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7895352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浓度调节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一些电子照相打印机针对浓度特性由于老化或耐久性而偏离理想浓度特性的情况以及用户想要改变浓度特性的情况,设置有调节调色剂浓度特性的功能。作为浓度调节功能,一些打印机将浓度自动调节到预定的灰阶(gradation)目标。一些其它打印机通过手动调节浓度。通过手动浓度调节,针对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在下文中称为C、M、Y和K,或简称为CMYK)中的各个改变浓度特性的倾向(inclination)。作为另选方案,将 CMYK浓度区中的各个分为低浓度区、中浓度区和高浓度区,并且针对各浓度区独立地调节浓度水平(参见日本专利特开平第7-22198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第7-221986号公报中讨论的技术使得用户能够针对各颜色和浓度区进行浓度微调,从而向用户提供了色彩 调节的高自由度。然而,在上述传统技术的颜色调节中,用户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色彩知识和技术来调节以获得期望的色彩。例如,为了使浅粉红色偏红,初学者可能难以确定需要将哪些颜色和浓度区调节到何种程度。此外,由于监视器屏幕显示不同于由打印机实际打印的CMYK图像的红绿蓝(RGB)图像,所以用户在打印图像之前不能检查实际颜色。因此,用户可能需要多次重复调节和打印,直到获得期望的颜色或浓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帮助用户进行浓度调节以获得期望的颜色或浓度的功能。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预览图像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显示与要打印的图像对应的打印预览图像;选择单元,其被配置为使用户在由所述预览图像显示单元显示的所述打印预览图像上选择要进行浓度调节的位置;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由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位置的颜色信息;确定单元,其被配置为从多个浓度区中确定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颜色信息对应的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浓度区中的至少一个;以及调节画面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显示用于调节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浓度区中的浓度的调节画面。根据本发明,被显示用于调节与选择的颜色对应的浓度区中的浓度值的调节画面能够帮助用户针对各浓度区进行浓度调节。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清楚。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与文字说明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图I例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计算机和多功能外围设备(MFP)的系统的配置。图2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处理的框图。图3A至3F例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由浓度调节功能进行浓度调节之后的浓度特性。图4例示浓度调节功能的一般用户界面(UI)的示例。图5例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浓度调节功能的调节UI的示例。图6例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浓度调节的打印预览画面的示例。 图7例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浓度调节功能的调节按钮的调节UI的示例。图8例示包括浓度调节功能的存储颜色调节按钮的调节UI的示例。图9例示用于使用调色板选择调节颜色的UI的示例。图IOA和IOB例示图像数据的直方图。图11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主处理的流程图。图12是详细例示步骤SI 109中的用户调节处理的流程图。图13是例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调色板的浓度调节的主处理的流程图。图14是例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基于图像数据的直方图的浓度调节的主处理的流程图。图15是例示在步骤SI 108中指定专色时的排他处理的流程图。图16A至16H例示鲜艳度、亮度和色彩调节按钮的按下次数和输出浓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图17是例示生成预览图像数据的处理流程的框图。图18是当选择的颜色I和颜色2的调节之间出现矛盾时显示的n的示例。图19是详细例示在步骤S1109中使用鲜艳度、亮度和色彩调节按钮的用户调节处理的流程图。图20是详细例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步骤S1109中使用存储颜色调节按钮的用户调节处理的流程图。图21例示存储颜色列表的示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性和方面。图I是例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计算机的打印机控制系统的配置的框图。除非另外说明,否则只要能实现本发明的功能,本发明自然可应用于单个装置或者包括多个装置的系统。此外,除非另外说明,否则只要能实现本发明的功能,本发明自然可应用于经由诸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等网络进行连接和处理的系统。<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配置>参考图1,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主计算机10包括基于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 103或外部存储器108中的应用程序执行处理的中央处理单元(CPU) 101。CPU 101全面控制连接到系统总线109的各设备。ROM 103或外部存储器108还存储作为CPU 101的控制程序的操作系统程序(在下文中称为OS)。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102用作主存储器和CPU 101的工作区。网络接口(I/F) 104连接到多功能打印机(在下文中称为MFP) 11的网络I/F 1101,以进行与MFP 11的通信控制处理。键盘105和鼠标107作为输入设备连接到计算机10,监视器106作为输出设备连接到计算机10。CPU 101基于由鼠标光标(未示出)在监视器106上指示的命令显示各种登记窗口,并且执行各种数据处理。当用户进行打印时,CPU 101打开打印设置窗口以使用户能够进行打印机设置并且设置包括打印模式选择的打印机驱动程序的打印处理方法。MFP 11包括控制器单元110、扫描器单元111、操作单元112、外部存储器113和打印机单元114。在控制器单元110中,CPU 1106基于控制程序将图像信号经由连接到系统总线1109的打印机I/F单元1104输出到打印机单元114。该控制程序存储在ROM 1108和外部存储器113中。ROM 1108存储CPU 1106的控制程序。·CPU 1106能够经由网络I/F单元1101与计算机10通信,并且将打印机单元114中的信息通知给计算机10。RAM 1107用作主存储器和CPU1106的工作区。在由计算机10指示的打印处理中,计算机10将使用键盘105和鼠标107输入的图像数据经由网络I/F单元104和网络I/F单元1101传送到控制器单元110。然后,页面描述语言(TOL)数据处理单元1102进行PDL解释和绘制,图像处理单元1103针对打印机输出进行图像处理,打印机单元114打印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在复印处理中,扫描器单元111扫描原稿,图像处理单元1103针对经由扫描器I/F单元1105和系统总线1109的打印机输出进行图像处理,打印机单元114打印处理后的图
像数据。<图像处理单元>图2例示由图像处理单元1103进行的复印和打印图像数据的处理流程。图像处理单元1103设置有专用于复印功能的块,并且进行复印功能和PDL打印功能共有的处理。图像处理单元1103经由系统总线1109从CPU 1106接收图像数据,处理图像数据,并且经由系统总线1109将处理结果返回到CPU 1106。在复印操作中,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校正单兀203校正由图像读取器扫描的多值化图像数据(8位图像数据)的扫描频率特性。输入颜色转换单元204对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进行从读取器专用颜色空间到公共RGB颜色空间的颜色空间转换。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输入颜色转换单元204通过预定义的3 X 3矩阵计算进行从读取器颜色空间到比色的公共RGB颜色空间的颜色空间转换。输出颜色转换单元205使用颜色转换查找表(LUT) 210对经过到公共颜色空间的颜色空间转换的图像数据进行插值计算,从而将公共RGB颜色空间转换为由适于打印机的CMYK颜色成分组成的打印机颜色空间。颜色转换LUT 210是用于以适当的网格点间隔分割红、绿和蓝三种成分中的各个的三维LUT。LUT的每一条目存储具有与LUT的网格点对应的8位精度的CMYK值。输出颜色转换单元205进行已知的插值计算,以使用CMYK值的将三维LUT转换为图像数据。然后,滤波器处理单元206使用用户设置的滤波器系数对CMYK图像数据进行包括积和运算的滤波器处理。因此能够锐化或平滑化要输出的CMYK图像数据。针对以这种方式处理的图像数据,调色剂浓度调节单元207根据需要基于用户设置调节浓度特性,并且将各CMYK颜色的调节后的浓度特性设置为一维LUT。然后,包括该一维LUT的伽马校正处理单元208校正浓度特性。在该情况下,LUT针对输入和输出设置有9位精度。在最后阶段,半色调处理单元209使用抖动显示矩阵211将伽马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具有CMYK颜色中的各颜色的I位伪半色调表示的图像数据,并将处理的结果传送到主控制器。半色调处理单元209将存储在RAM 1107中的抖动显示矩阵211中的数值与输入图像数据中的数值相比较。如果输入图像数据中的数值大于抖动显示矩阵211中的数值,则半色调处理单元209输出I。反之,如果输入图像数据中的数值小于抖动显示矩阵211中 的数值,则半色调处理单元209输出O。虽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描述方便,网屏处理基于I位输出,但是输出位数不限于I位。半色调处理单元209能够基于来自CPU 1106的指令在多个抖动显示矩阵211之间切换。图像处理单元1103将处理后的数据(打印机输出数据212)返回到CPU 1106。在复印功能操作时,图像处理单元1103经由扫描器I/F单元1105接收由扫描器单元111扫描的图像数据,并且处理该图像数据。在PDL功能操作时,由于MTF校正单元203和输入颜色转换单元204不是必要的,所以CPU 1106跳过相关的处理并且进行从输出颜色转换单元205开始的处理。图像处理单元1103将打印机输出数据212返回到CPU 1106,CPUl 106最后将打印机输出数据212传送到打印机单元114。<浓度调节>下面将参照图3A至图3F和图4描述调色剂浓度调节单元207进行的示例处理。图3A至图3F例示某一颜色的浓度调节之前和之后的浓度特性。调色剂浓度调节单元207通常基于线性浓度特性301进行颜色转换。然而,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使用操作单元112和诸如键盘105和鼠标107的输入设备经由图4中所示的调节用户界面(UI)给出指示来调节各颜色和浓度区的浓度特性。图4例示在监视器106和操作单元112上显示的调节UI的示例。如图4中所示,调节UI包括与各颜色的调节画面对应的青色标签401、洋红色标签402、黄色标签403和黑色标签404。图4例示青色的调节画面。参照图4,针对青色的低浓度区405、中浓度区406和高浓度区407,用户能够分别通过输出浓度调节条412、413和414从“弱”和“强”之间的几个调节水平中选择适当的水平。参照图3A至图3F,输入浓度信号值轴被分割为三个区,即、低浓度区、中浓度区和高浓度区。输入/输出浓度信号值由8位表示。低浓度区范围从0至100,中浓度区范围从80至180,高浓度区范围从160至255。因此,三个浓度区部分相互重叠,以防止当组合独立设置的调节量时各灰阶变得不连续。输入浓度信号值轴的分割数和各浓度区的范围不限于上述示例。图3A例示当用户向“强”调节低浓度区405的输出浓度调节条412时的浓度特性302。图3B例示当用户向“弱”调节低浓度区405的输出浓度调节条412时的浓度特性305。
同样地,图3C例示当用户向“强”调节中浓度区406的输出浓度调节条413时的浓度特性303。图3D例示当用户向“弱”调节中浓度区406的输出浓度调节条413时的浓度特性306。图3E例示当用户向“强”调节高浓度区407的输出浓度调节条414时的浓度特性304。图3F例示当用户向“弱”调节高浓度区407的输出浓度调节条414时的浓度特性307。将上述调节应用于C、M、Y和K颜色中的各颜色。调色剂浓度调节单元207将得到的浓度特性应用于要被输出的图像。在“强”和“弱”两个方向上存在八个调节水平。调节水平越大,则调节曲线越弯。调节水平越接近于零,则调节曲线越接近于线性状态。在图4中,当用户按下“重置到默认值”按钮408时,输出浓度调节条412、413和414返回到默认状态。 <主处理>下面将参照图11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当计算机10执行图11中的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时,CPU 101将存储在ROM 103或外部存储器108中的用于执行图11中的流程图中的各步骤的程序加载到RAM 102中。然后CPU 101执行所加载的程序,从而实施图11中的流程图中的处理。当MFP 11执行图11中的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时,CPU 1106将存储在ROM 1108或外部存储器113中的用于执行图11中的流程图中的各步骤的程序加载到RAM 1107中。然后CPU 1106执行所加载的程序,从而实施图11中的流程图中的处理。尽管以下描述基于用户使用连接到计算机10的输入/输出设备(键盘105、监视器106和鼠标107)进行浓度微调节的情况,但是当用户使用MFP 11的操作单元112进行浓度微调节时也应用类似的处理。在步骤SllOl中,由用户指定输出的图像数据经由应用程序或打印机驱动程序被输入到计算机10。输入图像数据的示例是由图像编辑软件和Office文档编辑软件生成的应用数据。在步骤S1102中,计算机10确定用户是否按下打印时显示在打印机驱动程序画面中的“浓度微调节”按钮。如果用户按下“浓度微调节”按钮(步骤S1102中的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104。反之,如果用户打印该图像而没有按下“浓度微调节”按钮(步骤S1102中的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I 114。在步骤S1104中,计算机10确定用户是否按下“从打印预览选择调节颜色”按钮409。如果用户按下“从打印预览选择调节颜色”按钮409 (步骤S1104中的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105。反之,如果用户没有按下“从打印预览选择调节颜色”按钮409 (步骤S1104中的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I 109。在步骤SI 105中,计算机10在监视器106上显示如图6中所示的与要打印的图像对应的打印预览图像。下面将参照图17详细描述通过使用icc配置文件(profile)进行颜色匹配来生成预览图像的处理。假定该图像数据是监视器106的颜色空间中的RGB数据。在打印机颜色转换1702中,计算机10将RGB图像数据1701转换为打印机单元114的颜色空间。更具体地,计算机10使用监视器106的监视器配置文件中的A2B表1705和打印机配置文件中的B2A表1706对RGB图像数据1701应用经由非依赖于设备的L*a*b*颜色空间到打印机单元114的CMYK空间的色域映射。然后,在监视器颜色转换1703中,计算机10使用打印机配置文件中的A2B表1707和监视器配置文件中的B2A表1708对图像数据(转换为CMYK数据)应用经由非依赖于设备的L*a*b*颜色空间到用于预览图像检查的监视器106的RGB空间的颜色空间转换。因此,用户能够在监视器106上检查打印机单元114的输出预览图像1704。在步骤S1106中,用户使用鼠标107在输出预览图像数据1704上指定要进行浓度微调节的位置,计算机10获取在指定点处的位置信息和颜色信息。在该情况下,计算机10使用鼠标107获取由指针601在该预览图像上指示的位置处的RGB (R、G和B)值。在步骤S1107中,计算机10计算与在步骤S1106中获取的RGB值对应的打印机颜色空间中的CMYK值。CMYK值的计算方法与上面参照图17描述的打印机颜色转换1702中应用的计算方法类似。在步骤S1108中,针对在步骤S1107中计算出的C、M、Y和K值中的各个,计算机 10从多个浓度区中确定浓度区,以确定要在监视器106上的调节n中显示的输出浓度调节条。例如,当在步骤S1106中从使用指针601选择的RGB值计算出的CMYK值是(C、M、Y、K)=(128、80、10、0)时,计算机10显示如图5中所示的UI (浓度微调节画面)。更具体地,由于C = 128对应于中浓度区,M = 80对应于中浓度区,并且Y = 10对应于低浓度区,所以计算机10只显示青色、洋红色和黄色中各颜色的相关浓度区的输出浓度调节条。由于利用K = 0的调节不引起变化,所以计算机10不显示黑色的输出浓度调节条。除了 C、M、Y和K的输出浓度调节条以外,还提供“选择的颜色”标签505,以使用户能够以有限的方式只显示选择的颜色的输出浓度调节条。图5例示“选择的颜色”标签505是激活的状态。虽然在步骤S1108中显示了与C、M、Y和K对应的浓度区的输出浓度调节条,但是可以基于在步骤SI 106中获取的RGB值显示与R、G和B对应的亮度区的输出亮度调节条。更具体地,计算机10确定在步骤S1106中获取的RGB值中的各个落入低、中和高亮度区中的哪个区,并且显示用于调节所确定的亮度区中的亮度的调节画面。在以上描述中,没有CMYK值落入低、中和高浓度区之间的重叠部分中。然而,当CMYK值中的任一个落入低、中和高浓度区之间的重叠部分中时,计算机10可以显示计算出的CMYK值接近浓度区的输入信号的中心值的浓度区的输出浓度调节条。此外,计算机10可以通过还参考由指针指示的像素周围的像素的CMYK值来选择要显示的输出浓度调节条。在步骤S1109中,计算机10接收由用户经由显示的UI输入的调节。下面将详细描述该步骤中的处理。在步骤SlllO中,计算机10确定用户是否进行反映浓度调节的内容的测试打印。用户可以通过按下图5中所示的UI中的“测试打印”按钮508将测试打印指令输入到计算机10。如果用户按下“测试打印”按钮508 (步骤SlllO中的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111。反之,如果用户没有按下“测试打印”按钮508(步骤SlllO中的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112。在步骤Sllll中,计算机10进行测试打印。使用与图2中所示的处理流程类似的处理流程生成测试打印图像数据。针对C、M、Y和K中的各个,调色剂浓度调节单元207将在先前步骤中选择的输出浓度调节值作为具有图3中所示的特性中的任意一个的一维LUT应用于图像数据,从而调节浓度特性。然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1112。在步骤S1112中,在用户检查完测试打印之后,计算机10确定浓度调节处理是否完成。更具体地,计算机10确定用户是否按下图5中所示的n上的“确定”按钮509。当计算机10确定浓度调节处理完成(步骤S1112中的是)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113。反之,如果计算机10确定用户继续进行浓度调节处理(步骤S1112中的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I 109,以继续浓度调节处理。在步骤SI 113中,计算机10将与选择的输出浓度调节值对应的一维LUT作为校正后的浓度特性存储在计算机10中的RAM 102或外部存储器108中。随后,当用户给出打印指令时,将使用上述校正后的浓度特性打印任意图像。然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1114。在步骤S1114中,调色剂浓度调节单元207基于在步骤S1113中设置的校正后的浓度特性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浓度调节。另外,伽马校正处理单元208和半色调处理单元209分别对该图像数据进行伽马校正处理和半色调处理,控制器单元110将图像数据传送到打印机单元114,打印机单元114打印所得到的图像。
虽然在以上描述中所设置的浓度调节值被应用于所有后续打印作业,但是该处理不局限于此。例如,所设置的浓度调节值可以仅应用于浓度调节时的作业,并且在该作业完成之后,浓度调节值可以被重置到默认值。〈用户调节〉下面将参照图12详细描述步骤S1109中的用户调节处理。在步骤S1201中,计算机10基于选择的颜色和浓度区的输出浓度调节条的可能的调节值组合计算校正后的浓度特性。例如,当显示图5中所示的UI时,计算机10准备总共4913个调节值组合的一维LUT。(4913 =青色的17个中浓度调节值水平(_8至+8) X洋红色的17个中浓度调节值水平(-8至+8) X黄色的17个低浓度调节值水平(-8至+8))。在步骤S1202中,计算机10生成与在步骤S1201中获得的所有校正后的浓度特性对应的预览图像的缩略图。计算机10进行该处理(预处理),使得在后续步骤中用户每次进行浓度调节时都能够实时显示预览图像。上面参照图17描述了用于生成预览图像的方法。然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1203。在步骤S1203中,用户使用输出浓度调节条512、513和514进行用户调节。在图5中所示的n中,用户能够使用鼠标107向“强”或“弱”拖动青色的中浓度区520的输出浓度调节条512、洋红色的中浓度区506的输出浓度调节条513和黄色的低浓度区507的输出浓度调节条514中的各个,或者直接输入调节值。在步骤S1204中,计算机10基于在步骤S1203中调节的调节值实时显示对应的预览图像。在步骤S1205中,计算机10确定已经检查过预览图像的用户是否按下“确定”按钮509以确定调节值。如果用户按下“确定”按钮509(步骤S1205中的是),则计算机10结束用户调节处理。反之,如果用户没有按下“确定”按钮509 (步骤S1205中的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203以继续用户调节处理。<多个选择的颜色的调节>虽然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使用一个选择的颜色,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用户使用多个选择颜色的情况。例如,假定如图5中所示提供“存储选择的颜色I的设置”按钮510和“存储选择的颜色2的设置”按钮511以针对两个选择的颜色进行调节的情况。当用户完成针对选择的颜色I的用户调节时,用户按下“存储选择的颜色I的设置”按钮510以存储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的当前设置值。然后,当用户再次在图6中所示的预览图像上使用指针601设置选择的颜色2时,计算机10显示相关颜色和浓度区的输出浓度调节条。当完成针对选择的颜色2的用户调节时,用户按下“存储选择的颜色2的设置”按钮511。在该情况下,计算机10确定选择的颜色I和2的调节值是否矛盾。矛盾调节是指,针对各选择的颜色的相同颜色的相同浓度区设置正的和负的调节值。矛盾调节的示例情况是针对选择的颜色I将青色的中浓度区的调节值设置为_2,同时针对选择的颜色2将青色的中浓度区的调节值设置为+4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10在监视器106上显示如图18中所示的警告UI,并且提示用户通过按下按钮选择解决办法。更具体地,该警告n向用户提供“选择的颜色I优先”按钮1801、“选择的颜色2优先”按钮1802、“设置选择的颜色I和2之间的中间值”按钮1803和用于取消设置而没有做什么的“取消”按钮1805。当用户选择按钮1803时,计算机10将青色的中浓度区的调节值设置为通过以下公式获得的+1 :((选择的颜色I的调节值“ -2 ”)+ (选择的颜色2的调节值“ +4 ”)/2。 警告UI还向用户提供用于显示预览图像的“打印预览”按钮1804,以使用户能够检查应用由此校正的调节值的图像。如上所述,本发明也适用于在图11中的步骤S1106中可以选择多个颜色的情况。〈指定专色时的情况〉当使用浓度调节功能时,针对目标图像数据,可以指定专色。更具体地,假定用户指定输出某种颜色同时保证相关颜色值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计算机10通过浓度调节功能从调节目标中排除所指定的颜色。下面将参照图15描述在步骤S1108(见图11)中进行的用于排除指定的专色的处理。在步骤S1501中,当专色被指定时,计算机10基于该专色的CMYK值计算可应用的颜色和浓度区。能够基于专色配置文件计算该CMYK值。在步骤S1502中,计算机10确定包括在选择的颜色中的颜色和浓度区与包括在该专色中的颜色和浓度区是否一致。如果包括在选择的颜色中的颜色和浓度区与包括在该专色中的颜色和浓度区不一致(步骤S1502中的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503。反之,如果包括在选择的颜色中的颜色和浓度区与包括在该专色中的颜色和浓度区一致(步骤S1502中的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504。在步骤S1503中,与步骤S1108(见图11)类似,计算机10基于选择的颜色的CMYK值将相关颜色和浓度区的输出浓度调节条显示在监视器106上,并且结束该流程图中的处理。在步骤S1504中,计算机10确定包括在选择的颜色中的所有颜色和浓度区与包括在专色中的所有颜色和浓度区是否一致。如果包括在选择的颜色中的所有颜色和浓度区与包括在该专色中的所有颜色和浓度区一致(步骤S1504中的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
51505。在步骤S1505中,计算机10不显示与选择的颜色对应的输出浓度调节条,并且结束该流程图中的处理。反之,如果包括在选择的颜色中的颜色和浓度区中的任意一个与包括在该专色中的任意一个颜色和浓度区不一致(步骤S1504中的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
51506。在步骤S1506中,计算机10只显示与包括在该专色中的颜色和浓度区不同的颜色和浓度区的输出浓度调节条,并且结束该流程图中的处理。如上所述,浓度调节功能在n上显示用户想在预览图像上调节的位置的颜色和浓度的输出浓度调节条,从而帮助用户调节。此外,用户可进行浓度调节同时检查调节后的预览图像,从而节省时间、工作量和打印成本。虽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计算机10在与其相连的监视器106上显示UI,但是这些UI也可以显示在MFP 11的操作单元112上,并且用户输入指令。虽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将相同浓度调节应用于整个图像数据,但是可以针对各单独对象确定是否应用浓度调节。例如,PDL数据处理单元1102可以确定包括在要输出的图像数据中的对象的类型(图像、图形和文本)。然后图像处理单元1103可以只将由调色剂浓度调节单元207调节的浓度特性应用于图像。还可以在图5中所示的n中提供“存储图像的调节值”按钮、“存储图形的调节值”按钮等,并且存储用于各单独对象的后续应用的调节值。
下面基于用于使不熟悉浓度调节功能的用户能够以比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方式更容易的方式进行浓度调节的方法描述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在n中只显示在调节中使用的输出浓度调节条对于不熟悉通过调节CMYK浓度实现期望色彩的用户来说可能难以使用。例如,为了使某个选择的颜色偏红,该用户不知道应该调节哪个显示的输出浓度调节条。为此,图7中所示的UI除了输出浓度调节条701、702和703以外还提供鲜艳度调节705、亮度调节708和色彩调节716的一些调节按钮。这些调节按钮代表“偏红”、“鲜艳”等形容词的调节量。下面将参照图7、11、12和19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调节方法。由于本示例性实施例在图11中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1109中的处理不同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所以下面将只详细描述步骤S1109中的处理。图19中所示的步骤S1901和S1902与图12中的步骤S1201和S1202类似,并且因此将省略重复的描述。在步骤S1903中,计算机10确定用户是否将要使用鲜艳度调节705、亮度调节708和色彩调节716的调节按钮。当用户将要使用这些调节按钮时(步骤S1903中的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904。反之,如果用户将不使用这些调节按钮(步骤S1903中的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908。在步骤S1908中,用户以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类似的方式使用输出浓度调节条进行调节。在步骤S1904中,用户使用鲜艳度调节705、亮度调节708和色彩调节716的调节按钮进行调节。下面将详细描述各调节按钮的内容。然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1905。在步骤S1905中,计算机10与步骤S1904中的用户调节相关联地调节输出浓度调节条。例如,当用户按下“偏红+”按钮713—次时,洋红色的中浓度区的输出浓度调节条718和黄色的低浓度区的输出浓度调节条719向“强”移动一步。根据用户按下“ + ”或按钮的次数,相关的输出浓度调节条相应地向“强”或“弱”靠近移动。图19中所示的步骤S1906和后续步骤中的处理与图12中的步骤S1204和后续的步骤中的处理类似,因此将省略重复的描述。〈色彩调节按钮的内容〉下面将参照图16A至图16F描述鲜艳度调节705、亮度调节708和色彩调节716的调节按钮的内容。图16A至图16F例示上述按钮的按下次数和各颜色的输出浓度调节条的调节量之间的关系。每次当用户按下上述调节按钮中的任意一个一次时,相关输出浓度调节条的调节量就增加一步。当调节按钮被按下8次时,调节量将不再增加。图16A和图16B例示当用户按下鲜艳度调节705的按钮时对输出浓度调节条所设置的调节量。图16A例示“鲜艳”按钮704的调节量。图16B例示“暗淡”按钮706的调节量。这两个按钮只针对C、M和Y进行调节。图16C和16D例示当用户按下亮度调节708的按钮时对输出浓度调节条所设置的调节量。图16C例示“亮”按钮707的调节量。图16D例示“暗”按钮709的调节量。这两个按钮只对K进行调节。图16E和16F例示当用户按下色彩调节716的按钮时对输出浓度调节条所设置的调节量。图16E例示“偏黄+”和“偏黄_,,按钮712的调节量。图16F例示“偏红+”和“偏红按钮713的调节量。按下“偏黄+”按钮712使图像更偏黄。按下“偏黄按钮712使图像较不偏黄。这些“偏黄”按钮712只针对Y进行调节,并且“偏红”按钮713只对M和 Y进行调节。由色彩调节716的各调节按钮调节的颜色如下。-偏黄Y-偏红M和 Y-偏洋红M-偏蓝C和 M_ 偏青C-偏绿C和 Y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n上具有形容词名称的这些色彩调节按钮可以帮助不熟悉使用C、M、Y和K的输出浓度调节条进行颜色调节的用户以更容易的方式进行颜色调节。下面将基于显示专用于存储颜色的色彩调节按钮的UI描述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当诸如肤色和天空颜色的预设的存储颜色的区中包括在图11中的步骤S1106中选择的选择颜色时,计算机10显示专用于相关存储颜色的调节按钮。在图20中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的处理。这里,下面将仅描述与图19中所示的流程图中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处理不同的图20中所示的步骤S2003至S2007中的处理。图20中所示的步骤S2001、S2002和S2008至S2012中的处理与图19中所示的步骤S1901、S1902和S1903至S1907中的处理类似。在步骤S2003中,计算机10使用监视器配置文件中的A2B表1705计算选择的颜色的L*a*b*值。在步骤S2004中,计算机10参考预先存储在其中的存储颜色列表,并且确定登记在该存储颜色列表中的任意存储颜色是否包括上述L*a*b*值。图21例示存储颜色列表的示例。该存储颜色列表存储几种类型的颜色(诸如肤色和苹果红)作为存储颜色。以包括L*、a*和b*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颜色范围登记各存储颜色。计算机10针对各存储颜色确定选择的颜色是否包括在任意颜色范围中。如果某种存储颜色包括选择的颜色(步骤S2004中的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2005。反之,如果没有存储颜色包括选择的颜色(步骤S2004中的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2008,以进行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类似的处理。在步骤S2005中,计算机10确定用户是否将使用存储颜色调节按钮进行调节。如果用户将不使用存储颜色调节按钮(步骤S2005中的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2008。反之,如果用户将使用存储颜色调节按钮(步骤S2005中的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2006。在步骤S2006中,用户使用存储颜色调节按钮进行调节。图8例示显示存储颜色调节806的调节按钮的UI的示例。在该示例中,选择的颜色包括在肤色范围中。该n提供“白皙皮肤”按钮804、“偏黄皮肤”按钮807、“黝黑皮肤”按钮805和“偏红皮肤”按钮808作为专用于肤色调节的调节按钮。图16G例示当用户按下“白皙皮肤”按钮804时对输出浓度调节条所设置的调节量。图16H例示当用户按下“偏红皮肤”按钮808时对输出浓度调节条所设置的调节量。计算机10预先存储可分别代表上述浓度调节按钮的内容的C、M、Y和K调节值。在步骤S2007中,计算机10与输出浓度调节条相关联地改变调节值。步骤S2008及后续步骤中的处理与图19中所示的步骤S1903及后续步骤中的处 理类似,并且因此将省略重复的描述。根据上述本示例性实施例,当选择的颜色对应于预登记的存储颜色时,显示专用于该存储颜色的调节按钮以帮助用户如愿地以更简单的方式进行调节。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从预览图像中选择目标颜色。下面将基于从调色板选择目标颜色的方法描述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第四示例性实施例适于当预先已知目标颜色的RGB值时可靠地进行调节。在图13中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这里,下面只描述与图11中所示的流程图中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处理不同的步骤S1304至S1306中的处理。图13中所示的步骤S1301、S1302和S1307至S1314中的处理与图11中的步骤SllOU S1102和S1107至SI 114中的处理类似。在步骤S1304中,计算机10确定用户是否按下如图4中所示的n中的“从调色板选择调节颜色”按钮410。如果用户按下“从调色板选择调节颜色”按钮410 (步骤S1304中的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305。反之,如果用户没有按下“从调色板选择调节颜色”按钮410 (步骤S1304中的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309以进行用户调节。在步骤S1305中,计算机10将如图9中所示的n显示在监视器106上。例如,由基于RGB的256个色块代表调色板901。在步骤S1306中,用户操作指针以从调色板901选择目标颜色。选择的色块的颜色与其RGB值一起被显示为“当前选择的颜色”903。步骤S1307及后续步骤中的处理,即调节颜色选择之后的处理,与图11中的步骤S1107及后续步骤中的处理类似,并且因此将省略重复的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当预先已知要被调节的RGB值时,用户能够从调色板中选择要被调节的颜色,并且因此可靠地对期望的颜色应用调节。在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选择要被调节的颜色。下面基于对整个图像应用色彩调节的方法描述第五示例性实施例。更具体地,该方法用于将要打印的图像数据转换为CMYK图像,并且显示具有高出现频率的颜色和浓度区的输出浓度调节条。
在图14中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这里,下面只描述与图11中所示的流程图中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处理不同的步骤S1404至S1408中的处理。图14中所示的步骤S140US1402和S1409至S1414中的处理与图11中的步骤S110US1102和S 1109至SI 114中的处理类似。在步骤S1404中,计算机10确定用户是否按下图4中所示的UI中的“自动选择调节颜色”按钮411。如果用户按下“自动选择调节颜色”按钮411 (步骤S1404中的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405。如果用户没有按下“自动选择调节颜色”按钮411 (步骤S1404中的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409,以进行用户调节。在步骤S1405中,计算机10将要打印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打印机颜色空间中的CMYK图像。在如上所述的图17中的打印机颜色转换1702中进行该步骤中的CMYK转换。在步骤S1406中,计算机10扫描整个CMYK图像并且计算C、M、Y和K的直方图。图IOA和图IOB中例示在此情况下显示在监视器106上的UI的示例。图IOA例示要打印 的图像数据的打印预览。图IOB例示C、M、Y和K的直方图。图IOB中所示的UI包括C、M、Y和K的各直方图的标签1002、1003、1004和1005。各标签存储具有分配有输入浓度信号值的横轴和分配有出现频率的纵轴的曲线图1001。计算机10可以在内部使用图IOB中所示的直方图而不将直方图显示为UI。在步骤S1407中,计算机10基于曲线图1001对各颜色和浓度区的出现频率求和。然后在步骤S1408中,计算机10在如图5所示的UI中显示具有高出现频率的颜色和浓度区的输出浓度调节条。在步骤S1409及后续步骤中的处理与图11中的步骤S1109及后续步骤中的处理类似,并且因此将省略重复的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当用户想要例如通过观看整个图像数据调节频繁使用的色彩时,显示相关色彩的输出浓度调节条,以帮助用户进行调节。本发明的各方面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装置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诸如CPU或MPU的装置)来实现,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装置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来执行各步骤的方法来实现。鉴于此,例如经由网络或者从用作存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程序。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预览图像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显示与要打印的图像对应的打印预览图像; 选择单元,其被配置为使用户在由所述预览图像显示单元显示的所述打印预览图像上选择要进行浓度调节的位置; 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由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位置的颜色信息; 确定单元,其被配置为从多个浓度区中确定与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颜色信息对应的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浓度区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以及 调节画面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显示用于调节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浓度区中的浓度的调节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校正单元,所述校正单元被配置为使用经由所述调节画面显示单元显示的所述调节画面输入的调节值来校正所述要打印的图像的浓度。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由所述调节画面显示单元显示的所述调节画面包括鲜艳度调节、亮度调节或色彩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如果所述鲜艳度调节、所述亮度调节或所述色彩调节被指定,则青色值、洋红色值、黄色值和黑色值与指定的调节值相关联地改变。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经由所述调节画面显示单元显示的所述调节画面输入的调节值被反映并显示在所述打印预览图像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颜色信息是否为预定存储颜色,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颜色信息是所述预定存储颜色,则所述调节画面显示单元显示用于调节所述预定存储颜色的调节画面。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浓度区是高浓度区、中浓度区和低浓度区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当所述选择单元选择多个位置并且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多条颜色信息,并且因此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与所述多条颜色信息中的各个对应的浓度区时,如果所述对应的浓度区相互一致,则输入通过将所述多条颜色信息中的任意一条颜色信息优先来进行浓度调节的指令,或者输入使用所述多条颜色信息的中间值来进行浓度调节的指令。
9.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颜色选择单元,其被配置为使用户使用调色板选择要调节的颜色; 确定单元,其被配置为从多个浓度区中确定与由所述颜色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颜色对应的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浓度区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以及 调节画面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显示用于调节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浓度区中的浓度的调节画面。
10.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计算单元,其被配置为计算要打印的图像中的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浓度区中的各浓度区的出现频率;确定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出现频率,针对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各个确定出现频率比任何其它浓度区都高的浓度区;以及 调节画面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显示用于调节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浓度区中的各浓度区中的调节值的调节画面。
1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预览图像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显示与要打印的图像对应的打印预览图像; 选择单元,其被配置为使用户在由所述预览图像显示单元显示的所述打印预览图像上选择要进行浓度调节的位置; 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由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位置的颜色信息; 确定单元,其被配置为从多个亮度区中确定与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颜色信息对应的红色、绿色和蓝色亮度区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以及 调节画面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显示用于调节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亮度区中的亮度的调节画面。
12.—种图像处理方法,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显示与要打印的图像对应的打印预览图像; 使用户在所显示的打印预览图像上选择要进行浓度调节的位置; 获取所选择的位置的颜色信息; 从多个浓度区中确定与所获取的颜色信息对应的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浓度区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以及 显示用于调节所确定的浓度区中的浓度的调节画面。
13.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使用户使用调色板选择要被调节的颜色; 从多个浓度区中确定与所选择的颜色对应的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浓度区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以及 显示用于调节所确定的浓度区中的浓度的调节画面。
14.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显示与要打印的图像对应的打印预览图像; 使用户在所显示的打印预览图像上选择要进行浓度调节的位置; 获取所选择的位置的颜色信息; 从多个亮度区中确定与所获取的颜色信息对应的红色、绿色和蓝色亮度区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以及 显示用于调节所确定的亮度区中的亮度的调节画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用户通过浓度调节功能以获得期望的色彩,但难以确定哪个颜色的哪个浓度区需要进行调节,因此浓度调节是困难的。该图像处理装置显示与要打印的图像对应的打印预览图像,使用户在所显示的打印预览图像上选择位置,并且获取所选择的位置的颜色信息。该图像处理装置还从多个浓度区中确定与所获取的颜色信息对应的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浓度区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并且显示用于调节所确定的浓度区中的浓度的调节画面。
文档编号H04N1/46GK102780833SQ20121014735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1日
发明者井户阳子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