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射频蚁害信号发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527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源射频蚁害信号发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发送器,特别涉及一种无源射频蚁害信号发送器。
背景技术
防治白蚁灾害需要对蚁害进行监测,现有的检测设备的信号采集一般都采用有线通讯的方式或者采用高频RFID方式,有线通讯方式需要将每一个检测点用通讯线路进行连接,并需要将通讯线路进行埋设,所以该方法工作量大,安装和维护成本高;而高频RFID方式虽然不需要埋设通讯线路,但是需要在检测设备内部安装电池给射频模块和微处理单元供电,然而检测设备埋设的地下环境非常恶劣,电池容易出现漏电等一系列故障,所以该 方法存在稳定性不足,使用寿命短,安装成本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装和维护成本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无需安装电源,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无源射频蚁害信号发送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无源射频蚁害信号发送器,其特征是包括谐振模块、整流模块、射频调制模块、储能模块和微控制单元,谐振模块包括一号天线、二号天线和三号电容,所述三号电容的一端电连接一号天线,该三号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二号天线,所述整流模块包括一号二极管、二号二极管、四号二极管和五号二极管,所述一号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五号二极管的正极,所述五号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二号二极管的负极,该二号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四号二极管的负极,该四号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一号二极管的正极,所述谐振模块和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射频调制模块包括一号电阻和一号三极管,该一号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整流模块,该一号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一号三极管的基极和一号电阻一端电连接,该一号电阻的另一端和微控制单兀电连接,所述射频调制模块分别与谐振模块和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包括一号电容、二号电容、四号电容、五号电容和六号电容,所述一号电容、二号电容、四号电容、五号电容和六号电容并联,所述储能模块和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具有编程接口和信号接口。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六号二极管,该六号二极管和整流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微控制单元为Atinyl3A。本实用新型所述一号天线和/或二号天线由铜丝制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谐振模块的频率为100KHZ-150KHZ,谐振模块发送频率能够兼容目前流行125KHZ感应射频卡的规范。谐振模块不仅能够发送信号,还能够接收采集器发出的射频信号,为发送器供电。所以本实用新型无需外接电源或电池。储能模块能够将谐振模块接收到的能量经过整流模块整流后储存起来,以供给发送器电能。[0011]信号接口和蚁害传感器电连接,能够将是否有蚁害的信号发送给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单元将该信号编码成曼彻斯特码发送出去。六号二极管为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能够保持本实用新型的电压稳定。一号天线和/或二号天线是用铜丝,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传送距离。

图I是谐振模块、整流模块和射频调制模块的电路图。图2是微控制单元的电路图。 图3是储能模块的电路图。图4是信号接口的电路图。图5是编程接口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I-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谐振模块和整流模块、射频调制模块、储能模块和微控制单元,谐振模块包括一号天线TX1、二号天线TX2、三号电容C3,三号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一号天线TX1,另一端电连接二号天线TX2。整流模块包括一号二极管D1、二号二极管D2、四号二极管D4和五号二极管D5, —号二极管Dl的负极电连接五号二极管D5的正极,五号二极管D5的负极电连接二号二极管D2的负极,二号二极管D2的正极电连接四号二极管D4的负极,四号二极管D4的正极电连接一号二极管Dl的正极。谐振模块和整流模块电连接,一号天线TXl电连接于四号二极管D4负极和二号二极管D2正极之间,三号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于四号二极管D4负极和二号二极管D2正极之间,二号天线TX2电连接于一号二极管Dl负极和五号二极管D5的正极之间,三号电容C3的另一端电连接于一号二极管Dl负极和五号二极管D5的正极之间。射频调制模块包括一号电阻Rl和一号三极管Ql,一号三极管Ql的发射极电连接整流模块,一号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地,一号三极管Ql的基极和一号电阻Rl —端电连接,该一号电阻Rl的另一端和微控制单元电连接。射频调制模块和整流模块电连接,一号三极管Ql的发射极电连接于二号二极管D2负极和五号二极管D5负极之间。储能模块包括一号电容Cl、二号电容C2、四号电容C4、五号电容C5和六号电容C6, 一号电容Cl、二号电容C2、四号电容C4、五号电容C5和六号电容C6并联,储能模块和整流模块电连接。微控制单元具有编程接口、信号接口,还包括六号二极管D6和三号二极管D3,六号二极管D6是一个稳压二极管,该六号二极管D6和整流模块电连接,六号二极管D6的正极接地,六号二极管D6的负极和三号二极管D3的负极电连接,还和电源电压电连接,三号二极管D3的正极电连接于二号二极管D2的负极和五号二极管D5的负极之间。谐振模块的频率为100KHZ-150KHZ。微控制单元为Atinyl3A。信号接口和蚁害传感器电连接。一号天线TXl和/或二号天线TX2由铜丝制成。工作时,蚁害传感器将是否有蚁害的信号传送给微控制单元的信号接口,微控制单元与射频调制模块相配合,将该信息编成曼彻斯特码,通过射频信号发射。该曼彻斯特码包括总共为64位二进制,其中同步头数据为9位,发送器地址为28位,传感器状态为4位,最多可一次传送4个开关信号,15位校验位,另外8位数据保留。编程接口可以下载微控制单元的程序,以及设置蚁害传感器的地址等数据。本实施例采集并利用能量的过程如下采集器发出射频信号,谐振模块接受该信号,并将能量存储在储能模块内,需要发送信号时,储能模块给谐振模块和微控制单元等供电。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无源射频蚁害信号发送器,其特征是包括谐振模块、整流模块、射频调制模块、储能模块和微控制单元,谐振模块包括一号天线、二号天线和三号电容,所述三号电容的一端电连接一号天线,该三号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二号天线,所述整流模块包括一号二极管、二号二极管、四号二极管和五号二极管,所述一号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五号二极管的正极,所述五号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二号二极管的负极,该二号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四号二极管的负极,该四号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一号二极管的正极,所述谐振模块和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射频调制模块包括一号电阻和一号三极管,该一号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整流模块,该一号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一号三极管的基极和一号电阻一端电连接,该一号电阻的另一端和微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射频调制模块分别与谐振模块和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包括一号电容、二号电容、四号电容、五号电容和六号电容,所述一号电容、二号电容、四号电容、五号电容和六号电容并联,所述储能模块和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具有编程接口和信号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源射频蚁害信号发送器,其特征是还包括六号二极管,该六号二极管和整流模块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源射频蚁害信号发送器,其特征是所述微控制单元为Atinyl3A0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源射频蚁害信号发送器,其特征是所述一号天线和/或二号天线由铜丝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源射频蚁害信号发送器,该发送器包括谐振模块、整流模块、射频调制模块、储能模块和微控制单元,谐振模块包括一号天线、二号天线和三号电容,所述三号电容的一端电连接一号天线,该三号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二号天线,所述整流模块包括一号二极管、二号二极管、四号二极管和五号二极管,所述一号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五号二极管的正极,所述五号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二号二极管的负极,该二号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四号二极管的负极,该四号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一号二极管的正极,所述谐振模块和整流模块电连接。该无源射频蚁害信号发送器安装和维护成本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无需安装电源,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文档编号H04B1/04GK202374252SQ20112052915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
发明者陈建顺 申请人:杭州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