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683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蜂窝系统中,终端在发送不同的上行数据时采用的发射功率也会不同。例如,当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为业务数据时,基站根据当前业务的需求及当前可利用的频带资源,通过分配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一定个数的RB (Resource Block,资源块)而为终端分配频带资源,终端再根据基站分配的频带资源发送上行业务数据。通常,终端执行PUSCH上行调度时的发射功率较高,一般在IOdBm以上。当终端反馈ACK(ACKnoWledge,肯定确认)、 NACK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否定确认)、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或者SRI (Scheduling Request Indicator,调度请求指示)等信令,并且又没有PUSCH频带资源可以利用时,基站通过分配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一定个数的RB而为终端分配频带资源,终端再根据分配的频带资源反馈控制信令。通常,终端执行PUCCH上行调度时的发射功率较低,大约在OdBm以下。另外,终端在执行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信道探测参考信号)上行调度时的发射功率通常比执行PUSCH上行调度时的发射功率低。通常,由于功率控制方法的不同、发射功率的不同,或者上行调度的间隔时间的不同等原因,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信号时往往需要使发射功率在短时间内发生突变。例如,如果终端在一个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内执行F1UCCH上行调度,在紧接着的TTI内执行I3USCH调度,如图I所示,其为终端发射功率发生突变的一个示意图,由于终端在执行PUCCH上行调度时的发射功率较低,而在执行PUSCH上行调度时的发射功率较高,因此,如图I所示,终端的发射功率在第一个TTI和第二个TTI内发生了突变。对于多数终端而言,由于受到体积小的限制,致使终端的功率控制单元的性能较低。在发送上行数据的过程中,当要求终端的发射功率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发生图I所示的突变时,由于自身的限制,终端的功率控制单元往往无法将发射功率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实现突变。当功率控制单元无法将发射功率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实现突变时,上行数据信号将发生畸变。而如果上行数据信号发生了畸变,当基站接收到已发生畸变的上行数据信号时,也就无法正常解调该上行数据信号,由此也会产生解调错误,进而,影响了通信系统的解调性能。另外,图I仅为一种示意图,而实际根据协议中的规定,终端不会在2个TTI如此长的时间内才恢复发射功率,一般会在一个TTI内恢复,也会导致信号的畸变,这种畸变足以导致解调性能的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以提高通信系统的解调性能。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当前上行调度请求;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时,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如果是,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资源块RB数量和/或降低调制编码方式MCS值,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否则,按照所述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 调度。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调度请求;解调性能判断单元,用于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时,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第一时频资源分配单元,用于当所述解调性能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和/或降低MCS值,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否则,按照所述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系统的误码率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时,即,系统的解调性能无法满足要求时,通过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或者降低当前上行调度的MCS值,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整,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从而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解调性能。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终端发射功率发生突变的一个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解调性能判断单元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解调性能判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解调性能判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解调性能判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请参阅图2,其为本申请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01 :接收终端发送的当前上行调度请求;例如,在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之前,需要向基站发送一个上行调度请求,以获得基站分配给终端的、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资源。 步骤202 :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时,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时,如果是,进入步骤203,否则,进入步骤204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预置的调度策略本身是什么样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一种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或者,也可以采用任何一种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了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步骤203 :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资源块RB数量和/或降低调制编码方式MCS值,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然后结束流程。为了避免发射功率的突变对上行数据信号的影响,基站先判断如果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如果是,说明如果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无法满足系统对解调性能的要求,因此,可以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或者降低MCS值,以此来提高系统的误码率,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或者,也可以同时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和减低MCS值,最终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当系统的误码率提高到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后,系统的解调性能也就随之提高,从而避免了畸变而带来的解调性能下降的问题。例如,在一个系统中,当相邻两次上行调度的功率变化大小(当前上行调度的功率和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的功率)确定时,可以通过测试的方式,根据上行调度的RB数量和MSC值计算系统的信噪比,并进一步由系统的信噪比确定系统的误码率,将MSC值固定,不断调整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时所对应的RB个数即为满足要求的RB数量。同样,也可以通过测试的方式,根据上行调度的RB数量和MCS值计算系统的信噪比,并进一步由系统的信噪比确定系统的误码率,将上行调度的RB个数固定,不断调整当前上行调度的MCS值,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时所对应的MCS值即为满足要求的MCS值。当然,还可以通过测试的方式,同时调整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和MCS值,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时所对应的RB个数和MCS值即为满足要求的RB数量和MCS值。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的具体数值并不进行限定,可以根据用户对系统的解调性能的具体要求进行任意设置。例如,当用户对系统的解调性能要求较高时,可以设置一个较高的误码率最小值,当用户对系统的解调性能要求较低时,可以设置一个较低的误码率最小值。步骤204 :按照所述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结束流程。
如果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说明如果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能够满足系统对解调性能的要求,因此,直接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系统的误码率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时,即,系统的解调性能无法满足要求时,通过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或者降低当前上行调度的MCS值,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整,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从而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解调性能。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对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的判断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当通过识别相邻两次上行调度的调度类型,而识别出终端相邻两次执行的上行调度分别为I3UCCH调度和PUSCH调度时,说明终端的发射功率有可·能需要在短时间内产生突变,例如,突然上升或突然下降,如果终端由于自身性能无法使发射功率实现突变,会导致上行数据信号发生畸变,进而影响系统的解调性能。进而需要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来获知上行数据信号是否发生畸变。请参阅图3,其为本申请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1 :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调度请求;步骤302 :识别当前上行调度和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的调度类型;具体地,如果当前上行数据需要基站对终端进行PUSCH调度,则基站进一步查询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的类型,这里,基站可以在每一次为终端分配上行时频资源后,记录并保存每一次上行调度的信道类型以及每一次上行调度所占用的RB (ResourceBlock,资源块)个数。这样,基站可以通过查询保存的记录而获知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的信道类型。当基站通过查询获知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上行调度为PUCCH调度时,由于终端执行PUCCH调度时的发射功率较低,而执行PUSCH调度时的发射功率较高,因此,通过上述判断,基站就可以获知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信号时发射功率在短时间内会发生突变,而这种突变可能会使上行数据信号发生畸变,进而影响系统的解调性能。步骤303 :如果当前上行调度为PUSCH调度,且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为PUCCH调度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时,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如果是,进入步骤304,否则,进入步骤305 ;其中,可以参见实施例一中步骤202的方式,使基站获得相邻两次上行调度的类型。由于在实施例一中已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故此处不再赘述。步骤304 :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和/或降低MCS值,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为了避免发射功率的突变对上行数据信号的影响,基站先判断如果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如果是,说明如果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无法满足系统对解调性能的要求,因此,可以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或者降低MCS值,以此来提高系统的误码率,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也可以同时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和减低MCS值,最终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例如,在一个系统中,当信噪比和相邻两次上行调度的功率变化大小(当前上行调度的功率和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的功率)确定时,可以通过测试的方式,不断调整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时所对应的RB个数即为满足要求的RB数量。同样,也可以通过测试的方式,不断调整当前上行调度的MCS值,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时所对应的MCS值即为满足要求的MCS值。当然,还可以通过测试的方式,同时调整当前上行调 度的RB数量和MCS值,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时所对应的RB个数和MCS值即为满足要求的RB数量和MCS值。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误码率最小值的具体数值并不进行限定,可以根据用户对系统的解调性能的具体要求进行任意设置。例如,当用户对系统的解调性能要求较高时,可以设置一个较高的误码率最小值,当用户对系统的解调性能要求较低时,可以设置一个较低的误码率最小值。具体的,当相邻两次的上行调度都为PUSCH调度时,计算当前上行调度需求的RB个数RBpm与前一次上行调度分配给终端的RB个数RBlast之间的差值(RBlffe-RBlast)和比值
(^ ),本实H例将亥H值矛Ptt值,划分力0个数值数值区间一当所述差值大于RBdiff,且所述比值大于或者等于N时,将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降低到RB1个数,RB1 = min (RBlast+RBdiff, RBlastXm),RBlast为当前调度的前一个调度的RB数量,RBdiff为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与前一个调度的RB数量之间的最大差值,N大于或者等于4,min O为取最小值函数。数值区间二 当所述差值小于RBdiff,且所述比值小于N时,将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降低到RB2个数,RB2 = RBlast+RBdiff, RBlast为当前调度的前一个调度的RB数量,RBdiff为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与前一个调度的RB数量之间的最大差值,N大于或者等于4。数值区间三当所述差值小于或者等于RBdiff,且所述比值大于或者等于N时,将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减低到RB3个数,RB3 = RBlastX2, RBlast为当前调度的前一个调度的RB数量,RBdiff为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与前一个调度的RB数量之间的最大差值,N大于或者等于4。数值区间四当所述差值小于或者等于RBdiff,且所述比值小于N时,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RBdiff为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与前一个调度的RB数量之间的最大差值,N大于或者等于4。需要说明的是,N的取值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4的一个区间。而对于每一次上行数据的发送过程,N都为该区间内的一个确定的数值。步骤305 :按照所述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预置的调度策略不做具体限定,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一种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在步骤302中,如果识别出当前上行调度为PUCCH调度或SRS调度,则直接执行步骤305,即按照所述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如果相邻两次上行调度前后分别为PUCCH调度和PUSCH调度,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后一个PUSCH,系统的误码率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时,即,系统的解调性能无法满足要求时,通过减少后一个PUSCH的RB数量或者降低后一个PUSCH调度的MCS值,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整,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从而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解调性能。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对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的判断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当通过识别相邻两次上行调度的调度类型,而识别出终端相邻两次执行的上行调度都为PUSCH调度时,说明终端的发射功率有可能需要在短时间内产生突变,例如,突然上升或突然下降,如果终端由于自身性能无法使发射功率实现突变,会导致上行数据信号发生畸变,进而影响系统的解调性能。进而需要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来获知上行数据信号是否发生畸变。请参阅图4,其为本申请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 :接收终端发送的当前上行调度请求;步骤402 :识别当前上行调度和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的调度类型;步骤403 :如果当前上行调度为PUSCH调度,且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为PUSCH调度,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时,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如果是,进入步骤404,否则,进入步骤405 ;另外,除了在识别出当前上行调度和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都为PUSCH调度时执行步骤403的判断动作之外,还可以在识别出当前上行调度为PUSCH调度,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为SRS调度时执行步骤403的判断动作。步骤404 :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和/或降低MCS值,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结束流程;为了避免发射功率的突变对上行数据信号的影响,基站先判断如果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如果是,说明如果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无法满足系统对解调性能的要求,因此,可以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或者降低MCS值,以此来提高系统的误码率,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或者,也可以同时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和减低MCS值,最终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当系统的误码率提高到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后,系统的解调性能也就随之提高,从而避免了畸变而带来的解调性能下降的问题。可以按照实施例一中步骤203的方式减少RB数量或者降低MCS值,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误码率最小值的具体数值并不进行限定,可以根据用户对系统的解调性能的具体要求进行任意设置。例如,当用户对系统的解调性能要求较高时,可以设置一个较高的误码率最小值,当用户对系统的解调性能要求较低时,可以设置一个较低的误码率最小值。步骤405 :按照所述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结束流程。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预置的调度策略不做具体限定,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一种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在步骤402中,如果识别出当前上行调度为PUCCH调度或SRS调度,则直接执行步骤405,即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如果当前上行调度和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都为PUSCH调度,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系统的误码率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时,即,系统的解调性能无法满足要求时,通过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或者降低当前上行调度的MCS值,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整,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从而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解调性能。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对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的判断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当通过识别当前上行调度的调度类型,而识别出终端在当前上行调度同时包含PUSCH调度和SRS调度时,也就是说,当前上行调度既使用PUSCH调度类型又使用SRS调度类型,说明终端的发射功率有可能需要在短时间内产生突变,例如,突然上升或突然下降,如果终端由于自身性能无法使发射功率实现突变,会导致上行数据信号发生畸变,进而影响系统的解调性能。进而需要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 码率最小值来获知上行数据信号是否发生畸变。请参阅图5,其为本申请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步骤501 :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调度请求;步骤502 :识别当前上行调度的调度类型;步骤503 :如果当前上行调度同时包含PUSCH调度和SRS调度,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时,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如果是,进入步骤504,否则,进入步骤505 ;其中,可以参见实施例一中步骤202的方式,使基站获得相邻两次上行调度的类型。由于在实施例一中已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故此处不再赘述。步骤504 :减少当前上行调度中PUSCH调度的RB数量和/或降低MCS值,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结束流程;为了避免发射功率的突变对上行数据信号的影响,基站先判断如果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如果是,说明如果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无法满足系统对解调性能的要求,因此,可以减少当前上行调度中PUSCH调度的RB数量或者降低MCS值,以此来提高系统的误码率,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或者,也可以同时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和减低MCS值,最终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当系统的误码率提高到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后,系统的解调性能也就随之提高,从而避免了畸变而带来的解调性能下降的问题。可以按照实施例一中步骤203的方式减少RB数量或者降低MCS值,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误码率最小值的具体数值并不进行限定,可以根据用户对系统的解调性能的具体要求进行任意设置。例如,当用户对系统的解调性能要求较高时,可以设置一个较高的误码率最小值,当用户对系统的解调性能要求较低时,可以设置一个较低的误码率最小值。步骤505 :按照所述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结束流程。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预置的调度策略不做具体限定,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一种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式,在步骤502中,如果识别出当前上行调度为PUCCH调度或SRS调度,则直接执行步骤505,即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如果当前上行调度同时包含PUSCH调度和SRS调度,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时,系统的误码率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时,即,系统的解调性能无法满足要求时,通过减少上行调度中PUSCH调度的RB数量或者降低PUSCH调度的MCS值,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整,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从而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解调性能。实施例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与实施例一中的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相对应的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装置。请参阅图6,其为本申请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601、解调性能判断单元602和第一时频资源分配单元603。下面结合该装置的工作原理进一步介绍其内部结构以及连接关系。·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调度请求;解调性能判断单元602,用于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时,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第一时频资源分配单元603,用于当所述解调性能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和/或降低MCS值,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否则,按照所述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优选的,请参阅图7,其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解调性能判断单元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解调性能判断单元602包括第一识别子单元6021和第一判断子单元6022,其中,第一识别子单元6021,用于识别当前上行调度和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的调度类型;第一判断子单元6022,用于如果当前上行调度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调度,且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为PUCCH调度,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或者,在另一种优选的方式中,解调性能判断单元602包括第一识别子单元6021和第二判断子单元6023,请参阅图8,其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解调性能判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识别子单元6021,用于识别当前上行调度和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的调度类型;第二判断子单元6023,用于如果当前上行调度为PUSCH调度,且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为PUSCH调度,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或者,在又一种优选的方式中,解调性能判断单元602包括第一识别子单元6021和第三判断子单元6024,请参阅图9,其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解调性能判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识别子单元6021,用于识别当前上行调度和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的调度类型;第三判断子单元6024,用于如果当前上行调度为PUSCH调度,且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为SRS调度,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除了图7-9所示的结构外,请参阅图10,其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解调性能判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解调性能判断单元602包括第二识别子单元6025,用于识别当前上行调度的类型;第四判断子单元6026,用于如果当前上行调度同时包含PUSCH调度和SRS调度,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则第一时频资源分配单元603,用于当所述第四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减少当前上行调度中PUSCH调度的RB数量和/或降低MCS值,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否则,按照所述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除了图6所示的结构外,进一步优选的,请参阅图11,其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 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在图6基础上,还包括第二时频资源分配单元604,用于如果当前上行调度为PUCCH调度或SRS调度,按照所述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由此可以看出,其有益效果在于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系统的误码率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时,即,系统的解调性能无法满足要求时,通过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或者降低当前上行调度的MCS值,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整,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从而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解调性能。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 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 RAM)等。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当前上行调度请求; 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时,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 如果是,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资源块RB数量和/或降低调制编码方式MCS值,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否则,按照所述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时,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包括 识别当前上行调度和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的调度类型; 如果当前上行调度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调度,且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为 PUCCH调度,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时,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包括 识别当前上行调度和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的调度类型; 如果当前上行调度为PUSCH调度,且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为PUSCH调度,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时,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包括 识别当前上行调度和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的调度类型; 如果当前上行调度为PUSCH调度,且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为SRS调度,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时,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包括 识别当前上行调度的类型; 如果当前上行调度同时包含PUSCH调度和SRS调度,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 则所述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资源块RB数量和/或降低调制编码方式MCS值为减少当前上行调度中PUSCH调度的RB数量和/或MCS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当前上行调度为PUCCH调度或SRS调度时,按照所述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
7.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调度请求; 解调性能判断单元,用于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时,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 第一时频资源分配单元,用于当所述解调性能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和/或降低MCS值,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否则,按照所述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性能判断单元包括第一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当前上行调度和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的调度类型;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如果当前上行调度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调度,且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为PUCCH调度,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性能判断单元包括 第一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当前上行调度和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的调度类型;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如果当前上行调度为PUSCH调度,且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为PUSCH调度,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性能判断单元包括 第一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当前上行调度和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的调度类型;· 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如果当前上行调度为TOSCH调度,且当前上行调度的前一个调度为SRS调度,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性能判断单元包括 第二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当前上行调度的类型; 第四判断子单元,用于如果当前上行调度同时包含PUSCH调度和SRS调度,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 则第一时频资源分配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四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减少当前上行调度中PUSCH调度的RB数量和/或降低MCS值,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否则,按照所述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时频资源分配单元,用于如果当前上行调度为PUCCH调度或SRS调度,按照所述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
全文摘要
一种实现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当前上行调度请求;当按照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时,判断系统的误码率是否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如果是,减少当前上行调度的RB数量和/或降低MCS值,使系统的误码率不小于预置的误码率最小值,否则,按照所述预置的调度策略执行当前上行调度。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解调性能。
文档编号H04L1/00GK102959888SQ201180001037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
发明者郑君, 苏威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