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行信道处理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9799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进行信道处理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行信道处理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Rel-8/9/10通信系统的下行传输中,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 eNB)根据调度的结果将为每个调度到的用户设备发送ー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以及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F1DCCH),其中,PDSCH 承载着 eNB 发送给调度用户设备的数据,PDCCH承载着其对应I3DSCH的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主要用来指示与其对应的F1DSCH的传输格式信息,包括资源的分配、传输块的大小、调制编码方式、传输秩以及预编码矩阵信息等。PDCCH和H)SCH是时分复用在一个子帧中。对于通用循环前缀,每个子巾贞包括两个时隙,姆个时隙中有7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 0FDM)符号,其中,PDCCH是在第一个时隙的前η (η = 1,2,3,4)个OFDM符号 中传输的,η是动态可变的,剰余的OFDM符号则用来传输H)SCH。PDCCH和I3DSCH具体的复用如图I所示。在一个子帧中,所有调度用户设备的PDCCH复用在一起,然后在HXXH区域发送。每个HXXH是由1/2/4/8个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 CCE)组成,其中组成每个PDCCH的CCE个数是由PDCCH的大小以及roccH所对应用户设备的信道来确定。组成每个用户设备HXXH的cce个数可以是不同的,如图2所示,CCEO至CCE17分别分配给不同的TOCCH。对于在一个子帧中传输的I3DSCH和roccH,用户设备首先需要进行roccH的盲检测,也就是从所有的CCE中检测出其所对应的roccH。如果roccH检测正确,然后用户设备根据roccH中的信息去解调对应的roscH。根据roscH解调的正确与否,用户设备需要在上行进行反馈。若roscH解调正确,用户设备反馈ACK给eNB,表示用户设备已经正确接收到eNB发送的数据,eNB可以进行新的数据块的传输;反之,用户设备反馈NACK给eNB,表示数据没有正确接收,需要eNB对此数据进行重传。另外ー种情况是HXXH没有被正确检测,那么用户设备就假设没有调度给自己的数据,在上行也不进行任何反馈,即非连续传输(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ACK/NACK的反馈是通过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上以码分复用的方式进行,即每个用户设备通过ー个时频ニ维扩频的序列对ACK/NACK进行调制发送。其中,对于每个动态调度的用户设备,在上行传输ACK/NACK的资源(或序列)是由其PDCCH的第一个CCE的序号隐性地来确定。在LTE Rel-IO系统的进一步演进中,由于需要支持多用户设备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ΜΙΜΟ)以及多小区之间的协调来提高系统的性能,这些技术导致了同时调度用户设备数的増加;但是现有HXXH的容量限制了一个子帧中所能调度用户设备数的个数。基于此,现有的roccH进行了增强,即在原有的roscH区域划分出一部分资源来传输增强的roccH(E-PDCCH)如图3,示出了 H)CCH、PDSCH和增强的HXXH的复用,这样就可以提高roccH的容量或者同时调度用户设备的个数。对增强了的HXXH中,每个E-PDCCH仍是由1^(1为0,1,..1_1,其中1表示的是逻辑单元聚合级别,I表示的是聚合级别数)个类似于CCE的逻辑单元组成,需要用户设备进行盲检测。由于E-PDCCH中的控制信息是通过母码为1/3的卷积编码和基于循环缓冲的速率匹配得到,所以当编码码率小于1/3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逻辑单元中包含同样的控制信息。例如当E-PDCCH是由4个逻辑单元组成,每个逻辑单元中容纳72比特,那么编码后的E-PDCCH应该有72X4 = 288比特。若E-PDCCH原始比特的大小为48比特,经过1/3编码后的比特数为144比特,再经过基于循环缓冲的速率匹配(重复编码)后得到的比特数为288比特,最后分配到4个逻辑単元中去。那么,如图4所示,就会出现第3和第4个逻辑单元中的信息将与第I和第2个逻辑単元的信息完全一祥。对于上述的情況,当用户设备进行盲检测时,可能把逻辑单元3和4中的信息正确检测。这样,用户设备就会假设E-PDCCH的第一个逻辑单元为3,并根据逻辑单元3来确定 上行反馈ACK/NACK的资源;但是,eNB假设用户设备的ACK/NACK资源是由逻辑单元I确定,并在此资源上进行ACK/NACK检测。由此可见,上述的逻辑单元检测的模糊会导致用户设备所确定的ACK/NACK资源模糊的问题。对上述的问题,现有技木通过两种方式来解決。方式一由于上述问题同样发生在LTE Rel-8/9的TOCCH上,因此,方式ー针对LTERe I-8/9 的 PDCCH。解决的方法是根据不同的PDCCH的大小以及不同CCE聚合的个数,找出所有可能会导致ACK/NACK资源的模糊的PDCCH的大小并列成表{12,14,16,20,24,26,32,40,44,56}。如果eNB检测到需要发送的HXXH的原始比特数满足上面列表中的任何ー个,eNB则会在PDCCH的原始比特的后面补ー个O。对于补O修正后的roCCH,使其不会出现如上所述的不同CCE上传输同样的编码后的PDCCH信息。然而,对于E-PDCCH,会出现新的E-PDCCH格式导致E-PDCCH大小的变化,以及逻辑单元大小和聚合级别的变化。特别地,由于HXXH占用的OFDM符号数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可能会导致逻辑单元大小的变化也是动态的。这样,就需要产生所有可能情况下会导致ACK/NACK资源模糊的E-PDCCH的原始比特数大小,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这样,eNB和用户设备都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动态地去判断,増加了 eNB和用户设备实现的复杂度。方式ニ对于不同CCE聚合级别的I3DCCH采用不同的扰码来对I3DCCH进行加扰,避免CCE起始位置检测的模糊。虽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在方式ニ中,没有提出如何产生针对于不同CCE聚合级别的扰码,也没有说明此扰码是小区特定还是用户设备特定的。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法据方式ニ解决用户设备所确定的ACK/NACK资源模糊的问题。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检测的模糊,使得上行ACK/NACK资源模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行信道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g在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移动通信系统中,上行确认ACK/NACK资源模糊的问题。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进行信道处理的方法,所述信道包括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所述第一信道是由Mi个逻辑単元聚合而成,其中i为0,1,. . . (I-I)中的一个值,i表示逻辑单元聚合级别,I表示所述基站能够支持的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种类数,所述第一信道承载着所述第二信道的调度信息,所述方法包括生成对所述第二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二扰码;根据第一扰码的长度从所述第二扰码中提取出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一扰码,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等于所述逻辑单元的个数Mi乘以所述逻辑単元的大小;用所述第二扰码对所述第二信道进行加扰、用所述第一扰码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 加扰;发送加扰后的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至用户设备。另ー方面,提供一种基站,通过所述基站发送处理后的信道至用户设备,所述信道包括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所述第一信道是由Mi个逻辑单元聚合而成,其中i为0,
1....d-ι)中的一个值,i表示逻辑单元聚合级别,I表示所述基站能够支持的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种类数,所述第一信道承载着所述第二信道的调度信息,所述基站包括第二扰码生成単元,用于生成对所述第二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二扰码;第一扰码生成単元,用于根据第一扰码的长度从所述第二扰码生成単元生成的第ニ扰码中提取出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一扰码,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等于所述逻辑単元的个数Mi乘以所述逻辑単元的大小;信道加扰单元,用于用所述第二扰码生成単元生成的第二扰码对所述第二信道进行加扰、用所述第一扰码生成単元生成的第一扰码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加扰;信道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经所述信道加扰单元加扰后的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至用户设备。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进行信道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包括采用第一扰码加扰后的第一信道和采用第ニ扰码加扰后的第二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道是由Mi个逻辑単元聚合而成,其中i为0,
1....d-ι)中的一个值,i表示逻辑单元聚合级别,I表示所述基站能够支持的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种类数,所述第一信道承载着所述第二信道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一扰码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从所述第二扰码中提取的,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等于所述逻辑単元的个数Mi乘以所述逻辑単元的大小;通过对所述信号进行盲检测,确定所述第一信道,所述盲检测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共用的子帧的子帧号生成所述第二扰码,根据所述第二扰码分别生成针对不同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第一扰码,相应的,分别在假设不同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条件下,对所述信号进行解调,信道译码,并采用与所述假设的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相应的第一扰码进行解扰和循环冗余校验CRC检测,确定所述CRC检测正确时的信道为所述第一信道;
对与所述第一信道对应的第二信道进行解调;根据对所述第一信道的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信道解调的结果,进行上行反馈确认ACK/NACK至基站。又一方面,提供ー种用户设备,包括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包括采用第一扰码加扰后的第一信道和采用第二扰码加扰后的第二信道,所述第一信道是由Mi个逻辑単元聚合而成,其中i为O, I, ... (I-I)中的一个值,i表示逻辑单元聚合级别,I表示所述基站能够支持的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种类数,所述第一信道承载着所述第二信道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一扰码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从所述第二扰码中提取的,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等于所述逻辑单元的个数Mi乘以所述逻辑単元的大小;
盲检测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盲检测,确定所述
第一信道;第二信道解调单元,用于对与所述盲检测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一信道对应的第二信道进行解调;确认反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盲检测单元对所述第一信道的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信道解调单元对所述第二信道解调的结果,进行上行反馈确认ACK/NACK至基站;其中,所述盲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扰码生成子単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共用的子帧的子帧号生成所述第二扰码,根据所述第二扰码分别生成针对不同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第一扰码,信号处理子単元,用于分别在假设不同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条件下,对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信道译码,并采用所述第一扰码生成子単元生成的与所述假设的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相应的第一扰码进行解扰和循环冗余校验CRC检测,确定所述CRC检测正确时的信道为所述第一信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先设置第一扰码的长度等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逻辑单元的个数Mi乘以所述逻辑単元的大小,再根据第一扰码的长度从对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二扰码中提取出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一扰码,然后再发送用第一扰码进行加扰后的第一信道至用户设备,由于逻辑単元的聚合级别与第一扰码的长度是一一对应的,这样在盲检测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所用的扰码与逻辑单元聚合级别不匹配的情况,避免了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盲检测的模糊以及带来的ACK/NACK的资源模糊问题。


图I是现有技术提供的I3DCCH和PDSCH的复用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不同HXXH的CCE分配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提供的H)CCH、PDSCH和增强的I3DCCH的复用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增强后的H)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不同逻辑单元出现同样的信息时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进行信道处理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进行信道处理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框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ー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先设置第一扰码的长度等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逻辑单元的个数Mi乘以所述逻辑単元的大小,再根据第一扰码的长度从对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二扰码中提取出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一扰码,然后再发送用第一扰码进行加扰后的第一信道至用户设备,由于逻辑単元的聚合级别与第一扰码的长度是一一对应的,这样在盲检测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所用的扰码与逻辑单元聚合级别不匹配的情况,避免了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盲检测的模糊以及带来的ACK/NACK的资源模糊问题。另外,通过重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扰码来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加扰,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扰码是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第一个码字的扰码中得到的,不 会带来额外的复杂度。除此之外,对第一信道进行上述的加扰,还可以获得干扰随机化的效果O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进行信道处理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包括在步骤S501中,生成对第二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二扰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道是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由Mi个逻辑単元聚合而成,其中i为O, I,··· (I-ι)中的一个值,i表示逻辑单元聚合级别(aggregation level), I表示所述基站能够支持的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种类数。第二信道是与第一信道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第一信道是用来指示第二信道的传输格式信息,承载着有关第二信道的调度信息。上述逻辑单元聚合级别是由基站,比如eNB根据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大小以及用户设备的信道质量来确定,例如在LTE R8系统中存在4种逻辑单元聚合级别,分别代表控制信道由1/2/4/8个逻辑単元聚合而成,则此吋,I为4,且对于某ー控制信道而言,i可以为0/1/2/3,相应的,Mi分别为1/2/4/8。对于LTE Rel-8/9/lO通信系统,在一个子帧中,对于每个调度到的用户设备,基站(比如,演进型基站eNB)均会发送ー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例如H)SCH)和与该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如HXXH或者E-PDCCH)至该用户设备。eNB把在ー个子帧中需要发送的同种类型的(如传输在H)SCH区域的E-PDCCH)所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复用在一起,即把所有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逻辑单元进行排列,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把所有逻辑单元映射到具体的物理资源;或者在一个子帧中,eNB把每个E-PDCCH的所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逻辑单元根据一定的规则单独地映射到具体的物理资源。在基于多天线的传输模式下,每个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可以支持一个或者多个码字的数据传输,其中每个码字是由ー个数据传输块经过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得到。码字的个数是根据用户设备的信道条件或者用户设备数据缓冲中数据的多少自适应地来确定的。对于速率匹配后的每个码字,需要进行加扰,来获得干扰随机化的效果。加扰所用的扰码是一个伪随机序列,其中,伪随机序列是由长度为31的线性移位寄存器生成,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是由小区的标识,用户设备的标识以及被调度信道所在的子帧标识来确定。具体地,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是ん,=nmTI2l4+q.2n+\nsl2\29 +N=,其中η·是eNB分配给用户设备
的标识;q是码字的标识,对于第一个和第二个码字,分别用q = O和q = I表示/2」表示的是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共同复用的子帧的子帧号;#ざ表示的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标识。根据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针对每个码字,分别产生ー个扰码,其中扰码的长度与码字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相等。当然,这里用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扰码不限于上面的生成方式,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来生成,例如初始状态采用不同的生成多项式。在步骤S502中,根据第一扰码的长度从所述第二扰码中提取出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一扰码,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等于所述逻辑单元的个数Mi乘以所述逻辑单元的大小。对于每个调度用户设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逻辑单元的大小以及每个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逻辑单元的个数是由基站(比如eNB)来确定,因此可以将第一 扰码的长度设定等于所述逻辑単元的个数乘以所述逻辑单元的大小,这样第一扰码的长度就可以唯一确定,然后可以从第二扰码中提取出符合该长度的扰码。另外,对于ー个子帧中某个特定的下行调度的用户设备,毎次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至少会有ー个码字,即码字q = O以及该码字对应的扰码。根据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关系,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存在的同时,一定存在着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以及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的第一个码字和与该码字所对应的扰码,因此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第一扰码是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第一个码字的扰码中得到,这样的扰码重用不会带来额外的复杂度。由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承载的比特数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第一个码字中的比特数在通常情况下不相等,因此可以从产生的所述第一个码字的扰码中截取获得用干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扰码,其中截取的扰码长度是由MiXL得到;或者直接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第一个码字的扰码的初始状态直接生成长度为MiXL,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第一扰码,该初始状态由长度为31位的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決定。例如若某个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由4个逻辑单元组成,且每个逻辑单元可以承载72比持,那么此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经过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应该为72X4 = 288比持。把此调度用户设备的标识,调度所在的子帧号,以及此调度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标识,根据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生成288比特的序列来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加扰,该288比特的序列即为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一扰码。在步骤S503中,用所述第二扰码对所述第二信道进行加扰、用所述第一扰码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加扰。在步骤S504中,发送加扰后的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至用户设备。特别地,加扰后的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在发送之前还经过调制,码字到层的映射,预编码,资源映射等。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进行信道处理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包括在步骤S601中,接收基站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包括采用第一扰码加扰后的第一信道和采用第二扰码加扰后的第二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道是由Mi个逻辑単元聚合而成,其中i为0,1,... (I-I)中的一个值,i表示逻辑单元聚合级别,I表示所述基站能够支持的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种类数,所述第一信道承载着所述第二信道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一扰码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从所述第二扰码中提取的,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等于所述逻辑单元的个数Mi乘以所述逻辑单元的大小。在步骤S602中,通过对所述信号进行盲检测,确定所述第一信道。在盲检测的过程中,用户设备需要根据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共用的子帧的子帧号生成第二扰码,再根据所述第二扰码分别生成针对不同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第一扰码,相应的,分别在假设不同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条件下,对基站发送的所述信号进行解调,信道译码,并采用与所述假设的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相应的第一扰码进行解扰和循环冗余校验 CRC检测,确定所述CRC检测正确时的信道为所述第一信道。由于第一信道的逻辑单元聚合级别与第一扰码的长度是一一对应的,这样在盲检测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所用的扰码与逻辑单元聚合级别Mj不匹配的情況,即i不等于j,避免了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盲检测的模糊以及带来的ACK/NACK的资源模糊问题。在步骤S603中,对与所述第一信道对应的第二信道进行解调。在步骤S604中,根据对所述第一信道的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信道解调的结果,进行上行反馈ACK/NACK至基站。具体过程包括在接收端,用户设备首先对经过第一扰码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然后根据检测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来对与其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进行解调,最后根据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解调的结果,用户设备在上行反馈ACK/NACK/DTX状态给基站,其中用于上行反馈ACK/NACK的资源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第一个逻辑単元的标号或者其中的一个逻辑单元标号有夫。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具体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该基站能够实现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基站侧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该基站可以是演进型基站eNB。通过该基站发送处理后的信道至用户设备,所述信道包括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所述第一信道是由Mi个逻辑単元聚合而成,其中i为0,L... (I-I)中的一个值,i表示逻辑单元聚合级别,I表示所述基站能够支持的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种类数,所述第一信道承载着所述第二信道的调度信息,该基站包括第二扰码生成単元71、第一扰码生成単元72、信道加扰单元73和信道发送单元74。其中,第二扰码生成単元71用于生成对所述第二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二扰码,该加扰所用的第二扰码是一个伪随机序列,其中,伪随机序列是由长度为31的线性移位寄存器生成,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是由小区的标识,用户设备的标识以及被调度信道所在的子帧标识来确定。具体地,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满足第一公式Cimt = nmTI.214 + q.2u + [ns /2」.29 + ,其中nKNTI是eNB分配给用户设备的标识;q是码字的
标识,对于第一个和第二个码字,分别用q = O和q = I表示/2」表示的是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共同复用的子帧的子帧号;#ざ表示的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标识。根据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针对每个码字,分别产生一个扰码,其中扰码的长度与码字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相等。当然,这里用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扰码不限于上面的生成方式,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来生成,例如初始状态采用不同的生成多项式。第一扰码生成単元72用于根据第一扰码的长度从所述第二扰码生成単元71生成的第二扰码中提取出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一扰码,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等于所述逻辑单元的个数乘以所述逻辑单元的大小,具体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从所述第二信道的第一个码字的扰码中截取得到所述第一扰码;或者用于利用所述第二信道的第一个码字的扰码的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直接生成所述第一扰码。所述第二信道的第一个码字的扰码是所述线性移位寄存器生成的一个伪随机序列,所述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满足第一公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基站进行信道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包括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所述第一信道是由Mi个逻辑单元聚合而成,其中i为O,1,. . . (I-I)中的一个值,i表示逻辑单元聚合级别,I表示所述基站能够支持的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种类数,所述第一信道承载着所述第二信道的调度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对所述第二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二扰码; 根据第一扰码的长度从所述第二扰码中提取出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一扰码,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等于所述逻辑单元的个数Mi乘以所述逻辑单元的大小; 用所述第二扰码对所述第二信道进行加扰、用所述第一扰码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加扰; 发送加扰后的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至用户设备。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是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oCCH,所述第二信道是物理下行共享信道roscH。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扰码的长度从所述第二扰码中提取出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一扰码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从所述第二信道的第一个码字的扰码中截取得到所述第一扰码;或者 利用生成所述第二信道的第一个码字的扰码的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生成所述第一扰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道的第一个码字的扰码为所述线性移位寄存器生成的伪随机序列, 所述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满足第一公式 其中如^是基站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q是码字的标识,对于所述第二信道的第一个码字,q = O /2」是第二信道和第一信道所共同复用的子帧的子帧号;#^是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标识。
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基站发送处理后的信道至用户设备,所述信道包括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所述第一信道是由Mi个逻辑单元聚合而成,其中i为O,1,. . . (I-I)中的一个值,i表示逻辑单元聚合级别,I表示所述基站能够支持的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种类数,所述第一信道承载着所述第二信道的调度信息,所述基站包括 第二扰码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对所述第二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二扰码; 第一扰码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扰码的长度从所述第二扰码生成单元生成的第二扰码中提取出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一扰码,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等于所述逻辑单元的个数Mi乘以所述逻辑单元的大小; 信道加扰单元,用于用所述第二扰码生成单元生成的第二扰码对所述第二信道进行加扰、用所述第一扰码生成单元生成的第一扰码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加扰; 信道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经所述信道加扰单元加扰后的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至用户设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码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从所述第二信道的第一个码字的扰码中截取得到所述第一扰码;或者 利用生成所述第二信道的第一个码字的扰码的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生成所述第一扰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第一扰码生成单元还用于生成所述第二信道的第一个码字的扰码;所述扰码是一个伪随机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为所述线性移位寄存器生成的伪随机序列,所述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满足第一公式
8.一种用户设备进行信道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包括采用第一扰码加扰后的第一信道和采用第二扰码加扰后的第二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道是由Mi个逻辑单元聚合而成,其中i为O,L... (I-I)中的一个值,i表示逻辑单元聚合级别,I表示所述基站能够支持的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种类数,所述第一信道承载着所述第二信道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一扰码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从所述第二扰码中提取的,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等于所述逻辑单元的个数Mi乘以所述逻辑单元的大小; 通过对所述信号进行盲检测,确定所述第一信道,所述盲检测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共用的子帧的子帧号生成所述第二扰码,根据所述第二扰码分别生成针对不同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第一扰码, 相应的,分别在假设不同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条件下,对所述信号进行解调,信道译码,并采用与所述假设的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相应的第一扰码进行解扰和循环冗余校验CRC检测,确定所述CRC检测正确时的信道为所述第一信道; 对与所述第一信道对应的第二信道进行解调; 根据对所述第一信道的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信道解调的结果,进行上行反馈确认ACK/NACK至基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是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oCCH,所述第二信道是物理下行共享信道roscH。
10.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包括采用第一扰码加扰后的第一信道和采用第二扰码加扰后的第二信道,所述第一信道是由Mi个逻辑单元聚合而成,其中i为0,1,... (I-I)中的一个值,i表示逻辑单元聚合级别,I表示所述基站能够支持的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种类数,所述第一信道承载着所述第二信道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一扰码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从所述第二扰码中提取的,所述第一扰码的长度等于所述逻辑单元的个数Mi乘以所述逻辑单元的大小; 盲检测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盲检测,确定所述第一信道;第二信道解调单元,用于对与所述盲检测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一信道对应的第二信道进行解调; 确认反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盲检测单元对所述第一信道的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信道解调单元对所述第二信道解调的结果,进行上行反馈确认ACK/NACK至基站; 其中,所述盲检测单元包括 第一扰码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共用的子帧的 子帧号生成所述第二扰码,根据所述第二扰码分别生成针对不同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第一扰码, 信号处理子单元,用于分别在假设不同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条件下,对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信道译码,并采用所述第一扰码生成子单元生成的与所述假设的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相应的第一扰码进行解扰和循环冗余校验CRC检测,确定所述CRC检测正确时的信道为所述第一信道。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进行信道处理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所述信道包括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第一信道是由Mi个逻辑单元聚合而成,其中i表示逻辑单元聚合级别,I表示所述基站能够支持的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的种类数,所述基站进行信道处理的方法包括生成对第二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二扰码;根据第一扰码的长度从第二扰码中提取出对第一信道进行加扰的第一扰码,第一扰码的长度等于逻辑单元的个数Mi乘以所述逻辑单元的大小;用第一扰码对第一信道进行加扰后,发送至用户设备。本发明,由于逻辑单元的聚合级别与第一扰码的长度是一一对应的,避免了由于逻辑单元聚合级别盲检测的模糊带来ACK/NACK资源模糊的问题。
文档编号H04L1/00GK102833056SQ20111016432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7日
发明者刘江华, 吴强, 刘昆鹏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