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体化端到端多路径传输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7469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一体化端到端多路径传输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一体化端到端多路径传输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网络接入技术不断多样化,包括广域网、局域网、 个域网、有线和无线接入技术都不断成熟并逐步商用,例如xDSL,xPON, 3G, WLAN, WiMAX, Bluetooth等;另一方面,接入设备的成本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终端开始配置多个网络适配器,例如移动终端laptop通常配有LAN接口和WLAN接口,也可以支持3G无线接入;目前大部分PDA支持WLAN和3G接入;一些固定终端也同时支持LAN和ADSL接入。下一代网络结构的演化,使得终端能够配置多个网络层接入地址。IPv6的初步部署使得网络层地址极大丰富,终端可以配置多个IPv6地址或者同时配置IPv6地址和IPv4 地址,以接入不同子网;而网络虚拟化的发展可以使由不同种类的网络层地址、不同的路由机制构成的虚拟网络部署在相同的基础设施上,终端可以同时选择IP或者其他虚拟网络层地址,例如平面标识,接入网络。然而,现有的网络协议栈却无法完全使用主机具有多个网络接口和地址的优势。 传统的传输协议例如TCP,UDP只能使用一条端到端路径进行数据传输,SCTP虽然可以完全使用主机的多个地址,但只有效使用一个地址对构成的端到端路径,而经其他地址作为冗余备份。为了开发主机多宿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传输开始采用端到端多路径方式。然而如何在多宿主机间建立端到端路径,选择哪两个地址对建立端到端路径等问题上仍存在缺陷。在数据路由方面,主机虽然不负责路由转发,但其也有简单的路由表用来选路。通常发送数据包的目的地址由上层应用指定,而源地址则根据路由表中的路由条目决定。主机根据使用的目的地址在路由表中搜索可用路由,按照最长匹配的原则,如果有相应条目, 则将对应条目的下一跳出口的地址设定为源地址。最差情况下也会有一条缺省路由存在, 因此数据包的源地址可以配置为连接默认网关的接口地址。虽然多宿主机有的可以设定多个默认网关,有的只能设定一个,但主机路由表中只有一条默认路由。即使通过其他机制设定待发送数据包的源地址为非默认接口的地址, 其仍然会被路由到默认网关,造成端到端路径的重合,容易产生单点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一体化端到端多路径传输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使得多宿主机能够合理地建立并管理端到端路径,同时使得多宿主机通过多个缺省网关进行路由。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一体化端到端多路径传输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多宿主机间的数据传输,包括如下步骤地址列表获取步骤,所述通信主机获取对端的可用地址列表;传输路径建立步骤,从所述可用地址列表中,选择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确定端到端的传输路径;数据传输步骤,将数据包依据所述端到端的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上述数据传输方法中,所述可用地址列表通过如下方式获取在所述一对通信主机中,作为连接发起方的第一主机通过DNS查询或手动输入的方式,按照地址的优先级,获取作为对端的第二主机的一个地址,将该地址作为第一目的地址;根据所述第一目的地址, 查询所述第一主机的路由表,按照路由的最长匹配原则及路由协议的优先级,如果能返回可用路由,则将该可用路由的下一跳出口对应的相同类型的地址设为第一源地址;在所述第一源地址和所述第一目的地址建立的路由上,交换彼此的可用地址列表,同时进行传输层参数协商。上述数据传输方法中,所述传输路径建立步骤中,所述目的地址通过如下方式选择作为连接发起方的第一主机,对作为对端的第二主机的可用地址列表中的每一地址依据如下方式进行分析,确定目的地址A1、该地址是否已经被使用,如果否,优先选择;Bi、 该地址按照地址类型的优先级进行选择,优先级高,优先选择;Cl、该地址是否是组播地址或者广播地址,如果是,则不选择;D1、该地址是否是私有本地地址,如果是,则不选择;E1、 该地址是否是本全局单播地址,如果是,优先选择;F1、对步骤Al-Fl进行迭代,如果一个地址被选为作一条路径的目的地址,则目的引用数加1,直至所有可用目的地址被使用。 上述数据传输方法中,所述传输路径建立步骤中,所述源地址选择为作为连接发起方的第一主机,对本端可用地址列表中的每一地址依据如下方式进行分析,确定第二源地址A2、该地址是否被使用,如果否,优先使用;B2、该地址是否与所选目的地址是相同类型,如果不是,不选择;C2、该地址是否与目的地址有较接近的前缀长度,如果是,优先选择; D2、该地址是否是广播地址或组播地址,如果是,不选择;E2、该地址是否是全局单播地址, 如果是,优先选择;F2、该地址是否是本地私有地址,如果是,看其目的地址是否是全局单播地址,如果是,可以选择;G2、对步骤A2-F2进行迭代,如果一个地址被使用作为一条路径的源地址,则源引用数加1,直至所有可用源地址被使用。上述数据传输方法中,在数据传输步骤中,若其中一个通信主机的地址发生移动, 则将修改后的地址通告原路径对端,使对应路径修改为移动更改后的目的地址。上述数据传输方法中,在数据传输步骤中,若其中一个通信主机的地址中止使用, 通告对端地址删除,使对应路径删除使用的目的地址,同时减少对应源地址的使用数,如果减至0,则重新建立路径。上述数据传输方法中,所述数据传输步骤中,还设置有预路由查询步骤,该步骤查询是否有与所述源地址对应的路由,若有,则按照所述源地址路由指定的下一跳和下一跳出口发送数据包,若没有,则按照所述端到端的传输路径选择下一跳出口进行数据传输。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一体化端到端多路径传输的数据传输系统, 所述系统用于多宿主机间的数据传输,包括地址列表获取模块、传输路径建立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其中,地址列表获取模块用于所述通信主机获取对端的可用地址列表;传输路径建立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可用地址列表,选择目的地址选择和源地址,确定端到端的传输路径;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数据包依据所述端到端的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多宿主机的多宿特性建立尽可能多的端到端路径,使多宿主机可以在尽量少的人为参与下维持端到端路径,并将数据包按照其设定的源地址在相应配置了该源地址的接口发送;另外,本发明还可以设有预路由,可以根据预设路由,为数据包指定下一跳出口。


图1为本发明基于一体化端到端多路径传输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基于一体化端到端多路径传输的数据传输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图3为端到端多路径示意框图;图4为建立端到端路径时目的地址的选择流程图;图5为建立端到端路径时源地址的选择流程图;图6为端到端多路径情况下数据的路由发送流程;图7为本发明基于一体化端到端多路径传输的数据传输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一体化端到端多路径传输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包含多宿主机的一对通信主机间的数据传输,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地址列表获取步骤S110,通信主机获取对端的可用地址列表;传输路径建立步骤 S120,从可用地址列表中,选择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确定端到端的传输路径;数据传输步骤 S130,将数据包依据端到端的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本实施例中,多宿主机包括至少一个配置了多个网络地址的物理网络接口,或者至少两个配置了不同网络地址的物理网络接口,或者至少两个配置了不同网络地址的物理网络接口与虚拟接口。多宿主机的每一个接口与一个缺省网关相关联。端到端的传输路径包括发送主机(数据发送端)和相对于该主机的对端(数据接收端)构成的虚拟数据传输通道,底层的传输技术采用基于交换或者路由的可靠或非可靠技术。其中,数据发送端包括数据发送的物理或逻辑网络接口及与其关联的网络地址;数据接收端也包括数据接收的物理或逻辑网络接口,及与其关联的网络地址。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端到端多路径可以发生在一对多宿主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多宿主机与单宿主机之间。其路径建立方式仅涉及正常单播连接建立,不包括组播和广播,任播。本实施例可以充分利用多宿主机的多宿特性建立尽可能多的端到端路径,使多宿主机可以在尽量少的人为参与下维持端到端路径,并将数据包按照其设定的源地址在相应配置了该源地址的接口发送。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址列表获取步骤SllO中的地址列表可以通过如下步骤a、步骤b和步骤c限定的方式获取步骤a、在所述一对通信主机中,作为连接发起方的第一主机通过DNS查询或手动输入的方式,按照地址的优先级,获取作为对端的第二主机的一个地址,将该地址作为第一目的地址。
步骤b、根据所述第一目的地址,查询所述第一主机的路由表,按照路由的最长匹配原则及路由协议的优先级,如果能返回可用路由,则将该可用路由的下一跳出口对应的相同类型的地址设为第一源地址。步骤C、在所述第一源地址和所述第一目的地址建立的路由上,交换彼此的可用地址列表,同时进行传输层参数协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传输路径建立步骤S120中的目的地址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作为连接发起方的第一主机,对作为对端的第二主机的可用地址列表中的每一地址依据如下方式进行分析,确定目的地址Al该地址是否已经被使用,如果否,优先选择;Bl该地址按照地址类型的优先级进行选择,优先级高,优先选择;Cl该地址是否是组播地址或者广播地址,如果是,则不选择;Dl该地址是否是私有本地地址,如果是,则不选择;El该地址是否是本全局单播地址,如果是,优先选择;Fl对步骤Al-Fl进行迭代,如果一个地址被选为作一条路径的目的地址,则目的引用数加1,直至所有可用目的地址被使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传输路径建立步骤S120中的源地址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作为连接发起方的第一主机,对本端可用地址列表中的每一地址依据如下方式进行分析,确定源地址A2该地址是否被使用,如果否,优先使用;B2该地址是否与所选目的地址是相同类型,如果不是,不选择;C2该地址是否与目的地址有较接近的前缀长度,如果是,优先选择;D2该地址是否是广播地址或组播地址,如果是,不选择;E2该地址是否是全局单播地址,如果是,优先选择;F2该地址是否是本地私有地址,如果是,看其目的地址是否是全局单播地址,如果是,可以选择;G2对步骤A2-F2进行迭代,如果一个地址被使用作为一条路径的源地址,则源引用数加1,直至所有可用源地址被使用。此外,在数据传输步骤S130中,若其中一个通信主机的地址发生移动,则将修改后的地址通告原路径对端,使对应路径修改为移动更改后的目的地址。并且,若其中一个通信主机的地址中止使用,通告对端地址删除,使对应路径删除使用的目的地址,同时减少对应源地址的使用数,如果减至0,则重新建立路径。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基于一体化端到端多路径传输的数据传输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地址列表获取步骤S210,通信主机获取对端的可用地址列表;传输路径建立步骤S220,从可用地址列表中,选择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确定端到端的传输路径;数据传输步骤S230,查询是否有与数据包源地址对应的路由,若有,则按照源地址路由指定的下一跳和下一跳出口发送数据包,若没有,则按照端到端的传输路径选择下一跳出口。在具体实施时,每个源地址都添加一条对应源路由,使具有特定源地址的数据包从配置有该地址的接口发送。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预路由条目。
该实施例使数据包按照建立的路径进行路由。在该实施例中所有数据发送的接口都与其传输路径的源地址对应得接口保持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网络路由系统是基于目的地址进行查询的。虽然有些主机可以为每个地址配置一个默认网关,但任一时刻,路由表中起作用的默认路由仅有一条。本发明中包括一个预路由模块,添加到路由查询步骤前。数据包在进行路由前,先进入预路由模块查询。如果查询有与该数据包源地址对应得路由,则按照源地址路由指定的下一跳和下一跳出口发送数据包。此外,上述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端到端多路径的建立分为两个阶段地址列表获取阶段和传输路径建立阶段。这两个阶段中,源和目的采用相同的地址结构,例如 IPv6-IPv6, IPv4-IPv4, ID-ID。可以为不同的地址结构设定优先级以明确优先采用作为路径源和目的地址的类型。本发明中设定IPv6-IPv6优先级为1,IPv4-IPv4优先级为2,ID-ID 优先级为3,其中优先级标号越小则越优先采用。实例参照图3至图6。图3为端到端多路径示意框图,图4是建立端到端路径时目的地址的选择流程图;图5是端到端多路径情况下数据的路由发送流程,图6是建立端到端路径时源地址的选择流程图。图3中列出了两台多宿主机间建立端到端多路径的示意图。其中,多宿主机A有 3个接口,我们称为Al,A2,A3,多宿主机B有两个接口,我们称为Bi,B2。在本实施例中我们为Al,A2,Bl配置了 IPv4地址,A3和Bl配置了 IPv6地址。其相应网络地址分别为Al 192. 168. 3. 2,A2 202. 112. 146. 71,A3 2002: :345 :3,B159. 64. 3. 2,B2 1003: :E34 :45 :2。 本实施例中多宿主机A的默认网关为默认网关Al,多宿主机B的默认网关为默认网关Bi。在本实施例中,多宿主机A是连接发起方。则初始连接阶段路径建立过程如下多宿主机A从DNS解析或者应用层人工输入获得多宿主机B的一个地址Bl,则多宿主机A按照图5源地址选择流程,遍历Al,A2,A3的地址,由于A2是全局单播地址,因此优先选择,则建立一条A2-B1的端到端路径,之后,多宿主机A和多宿主机B在这条建立的路径上交换彼此的地址列表。多宿主机A获得多宿主机B的地址{Bi,B2}的子集,多宿主机B获得多宿主机A的地址的子集{Al,A2,A3}。本实施例中交换了所有地址。通信双方获得彼此的地址列表,开始传输过程中的路径建立过程主机A遍历目的地址列表,按照图4目的地址选择流程,Bl已经被使用,跳出重新遍历,B2未被使用,不是广播,组播,任播地址,不是私有地址,是全局单播地址,则B2被选为目的地址。接下来选择相应得源地址。遍历源地址列表,按照图5,A1未被使用,但Al与B2不是同类型地址,跳出重新遍历;A2已经被使用,跳出重新遍历;A3未被使用,与B2相同类型,非广播,组播,任播地址,非私有地址,是全局单播地址,则A3选为相应得源地址,建立A3-B2的端到端路径。此时目的地址都已被使用,但是源地址还有未被Al未被使用。遍历目的地址,Bl 已被使用,选择Bl作为目的地址。遍历源地址,Al未被使用,与Bl是相同类型,不是广播, 组播,任播地址,是私有地址,但所选目的地址Bl是全局单播地址,因此,建立Al-Bl的端到端路径。此时,多宿主机A中的所有源和目的地址均被使用,路径建立过程停止。多宿主机 B按照相同的流程建立端到端路径。本发明中,并不强调多宿主机A和多宿主机B的所有路径都是对称的。路径建立后则进行数据路由操作。按照图6,多宿主机A中的数据路由如下,以 Al-Bl路径上的数据为例=Al-Bl路径上的数据包源地址设为Al,目的地址设为Bl ;数据进行发送前,先进行预路由,即查找是否有以Al为源地址的路由条目。本实例中一律预先设定好不同接口对应得默认网关及源路由条目。则Al查询到相应的源地址192. 168.3.2, 及相应的下一条出口接口 1,则数据包从接口 1发送到默认网关1,从而进入网络。A2-B1, A3-B2路径上的数据发送流程与次类似。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端到端多路径传输的数据传输系统实施例,该系统用于包含至少一个多宿主机的一对通信主机间的数据传输,参照图7,包括地址列表获取模块72、传输路径建立模块74和数据传输模块76。其中,地址列表获取模块72 用于所述通信主机获取对端的可用地址列表;传输路径建立模块74用于依据所述可用地址列表,选择目的地址选择和源地址,确定端到端的传输路径;数据传输模块76用于将数据包依据所述端到端的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本实施例中,多宿主机包括至少一个配置了多个网络地址的物理网络接口,或者至少两个配置了不同网络地址的物理网络接口,或者至少两个配置了不同网络地址的物理网络接口与虚拟接口。多宿主机的每一个接口与一个缺省网关相关联。端到端的传输路径包括发送主机(数据发送端)和相对于该主机的对端(数据接收端)构成的虚拟数据传输通道,底层的传输技术采用基于交换或者路由的可靠或非可靠技术。其中,数据发送端包括数据发送的物理或逻辑网络接口及与其关联的网络地址;数据接收端也包括数据接收的物理或逻辑网络接口,及与其关联的网络地址。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端到端多路径可以发生在一对多宿主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多宿主机与单宿主机之间。其路径建立方式仅涉及正常单播连接建立,不包括组播和广播,任播。本实施例可以充分利用多宿主机的多宿特性建立尽可能多的端到端路径,使多宿主机可以在尽量少的人为参与下维持端到端路径,并将数据包按照其设定的源地址在相应配置了该源地址的接口发送。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址列表获取模块72中可以包括如下单元第一目的地址获取单元、第一源地址获取单元和地址列表交换单元。其中,第一目的地址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一对通信主机中,作为连接发起方的第一主机通过DNS查询或手动输入的方式,按照地址的优先级,获取作为对端的第二主机的一个地址,将该地址作为第一目的地址。第一源地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的地址,查询所述第一主机的路由表,按照路由的最长匹配原则及路由协议的优先级,如果能返回可用路由,则将该可用路由的下一跳出口对应的相同类型的地址设为第一源地址。地址列表交换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源地址和所述第一目的地址建立的路由上,交换彼此的可用地址列表,同时进行传输层参数协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传输路径建立模块74中的目的地址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作为连接发起方的第一主机,对作为对端的第二主机的可用地址列表中的每一地址依据如下方式进行分析,确定目的地址Al该地址是否已经被使用,如果否,优先选择;
Bl该地址按照地址类型的优先级进行选择,优先级高,优先选择;Cl该地址是否是组播地址或者广播地址,如果是,则不选择;Dl该地址是否是私有本地地址,如果是,则不选择;El该地址是否是本全局单播地址,如果是,优先选择;Fl对步骤Al-Fl进行迭代,如果一个地址被选为作一条路径的目的地址,则目的引用数加1,直至所有可用目的地址被使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传输路径建立模块74中的源地址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作为连接发起方的第一主机,对本端可用地址列表中的每一地址依据如下方式进行分析,确定源地址A2该地址是否被使用,如果否,优先使用;B2该地址是否与所选目的地址是相同类型,如果不是,不选择;C2该地址是否与目的地址有较接近的前缀长度,如果是,优先选择;D2该地址是否是广播地址或组播地址,如果是,不选择;E2该地址是否是全局单播地址,如果是,优先选择;F2该地址是否是本地私有地址,如果是,看其目的地址是否是全局单播地址,如果是,可以选择;G2对步骤A2-F2进行迭代,如果一个地址被使用作为一条路径的源地址,则源引用数加1,直至所有可用源地址被使用。此外,在传输模块76中,若其中一个通信主机的地址发生移动,则将修改后的地址通告原路径对端,使对应路径修改为移动更改后的目的地址。并且,若其中一个通信主机的地址中止使用,通告对端地址删除,使对应路径删除使用的目的地址,同时减少对应源地址的使用数,如果减至0,则重新建立路径。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一体化端到端多路径传输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进行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一体化端到端多路径传输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多宿主机间的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地址列表获取步骤,所述通信主机获取对端的可用地址列表; 传输路径建立步骤,从所述可用地址列表中,选择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确定端到端的传输路径;数据传输步骤,将数据包依据所述端到端的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用地址列表通过如下方式获取在所述一对通信主机中,作为连接发起方的第一主机通过DNS查询或手动输入的方式,按照地址的优先级,获取作为对端的第二主机的一个地址,将该地址作为第一目的地址;根据所述第一目的地址,查询所述第一主机的路由表,按照路由的最长匹配原则及路由协议的优先级,如果能返回可用路由,则将该可用路由的下一跳出口对应的相同类型的地址设为第一源地址;在所述第一源地址和所述第一目的地址建立的路由上,交换彼此的可用地址列表,同时进行传输层参数协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路径建立步骤中,所述目的地址通过如下方式选择作为连接发起方的第一主机,对作为对端的第二主机的可用地址列表中的每一地址依据如下方式进行分析,确定目的地址Al该地址是否已经被使用,如果否,优先选择; Bl该地址按照地址类型的优先级进行选择,优先级高,优先选择; Cl该地址是否是组播地址或者广播地址,如果是,则不选择; Dl该地址是否是私有本地地址,如果是,则不选择; El该地址是否是本全局单播地址,如果是,优先选择;Fl对步骤Al-Fl进行迭代,如果一个地址被选为作一条路径的目的地址,则目的引用数加1,直至所有可用目的地址被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路径建立步骤中, 所述源地址选择为作为连接发起方的第一主机,对本端可用地址列表中的每一地址依据如下方式进行分析,确定第二源地址A2该地址是否被使用,如果否,优先使用; B2该地址是否与所选目的地址是相同类型,如果不是,不选择; C2该地址是否与目的地址有较接近的前缀长度,如果是,优先选择; D2该地址是否是广播地址或组播地址,如果是,不选择; E2该地址是否是全局单播地址,如果是,优先选择;F2该地址是否是本地私有地址,如果是,看其目的地址是否是全局单播地址,如果是, 可以选择;G2对步骤A2-F2进行迭代,如果一个地址被使用作为一条路径的源地址,则源引用数加1,直至所有可用源地址被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数据传输步骤中,若其中一个通信主机的地址发生移动,则将修改后的地址通告原路径对端,使对应路径修改为移动更改后的目的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数据传输步骤中,若其中一个通信主机的地址中止使用,通告对端地址删除,使对应路径删除使用的目的地址,同时减少对应源地址的使用数,如果减至0,则重新建立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步骤中,还设置有预路由查询步骤,该步骤查询是否有与所述源地址对应的路由,若有,则按照所述源地址路由指定的下一跳和下一跳出口发送数据包,若没有, 则按照所述端到端的传输路径选择下一跳出口进行数据传输。
8.一种基于一体化端到端多路径传输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用于多宿主机间的数据传输,包括地址列表获取模块,用于所述通信主机获取对端的可用地址列表;传输路径建立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可用地址列表,选择目的地址选择和源地址,确定端到端的传输路径;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数据包依据所述端到端的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一体化端到端多路径传输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用于包含多宿主机的一对通信主机间的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通信主机获取对端的可用地址列表;从所述可用地址列表中,选择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确定端到端的传输路径;将数据包依据所述端到端的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多宿主机的多宿特性建立尽可能多的端到端路径,使多宿主机可以在尽量少的人为参与下维持端到端路径,并将数据包按照其设定的源地址在相应配置了该源地址的接口发送。
文档编号H04L12/56GK102201991SQ20111013496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3日
发明者刘畅, 孙亮, 宋飞, 张宏科, 张思东, 杨冬, 董平, 薛淼, 陈佳, 黄道超 申请人:北京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