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管理系统和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8532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输管理系统和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这里的公开总体上涉及发送内容数据的传输系统和管理用以发送内容数据的传输终端的状态的传输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视频会议系统是经由诸如因特网之类的通信网络进行视频会议的技术。归因于降低商业旅程的时间和花费的需求,这种视频会议系统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可以通过在处于不同位置的两个或更多个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诸如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之类的远程通信数据来实施视频会议。在处于不同位置的两个终端开始通信并且经由因特网协议(IP)电话(B卩,电话服务之一)进行通信的情况下,通常将会话发起协议(SIP)用作在处于两个不同位置的终端之间建立会话的通信协议。利用这种类型的通信协议(即,SIP), SIP服务器控制各通信终端之间的呼叫(即,通过交换各终端之间的呼叫信息,在它们之间建立呼叫)。一旦已经在各通信终端之间建立了会话,它们就立刻彼此通信(如,发送语音数据)。然而,由于将SIP设计成具体地控制两个位置(即,两个终端)之间的呼叫或通信会话的通信协议,因此SIP不可以控制超过两个位置(即,两个或更多个通信终端)之间的呼叫。U.S.Pat.N0.7631039 (下文称作“专利文献I”)公开了用于在处于超过两个位置的终端之间发起视频会议的现有技术的示例。这种技术利用分配器,该分配器确定指示会议属性的会议信息。确切地,在专利文献I公开的技术中,两个或更多个客户端接收由分配器确定出的会议信息。这些客户端每一个均连接至多点会议单元(MCU),所述多点会议单元基于接收到的会议信息,中转包括音频数据和图像数据的通信数据。当MCU已经连接至每个客户端时,MCU将从客户端接收到的通信数据中转到其它客户端。结果,可以在位于超过两个位置的客户端(终端)之间发起视频会议。然而,在现有技术的视频会议系统中,用于控制视频会议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管理系统可能不管理视频会议终端的通信状态。于是,当管理系统将对于发起通信所期望的信息发送至目的地视频会议终端时,由于目的地视频会议终端与其他视频会议终端的相互作用,不可以建立视频会议终端之间的连接。即,在现有技术中,在将对于发起通信所期望的信息发送至目的地视频会议终端之前,管理系统不检测目的地视频会议终端的通信状态,因此,管理系统不可以有效地控制视频会议终端之间的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目标是提供基本上消除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所引起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传输系统和传输管理系统。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管理系统,其包括:接收器单元,其配置为从第一传输终端接收用于变更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一变更信息,所述第一传输终端与第二传输终端通信以交换它们之间的内容数据;终端管理单元,其配置为管理指示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获取单元,其配置为在接收器单元接收用于变更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一变更信息的情况下,从所述终端管理单元获取指示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以及变更单元,其配置为基于接收器单元接收到的用于变更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变更信息、和获取单元获取的指示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变更终端管理单元管理的指示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系统,包含:所述传输管理系统;第一传输终端和第二传输终端,配置为与传输管理系统通信以交换内容数据以及用于变更所述第一传输终端和所述第二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变更信息;以及中转设备,其配置为中转从所述第一传输终端发送到所述第二传输终端的内容数据。在所述传输系统中,传输管理系统的发射器单元将用于变更所述第一传输终端和所述第二传输终端之一的通信状态的预定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一传输终端、所述第二传输终端和所述中转设备中的至少一个。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实施例的其他目标和进一步特征将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图示根据一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图示根据该实施例的传输系统中的传输终端的硬件配置图;图3是图示根据该实施例的传输系统中的传输管理系统、中转设备、程序提供系统或维护系统的硬件配置图;图4是图示构成根据该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传输终端、中转设备和管理系统的功能框图;图5是详细描绘图4中图示的状态管理单元的详细功能框图;图6是详细描绘图4中图示的中转设备选择器单元的功能框图;图7是图示变更质量管理表格的概念图;图8A到8C是图示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的概念图;图9是图示中转设备管理表格的概念图;图10是图示终端验证管理表格的概念图;图11是图示终端管理表格的概念图;图12是图示地址列表管理表格的概念图;图13是图示会话管理表格的概念图;图14是图示质量管理表格的概念图;图15是图不中转设备选择管理表格的概念图;图16是图示状态变更管理表格的概念图;图17是图示状态变更管理表格的另一概念图;图18是图示状态变更管理表格的另一概念图;图19是图示管理指示中转设备的操作状态的状态信息的处理的顺序图;图20是图示发送和接收传输系统中图像数据、音频数据和各种管理信息的状态的概念图;图21是图示用于发起各传输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准备阶段中的处理的顺序图22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地址列表的概念图;图23是图示请求通信发起的处理的顺序图;图24是图示变更通信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图25是图示授权通信发起请求的处理的顺序图;图26是图示拒绝通信发起请求的处理的顺序图;图27是图示变更通信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图28是图示取消通信发起请求的处理的顺序图;图29是请求通信数据中转的处理的顺序图;图30是图示变更通信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图31是图示在各传输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处理的顺序图;图32是图示请求通信数据会话的参与的处理的顺序图;图33是图示变更通信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图34是图示请求离开通信数据会话的处理的顺序图;图35是图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地址列表的概念图;图36是图示通信状态转变的通信状态转变图;以及图37是图示在根据实施例的传输系统中使用的传输终端的外部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的整体配置]以下参照图1到37描述优选实施例。图1是图不根据一实施例的传输系统I的示意图。首先参照图1描述根据此实施例的传输系统I的概要。存在各种类型的传输系统。一个示例可以是数据提供系统。在数据提供系统中,内容数据经由传输管理系统单向地从一个终端发送至另一终端。另一示例可以是通信系统。在通信系统中,信息或情绪表达经由传输管理系统在两个或更多个传输终端之间相互传递。通信系统用于经由通信管理系统(即,传输管理系统)在两个或更多个通信终端(即,传输终端)之间相互交换信息或情绪表达。通信系统的示例包括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电话系统、音频会议系统、语音呼叫系统和个人计算机屏幕共享系统。通过概念化作为通信系统的示例的视频会议系统、作为通信管理系统的示例的视频会议管理系统和作为通信终端的示例的视频会议终端,以下实施例描述传输系统、传输管理系统和传输终端。即,此实施例中使用的传输管理终端和传输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视频会议系统,而且也可以应用于通信系统或传输系统。如图1中所图示的那样,传输系统I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传输终端(IOaa, IOab,...)、用于传输终端(IOaa, IOab,...)的显不器(120aa, 120ab,...)、两个或更多个中转设备(30a,30b, 30c, 30d和30e)、传输管理系统50、程序提供系统90和维护系统 100。注意,在此实施例中,可以将传输终端(IOaa, IOab,...)中的任何一个称作“传输终端10”,可以将用于传输终端(IOaa, IOab,...)的显不器(120aa, 120ab,...)中的任何一个称作“显示器120”,并且可以将中转设备(30a,30b, 30c, 30d和30e)中的任何一个称作“中转设备30”。传输终端10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作为内容数据的示例的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注意,以下将“传输终端”和“传输管理系统”分别简称为“终端”和“管理系统”。此实施例中的通信不仅包括音频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而且包括图像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即,终端10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然而,传输终端10可以单独地发送和接收音频数据,而不发送或接收图像数据。在此实施例中,将动态图像数据(S卩,视频数据)说明为图像数据的示例;然而,图像数据也可以是静态图像数据。或者,图像数据可以包括动态和静态图像数据两者。中转设备30配置为在各终端10之间中转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管理系统50配置为以整体形式管理终端10和中转设备30。图1中描绘的路由器(70a,70b, 70c, 70d, 70d, 70ab和70cd)配置为选择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优化路径。注意,在此实施例中,可以将路由器(70a,70b, 70c, 70d, 70d, 70ab和70cd)中的任何一个简称为“路由器70”。程序提供系统90包括未图示的、配置为存储用于终端的程序的硬盘(HD),终端10可以通过所述程序实施各种功能或各种方法。于是,程序提供系统90可以将这种用于终端的程序发送至终端10。程序提供系统90的HD还存储中转设备的程序,中转设备30可以通过所述程序实施各种功能或各种方法。于是,程序提供系统90也可以将这种用于中转设备的程序发送至中转设备30。另外,程序提供系统90的HD还存储传输管理程序,管理系统50可以通过所述程序实施各种功能或各种方法。于是,程序提供系统90也可以将这种传输管理程序发送至管理系统50。维护系统100是配置为维护或管理终端10、中转设备30、管理系统50和程序提供系统90中的至少一个的计算机。例如,如果维护系统100位于国内,而终端10、中转设备30、管理系统50或程序提供系统90位于国外,那么维护系统100经由通信网络2远程地维护或管理终端10、中转设备30、管理系统50和程序提供系统90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维护系统100在不利用通信网络2的情况下,对终端10、中转设备30、管理系统50和程序提供系统90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维护(如,型号、制造商的序列号、销售目的地、维护检查和故障历史的管理)。终端(IOaa, IOab, IOac, IOa...)、中转设备30a和路由器70a经由LAN2a连接,从而它们可以彼此通信。进一步,终端(lOba,IObb, IObc, 10b...)、中转设备30b和路由器70经由LAN 2b连接,从而它们可以彼此通信。如图1中所图示的那样,LAN 2a和LAN 2b设立在预定区域A中。在区域A中,LAN 2a和LAN 2b经由包括路由器70ab的专用线2ab连接,从而它们可以彼此通信。例如,区域A可以是日本,并且LAN 2a可以设立在东京办公室,而LAN 2b可以设立在大阪办公室。同时,终端(IOca, IOcb, IOcc, IOc...)、中转设备30c和路由器70c经由LAN2c连接,从而它们可以彼此通信。终端(10da,IOdb, IOdc, IOd...)、中转设备30d和路由器70d经由LAN 2d连接,从而它们可以彼此通信。进一步,LAN 2c和LAN 2d设立在预定区域B中。在区域B中,LAN 2c和LAN 2d经由包括路由器70cd的专用线2cd连接,从而它们彼此通信。例如,区域B可以是美国,并且LAN 2c可以设立在纽约办公室,而LAN 2d可以设立在华盛顿办公室。区域A和区域B经由因特网2i从各自路由器70ab和70cd连接,从而区域A和区域B经由因特网2i互相通信。进一步,管理系统50和程序提供系统90经由因特网2i连接至终端10和中转设备30,从而它们可以相互通信。管理系统50和程序提供系统90可以位于区域A或区域B中,或者可以是除了区域A和B以外的区域。中转设备30e经由通信网络2连接至终端10。中转设备30e配置为不断地操作,并且可以位于除了区域A和B以外的区域,以便不受区域A和B的局部地区中通信的影响。因此,当终端10期望与位于另一局部地区的另一终端通信时,中转设备30e用于中转处于不同局部地区的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数据。进一步,当位于同一局部地区内的各终端期望相互通信、但是位于此局部地区中的中转设备不工作时,中转设备30e也可以用作紧急中转设备。注意,在此实施例中,通信网络2由LAN 2a、LAN 2b、专用线2ab、因特网21、专用线2cd、LAN 2c和LAN 2d组成。在通信网络2中,通常经由线路进行通信,但是也可以部分地无线地进行通信。在图1中,附于终端10、中转设备30、管理系统50、路由器70、程序提供系统90和维护系统100的每一个下面的四个数字的集合仅仅表示典型的IPv4的IP地址。例如,如图1中所图示的那样,终端IOaa的IP地址是“1.2.1.3”。IP地址可以是IPV6 ;然而,在此实施例中,为了简化说明,使用IPv4。[实施例的硬件配置]接下来描述根据实施例的传输系统I的硬件配置。在此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终端10接收图像数据的延迟时,图像数据的分辨率可以通过中转设备30变更,然后可以将变更的图像数据发送至用作中转目的地的终端10。图37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终端10的外部图。在下文中,X轴方向表示终端10的经度方向,Y轴方向表不与水平面中的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Z轴方向表不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垂直方向)。如图37所图示的那样,终端10包括壳1120、臂1200和相机外壳1300。壳1120的前壁面1120a包括未图示的、由进气孔形成的进气面,壳1120的后壁面1120b包括由排气孔形成的排气面1121。于是,通过驱动布置在壳1120内部的冷却风扇,终端10可以经由进气面吸入终端10后面的外部空气,并且经由排气面1121排出终端10内部的空气。壳1120的右壁面1130包括声音采集孔1131,内置麦克风114 (参见图2)经由所述声音采集孔1131能够拾取诸如语音、声音或噪音之类的音频声音。壳1120的右臂面1130包括操作面板1150。操作面板1150包括操作按钮(108a到108e)、稍后描述的电源开关109、稍后描述的报警灯119、以及由声音输出孔形成的、用于输出来自稍后描述的内置扬声器115的声音的声音输出面1151。进一步,壳1120的左壁面1140包括隐藏式座单元1160,用于容纳臂1200和操作面板1200。壳1120的右臂面1130进一步包括连接端口(1132a到1132c),用于将线缆电连接至稍后描述的外部设备连接IF 118。壳1120的左壁面1140还包括未图示的连接端口,用于将显示器线缆120c电连接至稍后描述的外部设备连接IF 118。注意在下文中,可以将操作按钮(108a到108e)中的任何一个称作“操作按钮108”,并且可以将连接端口(1132a到1132c)中的任何一个称作“连接端口 1132”。
接下来,臂1200经由扭矩铰链1210附连至壳1120,使得臂1200在相对于壳1120135度的倾斜角Θ I范围内,以向上和向下方向移动。图37中图示的臂1200以90度的倾斜角Θ I布置。相机外壳1300包括稍后描述的相机112,其配置为拍摄用户、文档、房屋等的图像。相机外壳1300还包括扭矩铰链1310。相机外壳1300经由扭矩铰链1310附连至臂1200。相机外壳1300经由扭矩铰链1310,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上可旋转地附连至臂1200,使得相机外壳1300以±180度的摇摄角Θ 2范围移动,并且图37中图示的基于摇摄和倾斜角的±45度的倾斜角Θ 3范围均为O。注意,中转设备30、管理系统50、程序提供系统90和维护系统100的外观都与典型的服务器计算机类似,因此省略了它们的描述。图2是图示根据一实施例的终端(即,传输终端)10的硬件配置图。如图2中图示的那样,终端1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 101,其配置为控制终端10的整体工作;只读存储器(R0M)102,其存储用于终端的程序;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3,其用作CPU 101的工作区;闪存104,其配置为存储诸如图像数据或音频数据之类的各种数据;固态驱动器(SDD)105,其配置为基于CPU 101的控制,控制闪存104等中各种数据的取回和写入(存储);介质驱动器107,其配置为控制数据至记录介质106 (如,闪存)的取回和写入;操作按钮108,其由用户操作,用于选择终端10的地址;电源开关109,其用于终端10的电源的开启/关闭;网络接口(IF),其用于利用通信网络2发送数据。终端10还包括:内置相机112,其配置为基于CPU 101的控制对被摄体成像;成像设备IF 113,其配置为控制相机112的驱动;显示IF,其配置为基于CPU 101的控制,将图像数据发送至外部显示器120 ;外部设备连接IF 118,其配置为将各种外部设备连接至图37中图示的连接端口(1132a到1132c);报警灯119,其配置为向用户通知终端10的各种功能问题;以及诸如地址总线或数据总线之类的总线线路110,用于经由总线线路110将图2中图示的元件和设备相互电连接。显示器120是由液晶或有机EL材料形成的显示单元,其配置为显示用于操作终端10的对象或图标的图像。进一步,显示器120经由线缆120c连接至显示器IF 117 (参见图37)。线缆120c可以是模拟RGB (VGA)线缆、分量视频线缆、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线缆或数字视频接口(DVI)线缆。相机112包括透镜和固态图像传感器,其配置为将光转换为电荷,以产生被摄体的数字图像(视频)。固态图像传感器的示例包括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或电荷耦合器件(CCD)。外部设备连接IF118可以经由通用串行总线(USB)与外部设备(如,外部相机、夕卜部麦克风和外部扬声器)连接。一旦经由USB将外部相机连接至外部设备连接IF 118,优先于内置相机112地驱动外部相机。同样地,一旦经由USB将外部麦克风或外部扬声器连接至外部设备连接IF 118,优先于内置麦克风114或内置扬声器115地驱动外部麦克风或外部扬声器。注意,记录介质106可从终端10移除。另外,如果记录介质106是配置为基于CPU101的控制取回或写入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则记录介质106不限于闪存104,而是可以为电可擦除可编程ROM (EEPROM)0
进一步,前面提到的用于终端的程序可以以可安装格式或以可执行格式记录于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如,记录介质106),以分发这种记录介质。图3是图示根据一实施例的管理系统50的硬件配置图。管理系统5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 201,其配置为控制管理系统50的整体操作;只读存储器(ROM) 202,其存储用于传输管理的程序;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203,其用作CPU 201的工作区;硬盘(HD) 204,其配置为存储各种数据;硬盘驱动器(HDD)205,其配置为基于CPU 201的控制,控制HD 204中各种数据的取回和写入(存储);介质驱动器207,其配置为控制数据至记录介质206 (如,闪存)的取回和写入(存储);显示器208,其配置为显示诸如光标、菜单、窗口、字符和图像之类的各种信息;网络IF 209,其用于利用稍后描述的通信网络2发送数据;键盘211,其包括多个按键,用于输入字符、数字和各种指令;鼠标212,其用于选择或执行各种指令,选择要处理的项和移动光标KD驱动器214,其配置为控制数据在致密只读存储器(⑶-R0M)213(其为可拆卸记录介质的示例)中的取回和写入;以及诸如地址总线或数据总线之类的总线线路210,其用于经由总线线路210将图3中图示的元件和设备相互电连接。注意,前面提到的用于传输管理的程序可以以可安装格式或以可执行格式记录于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如,记录介质206或⑶-ROM 213),以分发这种记录介质。进一步,中转设备30包括与管理系统50的硬件配置类似的硬件配置,因此省略了中转设备30的硬件配置的描述。注意,ROM 202存储用于控制中转设备30的程序。在这种情况下,用于中转设备的程序也可以以可安装格式或以可执行格式记录于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如,记录介质206或⑶-R0M213),以分发这种记录介质。进一步,程序提供系统90包括与管理系统50的硬件配置类似的硬件配置,因此省略了程序提供系统90的硬件配置的描述。注意,ROM 202存储用于控制程序提供系统90的程序。在这种情况下,用于程序提供系统90的程序也可以以可安装格式或以可执行格式记录于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如,记录介质206或⑶-ROM 213),以分发这种记录介质。进一步,维护系统100包括与管理系统50的硬件配置类似的硬件配置,因此省略了维护系统100的硬件配置的描述。注意,ROM 202存储用于控制维护系统100的程序。在这种情况下,用于维护系统100的程序也可以以可安装格式或以可执行格式记录于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如,记录介质206或⑶-ROM 213),以分发这种记录介质。注意,可拆卸记录介质的其他示例包括可记录致密盘(⑶-R)、数字多功能盘(DVD)和蓝光盘(BD)。[实施例的功能配置]接下来,描述根据实施例的传输系统I的功能配置。图4是图示构成根据实施例的传输系统I的传输终端10、中转设备30和管理器系统50的功能框图。如图4中图示的那样,终端10、中转设备30和管理系统50经由通信网络2连接,使得它们经由通信网络2相互执行数据通信。注意,程序提供系统90和维护系统100不与视频会议通信直接相关联,因此它们的图示从图4中省略。[终端的功能配置]终端10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操作-输入接收器单元12、登录请求单元13、成像单元14、声音输入单元15a、语音输出单元15b、显示控制单元16、延迟检测器单元18、存储-读取处理单元19和地址列表创建单元20。以上单元表示由图2中图示的元件和设备中的任何一个实施的功能和单元,其基于ROM 102中存储的程序,由来自CPU 201的指令激活。进一步,终端10还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1100,其由图2中图示的RAM 103形成;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单元1000,其由图2中图示的闪存104形成。[终端的功能单元]接下来,更详细地描述终端10的功能单元。终端1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配置为将各种数据(信息)发送至其它终端、中转设备和系统,以及从其它终端、中转设备和系统接收这种数据。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的功能可以通过图2中图示的网络IF 111实施。在发起与所期望的目的地终端的通信之前,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开始从管理系统50接收每个目的地候选终端的状态信息。注意,状态信息不仅包括工作状态(在线或离线状态),而且包括终端10处于在线期间的详细状态(如,参加或等待状态)。除了终端10的工作状态之外,状态信息进一步包括各种状态,其示例包括线缆与终端10断开的状态、在输出声音的同时不能输出图像的状态、以及不能输出声音的静音状态。以下示例说明状态信息是终端10的工作状态的情况。操作输入接收器单元12配置为接收来自用户的各种输入,并且操作输入接收器单元12的这种功能通过图2中图示的操作按钮108和电源开关109实施。例如,当用户开启图2中的电源开关109时,图4中图示的操作输入接收器单元12接收上电信号以开启终端10的电源。登录请求单元13配置为:当由作为触发器的操作输入接收器单元12接收到上电信号时,将指示用户期望登录的登录请求信息、以及作为请求源终端的IP地址的当前IP地址经由通信网络2从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自动地发送至管理系统50。登录请求单元13的这种功能通过从图2中图示的CPU 101接收到的指令来执行。另一方面,当用户关闭电源开关109时,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将去电状态信息发送至管理系统50,并且操作输入接收器单元12随后完全地关闭终端10的电源。于是,管理系统50可以将终端10的电源状态检测为OFF状态。成像单元14配置为拍摄被摄体的图像,并且输出该被摄体的图像数据,成像单元14的这种功能通过从图2中图示的CPU 101接收到的指令来实施,并且还通过同样图示在图2中的相机112和成像设备IF 113来实施。语音输入单元15a配置为输入由麦克风114(其将用户的语音转换为音频信号)获得的音频信号的音频数据,并且声音输入单元15a的这种功能通过图2中图示的音频输入/输出IF 116来实施。成像单元14配置为拍摄被摄体的图像并输出被摄体的图像数据,并且成像单元15的这种功能通过从图2中图示的CPU101接收到的指令来实施,并且还通过同样图示在图2中的相机116和成像设备IF 113来实施。显示控制单元16配置为控制图像数据至外部显示器120的传输,并且显示控制单元16的这种功能可以通过图2中图示的网络IF 117来实施。显示控制单元16控制显示器120,使得显示器120显示含有在作为源终端的终端10发起与所期望目的地终端的视频会议通信之前、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接收到的目的地终端的对应状态信息项被反映到的目的地终端的名称的地址列表。例如,显示器120显示图22中图示的地址列表框11-1。如图22中所图示的那样,地址列表框11-1包括目的地终端的名称(如,“AB TERMINAL TOKYO OFFICE JAPAN”11_2)和对应目的地终端名称的状态信息项的图标(ll_3a,ll-3b, ll-3c和ll_3d)。图标ll_3a代表目的地候选终端之一处于在线和待机状态的状态,其指示此目的地候选终端准备好接收呼叫。图标ll_3b代表目的地候选终端之一处于离线状态的状态,其指示此目的地候选终端不能接收呼叫。图标ll-3c代表目的地候选终端之一已经与另一终端交谈并且处于忙碌状态的状态,其指示此目的地候选终端除了已经接收到的呼叫之外,还准备好接收另一呼叫(即,准备好接收三方呼叫)。图标ll-3d代表目的地候选终端之一正在呼叫另一终端或者正在被另一终端呼叫的状态,其表示此目的地候选终端不能接收来自其他终端的呼叫。图标ll-3d还表示此目的地候选终端不能接收来自其他终端的呼叫的状态,这是由于目的地候选终端已经授权来自另一终端的呼叫或者正由另一终端授权。地址列表框11-1包括其右手侧的滚动条11-4、以及未显示的地址(目的地)名称,并且通过选择向上指向的三角图标或者向下指向的三角图标,图22中目的地候选终端的其状态将会显现。延迟检测器单元18配置为检测经由中转设备30从另一终端10发送的图像数据或音频数据的延迟时间(ms),并且可以通过从图2中图示的CPU 101接收到的指令实施延迟检测器单元18的这种功能。存储读取处理单元19配置为将各种数据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1000中,或者从非易失性存储单元1000取回各种数据,并且可以通过从CPU 101接收到的指令以及此外通过在图2中作为示例图示的SSD 105实施存储读取处理单元19的这种功能。非易失性存储单元1000存储终端标识(ID)和用于标识终端10的密码等。存储读取处理单元19配置为进一步将各种数据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单元1100中,并且从易失性存储单元1100取回各种数据。每当终端10与目的地终端交谈时,存储读取处理单元19用从目的地终端接收到的新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重写易失性存储单元1100中的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注意,显示器120显示用新图像数据重写之前的先前图像数据,并且扬声器115输出用新音频数据重写之前的先前音频数据。地址列表创建单元20配置为创建和更新图22中图示的地址列表,其基于稍后描述的作为目的地候选的终端10的地址列表信息和状态信息,用图标显示目的地候选的状态。注意,终端ID和稍后描述的中转设备ID分别指示由唯一地标识终端和中转设备的语言、字符和各种符号形成的标识信息。终端ID和中转设备ID可以是由语言、字符和各种符号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的组合形成的标识信息。(中转设备的功能配置)接下来描述中转设备30的功能和单元。如作为示例在图4中图示的那样,中转设备30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单元31、状态检测器单元32、数据质量检查器单元33、变更质量管理单元34、数据质量变更单元35和存储-读取处理单元39。以上单元表示图3中图示的元件和设备中的任何一个所实施的功能和单元,其基于ROM 202中存储的程序由来自CPU 201的指令来激活。进一步,中转设备30还包括由图3中图示的HD 204形成的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00,其即使在中转设备30的电源关闭的时候也能够保持各种数据或信息。(变更质量管理表格)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00包括变更质量管理DB 3001,其由图7中图示的变更质量管理表格形成。变更质量管理表格包括与由各个终端10延迟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有关联的、用作延迟目的地终端的终端10的IP地址。这里,描述在此实施例中处理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图8A代表用作由160*120像素形成的低分辨率图像的基图像,图8B代表由320*240像素形成的中分辨率图像,图SC代表由640*480像素形成的高分辨率图像。当图像数据经由窄波段路径中转时,用作基图像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被中转。当图像数据经由相对宽的波段路径中转时,用作基图像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和呈现中图像质量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被中转。当图像数据经由极其宽的波段路径中转时,用作基图像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呈现中图像质量的中分辨率图像数据、呈现高图像质量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被中转。如图7中图示的那样,例如,如果中转设备30中转寻址到具有IP地址“1.3.2.4”的目的地终端的图像数据时,所中转的图像数据的质量是“高图像质量”。[中转设备的功能单元]接下来描述中转设备30的功能配置。注意,在以下描述中,与用于实施图3中图示的中转设备30的各单元的主要元件和设备相关联地说明中转设备30的功能。中转设备3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31配置为将各种数据(信息)发送到其他终端、中转设备和系统以及从其他终端、中转设备和系统接收这种数据。发射器-接收器单元31的功能可以由图3中图示的网络IF 209实施。状态检测器单元32配置为检测具有状态检测器单元32的中转设备30的操作状态。状态检测器单元32的功能可以由来自图3中图示的CPU 201的指令实施。操作状态可以是“ONLINE (在线)”、“OFFLINE (离线)”或“FAILED (故障)”。数据质量检查器单元33配置为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目的地终端的IP地址来检索变更质量管理表(参见图7),并且通过提取待中转的对应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来检查中转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数据质量检查器单元33的功能可以通过来自图3中图示的CPU201的指令来实施。变更质量管理单元34配置为基于稍后描述的从管理系统50发送的质量信息来变更状态变更管理DB 3001的变更质量管理表格的内容。变更质量管理单元34的功能可以通过来自图3中图示的CPU 201的指令来实施。例如,假设在具有终端ID“01aa”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具有终端ID “Oldb”的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之间保持视频会议的同时,经由通信网络2在请求源终端(终端IObb)和目的地终端(终端IOca)之间发起另一视频会议。在此情况下,如果图像数据的接收在目的地终端(IOdb)中延迟,则中转设备30可能需要将中转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从高图像质量降级到中图像质量。在这种情况下,状态变更管理DB 3001的变更质量管理表格的内容被变更,使得通过中转设备30中转的图像数据的质量从高图像质量降级到中图像质量。数据质量变更单元35配置为基于状态变更管理DB 3001的变更质量管理表格的变更内容来变更从传输源终端10发送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数据质量变更单元35的功能可以通过来自图3中图示的CPU 201的指令来实施。存储-读取处理单元39配置为将各种数据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00中,并且从非易失性存储单元3000取回各种数据。存储-读取处理单元39的功能可以通过图3中图示的HDD 205来实施。[管理系统的功能配置]接下来,描述管理系统50的功能和单元。管理系统50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 (接收器单元的示例;发射器请求的示例)、终端验证单元52、状态管理单元53、终端提取单元54、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中转设备选择器单元56、会话管理单元57、质量确定单元58、存储-读取处理单元59、延迟时间管理单元60、确定单元61和评估单元62。以上单元代表由图3中图示的各元件和设备中的任何一个所实施的功能和单元,其基于ROM 202中存储的程序由来自CPU 201的指令激活。进一步,管理系统50进一步包括由图3中图示的HD 204形成的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其即使在管理系统50的电源关闭时也能够维持各种数据或信息。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存储图22中图示的地址列表框11-1。管理系统50可以包括由图3中图示的RAM 203形成的易失性存储单元5100。(中转设备管理表格)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包括由图9中图示的中转设备管理表格形成的中转设备管理 DB 5001。在中转设备管理表格中,中转设备30的中转设备ID与中转设备30的工作状态、指示中转设备30的工作状态的状态信息被管理系统50接收的接收时间和日期、中转设备30的IP地址以及中转设备30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Mbps)相关联。例如,在图9中图示的中转设备管理表格中,具有中转设备ID “111a”的中转设备30a与工作状态“ONLINE”、中转设备30a的状态信息被管理系统50接收的接收时间和日期“13:0011月10日,2009年”、中转设备30a的IP地址“1.2.1.2”以及中转设备30a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IOOMbps相关联。(终端验证管理表格)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包括由图10中图示的终端验证管理表格形成的终端验证管理DB 5002。在终端验证管理表格中,密码分别与管理系统50管理的所有终端的终端ID相关联。例如,在图10中图示的终端验证管理表格中,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与密码“aaaa”相关联。(终端管理表格)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包括由图11中图示的终端管理表格形成的终端管理DB5003 (终端管理单元的示例)。在终端管理表格中,作为目的地终端的各终端10的终端ID与目的地终端10的终端名称、目的地终端10的工作状态、目的地终端10与其他终端的通信状态、稍后描述的目的地终端10的登录请求信息被管理系统50接收的接收时间和日期、以及目的地终端10的IP地址相关联。例如,在图11中图示的终端管理表格中,具有终端ID “Olaa” 的终端 IOaa 与终端 IOaa 的终端名称 “AA TERMINAL TOKYO OFFICE JAPAN (AA终端东京办公室日本)”、终端IOaa的工作状态“ONLINE”、指示终端IOaa处于等待状态而没有与其他终端通信的通信状态“NONE”、终端IOaa的登录请求信息被管理系统50接收的接收时间和日期“13:4011月10日,2009年”、以及终端IOaa的IP地址“1.2.1.3”相关联。注意,通信状态包括:“CALLING (呼叫)”,其指示该终端正呼叫另一终端的状态;“RINGING(响铃)”,其指示该终端正在被呼叫的状态;“ACCEPTED (接受)”,其指示该终端已经授权来自另一终端的通信请求或者该终端的通信请求已经被授权的状态;以及“BUSY (忙碌)”,其指示该终端参加与另一终端通信的状态。(终端列表管理表格)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包括由图12中图示的地址列表管理表格形成的地址列表管理DB5004。在地址列表管理表格中,登记的目的地候选终端的终端ID与请求视频会议通信的发起的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相关联。例如,在图12中图示的地址列表管理表格中,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与具有终端ID “Olab”的目的地候选终端10ab、具有终端ID “Olba”的目的地候选终端10ba、具有终端ID “Olbb”的目的地候选终端IObb等相关联,请求源终端请求其发起视频会议。可以基于从请求源终端到管理系统50的指令来添加或删除目的地候选终端。(会话管理表格)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包括由图13中图示的会话管理表格形成的会话管理DB5005。在会话管理表格中,标识在各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通信数据的会话的会话ID与用于中转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中转设备30的中转设备ID、请求源终端10的终端ID、目的地终端10的终端ID、目的地终端10接收图像数据的延迟时间(ms)、以及指示从每个目的地终端发送的延迟时间的延迟信息被管理系统50接收的接收时间和日期相关联。例如,在图13中图示的会话管理表格中,为了运行具有会话ID “sel”的会话所选择的中转设备30a (具有中转设备ID “111a”)与具有终端ID “Olaa”的请求源终端IOaa (其与具有终端ID “Olbb”的目的地终端IObb进行视频会议)、具有终端ID “Olcb”的目的地终端10cb、以及具有终端ID “Oldb”的目的地终端IOdb相关联。会话管理表格指示中转设备30a中转请求源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IObbUOcb和IOdb之间的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并且在目的地终端IOdb于接收时间和日期“14:0011月10日,2009年”接收图像数据时,延迟时间为200ms。注意,如果在两个终端10之间进行视频会议,则可能不是基于目的地终端、而是基于从请求源终端发送的延迟信息来管理延迟信息的接收信息和日期。然而,如果在三个或更多个终端10之间进行视频会议,则可基于从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接收侧终端10发送的延迟信息来管理延迟信息的接收时间和日期。(质量管理表格)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还包括由图14中图示的质量管理表格形成的质量管理DB5007。在质量管理表格中,请求源终端或目的地终端中的延迟时间(ms)与中转设备30中转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图像的质量)相关联。(中转设备选择管理表格)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还包括由图15中图示的中转设备选择管理表格形成的中转设备选择管理DB 5008。在中转设备选择管理表格中,用于中转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中转设备的中转设备ID分别地与管理系统50管理的所有终端的终端ID相关联。(状态变更管理表格)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包括由图16、17和18中图示的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形成的状态变更管理DB 5009 (状态变更管理单元的示例)。在图16中图示的状态变更管理表格中,指示针对变更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的请求的变更请求信息(变更信息的示例)与指示由状态变更单元53c (变更单元的示例)变更通信状态之前的预变更状态信息、以及指示由状态变更单元53c变更的变更状态的变更信息相关联。在图17中图示的状态变更管理表格中,变更请求信息与用于标识请求源终端和目的地终端的终端信息、预变更状态信息和变更信息相关联。在图18中图示的状态变更管理表格中,变更请求信息与终端信息、评估信息(其指示当从已经接收到变更请求信息“INVITE (邀请)”(其指示用于发起通信的请求)的任何一个终端接收到变更请求信息“REJECT”(其指示拒绝通信的发起)时,关于是否从已经接收到变更请求信息“INVITE”的所有终端接收到变更请求信息“REJECT”的评估结果)、预变更信息和变更信息相关联。注意,除了“REJECT”和“INVITE”之外,变更请求信息进一步包括,ACCEPT”,其指示通信发起的授权;“CANCEL”,其指示通信发起的取消;“JOIN”,其指示中转通信数据的发起;“CALL”,其指示在终端之间建立的会话的参与;以及“LEAVE”,其指示通信的结束。(管理系统的功能单元)接下来,描述管理系统50的功能单元。注意,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用于实施图3中图示的管理系统50的各单元的主要元件和设备相关联地说明管理系统50的功能。管理系统5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配置为将各种数据(信息)发送到其他终端、中转设备和系统以及从其他终端、中转设备和系统接收这种数据。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的功能可以由图3中图示的网络IF 209实施。终端验证单元52配置为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登录请求信息中包含的终端ID和密码来搜索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的终端验证管理表格(参见图10),并且基于登录请求中包含的终端ID和密码是否与终端验证管理表格中管理的那些一致来验证对应的终端。状态管理单元53配置为通过将请求源终端为了登录已经请求的终端ID与工作状态、管理系统50接收登录请求信息的时间和日期、以及请求源终端的IP地址相关联来管理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因此,状态管理单元53可以基于来自图3中图示的CPU 201的指令来实施状态设置单元53a (设置单元的示例)、状态获取单元53b (获取单元的示例)和状态变更单元53c。状态设置单元53a配置为基于指示由已经将电源开关109从OFF切换到ON的用户所指令的、开启终端的电源的状态信息,在终端管理状态(参见图11)中将终端的工作状态从OFFLINE设置到ONLINE。状态设置单元53a基于指示由已经将电源开关109从ON切换到OFF的用户所指令的、关闭终端的电源的状态信息,在终端管理状态(参见图11)中将终端的工作状态从ONLINE设置到OFFLINE。状态获取单元53b配置为:当从请求源终端或目的地终端发送的状态变更信息被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时,从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获取请求源终端和目的地终端中至少之一的状态信息。状态变更单元53c配置为:基于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到的变更请求信息,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管理的请求源终端的状态信息和目的地终端的状态信息之
一或两者。终端提取单元54配置为通过作为关键字的、已经请求登录的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来搜索地址列表管理表格(参见图12),并且取回能够与请求源终端通信的目的地候选终端的终端ID。结果,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出能够与请求源终端通信的目的地候选终端的终端ID。进一步,终端提取单元54配置为通过作为关键字的、已经请求登录的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来搜索地址列表管理表格(参见图12),并且提取出已经登记了作为目的地候选终端的请求源终端的以上终端ID的其他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配置为: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出的目的地候选终端的终端ID,搜索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并且通过提取出的目的地候选终端的终端ID来取回提取出的目的地候选终端的工作状态。由此,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获取能够与已经请求登录的请求源终端通信的目的地候选终端的工作状态。进一步,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配置为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出的终端的终端ID来搜索终端管理表格,并且获取已经请求登录的请求源终端的工作状态。中转设备选择器单元56配置为执行最终选择各中转设备30之一的处理。由此,中转设备选择器单元56可以基于来自图3中图示的CPU 201的指令,实施会话ID生成器单元56a (参见图6)、中转设备提取单元56b和选择器单元56c。会话ID生成器单元56a配置为产生用于标识在各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通信数据的会话的会话ID。中转设备提取单元56b配置为基于从请求源终端发送的发起请求信息中包含的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和目的地终端的终端ID来搜索中转设备选择管理表格(参见图15),并且提取与请求源终端和目的地终端对应的中转设备ID。选择器单元56c配置为从中转设备管理表格(参见图9)选择具有工作状态“ONLINE”的中转设备。会话管理单元57配置为与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和目的地终端的终端ID相关联地存储和管理由会话ID生成器单元56a所产生的会话ID。进一步,会话管理单元57配置为与对应一个会话ID相关联地在会话管理表格中存储和管理最终选择的一个中转设备30的中转设备ID。质量确定单元58配置为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延迟时间来搜索质量管理表格(参见图14),提取对应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并且确定中转设备30中转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存储-读取处理单元59配置为将各种数据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中,并且从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取回各种数据。存储-读取处理单元59的功能可以由图3中图示的HDD 205实施。延迟时间管理单元60配置为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目的地终端的IP地址来搜索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以提取对应的终端ID。进一步,中转时间管理单元60配置为将与提取出的终端ID对应的记录的延迟时间字段中的延迟信息所指示的延迟时间存储在会话管理表格(参见图13)中。确定单元61配置为基于从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到的变更请求信息,确定适当的处理以变更各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评估单元62配置为:当从已经接收到变更请求信息“ INVITE”的任意一个终端接收到指示通信发起的拒绝的变更请求信息“REJECT”时,确定是否从已经接收到指示用于发起通信的请求的变更请求信息“INVITE”的所有终端接收到指示通信发起的拒绝的变更请求信息“REJECT”。变更请求信息确定单元63(变更信息确定单元的示例)配置为确定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到的变更请求信息是否是特定的变更请求信息。特定的变更请求信息不仅指示变更请求源终端和目的地终端之一的通信状态,而且指示变更请求源终端和目的地终端两者的通信状态。例如,变更请求信息“ INVITE”可能不仅将请求源终端的通信状态变更为“CALLING”,而且将目的地终端的通信状态变更为“RINGING”。由此,变更请求信息确定单元63将变更请求信息“ INVITE”确定为特定的变更请求信息。同样地,除了变更请求信息“INVITE”之外,变更请求信息确定单元63还确定指示通信发起的授权的变更请求信息“ACCEPT”、指示通信发起的拒绝的“REJECT”和指示通信发起的取消的“CANCEL”,作为特定的变更请求信息。[处理和操作]至此,描述了根据实施例的传输系统I的配置和功能(单元),随后参照图19到37描述根据实施例的传输系统I执行的处理。注意,图19是图示管理指示中转设备的工作状态的状态信息的处理的顺序图。图20是图示发送和接收传输系统中图像数据、音频数据和各种管理信息的状态的概念图。图21是图示用于发起各传输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准备处理的顺序图。图22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地址列表的概念图。图23是图示请求通信的发起的处理的顺序图。图24是图示变更通信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图25是图示授权用于发起通信的请求的处理的顺序图。图26是图示拒绝用于发起通信的请求的处理的顺序图。图27是图示变更通信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图28是图示取消用于发起通信的请求的处理的顺序图。图29是请求通信数据的中转的处理的顺序图。图30是图示变更通信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图31是图示在各传输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处理的顺序图。图32是图示请求通信数据会话的参与的处理的顺序图。图33是图示变更通信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图34是图示请求离开通信数据会话的处理的顺序图。图35是图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地址列表的概念图。图36是图示通信状态转换的通信状态转换图。图37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传输终端的外部图。首先参照图19描述管理发送到管理系统50的中转设备30的状态信息的处理。每个中转设备30包括图4中图示的状态检测器单元32,其有规律地检测其自身设备(S卩,自身中转设备30)的工作状态(步骤Sl-1到S1-4)。中转设备3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31有规律地将其自身设备的对应状态信息经由通信网络2发送到管理系统50,使得管理系统50侧可以实时地管理中转设备30的工作状态(步骤S2-1到S2-4)。状态信息包括其自身中转设备30的中转设备ID和与中转设备ID相关联的其自身中转设备30的状态检测器单元32检测到的工作状态。注意,此实施例图示中转设备(30a,30b, 30d)正常运行并且处于“ONLINE”状态的情况;然而,中转设备30c正在工作但是由于运行中转设备30c的程序的某种缺陷而处于OFFLINE状态。接下来,在管理系统50中,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从每个中转设备30发送的状态信息,并且存储-读取处理单元59将与中转设备管理表格(参见图9)中对应中转设备ID相关联地由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到的每个状态信息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中(步骤S3-1到S3-4)。于是,与用于每个中转设备30的中转设备ID相关联地将“ONLINE'“OFFLINE”或“FAILED”存储在图9中图示的中转设备管理表格的工作状态字段中。同时,还与对应中转设备ID相关联地将管理系统50接收到的状态信息的接收时间和日期存储在中转设备管理表格中。注意,当未从中转设备30发送状态信息时,图9中图示的中转设备管理表格中的工作状态字段和记录的接收时间与日期字段可能是空白的,或者可能呈现之前的工作状态或者之前的接收时间和日期。接下来,参照图20描述图示在传输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音频数据和各种管理信息的状态的构思。如图20中所图示,经由用于发送和接收各种管理信息项的管理系统50,在终端10AU0B和IOC之间建立管理信息会话sei。进一步,经由用于发送和接收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中分辨率图像数据、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中转设备30,在终端10A、10B和IOC之间建立四个图像-音频数据会话sed。注意,将四个会话图示为图像和音频数据会话sed。接下来,参照图21描述在终端IOaa发起通信之前、在准备阶段发送和接收每个管理信息项的处理。注意,图21图示各种管理信息项都在管理信息会话sei中发送和接收的处理。首先,当终端IOaa的用户开启图2中图示的电源开关109时,图4中图示的操作输入接收器单元12接收开启终端IOaa的电源的电源ON信号(步骤S21)。一旦接收到作为触发器的电源ON信号,登录请求单元13自动地将指示登录请求的登录请求信息经由通信网络2从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发送到管理系统50 (步骤S22)。登录请求信息包括终端ID和密码,用于标识指示作为请求源终端的自身终端的终端10aa。终端ID和密码是这样的数据:其经由存储读取处理单元19从非易失性存储单元1000取回,然后被发送到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注意,当登录请求信息从终端IOaa发送到管理系统50时,接收器侧管理系统50可以检测发射器侧终端IOaa的IP地址。接下来,管理系统50的终端验证单元52通过在终端验证管理表格(参见图10)中搜索作为搜索关键字的ID和密码,基于是否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的终端验证管理DB5002中管理与登录请求信息中的那些ID和密码一致的ID和密码来验证终端IOaa (步骤 S23)。终端验证单元52管理一致的终端ID和密码。于是,当终端验证单元52确定接收到的登录请求来自于具有有效访问授权的终端10时,状态管理单元53与终端IOaa的终端ID和目的地名称呈现的记录相关联地将接收到的登录信息和IP地址的接收时间和日期存储在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步骤S24-1)。由此,在图11中图示的终端管理表格中与终端ID “Olaa”相关联地管理接收时间和日期“2009.11.10.13:40”以及终端IP地址“1.2.1.3”。随后,状态管理单元53的状态设置单元53a设置终端IOaa的工作状态“ONLINE”和通信状态“NONE”,并且与终端IOaa的终端ID和目的地名称呈现的记录相关联地将设置的工作状态和通信状态存储在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步骤S24-2)。由此,在图11中图示的终端管理表格中与终端ID “Olaa”相关联地管理工作状态“ONLINE”和通信状态“NONE”。管理系统5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经由通信网络2,将指示终端验证单元52获取的验证结果的验证结果信息发送到已经请求了登录请求的请求源终端(即,终端IOaa)(步骤S25)。以下进一步描述终端验证单元52已经确定终端(例如,在此情况下为终端IOaa)具有有效的访问授权的情况。当终端IOaa接收到指示终端IOaa具有有效的访问授权的确定结果时,终端IOaa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经由通信网络2将指示地址列表请求的地址列表请求信息发送到管理系统50 (步骤S26)。然后,管理系统5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地址列表请求信息。接下来,终端提取单元54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已经请求登录的请求源终端(SP,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来搜索地址列表管理表格(参见图12),并且取回能够与请求源终端(即,终端IOaa)通信的目的地候选终端的终端ID。结果,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出能够与请求源终端通信的目的地候选终端的终端ID (步骤S27)。另外,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4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由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出的目的地候选终端的终端ID来搜索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并且取回与目的地候选终端的终端ID对应的目的地名称。在此示例中,提取 出与请求源终端(即,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相关联的目的地终端(10ab, IOba, ,IOdb, )的终端 ID (Olab, Olba, ,Oldb, )以及与目的地终端(10ab, IOba, ,IOdb, )的终端 ID (Olab, Olba, ,Oldb, )相对应的终端名称(AB TERMINAL TOKYO OFFICE JAPAN, BA TERMINAL OSAKA OFFICE JAPAN, ,DB TERMINALWASHINGTON DC OFFICE USA,...)。接下来,管理系统5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从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取回地址列表框指示的数据(即,图22中的地址列表框11-1指示的数据),并且将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出的、包括地址列表框、终端ID和目的地名称的地址列表信息(地址列表框、终端ID、地址名称)发送到请求源终端(即,终端IOaa)(步骤S29)。于是,在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中,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接收地址列表信息,并且存储读取处理单元19将地址列表信息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单元1100中(步骤S30)。在此实施例中,地址列表信息不是由终端10管理,而是由管理系统50管理。管理系统50统一地管理传输系统I中所有终端的地址列表信息。由此,即使将新的终端10添加至传输系统1,也用传输系统I中的终端10替换新型号终端10,或者变更地址列表框的外观,管理系统50侧可以立刻进行涉及这些变更的所有处理,使得终端10侧可能不需要执行改变地址列表信息的处理。管理系统50的终端状态 获取单元55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由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的目的地候选终端(10ab, 10ba,..., IOdb,...)的终端 ID (Olab, Olba,..., Oldb,...)来搜索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并且基于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的终端ID取回所提取的目的地候选终端(10ab,IOba, ,IOdb, )的工作状态(步骤S31)。接下来,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经由通信终端2,将步骤S27中含有用作搜索关键字的终端ID “Olab”的终端状态信息和与终端ID “Olab”对应的目的地终端(S卩,终端IOab)的工作状态“OFFLINE”发送到请求源终端(S卩,终端IOaa)(步骤S32)。进一步,作为步骤S32中处理的一部分,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经由通信终端2,将含有终端ID “Olba”的剩余终端状态信息和与终端ID “Olba”对应的目的地终端(S卩,终端IOba)的工作状态“ONLINE (CALLING)”发送到请求源终端(S卩,终端10aa)。随后,请求源终端(S卩,终端IOaa)的存储读取处理单元19依次存储从管理系统50接收到的各终端的状态信息(步骤S33)。于是,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可以获取能够与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通信的目的地候选终端(如,终端IOab等)的当前工作状态信息。随后,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地址列表创建单元20基于易失性存储单元1100中存储的地址列表信息和终端状态信息,创建目的地候选终端10的状态被反映到的地址列表,并且显示控制单元16控制图2中图示的显示器120的地址列表显示时间(步骤S34)。如上面描述的,显示器120aa可以显示地址列表框11_1中所呈现的、含有目的地名称11-2的地址列表、反映状态信息的状态信息图标ll_3a等,如图22中所图示的那样。返回参照图21,管理系统50的终端提取单元54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已经请求登录的请求源终端(即,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来搜索地址列表管理表格(参见图12),并且为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提取作为目的地候选终端已经登记的其他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结果,终端提取单元54为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提取作为目的地候选终端已经登记的其他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 (步骤S35)。在图12中图示的地址列表管理表格中,针对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所提取的作为目的地终端已经登记的其他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是“Olab”,“Olba”和“Oldb”。接下来,终端提取单元50的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已经请求登录的请求源终端(即,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来搜索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并且获取请求源终端(即,终端IOaa)的工作状态(步骤S36)。在与步骤S35中提取出的终端ID (Olab, Olba, Oldb)对应的终端(lOab, IOba, IOdb)之中,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将含有终端ID “Olaa”的终端状态信息和步骤S36中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工作状态(“ONLINE”)发送到工作状态在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被呈现为“ONLINE”的终端(终端10ba,10db)(步骤S37-1,S37-2)。注意,当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发送终端(IOba, IOdb)的状态信息时,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基于终端ID (在此情况下为Olba,Oldb)参照图11中图示的终端管理表格中管理的终端的IP地址。于是,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和工作状态“ONLINE”可以发送到能够与已经请求登录的作为目的地终端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通信的每个其他目的地终端(10ba, 10db) o以与步骤S21类似的方式,当用户接通图2中图示的电源开关109时,图4中图示的操作输入接收器单元12接收用于接通另一终端10的电源的电源ON信号,并且随后进行与步骤S22到S38-1,S38-2中执行的那些处理类似的处理。因此,省略步骤S22到S38-1, S38-2 的描述。接下来,描述终端请求另一终端发起通信的处理。注意,图23图示在管理信息会话sei中发送和接收各种管理信息项的处理。进一步,在此实施例中,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可以与具有由步骤S32中接收到的终端状态信息指示的通信状态“NONE”和工作状态“ONLINE”的终端(10bb,IOcb, IOdb)的至少之一通信。于是,以下描述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用户选择目的地终端(终端IObb, IOcb, IOdb)以发起通信的情况。起初,当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用户按下图2中图示的操作按钮108来选择目的地终端(终端10bb,IOcb, IOdb时),图4中图示的操作输入接收器单元12接收用于发起与目的地终端(终端10bb,IOcb, IOdb)通信的各个请求(步骤S41)。终端IOaa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将发起请求信息发送到管理系统50(步骤S42),所述发起请求信息含有请求源终端 IOaa 的终端 ID “Olaa”、终端(终端 10bb, IOcb, IOdb)的终端 ID (Olbb, Olcb, Oldb)、以及指示用于发起通信的请求的变更请求信息“INVITE”。于是,管理系统5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在检测作为传输源终端的请求源终端IOaa的IP地址“1.2.1.3”的同时接收发起请求信息。状态管理单元53基于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01aa”、发起请求信息中含有的终端(终端10bb, IOcb, IOdb)的终端ID (Olbb, Olcb, Oldb),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与终端ID “01aa”、“01bb”,“Olcb”,“Oldb”相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步骤S43)。这里,参照图24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步骤S43中的处理。在此实施例中,状态管理单元53基于图36中的状态转换示的通信状态变更规则来变更终端10的通信状态。例如,当状态管理单元53接收变更请求“CANCEL”并且终端的通信状态是“RINGING”或“CALLING”时,状态管理单元53将通信状态从“RINGING”或“CALLING”变更到“NONE”。当终端的通信状态是“ACCEPTED”时,状态管理单元53允许通信状态保持“ACCEPTED”。在此实施例中,描述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6、17和18)用于通过状态管理单元53实施状态变更的示例;然而,状态变更的实施可不限于此示例。在此情况下,可以定义管理系统程序,使得状态管理单元53基于图36中的状态转换示的通信状态变更规则来变更终端53的通信状态。起初,图5中图示的状态管理单元53的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终端管理DB 5003管理的终端的通信状态(步骤S43-1)。在此情况下,变更请求信息确定单元63提前将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到的变更请求信息“INVITE”确定为特定的变更请求信息。因此,状态管理单元53不仅获取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而且获取目的地终端(终端IObb, IOcb, IOdb)的通信状态。在此情况下,状态获取单元53b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 “Olaa”来搜索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并且获取已经请求通信的发起的请求源终端(即,终端IOaa)的工作状态“NONE”。同样地,状态获取单元53b也获取目的地终端IObb和IOdb的通信状态“NONE”。随后,状态管理单元53的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与变更请求信息“ INVITE”对应的请求源终端和目的地终端的各个预变更状态信息项(步骤S43-2)。在这种情况下,状态变更单元53c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变更请求信息“INVITE”和终端信息“请求源”来搜索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7),并且获取请求源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NONE”。类似地,状态变更单元53c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变更请求信息“INVITE”和终端信息“目的地”来搜索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7),并且获取目的地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NONE”。随后,状态变更单元53c针对每个终端,将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通信状态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预变更状态信息进行比较,并且确定通信状态是否匹配预变更状态信息(步骤S43-3)。在此情况下,状态变更单元53c将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NONE”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NONE”进行比较,并且确定通信状态是否匹配预变更状态信息。类似地,状态变更单元53c将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终端lObb,IOcb或IOdb)的通信状态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bb,IOcb或IOdb)的预变更状态信息进行比较,并且针对每个目的地终端确定通信状态是否与预变更状态信息匹配。如果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的通信状态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匹配,并且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bb, IOcb和IOdb)的通信状态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终端lObb,IOcb和IOdb)的各个预变更状态信息匹配(步骤S43-4中的“是”),则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请求源终端的变更信息和与变更请求信息“ INVITE”对应的目的地终端的那些变更信息(步骤S43-4)。在这种情况下,状态变更单元53c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变更请求信息“INVITE”和终端信息“请求源”来搜索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7),并且获取请求源终端的变更信息“CALLING”。类似地,状态变更单元53c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变更请求信息“INVITE”和终端信息“目的地”来搜索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7),并且获取目的地终端的变更信息“RINGING”。状态变更单元53c基于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发起请求信息中包含的终端(终端lObb、IOcbUOdb)的终端ID (01bb、01cb、01db),变更与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终端ID “01aa”、“01bb”、“01cb”、“01db”相关联的各个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步骤S43-5)。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所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的变更信息,将终端管理表格中终端ID “Olaa”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变更到“CALLING”。同样地,基于所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的变更信息,将终端管理表格中终端ID “Olbb”、“01cb”、“01db”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变更到“RINGING”。进一步,确定单元61确定适当的处理(参见步骤S48-l、S48-2和S48-3),用于将通信发起请求信息发送到目的地终端(终端10bb、10cb、10db),以便对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lObb、10cb、IOdb)之间的通信进行呼叫控制。注意,如果请求源终端的通信状态和预变更状态信息不匹配,或者目的地终端(终端lObb, IOcb和IOdb)中任何一个的通信状态和预变更状态信息不匹配(步骤S43-3中的“否”),则状态变更单元53c不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终端ID “Olaa”、“Olbb”,“Olcb”和“Oldb”中相应一个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这是由于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lObb, IOcb, IOdb)中的任何一个没有准备好发起通信。进一步,确定单元61确定适当的处理,用于创建预定的出错消息并且将其发送至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随后,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创建预定的出错消息并且将其发送至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从而完成处理。接下来,返回参照图23,描述将发起请求信息发送至由确定单元61确定出的相应目的地终端的处理之后的处理。起初,会话ID生成器单元56a生成会话ID “sel”,其用于标识执行请求源终端和每个目的地终端之间由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请求的通信的会话(即,通信数据会话sed)(步骤S44)。当会话ID生成器单元56生成会话ID “sel”时,生成的会话ID“sel”和目的地终端的编号“3”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单元5100中。目的地终端的编号(在此情况下为“3”)用于确定当接收到指示拒绝通信的发起的变更请求信息“REJECT”时,是否从所有的目的地终端接收到变更请求信息“REJECT”。随后,状态管理单元50的中转设备选择器单元56基于中转设备管理DB 5001和中转设备选择管理DB 5008 (参见图4),选择用于中转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lObb, IOcb, IOdb)之间的通信的中转设备30 (步骤S45)。在这种情况下,中转设备选择器单元56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通信发起请求信息中含有的终端ID “Olaa”、“Olbb”,“Olcb”和“Oldb”来搜索中转设备选择管理表格(参见图15)(步骤S43),并且提取与终端(10aa,lObb, IOcb和IOdb)相关联的中转设备ID “111a”,“111b”,“111c”和“llld”。如果提取出的中转终端ID—致,则选择器单元56c参照与提取出的中转设备ID对应的中转设备管理表格(参照图9)中的中转设备30的工作状态。如果与提取出的中转设备ID对应的工作状态是“ONLINE”状态,则选择器单元56c选择与提取出的中转设备ID对应的中转设备作为用于中转通信的中转设备。然而,如果提取出的中转设备ID不一致,或者作为参照与提取出的中转设备ID对应的中转设备的工作状态的结果,工作状态是“OFFLINE”,则选择器单元56c选择与提取出的中转设备ID“llle”对应的中转设备30e,作为用于中转通信的中转设备。以下描述选择器单元56c选择中转设备30e作为用于中转通信的中转设备的情况。在中转设备30(在此情况下为中转设备30e)的选择完成后,会话管理单元57将与会话ID“sel”相关联的记录的请求源终端ID字段中的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01aa”、目的地终端字段中的终端(终端lObb, IOcb, IOdb)的终端ID (Olbb, Olcb, Oldb)以及中转设备字段中的所选择中转设备的中转设备ID存储在会话管理表格(参见图13)中(步骤S46)。接下来,图4中图示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经由通信网络2,将会话ID生成器单元56a生成的会话ID和用于连接由选择器单元56c选择的中转设备30e的中转设备连接信息发送至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步骤S47)。中转设备连接信息可以含有中转设备30e的IP地址“1.1.1.3”、验证信息和端口号等。于是,通过与会话ID “sel”对应的会话的执行,终端IOaa可以检测用于连接至中转通信数据的中转设备30e的中转设备连接信息。随后,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将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指示用于发起与目的地终端的通信的请求的变更请求信息“INVITE”、含有会话ID “sel”的通信发起请求信息、用于连接至中转设备30e的中转设备连接信息、以及管理系统50的IP地址发送至所有的目的地终端(终端lObb、IOcbUOdb)(步骤S48-1, S48-2和S48-3)。于是,目的地终端(终端10bb,IObcb, IOdb)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可以接收通信发起请求信息,并且检测用于连接至中转通信数据的中转设备30e的中转设备连接信息、以及作为传输源设备的管理系统50的IP地址“1.1.1.2”。随后,参照图24和25描述当通过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用户按下图2中图示的操作按钮108、已经接收到通信发起请求信息的目的地终端(IOdb)接收指示许可发起与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的响应时要执行的处理。当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用户按下操作按钮108时,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接收指示许可发起与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的响应(步骤S49)。目的地终端IOdb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将含有目的地终端IOdb的终端ID “Oldb”、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变更请求信息“ACCEPT”(其指示许可发起通信)和会话ID “sel”的发起响应信息发送到管理系统50 (步骤S50)。当管理系统5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发起响应信息时,状态管理单元53基于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和终端(终端IOdb)的终端ID (Oldb),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终端ID “Olaa”和“Oldb”所关联的各个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步骤S51)。这里,参照图24进一步详细描述步骤S51中的处理。起初,当管理系统5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发起响应信息时,图5中图示的状态管理单元53的状态获取单元53b以与步骤S43-1中的处理类似的方式,获取由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管理的终端通信状态(步骤S51-1)。在这种情况下,由变更请求信息确定单元63将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到的变更请求信息“ACCEPT”提前确定为特定变更请求信息。状态管理单元53由此不仅获取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通信状态“RINGING”,而且获取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CALLING”。随后,状态管理单元53的状态变更单元53c以与步骤S43-2中的处理类似的方式,获取与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7)中管理的变更请求信息“ACCEPT”相关联的请求源终端IOaa的预变更状态信息“CALLING”和“ACCEPTED”。同样地,状态管理单元53的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与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7)中管理的变更请求信息“ACCEPT”相关联的目的地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RINGING”(步骤S51-2)。随后,状态变更单元53c针对每个终端,将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通信状态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预变更状态信息进行比较,并且确定通信状态是否匹配预变更状态信息(步骤S51-3)。在这种情况下,状态变更单元53c将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CALLING”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CALLING”进行比较,并且确定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CALLING”是否匹配预变更状态信息项“CALLING”和“ACCEPTED”之一。类似地,状态变更单元53c确定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通信状态“RINGING”是否匹配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RINGING”。如果请求源终端的通信状态和请求源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匹配,并且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通信状态和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预变更状态信息匹配(步骤S51-3中的“是”),则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请求源终端的变更信息和与发起响应信息“ACCEPT”对应的目的地终端的变更信息(步骤S51-4)。在这种情况下,状态变更单元53c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发起响应信息“ACCEPT”、指示请求源终端的终端信息“REQUEST SOURCE”和指示请求源终端的之前通信状态的预变更状态信息“CALLING”来搜索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7),并且获取请求源终端的变更信息“ACCEPTED”。同样地,状态变更单元53c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发起响应信息“ACCEPT”、指示目的地终端的终端信息“DESTINATION”和指示目的地终端的之前通信状态的预变更状态信息“RINGING”来搜索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7),并且获取目的地终端的变更信息“ACCEPTED”。随后,状态变更单元53c基于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终端ID (Oldb),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发起响应信息中含有的终端ID “Olaa”和“Oldb”所关联的各个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步骤S51-5)。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所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的变更信息,将终端管理表格中终端ID “Olaa”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变更至“ACCEPTED”。类似地,基于所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的变更信息,将终端管理表格中的终端ID “Oldb”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变更至“ACCEPTED”。进一步,确定单元61确定适当的处理(参见步骤S52),用于将发起响应信息发送至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以便对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之间的通信进行呼叫控制。注意,如果请求源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和预变更状态信息项不匹配,或者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通信状态和预变更状态信息项不匹配(步骤S51-3),则状态变更单元53c不变更与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终端ID “Olaa”和“Oldb”的相应一个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单元61确定适当的处理,用于创建预定的出错消息并且将其发送至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随后,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创建预定的出错消息,并且将其发送至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从而完成处理。接下来,返回参照图25,描述当确定单元61确定发起响应信息到目的地终端的传输时要进行的处理。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将含有目的地终端IOdb的终端ID“01db”、指示许可发起与目的地终端的通信的变更请求信息“ACCEPT”和会话ID “sel”的发起响应信息发送到请求源终端(步骤S52)。一旦接收到发起响应信息,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将步骤S47中获取的会话ID “sel”和中转设备连接信息发送到中转设备30e,从而连接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中转设备30e (步骤S53)。同样地,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将步骤S48-1中获取的会话ID “sel”和中转设备连接信息发送至中转设备30e,从而连接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和中转设备30e (步骤S54)。随后,参照图26和27描述当通过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用户按下图2中图示的操作按钮108、已经接收到通信发起请求信息的目的地终端(IOdb)接收指示拒绝发起与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的响应时要执行的处理。当通过用户按下目的地终端(终端IObb )的操作按钮108,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接收指示拒绝发起与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的响应时(步骤S55),终端IObb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将含有请求源终端IObb的终端ID “Olbb”、指示拒绝发起通信的变更请求信息“REJECT”和会话ID “sel”的发起响应信息发送至管理系统50 (步骤S56)。当管理系统5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到发起响应信息时,状态管理单元53基于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01aa”和终端IObb的终端ID “Oldb”,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终端ID “Olaa”和“Olbb”所关联的各自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步骤S57)。这里,参照图27进一步详细描述步骤S57中的处理。起初,当管理系统5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到发起响应信息时,评估单元62将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在会话ID “sel”指示的会话中接收到的发起响应信息“REJECT”的编号(接收到的响应的编号)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单元5100中(步骤S57-1)。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从目的地终端(终端IObb)接收到的发起响应信息“REJECT”是会话ID “sel”指示的会话中发起响应信息“REJECT”的第一个,因此评估单元将与会话ID “sel”相关联地接收到的响应的编号“I”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单元5100中。随后,图5中图示的状态管理单元53的状态获取单元53b以与步骤S43-1中的处理类似的方式,获取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管理的终端的通信状态(步骤S57-2)。在此处理中,变更请求信息确定单元63将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到的变更请求信息“REJECT”确定为特定的变更请求信息。由此,状态管理单元53不仅获取目的地终端(终端IObb)的通信状态“RINGING”,而且获取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ACCEPTED”(步骤 S57-2)。随后,以与步骤S43-2中的处理类似的方式,状态管理单元53的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8)中管理的发起响应信息“REJECT”所关联的请求源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CALLING”和“ACCEPTED”(步骤S57-3)。随后,状态变更单元53c将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通信状态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预变更状态信息进行比较,并且针对每个终端确定通信状态是否匹配预变更状态信息(步骤S57-4)。在这种情况下,状态变更单元53c将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ACCEPTED”与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项“CALLING”和“ACCEPTED”之一进行比较,并且确定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ACCEPTED”是否匹配预变更状态信息项“CALLING”和“ACCEPTED”中的一个。类似地,状态变更单元53c确定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终端IObb)的通信状态(RINGING)是否匹配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终端IObb)的预变更状态信息“RINGING”。如果对于每个终端,请求源终端的通信状态和预变更状态信息匹配,并且目的地终端(终端IObb)的通信状态和预变更状态信息匹配(步骤S57-4中的“是”),则评估单元62确定是所有的目的地终端都已经拒绝了来自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请求,还是部分目的地终端已经拒绝了来自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请求(步骤S57-5)。在此处理中,评估单元62获取请求源终端(即,终端IOaa)将请求信息从易失性存储单元5100发送到的目的地的目的地终端的编号“3”(参见步骤S44)。随后,评估单元62从易失性存储单元5100获取由测量单元测量出的接收到的发起响应信息项“REJECT”的编号(接收到的响应的编号)“I”(参见步骤S57-1)。由此,评估单元62确定部分目的地终端已经拒绝了来自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请求。已经完成了评估单元62进行的以上确定,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与响应信息“REJECT”相关联的请求源终端和目的地终端的各自变更信息(步骤S57-6)。在这种情况下,状态变更单元53c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响应信息“REJECT”、指示请求源终端的终端信息“请求源”、指示评估单元62确定的结果的确定信息“PART”和指示请求源终端的之前通信状态的预变更状态信息“ACCEPTED”来搜索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8),并且获取请求源终端的变更信息“ACCEPTED”。类似地,状态变更单元53c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响应信息“REJECT”和终端信息“目的地”来搜索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8),并且获取目的地终端的变更信息“NONE”。随后,状态变更单元53c基于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和终端(终端IObb)的终端ID (Olbb),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与终端ID “Olaa”和“Olbb”相关联的各自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步骤S57-7)。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所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的变更信息将终端管理表格中与终端ID “Olaa”相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变更到“ACCEPTED”。类似地,基于所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的变更信息,将终端管理表格中与终端ID “Olbb”相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变更到“NONE”。进一步,确定单元61确定适当的处理(参见步骤S59),用于将发起响应信息发送到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以便对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IObb)之间的通信进行呼叫控制。注意,如果请求源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和预变更状态信息不匹配,或者目的地终端(终端IObb)的通信状态和预变更状态信息不匹配(步骤S57-4中的“否”),则状态变更单元53c不变更与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终端ID “Olaa”和“Olbb”的相应一个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单元61确定适当的处理,用于创建预定的出错消息,并且将其发送到目的地终端(终端lObb)。随后,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创建预定的出错消息,并且将其发送到目的地终端(终端10bb),从而完成处理。接下来,返回参照图26,描述要在确定单元61确定将通信发起请求信息发送到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处理时进行的处理。起初,会话管理单元57从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的会话管理表格(参见图13)中会话ID “sel”所关联的记录的目的地终端ID字段中删除目的地终端(终端IObb)的终端ID “Olbb”(步骤S58)。进一步,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将含有目的地终端IObb的终端ID “Olbb”、指示拒绝发起通信的响应信息“REJECT”、和会话ID “sel”的发起响应信息发送到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步骤S59)。于是,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检测到已经拒绝了与目的地终端(终端IObb)的通信的指示。随后,参照图24和28描述当在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发送用于通信的通信发起请求之后,通过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用户按下操作按钮108、请求源终端(终端IOOaa)已经接收到用于取消针对通信的通信发起请求的请求时要执行的处理。当通过用户按下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操作按钮108、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接收到指示取消通信发起请求(下文称作“取消请求信息”)的响应时(步骤S61),终端IOaa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将含有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指示通信发起请求的取消的变更请求信息“CANCEL”和会话ID “sel”的取消请求信息发送到管理系统50 (步骤S62)。当管理系统5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到取消请求信息时,状态管理单元53基于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01aa”,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终端ID“01aa”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步骤S63)。这里,参照图24进一步详细描述步骤S63中的处理。起初,当管理系统5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取消请求消息中包含的变更请求信息“CANCEL”时,图5中图示的状态管理单元53的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管理的终端的通信状态(步骤S63-1 )。在此处理中,变更请求信息确定单元63将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到的变更请求信息“CANCEL”确定为特定的变更请求信息。由此,状态管理单元53不仅获取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而且获取目的地终端的通信状态(步骤S63-1)。在此情况下,状态获取单元53b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来搜索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并且获取已经请求通信的发起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ACCEPTED”。随后,状态获取单元53b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会话ID “sel”来搜索会话管理表格(参见图13),并且获取目的地终端的终端ID“01db”和“Olcb”。接下来,状态获取单元53b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终端ID “Oldb”和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终端ID “Olcb”来搜索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1),并且获取目的地终端(在此情况下为终端IOdb和IOcb)的各自通信状态“ACCEPTED”和“RINGING”。随后,状态管理单元53的状态变更单元53c以与步骤S43-2中的处理类似的方式,获取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7)中管理的发起响应信息“CANCEL”所关联的请求源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CALLING”和“ACCEPTED”以及目的地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RINGING”(步骤 S63-2)。随后,状态变更单元53c针对每个终端将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通信状态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预变更状态信息进行比较,并且确定通信状态是否匹配预变更状态信息(步骤S63-3)。在此情况下,状态变更单元53c将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ACCEPTED”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CALLING”和“ACCEPTED”之一进行比较,并且确定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ACCEPTED”是否匹配相应目的地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CALLING”和“ACCEPTED”之一。类似地,状态变更单元53c确定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通信状态“ACCEPTED”和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通信状态“RINGING”是否与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对应目的地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RINGING”匹配。如果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的通信状态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匹配,并且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的通信状态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的各自预变更状态信息项匹配(步骤S63-3中的“是”),则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请求源终端的变更信息和与变更请求信息“CANCEL”对应的目的地终端的那些变更信息(步骤S63-4)。在此情况下,状态变更单元53c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变更请求信息“CANCEL”、指示请求源终端的终端信息“请求源”、和指示请求源终端的之前通信状态的预变更状态信息“ACCEPTED”来搜索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8),并且获取请求源终端的变更信息“ACCEPTED”。类似地,状态变更单元53c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变更请求信息“CANCEL”和终端信息“目的地”来搜索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7),并且获取目的地终端的变更信息“NONE”。随后,状态变更单元53c基于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和终端(终端IOcb)的终端ID (Olcb),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图11)中终端ID “Olaa”和“Olcb”所关联的各自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步骤S63-5)。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所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的变更信息,将终端管理表格中终端ID “Olaa”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变更为“ACCEPTED”。类似地,基于所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的变更信息,将终端管理表格中终端ID “Olcb”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变更为“NONE”。进一步,确定单元61确定适当的处理(参见步骤S65-1和65-2),用于将取消请求信息发送到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cb),以便对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之间的通信进行呼叫控制。如果请求源终端的通信状态和预变更状态信息不匹配,或者目的地终端的通信状态和预变更状态信息不匹配(步骤S63-3中的“否”),则状态变更单元53c不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请求源终端和目的地终端的对应一个终端ID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在此实施例中,由于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通信状态“ACCEPTED”不同于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预变更状态“RINGING”,因此在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不变更与终端ID “Oldb”相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这是由于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已经授权通信请求,因此不可以取消通信请求。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单元61确定适当的处理,用于创建指示与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通信不可以被取消的预定出错消息,并且将其发送至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随后,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创建预定出错消息,并且将其发送至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从而完成处理。接下来,返回参照图28,描述要在确定单元61确定指示已经取消了通信请求的信息到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传输时要进行的处理。起初,会话管理单元57从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的会话管理表格(参见图13)中会话ID “sel”所关联的记录的目的地终端ID字段中删除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终端ID “Olcb”(步骤S64)。进一步,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将含有会话ID “sel”和指示与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通信已经被取消的信息的取消信息发送到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步骤S65-1和S65-2)。于是,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检测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之间的通信已经被取消的指
/Jn o接下来,描述中转设备30e发起中转在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之间传递的通信数据的处理。注意,图29图示经由管理信息会话sei发送和接收各种管理信息项的处理。起初,当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已连接到中转设备30e时(参见步骤S53),请求源终端(IOaa)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以预定定时将含有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会话ID “sel”、和指示用于发起通信数据的中转的请求(下文称作“中转发起请求”)的变更请求信息“JOIN”的中转请求信息发送至管理系统50 (步骤S71-1)。当管理系统5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到中转请求信息时,状态管理单元53基于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来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终端ID “Olaa”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步骤S72-1)。这里参照图30进一步详细描述步骤S72-1中的处理。起初,图5中图示的状态管理单元53的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终端管理DB 5003管理的终端的通信状态(步骤S72-1-1)。在这种情况下,变更请求信息确定单元63提前将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到的变更请求信息“JOIN”确定为非特定的变更请求信息。状态管理单元53由此仅仅获取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状态获取单元53b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来搜索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并且获取已经请求中转通信数据的发起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ACCEPTED”。随后,状态管理单元53的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与变更请求信息“JOIN”对应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预变更状态信息(步骤S72-1-2)。在这种情况下,状态变更单元53c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变更请求信息“JOIN”来搜索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6),并且获取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预变更状态信息“ACCEPTED”。随后,状态变更单元53c针对终端IOaa将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通信状态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预变更状态信息进行比较,并且确定通信状态是否匹配预变更状态信息(步骤S72-1-3)。在这种情况下,状态变更单元53c将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ACCEPTED”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预变更状态信息“ACCEPTED”进行比较,并且确定通信状态是否匹配预变更状态信肩、O如果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的通信状态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预变更状态信息匹配(步骤S72-1-3中的“是”),则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与变更请求信息“JOIN”相关联的请求源终端的变更信息(步骤S72-1-4)。在这种情况下,状态变更单元53c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变更请求信息“JOIN”来搜索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6),并且获取变更信息“BUSY”。随后,状态变更单元53c基于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01aa”,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终端ID “01&&”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步骤572-1-5)。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所获取的变更信息,将终端管理表格中终端ID “Olaa”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变更到“BUSY”。进一步,确定单元61确定适当的处理(参见步骤S73-1),用于将中转发起请求发送到中转设备30e,以便对通信进行呼叫控制。注意,如果请求源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和预变更状态信息不匹配(步骤S72-1-3中的“否”),则状态变更单元53c不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的终端ID “Olaa”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单元61确定适当的处理,用于创建预定的出错消息并且将其发送至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随后,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创建预定的出错消息,并且将其发送至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从而完成处理。接下来,返回参照图29,描述当确定单元61确定中转发起请求到中转设备30e的传输时要进行的处理。起初,管理系统50将含有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和会话ID “sel”的中转发起请求发送至中转设备30e (步骤S73-1)。当中转设备30e接收到中转发起请求时,中转设备30e将含有指示许可发起通信数据的中转的报告信息“0K”的中转发起许可信息发送至管理系统50 (步骤S74-1)。一旦接收到作为响应的中转发起许可信息,管理系统5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将接收到的中转发起许可信息发送至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步骤S75-1)。于是,在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中转设备30e之间建立通信数据会话sed (步骤S76-1)。同时,当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已经连接到中转设备30e(参见图25步骤S54)时,目的地终端(IOdb)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以预定定时将含有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终端ID “Oldb”、会话ID “sel”、和指示针对发起通信数据的中转的请求的变更请求信息“JOIN”的中转请求信息发送到管理系统50 (步骤S71-2)。随后,管理系统50和中转设备30e执行与步骤S72-1、S73-1、S74-1和S75-1中的那些处理类似的处理,使得在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和中转设备30e之间建立通信数据会话sed (步骤72-2、S73-2、S74-2、S75-2和S76-2)。当在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中转设备30e之间、以及在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和中转设备30e之间建立了各个通信数据会话sed时,中转设备30e可以在各终端(终端IOaa和IOdb)之间中转三个级别的图像数据(即,低分辨率、中分辨率和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于是,可以在终端(IOaa和IOdb)之间发起视频会议。接下来参照图4和31描述在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之间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以发起它们之间的视频会议的处理。注意,在将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从终端IOaa发送到终端IOdb的单向处理和将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从终端IOdb发送到终端IOaa的反向处理之间,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处理以及稍后描述的延迟时间检测处理是相同的。于是,只基于将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从终端IOaa发送到终端IOdb的单向处理描述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处理以及稍后描述的延迟时间检测处理,而省略针对反向处理的那些的描述。起初,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经由通信网络2,在图像和音频数据会话sed中将成像单元14捕获的被摄体的图像数据和语音输入单元15输入的音频数据发送到中转设备30e (步骤S81)。注意,在此实施例中,发送由三个级别的图像数据(S卩,图20中图示的低分辨率、中分辨率和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形成的高质量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于是,中转设备30e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31可以接收三个分辨率级别的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数据质量检查器单元33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IP地址来搜索变更质量管理表格(参见图7 ),并且通过提取待中转的对应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来检查待中转的图像数据的质量(步骤S82)。在此实施例中,数据质量检查器单元33检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是与发射器-接收器单元31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相同的图像质量的“高图像质量”。于是,中转设备30a在图像和音频数据会话sed中将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传递至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而没有任何改变(步骤S83)。由此,在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中,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接收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显示控制单元16基于上面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显示在显示器120上,并且音频输出单元15b基于上面的音频数据输出声音。接下来,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延迟检测器单元18针对每个预定时间(例如,每秒)检测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延迟时间(步骤S84)。注意,以下描述将延迟时间确定为200ms的情况。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经由通信网络2将指示管理信息会话sei中的延迟时间“200ms”的延迟信息发送到管理系统50 (步骤S85)。于是,管理系统50可以检测延迟时间和作为用于发送延迟信息的传输源终端的目的地终端IOdb的IP地址“1.3.2.4”。
随后,管理系统50的延迟时间管理单元60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IP地址“1.3.2.4”来搜索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以提取对应的终端ID “Oldb”。进一步,延迟时间管理单元60通过将与提取出的终端ID “Oldb”对应的记录的延迟时间字段中的延迟信息所指示的延迟时间“200ms”存储在会话管理表格(参见图13)中来管理延迟时间(步骤S86)。随后,质量确定单元58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延迟时间“200ms”来搜索质量管理表格(参见图14),并且提取对应图像数据的“中图像质量”以将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确定为“中图像质量”(步骤S87)。随后,质量确定单元51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会话管理表格(参见图13)中终端ID “Oldb”所关联的中转设备ID “llle”来搜索中转设备管理表格(参见图9),并且提取中转设备30e的对应IP地址“1.1.1.3”(步骤S88)。然后,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经由通信网络2将指示步骤S87中确定出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中”的质量信息发送到中转设备30e (步骤S89)。质量信息含有用作步骤S86中的搜索关键字的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IP地址“1.3.2.4”。于是,在中转设备30e中,变更质量管理单元34通过将传输源终端10 (在此情况下为终端IOdb)与要中转的图像数据的IP地址“1.3.2.4”与图像质量“中图像质量”相关联来将传输源终端10 (在此情况下为终端IOdb)的IP地址“1.3.2.4”、以及要中转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中图像质量”存储在变更质量管理表格(参见图7)中(步骤S90)。随后,以与步骤S81中的处理类似的方式,终端IOaa在图像和音频数据会话sed中,将三个级别的低、中和高图像质量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持续地发送到中转设备30e (步骤S91)。于是,在中转设备30e中,数据质量检查器单元33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IP地址“1.3.2.4”来搜索变更质量管理表格(参见图7),并且以与步骤S82中的处理类似的方式,通过针对对应的待中转图像数据提取“中图像质量”来检查待中转的图像数据的质量(步骤S92)。在此实施例中,数据质量检查器单元33检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是其级别低于发射器-接收器单元31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的“中图像质量”。于是,数据质量变更单元35通过将高图像质量图像数据降级到中图像质量图像数据来变更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步骤S93 )。然后,发射器-接收器单元31在图像和音频数据会话sed中,在没有变更声音质量的情况下经由通信网络2将具有“中”图像质量的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发送到终端IOdb (步骤S94)。由此,当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接收图像数据被延迟时,中转设备变更图像质量,使得视频会议的参与者不会感觉不自然。随后参照图32描述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参与已经在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之间建立的通信数据会话的处理。注意,图32图示经由管理信息会话sei发送和接收各种管理信息项的处理。起初,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用户按下图2中图示的操作按钮108以接收关于请求的信息,所述请求用于将会话ID报告给目的地终端IOcb以便目的地终端IOcb参与通信会话sed (步骤S101)。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将会话ID报告请求信息(其含有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终端ID “Olcb”和会话ID “sel”)发送至管理系统50 (步骤S102)。一旦接收到会话ID报告请求信息,管理系统5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将含有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和会话ID “sel”的会话ID报告信息发送给终端IOcb (步骤S103)。一旦接收到会话ID报告信息,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在通信数据会话sed中接收参与请求(步骤S104)。在这种情况下,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用户按下图2中图示的操作按钮108,以在通信数据会话sed中接收参与请求。于是,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将会话参与请求信息(其含有目的地终端的终端ID “Olcb”、指示用于参与通信数据会话的请求的变更请求信息“CALL”和会话ID “sel”)发送给管理系统50(步骤 S105)。一旦接收到会话参与请求信息,管理系统50的状态管理单元53基于会话参与请求信息中包含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cb)的终端ID “Olcb”,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终端ID “Olcb”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步骤S106)。这里参照图33进一步详细描述步骤106中的处理。起初,图5中图示的状态管理单元53的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由终端管理DB5003管理的终端的通信状态(步骤
S106-l)o在这种情况下,变更请求信息确定单元63提前将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到的变更请求信息“CALL”确定为非特定变更请求信息。状态管理单元53由此仅仅获取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通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状态获取单元53b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终端ID “Olcb”来搜索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并且获取已经请求参与通信数据会话的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通信状态“NONE”。随后,状态管理单元53的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与变更请求信息“CALL”对应的目的地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步骤S106-2)。在这种情况下,状态变更单元53c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变更请求信息“CALL”来搜索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6),并且获取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预变更状态信息“NONE”。随后,状态变更单元53c将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通信状态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预变更状态信息进行比较,并且确定通信状态是否匹配预变更状态信息(步骤
S106-3)。在这种情况下,状态变更单元53c将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通信状态“NONE”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预变更状态信息“NONE”进行比较,并且确定通信状态是否匹配预变更状态信息。如果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的通信状态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匹配(步骤S106-3中的“是”),则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与变更请求信息“CALL”相关联的目的地终端的变更信息(步骤S106-4)。在这种情况下,状态变更单元53c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变更请求信息“CALL”来搜索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6),并且获取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变更信息“ACCEPTED”。随后,状态变更单元53c基于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终端ID “Olcb”,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终端ID “Olcb”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步骤S106-5)。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所获取的目的地终端的变更信息,将终端管理表格中终端ID “Olcb”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变更到“ACCEPTED”。进一步,确定单元61确定适当的处理(参见步骤S107-l、107-2和107-3),用于将指示参与请求已被授权的信息发送到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cb、10db),以用于对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cb、10db)之间的通信进行呼叫控制。
注意,如果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通信状态和预变更状态信息不匹配(步骤S106-3中的“否”),则状态变更单元53c不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的终端ID“01cb”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单元61确定适当的处理,用于创建预定的出错消息并且将其发送至目的地终端(终端10cb)。随后,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创建预定的出错消息,并且将其发送至目的地终端(终端10cb),从而完成处理。接下来,返回参照图32,描述当确定单元61确定指示参与请求已被授权的信息到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UOdb)的传输时要进行的处理。起初,会话管理单元57将已经请求通信数据会话的参与的目的地终端的终端ID “Olcb”插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的会话管理表格(参见图13)中的会话ID “sel”所关联的记录的目的地终端ID字段。随后,管理系统5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将参与报告(其含有用于参与通信数据会话sed的终端(终端IOcb)的终端ID、和会话ID “sel”)发送到已经参与通信数据会话sed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的终端ID “Oldb”(步骤S107-1、
S107-2)。于是,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可以检测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可能参与通信数据会话sed的指示。进一步,管理系统5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将含有用于参与通信数据会话sed的会话ID “sel”的参与许可报告和用于连接中转设备的中转设备连接信息发送至将要参与通信数据会话sed的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步骤
S107-3)。一旦接收到参与许可报告,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将参与许可报告中包含的会话ID “sel”和中转设备连接信息发送到中转设备30e,从而连接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和中转设备30e (步骤S108)。进一步,当目的地终端(终端IOdb)已经连接至中转设备30e时,目的地终端(IOcb)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以预定定时将中转请求信息(其含有目的地终端(终端IOcb)的终端ID “Olcb”、会话ID “sel”、和指示用于发起通信数据的中转的请求的变更请求信息“JOIN”)发送至管理系统50。随后,管理系统50和中转设备30e执行与步骤S72-1,S73-1, S74-1和S75-1中的那些处理类似的处理,使得在目的地终端(终端cb)和中转设备30e之间建立通信数据会话sed。当在目的地终端(终端cb)和中转设备30e之间建立通信数据会话sed时,中转设备30e可以在终端(10aa、IOcb和IOdb)之间中转低分辨率、中分辨率和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以及音频数据。于是,可以在终端(10aa、IOcb和IOdb)之间发起视频会议。随后参照图34描述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离开(退出)在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IOcb和IOdb)之间已经建立的通信数据会话的处理。注意,图20图示经由管理信息会话sei发送和接收各种管理信息项的处理。起初,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用户按下图2中图示的操作按钮108以接收用于离开通信数据会话sed的离开请求(步骤Slll )。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发射器_接收器单元11将会话离开请求信息(其包含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指示用于离开通信数据会话的请求的变更请求信息“LEAVE”、和会话ID “sel”)发送至管理系统50 (步骤 S112)。一旦接收到会话离开请求,管理系统50的状态管理单元53基于会话离开请求中包含的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01aa”,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终端ID“01aa”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步骤S113)。这里参照图30进一步详细描述步骤SI 13中的处理。起初,图5中图示的状态管理单元53的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终端管理DB5003管理的终端的通信状态(步骤S113-1)。在这种情况下,变更请求信息确定单元63提前将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到的变更请求信息“LEAVE”确定为非特定变更请求信息。状态管理单元53由此仅仅获取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状态获取单元53b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来搜索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并且获取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BUSY”。随后,状态管理单元53的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与变更请求信息“LEAVE”对应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预变更状态信息(步骤S113-2)。在这种情况下,状态变更单元53c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变更请求信息“LEAVE”来搜索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6),并且获取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预变更状态信息“BUSY”。随后,状态变更单元53c将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通信状态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预变更状态信息进行比较,并且确定通信状态是否匹配预变更状态信息(步骤S113-3)。在这种情况下,状态变更单元53c将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BUSY”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预变更状态信息“BUSY”进行比较,并且确定通信状态是否匹配预变更状态信息。如果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终端的通信状态和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的终端的预变更状态信息匹配(步骤S113-3中的“是”),则状态变更单元53c获取与变更请求信息“LEAVE”相关联的终端的变更信息(步骤S113-4)。在这种情况下,状态变更单元53c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变更请求信息“LEAVE”来搜索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6),并且获取预变更状态信息“NONE”。随后,状态变更单元53c基于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01aa”,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终端ID “Olaa”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步骤S113-5)。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所获取的请求源终端的变更信息,将终端管理表格中终端ID “Olaa”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变更到“NONE”。进一步,确定单元61确定适当的处理,用于将指示离开已经授权的通信数据会话的信息发送到目的地终端,以便对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cb、10db)之间的通信进行呼叫控制。注意,如果请求源终端(IOaa)的通信状态和预变更状态信息不匹配(步骤S113-3中的“否”),则状态变更单元53c不变更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的终端ID “Olaa”所关联的记录的通信状态字段。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单元61确定适当的处理,用于创建预定的出错消息并且将其发送至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随后,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创建预定的出错消息,并且将其发送至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从而完成处理。接下来,返回参照图34,描述将关于会话离开许可的信息发送到确定单元61确定出的对应目的地终端的处理之后的处理。起初,会话管理单元57从非易失性存储单元5000的会话管理表格(参见图13)中会话ID “sel”所关联的记录的请求源终端ID字段中删除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步骤S114)。管理系统50将指示请求用于离开通信数据会话的请求的报告(其含有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和会话ID “sel”)发送到中转设备30e (步骤S1115)。于是,在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中转设备30e之间终止通信数据会话,并且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与中转设备30e断开。随后,中转设备30e将指示许可离开通信数据会话的请求的报告(其含有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和会话ID “sel”)发送到管理系统50 (步骤S116)。一旦接收到指示许可离开通信数据会话的请求的报告,管理系统50就将会话离开许可信息(其含有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变更请求信息“LEAVE”、指示许可离开通信数据会话的报告信息“0K”和会话ID “sel”)发送到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步骤S117)。一旦接收到会话离开许可信息,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用户按下图2中图示的电源开关109以接收电源关闭请求(步骤S118)。一旦接收到电源关闭请求,终端IOaa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11就将断开请求信息(其含有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指示终端IOaa从管理系统50断开的报告信息)发送到管理系统50 (步骤S119)。当管理系统50的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断开请求信息时,状态管理单元53基于断开请求信息中包含的请求源终端IOaa的终端ID “Olaa”,删除终端管理表格(参见图11)中终端ID “Olaa”所关联的通信状态字段的记录(步骤S120)。随后,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将指示断开请求已经被授权的断开许可信息发送到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步骤S121)。于是,在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管理系统50之间终止管理数据会话,并且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与管理系统50断开。一旦接收到断开许可信息,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执行关闭电源,从而完成处理(步骤S122)。终端IOcb和IOdb也可以以与请求源终端IOaa在步骤Slll到S121中执行的处理类似的方式离开通信数据会话sed,以完成(终止)终端之间的通信。[实施例的主要效果]如上所述,在根据实施例的传输系统中,管理系统50管理与另一终端通信的终端10的通信状态。当管理系统50接收指示用于变更终端10的通信状态的请求的变更请求信息时,管理系统50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变更请求信息和管理系统50管理的终端10的通信状态来变更终端10的通信状态。于是,由于管理系统50可以检测终端10的通信状态,因此管理系统50可以有效地控制终端之间的连接。另外,管理系统50进一步管理另一终端的通信状态。当管理系统50接收指示用于变更另一终端的通信状态的请求的变更请求信息时,管理系统50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变更请求信息和管理系统50管理的终端的通信状态来变更另一终端的通信状态。于是,由于管理系统50管理另一终端的通信状态,因此管理系统50可以有效地控制终端之间的连接。而且,当将变更请求信息确定为指示用于变更另一终端的通信状态的请求的特定变更请求时,管理系统50可以获取另一终端的通信状态。于是,管理系统50可能能够基于各种变更请求信息有效地变更发起通信的各终端的通信状态之一或两者。进一步,管理系统50包括由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形成的状态变更管理DB5009,所述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具有彼此相关联的变更请求信息、预变更状态信息和后变更管理信息。于是,管理系统50可能能够基于发射器-接收器单元51接收到的变更请求信息和状态获取单元53b获取的通信状态,有效地变更终端的通信状态。而且,当终端10的通信状态不匹配与预定变更请求信息对应的预定通信状态时,管理系统50不变更终端10的状态信息,而当另一终端的通信状态不匹配与预定变更请求信息对应的预定通信状态时,管理系统50不变更另一终端的状态信息。于是,管理系统50可能能够精确地管理终端10和另一终端的通信状态。进一步,管理系统50将用于基于预定变更请求信息变更通信状态的预定信息发送到终端10和另一终端中的至少一个。于是,管理系统50可能能够有效地控制终端10和另一终端之间的连接。而且,当作为请求源终端的终端10接收变更请求信息(其指示用于发起与作为目的地终端的多个终端的通信)时,管理系统50将指示用于发起通信的请求的预定信息发送到多个目的地终端。于是,目的地终端可能能够在另一区域中发起请求源终端和目的地终端之间的通信时,有效地控制请求源终端和目的地终端之间的连接。进一步,当管理系统50从任何一个目的地终端接收指示拒绝与请求源终端的通信的发起的预定变更请求信息时,管理系统50确定是否从所有目的地终端接收到指示拒绝与请求源终端的通信的发起的预定变更请求信息,并且基于确定的结果来变更请求源终端的状态信息。于是,管理系统50可能能够在管理系统50从目的地终端接收到指示拒绝与请求源终端的通信的发起的预定变更请求信息时,精确地管理请求源终端的通信状态。进一步,当管理系统50接收到基于终端10和管理系统50之间连接或断开的信息时,管理系统50将管理系统50管理的终端10的状态变更为指示连接或断开的状态。于是,管理系统50可能能够在终端10和管理系统连接或断开时精确地管理终端10的通信状态。[实施例的补充信息]上面的实施例已经描述了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用户选择目的地终端(终端IObb, IOcb, IOdb)以发起通信的情况;然而,实施例不限于前面提到的情况。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用户可以选择自身的终端(S卩,终端IOaa)作为目的地终端。当选择自身的终端(终端IOaa)作为目的地终端时,起初在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和中转设备30之间建立通信数据会话sed。随后,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指定期望的目的地终端,接收指示用于将参与通信数据会话sed所需要的会话ID报告给指定目的地终端的请求的信息(步骤S101),并且通过执行请求参与通信数据会话sed的处理来发起通信。注意,当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选择自身的终端作为目的地终端,并且将变更请求信息“ INVITE”发送到自身的终端(终端IOaa)时,管理系统50通过作为搜索关键字的终端信息“自身终端选择”来搜索状态变更管理表格(参见图17),并且变更请求源终端(终端IOaa)的状态。在此实施例中,如图22中所图示的那样,显示包括目的地名称11-2、图标ll_3a等的地址列表框11-1 ;然而,可以在没有地址列表框11-1的情况下显示目的地名称11-2、图标I l~3a等。进一步,根据实施例,可以将管理系统50和程序提供系统90集成在单个计算机中,或者可以将管理系统50和程序提供系统90的各种功能和单元单独地布置在两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中。而且,如果将程序提供系统90形成在单个计算机中,则可以将经由程序提供系统90发送的程序分组到两个或更多个模块,或者可以不分组。进一步,如果由两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形成程序提供系统90,则可以从单独的计算机发送被分组到模块的程序。而且,根据实施例,可以将存储终端程序、中转设备程序和传输管理程序的记录介质、以及包括存储这些程序的HD 204的程序提供系统90在国内和在国外分配给用户作为程序产品。进一步,根据实施例,通过利用图7中图示的变更质量管理表格和图14中图示的质量管理表格,主要基于作为图像的质量的示例的图像的分辨率来管理中转设备30中转的图像数据。然而,图像的质量不限于此示例。可以基于图像数据的深度、音频数据的采样频率或者音频数据的比特长度来管理图像的质量。另外,接收时间和日期由图9、11和13中图示的中转设备管理表格、终端管理表格和会话管理表格来管理。然而,至少接收时间可以由中转设备管理表格、终端管理表格和会话管理表格来管理。而且,根据实施例,如图9和11中图示的那样,由中转设备管理表格管理中转设备的IP地址,并且由终端管理表格管理终端的IP地址。然而,可替代地,代之作为用于在通信网络2上指定中转设备30的中转设备指定信息和用于在通信网络2上指定终端10的终端指定信息的各自IP地址,可以管理中转设备30和终端10的各自的完全合格域名(FQDN)。在这种情况下,已知的域名系统(DNS)服务器可以获取与FQDN对应的IP地址。注意,也可以将“用于在通信网络2上指定中转设备30的中转设备指定信息”表示为“在通信网络2上指示中转设备30的接入点的中转设备接入点信息”或者“在通信网络2上指示中转设备30的目的地的中转设备目的地信息”。同样地,也可以将“用于在通信网络2上指定终端10的终端指定信息”表示为“在通信网络2上指示终端10的接入点的终端接入点信息”或“在通信网络2上指示终端10的目的地的终端目的地信息”。 在此实施例中,可以可互换地使用术语“视频会议”和“远程会议”。进一步,根据上面的实施例,将视频会议系统描述为传输系统I的示例;然而,传输系统I可不限于视频会议系统。传输系统I可以是诸如因特网协议(IP)电话或因特网电话之类电话系统。进一步,传输系统I可以是汽车导航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终端10之一可以是安装在车辆上的汽车导航设备,而另一个终端10可以是配置为管理汽车导航的管理终端或管理服务器,或者安装在另一车辆上的另一汽车导航设备。进一步,传输系统I可以是音频会议系统或者个人计算机(PC)屏幕共享系统。另外,传输系统I可以是移动电话通信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终端10可以是移动电话终端。图35图示显示在移动电话终端上的地址列表的示例。特别地,作为终端10的移动电话终端包括主体10-1 ;菜单屏幕显示按钮10-2,其布置在主体10-1上;显示单元10-3,其布置在主体10-1上;麦克风,其提供在主体10-1的下部;以及扬声器,其提供在主体10-1的上部。在这种当中,“菜单屏幕显示按钮”10-2用于显示菜单屏幕,在所述菜单屏幕上显示各种应用的图标。显示单元10-3由触摸面板形成,用户用手指或手触摸所述触摸面板以选择期望的地址名称来与期望的地址名称的个人通信。进一步,根据上面的实施例,将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描述为内容数据的示例;然而,内容数据不限于图像数据或音频数据。内容数据可以是触摸数据(触觉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已经触摸一个终端的用户所获得的触觉感应发送到另一个终端。进一步,内容数据可以是味道(嗅觉感应)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一个终端获得的味道(气味)发送到另一个终端。进一步,内容数据可以是图像数据、音频数据、触摸数据和味道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而且,根据上面的实施例,描述了由传输系统I实施视频会议系统;然而,传输系统I可以不限于视频会议系统。传输系统I可以用于家庭成员或朋友之间的预备会、一般谈话,或者信息的单向呈现。
如上所述,在根据实施例的传输系统中,传输管理系统管理与第二传输终端通信的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当传输管理系统从第一传输终端接收到用于变更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变更信息时,传输管理系统基于接收到的变更信息和传输管理系统管理的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来变更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于是,由于传输管理系统检测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因此传输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第一和第二传输终端之间的连接。上面说明的优点纯粹是实施例提供的优选优点的示例,因此其不限于实施例中描述的那些。至此已经说明的目的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型和变更。本发明应当解释为受限于在说明书描述的和在附图中图示的实施例。本申请基于2010年7月28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申请N0.2010-169434以及2011年5月12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申请2011-107320,其全部内容通过弓I用的方式合并在此。
权利要求
1.一种传输管理系统,包括: 接收器单元,其配置为从第一传输终端接收用于变更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一变更信息,所述第一传输终端与第二传输终端通信以交换它们之间的内容数据; 终端管理单元,其配置为管理指示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 获取单元,其配置为在接收器单元接收用于变更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一变更信息的情况下,从所述终端管理单元获取指示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以及 变更单元,其配置为基于接收器单元接收到的用于变更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变更信息、和获取单元获取的指示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变更终端管理单元管理的、指示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终端管理单元配置为进一步管理指示第二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二状态信息; 所述获取单元配置为在接收器单元接收用于变更第二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二变更信息的情况下,从终端管理单元进一步获取指示第二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二状态信息;以及 变更单元,其配置为基于接收器单元接收到的用于变更第二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二变更信息、和获取单元获取的指示第二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二状态信息,进一步变更终端管理单元管理的、指示第二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二状态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传输管理系统,进一步包含: 变更信息确定单元,其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二变更信息是否为用于变更第二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特定变更信息,其中 在变更信息确定单元确定用于变更第二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二变更信息是所述特定变更信息时,所述获取单元从所述终端管理单元获取指示第二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二状态信息。
4.如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传输管理系统,进一步包含: 状态变更管理单元,其配置为与指示变更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之前其通信状态的第一预变更状态信息、和指示变更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之后其通信状态的第一后变更状态信息相关联地管理用于变更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一变更信息,其中 变更单元基于与接收器单元接收到的第一变更信息相关联地由变更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一后变更状态信息状态、和与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状态信息对应的第一预变更状态信息,变更指示终端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管理系统,其中 在与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状态信息对应的第一预变更状态信息由所述变更管理单元不与接收器单元接收到的第一变更信息相关联地管理的情况下,所述变更单元不变更所述终端管理单元管理的、指示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
6.如权利要求1到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传输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 发射器单元,其配置为将用于基于第一变更信息变更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预定信息、或者用于基于第二变更信息变更第二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预定信息发送到第一和第二传输终端中的至少一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管理系统,其中 在所述接收器单元接收到的第一变更信息是指示用于发起作为请求源终端的第一传输终端和作为目的地终端的多个其他传输终端之间的通信的请求的预定变更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发射器单元将指示用于发起它们之间通信的请求的预定变更信息发送到作为目的地终端的所述多个其他传输终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 评估单元,其配置为在所述接收器单元接收到的第一变更信息是指示拒绝发起作为请求源终端的第一传输终端和作为目的地终端的多个其他传输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变更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是否从所有的目的地终端接收到变更信息,其中 所述变更单元基于所述评估单元确定出的结果,变更作为请求源终端的第一传输终端的第一状态信息。
9.如权利要求1到8中的任何一 项所述的传输管理系统,其中 在第一传输终端和传输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或断开的情况下,所述变更单元将终端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一状态信息变更为连接状态信息和断开状态信息中的对应一个。
10.—种传输系统,包含: 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传输管理系统, 第一传输终端和第二传输终端,配置为与传输管理系统通信以在它们之间交换内容数据以及用于变更所述第一传输终端和所述第二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变更信息;以及中转设备,其配置为中转从所述第一传输终端发送到所述第二传输终端的内容数据,其中 传输管理系统的发射器单元将用于变更所述第一传输终端和所述第二传输终端之一的通信状态的预定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一传输终端、所述第二传输终端和所述中转设备中的至少一个。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 在所述预定信息是用于连接至所述中转设备的中转设备连接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发射器单元将所述中转设备连接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一传输终端和所述第二传输终端中的至少一个。
全文摘要
公开的传输管理系统包括接收器单元,用于从第一传输终端接收用于变更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变更信息,所述第一传输终端与第二传输终端通信以交换内容数据;终端管理单元,用于管理指示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接收器单元接收用于变更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变更信息的情况下,从所述终端管理单元获取第一状态信息;以及变更单元,用于基于接收器单元接收到的用于变更第一传输终端的通信状态的变更信息、和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状态信息,变更终端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一状态信息。
文档编号H04M3/56GK103155531SQ20118004695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8日
发明者梅原直树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