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扫描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扫描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扫描仪,是利用光电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以扫描方式将图形或图像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装置。通常,扫描仪扫描的对象,即待扫描稿件,可以分为两类反射稿和透射稿。反射稿,是指诸如冲洗好的照片,印有文字的纸张等稿件。由于这类稿件本身的材质是不透光的,因此,对这类稿件的扫描需要采用基于反射原理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CIS)模组。透射稿,是指诸如冲洗后的胶片等稿件。由于此类稿件本身的材质是透光的(半透明),所以,对此类稿件的扫描需要采用基于透射原理的CIS模组。因为对不同类型的稿件需要采用不同的扫描方式,所以扫描仪在扫描稿件之前需要先切换到相应的扫描模式。现有技术中,对扫描模式的切换方法主要是对用于夹持透射稿的透射稿夹持件进行检测,以判断透射稿夹持件是否插入扫描仪。如果透射稿夹持件插入扫描仪,则认为即将插入的稿件为透射稿,将扫描模式切换至透射稿扫描模式。现有技术中的扫描仪,专门设置有检测透射稿夹持件是否插入扫描仪的硬件结构(传感器)。当透射稿夹持件插入扫描仪时,会触发传感器的感应开关,从而实现对透射稿夹持件的检测。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扫描模式切换方法,由于需要采用专门的传感器等硬件结构对透射稿夹持件是否插入扫描仪进行检测,导致扫描仪的结构复杂,提高了扫描仪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扫描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能够省去现有技术中对透射稿夹持件进行检测的硬件结构,简化扫描仪的结构,降低扫描仪的生产成本,同时能够准确地对扫描仪的扫描模式进行切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扫描模式切换方法,包括利用扫描仪的扫描光源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得到扫描空间
影像;根据所述扫描空间影像,判断所述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如果是,则将扫描模式切换或保持为透射稿扫描模式;否则,将扫描模式切换或保持为反射稿扫描模式。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扫描空间影像,判断所述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 包括计算所述扫描空间影像中,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
判断所述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第一标准遮挡尺寸;所述第一标准遮挡尺寸为所述透射稿夹持件位于所述扫描空间时,所形成的遮挡区域的尺寸。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扫描空间影像,判断所述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 包括计算所述扫描空间影像中,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判断所述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第二标准遮挡尺寸;所述第二标准遮挡尺寸为所述透射稿夹持件位于所述扫描空间时,所形成的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扫描空间影像,判断所述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 包括计算所述扫描空间影像中,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和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判断所述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和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第三标准遮挡尺寸;所述第三标准遮挡尺寸为所述透射稿夹持件位于所述扫描空间时,所形成的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和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优选的,所述利用扫描仪的扫描光源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 得到扫描空间影像之前,还包括判断是否有待扫描稿件插入扫描仪;如果是,则利用扫描仪的扫描光源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得到扫描空间影像。优选的,还包括根据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所述扫描空间进行预校正,生成曝光时间校正数据;在判断出所述扫描空间存在透射稿夹持件后,利用扫描空间影像,生成图像色彩校正数据。一种待扫描稿件类型识别系统,包括扫描空间影像生成单元,用于利用扫描仪的扫描光源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得到扫描空间影像;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扫描空间影像,判断所述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透射稿扫描模式转换单元,用于当所述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扫描模式切换或保持为透射稿扫描模式;反射稿扫描模式转换单元,用于当所述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扫描模式切换或保持为反射稿扫描模式。优选的,所述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包括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扫描空间影像中,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第一标准遮挡尺寸;所述第一标准遮挡尺寸为所述透射稿夹持件位于所述扫描空间时,所形成的遮挡区域的尺寸。优选的,所述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包括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扫描空间影像中,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第二标准遮挡尺寸;所述第二标准遮挡尺寸为所述透射稿夹持件位于所述扫描空间时,所形成的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优选的,所述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包括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扫描空间影像中,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和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和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第三标准遮挡尺寸;所述第三标准遮挡尺寸为所述透射稿夹持件位于所述扫描空间时,所形成的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和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优选的,还包括待扫描稿件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有待扫描稿件插入扫描仪;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所述扫描空间影像生成单元,生成扫描空间影像。优选的,还包括曝光时间校正数据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所述扫描空间进行预校正,生成曝光时间校正数据;图像色彩校正数据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利用扫描空间影像,生成图像色彩校正数据。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所公开的扫描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通过采用扫描仪自身的扫描光源对扫描空间进行扫描,根据扫描空间影像判断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进而将扫描仪切换到相应的扫描模式,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对透射稿夹持件进行检测的硬件结构,简化了扫描仪的结构,降低了扫描仪的生产成本,同时能够准确地对扫描仪的扫描模式进行切换。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将曝光时间校正放在识别出透射稿夹持件之前 (例如开机后就可以进行曝光时间校正),在识别出透射稿夹持件插入扫描仪后,只需进行图像色彩校正即可。因此,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扫描模式切换方法,还能够减少用户扫描透射稿时的等待时间。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公开的扫描模式切换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公开的扫描模式切换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透射稿夹持件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透射稿夹持件形成的扫描空间影像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公开的扫描模式切换方法流程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公开的扫描模式切换方法流程图;图7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待扫描稿件类型识别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公开的扫描模式切换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lOl 利用扫描仪的扫描光源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得到扫描空间影像;扫描仪的扫描光源(例如透射光源ΤΡ0)原本是对待扫描稿件进行扫描时采用的光源。本步骤中,利用扫描仪的扫描光源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可以得到扫描空间影像。通常对透射稿进行扫描时,为了固定透射稿,会将透射稿放置在透射稿夹持件中进行扫描。具体的,需要先将透射稿夹持件插入扫描仪的扫描空间中,然后再将透射稿从透射稿夹持件的入口放入。因此,可以通过对扫描空间影像进行分析,判断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进而判断将要扫描的稿件是否是透射稿。S102 根据所述扫描空间影像,判断所述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3 ;否则,执行步骤S104 ;因为透射稿夹持件的形状是已知的,所以,透射稿夹持件在扫描光源的照射下,形成的扫描空间影像,也是可以预先获知的。例如,可以预先将透射稿夹持件在扫描光源的照射下,形成的扫描空间影像中,明亮区域的尺寸或者阴影区域的尺寸,予以保存。其中,明亮区域是由扫描光源没有被透射稿夹持件遮挡住的光线形成的;阴影区域是由扫描光源被透射稿夹持件遮挡住的光线形成的。用实际扫描得到的扫描空间影像,与预先保存的透射稿夹持件在扫描光源的照射下,形成的扫描空间影像相比较。如果两者相符,则认为扫描空间存在透射稿夹持件;如果两者不相符,则认为扫描空间不存在透射稿夹持件。S103 将扫描模式切换为透射稿扫描模式;本实施例中,扫描仪的初始模式为反射稿扫描模式,因此,当扫描空间存在透射稿夹持件时,需要将扫描仪的扫描模式切换为透射稿扫描模式,以便对透射稿进行扫描。S104 将扫描模式保持为反射稿扫描模式。本实施例中,扫描仪的初始模式为反射稿扫描模式,因此,当扫描空间不存在透射稿夹持件时,只需保持扫描模式为反射稿扫描模式即可。综上,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扫描仪自身的扫描光源对扫描空间进行扫描,根据扫描空间影像判断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进而将扫描仪切换到相应的扫描模式, 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对透射稿夹持件进行检测的硬件结构,简化了扫描仪的结构,降低了扫描仪的生产成本,同时能够准确地对扫描仪的扫描模式进行切换。
实施例二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公开的扫描模式切换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201 利用扫描仪的扫描光源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得到扫描空间影像;扫描仪的扫描光源(例如透射光源ΤΡ0)原本是对待扫描稿件进行扫描时采用的光源。本步骤中,利用扫描仪的扫描光源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可以得到扫描空间影像。通常对透射稿进行扫描时,为了固定透射稿,会将透射稿放置在透射稿夹持件中进行扫描。具体的,需要先将透射稿夹持件插入扫描仪的扫描空间中,然后再将透射稿从透射稿夹持件的入口放入。因此,可以通过对扫描空间影像进行分析,判断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进而判断将要扫描的稿件是否是透射稿。S202 计算所述扫描空间影像中,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S203 判断所述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第一标准遮挡尺寸;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04 ;否则,执行步骤S205 ;其中,第一标准遮挡尺寸为所述透射稿夹持件位于所述扫描空间时,所形成的遮挡区域尺寸。为便于理解,请同时参见图3和图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透射稿持件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透射稿夹持件形成的扫描空间影像示意图。图3中, 区域301为透射稿夹持件对扫描光源形成遮挡的区域(即区域301的部分为透射稿夹持件的一部分,并且该部分是不透光的),区域302为透射稿夹持件未对扫描光源形成遮挡的区域(即区域302的部分不存在透射稿夹持件的遮挡,该部分是可以透光的)。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0RC)孔,在图中用303表示。容易明白,当透射稿夹持件被扫描光源照射时,会形成如图4所示的扫描空间影像。图4中,区域401为阴影区域 (即遮挡区域),区域402、403为明亮区域(即未被遮挡区域)。因此,本发明所公开的所有实施例中,均可以根据阴影区域或明亮区域或同时根据阴影区域和明亮区域的尺寸,判断扫描仪中是否插入了透射稿夹持件。本实施例中,选用阴影区域的尺寸(即第一标准遮挡尺寸)来判断扫描仪中是否插入了透射稿夹持件。S204 将扫描模式保持为透射稿扫描模式;本实施例中,扫描仪的初始模式为透射稿扫描模式,因此,当扫描空间存在透射稿夹持件时,只需保持扫描模式为透射稿扫描模式即可。S205 将扫描模式切换为反射稿扫描模式。本实施例中,扫描仪的初始模式为透射稿扫描模式,因此,当扫描空间不存在透射稿夹持件时,需要将扫描仪的扫描模式切换为反射稿扫描模式,以便对反射稿进行扫描。实施例三参见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公开的扫描模式切换方法流程图。参见图5,该方法包括步骤S501 判断是否有待扫描稿件插入扫描仪;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502 ;否则,结束流程。
通常,扫描仪内部具有待扫描稿件传感器,能够感应到是否有待扫描稿件插入扫描仪。因此,可以利用待扫描稿件传感器的感应结果,去判断是否有待扫描稿件插入扫描仪。S502:利用扫描仪的扫描光源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得到扫描空间影像;S503 计算所述扫描空间影像中,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S504 判断所述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第二标准遮挡尺寸;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505 ;否则,执行步骤S506 ;其中,第二标准遮挡尺寸为所述透射稿夹持件位于所述扫描空间时,所形成的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例如图4中的区域402和区域403。S505 将扫描模式切换为透射稿扫描模式;S506 将扫描模式保持为反射稿扫描模式。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502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之前,增加了步骤S501判断是否有待扫描稿件插入扫描仪。如果有待扫描稿件插入扫描仪,才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在没有增加步骤S501之前,扫描仪可能是周期性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的,增加步骤S501之后,可以令扫描仪在有待扫描稿件插入时,才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因此,本实施例相对于前两个实施例,能够延长扫描仪的使用寿命。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待扫描稿件由扫描仪的入口插入,到完全进入扫描空间,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因此,待扫描稿件插入扫描仪后,还是会存在扫描稿件并没有插入到的扫描成像区域。实施例四参见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公开的扫描模式切换方法流程图。参见图6,该方法包括步骤S601 根据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所述扫描空间进行预校正,生成曝光时间校正数据;对透射稿扫描时,需要生成校正数据。通常,校正数据包括曝光时间校正数据和图像色彩校正数据。本实施例中,在扫描仪开机后,就可以进行曝光时间校正,生成曝光时间校正数据。S602 判断是否有待扫描稿件插入扫描仪;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03 ;否则,结束流程。S603:利用扫描仪的扫描光源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得到扫描空间影像;S604:计算所述扫描空间影像中,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和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S605:判断所述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和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第三标准遮挡尺寸;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06、S607 ;否则,执行步骤S608 ;其中,第三标准遮挡尺寸为所述透射稿夹持件位于所述扫描空间时,所形成的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和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可以同时根据图4 中的区域401、区域402和区域403,来判断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因此,本实施例的判断结果更为准确。S606 将扫描模式切换为透射稿扫描模式;S607 利用扫描空间影像,生成图像色彩校正数据;因为步骤S601中,已经生成了曝光时间校正数据,所以,本步骤中,只需生成图像色彩校正数据即可。S608 将扫描模式保持为反射稿扫描模式。本实施例中,将曝光时间校正放在识别出透射稿夹持件之前(例如开机后就可以进行曝光时间校正),在识别出透射稿夹持件插入扫描仪后,只需生成图像色彩校正数据即可。因此,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扫描模式切换方法,还能够减少用户扫描透射稿时的等待时间。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待扫描稿件类型识别系统。参见图7,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待扫描稿件类型识别系统结构图。如图7所示,该系统包括扫描空间影像生成单元701,用于利用扫描仪的扫描光源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得到扫描空间影像;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扫描空间影像,判断所述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透射稿扫描模式转换单元703,用于当所述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扫描模式切换或保持为透射稿扫描模式;反射稿扫描模式转换单元704,用于当所述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扫描模式切换或保持为反射稿扫描模式。实际应用中,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702,可以包括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扫描空间影像中,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第一标准遮挡尺寸;所述第一标准遮挡尺寸为所述透射稿夹持件位于所述扫描空间时,所形成的遮挡区域的尺寸。或者,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702,可以包括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扫描空间影像中,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第二标准遮挡尺寸;所述第二标准遮挡尺寸为所述透射稿夹持件位于所述扫描空间时,所形成的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或者,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702,可以包括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扫描空间影像中,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和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和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第三标准遮挡尺寸;所述第三标准遮挡尺寸为所述透射稿夹持件位于所述扫描空间时,所形成的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和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实际应用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
待扫描稿件判断单元705,用于判断是否有待扫描稿件插入扫描仪;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所述扫描空间影像生成单元701,生成扫描空间影像。该系统还可以包括曝光时间校正数据生成单元706,用于根据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所述扫描空间进行预校正,生成曝光时间校正数据;图像色彩校正数据生成单元707,用于在所述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利用扫描空间影像,生成图像色彩校正数据。综上所述,本发明所公开的待扫描稿件类型识别系统,能够利用扫描仪自身的扫描光源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根据扫描空间影响来判断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进而将扫描仪切换至相应的扫描模式,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对透射稿夹持件进行检测的硬件结构,简化了扫描仪的结构,降低了扫描仪的生产成本,同时能够准确地对扫描仪的扫描模式进行切换。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扫描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扫描仪的扫描光源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得到扫描空间影像;根据所述扫描空间影像,判断所述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如果是,则将扫描模式切换或保持为透射稿扫描模式;否则,将扫描模式切换或保持为反射稿扫描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扫描空间影像,判断所述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包括计算所述扫描空间影像中,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判断所述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第一标准遮挡尺寸;所述第一标准遮挡尺寸为所述透射稿夹持件位于所述扫描空间时,所形成的遮挡区域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扫描空间影像,判断所述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包括计算所述扫描空间影像中,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判断所述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第二标准遮挡尺寸;所述第二标准遮挡尺寸为所述透射稿夹持件位于所述扫描空间时,所形成的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扫描空间影像,判断所述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包括计算所述扫描空间影像中,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和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判断所述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和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第三标准遮挡尺寸;所述第三标准遮挡尺寸为所述透射稿夹持件位于所述扫描空间时,所形成的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和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扫描仪的扫描光源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得到扫描空间影像之前,还包括判断是否有待扫描稿件插入扫描仪;如果是,则利用扫描仪的扫描光源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得到扫描空间影像。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所述扫描空间进行预校正,生成曝光时间校正数据;在判断出所述扫描空间存在透射稿夹持件后,利用扫描空间影像,生成图像色彩校正数据。
7.一种待扫描稿件类型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空间影像生成单元,用于利用扫描仪的扫描光源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得到扫描空间影像;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扫描空间影像,判断所述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透射稿扫描模式转换单元,用于当所述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扫描模式切换或保持为透射稿扫描模式;反射稿扫描模式转换单元,用于当所述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扫描模式切换或保持为反射稿扫描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包括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扫描空间影像中,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第一标准遮挡尺寸; 所述第一标准遮挡尺寸为所述透射稿夹持件位于所述扫描空间时,所形成的遮挡区域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包括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扫描空间影像中,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第二标准遮挡尺寸;所述第二标准遮挡尺寸为所述透射稿夹持件位于所述扫描空间时,所形成的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包括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扫描空间影像中,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和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和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第三标准遮挡尺寸;所述第三标准遮挡尺寸为所述透射稿夹持件位于所述扫描空间时,所形成的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和不存在遮挡的区域的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待扫描稿件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有待扫描稿件插入扫描仪;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所述扫描空间影像生成单元,生成扫描空间影像。
12.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光时间校正数据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所述扫描空间进行预校正,生成曝光时间校正数据;图像色彩校正数据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透射稿夹持件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 利用扫描空间影像,生成图像色彩校正数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扫描模式切换方法,包括利用扫描仪的扫描光源对未插入待扫描稿件的扫描空间进行扫描,得到扫描空间影像;根据所述扫描空间影像,判断所述扫描空间是否存在透射稿夹持件;如果是,则将扫描模式切换或保持为透射稿扫描模式;否则,将扫描模式切换或保持为反射稿扫描模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扫描模式切换系统。采用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及系统,能够省去现有技术中对透射稿夹持件进行检测的硬件结构,简化扫描仪的结构,降低扫描仪的生产成本,同时能够准确地对扫描仪的扫描模式进行切换。
文档编号H04N1/04GK102256040SQ20111019467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
发明者唐珊珊, 赵国武 申请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