眠命令包。如果向从设备发送的 睡眠命令包被正确地接收到,则自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包含ACK (ACKnowledgement,确认) 包的编码数据。经由接口 208接收到的编码数据输入到接收放大器212。在接收放大器212 处,编码数据被放大到特定信号电平。经接收放大器212放大的编码数据输入到解码器214。在解码器214处,对从接 收放大器212输入的编码数据进行基于特定编码方案的解码处理,从而将编码数据转换为 ACK包。从解码器214输出的ACK包输入到睡眠控制单元210。当从解码器214输入ACK 包时,睡眠控制单元210向接口 208提供DC电平。此外,睡眠控制单元210向接收放大器 212输入禁用信号,并将接收放大器212的操作切换到待机状态。另外,当从睡眠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时,睡眠控制单元210通过改变睡眠控制单 元210正在提供的DC电平来将操作模式的切换通知从设备。此外,睡眠控制单元210向发 送控制单元206输入启用信号,并将发送放大器204切换到可操作状态。此外,睡眠控制单 元210向接收放大器212输入启用信号,并将接收放大器212切换到操作状态。通过这些 切换处理,主设备的操作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如上所述,当从正常模式转变到睡眠模式时,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睡眠命令包,并 且还停止发送放大器204的操作。另外,例如,根据输入到睡眠控制单元210的设备状态信 号来开始从正常模式到睡眠模式的转变处理。这里,在特定时间段中未出现用户输入的情 况下、在到睡眠模式的操作模式切换按钮被按下的情况下、在电子设备的形状改变成特定 形状的情况下、或者在由用户所设定的特定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发出设备状态信号。通 过以这种方式停止发送放大器204的操作,功耗受到抑制。(从设备)接下来,将参照图8描述能够控制操作模式的切换的从设备的电路构造示例。另 外,这里将给出对主设备/从设备转变到睡眠模式然后再返回到正常模式的流程的解释。如图8所示,从设备包括编码器232、发送放大器234、发送控制单元236、睡眠控制 单元238、电平检测单元240、接收放大器242及解码器244。从设备经由接口 208连接到主 设备。首先,当向接口电路200的从设备输入发送数据时,发送数据输入到编码器232。 在编码器232处,对发送数据进行基于特定编码方案的编码处理,从而将发送数据转换为 编码数据。从编码器232输出的编码数据输入到发送放大器234。在发送放大器234处,从 编码器232输入的编码数据被放大到特定信号电平。经发送放大器234放大的编码数据经 由接口 208被发送到主设备。
此外,经由接口 208从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编码数据。经由接口 208接收到的编 码数据输入到接收放大器242。在接收放大器242处,编码数据被放大为特定信号电平。经 接收放大器242放大的编码数据输入到解码器244。在解码器244处,对从接收放大器242 输入的编码数据进行基于特定编码方案的解码处理,从而将编码数据转换为所接收到的数 据。从解码器244输出的所接收到的数据输出到从设备的其它结构元件。如上所述,从设备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其发送给主设备,并且还对从主设备 接收到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从而获得所接收到的数据。在正常模式中,接口电路200进行 该数据传送。然而,当不进行数据传送时,与数据传送有关的结构元件几乎不操作。因此, 在睡眠模式中,这些结构元件的部分转变到待机状态。控制从正常模式到睡眠模式的转变 的主要结构元件是睡眠控制单元238。因此,将以睡眠控制单元238的操作为中心来描述正 常模式与睡眠模式之间的转变的处理。睡眠控制单元238是用于将从设备的操作模式从正常模式转变到睡眠模式或者 用于将操作模式从睡眠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的电路。根据从主设备发送的睡眠命令包来开 始从正常模式到睡眠模式的转变处理。在从正常模式到睡眠模式的转变的情况下,睡眠控 制单元238生成指示正确地接收到睡眠命令包的睡眠ACK包,并将其输入到编码器232。此 外,睡眠控制单元238向发送控制单元236输入禁用信号。如上所述,在转变到睡眠模式时,睡眠ACK包输入到编码器232。当输入睡眠ACK 包时,编码器232对睡眠ACK包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编码数据。从编码器232输出的编码数 据输入到发送放大器234。在发送放大器234处,从编码器232输入的编码数据被放大为特 定信号电平。经发送放大器234放大的编码数据经由接口 208发送到主设备。此外,在转变到睡眠模式时,从睡眠控制单元238向发送控制单元236输入禁用信 号,此外,除了禁用信号之外,还向发送控制单元236输入用于在发送状态与接收状态之间 进行切换的发送/接收切换信号。发送控制单元236根据发送/接收切换信号的输入,在 发送状态的情况下将发送放大器234置于操作状态,而在接收状态的情况下将发送放大器 234置于待机状态。此外,当在发送状态中输入禁用信号时,发送控制单元236将发送放大 器234置于待机状态。另一方面,当在接收状态中输入禁用信号时,发送控制单元236将发 送放大器234置于待机状态。如上所述,在转变到睡眠模式时,从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通过对睡眠命令包进行 编码而获得的编码数据。从设备经由接口 208来接收该编码数据,并且该编码数据输入到 接收放大器242。在接收放大器242处,编码数据被放大为特定信号电平。经接收放大器242放大的编码数据输入到解码器244。在解码器244处,对从接收 放大器242输入的编码数据进行基于特定编码方案的解码处理,从而将编码数据转换为睡 眠命令包。从解码器244输出的睡眠命令包输入到睡眠控制单元238。当从解码器244输 入睡眠命令包时,如上所述,睡眠控制单元238向发送控制单元236输入禁用信号。此外, 睡眠控制单元238向编码器232输入指示正确地接收到睡眠命令包的ACK包。此外,睡眠 控制单元238向接收放大器242输入禁用信号,并将接收放大器242的操作切换到待机状 态。如上所述,在从正常模式到睡眠模式的转变时,从设备接收到来自主设备的睡眠 命令包,并且在正确地接收到睡眠命令包的情况下,向主设备发送ACK包。然后,从设备停止发送放大器234的操作。通过以这种方式停止发送放大器234的操作,功耗受到抑制。另一方面,从设备根据从主设备发送的接口信号而从睡眠模式转变到正常模式。 这里的接口信号是在睡眠模式中通过使用从主设备提供的DC电平的改变而发送的信号。 如上所述,在从睡眠模式到正常模式的转变的情况下,主设备通过睡眠控制单元210来操 作DC电平。DC电平(接口信号)由于该操作而导致的改变由从设备的电平检测单元240 来检测。由电平检测单元240检测的接口信号输入到睡眠控制单元238。当输入接口信号 时,睡眠控制单元238向发送控制单元236输入启用信号,从而将发送放大器234切换到可 操作状态。此外,睡眠控制单元238向接收放大器242输入启用信号,并将接收放大器242 切换到操作状态。通过这些切换处理,从设备的操作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问题总结3)至此,已描述了接口电路200中的操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及允许实现该切换方法的 电路构造。在接口电路200中,通过对经由接口 208提供的DC电平的操作将从睡眠模式到 正常模式的转变通知从设备。然而,在经由接口 208提供DC电源的系统中,在达到电平检 测单元240之前切断DC电平,因此未检测到接口信号。例如,根据上述新方案的编码方案是用于将代码转换为包含数据分量和时钟分量 而不包含DC分量的多级码并发送它的方案。即,新方案的多级码是不包含DC的。因此,为 了减少在移动终端130的连接单元106中布线的信号线的数量的目的,新方案的多级码叠 加在DC电源上并被传送。结果,在接收侧分离DC电源,并且从所接收到的包含数据分量和 时钟分量的信号中截去DC分量。为了该原因,难以将上述模式切换方法应用于使用根据新 方案的编码方案的系统。因此,期望进一步的改进以在维持新方案的技术的显著效果的同 时通过切换操作模式来节能。鉴于该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可以应用于采用根据上述新方案的技术的系 统的操作模式切换方法。下文中,将具体地描述这种操作模式切换方法。<2.实施例〉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出了还可以应用于难以通过使用DC电平的 改变来发送/接收接口信号的系统的操作模式切换方法。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 操作模式切换方法及能够实现该切换方法的接口电路300的电路构造。另外,如同上述接 口电路200那样,接口电路300是用于连接主设备和从设备的电路。此外,假定在接口电路 300中设置有用于高速数据传送的宽带接收装置及用于低速数据传送的窄带接收装置。(操作模式的例示)首先,将例示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操作模式。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的应用范 围当然并不限于这些示例。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三个模式(即,正常模式、睡眠模式和深睡 眠模式)作为操作模式。正常模式是指示启用高速数据传送的状态的操作模式。睡眠模式是禁用宽带接收 装置而启用窄带接收装置的操作模式。此外,深睡眠模式是禁用宽带接收装置、启用窄带接 收装置并禁用诸如PLL的时钟生成装置的操作模式。宽带接收装置比窄带接收装置消耗更多的电力。因此,在正常模式中比在睡眠模 式中消耗更多的电力。然而,在睡眠模式中,由于禁用宽带接收装置,因此高速数据传送不可行。此外,在深睡眠模式中,禁用在睡眠模式中操作的诸如PLL的时钟生成装置,因此与 在睡眠模式中相比功耗减少。上述从睡眠模式到正常模式的转变例如由从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的启动信号来 进行。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启动信号是如图13所示的时钟脉冲。该时钟脉冲的频率被设 定为充分地低于在正常模式中所使用的数据时钟的频率(数据信号的频率),如图14所示 的频谱。例如,数据时钟的频率被设定为约250MHz,时钟脉冲的频率被设定为约10MHz。当 然,时钟脉冲的频率被设定为使得时钟脉冲能够通过DC阻断传送线路的值。根据该构造, 即使在使用窄带接收放大器时也能够接收到时钟脉冲。(2-1 设置有模式切换功能的接口电路的构造示例)接下来,将参照图9和图10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接口电路300的电路构造。图9 是示出接口电路300的主设备的构造示例的说明图。相对照的是,图10是示出接口电路 300的从设备的构造示例的说明图。另外,假定图9中所示的主设备和图10中所示的从设 备经由电容器312而连接。示出图中所示的电容器312以清楚地指示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 传送线路的DC阻断特性。(主设备)首先,将参照图9描述能够控制操作模式的切换的主设备的电路构造示例。另外, 这里将给出对主设备/从设备转变到睡眠模式然后再返回到正常模式的流程的解释。如图9所示,主设备包括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02、编码器304、发送放大器 306、发送控制单元308、数据时钟生成器310、宽带接收放大器314、解码器316及睡眠控制 单元318。此外,主设备包括脉冲发生器320、发送放大器322、窄带接收放大器324及检测 器326。此外,主设备经由接口而连接到从设备,所述接口具有由电容器312导致的DC阻断 特性。首先,从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02向编码器304输入发送数据。在编码器304 处,对发送数据进行基于特定编码方案的编码处理,从而将发送数据转换为编码数据。从编 码器304输出的编码数据输入到发送放大器306。在发送放大器306处,从编码器304输入 的编码数据被放大为特定信号电平。经发送放大器306放大的编码数据经由电容器312和 接口而被发送到从设备。另外,编码数据的发送/接收是通过时分复用来进行的。此外,经由接口自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编码数据。经由接口而接收到的编码数据 输入到宽带接收放大器314。在宽带接收放大器314处,编码数据被放大为特定信号电平。 经宽带接收放大器314放大的编码数据输入到解码器316。在解码器316处,对从宽带接收 放大器314输入的编码数据进行基于特定编码方案的解码处理,从而将编码数据转换为所 接收到的数据。从解码器316输出的所接收到的数据输入到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02。如上所述,主设备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其发送给从设备,此外还对自从设备 接收到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从而获取所接收到的数据。在正常模式中,接口电路300进行 该数据传送。接下来,将描述从正常模式到睡眠模式的转变处理。控制从正常模式到睡眠 模式的转变的主要结构元件是睡眠控制单元318。因此,将主要描述睡眠控制单元318的构 造。睡眠控制单元318是用于将主设备的操作模式从正常模式转变到睡眠模式或者 用于将操作模式从睡眠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的电路。在从正常模式到睡眠模式的转变的情况下,睡眠控制单元318生成睡眠命令包。由睡眠控制单元318生成的睡眠命令包输入到 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02。在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02处,将从睡眠控制单元318 输入的睡眠命令包重构为发送数据。从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02输出的发送数据输入 到编码器304。当输入睡眠命令包时,编码器304对睡眠命令包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编码数据。从 编码器304输出的编码数据输入到发送放大器306。在发送放大器306处,从编码器304输 入的编码数据被放大为特定信号电平。经发送放大器306放大的编码数据经由电容器312 和接口而被发送到从设备。当正确地接收到向从设备发送的睡眠命令包时,自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包含ACK 包的编码数据。经由接口而接收到的编码数据输入到宽带接收放大器314。在宽带接收放 大器314处,编码数据被放大为特定信号电平。经宽带接收放大器314放大的编码数据输 入到解码器316。在解码器316处,对从宽带接收放大器314输入的编码数据进行基于特定 编码方案的解码处理,从而将编码数据转换为ACK包。从解码器316输出的ACK包作为所接收到的数据输入到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 302。然后,输入到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02的ACK包输入到睡眠控制单元318。当从 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02输入ACK包时,睡眠控制单元318向发送控制单元308输入 作为数据发送控制信号的禁用信号,并将发送放大器306的操作置于待机状态。此外,睡眠 控制单元318向宽带接收放大器314输入作为宽带接收放大器控制信号的禁用信号,并将 宽带接收放大器314的操作切换到待机状态。此外,在转变到睡眠模式时,除了禁用信号之外,还向发送控制单元308输入用于 在发送状态与接收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发送/接收切换信号。发送控制单元308根据发送 /接收切换信号的输入,在发送状态的情况下将发送放大器306置于操作状态,而在接收状 态的情况下将发送放大器306置于待机状态。然而,当在发送状态中输入禁用信号时,发送 控制单元308将发送放大器306置于待机状态。另一方面,当在接收状态中输入禁用信号 时,发送控制单元308将发送放大器306保持在待机状态。如此,当通过睡眠命令包和ACK包的发送/接收而确认对到睡眠模式的转变的准 备完成时,主设备将发送放大器306和宽带接收放大器314的操作切换到待机状态。此外, 在切换到深睡眠模式的情况下,从睡眠控制单元318向数据时钟生成器310输入作为数据 时钟控制信号的禁用信号,并且数据时钟生成器310的操作被切换到待机状态。数据时钟 生成器310是用于生成发送数据的时钟的装置。由数据时钟生成器310生成的数据时钟输 入到编码器304和解码器316,并用于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以及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 码。接下来,将描述从睡眠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的情况。在从睡眠模式返回到正常模 式的情况下,睡眠控制单元318向脉冲生成器320发出指令以发送脉冲。接收到该命令的 脉冲生成器320生成如图13所示的时钟脉冲作为启动信号。由脉冲生成器320生成的时 钟脉冲输入到发送放大器322。发送放大器322将从脉冲生成器320输出的时钟脉冲放大 为特定幅值水平。然后,经发送放大器322放大的时钟脉冲经由电容器312和接口而被发 送到从设备。此外,睡眠控制单元318向宽带接收放大器314输入作为宽带接收放大器控制信号的启用信号。当从睡眠控制单元318输入启用信号时,宽带接收放大器314将操作模式 从待机状态切换到操作状态。此外,睡眠控制单元318向发送控制单元308输入作为数据 发送控制信号的启用信号,并将发送放大器306切换到可操作状态。另外,在从深睡眠模式 返回到正常模式的情况下,从睡眠控制单元318向数据时钟生成器310输入作为数据时钟 控制信号的启用信号,从而数据时钟生成器310被切换到操作状态。通过这些切换处理,主 设备的操作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当以这种方式返回到正常模式时,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02开始帧信号的发 送。例如,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02定期地向编码器304输入帧数据,并将其经由发送 放大器306、电容器312和接口而发送到从设备。接下来,睡眠控制单元318开始校准包的 连续发送。例如,睡眠控制单元318定期地向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02输入校准包,并 将其经由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02、编码器304、发送放大器306、电容器312和接口而 发送到从设备。在返回到正常模式时,还在从设备处进行校准。当从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校准包 并且在从设备处正确地接收到校准包时,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校准完成包。校准完成包经 由接口、电容器312、宽带接收放大器314和解码器316而输入到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 302。输入到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02的校准完成包输入到睡眠控制单元318。当 从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02输入校准完成包时,睡眠控制单元318停止校准包的发送。 在以这种方式停止校准包的发送的阶段,完成到正常模式的转变。如所描述的,在本实施例 中,通过使用时钟脉冲来通知从睡眠模式到正常模式的转变。因此,在采用包含电容器312 的DC阻断接口的系统中,也可以从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启动信号。以上描述了主设备发出用于切换到正常模式的指令的构造。接下来,将描述从设 备发出用于切换到正常模式的指令的构造。在这种情况下,自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用于通 知用于切换到正常模式的指令的时钟脉冲。首先,自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时钟脉冲。这里所发送的时钟脉冲经由接口和电容 器312而输入到窄带接收放大器324。另外,在睡眠模式中,宽带接收放大器314被禁用,但 是窄带接收放大器324处于启用状态。所接收到的包含输入到窄带接收放大器324的时钟 脉冲的信号被放大为特定幅值水平。然后,经窄带接收放大器324放大的所接收到的信号 输入到检测器326。在检测器326处,从所接收到的信号中检测时钟脉冲。然后,由检测器 326检测的时钟脉冲输入到睡眠控制单元318。另外,例如通过使用如图15所示的时钟脉冲检测电路来实现检测器326的功能。 该时钟脉冲检测电路是将具有低功耗的低频时钟复位并对时钟脉冲的数量进行计数的电 路。当使用该电路时,可以检测波数大于指定数量的信号。另外,通过使用表面声波(SAW) 来检测时钟脉冲的构造也是可能的。现在,当输入时钟脉冲时,睡眠控制单元318向宽带接收放大器314输入作为宽带 接收放大器控制信号的启用信号,从而将宽带接收放大器314切换到操作状态。此外,睡眠 控制单元318向发送控制单元308输入作为数据发送控制信号的启用信号,并将发送放大 器306切换到可操作状态。此外,在从深睡眠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的情况下,睡眠控制单元 318向数据时钟生成器310输入作为数据时钟控制信号的启用信号,从而将数据时钟生成器310切换到操作模式。当发送放大器306和宽带接收放大器314被切换到操作状态时, 睡眠控制单元318进行校准处理。与从主设备发送切换到正常模式的指令的情况相似的是,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 元302开始帧信号的发送。例如,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02定期地向编码器304输入 帧数据,并将其经由发送放大器306、电容器312和接口而发送到从设备。接下来,睡眠控 制单元318开始校准包的连续发送。例如,睡眠控制单元318定期地向数据发送/接收控 制单元302输入校准包,并将其经由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02、编码器304、发送放大器 306、电容器312和接口而发送到从设备。在返回到正常模式时,也在从设备处进行校准。当从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校准包 并且在从设备处正确地接收到该校准包时,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校准完成包。所发送的校 准完成包经由接口、电容器312、宽带接收放大器314和解码器316而输入到数据发送/接 收控制单元302。输入到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02的校准完成包输入到睡眠控制单元318。当 从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02输入校准完成包时,睡眠控制单元318停止校准包的发送。 在以这种方式停止校准包的发送的阶段,完成到正常模式的转变。如所描述的,在本实施例 中,通过使用时钟脉冲来通知从睡眠模式到正常模式的转变。因此,在采用包含电容器312 的DC阻断接口的系统中,也可以自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启动信号。(从设备)首先,将参照图10描述能够控制操作模式的切换的从设备的电路构造示例。另 外,将给出对主设备/从设备转变到睡眠模式然后再返回到正常模式的流程的解释。如图10所示,从设备包括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32、编码器334、发送放大器 336、发送控制单元338、数据时钟生成器340、宽带接收放大器344、解码器346和睡眠控制 单元348。此外,从设备包括脉冲生成器350、发送放大器352、窄带接收放大器354及检测 器356。从设备经由具有由电容器312导致的DC阻断特性的接口而连接到主设备。首先,从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32向编码器334输入发送数据。在编码器334 处,对发送数据进行基于特定编码方案的编码处理,从而将发送数据转换为编码数据。从编 码器334输出的编码数据输入到发送放大器336。在发送放大器336处,从编码器334输入 的编码数据被放大为特定信号电平。经发送放大器336放大的编码数据经由电容器312和 接口而被发送到主设备。另外,对编码数据的发送/接收通过时分复用来进行。此外,经由接口从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编码数据。经由接口而接收到的编码数据 输入到宽带接收放大器344。在宽带接收放大器344处,编码数据被放大为特定信号电平。 经接收放大器344放大的编码数据输入到解码器346。在解码器346处,对从宽带接收放大 器344输入的编码数据进行基于特定编码方案的解码处理,从而将编码数据转换为所接收 到的数据。从解码器346输出的所接收到的数据输入到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32。如上所述,从设备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其发送到主设备,并且还对从主设备 接收到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从而获取所接收到的数据。在正常模式中,接口电路300进行 该数据传送。接下来,将描述从正常模式到睡眠模式的转变处理。控制从正常模式到睡眠 模式的转变的主要结构元件是睡眠控制单元348。因此,将主要描述睡眠控制单元348的构 造。
睡眠控制单元348是用于将从设备的操作模式从正常模式转变到睡眠模式或者 用于将操作模式从睡眠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的电路。如上所述,在从正常模式到睡眠模式 的转变的情况下,从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睡眠命令包。经由接口和电容器312向宽带接收 放大器344输入睡眠命令包。在宽带接收放大器344处,睡眠命令包被放大为特定幅值水 平。对经宽带接收放大器344放大的睡眠命令包经解码器346解码,并输入到数据发送/ 接收控制单元332。输入到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32的睡眠命令包输入到睡眠控制单元348。已 正确地接收到睡眠命令包的睡眠控制单元348生成ACK包。由睡眠控制单元348生成的 ACK包输入到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32。在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32处,从睡眠控 制单元348输入的ACK包被重构为发送数据。从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32输出的发送 数据输入到编码器334。当输入ACK包时,编码器334对ACK包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编码数据。从编码器 334输出的编码数据输入到发送放大器336。在发送放大器336处,从编码器334输入的编 码数据被放大为特定信号电平。经发送放大器336放大的编码数据经由电容器312和接口 而被发送到主设备。当发送ACK包时,睡眠控制单元348向发送控制单元338输入作为数 据发送控制信号的禁用信号,并将发送放大器336的操作置于待机状态。此外,睡眠控制单 元348向宽带接收放大器344输入作为宽带接收放大器控制信号的禁用信号,从而将宽带 接收放大器344的操作切换到待机状态。此外,在转变到睡眠模式时,除了禁用信号之外,还向发送控制单元338输入用于 在发送状态与接收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发送/接收切换信号。发送控制单元338根据发送 /接收切换信号的输入,在发送状态的情况下将发送放大器336置于操作状态,而在接收状 态的情况下将发送放大器336置于待机状态。然而,当在发送状态中输入禁用信号时,发送 控制单元338将发送放大器336置于待机状态。另一方面,当在接收状态中输入禁用信号 时,发送控制单元338将发送放大器336保持在待机状态。如此,当发送ACK包并且对到睡眠模式的转变的准备完成时,从设备将发送放大 器336和宽带接收放大器344的操作切换到待机状态。另外,未在从设备中设定深睡眠模 式。这是因为设置在从设备中的数据时钟生成器340的构造与设置在主设备中的数据时钟 生成器310的构造不同。根据新方案的时钟再生方法如上所述,并且数据时钟生成器340 基于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极性反转周期来再生时钟,如新方案那样。因此,未在数据时钟生成 器340中设置PLL,并且通过将数据时钟生成器340置于待机状态而获得的功耗减少的效果 很小。因此,在从设备中设置深睡眠模式时不存在很多优点。接下来,将描述从睡眠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的情况。在从睡眠模式返回到正常模 式的情况下,睡眠控制单元348向脉冲生成器350发出指令以发送脉冲。接收到该指令的 脉冲生成器350生成如图13所示的时钟脉冲作为启动信号。由脉冲生成器350生成的时 钟脉冲输入到发送放大器352。发送放大器352将从脉冲生成器350输入的时钟脉冲放大 为特定幅值水平。然后,经发送放大器352放大的时钟脉冲经由电容器312和接口而被发 送到主设备。此外,睡眠控制单元348向宽带接收放大器344输入作为宽带接收放大器控制信 号的启用信号。当从睡眠控制单元348输入启用信号时,宽带接收放大器344将操作模式从待机状态切换到操作状态。此外,睡眠控制单元348向发送控制单元338输入作为数据 发送控制信号的启用信号,并将发送放大器336切换到可操作状态。另外,在从深睡眠模式 返回到正常模式的情况下,从睡眠控制单元348向数据时钟生成器340输入作为数据时钟 控制信号的启用信号,从而数据时钟生成器340被切换到操作模式。通过这些切换处理,从 设备的操作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当模式以这种方式返回到正常模式时,主设备开始校准包的发送。此外,在返回到 正常模式时,还在从设备处进行校准。首先,睡眠控制单元348向宽带接收放大器344指示 校准的开始。当从睡眠控制单元348接收到指令时,宽带接收放大器344进行诸如AGC(自 动增益控制)增益调整等的校准。当校准完成时,使得宽带接收放大器344能够接收校准 包。当宽带接收放大器344接收到校准包时,经由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32向睡眠控 制单元348输入校准包。当从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32输入校准包时,睡眠控制单元348停止宽带接 收放大器344的校准。然后,睡眠控制单元348生成校准完成包,并将其输入到数据发送/ 接收控制单元332。输入到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32的校准完成包经由编码器334、发 送放大器336、电容器312和接口而被发送到主设备。在完成校准完成包的发送的阶段,完 成到正常模式的转变。从设备将发送针对所接收到的校准包的校准完成包,直到主设备停 止校准包的发送。如所描述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时钟脉冲来通知从睡眠模式到正常模式的 转变。因此,在采用包含电容器312的DC阻断接口的系统中,也可以自从设备向主设备发
送启动信号。以上已描述了从设备发出用于切换到正常模式的指令的构造。接下来,将描述主 设备发出用于切换到正常模式的指令的构造。在这种情况下,从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用于 通知用于切换到正常模式的指令的时钟脉冲。首先,从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时钟脉冲。这里所发送的时钟脉冲经由接口和电容 器312而输入到窄带接收放大器354。另外,在睡眠模式中,宽带接收放大器344被禁用, 而窄带接收放大器354处于启用状态。输入到窄带接收放大器354的包含时钟脉冲的所接 收到的信号被放大为特定幅值水平。然后,经窄带接收放大器354放大的所接收到的信号 输入到解码器356。在解码器356处,从所接收到的信号中检测时钟脉冲。然后,由解码器 356检测的时钟脉冲输入到睡眠控制单元348。当输入时钟脉冲时,睡眠控制单元348向宽带接收放大器344输入作为宽带接收 放大器控制信号的启用信号,从而将宽带接收放大器344切换到操作模式。此外,睡眠控制 单元348向发送控制单元338输入作为数据发送控制信号的启用信号,并将发送放大器336 切换到可操作状态。当发送放大器336和宽带接收放大器344被切换到操作状态时,睡眠 控制单元348进行校准处理。与自从设备发送用于切换到正常模式的指令的情况相似的是,当模式返回到正常 模式时,主设备开始校准包的发送。此外,当返回到正常模式时,还在从设备处进行校准。首 先,睡眠控制单元348指示宽带接收放大器344开始校准。当从睡眠控制单元348接收到 指令时,宽带接收放大器344进行诸如AGC(自动增益控制)增益调整等的校准。当校准完 成时,使得宽带接收放大器344能够接收校准包。当宽带接收放大器344接收到校准包时,经由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32向睡眠控制单元348输入校准包。当从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32输入校准包时,睡眠控制单元348停止宽带接 收放大器344的校准。然后,睡眠控制单元348生成校准完成包,并将其输入到数据发送/ 接收控制单元332。输入到数据发送/接收控制单元332的校准完成包经由编码器334、发 送放大器336、电容器312和接口而被发送到主设备。在校准完成包的发送完成的阶段,完 成到正常模式的转变。从设备将发送所接收到的校准包的校准完成包,直到主设备停止校 准包的发送。如所描述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时钟脉冲来通知从睡眠模式到正常模式的 转变。因此,在采用包含电容器312的DC阻断接口的系统中,也可以自从设备向主设备发
送启动信号。至此,已描述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接口电路300的电路构造示例。此外,描述了根据 本实施例的操作模式切换方法。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操作模式切换方法中,通过时 钟脉冲来通知从睡眠模式到正常模式的转变的开始。因此,变得可以通过DC阻断传送线路 来通知操作模式的转变的开始,并且还使得采用上述新方案的编码方案的电子设备能够进 行操作模式切换控制。结果,根据新方案的电子设备的功耗可以进一步减少。(2-2 模式切换方法的概要)接下来,参照图11和图12,将给出对在发生操作模式之间的转变时的触发器的解 释,所述触发器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图11是示出操作模式之间的转变的状态转变图。图12 是总结在发生操作模式之间的转变时的触发器条件的说明图。这里,假定这样的情况,主设 备支持三种模式(即,正常模式、睡眠模式和深睡眠模式),从设备支持两种模式(即,正常 模式和睡眠模式)。注意,在(系统)正常模式中,主设备和从设备都处于正常模式。在(系统)睡眠 模式中,主设备和从设备都处于睡眠模式。在(系统)深睡眠模式中,主设备处于深睡眠模 式,并且从设备处于睡眠模式。另外,表示(系统)用于表示包含主设备和从设备的整个系 统的操作模式。图11更具体地示出了这些条件。如图11所示,在(系统)正常模式中,启用主设备的PLL和宽带接收装置,并且启 用从设备的宽带接收装置。在(系统)睡眠模式中,启用主设备的PLL,禁用主设备的宽带 接收装置,并且禁用从设备的宽带接收装置。在(系统)深睡眠模式中,禁用主设备的PLL 和宽带接收装置,并且禁用从设备的宽带接收装置。此外,(系统)正常模式通过触发器1和触发器5而转变到(系统)睡眠模式。 (系统)正常模式通过触发器3而转变到(系统)深睡眠模式。(系统)睡眠模式通过触发 器3而转变到(系统)深睡眠模式。(系统)睡眠模式通过触发器2、触发器6和触发器7 而转变到(系统)正常模式。(系统)深睡眠模式通过触发器4和触发器7而转变到(系 统)正常模式。(系统)深睡眠模式通过触发器1而转变到(系统)睡眠模式。如图12所示,在从(系统)正常模式到(系统)睡眠模式的转变的各情况中,在 主设备从处理器等(平台)接收到指令的情况下发生上述触发器1。在从(系统)睡眠模 式到(系统)正常模式的转变的各情况中,在主设备从处理器等(平台)接收到指令的情 况下发生上述触发器2。在从(系统)正常模式到(系统)深睡眠模式的转变的各情况中, 在主设备从处理器等(平台)接收到指令的情况下发生上述触发器3。
在从(系统)深睡眠模式到(系统)正常模式的转变的各情况中,在主设备从处理 器等(平台)接收到指令的情况下发生上述触发器4。在从(系统)正常模式到(系统) 睡眠模式的转变的各情况中,在主设备监视各设备的状态并自动地开始到睡眠模式的转变 的情况下发生上述触发器5。在从(系统)睡眠模式到(系统)正常模式的转变的各情况 中,在主设备监视各设备的状态并自动地开始到睡眠模式的转变的情况下发生上述触发器 6。在从(系统)睡眠模式到(系统)正常模式的转变的各情况中,在从设备监视各设备的 状态并自动地开始到睡眠模式的转变的情况下发生上述触发器7。关于根据本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在开始操作模式之间的转变时的触发器的条 件及转变规则大致如上所述。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该模式切换方法。(2-3 模式切换方法的细节)这里,将详细地描述与根据本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有关的操作模式之间的转变 的规则。首先,参照图16A至图16C,将描述与操作模式之间的转变有关的主设备的操作。 接下来,参照图17A和图17B,将描述与操作模式之间的转变有关的从设备的操作。首先,将 给出对转变过程中的各操作模式和各状态的解释。(关于主设备的状态转变的模式和状态的解释)首先,将给出关于主设备的状态转变的模式和状态的解释。(正常模式)正常模式是立即能够进行宽带数据传送的操作状态。例如,当在自动睡眠功能关 闭的状态中从外部发出针对正常模式的指令时发生到正常模式的转变。此外,当在自动睡 眠功能启用的状态中关于发送状态确定主设备激活时发生到正常模式的转变。(睡眠模式)睡眠模式是禁用宽带接收装置而启用宽带数据传送所需的时钟生成器的状态。睡 眠模式比深睡眠模式消耗更多的电力。然而,在转变到正常模式时不必启动时钟生成器,因 此直到开始宽带数据传送所花费的时间短到一定程度。在从睡眠模式到正常模式的转变的 情况下,主设备要启用宽带接收装置,并且还要向从设备发送时钟脉冲并启用从设备的宽 带接收装置。(深睡眠模式)深睡眠模式是宽带接收装置和时钟生成器都被禁用的状态。在深睡眠模式中,返 回到正常模式将花费时间,这是因为要花费时间来启动时钟生成器(PLL),但是不能进一步 减少功耗。在从睡眠模式到正常模式的转变的情况下,主设备要启用宽带接收装置,并且还 要向从设备发送时钟脉冲并启用从设备的宽带接收装置。(空闲状态)在自动睡眠功能打开的状态中,主设备检测不存在发送请求的状态并自动地转变 到睡眠模式。注意,为了防止正常模式与睡眠模式之间的转变频繁地发生,即使检测到不存 在发送请求的状态,也期望主设备在转变到睡眠模式之前等待特定时间段。因此,在检测到 不存在发送请求的状态之后提供特定时间段的等待状态。该等待状态称作空闲状态。(ACK等待状态)ACK等待状态是在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睡眠命令包之后等待直到主设备接收到自 从设备发送的ACK包的状态。
(校准完成包等待状态)图16A中所示的校准完成包等待状态(A116)是在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时钟脉冲 并指示从设备转变到正常模式之后等待直到主设备接收到自从设备发送的校准完成包的 状态。图16B中所示的校准完成包等待状态(BllO)是在主设备自从设备接收到时钟脉冲 并进行转变到正常模式的过程之后等待直到主设备接收到自从设备发送的校准完成包的 状态。至此,已描述了转变过程中的各操作模式和主要状态。在下文中,将给出对在正常 模式、睡眠模式与深睡眠模式的转变过程中进行的主设备的操作的解释。这里,到睡眠模式 和深睡眠模式的转变要由主设备来进行,而不是由从设备来进行。(主设备的状态转变)如图16C所示,在打开电源(C102)并进行初始化(C104)之后,发生到正常模式 C106的转变。例如,在主设备从外部接收到指令并从正常模式转变到睡眠模式的情况下 (触发器1、触发器3),主设备将包发送次数复位(Cl 12)。然后,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睡眠命 令包(C114)。然后,主设备启动计时器(Cl 16),并等待接收自从设备发送的ACK包(C118)。当接收到ACK包时,主设备进行到图16B的步骤B114,停止计时器(B114),并在启 用窄带接收器的同时禁用宽带接收器(B116)。然后,主设备经由步骤B118而转变到睡眠模 式B102。此外,在图16C的步骤C118中未接收到ACK包并且计时器超时的情况下,主设备 检查包发送次数。在包发送次数未达到上限的情况下,主设备进行到步骤C120的处理,将 包发送次数递增1(C120),并重复步骤C114、C116和C118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包发送次 数已经达到上限的情况下,主设备进行到步骤S122的处理,停止计时器(C122),并返回到 正常模式C106。如图16C所示,在打开电源(C102)并进行初始化(C104)之后,发生到正常模式 C106的转变。例如,在主设备从外部接收到指令并从正常模式转变到睡眠模式的情况下 (触发器1、触发器3),主设备将包发送次数复位(C112)。然后,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睡眠 命令包(C114)。然后,主设备启动计时器(Cl 16),等待接收自从设备发送的ACK包(C118)。当接收到ACK包时,主设备进行到图16B的步骤B114,停止计时器(B114),并在启 用窄带接收器的同时禁用宽带接收器(B116)。然后,主设备经由步骤B118而进行到图16A 的步骤A128,并禁用时钟生成器(A128)。然后,主设备进行到步骤A102,并转变到深睡眠模 式。此外,在图16C的步骤C118中未接收到ACK包且计时器超时的情况下,主设备检 查包发送次数。在包发送次数未达到上限的情况下,主设备进行到步骤C120的处理,将包 发送次数递增1 (C120),重复步骤C114、C116和C118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包发送次数已 经达到上限的情况下,主设备进行到步骤S122的处理,停止计时器(C122),并返回到正常 模式C106。当在正常模式C106的状态中不存在要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主设备进行到步骤 C108的处理,启动计时器(C108),并转变到空闲状态(C110)。当出现要发送的数据时(激 活状态),主设备再次转变到正常模式C106。另一方面,在计时器超时的情况下,主设备进 行到步骤C112的处理,并将包发送次数复位(C112)。步骤C112之后的处理与关于到睡眠 模式或到深睡眠模式的转变的上述处理相同。
在从外部接收到针对到正常模式的准备的指令或者在图16B的睡眠模式B102中 检测到已出现要发送的数据时(触发器2、触发器6),主设备进行到图16A的步骤A106的 处理,并禁用窄带接收器(A106)。此外,主设备将包发送次数复位(A108),并向从设备发送 时钟脉冲(AllO)0然后,主设备启用宽带接收器(A112),并开始帧信号的发送(A114)。此外,主设备 在启动计时器的同时开始校准包的连续发送(A114)。然后,主设备转变到校准完成包等待 状态A116。当在校准完成包等待状态Al 16中接收到校准完成包时,主设备进行到图16B的步 骤B112,在停止计时器的同时停止校准包的发送(B112)。然后,主设备进行到图16C的步 骤C106,并转变到正常模式。此外,在图16A的校准完成包等待状态A116中计时器超时并且包发送次数未达到 上限的情况下,主设备进行到步骤A118的处理,并停止校准包的发送(A118)。然后,主设备 将包发送次数加1(A120),并进入冲突防止的等待时间(A122)。然后,在进行步骤AllO至 Al 14的处理之后,主设备再次转变到校准完成包等待状态Al 16。此外,在图16A的校准完成包等待状态A116中计时器超时并且包发送次数已经 达到上限的情况下,主设备进行到步骤A124的处理,禁用宽带接收器,并启用窄带接收器 (A124)。然后,主设备停止校准包的发送(A126),并进行到图16B的步骤B118。然后,主设 备转变到睡眠模式或深睡眠模式。当在图16A的深睡眠模式A102中从外部接收到针对到正常模式的转变的指令 或者检测到出现要发送的数据时,主设备进行到步骤A104的处理,并启用时钟生成器 (A104)。然后,主设备禁用窄带接收器(A106),并将包发送次数复位(A108)。接下来,主设 备发送时钟脉冲(AllO),并启用宽带接收器(A112)。接下来,主设备开始帧信号的发送,开 始校准包的连续发送,并且还启动计时器(A114)。然后,主设备转变到校准完成包等待状态 A116。当在图16B的睡眠模式B102中检测到由从设备发送的时钟脉冲时,主设备进行到 步骤B104的处理,并禁用窄带接收器(B104)。接下来,主设备启用宽带接收器(B106),开 始帧信号的发送,开始校准包的连续发送,并且也启动计时器(B108)。然后,主设备转变到 校准完成包等待状态B110。当在校准完成包等待状态BllO中接收到校准完成包时,主设备在停止计时器的 同时停止校准包的发送(B112)。然后,主设备转变到图16C的正常模式C106。另一方面, 当在图16B的校准完成包等待状态BllO中未接收到校准完成包并且超时时,主设备进行到 步骤B114的处理。接下来,主设备进行到步骤B116和B118的处理,并转变到睡眠模式或 深睡眠模式。此外,当在图16A的深睡眠模式A102中检测到由从设备发送的时钟脉冲时,主设 备进行到步骤A104的处理,并启用时钟生成器(A104)。接下来,主设备进行到步骤A106的 处理,并进行与在图16B的睡眠模式B102中检测到时钟脉冲的情况下相同的处理。当在图16B的睡眠模式B102中接收到针对到深睡眠模式的转变的指令时(触发 器3),主设备进行到图16A的步骤A128,并禁用时钟生成器(A128)。然后,主设备转变到深 睡眠模式A102。此外,在深睡眠模式A102中接收到针对到睡眠模式的转变的指令的情况下,主设备进行到图16B的步骤B120的处理,并启用时钟生成器(B120)。然后,主设备转变 到睡眠模式B102。至此,已给出对主设备的可能状态之间的转变的处理的各种情况的解释。接下来, 将给出对从设备的可能状态之间的转变的解释。(关于从设备的状态转变的模式和状态的解释)首先,将给出关于从设备的状态转变的模式和状态的解释。(正常模式)正常模式是立即能够进行宽带数据传送的操作状态。注意,从设备将不请求主设 备转变到睡眠模式。(睡眠模式)睡眠模式是通过禁用宽带接收器并启用窄带接收器来减少功耗的状态。另外,当 从设备接收到由主设备发送的时钟脉冲时或者当检测到出现要经由宽带由从设备发送的 数据时,开始到正常模式的转变。(校准包接收等待状态)当出现对从设备的发送请求时,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时钟脉冲,并启用宽带接收 器。图17A中所示的校准包接收等待状态(D114)是在启用主设备的宽带接收器之后等待 直到接收到由主设备发送的校准包的状态。此外,在接收到由主设备发送的时钟脉冲之后, 从设备启用宽带接收器。图17B的校准包接收等待状态(E120)是在启用主设备的宽带接 收器之后等待直到接收到由主设备发送的校准包的状态。(从设备的状态转变)接下来,将给出对在正常模式、睡眠模式与深睡眠模式之间的转变过程中从设备 的操作的解释。在该示例中,尽管为了解释而不对从设备设定深睡眠模式,但是也可以设定 深睡眠模式。如图17B所示,在打开电源(E102)并且进行初始化(E104)之后,发生到正常模式 E106的转变。当在正常模式E106中接收到睡眠命令时,从设备进行到步骤E108的处理,并 发送ACK包(E108)。接下来,从设备禁用宽带接收器(EllO),并启用窄带接收器(E112)。 然后,从设备转变到图17A的睡眠模式D102。当在图17A的睡眠模式D102中出现要经由宽带发送的数据时(触发器7),从设备 进行到步骤D104,并禁用窄带接收器(D104)。接下来,从设备将包发送次数复位(D106),并 向主设备发送时钟脉冲(D108)。接下来,从设备启用宽带接收器(DllO),并在启动计时器 的同时开始校准(D112)。然后,从设备转变到校准包接收等待状态D114。当在图17A的校准包接收等待状态D114中接收到校准包时,或者当未接收到校 准包、达到超时并且时钟脉冲发送次数已达到上限时(outl),从设备进行到步骤D122的处 理。然后,从设备停止校准,并停止计时器(D122)。接下来,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校准完成 包(D124),并转变到图17B的正常模式E106。当在图17A的校准包接收等待状态D114中未接收到校准包、达到超时并且时钟脉 冲发送次数未达到上限时(0肚2),从设备进行到步骤0116的处理。然后,从设备停止校准, 并且将发送次数加1(D116)。接下来,从设备禁用宽带接收器(Dl 18),并进入冲突防止的等 待时间(D120)。然后,从设备经由步骤D108、DllO和D112的处理而转变到校准包接收等待状态D114。当在图17A的睡眠模式D102中检测到时钟脉冲时,从设备进行到图17B的步骤 E114,并禁用窄带接收器(E114)。接下来,从设备启用宽带接收器(E116),并在启动计时器 的同时开始校准(E118)。然后,从设备转变到校准包接收等待状态E120。当在校准包接收 等待状态E120中接收到校准包时,从设备进行到步骤E122的处理。然后,从设备停止校准,并停止计时器(D122)。接下来,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校准 完成包(E124),并转变到正常模式E106。此外,当在图17B的校准包接收等待状态E120中 未接收到校准包并且达到超时时,从设备停止校准(E126),并经由步骤EllO和E112的处理 而转变到图17A的睡眠模式D102。当在图17B的正常模式E106中接收到校准包时,从设备进行到步骤E124的处理 并发送校准完成包(E124),然后再次返回到正常模式E106。至此,详细地描述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通过应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在 使用DC分量不可通过的传送线路的接口系统中实现从睡眠模式到正常模式的转变。此外, 通过使用在针对从睡眠模式到正常模式的转变的检查过程中发送的包来进行校准,实现时 间有效的启动处理(从睡眠模式到正常模式的转变)。<3.结论〉下文中,将简要地描述本实施例的技术内容。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涉及在通过DC 阻断传送线路交换包的同时在操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方法,与包含主设备和从设备的接 口系统有关。特别是,各特性中的一个特性在于,在通知对方设备从睡眠模式(或深睡眠模 式)到正常模式的转变时将时钟脉冲用作启动信号。这里,将简要地描述包含启动信号的 发送/接收的后续处理和校准处理。(主设备发送启动信号的情况)首先,将描述主设备发送启动信号的情况。在从深睡眠模式启动的情况下,主设备 首先启用诸如PLL的时钟生成电路。接下来,主设备开始启动信号的发送,并禁用窄带接收 器并启用宽带接收器。然后,主设备开始帧信号的发送,并且同时,开始校准包的连续发送。 然而,在不支持深睡眠模式的情况下,不必启用诸如PLL的时钟生成电路。在从深睡眠模式启动的情况下,已接收到启动信号的从设备首先启用诸如PLL的 时钟生成电路。接下来,从设备禁用窄带接收器并启用宽带接收器。然后,当接收到帧信号 时,从设备启用对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校准的功能。然而,在不支持深睡眠模式的情况下, 不必启用诸如PLL的时钟生成电路。此外,从设备在校准包的发送时间段中进行校准。当完成校准处理时,启用从设备 以正确地接收校准包。接收到校准包的从设备按需要禁用校准功能,并转变到正常模式。然 而,在一直允许校准的系统的情况下,禁用校准功能的处理不是必需的。另外,从设备向主 设备发送针对一个校准包的一个校准完成包。一方面,主设备在校准完成包的发送时间段中进行校准。当完成校准处理时,启用 主设备以正确地接收校准完成包。正确地接收到校准完成包的主设备停止校准包的连续发 送,并转变到正常模式。在主设备发送启动信号的情况下,上述构造实现从睡眠模式(或深 睡眠模式)到正常模式的返回。(从设备发送启动信号的情况)
接下来,将描述从设备发送启动信号的情况。在从深睡眠模式启动的情况下,从设 备首先启用诸如PLL的时钟生成电路。接下来,从设备开始启动信号的发送,禁用窄带接收 器,并启用宽带接收器。然而,在不支持深睡眠模式的情况下,不必启用诸如PLL的时钟生 成电路。在从深睡眠模式启动的情况下,主设备在接收到启动信号时首先启用诸如PLL的 时钟生成电路。接下来,主设备禁用窄带接收器,并启用宽带接收器。然后,主设备开始帧 信号的发送,并且同时,开始校准包的连续发送。然而,在不支持深睡眠模式的情况下,不必 启用诸如PLL的时钟生成电路。当接收到帧信号时,从设备启用对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校准的功能。此外,从设备 在校准包的发送时间段中进行校准。当完成校准处理时,启用从设备以正确地接收校准包。 已接收到校准包的从设备按需要禁用校准功能,并转变到正常模式。然而,在一直允许校准 的系统的情况下,不必禁用校准功能。另外,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针对一个校准包的一个校 准完成包。对于其部分,主设备在校准完成包的发送时间段中进行校准。当校准处理完成时, 启用主设备以正确地接收校准完成包。正确地接收到校准完成包的主设备停止校准包的连 续发送,并转变到正常模式。在从设备发送启动信号的情况下,上述构造实现从睡眠模式 (或深睡眠模式)到正常模式的返回。(补充解释)通常,要操作宽带放大器来实现500Mbps等的高速传送,并且难以忽略其功耗。因 此,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睡眠模式中宽带放大器被置于待机状态。结果,可以有效地 节省电力。此外,在从睡眠模式到正常模式的转变时,在许多情况下通过改变传送线路的DC 电压来从主设备向从设备发出对模式切换的通知。然而,除了发送信号之外,应用本实施例 的技术的系统假定提供DC电源,并且难以通过改变传送线路中的DC电压来应用模式切换 的通知方法。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启动时提供能够经过被设计为不让DC分量经过的传 送线路的时钟脉冲,来通知从睡眠模式到正常模式的转变的定时。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 睡眠模式中窄带放大器保持操作,使得能够接收到时钟脉冲,并且与宽带放大器保持操作 的情况相比,功耗减少。此外,在许多传送系统中,当在非传送状态时间段之后开始数据传送之前,要进行 诸如AGC增益调整等的校准。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对在从睡眠模式转变到正常模式的过程 中所需的信号的传送加入校准功能,来实现从睡眠模式到正常模式的转变时间的缩短。另外,在以上解释中,使用了诸如宽带接收装置和宽带接收器的表达。在主设备的 情况下,这些表达都与图9中所示的宽带接收放大器314相对应。另一方面,在从设备的情 况下,它们都与图10中所示的宽带接收放大器344相对应。相似的是,在以上解释中,使用 了诸如窄带接收装置和窄带接收器的表达。在主设备的情况下,这些表达都与图9中所示 的窄带接收放大器324相对应。另一方面,在从设备的情况下,它们都与图10中所示的窄 带接收放大器354相对应。此外,图9的编码器304与图5的编码器192相对应,并且数据 时钟生成器310与PLL单元158相对应。此外,图10的解码器346与解码器194相对应, 并且图10的数据时钟生成器340与时钟检测单元196相对应。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及其它因素而想到各种修改、组合、 子组合及变更,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例如,在上述实施例的说明中,陈述了在睡眠模式(和深睡眠模式)中禁用窄带接 收装置的操作。然而,如果窄带接收装置的功耗很小,则能够维持操作状态。此外,关于窄 带发送装置的操作,例如可以通过在除发送时间以外的其它时间将窄带发送装置置于待机 状态来减少功耗。此外,可以通过间歇地操作窄带接收装置来进一步减少功耗量。如所描 述的,可以简化构造,或者通过进一步改进窄带接收装置的操作来进一步减少功耗。本申请包含与2009年6月16日提交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09-143205中所公开的主题有关的主题。
权利要求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模块,包括用于与第二模块进行窄带通信的第一窄带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二模块进行宽带通信的第一宽带通信单元;以及用于根据操作模式来控制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的操作状态的第一操作控制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模块进行窄带通信的第二窄带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一模块进行宽带通信的第二宽带通信单元;以及用于根据操作模式来控制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的操作状态的第二操作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控制单元在第一操作模式中将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而在第二操作模式中将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置于待机状态,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操作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中将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而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中将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置于待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块还包括模式切换单元,用于经由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发送用于 将所述操作模式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模式的模式切换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操作控制单元在经由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接收到所述模式切换信号 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向所述第一模块发送指示所述模式切换信号的接收 成功的响应信号,然后将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置于待机状态,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控制单元在经由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接收到所述响应信号的情 况下将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置于待机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块还包括第一时钟脉冲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模块发送时钟脉 冲,并且其中,在从所述第二操作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操作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 所述第一时钟脉冲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二模块发送所述时钟脉冲,并且 所述第二操作控制单元在接收到由所述第一时钟脉冲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时钟脉冲 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时钟脉冲发送单元经由所述第一窄带通信单元向所述第二模块发送所 述时钟脉冲,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操作控制单元在经由所述第二窄带通信单元接收到所述时钟脉冲的情 况下将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在所述第一操作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转变到操作状态的 情况下,所述第一模块经由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发送包,其中,在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在所述第二操作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转变到操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模块经由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发送包,并且其中,通过确认在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处接收到包来确认 从所述第二操作模式到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切换的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模块还包括第二时钟脉冲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模块发送时钟脉 冲,并且其中,在从所述第二操作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情况下, 所述第二操作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 所述第二时钟脉冲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模块发送所述时钟脉冲,并且 所述第一操作控制单元在接收到由所述第二时钟脉冲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时钟脉冲 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时钟脉冲发送单元经由所述第二窄带通信单元向所述第一模块发送所 述时钟脉冲,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控制单元在经由所述第一窄带通信单元接收到所述时钟脉冲的情 况下将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在所述第一操作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转变到操作状态的 情况下,所述第一模块经由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发送包,其中,在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在所述第二操作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转变到操作状态的 情况下,所述第二模块经由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发送包,并且其中,通过确认在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处接收到包来确认 从所述第二操作模式到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切换的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模块还包括时钟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时钟,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操作控制单元在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及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不同的第 三操作模式中,将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置于待机状态并将所述时钟生成单元置于待机状 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将数据编码为 不包含DC分量的代码形式,并发送所述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将数据编码为不包含DC分量并且极性每半个时钟周期 反转的代码形式,并发送所述数据,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通过检测极性反转周期根据所接收到的由所述第一宽带 通信单元发送的所述数据的波形来再生时钟,并通过使用所述时钟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通过将数据 编码为不包含DC分量的代码形式来生成编码数据,将所述数据编码为通过同步地加上振 幅比所述编码数据的振幅大的时钟而获得的代码形式,并发送所述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块还包括计算处理单元,用于生成要经由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传 输的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模块还包括输出单元,用于输出经由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接收到的 数据,并且其中,所述输出单元是音频输出设备、图像输出设备及通信设备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组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块还包括输出单元,用于输出经由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接收到的 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模块还包括计算处理单元,用于生成要经由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传 输的数据,并且其中,所述输出单元是音频输出设备、图像输出设备及通信设备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组合。
15.一种由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的模式切换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模块,包 括用于与第二模块进行窄带通信的第一窄带通信单元及用于与所述第二模块进行宽带通 信的第一宽带通信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模块进行窄带通信的第 二窄带通信单元及用于与所述第一模块进行宽带通信的第二宽带通信单元,所述模式切换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从第一操作模式转变到第二操作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置于待机 状态并将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置于待机状态;以及在从所述第二操作模式转变到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宽带通信单元 置于操作状态并将所述第二宽带通信单元置于操作状态。
全文摘要
提出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和模式切换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模块,包括用于与第二模块进行窄带通信的第一窄带通信器、用于与第二模块进行宽带通信的第一宽带通信器以及用于根据操作模式来控制第一宽带通信器的操作状态的第一控制器;以及第二模块,包括用于与第一模块进行窄带通信的第二窄带通信器、用于与第一模块进行宽带通信的第二宽带通信器以及用于根据操作模式来控制第二宽带通信器的操作状态的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在第一模式中将第一宽带通信器置于操作状态,而在第二模式中将第一宽带通信器置于待机状态。第二控制器在第一模式中将第二宽带通信器置于操作状态,而在第二模式中将第二宽带通信器置于待机状态。
文档编号H04M1/725GK101925164SQ20101020102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6日
发明者日高伊佐夫, 杉田武弘, 清水达夫 申请人:索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