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该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数据传输。虽然无线通讯技术拥有很多优点,但它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却远不及固网,因此基于无线技术的数据通讯,通讯数据的可靠性保障致关重要。数据可靠性保障主要分为两个大的方面数据的有效性和数据的完备性。数据的有效性可以通过良好的协议设计实现等技术予以保障。数据的完备性仅仅依赖于数据传输协议是不够的,还要依赖于网络环境的可靠性、数据可靠性保障技术等诸多方面。物理环境会对数据的完备性产生直接影响。借助无线数据通讯设备,将本地数据传送到远程数据中心,是一种典型的数据传输方式。在无线通讯应用中,有如下一种模式的数据传输方式
远程终端装置(RTU Remote Terminal Unit)是具有数据采集功能的数据终端。数据传输装置(DTU Data Transfer unit)是具有无线数据通讯功能的数据传输终端。远程终端装置(RTU)和数据传输装置(DTU)可以通过本地接口相连接。RTU负责原
始数据采集,将数据发送给DTU。DTU负责与数据服务中心(DSC--Data Service Center)
的通讯,将RTU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DSC,还可以接收DSC的指令或数据,并传输给RTU,完成RTU与DSC之间信息交互。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DTU)将接收数据服务中心(DSC)的指令或数据传输给远程终端装置(RTU)时采用透传方式。透传即是透明传送,也就是数据传输装置(DTU)传送时不管传输的业务如何,只负责将需要传送的业务传送到目的节点,同时保证传输的质量即可,而不对传输的业务进行处理。远程终端装置(RTU)和数据传输装置(DTU)都是各自独立的设备,RTU负责本地数据实时采集,RTU —般不具备数据存储能力或只具备有限的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传输装置(DTU)负责将RTU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到DSC。DTU不具备数据存储功能。由于无线网络具有不稳定性,当网络状态异常时,DTU无法正常连接到DSC,加之本地有限的存储能力,很容易导致RTU数据丢失。另外,无线网络拨号、连接也需要较长时间,在这期间,RTU的数据也会因为无法及时上传到DSC而丢失。在DTU进行网络连接期间,RTU的数据会因无法及时上传到DSC而丢失。RTU的数据采集是实时的,不论DTU是否处于在线状态,RTU都有可能产生数据。利用DTU上传RTU数据的流程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永远在线方式,另一种是定时或数据触发上线方式。采用第一种方式,数据的完备性相对较高,但它是以较高的通讯成本为代价,而且在DTU拨号上线或网络异常吋,也会有数据丢失的可能。采用第二种方式,在DTU连网上线期间,一般也会有数据丢失(如网络上线期间的数据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数据传输完备性的数据传输方法。同时,提供一种提高数据传输完备性的数据传输系统。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建立缓存步骤在独立于应用系统之外的内存中,创建ー块共享内存作为数据缓存; 数据获取步骤应用系统启动或运行时挂接数据缓存,并访问该数据缓存获取待传输业务数据。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缓存中存放有与待传输的业务数据相应设置的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应用系统启动或运行时访问保存在数据缓存中的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获取的数据缓存断点,并通过断点映射到对应的业务数据的物理访问地址。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缓存中的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与业务数据的缓存区域采用循环应用模式。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业务数据写入到数据缓存时在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中创建ー个与之对应的管理节点;读取业务数据时,从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中释放该业务数据对应的管理节点。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管理节点存储有对应的业务数据的大小、存储位置、存储时间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信息;所述数据缓存访问时为同步访问控制。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数据写入步骤
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
判断数据缓存是否存在;
若不存在继续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
若存在则挂接数据缓存,获取数据缓存的数据缓存管理表中的管理信息;
初始化数据传输接ロ设备;
接收通过数据传输接ロ传输过来的业务数据,将通过数据传输接ロ传输过来的业务数据写入数据缓存中。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数据发送步骤
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
判断是否存在;若判断不存在,则继续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
若判断存在则挂接数据缓存,获取数据缓存的数据缓存管理表中的管理信息;
拨号上网;
读取数据缓存中存储的业务数据;
判断是否读取到数据;若没有读取到数据则继续读取数据缓存中存储的业务数据;
若读取到业务数据则将该业务数据发送到数据服务中心。ー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远程终端装置采集业务数据;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远程終端装置连接,接收所述远程终端装置的采集业务数据并传输;
数据服务中心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无线通讯连接并接收该数据传输装置传输过来的业务数据;
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建立缓存模块在独立于应用系统之外的内存中,创建ー块共享内存作为数据缓存;
数据获取模块应用系统启动或运行时挂接数据缓存,并访问该数据缓存获取待传输数据。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缓存中存放有待传输的业务数据及与业务数据相应设置的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应用系统启动或运行时访问保存在数据缓存 中的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获取的数据缓存断点,并通过断点映射到对应的业务数据的物理访问地址。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缓存中的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与业务数据的缓存区域采用循环应用模式。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业务数据写入到数据缓存时在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中创建一个与之对应的管理节点;读取业务数据时,从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中释放该业务数据对应的管理节点。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管理节点存储有对应的业务数据的大小、存储位置、存储时间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信息;所述数据缓存访问时为同步访问控制。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数据写入模块
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
判断数据缓存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继续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
若存在则挂接数据缓存则获取数据缓存的数据缓存管理表中的管理信息,
初始化数据传输接ロ设备,接收通过数据传输接ロ传输过来的业务数据,将通过数据传输接ロ传输过来的业务数据写入数据缓存中;
及还包括数据发送模块
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
判断是否存在,若判断不存在则继续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
若判断存在则挂接数据缓存,获取数据缓存的数据缓存管理表中的管理信息,
拨号上网,
读取数据缓存中存储的业务数据;
判断是否读取到数据;若没有读取到数据则继续读取数据缓存中存储的业务数据;
若读取到业务数据则将该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服务中心。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的数据缓存为独立于应用系统之外的外部缓存,应用系统会在运行之初挂接数据缓存,进而访问数据缓存,获得业务数据。由于数据缓存是游离于应用系统之外,不依赖于应用系统或应用程序,具备可重入性。可以根据需要将其可利用的缓存空间设置为比应用内部的缓存要大,可以保证尽可能多地缓存业务数据,并且不会因为应用系统的异常而丢失已缓存的业务数据,待网络正常后,优先将数据缓存中缓存的业务数据发送到数据服务中心(DSC),从而降低数据如业务数据丢失率,提高数据如业务数据传输的完备性;数据缓存独立于应用系统而存在,应用系统的异常不会对数据缓存中已存在的数据造成影响。应用系统重启后,挂接数据缓存,并找到上次的数据断点,以保证业务数据的接续。
图I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数据写入过程的流程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数据发送过程的流程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 图5为本发明另ー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发明ー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 :建立缓存步骤在独立于应用系统之外的内存中,创建ー块共享内存作为数据缓存;
步骤S203 :数据获取步骤应用系统启动或运行时挂接数据缓存,并访问该数据缓存获取待传输业务数据。本实施例的建立缓存步骤,优选的,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中进行。本实施的数据缓存为独立于应用系统之外的外部缓存。作为数据缓存的共享内存大小取决于硬件配置,在资源足够的前提下,该共享内存越大,可容纳的数据越多,数据的可靠性也越高。由于这块共享内存不依赖于应用系统而存在,应用系统会在运行之初挂接这块共享内存,进而访问这块共享内存,获得业务数据。由于本实施采用共享内存作为数据缓存即采用的是外部独立缓存,即便应用系统因异常重启,也不会影响该数据缓存中内容。当应用系统再次启动时,会自动挂接这块共享内存,并找到上次的数据断点,以保证业务数据的接续。为了保证业务数据的可接续性,本实施例中,数据缓存中除了存放业务数据还存放有与待传输业务数据相应设置的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应用系统启动或运行时访问保存在数据缓存中的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的缓存区域获取的数据缓存断点,并通过断点映射到对应的业务数据的物理访问地址。本实施例中,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与业务数据在数据缓存中的缓存区域循环应用模式。由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控制数据的写入和读出,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在缓存溢出时,是保留旧的业务数据,还是用新的业务数据覆盖旧的业务数据。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具有对共享内存的支持,共享内存是可被全局访问、但又不依赖于应用系统而存在的ー块物理内存。基于这点,在应用启动时,借助操作系统提供共享内存的支持接ロ,预先创建ー块共享内存,将其指定为数据缓存。本实施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由于采用共享内存作为数据缓存,数据缓存的断点不依赖于应用系统的缓存断点存储,也就是说要在应用系统以外,记录数据缓存的断点信息,这些信息不会因应用异常而丢失,而且能被应用访问到。应用系统在初始化时,首先会访问保存在作为数据缓存的共享内存中的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的缓存区域,获得当前缓存的断点,然后通过断点,映射到对应的业务数据的物理数据缓存的访问地址,从而实现缓存断点管理。本发明采用的节点映射技木,将作为数据缓存的共享内存分为两个部分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和业务数据的物理缓存。当有数据如业务数据写入数据缓存时,会先在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中创建ー个与该业务数据对应的管理节点。在管理节点中保存诸如当前数据块大小、存储位置、存储时间等信息。当读出存储在数据缓存中的业务数据时,从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中释放与该业务数据对应的管理节点。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保证数据如业务数据访问的连续性。更重要的,可以在应用重入时,准确找到上次的访问断点,包括写入断点和读出断点。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缓存数据管理时,优选启动创建和初始化外部数据缓存,如果外部数据缓存已存在,且被初始化过,则不需再创建。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主要用于无线数据通讯传输中。特别适用于利用数据传输装置(DTU)将远程終端装置(RTU)采集的数据如业务数据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传输给数据服务中心(DSC)的过程中。远程终端装置(RTU)和数据传输装置(DTU)通过本地接ロ相连接。本实施例中,远程终端装置(RTU)和数据传输装置(DTU)可采用RS232/RS485等相连接。远程终端装置(RTU)负责原始数据采集,如业务数据的采集,通过串ロ将数据发送给数据传输装置(DTU)。数据传输装置(DTU)负责与数据服务中心(DSC)的通讯,将远程終端装置(RTU)采集到的业务数据发送到数据服务中心(DSC),还可以接收数据服务中心(DSC)的指令或数据,透传给远程终端装置(RTU),完成远程终端装置(RTU)与数据服务中心(DSC)之间信息交互。远程终端装置(RTU)和数据传输装置(DTU)都是各自独立的设备。本实施例中,远程终端装置(RTU)主要负责本地数据实时采集,如业务数据的实时采集。远程终端装置(RTU) 一般不具备或只具备有限的数据存储。数据传输装置(DTU)负责将远程终端装置(RTU)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到数据服务中心(DSC)。数据传输装置(DTU)不具备数据存储功能。本实施的数据传输方法主要用于数据传输装置(DTU)将业务数据传输给数据服务中心(DSC)的过程中。如图2所示,数据传输装置(DTU)在接收在通过串ロ接收远程終端装置(RTU)的采集数据时,包括如下数据写入步骤
步骤S301 :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
步骤S303 :判断是否存在;若不存在重复步骤S301继续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若存在继续下一个步骤;
步骤S305 :挂接数据缓存;
步骤S307 :获取数据缓存的数据缓存管理表中的管理信息;
步骤S309 :初始化数据传输接ロ设备;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接ロ设备采用串ロ设备; 步骤S311 :接收远程終端装置(RTU)通过串ロ传输过来的采集数据如业务数据; 步骤S313 :将远程終端装置(RTU)通过串ロ传输过来的采集数据如业务数据写入数据缓存中;转入到步骤S311,继续接收远程終端装置(RTU)通过串ロ传输过来的采集数据如业务数据。本实施例中,写入步骤在建立缓存步骤之后。
数据传输装置(DTU)在通过串ロ接收远程終端装置(RTU)的采集数据时,的缓存控制流程会依赖于不同的应 用,有所不同。主要是指不同的业务要求,对通过串ロ传输过来的业务数据的控制机制有所不同。比如针对GPS的串口数据采集应用,可能会采用定时轮循模式;针对电梯运行状况数据,可能会采用数据中断触发方式。也就是说,不同的应用系统,对串ロ业务数据的采集实现,会各有不同。但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可以采用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如图3所示,数据传输装置(DTU)通过无线通讯将远程終端装置(RTU)的采集数据传输给数据服务中心(DSC)时,还包括如下数据发送步骤
步骤S501 :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
步骤S503 :判断是否存在;若判断不存在重复步骤S501继续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若判断存在则继续下ー步;
步骤S503 :挂接数据缓存;
步骤S507 :获取数据缓存的数据缓存管理表中的管理信息;
步骤S509 :拨号上网;
步骤S511 :读取数据缓存中存储的业务数据;
步骤S513 :判断是否读取到数据;若没有读取到数据则继续读取数据缓存中存储的业务数据;若读取到业务数据则执行下一歩;
步骤S515 :将该数据发送到数据服务中心(DSC),并继续步骤S511读取数据并读取到的业务数据发送给数据服务中心(DSC )。数据传输装置(DTU)通过无线通讯将远程終端装置(RTU)的采集数据传输给数据服务中心(DSC)时,对网络业务数据的处理会依赖于不同的应用有所不同。由于数据传输时会涉及多个任务共用本实施例的数据缓存,为避免资源访问冲突,在访问数据缓存时,设置有同步机制。在嵌入式Iinux操作系统中,可以采用互斥信号量(semop)、线程锁(pthread_mutex)、文件锁(flock)等技术,实现同步访问控制。实时操作系统则可以采用信号技术,实现同步访问控制。不论采用何种技术,本实施例采用同步访问控制保证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任务可以访问数据缓存。本发明采用的是外部独立的数据缓存,这块数据缓存是游离于应用系统之外,不依赖于应用系统或应用程序,具备可重入性。可以根据需要将其可利用的缓存空间设置为比应用内部的缓存要大,可以保证尽可能多地缓存远程終端装置(RTU)传输的业务数据,并且不会因为应用系统的异常而丢失已缓存的业务数据,待网络正常后,优先将数据缓存中缓存的业务数据发送到数据服务中心(DSC),从而降低数据如业务数据丢失率,提高数据如业务数据传输的完备性。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具有可重入独立数据缓存,数据缓存独立于应用系统而存在,应用系统的异常不会对数据缓存中已存在的数据造成影响。将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和业务数据独立于应用系统,不受应用系统的异常的影响。应用系统重启后,挂接外部本发明的数据缓存,获取数据缓存管理表中的管理信息,保证业务数据的连续性即缓存数据断点续传。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将串口数据管理独立于应用系统,以保证串口数据能被及时捕获,并保存到数据缓存中。
如图4所示,本发明ー实施例的使用上述的方法的数据传输系统100,包括远程終端装置20、数据传输装置40、数据服务中心60。远程终端装置20 :采集业务数据。数据传输装置40 :与远程终端装置20连接,接收远程終端装置20的采集业务数据并传输。数据服务中心60 :与数据传输装置40无线通讯连接、并接收该数据传输装置40传输过来的业务数。 远程终端装置(RTU)和数据传输装置(DTU)通过本地接ロ相连接。本实施例中,远程终端装置(RTU)和数据传输装置(DTU)可采用RS232/RS485等相连接。远程终端装置(RTU)负责原始数据采集,如业务数据的采集,通过串ロ将数据发送给数据传输装置(DTU)。数据传输装置(DTU)负责与数据服务中心(DSC)的通讯,将远程終端装置(RTU)采集到的业务数据发送到数据服务中心(DSC),还可以接收数据服务中心(DSC)的指令或数据,透传给远程终端装置(RTU),完成远程终端装置(RTU)与数据服务中心(DSC)之间信息交互。远程终端装置(RTU)和数据传输装置(DTU)都是各自独立的设备。本实施例中,远程终端装置(RTU)主要负责本地数据实时采集,如业务数据的实时采集。远程终端装置(RTU)—般不具备数据存储能力或只具备有限的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传输装置(DTU)负责将远程终端装置(RTU)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到数据服务中心(DSC)。数据传输装置(DTU)不具备数据存储功能。数据传输装置40包括建立缓存模块400、数据获取模块402。建立缓存模块400 :在独立于应用系统之外的内存中,创建ー块共享内存作为数据缓存。数据获取模块402:应用系统启动或运行时挂接数据缓存,并访问该数据缓存获取待传输数据。如图5所示,数据传输装置40在上述的基础上进ー步还包括数据写入模块404、数据发送模块406。数据写入模块404 :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判断数据缓存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继续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若存在则挂接数据缓存则获取数据缓存的数据缓存管理表中的管理信息;初始化数据传输接ロ设备,接收通过数据传输接ロ传输过来的业务数据,将通过数据传输接ロ传输过来的业务数据写入数据缓存中。数据传输接ロ设备本实施例中采用串ロ进行数据传输。数据发送模块406 :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判断是否存在,若判断不存在则继续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若判断存在则挂接数据缓存,获取数据缓存的数据缓存管理表中的管理信息;拨号上网,读取数据缓存中存储的业务数据;判断是否读取到数据,若没有读取到数据则继续读取数据缓存中存储的业务数据;若读取到业务数据则将该业务数据发送到数据服务中心60。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100当应用系统再次启动时,会自动挂接这块共享内存,并找到上次的数据断点,以保证业务数据的接续。为了保证业务数据的可接续性,本实施例中,数据缓存中除了存放业务数据还存放有与待传输业务数据相应设置的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
应用系统启动或运行时访问保存在数据缓存中的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的缓存区域获取的数据缓存断点,并通过断点映射到对应的业务数据的物理访问地址。本实施例中,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与业务数据在数据缓存中的缓存区域循环应用模式。由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控制数据的写入和读出,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在缓存溢出时,是保留旧的业务数据,还是用新的业务数据覆盖旧的业务数据。应用系统在初始化时,首先会访问保存在作为数据缓存的共享内存中的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的缓存区域,获得当前缓存的断点,然后通过断点,映射到对应的业务数据的物理数据缓存的访问地址,从而实现缓存断点管理。本发明采用的节点映射技木,将作为数据缓存的共享内存分为两个部分业务数 据缓存管理表和业务数据的物理缓存。当有数据如业务数据写入数据缓存时,会先在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中创建ー个与该业务数据对应的管理节点。在管理节点中保存诸如当前数据块大小、存储位置、存储时间等信息。当读出存储在数据缓存中的业务数据时,从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中释放与该业务数据对应的管理节点。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保证数据如业务数据访问的连续性。更重要的,可以在应用重入时,准确找到上次的访问断点,包括写入断点和读出断点。伴随无线网络的不断成熟和普及,无线通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数据传输,基于3G网络的高速移动数据传输应用也越来越多,数据的有效性和完备性是数据传输可靠性保证的两大方面,是这ー领域应用和推广的保障。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基于无线网络的数据通讯的可靠性。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基于无线网络,在提供数据如业务数据传输服务时,保证业务数据的完备性。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采用共享内存作为数据缓存,在独立于应用系统(软件)以外的内存中,开辟ー块足够大的共享内存,内存或共享内存大小取决于硬件配置,在资源足够的前提下,该共享内存越大,可容纳的数据越多,数据的可靠性也越高。这块共享内存不依赖于应用系统而存在,应用系统会在运行之初挂接这块共享内存,进而访问这块共享内存,获得业务数据。由于采用的是外部独立的共享内存最为数据缓存,即便应用系统因异常重启,也不会影响该数据缓存中存储的内容。当应用系统再次启动时,会自动挂接 这块共享内存,并找到上次的数据断点,以保证业务数据的接续。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独立于应用系统(软件)以外的内存中,开辟ー块足够大的共享内存做为数据缓存,在网络异常或网络连接未成功之前,尽可能多地保存远程終端装置(RTU)传输过来的数据,提高数据的完备性。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的数据缓存独立于应用系统(软件),不依赖于应用程序的,具备可重入性,如果应用系统出现异常,数据缓存不会被重新创建并初始化,进而保证数据的完备性。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缓存步骤在独立于应用系统之外的内存中,创建一块共享内存作为数据缓存;数据获取步骤应用系统启动或运行时挂接数据缓存,并访问该数据缓存获取待传输业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缓存中存放有与待传输的业务数据相应设置的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应用系统启动或运行时访问保存在数据缓存中的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获取的数据缓存断点,并通过断点映射到对应的业务数据的物理访问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缓存中的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与业务数据的缓存区域采用循环应用模式;业务数据写入到数据缓存时在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中创建一个与之对应的管理节点;读取业务数据时,从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中释放该业务数据对应的管理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节点存储有对应的业务数据的大小、存储位置、存储时间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信息;所述数据缓存访问时为同步访问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写入步骤 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 判断数据缓存是否存在; 若不存在继续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 若存在则挂接数据缓存,获取数据缓存的数据缓存管理表中的管理信息; 初始化数据传输接口设备; 接收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传输过来的业务数据,将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传输过来的业务数据写入数据缓存中。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发送步骤 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 判断是否存在;若判断不存在,则继续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 若判断存在则挂接数据缓存,获取数据缓存的数据缓存管理表中的管理信息; 拨号上网; 读取数据缓存中存储的业务数据; 判断是否读取到数据;若没有读取到数据则继续读取数据缓存中存储的业务数据; 若读取到业务数据则将该业务数据发送到数据服务中心。
7.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远程终端装置采集业务数据; 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远程终端装置连接,接收所述远程终端装置的采集业务数据并传输; 数据服务中心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无线通讯连接并接收该数据传输 装置传输过来的业务数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建立缓存模块在独立于应用系统之外的内存中,创建一块共享内存作为数据缓存;数据获取模块应用系统启动或运行时挂接数据缓存,并访问该数据缓存获取待传输业务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缓存中存放有与待传输的业务数据相应设置的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应用系统启动或运行时访问保存在数据缓存中的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获取的数据缓存断点,并通过断点映射到对应的业务数据的物理访问地址;所述业务数据写入到数据缓存时在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中创建一个与之对应的管理节点;读取业务数据时,从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中释放该业务数据对应的管理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节点存储有对应的业务数据的大小、存储位置、存储时间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信息;所述数据缓存访问时为同步访问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还接收数据服务中心的指令或数据并透传给远程终端装置;所述数据缓存中的业务数据缓存管理表与业务数据的缓存区域采用循环应用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数据写入模块 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 判断数据缓存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继续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 若存在则挂接数据缓存则获取数据缓存的数据缓存管理表中的管理信息, 初始化数据传输接口设备,接收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传输过来的业务数据,将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传输过来的业务数据写入数据缓存中; 及还包括数据发送模块 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 判断是否存在,若判断不存在则继续检查外部的数据缓存, 若判断存在则挂接数据缓存,获取数据缓存的数据缓存管理表中的管理信息, 拨号上网, 读取数据缓存中存储的业务数据; 判断是否读取到数据;若没有读取到数据则继续读取数据缓存中存储的业务数据; 若读取到业务数据则将该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服务中心。
全文摘要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包括在独立于应用系统之外的内存中,创建一块共享内存作为数据缓存;应用系统启动或运行时挂接数据缓存,并访问该数据缓存获取待传输业务数据;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的数据缓存为独立于应用系统之外的外部缓存,不依赖于应用系统或应用程序,具备可重入性,且不会因为应用系统的异常而丢失已缓存的业务数据,从而降低数据如业务数据丢失率,提高数据如业务数据传输的完备性;数据缓存独立于应用系统而存在,应用系统的异常不会对数据缓存中已存在的数据造成影响,应用系统重启后,挂接数据缓存,并找到上次的数据断点,以保证业务数据的接续。
文档编号H04L29/08GK102710774SQ20121018004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
发明者李圣哲 申请人: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