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无线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无线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地,通过使用由Wi-Fi联盟制定的WPS (Wi-Fi保护设置)的PIN码模式来将客户设备与接入点无线地进行连接(例如,日本专利公开No. 2009-089230)是已知的。
发明内容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使得使用认证信息来适当地建立在无线通信设备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的技术。在本申请中公开的一种技术是无线通信设备。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包括接收控制单元、判断单元和显示控制单元。接收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成,从外部设备接收第一信号,该第一信号是用于根据特定无线通信方案在无线通信设备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信号。判断单元可以被构造成,判断第一信号包括第一类型的信息还是第二类型的信息,该第二类型的信息可以与第一类型的信息不同。在向外部设备输入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第一类型的信息可以被包括在第一信号中。在外部设备上显示认证信息的情况下,第二类型的信息可以被包括在第一信号中。显示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成,在判断了第一信号包括第一类型的信息的情况下,使得显示单元显示指示认证信息的显示画面,并且在判断了第一信号包括第二类型的信息的情况下,使得显示单元显示其中可以输入认证信息的输入画面。在上面的技术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判断要向外部设备输入认证信息(即,第一信号包括第一类型的信息)还是要在外部设备上显示认证信息(即,第一信号包括第二类型的信息)。在要向外部设备输入认证信息的情况下,无线通信设备使得显示单元显示指示所述认证信息的显示画面,并且在要在外部设备上显示认证信息的情况下,无线通信设备使得显示单元显示将在其中输入认证信息的输入画面。即,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根据从外部设备接收到的第一信号的内容来在显示单元上显示适当的画面。因此,用户可以通过使用认证信息来在无线通信设备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显示控制单元可以进一步被构造为,能够使得显示单元显示选择画面,该选择画面用于使得用户选择要在无线通信设备上显示认证信息还是要在无线通信设备中输入认证信息。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发送控制单元,该发送控制单元被构造为,在从外部设备接收到第一信号之前,在用户根据选择画面来执行选择的情况下,向外部设备发送第二信号,该第二信号是用于根据特定无线通信方案在无线通信设备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信号。发送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在选择了要在无线通信设备上显示认证信息的情况下,向外部设备发送包括第二类型的信息的第二信号,而在选择了要在无线通信设备中输入认证信息的情况下,向外部设备发送包括第一类型的信息的第二信号。显示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在使得显示单元显示选择画面之前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情况下,使得显示单元不显示选择画面。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被构造为,能够选择性地以多个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进行操作,该多个状态包括作为无线网络中的母站工作的母站状态以及作为无线网络的子站工作的子站状态。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通信控制单元,该通信控制单元被构造为,与外部设备传送无线配置文件,该无线配置文件是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配置文件。通信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在无线通信设备以母站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向外部设备发送无线配置文件来与该外部设备传送无线配置文件,而在无线通信设备以子站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从外部设备接收无线配置文件来与外部设备传送无线配置文件。通信控制单元可以进一步被构造为,在已经从外部设备接收到第一信号之后,执 行与外部设备的操作协商,该操作协商是用于决定无线通信设备要以母站状态和子站状态中的哪一个进行操作的协商。通信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根据操作协商的结果来执行无线配置文件的发送或接收。显示控制单元可以进一步被构造为,能够使得显示单元显示选择画面,该选择画面用于使得用户选择要在无线通信设备上显示认证信息还是要在无线通信设备中输入认证信息。显示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在无线通信设备以母站状态进行操作时,不使显示单元显示所述选择画面。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被构造为,在根据特定无线通信方案,在无线通信设备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情况下,能够与外部设备执行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的通信。接收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执行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的通信,以便从外部设备接收第一信号,该第二层是比第一层低的层。而且,一种用于实现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法也是新颖的和实用的。另外,一种用于实现无线通信设备的计算机程序和存储该计算机程序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是新颖的和实用的。
图I示出了通信系统的构造的示例。图2示出了 PIN码模式处理的流程图。图3示出了无线连接处理的流程图。图4示出了比较示例的时序图。图5示出了实施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系统的构造)如图I中所示,通信系统2包括打印机10 (PC 60的外围设备)和PC60。打印机10和PC 60的每一个能够依照Wi-Fi直连(Wi-Fi Direct)(要描述)来执行无线通信功能。而且,下文中,Wi-Fi直连被称为“WFD”,并且依照Wi-Fi直连的无线通信功能被称为“WFD功能”。打印机10和PC 60能够依照WFD来建立无线连接,由此构建无线网络。因此,打印机10和PC 60变得能够无线地传送诸如打印数据等的通信对象的对象数据。(打印机10的构造)打印机10包括操作单元12、显示单元14、打印执行单元16、有线接口 18、无线接口 20和控制器30。单元12至30与总线(省略了附图标记)连接。操作单元12包括多个键。用户可以通过对操作单元12进行操作来向打印机10提供各种指令。显示单元14是用于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器。打印执行单元16包括打印机制,诸如喷墨方法、激光方法等打印机制,并且根据来自控制器30的指令来执行打印。有线接口 18是用于执行有线通信的接口,并且与有线电路(例如,LAN电路)连接。无线接口 20是用于执行无线通信的接□。控制器30包括CPU 32和存储器34。CPU 32根据存储在存储器34中的程序来执 行各种处理。存储器34包括ROM、RAM、硬盘等。存储器34存储由CPU 32执行的程序,并且存储在CPU 32执行处理的过程中所获取或创建的数据。CPU 32通过根据程序执行处理来实现接收控制单元40、判断单元42、显示控制单元44、发送控制单元46和通信控制单元48的功能。(PC 60 的构造)PC 60包括CPU、存储器、显示器等(未示出)。PC 60的存储器存储用于打印机10的打印机驱动器程序。PC 60的CPU可以通过使用打印机驱动器程序来来创建打印对象的打印数据。在打印机10和PC 60之间已经建立无线连接的状态中,PC 60可以向打印机10无线地发送打印数据。(WFD)如上所述,打印机10和PC 60的每一个能够执行WFD功能。WFD是由Wi-Fi联盟制定的标准。在由Wi-Fi联盟创建的“Wi-Fi对等(P2P)技术规范版本I. I”中描述了 WFD。在WFD中,三种状态被定义为装置的状态组所有者状态(下文中称为“G/0状态”)、客户端状态和设备状态。能够执行WFD功能的装置(即,打印机10、PC 60等)能够选择性地以该三种状态中的一种状态来进行操作。一个无线网络包括处于G/0状态的装置以及处于客户端状态的装置。在一个无线网络中,可能仅存在一个G/0状态装置,但是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客户端状态装置。G/0状态装置管理一个或多个客户端状态装置。具体地,G/0状态装置创建管理列表,其中写入了一个或多个客户端状态装置中的每一个的标识信息(即,MAC地址)。当客户端状态装置新加入无线网络时,G/0状态装置将该装置的标识信息添加到管理列表,并且当客户端状态装置脱离无线网络时,G/0状态装置从管理列表中删除该装置的标识信息。G/0状态装置能够与登记在管理列表中的装置,即与处于客户端状态的装置,无线地传送通信对象的对象数据(例如,包括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信息的数据(打印数据等))。然而,G/0状态装置能够与没有登记在管理列表中的装置无线地传送用于加入无线网络的数据(例如,不包括网络层信息的数据(诸如探测请求信号、探测响应信号等的物理层数据)),但是不能无线地传送对象数据。例如,处于G/0状态的打印机10能够从登记在管理列表中的PC 60 (S卩,处于客户端状态的PC 60)无线地接收打印数据,但是不能从没有登记在管理列表中的PC无线地接收打印数据。而且,G/0状态装置能够对多个客户端状态装置之间的对象数据(打印数据等)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例如,在处于客户端状态的PC 60应当向处于客户端状态的另一个打印机无线地发送打印数据的情况下,PC 60首先向处于G/0状态的打印机10无线地发送打印数据,并且打印机10向另一个打印机无线地发送该打印数据。即,G/0状态装置能够执行无线网络的AP (接入点)的功能。而且,没有加入无线网络的装置(S卩,没有登记在管理列表中的装置)是设备状态装置。设备状态装置能够无线地传送用于加入无线网络的数据(诸如探测请求信号、探测响应信号等的物理层数据),但是不能经由无线网络无线地传送对象数据(打印数据等)。(用于执行WFD无线连接的模式)
WPS (Wi-Fi保护设置)无线连接模式用作用于执行WFD无线连接的模式。WPS无线连接模式包括PBC(按钮配置)模式和PIN(个人标识号)码模式。在本实施例中,因为使用PIN码模式,所以省略了与PBC模式相关的描述。下文中,将描述PIN码模式的概述。(PIN 码模式)例如,假定其中要通过使用WPS PIN码模式来建立在处于设备状态的打印机10与处于设备状态中的PC 60之间的无线连接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对打印机10的操作单元12执行模式选择操作,以从PBC模式和PIN码模式中选择PIN码模式。而且,用户对PC 60的操作单元执行模式选择选择操作以选择PIN码模式。在该情况下,例如,打印机10创建和显示PIN码。用户将PIN码输入到PC 60中。然后,打印机10和PC 60执行用于决定哪个将采用G/0状态并且哪个将采用客户端状态的G/0协商(下文中详细说明)。接下来,打印机10和PC 60执行WPS协商。在该WPS协商的过程期间,执行PIN码的认证。而且,在WPS协商中,应当采用G/0状态的装置(例如,打印机10)向采用客户端状态的装置(例如,PC 60)无线地发送无线配置文件(SSID、认证模式、加密模式、密码等),该无线配置文件是建立无线连接所需要的信息。因此,打印机10和PC 60可以通过使用相同的无线配置文件来建立无线连接。(PIN码模式处理)接下来,将参考图2来描述由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0执行的PIN码模式处理的内容。当用户对打印机10的操作单元12执行用于选择PIN码模式的模式选择操作时,开始PIN码模式处理。而且,当在打印机10处于G/0状态或设备状态时执行模式选择操作时,打印机10在保持当前状态(即,G/0状态或设备状态)的同时执行PIN码模式处理,而当在打印机10处于客户端状态时执行模式选择操作时,打印机10从客户端状态转变为设备状态(即,打印机10脱离它以客户端状态加入的无线网络),并且以设备状态执行PIN码模式处理。在SlO中,打印机10的控制器30 (参见图I)判断打印机10的当前状态是否是G/0状态。在打印机10的当前状态是G/0状态的情况(在SlO中为是的情况)下,控制器30前进到S40,而在打印机10的当前状态是设备状态的情况(在SlO中为否的情况)下,控制器30前进到S12。
在S12中,控制器30顺序地执行扫描处理、侦听处理和搜索处理。扫描处理是用于搜索在打印机10的周围出现的G/0状态装置的处理。具体地,在扫描处理中,控制器30顺序地使用13个信道Ich至13ch来顺序地无线发送探测请求信号。例如,在打印机10的周围出现处于G/0状态的装置(下文中称为“特定G/0装置”)的情况下,已经预先确定了特定G/0装置使用Ich至13ch中的一个信道。因此,该特定G/0装置从打印机10无线地接收探测请求信号。在该情况下,特定G/0装置向打印机10无线地发送探测响应信号。该探测响应信号包括指示该特定G/0装置处于G/0状态的信息。因此,控制器30可以找到该特定G/0装置。而且,探测响应信号还包括指示特定G/0装置的设备名称和特定G/0装置的类别(例如,打印机、PC等)的信息以及特定G/0装置的MAC地址。因此,控制器30可以获取与特定G/0装置相关的信息。而且,例如,在打印机10周围出现处于设备状态的装置(下文中称为“特定设备装置”)的情况下,已经预先确定了特定设备装置使用lch、6ch、llch中的一个信道。因此,该特定设备装置也从打印机10无线地接收探测请求信号。在该情况下,该特定设备装置向打 印机10无线地发送探测响应信号。然而,该探测响应信号包括指示该装置处于设备状态的信息,而不包括指示该装置处于G/0状态的信息。而且,即使处于客户端状态的装置接收到来自打印机10的探测请求信号,处于客户端状态的装置也不向打印机10无线地发送探测响应信号。因此,在扫描处理中,控制器30可以适当地找到特定G/0装置。侦听处理是用于对从执行搜索处理的特定设备装置无线地发送的探测请求信号作出响应的处理。即,一旦从特定设备装置无线地接收到探测请求信号,控制器30就无线地发送探测响应信号。该探测响应信号包括指示打印机10处于设备状态的信息、指示打印机10的设备名称和打印机10的类别的信息以及打印机10的MAC地址。该特定设备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器30发送探测响应信号来找到打印机10。在搜索处理中,控制器30顺序地使用三个信道lch、6ch、llch来顺序地无线发送探测请求信号。由此,控制器30从特定设备装置无线地接收探测响应信号。该探测响应信号包括指示特定设备装置处于设备状态的信息、指示特定设备装置的设备名称和特定设备装置的类别的信息以及特定设备装置的MAC地址。由此,控制器30可以找到特定设备装置。而且,特定G/0装置也可以响应于在打印机10的搜索处理中发送的探测请求信号来向打印机10无线地发送探测响应信号。然而,该探测响应信号包括指示装置处于G/0状态的信息,并且不包括指示装置处于设备状态的信息。而且,如上所述,即使处于客户端状态的装置从打印机10无线地接收探测请求信号,处于客户端状态的装置也不向打印机10无线地发送探测响应信号。因此,在搜索处理中,控制器30可以适当地找到特定设备装置。接下来,在S14中,接收控制单元40(参见图I)判断是否已经从另一个装置无线地接收到连接请求。而且,连接请求包括OSI参考模型物理层数据,并且不包括作为比物理层更高的层(例如,网络层)的数据。即,接收控制单元40执行物理层与另一个装置的通信,并且无线地接收连接请求。根据该构造,打印机10可以从另一个装置适当地接收连接请求。在接收控制单元40已经接收到连接请求的情况(在S14中为是的情况)下,该处理前进到S42,并且在接收控制单元40还没有接收到连接请求的情况(在S14中为否的情况)下,则该处理前进到S16。在S16中,显示控制单元44(参见图I)使得在显示单元14中显示装置列表。控制器30可以在扫描处理中找到特定G/0装置(参见S12),并且可以在搜索处理中找到特定设备装置(参见S12)。显示控制单元44使得在显示单元14中显示与在S12中找到的装置相关的信息(S卩,在S12中获取的信息)。在图2的示例中,在S16中,在显示单元14中显示关于与设备名称“XXX”相对应的装置的信息(G/0状态、打印机、MAC地址)以及关于与设备名称“YYY”相对应的装置的信息(设备状态、打印机、MAC地址)。用户可以通过查看在S16中显示的装置列表来获悉在打印机10周围出现的装置,并且可以对操作单元12执行装置选择操作,以选择哪个装置应当与打印机10建立无线连接。当已经执行了装置选择操作时,该处理前进到S18。而且,下文中,通过装置选择操作选择的装置(例如,PC 60)称为“对象装置”。在S18中,显示控制单元44使得显示/输入选择画面在显示单元14中进行显示,这向用户提示选择使得在打印机10中显示PIN码(即,将IPN码输入到对象装置中)、或者将PIN码输入到打印机10中(即,使得在对象装置中显示PIN码)。用户可以对操作单元12执行操作,以选择显示或输入。在该情况下,该处理前进到S19。
在S19中,显示控制单元44使得在存储器34中存储指示用户已经执行了用于选择显示或输入的操作的标记(以下称为“用户选择标记”)。当S19结束时,该处理前进到S20。在S20中,显示控制单元44判断在显示/输入操作画面中用户的选择结果是“显示”还是“输入”。在用户的选择结果是“显示”的情况(在S20中为是的情况)下,该处理前进到S22,并且在用户的选择结果是“输入”的情况(在S20中为否的情况)下,该处理前进到S26。在S22中,显示控制单元44以随机方式创建PIN码,并且使得在显示单元14中显示用于示出PIN码的显示画面。由此,通过查看显示单元14,用户可以获悉PIN码,并且因此,可以将PIN码输入到对象装置中。当S22结束时,该处理前进到S24。在S24中,发送控制单元46 (参见图I)使得在存储器34中存储标记,该标记(下文中称为“显示画面标记”)指示已经在打印机10中显示了示出PIN码的显示画面。当S24结束时,该处理前进到S50。另一方面,在S26中,显示控制单元44使得在显示单元14中显示要输入PIN码的输入画面。因此,通过对操作单元12进行操作,用户可以将在对象装置中显示的PIN码输入到输入画面中。当S26结束时,该处理前进到S28。接下来,在S28中,发送控制单元46使得在存储器34中存储标记,该标记(下文中称为“输入画面标记”)指示在打印机10中已经显示了输入PIN码的输入画面。当S28结束时,该处理前进到S50。而且,如上所述,在SlO中确定了打印机10的当前状态是G/0状态的情况(在SlO中为否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S40。在该情况下,不执行处理S12至S20。在S40中,接收控制单元40 (参见图I)监视是否已经无线地接收到来自另一个装置的连接请求。如上所述,接收控制单元40执行与另一个装置的物理层通信,并且无线地接收连接请求。根据该构造,打印机10可以从另一个装置适当地接收连接请求。如果接收控制单元40无线地接收连接请求(在S40中为是的情况),则该处理前进到S42。而且,下文中,作为由接收控制单元40接收到的连接请求的发送源的装置也被称为“对象装置”。
接下来,判断单元42分析由接收控制单元40接收到的连接请求。在对象装置中对显示画面进行显示(参见图2的S22)的情况下,对象装置向打印机10无线地发送连接请求(即,显示画面信号),该连接请求包括指示示出已经显示了 PIN码的显示画面的信息(下文中称为“显示信息”)。在对象装置中显示输入画面的情况下(参见图2的S26),对象装置向打印机10无线地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包括指示已经显示了输入PIN码的输入画面的信息(下文中称为“输入信息”)。而且,下文中,包括显示信息的连接请求被称为“显示画面信号”,并且包括输入信息的连接请求被称为“输入画面信号”。判断单元42分析该连接请求,并且判断在连接请求中是否包括显示信息或输入信息。在连接请求中包括显示信息的情况下,即,在接收到显示画面信号的情况(在S42中为是的情况)下,控制器30向对象装置发送NG信号,然后前进到S26和S28。S卩,显示控制单元44使得在显示单元14中显示输入画面(S26),并且发送控制单元46使得在存储器34中存储输入画面标记(S28)。另一方面,在连接请求中包括输入信息的情况下,即,在接收到输入画面信号的情况(在S42中为否的情况)下,控制器30向对象装置发送NG信号,然后前进到S22和S24。S卩,显示控制单元44使得在显示单元14中对显示画面进行显 示(S22),并且发送控制单元46使得在存储器34中存储显示画面标记(S24)。(无线连接处理)在S50中,控制器30 (参见图I)执行无线连接处理。如图3中所示,在S62中,通信控制单元48判断打印机10的当前状态是否是设备状态并且对象装置的当前状态是否是设备状态。在S62中为是(打印机10的当前状态=设备状态,并且对象装置的当前状态是设备状态)的情况下,则该处理前进到S64。在S64中,通信控制单元48执行与对象装置的G/0协商。如上所述,在一个无线网络中,可以仅存在一个G/0状态装置。因此,通信控制单元48执行G/0协商,确定打印机10和对象装置中的一个装置作为G/0,并且将另一个装置确定为客户端。具体地,例如,在将用户选择标记(图2的S19)和显示画面标记(图2的S24)存储在存储器34中的情况下,发送控制单元46向对象装置无线地发送包括显示信息的连接请求,即,显示画面信号。而且,例如,在将用户选择标记(图2的S19)和输入画面标记(图2的S28)存储在存储器34中的情况下,发送控制单元46向对象装置无线地发送包括输入信息的连接请求,即,输入画面信号。如上所述,当在S20执行用户的选择时,打印机10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来向对象装置发送适当的连接请求(即,显示画面信号或输入画面信号)。而且,在没有将用户选择标记(图2的S19)存储在存储器34中的情况(在图2的S40中为是的情况)下,发送控制单元46不向对象装置发送连接请求。而且,当打印机10已经将显示画面信号无线地发送到对象装置时,在已经向在对象装置中显示的输入画面输入了 PIN码的情况下,对象装置通常向打印机10无线地发送OK信号。而且,当打印机10已经将输入画面信号无线地发送到对象装置时,在对象装置中对显示画面进行显示的情况下,对象装置通常向打印机10无线地发送OK信号。相反,当打印机10已经将显示画面信号无线地发送到对象装置时,在对象装置中没有显示输入画面的情况下,或者在PIN码还没有被输入到在对象装置中显示的输入画面内的情况下,对象装置向打印机10无线地发送NG信号。而且,当打印机10已经将输入画面信号无线地发送到对象装置时,在对象装置中没有对显示画面进行显示的情况下,对象装置向打印机10无线地发送NG信号。而且,一旦从对象装置接收到NG信号,发送控制单元46就在接收到来自对象装置的OK信号之前一直向对象装置定期地发送连接请求(显示画面信号或输入画面信号)达到固定时段。而且,在发送控制单元46在S64中没有发送连接请求的情况下(即,在存储器34中没有存储用户选择标记的情况下),接收控制单元40在接收到来自对象装置的连接请求(显示画面信号或输入画面信号)之前等待固定时段。而且,此时,在在显示单元14中没有对显示画面进行显示的情况下,一旦从对象装置重新接收到输入画面信号,控制器30就向对象装置无线地发送OK信号。而且,在显示单元14中显示输入画面,并且已经向输入画面输入了 PIN码的情况下,一旦接收到来自对象装置的显示画面信号,控制器30就向对象装置无线地发送OK信号。而且,在显示单元14中显示输入画面,并且还没有向输入画面输入PIN码的情况下,一旦接收到来自对象装置的显示画面信号,控制器30就向对象装置无线地发送NG信号。接下来,通信控制单元48 (参见图I)向对象装置无线地发送指示打印机10的G/ 0优先级的信息,并且从对象装置无线地接收指示对象装置的G/0优先级的信息。而且,打印机10的G/0优先级是指示打印机10应当成为G/0的优先级的指标,并且在打印机10中预先确定。类似地,对象装置的G/0优先级是指示对象装置应当成为G/0的优先级的指标。例如,其中CPU和存储器容量比较高的装置(例如,PC)可以在作为G/0进行操作的同时快速地执行其他处理。因此,在该类型的装置中,G/0优先级通常被设置为使得成为G/0的优先级高。另一方面,例如,其中CPU和存储容量比较低的装置不能在作为G/0进行操作的同时快速地执行其他处理。因此,在该类型的装置中,G/0优先级通常被设置为使得成为G/0的优先级低。通信控制单元48将打印机10的G/0优先级与对象装置的G/0优先级作比较,将具有较高优先级的装置(打印机10或对象装置)确定为G/0,并且将具有较低优先级的装置(对象装置或打印机10)确定为客户端。对象装置使用与打印机10相同的方法,基于打印机10的G/0优先级和对象装置的G/0优先级来确定G/0和客户端。当S64的G/0协商结束时,该处理前进到S66。而且,一旦结束了 S64的G/0协商,打印机10就从设备状态转变为所确定的状态(即,G/0状态或客户端状态)。而且,对象装置也从设备状态转变为所确定的状态(即,客户端状态或G/0状态)。而且,后续处理的内容根据打印机10的状态而改变(S卩,执行S68至S70 (要描述))。根据该构造,打印机10可以根据G/0协商的结果来与对象装置适当地传送(发送或接收)无线配置文件(要描述)。而且,在S62中确定了对象装置的当前状态是G/0状态的情况(在S62中为否的情况)下,打印机10在不执行S64的G/0协商的情况下从设备状态或G/0状态转变为客户端状态。这是因为,由于在一个无线网络中仅可以存在处于G/0状态的一个装置,所以打印机10不能采用G/0状态。而且,在S62中确定了打印机10的当前状态是G/0状态的情况下,在不执行S64的G/0协商的情况下,将打印机10保持处于作为当前状态的G/0状态中。在该情况下,对象装置从设备状态转变为客户端状态。而且,在S62中为否的情况下,根据存储器34中的标记,如在上面的S64的情况下,在S63中,发送控制单元46向对象装置发送连接请求(显示画面信号或输入画面信号)或进行等待而不发送连接请求。即,在存储器34中存储了用户选择标记(图2的S19)和显示画面标记(图2的S24)的情况下,发送控制单元46向对象装置无线地发送显示画面信号,而在存储器34中存储了用户选择标记(图2的S 19)和输入画面标记(图2的S28)的情况下,发送控制单元46向对象装置无线地发送输入画面信号。而且,在存储器34中没有存储用户选择标记(图2的S19)的情况下,发送控制单元46不向对象装置发送连接请求。而且,S63的显示画面信号和S64的显示画面信号具有不同的分组类型。然而,两个分组包括指示对显示画面进行显示的信息。而且,S63的输入画面信号和S64的输入画面信号具有不同的分组类型。然而,两个分组包括指示显示输入画面的信息。当S63结束时,该处理前进到S66。在S66中,通信控制单元48判断打印机10的当前状态是否是G/0状态并且对象装置的当前状态是否是客户端状态。在打印机10的当前状态是G/0状态并且对象装置的当前状态是客户端状态的情况(在S66中为是的情况)下,该处理前进到S68。另一方面,在打印机10的当前状态是客户端状态并且对象装置的当前状态是G/0状态的情况(在S66中为否的情况)下,该处理前进到S70。 在S68中,通信控制单元48执行用于G/0状态的WPS协商。具体地,通信控制单元48首先通过使用在图2的S22中显示的PIN码或在图2的S26中输入的PIN码来将特定数据(例如,在打印机10和对象装置之间最后传送的分组数据)转换为散列码(hash code)。在该情况下,对象装置还通过使用在对象装置中显示的PIN码或者向对象装置输入的PIN码来将特定数据转换为散列码。打印机10 ( S卩,通信控制单元48)或对象装置判断由打印机10所创建的散列码与由对象装置所创建的散列码是否匹配(即,执行PIN码的认证)。在两个散列码匹配的情况下,即,在PIN码的认证成功的情况下,通信控制单元48向对象装置无线地发送建立无线连接所需要的无线配置文件(SSID、认证模式、加密模式、密码等)。根据该构造,在打印机10以G/0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打印机10可以适当地与对象装置无线地传送无线配置文件。而且,预先确定认证模式和加密模式。而且,SSID和密码可以在处理S68时由通信控制单元48来创建,或者可以预先确定。向对象装置发送无线配置文件允许打印机10和对象装置使用相同的无线配置文件。而且,在两个散列码不匹配的情况下,S卩,在PIN码的认证失败的情况下,通信控制单元48不向对象装置发送无线配置文件。在该情况下,由于WPS协商不能进行,所以控制器30使得在显示单元14中显示错误画面(未示出),并且结束图3的无线连接处理(即,结束图2的PIN码模式处理),而不执行后续处理。使用相同的无线配置文件,打印机10和对象装置无线地传送认证请求、认证响应、关联请求、关联响应和4次握手。在该处理期间,打印机10和对象装置执行各种认证处理,诸如SSID认证、认证模式和加密模式认证、密码认证等。在所有的认证都成功的情况下,在打印机10和对象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而且,如果在S68中建立无线连接,则控制器30进一步将对象装置的MAC地址(即,在S12的扫描或侦听中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信号中所包括的MAC地址)添加到管理列表。由此,能够在处于G/0状态的打印机10与处于客户端状态的对象装置之间传送通信对象的对象数据(打印数据等)。而且,对象数据包括网络层数据,网络层是比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更高的层。因此,处于G/0状态的打印机10可以与处于客户端状态的对象装置执行网络层的无线通信。而且,处于G/0状态的打印机10能够对处于客户端状态的对象装置和处于客户端状态并且在管理列表中登记的另一个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另一方面,在S70中,通信控制单元48执行用于客户端状态的WPS协商。具体地,首先,如在S68中,执行PIN码的认证。在PIN码的认证成功的情况下,通信控制单元48从对象装置无线地接收建立无线连接所需要的无线配置文件(SSID、认证模式、加密模式、密码等)。根据该构造,在打印机10以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打印机10可以适当地与对象装置传送无线配置文件。而且,在PIN码的认证失败的情况下,通信控制单元48不从对象装置接收无线配置文件。在该情况下,因为WPS协商不能进行,所以控制器30使得在显示单元14中显示错误画面(未示出),并且结束图3的无线连接处理(S卩,结束图2的PIN码模式处理)而不执行后续的处理。后续的处理(诸如认证请求等的通信处理)与S68相同。因此,处于客户端状态的打印机10变得能够与处于G/0状态的对象装置无线地传送对象数据(打印数据等)。而 且,处于客户端状态的打印机10变得能够经由处于G/0状态的对象装置与处于客户端状态 的另一个装置(即,在对象装置的管理列表中登记的另一个装置)无线地传送对象数据。当S68或S70结束时,图3的无线连接处理结束,并且而且,图2的PIN码模式处理结束。(由比较示例的装置执行的处理;图4)将参考图4来描述由比较示例的装置所执行的处理的内容。在图4中,假定其中要使用WPS PIN码模式来在处于设备状态的打印机100和处于设备状态的PC 200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情况。用户对PC 200的操作单元执行模式选择操作,以选择PIN码模式。在该情况下,PC 200执行扫描处理、侦听处理和搜索处理。在搜索处理的过程中,PC 200向打印机100无线地发送探测请求信号。用户还对打印机100的操作单元执行模式选择操作,以选择PIN代码模式。在该情况下,打印机100执行扫描处理、侦听处理和搜索处理。在侦听处理的过程中,打印机100响应于从PC 200无线地接收到探测请求信号来向PC 200无线地发送探测响应信号。接下来,PC 200使得包括与打印机100相关的信息的装置列表被显示,并且用户从装置列表中选择打印机100。因此,PC 200使得对显示/输入选择画面进行显示。通过对PC 200的操作单元进行操作,用户选择PIN码显示或PIN码输入。例如,在用户选择了 PIN码输入的情况下,则PC 200使得输入画面被显示,然后开始G/0协商,并且向打印机100无线地发送输入画面信号。然而,因为在打印机100中还没有执行在显示/输入选择画面中的选择,所以当打印机100接收到输入画面信号时,打印机100向PC 200无线地发送NG信号。一旦从PC 200无线地接收到输入画面信号,打印机100就使得显示/输入选择画面被显示。因此,用户对打印机100的操作单元进行操作以选择PIN码显示或PIN码输入。因为已经在PC 200中选择了 PIN码输入,所以用户在打印机100中选择PIN码显示。当适当地选择了 PIN码显示时,打印机100使得显示画面被显示。因此,用户可以知道在显示画面上示出的PIN码。接下来,用户将在打印机100中显示的显示画面中的PIN码输入到PC 200中显示的输入画面。因此,PC 200向打印机100无线地重发输入画面信号。一旦无线地接收到输入画面信号,打印机100就向PC 200无线地发送OK信号。然后,在打印机100和PC 200之间执行用于决定G/0和客户端(图3的S64)以及WPS协商(图3的S68或S70)的处理。如上所述,在比较示例的构造中,在打印机100和PC 200的每一个中都显示了显示/输入选择画面。在PC 200中选择PIN码输入的情况下,用户必须在打印机100中适当地选择PIN码显示。如果在打印机100中也选择了 PIN码输入,则在打印机100和PC 200中都显示输入画面,并且因此,用户可能不知道PIN码,并且可以不输入PIN码。因此,可能不建立在打印机100和PC 200之间的无线连接。而且,类似地,在PC 200中选择PIN码显示的情况下,用户必须在打印机100中适当地选择PIN码输入。如果在打印机100中也选择了 PIN码显示,则在打印机100和PC200中都显示了显示画面,并且因此,用户可能不输入PIN。因此,可能不建立在打印机100和PC 200之间的无线连接。在打印机100和PC 200的每一个中对显示/输入选择画面进行显示的情况下,缺乏无线通信知识的用户可能不能执行适当的选择(即,可能在打印机100和PC 200中执行相同的选择)。即,在比较示例的构造中,用户可能无法容易地使得无线连接建立。相反,在 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0中,因为执行图2的处理,所以能够防止要在其间建立无线连接的一对装置中做出相同的选择。将参考图5来详细描述这一点。而且,在图2和图3的流程图中,已经省略了发送NG信号和重发输入画面信号或显示画面信号。然而,如在比较示例中,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0的控制器30被构造为在图3的S64的G/0协商过程中发送上述信号。(由本实施例的装置执行的处理图5)在图5中,假定其中要使用WPS PIN码模式通过在处于设备状态或G/0状态的打印机10和处于设备状态的PC 60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情况。而且,在图5中,没有示出发送NG信号(参见图4)。在从PC 60中显示的装置列表中选择打印机10的情况与比较示例相同。当从装置列表中选择打印机10时,PC 60使得显示/输入选择画面被显示。(在PC60中选择PIN码输入的情况)例如,用户对PC 60的操作单元进行操作来选择PIN码输入。在该情况下,PC 60使得输入画面被显示,并且然后向打印机10无线地发送输入画面信号。例如,在打印机10处于设备状态的情况(在图2的SlO中为否的情况)下,一旦从PC 60无线地接收输入画面信号,打印机10就在图2的S14中确定为是,并且然后在图2的S42中确定为否。因此,在不使得显示/输入选择画面被显示的情况下(即,在不执行图2的S18的情况下),打印机10自动地使得显示画面被显示(图2的S22)。接下来,打印机10开始G/0协商,并且向PC 60无线地发送显示画面信号(图3的S64)。而且,例如,在打印机10处于G/0状态的情况(在图2的SlO中为是的情况)下,一旦从PC 60无线地接收到输入画面信号,打印机10就在图2的S40中确定为是,并且然后在图2的S42中确定为否。因此,在不使得显示/输入选择画面被显示的情况下(即,在不执行图2的S18的情况下),打印机10自动地使得显示画面被显示(图2的S22)。接下来,在不执行G/0协商的情况下,打印机10向PC 60无线地发送输入画面信号(图3的S63)。接下来,用户对PC 60的操作单元进行操作以将IPN码输入到PC 60中显示的输入画面。后续的处理(用于决定G/0和客户端、WPS协商等的处理)与在比较示例中的相同。(在PC60中选择PIN码显示的情况)例如,用户对PC 60的操作单元进行操作来选择PIN码显示。在该情况下,PC 60使得显示画面被显示,并且然后向打印机10无线地发送显示画面信号。例如,在打印机10处于设备状态的情况(在图2的SlO中为否的情况)下,一旦从PC 60无线地接收到显示画面信号,打印机10就在图2的S14中确定为是,并且然后在图2的S42中确定为是。因此,在不使得显示/输入选择画面被显示的情况下(即,在不执行图2的S18的情况下),打印机10自动地使得输入画面被显示(图2的S26)。接下来,打印机10开始G/0协商,并且向PC 60无线地发送显示画面信号(图3的S64)。而且,例如,在打印机10处于G/0状态的情况(在图2的SlO中为是的情况)下,一旦从PC 60无线地接收到显示画面,打印机10就在图2的S40中确定为是,并且然后,在 图2的S42中确定为是。因此,在不使得显示/输入选择画面被显示的情况下(即,在不执行图2的S18的情况下),打印机10自动地使得输入画面被显示(图2的S26)。接下来,在不执行G/0状态协商的情况下,打印机10向PC 60无线地发送输入画面信号(图3的S63)。接下来,用户对打印机10的操作单元12进行操作以将PIN码(在PC60中显示的PIN码)输入到在打印机10中显示的输入画面。后续的处理(用于决定G/0和客户端、WPS协商等的处理)与在比较示例中的相同。(本实施例的结果)根据本实施例,如图5中所示,通过分析从PC 60接收到的连接请求,打印机10可以适当地确定是否要将PIN码输入到PC 60 ( S卩,连接请求=输入画面信号)或者是否要在PC 60中显示PIN码(即,连接请求=显示画面信号)。在要将PIN码输入到PC 60的情况下,打印机10使得在显示单元14中显示示出PIN码的显示画面,而在要在PC 60中显示PIN码的情况下,打印机10使得在显示单元14中显示输入PIN码的输入画面。例如,在打印机10处于设备状态的情况下,如果在打印机10中选择PIN码的显示或输入之前,在PC 60中选择了 PIN码的显示或输入,则打印机10在图2的S14中确定为是,并且不使得显示/输入选择画面被显示(在图2的S14中为是的情况下跳过S18)。用户不需要在打印机10中选择PIN码的显示或输入。因此,可以抑制其中由于用户在打印机10和PC 60中做出相同的选择而导致不能建立在打印机10和PC 60之间的无线连接的现象。即,打印机10可以根据从PC 60接收到的连接请求的内容来使得在显示单元14中显示适当的画面。具体地,如果在PC 60中显示了显示画面,则打印机10使得在显示单元14中显示输入画面,而如果在PC 60中显示了输入画面,则打印机10使得在显示单元14中对显示画面进行显示。因此,使用PIN码,用户可以使得在打印机10和PC 60之间适当地建立无线连接。而且,如上所述,在打印机10处于G/0状态的情况下,打印机10执行与AP相同类型的操作。因为传统AP通常不具有使得显示/输入选择画面被显示的功能,所以在要与AP无线连接的装置中选择PIN码的显示或输入。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打印机10处于G/0状态的情况下,打印机10也不使得显示/输入选择画面被显示,使得在要与打印机10无线连接的PC 60中选择PIN代码的显示或输入(在图2的SlO中为是的情况下跳过S18)。因此,如在引起与传统AP的无线连接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在PC 60中选择PIN码的显示或输入来使得在打印机10和PC 60之间适当地建立无线连接。(对应关系)打印机10和PC 60分别是“无线通信设备”和“外部设备”的示例。wro是“特定无线通信模式”的示例。在图2的S14或S40中从PC 60接收到的连接请求和在图3的S63或S64中发送的连接请求分别是“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示例。输入信息和显示信息分别是“第一类型的信息”和“第二类型的信息”的示例。PIN码是“认证信息”的示例。而且,G/0状态和客户端状态分别是“母站状态”和“子站状态”的示例。在图3的S64中执行的G/0协商是“操作协商”的示例。而且,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和物理层分别是“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示例。下面列出上述实施例的变体 (I) “无线通信设备”不限于打印机10,而可以是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其他装置(例如,移动电话、PDA、PC、服务器、传真设备、复印机、扫描仪、多功能设备等)。而且,“外部设备”不限于PC 60,而可以是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其他装置(例如,移动电话、PDA、服务器、打印机、传真设备、复印机、扫描仪、多功能设备等)。(2)在前述实施例中,显示控制单元44使得在打印机10中设置的显示单元14中显示输入画面、显示画面、显示/输入选择画面等。替代地,在显示控制单元44装备有web服务器功能,并且客户端终端已经访问了打印机10的web服务器的情况下,可以向客户终端提供表示画面的数据。在该情况下,在客户端终端的显示单元中对显示画面、输入画面、显示/输入选择画面等进行显示。即,“显示单元”可以是在无线通信设备内部的显示单元,或者可以是在无线通信设备外部的显示单元(即,构造为与无线通信设备分立的主体的显示单元)。(3) “母站状态”不限于WFD G/0状态,而可以是对构成无线网络的其他设备进行管理的任何状态(例如,管理与另一个设备相关的信息的列表、中继另一设备的无线通信等)。而且,“子站状态”不限于WFD客户端状态,而可以是由母站状态装置管理的任何状态。(4)在前述实施例中,接收控制单元40无线地接收连接请求,并且发送控制单元46无线地发送连接请求。替代地,例如,在打印机10和PC 60通过有线线路(例如,USB电缆)连接的情况下,接收控制单元40可以经由有线线路来从PC 60接收连接请求,并且发送控制单元46可以经由该有线线路来向PC 60发送连接请求。(5)在前述实施例中,在图3的S63或S64中用户选择标记没有被存储在存储器34中的情况下,发送控制单元46不发送连接请求。替代地,不论用户选择标记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34中,发送控制单元46都可以发送连接请求(显示画面信号或输入画面信号),或者在不在恒定的时间发送连接请求的情况下,发送控制单元46可以在恒定时间已经过后发送连接请求。(6)在前述实施例中,PIN码用作“认证信息”的示例。替代地,“认证信息”可以是任何类型的信息,只要它是在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认证中使用的信息。例如,“认证信息”可以是SSID、用户ID、设备ID、密码等。(7)在前述实施例中,单元40至48通过打印机10的CPU 32根据软件执行处理来实现。替代地,可以通过诸如逻辑电路的硬件资源来实现单元40至48中的至少一个 。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控制单元,所述接收控制单元被构造成,从外部设备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是用于根据特定无线通信方案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信号; 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被构造成,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类型的信息还是第二类型的信息,所述第二类型的信息与所述第一类型的信息不同,在将向所述外部设备输入用于建立所述无线连接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类型的信息被包括在所述第一信号中,在将在所述外部设备上显示所述认证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类型的信息被包括在所述第一信号中;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在判断了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第一类型的信息的情况下,使显示单元显示指示所述认证信息的显示画面,并且在判断了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第二类型的信息的情况下,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将在其中输入所述认证信息的输入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进一步被构造成,能够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选择画面,所述选择画面用于使用户选择将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上显示所述认证信息还是将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中输入所述认证信息,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进一步包括 发送控制单元,所述发送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在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之前,用户根据所述选择画面执行选择的情况下,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是用于根据所述特定无线通信方案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建立所述无线连接的信号,并且 所述发送控制单元被构造成 在选择了将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上显示所述认证信息的情况下,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二类型的信息的所述第二信号,并且 在选择了将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中输入所述认证信息的情况下,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类型的信息的所述第二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在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选择画面之前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的情况下,不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选择画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被构造成,能够选择性地以多个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进行操作,所述多个状态包括作为无线网络中的母站工作的母站状态以及作为所述无线网络中的子站工作的子站状态,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进一步包括 通信控制单元,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被构造成,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配置文件的通信,所述无线配置文件是用于建立所述无线连接的配置文件, 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被构造成 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以所述母站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所述无线配置文件来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所述无线配置文件的通信,并且 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以所述子站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所述无线配置文件来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所述无线配置文件的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进一步被构造成,在已经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之后,执行与所述外部设备的操作协商,所述操作协商是用于决定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将以所述母站状态和所述子站状态中的哪一个状态进行操作的协商,并且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被构造成,根据所述操作协商的结果来执行所述无线配置文件的发送或接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进一步被构造成,能够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选择画面,所述选择画 面用于使用户选择将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上显示所述认证信息还是将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中输入所述认证信息,并且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以所述母站状态进行操作时,不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选择画面。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被构造成,在根据所述特定无线通信方案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建立所述无线连接的情况下,能够与所述外部设备执行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的通信,并且 所述接收控制单元被构造成,执行所述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的通信,以便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层是比所述第一层低的层。
8.一种由无线通信设备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外部设备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是用于根据特定无线通信方案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信号; 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类型的信息还是第二类型的信息,所述第二类型的信息与所述第一类型的信息不同,在将向所述外部设备输入用于建立所述无线连接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类型的信息被包括在所述第一信号中,在将在所述外部设备上显示所述认证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类型的信息被包括在所述第一信号中; 在判断了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第一类型的信息的情况下,使显示单元显示指示所述认证信息的显示画面;以及 在判断了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第二类型的信息的情况下,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将在其中输入所述认证信息的输入画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从外部设备接收第一信号,该第一信号是用于根据特定无线通信方案在无线通信设备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信号。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判断第一信号包括第一类型的信息还是第二类型的信息。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判断了第一信号包括第一类型的信息的情况下,使显示单元显示指示认证信息的显示画面,而在判断了第一信号包括第二类型的信息的情况下,使显示单元显示要在其中输入认证信息的输入画面。
文档编号H04W76/02GK102833752SQ20121008543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4日
发明者柴田宽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