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Rel-8下行载波信道带宽的结构示意图。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Rel_8下行载波中有一个额外的空子载波(不承载任何信息) 被插入到下行有用子载波的中间。这样处理的原因在于实际终端设备的接收机设计时可能是直接下变频,而在下变频后,中央载波为直流载波,其上面的信息将丢失,因此,中央载波如果不成在任何信息, 则可以避免相应的信息丢失。LTE-A中为了支持更高的传输带宽、传输速率使用载波聚合技术。载波聚合即通过将两个或是更多的成员载波组合在一起传输,来达到更高的传输带宽,提升频谱效率。所谓连续载波聚合即将多个载波连续的聚合在一起,聚合带宽内的每个载波称为成员载波,在Rel-IO中,要求每个成员载波都必须是能够向下兼容Rel-8的载波,其信道带宽配置满足Rel-8的定义。在Rel-IO连续载波聚合时,在相同的连续载波聚合带宽内,可以有多种成员载波带宽组合和部署方案,按照成员载波相对于聚合信道中央是否对称,可以分为对称载波聚合和非对称载波聚合两种方式。如图2A所示,对于30MHz的聚合带宽,可以通过15MHz+15MHz的方式进行聚合,该方式为对称聚合方式,如果采用10MHz+20MHz的方式进行聚合,则其聚合带宽是非对称的。如图2B所示,对于40MHz的聚合带宽,可以部署两个20MHz的载波,这时候,成员载波相对信道中央是对称的。如图2C所示,对于50MHz的聚合带宽假设选择20MHz、2OMHz、IOMHz的3个成员载
波进行载波聚合,可以有对称和非对称载波聚合方式。与Rel-8 —致,在LTE-A也同样存在直流载波部署的问题,即对于聚合带宽的中央载波在下变频后其为直流子载波,该位置如果为有用子载波的话,在接收机该子载波位置的传输信息将会丢失。为了保证接收机不受直流载波部署的影响,首先,每个成员载波的信道带宽中央载波(图2A至图2C中的细虚线)要插入空子载波,这样,可以保证每个成员载波对Rel-8 终端的向下兼容性。在聚合信道带宽的中央载波位置(图2A至图2C中的粗虚线),对于对称的载波聚合方式,由于中央载波落在成员载波的中间保护带或是成员载波的中央空载波上,因此,对于终端接收不会带来影响。但是,对于非对称的载波部署方式,由于聚合带宽中央载波落在成员载波的子载波上,将会导致在该成员载波,该子载波位置上的信息在接收端会丢失,从而,也就导致了接收数据的损失。以图2C所示的50MHz的聚合带宽为例,对于非对称的部署方式,中央载波落在成员载波二的有用子载波上,将会导致接收机性能的损失。综上所述,由于直流载波的问题,将会对非对称载波聚合部署方式带来影响。针对非对称带宽载波部署带来的直流载频问题,当前有如下解决方案方案1、限制载波聚合部署方式,排除非对称的载波聚合方式;方案2、不限制载波聚合方式,允许数据丢失、性能损失;方案3、修改RANl规范,允许在载波的任意位置插入空载波。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对于现有的方案1,限制载波聚合方式影响了网络部署载波聚合的灵活性,实际对于非对称载波聚合方式是由需求和应用的;对于现有的方案2,允许数据丢失可能会导致整个资源块的数据丢失从而影响系统的总体性能;对于现有的方案3,由于部署场景很多,任意位置的空子载波插入将会增加规范定义的复杂度,增加信令开销,同时由于Rel-8终端对于该位置是无法获知,将影响向下兼容性。综上所述,现有的解决方案是以功能限制、性能损失或系统复杂化为代价来解决上述问题,或对业务实现效果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方法和设备,解决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而导致信息丢失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部署信息;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载波聚合部署信息,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是否会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设的处理策略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处理。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设置模块,用于设置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的情况下的处理策略;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部署信息;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所确定的载波聚合部署信息,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是否会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配置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设置模块所设置的处理策略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相应的载波聚合部署信息,确定相对应的终端设备是否存在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的问题,并在存在该问题时,通过相应的策略对终端设备进行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从而,避免了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的问题的出现,提升了载波聚合传输方式的灵活性,保证了向下兼容性和系统性能,不会因为与直流载波的位置冲突而带来信息的丢失。
图1为现有技术中Rel-8下行载波信道带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连续载波聚合载波的部署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下行聚合带宽配置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下行聚合带宽配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下行聚合带宽配置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下行聚合带宽配置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下行聚合带宽配置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背景技术所述,多载波聚合技术是LTE-A的一个重要特性,对于连续载波聚合时,需要考虑到如何进行载波部署。在连续载波聚合时,如果出现非对称带宽聚合,将会出现与直流载波相冲突而导致的信息丢失问题,影响载波的向下兼容性。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方法,通过终端设备相对应的载波聚合部署信息,确定该终端设备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是否存在与直流载波位置的冲突风险,如果存在,则根据相应的策略调整下行调度信息,避免冲突的发生,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01、网络侧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部署信息,具体的处理过程如下网络侧设备确定当前的连续载波聚合方式,并获取终端设备的连续聚合带宽能力;网络侧设备根据当前的连续载波聚合方式和终端设备的连续聚合带宽能力,确定终端设备当前所对应的载波聚合部署信息。步骤S302、网络侧设备根据载波聚合部署信息,判断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是否会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如果网络侧设备根据载波聚合部署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为非对称聚合方式,则判断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会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即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S303 ;如果网络侧设备根据载波聚合部署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为对称聚合方式,则判断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不会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即判断结果为否,执行步骤S304。步骤S303、网络侧设备根据预设的处理策略对终端设备进行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处理。在实际应用中,本步骤中具体的处理策略包括以下两种策略一、调整下行信息的发送策略,使会与直流载波发生冲突的位置不传输下行 fn息ο这种策略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确定聚合带宽的中央载波的位置,通过网络侧设备 (如基站)的合理资源调度,来保证中央载波所在的资源块或是资源块组不被调度给会产生冲突的终端设备。具体的处理过程为(1)网络侧设备根据载波聚合部署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中央载波的位置 fn息ο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中央载波的位置信息的确定可以通过以下过程实现首先,网络侧设备根据载波聚合部署信息中所包括的成员载波信息和成员载波之间的空间信息,确定中央载波在当前聚合带宽中所对应的子载波位置。然后,网络侧设备根据中央载波在当前聚合带宽中所对应的子载波位置,确定中央载波在成员载波中的位置信息。其中,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中央载波在成员载波中的位置信息,可以具体为中央载波在成员载波中所对应的PRB信息,或者其他能够表示中央载波在聚合带宽中的准确位置的信息,具体的位置信息类型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2)网络侧设备根据需要发送的下行信息的类型和中央载波的位置信息,为终端设备配置相应的下行调度信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根据LTE中下行物理资源依据传输的下行信息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物理传输信道,各种物理传输信道的资源映射方式不同,在下行物理资源中的位置也不同,根据下行信息的类型,本处理过程包括以下多种情况情况一、下行数据信息这样的信息通常通过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
信道)进行传输。在LTE Rel-8/9中,PDSCH的资源调度存在以下三种方案A、资源分配类型一、基本分配单元是资源块组(Resources Block Group,RBG),资源指示采用比特映射实现。此种方案下,基站可以使用Bitmap(比特映射)指示分配给被调度终端设备的 RBG0在这里,RBG是一组连续分布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s Block, PRB)0资源块组的大小(P)是系统带宽的函数,具体如表1所示。表1资源块大小配置关系表
权利要求
1.一种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侧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部署信息;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载波聚合部署信息,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是否会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设的处理策略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部署信息,具体为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当前的连续载波聚合方式,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连续聚合带宽能力;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当前的连续载波聚合方式和所述终端设备的连续聚合带宽能力,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对应的载波聚合部署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载波聚合部署信息,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是否会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具体包括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载波聚合部署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为对称聚合方式,则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不会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载波聚合部署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为非对称聚合方式,则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会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设的处理策略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处理,具体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载波聚合部署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中央载波的位置信息,并根据需要发送的下行信息的类型和所述中央载波的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相应的下行调度信息,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按照对称聚合方式接收网络侧设备下发的下行信息;或,所述网络侧设备放弃向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下行调度信息,将所述非对称聚合方式虚拟为对称聚合方式,并为具有与所述对称聚合方式的带宽相对应的连续聚合带宽能力的终端设备配置下行调度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载波聚合部署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中央载波的位置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载波聚合部署信息中所包括的成员载波信息和成员载波之间的空间信息,确定所述中央载波在当前聚合带宽中所对应的子载波位置;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中央载波在当前聚合带宽中所对应的子载波位置,确定所述中央载波在成员载波中的位置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载波在成员载波中的位置信息,具体为所述中央载波在成员载波中所对应的PRB信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需要发送的下行信息的类型和所述中央载波的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相应的下行调度信息,具体包括当所述需要发送的下行信息为数据信息时,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包含资源映射信息的下行调度信息,通过所述中央载波所在的资源块或资源块组之外的资源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信息;当所述需要发送的下行信息为控制格式指示CFI时,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包含小区标识信息的下行调度信息,通过与所述小区标识信息相对应的资源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CFI,其中,所述小区标识信息相对应的资源为所述中央载波所在的资源之外的资源;当所述需要发送的下行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指示信息时,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包含资源组标识信息的下行调度信息,通过物理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中与所述资源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资源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HARQ指示信息,其中,所述PHICH中与所述资源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资源为所述中央载波所在的资源之外的资源;当所述需要发送的下行信息为小区参考信号CRS或专用参考信号DRS,且系统不允许 CRS或DRS所在的载波与直流载波发生冲突时,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包含小区标识信息的下行调度信息,通过与所述小区标识信息相对应的资源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CRS或DRS,其中,所述小区标识信息相对应的资源为所述中央载波所在的资源之外的资源;当所述需要发送的下行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DCI,且系统不允许DCI所在的载波与直流载波发生冲突时,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包含下行控制信道候选集合的调整信息的下行调度信息,通过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候选集合的调整信息相对应的资源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DCI,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候选集合的调整信息相对应的资源为所述中央载波所在的资源之外的资源,或,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包含DCI传输的CCE聚合等级的调整信息的下行调度信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调整CCE聚合等级的 DCI fp 肩、ο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非对称聚合方式虚拟为对称聚合方式,具体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虚拟的方式,增大所述非对称聚合方式下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成员载波的带宽,使当前的所述非对称聚合方式成为对称聚合方式。
9.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模块,用于设置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的情况下的处理策略;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部署信息;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所确定的载波聚合部署信息,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是否会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配置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设置模块所设置的处理策略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处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当前的连续载波聚合方式,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连续聚合带宽能力;根据所述当前的连续载波聚合方式和所述终端设备的连续聚合带宽能力,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对应的载波聚合部署信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载波聚合部署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为对称聚合方式时,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不会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在根据所述载波聚合部署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为非对称聚合方式时,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会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载波聚合部署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中央载波的位置信息,并根据需要发送的下行信息的类型和所述中央载波的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相应的下行调度信息;或,放弃向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下行调度信息,将所述非对称聚合方式虚拟为对称聚合方式,并为具有与所述对称聚合方式的带宽相对应的连续聚合带宽能力的终端设备配置下行调度信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方法和设备,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相应的载波聚合部署信息,确定相对应的终端设备是否存在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的问题,并在存在该问题时,通过相应的策略对终端设备进行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从而,避免了载波聚合传输方式与直流载波位置相冲突的问题的出现,提升了载波聚合传输方式的灵活性,保证了向下兼容性和系统性能,不会因为与直流载波的位置冲突而带来信息的丢失。
文档编号H04W72/12GK102438320SQ20101029895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9日
发明者宋月霞, 赵锐, 邱海杰 申请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