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6412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信息处理装置,并且具体而言涉及能够在成像器件处执行疏化(thinning-out)处理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方法和使得计算机执行此方法的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诸如人之类的被摄体成像以生成成像图像并且记录这个生成的成像图像的诸如数字静止相机等等之类的成像装置已普及了。另外,作为这些成像装置,为了简化用户的成像操作,具有被布置为在成像期间自动执行焦点调整的自动对焦(AF)功能的成像装置已广泛普及了。作为这种成像装置,例如,已提出了利用对比度检测方法执行自动对焦的成像装置,其中在移动焦点位置的同时对多个图像成像,并且具有最高对比度的焦点位置被看作合焦位置。另外,还提出了利用相位差检测方法执行自动对焦的成像装置,其中对经过成像透镜的光进行瞳分割(pupil-divide)以形成一对图像,并且测量所形成的图像之间的间隔(检测相位差),从而确定成像透镜的位置。另外,还提出了一种包括对比度检测方法和相位差检测方法两者的成像装置。作为这种成像装置,例如,提出了一种成像装置,其中,对于一个成像器件,设有对经过成像透镜的光进行瞳分割的像素(相位差检测像素)和用于生成成像图像的像素(图像生成像素)这两个像素(例如,参见2008-134389号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

发明内容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对一个成像器件设有相位差检测像素和图像生成像素这两个像素,从而,基于从此成像器件读出的信号可以执行对比度检测方法和相位差检测方法两者。另外,在利用诸如CMOS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之类的X-Y地址传感器实现此成像器件的情况下,可执行以行为单位的读出。也就是说,当对诸如实时取景图像(监视图像)之类的不必具有高分辨率的图像成像时,通过执行疏化读出可以提高读出速度(帧速率)。然而,在此疏化读出中,在执行疏化以读出许多相位差检测像素时,相位差检测像素的百分比增大。在相位差检测像素的百分比增大时,相位差检测像素的位置的像素值的插补处理增加,从而图像质量(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质量)劣化。另一方面,在执行疏化以减少相位差检测像素时,虽然相位差检测的精度劣化,但像素值的插补处理减少了,从而图
像质量改善。也就是说,希望适当地设定疏化处理以既满足图像质量又满足合焦性能。已发现,当从成像器件读出信号时,希望适当地设定疏化处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是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方法和使计算机执行此方法的程序,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由成像器件生成的图像中包括的被摄体的运动,该成像器件包括生成被布置为通过相位差检测执行合焦判定(focusdetermination)的信号的多个相位差检测像素以及生成被布置为生成图像的信号的多个图像生成像素;以及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确定在从成像器件读出信号时的疏化处理。从而,提供了如下作用:根据被摄体的运动确定包括相位差检测像素和图像生成像素的成像器件的疏化处理。另外,在此第一实施例中,疏化处理可包括被布置为利用从包括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一处理,以及被布置为利用仅从不包括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二处理;其中确定单元在合焦判定期间检测単元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以阈值为基准较大时确定第一处理作为疏化处理,并且在被摄体的运动以阈值为基准较小时确定第二处理作为疏化处理。从而,提供了如下作用:当被摄体的运动以阈值为基准较大时,设定从包括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信号的第一处理,而当被摄体的运动以阈值为基准较小时,设定仅从不包括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信号的第二处理。另外,在此第一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还可包括:对焦控制(focusing control)単元,被配置为在第一处理被确定时基于通过相位差检测进行的合焦判定来执行对焦控制,并且在第二处理被确定时基于通过对比度检测进行的合焦判定来执行对焦控制。从而,在第一处理被确定吋,基于通过相位差检测进行的合焦判定来执行对焦控制,而在第二处理被确定时,基于通过对比度检测进行的合焦判定来执行对焦控制另外,在此第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处理中要读出的行之间的间隔和在第二处理中要读出的行之间的间隔可以是相同的。从而,提供了如下作用:在第一处理和第二处理中,在行之间间隔相同的情况下读出信号,并且通过相似的信号处理生成成像图像。另外,在此第一实施例中,确定单元可在运动图像的成像操作被执行时,不管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的如何,确定被布置为利用仅从不包括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三处理。从而,提供了如下作用:当执行运动图像的成像操作时,确定第三处理为疏化处理。另外,在此第一实施例中,疏化处理可包括被布置为利用从包括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一处理,以及被布置为利用仅从不包括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二处理;其中第三处理是被配置为在不包括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中将要检测的来自具有被摄体光的相同波长的像素的信号在读出前相加以使得在第三处理中要读出的行的数目和在第一处理中要读出的行的数目相等的疏化处理。从而,提供了如下作用:在第三处理中,要检测的来自具有相被摄体光的相同波长的像素的信号在读出前被相加以使得在第三处理中要读出的行的数目和在第一处理中要读出的行的数目相等。另外,在此第一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还可包括:操作接受単元,被配置为接受对焦模式指定操作;其中确定单元不管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如何,基于所接受的指定操作来确定疏化处理。从而,提供了如下作用:在接受了用户的对焦模式指定操作的情况下,不管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如何,基于所接受的指定操作确定疏化处理。另外,在此第一实施例中,疏化处理可包括被布置为利用从包括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一处理,以及被布置为利用仅从不包括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二处理;其中确定单元在针对高速合焦的对焦模式被指定时确定第一处理作为疏化处理,并且在认为图像质量优先于高速合焦的对焦模式被指定时确定第二处理作为疏化处理。从而,提供了如下作用:在针对高速合焦的对焦模式被指定的情况下,第一处理被确定为疏化处理,并且在认为图像质量优先于高速合焦的对焦模式被指定的情况下,第二处理被确定为疏化处理。另外,在此第一实施例中,疏化处理可包括作为预定的疏化处理的第四处理,以及在要读出的信号的相位差检测像素的信号百分比上低于第四处理的第五处理;其中确定单元在合焦判定期间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以阈值为基准较大时确定第四处理作为疏化处理,并且在被摄体的运动以阈值为基准较小时确定第五处理作为疏化处理。从而,提供了如下作用:当被摄体的运动以阈值为基准较大时,作为预定的疏化处理的第四处理被设定为疏化处理,而当被摄体的运动以阈值为基准较小时,在相位差检测像素的信号百分比上低于第四处理的第五处理被设定为疏化处理。根据本技术,可以获得优良效果,S卩,可以适当地设定在从成像器件读出信号时的疏化处理。


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内部配置的示例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关于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对成像器件设置的像素的布置的示例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生成像素和相位差检测像素的截面构造的示例和像素接收到的被摄体光的示意图;图5A和5B是示出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读出模式确定单元确定在全像素读出模式中成像的情况下的信号读出示例的示意图;图6A和6B是示出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读出模式确定单元确定在相位差疏化模式中成像的情况下的信号读出示例的示意图;图7A和7B是示出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读出模式确定单元确定在对比度疏化模式中成像的情况下的信号读出示例的示意图;图8A和8B是示出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读出模式确定单元确定在运动图像疏化模式中成像的情况下的信号读出示例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运动向量检测单元计算出的面内MV总和(in-plane MV summation)与读出模式确定单元确定的读出模式(对比度疏化模式或相位差疏化模式)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1OA和IOB是指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读出模式确定单元设定的读出模式中的每种模式的特征的示意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读出模式确定处理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并且图12A和12B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运动向量检测单元计算出的面内MV总和与读出模式确定单元确定的焦点调整时的读出模式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描述用于实现本技术的模式(以下称为实施例)。将根据以下顺序进行描述。1.第一实施例(成像控制:根据被摄体的运动切換焦点调整时的读出模式的示例)2.第二实施例(成像控制:根据被摄体的运动切换焦点调整时的焦点调整方法的示例)1.第一实施例成像系统的内部配置示例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10的内部配置的示例的示意图。此成像系统10包括成像装置100和可换透镜170。注意,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假定成像系统10是单镜头反光相机,其透镜可更换,由此来对图像成像。注意,在图1中,为了便于描述,将省略在对图像成像时不经常使用的内部配置(例如关于闪光灯的配置)。另外,为了便于描述,关于透镜的驱动,图1只示出了关于对焦透镜的驱动的配置,而将省略关于变焦透镜的驱动的配置。成像装置100对被摄体成像以生成图像数据(数字数据),并将这个生成的图像数据作为图像内容(静止图像内容或运动图像内容)记录。注意,以下,将主要示出静止图像内容(静止图像文件)被记录作为图像内容(图像文件)的示例。此成像装置100包括快门单元112、成像器件113、AFE (模拟前端)114、图像处理电路115以及相位差计算电路151。另外,成像装置100包括图像存储器119、电池121、电源电路122、通信I/F (接ロ)123、卡I/F 124以及存储卡125。此外,成像装置100包括VRAM(视频随机访问存储器)126、IXD (液晶显示器)127、操作単元128以及快门驱动控制单元131。另外,成像装置100包括快门驱动电机(Ml) 132、光圈驱动控制单元133、对焦驱动控制单元134、主控制单元136以及连接端子161至163。快门单元112利用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幕帘执行输入到成像器件113的来自被摄体的入射光的光路的打开和遮蔽,并且被快门驱动电机(Ml) 132驱动。另外,快门单元112在光路被打开的情况下将来自被摄体的入射光提供到成像器件113。成像器件113执行从来自被摄体的入射光到电信号的光电转换,并且接收来自被摄体的入射光以生成模拟电信号。另外,成像器件113例如是由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实现的。在成像器件113中,排列了生成用于基于接收到的被摄体光生成成像图像的信号的像素(图像生成像素)和生成用于执行相位差检测的信号的像素(相位差检测像素)。另外,在成像器件113中,作为图像生成像素,部署了利用透过红(R)光的彩色滤光器接收红光的像素(R像素)和利用透过绿(G)光的彩色滤光器接收绿光的像素(G像素)。另外,在成像器件113中,除了 R像素和G像素以外,作为图像生成像素,还部署了利用透过蓝(B)光的彩色滤光器接收蓝光的像素(B像素)。注意,将參考图4描述成像器件113。成像器件113将通过该光电转换生成的电信号(模拟图像信号)提供给AFE 114。AFE 114使从成像器件113提供来的模拟图像信号经历预定的信号处理,例如使模拟图像信号经历诸如噪声去除和信号放大等等之类的信号处理。AFE 114将经历了信号处理的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生成数字图像信号。另外,AFE 114基于从主控制单元136提供来的基准时钟生成关于成像器件113的成像操作的定时脉冲,并将所生成的该定时脉冲提供给成像器件113。另外,AFE 114与所生成的该定时脉冲同步地提供与成像器件113的操作有关的信号,例如主控制单元136设定的成像器件113的曝光操作的开始或结束通知,或者成像器件113的每个像素的输出选择的通知。此AFE 114将所生成的数字图像信号(像素值)提供给图像处理电路115和相位差计算电路151。图像处理电路115使从AFE 114提供来的图像信号经历预定的信号处理以校正图像信号。此图像处理电路115例如执行黑电平校正、缺陷校正、浓淡补偿、混色校正、去马赛克处理、白平衡校正、伽玛校正等等。图像处理电路115将经历了对于在对比度计算电路152处检测对比度所必要的处理(例如黑电平校正、缺陷校正、浓淡补偿、白平衡校正)的信号提供给对比度计算电路152。另外,图像处理电路115将经历了显示或记录成像图像所必要的处理(例如上述所有校正)的信号提供到图像存储器119。另外,图像处理电路115在成像图像向存储卡125的记录处理、记录的图像的播放处理等等时,执行图像的编码处理或恢复处理。例如,在将按时序列连续成像的图像(帧)保存为运动图像的情况下,图像处理电路115从帧之间的差异检测运动向量,并且利用这个检测到的运动向量根据帧间预测执行编码处理。相位差计算电路151基于从AFE 114提供来的从相位差检测像素生成的图像信号利用相位差检测方法检测焦点的偏移。这里提到的相位差检测方法是用于通过对经过成像透镜的光进行瞳分割以形成一对图像并且测量形成的图像之间的间隔(图像之间的偏移量)(检测相位差)来检测合焦程度的焦点检测方法。此相位差计算电路151为了执行自动对焦(AF)执行用于检测要合焦的对象的焦点的偏移的计算,并将关于检测到的焦点的信息提供给主控制单元136。对比度计算电路152基于从图像处理电路115提供来的图像信号判定是否通过对比度检测方法合了焦。这里,根据对比度检测方法的焦点检测是用于在每次将对焦透镜移动少许的同时对图像成像并且确定具有最高对比度的图像的成像位置为合焦位置的焦点检测方法。此对比度计算电路152将具有最高对比度的图像的成像位置的信息、用于检测具有最高对比度的图像的对焦透镜的驱动信息等等提供给主控制单元136。图像存储器119临时保存从图像处理电路115提供来的图像信号。另外,此图像存储器119被用作工作区域,用于根据来自主控制单元136的控制信号对图像信号执行预定的处理。注意,此图像存储器119临时保存从存储卡125读出的图像信号。电池121提供用于操作成像系统10的电力,并且例如是由诸如镍氢电池之类的二次电池构成的。另外,电池121向电源电路122提供电力。电源电路122将从电池121提供来的电力转换成用于操作成像系统10中的单元的电压。例如,此电源电路122在主控制单元136以5V的电压操作时生成5V的电压,并将所生成的电压提供给主控制单元136。另外,电源电路122将所生成的电压提供给成像系统10中的单元。注意,图1以部分省略的方式示出了从电源电路122到单元的电源线。通信I/F 123是使能外部装置与主控制单元136之间的数据传送的接口。卡I/F 124是使能存储卡125与主控制单元136之间的数据传送的接口。
存储卡125是用于保存图像信号的存储介质,并且保存经由卡I/F 124提供的数据。VRAM 126是临时保存要在IXD 127上显示的图像的缓冲存储器,并且将保存的该图像提供给IXD 127。IXD 127基于主控制单元136的控制显示图像,并且例如是由彩色液晶面板构成的。此IXD 127显示成像的图像、记录的图像、模式设定画面等等。操作单元128接受用户的操作,并且在例如快门按钮(图中未示出)被按压的情况下,将通知该按压的信号提供给主控制単元136。另外,操作単元128将与用户的操作有关的信号提供给主控制単元136。快门驱动控制单元131基于从主控制单元136提供来的快门控制信号生成用于驱动快门驱动电机(Ml) 132的驱动信号,并将所生成的驱动信号提供给快门驱动电机(Ml)132。快门驱动电机(Ml) 132是基于从快门驱动控制单元131提供来的驱动信号驱动快门单元112的电机。光圈驱动控制单元133基于从主控制单元136提供来的关于光圈的信息生成用于控制光圈的驱动的信号(光圈驱动控制信号),并将所生成的该光圈驱动信号经由连接端子161提供给可换透镜170。主控制单元136控制成像装置100的单元的操作,并且例如是由包括其中存储控制程序的ROM的微计算机构成的。对焦驱动控制単元134基于从主控制单元136提供来的关于对焦的信息生成指示透镜的驱动量的驱动量信号。此对焦驱动控制単元134将所生成的该驱动量信号经由连接端子163提供给可换透镜170。包括多个透镜的可换透镜170聚集由成像装置100成像的图像的光并且根据聚集的光在成像面上生成图像。此可换透镜170包括光圈驱动机构181、光圈驱动电机(M3) 182、透镜位置检测单元183、透镜驱动机构184、透镜驱动电机(M4)185以及相机镜筒190。另夕卜,相机镜筒190包括光圈191和透镜组194。注意,对于透镜组194,为了便于描述,只示出了变焦透镜192和对焦透镜193。光圈驱动机构181基于经由连接端子161提供来的光圈驱动控制信号生成用于驱动光圈驱动电机(M3) 182的驱动信号。此光圈驱动机构181将所生成的该驱动信号提供给光圈驱动电机(M3) 182。光圈驱动电机(M3) 182是用于基于从光圈驱动机构181提供来的驱动信号驱动光圈191的电机。此光圈驱动电机(M3) 182通过驱动光圈191来改变光圈191的光圈直径。透镜位置检测单元183检测透镜组194的变焦透镜192和对焦透镜193的位置。此透镜位置检测单元183将关于检测到的该位置的信息(透镜位置信息)经由连接端子162提供给成像装置100。透镜驱动机构184基于经由连接端子163提供来的驱动量信号生成用于驱动透镜驱动电机(M4)185的驱动信号。此透镜驱动机构184将所生成的该驱动信号提供给透镜驱动电机(M4)185。透镜驱动电机(M4) 185是用于基于从透镜驱动机构184提供来的驱动信号驱动对焦透镜193的电机。此透镜驱动电机(M4) 185通过驱动对焦透镜193来调整焦点。相机镜筒190是安装可换透镜170中的构成透镜组194的透镜的部分。光圈191是用于调整要输入到成像装置100的来自被摄体的入射光的光量的遮蔽物。变焦透镜192通过在光轴方向上在相机镜筒190内移动以改变焦距来调整成像图像中包括的被摄体的倍率。对焦透镜193通过在光轴方向上在相机镜筒190内移动来调整焦点。接下来,将參考图2描述成像系统10的功能配置。成像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图2是示出关于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10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成像系统10包括对焦透镜210、成像器件220、RAW校正处理单元230、相机信号处理单元235、相位差检测单元240以及对比度检测单元250。另外,成像系统10包括运动向量检测单元260、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以及透镜驱动控制单元280。另外,成像系统10包括图像显示处理单元292、显示单元293、图像输出处理单元294、输出单元295、图像记录/播放处理单元296、记录单元297、操作接受单元298以及控制单元299。对焦透镜210是用于通过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来调整焦点的透镜,并且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对焦透镜193。成像器件220通过执行从来自被摄体的入射光到电信号的光电转换来生成图像信号。在此成像器件220中,部署了图像生成像素和相位差检测像素。注意,由这些像素生成的模拟图像信号经历由相关双采样(CDS)电路或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等等进行的噪声去除或信号放大。所生成的模拟图像信号经历A/D转换,并且被提供给RAW校正处理单元230和相位差检测单元240。注意,成像器件220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成像器件113。另外,成像器件220基于从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提供来的读出模式设定要读出信号的行和不读出信号的行,并且从被设定为要读出信号的行的行的每个像素读出信号。RAW校正处理单元230使从成像器件220提供来的图像信号经历诸如黑电平调整、像素缺陷处理、白平衡调整、浓淡校正处理之类的校正。也就是说,RAW校正处理单元230执行使得实时处理能够进行的各种类型的校正处理。此RAW校正处理单元230将经历了校正的图像数据(RAW数据)提供给相机信号处理单元235和对比度检测单元250。 相机信号处理单元235使从RAW校正处理单元230提供来的RAW数据经历诸如像素插补处理、顔色校正处理、边缘校正、伽玛校正、分辨率转换之类的相机信号处理。相机信号处理单元235将经历了处理的数据(图像数据)提供给运动向量检测单元260、图像显示处理单元292、图像输出处理单元294和图像记录/播放处理单元296。注意,RAW校正处理单元230和相机信号处理单元235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图像处理电路115。相位差检测单元240基于成像器件220中的相位差检测像素的信号(像素值)利用相位差检测判定要合焦的对象是否合焦。相位差检测单元240计算焦点偏移量(离焦量),并将指示计算出的离焦量的信息(例如指示偏移像素数的值)提供给透镜驱动控制单元280。注意,相位差检测单元240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相位差计算电路151。对比度检测单元250基于从RAW校正处理单元230提供来的RAW数据判定是否通过对比度检测方法合了焦。例如,对比度检测单元250检测为了合焦判定而成像的多个图像中具有最高对比度的图像成像时的透镜位置,并将用于将焦点移动到检测出的透镜位置的信息提供给透镜驱动控制单元280。注意,对比度检测单元250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对比度计算电路152。运动向量检测单元260基于从相机信号处理单元235提供来的图像数据检测被摄体的运动。例如,运动向量检测单元260通过检测图像中成像的每个对象的运动向量来检测被摄体的运动。运动向量检测单元260保存时序列中的上一个成像的图像(帧)的图像数据,并且通过将此图像数据与从RAW校正处理单元230提供来的最新帧的图像数据相比较来检测被摄体的偏移。运动向量检测单元260随后计算指示出检测到的偏移量的运动向量。注意,运动向量检测单元260对运动向量的计算例如是利用块匹配方法之类来执行的。注意,运动向量检测单元260对运动向量的检测与在运动图像压缩时的帧间预测中要计算的运动向量相同。因此,运动向量的检测是在成像装置100中的执行运动图像压缩处理(图1中的图像处理电路115)的电路处执行的。运动向量检测单元260将指示从图像数据检测到的运动向量(MV)的总和(整个图像的运动)的信息(面内MV总和信息)提供给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注意,运动向量检测单元260是检测单元的示例。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确定在从成像器件220的每个像素读出信号时的读出样式(读出模式)。此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基于来自控制单元299的命令和来自运动向量检测单元260的面内MV总和信息确定读出模式。在从控制单元299提供来运动图像成像命令的情况下,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确定在读出模式中的用于对运动图像成像的模式(运动图像疏化模式)中执行成像。另外,在快门按钮被按压,并且静止图像成像命令被从控制单元299提供来的情况下,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确定在读出模式中的用于对静止图像成像的图像(全像素读出模式)中执行成像。注意,对于在对静止图像成像时调整焦点的定时(例如快门按钮被按压之前的时段),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利用来自运动向量检测单元260的面内MV总和信息确定读出模式。在焦点调整时指示面内MV总和信息的值以预定阈值为基准较大的情况下,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确定在读出模式中的用于利用相位差检测方法执行焦点检测的模式(相位差疏化模式)中执行成像。另外,在焦点调整时指示面内MV总和信息的值以预定阈值为基准较小的情况下,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确定在读出模式中的用于利用对比度检测方法执行焦点检测的模式(对比度疏化模式)中执行成像。注意,将在图8中描述运动图像疏化模式,将在图5中描述全像素读出模式,将在图6中描述相位差疏化模式,并且将在图7中描述对比度疏化模式,从而这里将省略对其的描述。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将指示所确定的读出模式的信息(读出模式信息)提供给成像器件220和透镜驱动控制单元280。注意,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是确定单元的示例。透镜驱动控制单元280控制对焦透镜210的驱动。透镜驱动控制单元280基于从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提供来的读出模式信息、从相位差检测单元240提供来的信息以及从对比度检测单元250提供来的信息驱动对焦透镜210以合焦。例如,在指示对比度疏化模式的读出模式信息被提供来的情况下,透镜驱动控制単元280基于从对比度检测单元250提供来的信息来使得合焦。另外,在指示相位差疏化模式的读出模式信息被提供来的情况下,透镜驱动控制单元280优先使用从相位差检测单元240提供来的信息来使得合焦。注意,在指示相位差疏化模式的读出模式信息被提供来的情况下,当相位差检测困难时(例如要合焦的对象的亮度较低),透镜驱动控制单元280基于从对比度检测单元250提供来的信息来使得合焦。注意,将在图5至10中详细描述读出模式与合焦判定方法(焦点判定方法)之间的关系,从而这里省略详细描述。注意,相位差检测单元240、对比度检测单元250和透镜驱动控制单元280是对焦控制单元的示例。图像显示处理单元292生成要在显示单元293上显示的图像(显示图像),并将所生成的图像数据提供给显示単元293。显示单元293显示从图像显示处理单元292提供来的图像(成像图像)。显示单元293例如显示监视图像(实时取景图像)、记录単元297中记录的图像的播放图像,等等。此显示单元293例如是用彩色液晶面板实现的。注意,显示单元293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LCD 127。图像输出处理单元294生成要输出到成像装置100的外部装置的图像,并将所生成的图像数据提供给输出単元295。输出单元295将图像输出到成像装置100的外部装置。例如,在提供HDMI (高清晰度多媒体接ロ)标准连接器的情况下,输出单元295以符合此标准的数据格式输出从图像输出处理单元294提供来的数据。图像记录/播放处理单元296通过使从相机信号处理单元235提供来的数据经历压缩数据量的处理(编码处理)来生成要记录在记录单元297中的记录图像数据。例如,图像记录/播放处理单元296在记录静止图像的情况下按JPEG (联合图像专家组)体系执行压缩处理,并且在记录运动图像的情况下按MPEG(运动图片专家组)体系执行压缩处理。图像记录/播放处理单元296将所生成的记录图像数据提供到记录单元297中,并且使得记录单元297记录它。另外,在播放记录单元297中记录的记录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图像记录/播放处理単元296使从记录単元297提供来的记录图像数据经历用于恢复图像的处理(恢复处理)以生成播放图像数据。所生成的播放图像数据被提供给图像显示处理单元292或图像输出处理单元294,播放图像数据在显示単元293上的显示或者向外部装置的输出被执行。注意,在图2中省略了对关于播放的信号线的描绘。记录单元297将从图像记录/播放处理单元296提供来的记录图像数据作为图像内容(图像文件)记录。例如,对于此记录单元297,可以采用可移除记录介质(单个或多个记录介质),例如盘(比如DVD (数字多功能盘)等)、半导体存储器(比如存储卡)等等。另外,这些记录介质可被容纳在成像装置100中,或者可与成像装置100脱离。注意,记录单元297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存储卡。操作接受単元298接受用户的操作,并且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操作単元128。例如,在接受了用于设定成像模式(静止图像成像模式(静止图像模式)或运动图像成像模式(运动图像模式))的选择操作的情况下,此操作接受単元298将通知该选择操作的信号提供给控制単元299。另外,在对静止图像成像时接受了设定对焦控制模式(自动、高速AF模式、高质量AF(低速AF)模式)的选择操作的情况下,操作接受单元298将通知该选择操作的信号提供给控制单元299。另外,在快门按钮(未示出)被按压的情况下,操作接受单元298将通知该按压的信号提供给控制单元299。控制单元299控制成像装置100中的单元的操作。注意,图2只示出了与读出模式的确定有关的信号线,而省略了其他的。例如,在用户设定了成像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99将通知所设定的该成像模式的信号提供给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另外,在用户设定了用于调整焦点的模式(对焦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99将通知所设定的该对焦模式的信号提供给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另外,在快门按钮被按压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99将通知该按压的信号提供给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成像器件中的像素的布置示例图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对成像器件220设置的像素的布置的示意图。在图3中,将在以垂直方向为Y轴并且水平方向为X轴假定X-Y轴的情况下进行描述。另外,在图中,左下角被看作X-Y轴中的原点,从下往上的方向将被看作Y轴中的正侦U,并且从左往右的方向将被看作X轴中的正侧。另外,让我们假定此成像器件220中的信号读出方向是X轴方向(以行为单位的读出),并且在执行疏化读出的情况下,疏化是以行为单位执行的。在图3中,为了便于描述,将利用构成成像器件220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12行乘16列的像素)的区域(区域310)进行描述。注意,成像器件220中的像素布置是这样的布置:其中,区域310中所示的像素布置的一部分像素(6行乘8列的像素)的区域(区域311)被看作一个单位,并且与此单位相对应的像素布置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重复。在图中,用一个方形图示一个像素。注意,在图中,图像生成像素是以其中指示了表示所设置的彩色滤光器的标记(R/G/B)的方形来图示的。具体而言,R像素321指示利用透过红(R)光的彩色滤光器接收红光的像素(R像素),并且B像素323指示利用透过蓝(B)光的彩色滤光器接收蓝光的像素(B像素)。另外,G像素322指示利用透过绿(G)光的彩色滤光器接收绿光的像素(G像素)。另外,相位差检测像素是以附有白色矩形的灰色方形来图示的。注意,相位差检测像素中的白色矩形指示光接收元件接收入射光的一侧(未覆盖有用于执行瞳分割的遮光层的一侧)。现在,将描述图3中所示的相位差检测像素(右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325、左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326)。右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325是这样的相位差检测像素:其中,形成遮光层以遮蔽经过要输入到右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325的微透镜的被摄体光的出射瞳的右侧的被摄体光。也就是说,此右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325遮蔽被瞳分割到出射瞳的左和右(X轴方向的正侧和负侧)的光的右侧光,并且接收左侧瞳分割光。左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326是这样的相位差检测像素:其中,形成遮光层以遮蔽经过要输入到左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326的微透镜的被摄体光的出射瞳的左侧的被摄体光。也就是说,此左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326遮蔽被瞳分割到出射瞳的左和右(X轴方向的正侧和负侧)的光的左侧光,并且接收右侧瞳分割光。另外,左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326与右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325被用作ー对,从而形成ー对图像。现在,将描述成像器件220中的像素的布置。注意,将着眼于作为重复的布置単位的区域311进行描述。区域311的像素的布置如图3中所示是由三种类型的行(Gr行、Gb行和AF行)构成的。Gr线(Gr行331、333和335)是在行方向上交替部署R像素321和G像素322的行,并且Gb行(Gb行334和336)是在行方向上交替部署G像素322和B像素323的行。另夕卜,AF行(AF行322)是在在行方向上交替部署G像素322和B像素323的行(Gb行)中,取代一部分G像素322部署右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325或左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326。注意,为了以适当的精度执行瞳分割,希望右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325和左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326之间的间隔(以夹在这两个像素之间的方式部署的图像生成像素的数目)较小。因此,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右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325和左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326是以夹着ー个B像素323的方式部署的。另外,区域311的行被部署成使得在行方向上相邻的区域的行是相同的行。也就是说,在成像器件220中,在与读出方向(行方向)正交的方向(列方向)上交替部署了只部署图像生成像素的多行(Gr行和Gb行)和部分部署相位差检测像素的一行(AF行)。图4示出了连续的只有图像生成像素的数目是五行的示例。注意,在连续的图像生成像素的行中,图像生成像素是按拜耳阵列定位的。注意,对于成像器件220中的像素的布置,可以设想其他各种样式。在像素的布置中,必须交替部署其中只部署了图像生成像素的多行和其中部分部署了相位差检测像素的一行。也就是说,在图3中,虽然包括一行AF行的六行乘八列的像素的区域(区域311)被看作単位,但也可设想进一步增加Gr行和Gb行以扩大AF行的间隔的情況,或者増加列方向上的像素以扩大一对相位差检测像素的间隔的情况,等等。另外,如图3中所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虽然是在仅示出一对右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和左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的情况下进行描述的,但像素的布置不限于此。也可设想部署被瞳分割到出射瞳的上侧和下侧(Y轴方向上的正侧和负侧)的一对相位差检测像素(上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下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在部署被上下瞳分割的相位差检测像素的情况下,像素被布置成检测图像的列方向上的偏移,并且在列方向上的一列中排列。注意,既布置了一对右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和左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又布置了一对上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和下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从而,在用ー对难以检测出相位差的情况下,由另ー对来补充,从而,改善了根据相位差的检测的精确度。另外,即使在上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和下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与右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和左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一起被布置的情况下,也是交替部署了部署图像生成像素的多行和部分部署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接下来,将利用图中所示的B像素、右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和左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的截面构造来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生成像素的截面构造和相位差检测像素的截面构造。接下来,将參考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生成像素的截面构造和相位差检测像素的截面构造。图像生成像素和相位差检测像素的截面构造示例图4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生成像素和相位差检测像素的截面构造和像素接收的被摄体光的示例的示意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包括右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325和左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326的AF行332的四个像素的截面构造以及从这些像素看来是光圈形状的出射瞳(出射瞳340)。注意,出射瞳原本是近似圆形的形状,但为了便于描述,图4示出了 Y轴方向缩短的出射瞳(椭圆形)。注意,图4示出了以水平方向为X轴方向并且以垂直方向为Z轴方向的截面构造。另外,在图4中,将描述成像器件220的中央附近(轴上)的图像生成像素和相位差检测像素的截面构造。在图4中,作为四个像素的截面构造,按从左起的顺序,示出了右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325、B像素323、左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326和B像素323的截面构造。注意,像素的截面构造仅在彩色滤光器的颜色和配线层(wiring layer)的形状上有不同,从而在图中,将描述右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325的截面构造,并且其他像素将着眼于其差异来描述。关于右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325的截面构造,示出了片上透镜351、W滤光器352、配线层354和光接收元件355。片上透镜351是用于将被摄体光聚集在光接收元件355中的微透镜。注意,在成像器件220中,对于所有像素设置了具有相同物理配置(直径和曲率)的片上透镜。也就是说,右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325的片上透镜351是与B像素323和左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326的片上透镜相同的片上透镜。W滤光器352是透过可见光区域中的光、但吸收其他波长的光的滤光器(W滤光器),并且是对相位差检测像素设置的片上彩色滤光器(0CCF;片上彩色滤光器)。注意,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假定对相位差检测像素(右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和左开口相位差检测像素)设置W滤光器作为彩色滤光器。注意,部署W滤光器352的层是设置彩色滤光器的层,并且在图像生成像素中,对于此层设置透过像素接收的光的颜色(R、G、B)的滤光器。配线层353和354是用于连接像素中的电路的配线层(金属层)。图4示出了对于光轴以层状部署三层的配线。现在,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让我们假定,在片上透镜351与光接收兀件355之间,按从更接近片上透镜351 —侧起的顺序,将称为第一金属、第二金属和第三金属。第二金属和第三金属被用作使像素中的每个电路的电信号通过的配线,并且第一金属被用作地。注意,第一金属还用作遮光层,用于防止没有透过其像素的片上透镜的光在其像素的光接收元件处被接收。现在,将描述配线层353与配线层354之间的差异。在配线层354中,第三金属突出以覆盖光接收元件355的左半部。根据此突出,经过了出射瞳340的右半部(Lr 347)的被摄体光(经过两条点划线(线343和线344)之间的被摄体光)被遮蔽,并且不在光接收元件355处被接收。另一方面,配线层353的第三金属不被部署在从片上透镜351到光接收元件355的被摄体光的光路上,而是被部署在此光路的周围。从而,经过了出射瞳340的左半部(LI 346)的被摄体光(经过两条虚线(线341和线342)之间的被摄体光)不被遮蔽,并且在光接收元件355处被接收。这样,光接收元件355的光接收面被覆盖以最接近光接收元件355的金属层(第三金属),从而分离来自出射瞳的左侧部分的光束和来自右半部的光束(瞳分割)。
注意,在B像素323中,第三金属覆盖光接收元件355,从而不突出。因此,经过了出射瞳340的右半部(Lr 347)的被摄体光和经过了左半部(LI 346)的被摄体光都可被接收。另外,在左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326中,第三金属突出以覆盖光接收元件的右半部。根据此突出,经过了出射瞳340的左半部(LI 346)的被摄体光被遮蔽。 光接收元件355将接收到的光转换成电信号(光电转换),从而生成具有与接收到的光的量相应的强度的电信号。此光接收兀件355例如由光电ニ极管(PD)构成。注意,在成像器件220中,光接收元件的大小对于所有像素都是相同的。具体而言,相位差检测像素的光接收元件和图像生成像素的光接收元件具有相同的大小,并且在成像器件220中,具有相同大小的像素以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具有相等间隔的方式相邻部署。这样,在相位差检测像素中,用第三金属覆盖光接收元件,防止对来自出射瞳的特定区域的光的接收,从而执行瞳分割。注意,虽然在图4中描述了左和右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的截面构造,但在上和下开ロ相位差检测像素的情况下,第三金属凸出以覆盖光接收元件的下半部或上半部。注意,图4示出了成像器件220的中央附近(轴上)的图像生成像素和相位差检测像素的截面构造的示例。然而,用于相位差检测像素执行瞳分割的第三金属的突出程度依据图像高度和瞳距离而变化。在图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要输入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主光线的角度变化。因此,成像器件被生成为根据主光线的角度改变第三金属的突出程度(以使得主光线照耀在第三金属的突出侧的边缘上),并且对于每个图像高度适当地接收经过了出射瞳340的右半部或左半部的光。注意,即使在瞳距离变化的情况下,主光线的角度变化,从而,成像器件被生成为应对多个可换透镜,并且对于每个图像高度在多个瞳距离上适当地接收经过了出射瞳340的右半部或左半部的光。接下来,将參考图5至8描述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确定的读出模式中的每种模式。全像素读出模式的读出示例图5A和5B是示出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确定在全像素读出模式中成像的情况下的信号读出示例的示意图。图5A示出了 24行X 13列的像素(区域411),并且示出了在全像素读出模式中读出信号时从其读出信号的像素的位置。另外,图5B示出了指示从在全像素读出模式中读出的信号生成的成像图像的大小的多个像素(区域415)。注意,在图5A至图SB中,从其读出信号的像素是以与图4相同的方式图示的,而不从其读出信号的像素是用附有交叉阴影的矩形图示的。如图5A中的区域411中所示,在全像素读出模式中,从图像生成像素和相位差检测像素的所有像素读出信号。具体而言,如图5B中的区域415中所示,在全像素读出模式中,从24行X 13列的像素(区域411)的信号(像素值)生成24行X 13列的像素数的数据。相位差疏化模式中的读出示例图6A和6B是示出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确定在相位差疏化模式中成像的情况下的信号的读出示例的示意图。
注意,在图6A和6B中,与图5A—样,将利用24行X 13列的像素的区域来进行描述。图6A与图5A—样示出了 24行X 13列的像素(区域421),并且示出了在相位差疏化模式中读出信号时从其读出信号的像素的位置。注意,在图6A中,从其读出信号的像素是以与图4相同的方式图示的,而不从其读出信号的像素是用附有交叉阴影的矩形(矩形422)图示的。另外,图6B示出了多个像素(区域425),这多个像素示意性地示出了从在图6A中的区域421中读出的信号生成的成像图像的大小。如图6B中的区域421中所示,在相位差疏化模式中,每隔两行读出信号(三行中读出一行的垂直1/3疏化)以读取包括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AF行)。在图6B中所示的区域421中,读出第2、第5、第8、第11、第14、第17、第20和第23行。这样,读出的行的数目减少到1/3,从而用于信号读出的时间与图5A和5B中的全像素读出模式相比变成大约1/3。也就是说,能够以全像素读出模式的三倍速度读出一帧内的所有视场角的数据。从而,如图6B中的区域425中所示,在相位差疏化模式中,从24行X13列的像素(区域421)的信号生成8行X 13列的像素的数据。注意,读出的信号的相位差检测像素的信号(像素值)在相位差检测单元240处用于相位差检测。另一方面,图像生成像素的信号(像素值)被提供给RAW校正处理单元230,并且经历用于成像图像(实时取景图像)的显示或者在运动向量检测单元260处对运动向量的检测的图像校正处理。也就是说,在相位差疏化模式中,利用从包括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生成图像。注意,在不利用相位差检测方法执行合焦判定的情况下(例如,在被摄体较暗从而未检测到相位差的情况下),对比度检测单元250利用图像生成像素的像素值执行根据对比度检测方法的焦点检测。对比度疏化模式中的读出示例图7A和7B是示出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确定在对比度疏化模式中成像的情况下的信号的读出示例的示意图。注意,在图7A和7B中,与图5A—样,将利用24行X 13列的像素的区域来进行描述。图7A与图5A—样示出了 24行X 13列的像素(区域431),并且示出了在对比度疏化模式中读出信号时从其读出信号的像素的位置。另外,图7B示出了多个像素(区域435),这多个像素示意性地示出了从在图7A中的区域431中读出的信号生成的成像图像的大小。如图7A中的区域431中所示,在对比度疏化模式中,每隔两行读出信号(三行中读出一行的垂直1/3疏化)以不读取AF行。在图7A中所示的区域431中,读出第1、第4、第7、第10、第13、第16、第19和第22行(总共8行)。也就是说,与相位差疏化模式一样,能够以全像素读出模式的三倍速度读出一帧内的所有视场角的数据。然而,不读出AF行,从而不能利用相位差检测方法执行焦点的检测。注意,只读出仅包括图像生成像素的行,而不读取AF行,从而不必对相位差检测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插补,并且与相位差疏化模式相比改善了图像质量。这样,在对比度疏化模式中,利用仅从不包括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生成图像。另外,在对比度疏化模式中,从其读出信号的相位差检测像素的数目(百分比)与相位差疏化模式相比较小。运动图像疏化模式中的读出示例
图8A和8B是示出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确定在运动图像疏化模式中成像的情况下的信号的读出示例的示意图。图8A与图5A—祥示出了 24行X 13列的像素(区域441),并且示出了在运动图像疏化模式中读出信号时从其读出信号的像素的位置。另外,图8B示出了多个像素(区域445),这多个像素示意性地示出了从在图8A中的区域441中读出的信号生成的成像图像的大小。将參考图8A描述运动图像疏化模式中的信号的读出。在运动图像疏化模式中,执行1/3行和1/3列的疏化,而且将信号相加,然后读出。在运动图像疏化模式中,每隔两行设定不从其读出信号的行(要疏化的行)以包括AF行。也就是说,在运动图像疏化模式中,在相位差疏化模式中读出的行(參见图6A和6B)被设定为不从其读出信号的行。另外,在运动图像疏化模式,在列方向上每隔两列设定不从其读出信号的列。如图8A中所示,3行X3列中的具有相同顔色的四个图像生成像素的信号被相加并读出。图8A利用虚线框(区域442)示出了被相加并读出的3行X3列的区域。在运动图像疏化模式中,设定不从其读出信号的行和列,而且将具有相同顔色的图像生成像素的信号相加,并将相加的信号从成像器件220输出。从而,如图SB中的区域445中所示,生成8行的像素的图像。也就是说,虽然从其读出信号的像素的行的数目是全像素读出模式的2/3,但读出信号时的行(线)的数目变成全像素读出模式的1/3。从而,与相位差疏化模式和对比度疏化模式一祥,用于读出信号的时间变成全像素读出模式的大约1/3 (速度是三倍)。另外,虽然像素的数目较小,但从其读出信号的像素的数目与单纯地疏化1/3行的对比度疏化模式相比较小,从而灵敏度改善了。也就是说,可以获得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帧速率的运动图像的成像的图像。如图5A至8B中所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作为成像器件220的读出模式,设定了四类模式。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在对静止图像成像时确定全像素读出模式为读出模式,并且在对运动图像成像时确定运动图像疏化模式为读出模式。另外,对于在对静止图像成像时的焦点调整时的读出模式,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确定在图6A至图7B中描述的对比度疏化模式或相位差疏化模式为读出模式。在由用户的操作确定了对比度疏化模式或相位差疏化模式的情况下(在指定了对焦模式的情况下),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确定与该确定相应的模式。另外,在对于有关要使用对比度疏化模式和相位差疏化模式中的哪ー个的确定,设定了自动确定(自动)的情况下,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基于从运动向量检测单元260提供来的面内MV总和信息确定模式。接下来,将參考图9对从运动向量检测单元260提供来的面内MV总和信息指示的值与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确定的读出模式(对比度疏化模式或相位差疏化模式)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面内MV总和值与读出模式之间的关系示例图9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运动向量检测单元260计算出的面内MV总和与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确定的读出模式(对比度疏化模式或相位差疏化模式)之间的关系的不意图。图9示出了图示面内MV总和值与读出模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其中水平轴作为指示面内MV总和(面内MV总和信息指示的值)的轴,并且垂直轴作为读出模式(对比度疏化模式或相位差疏化模式)的确定结果。现在,让我们假定,在水平轴中,图中的左侧被看作面内MV总和较低的一侧,而图中的右侧被看作面内MV总和较高的一侧。在此曲线图中,指示了作为从对比度疏化模式到相位差疏化模式的切换的判定基准的阈值(第一阈值461),以及作为从相位差疏化模式到对比度疏化模式的切换的判定基准的阈值(第二阈值462)。如图9中所示,对于在静止图像成像时调整焦点时的读出模式,当面内MV总和较大时,确定相位差疏化模式,而当面内MV总和较小时,确定对比度疏化模式。注意,为了防止由于图像中的噪声等等引起的误检测的发生,向读出模式的确定施加滞后。因此,设定两个阈值(第一阈值461和第二阈值462)。当面内MV总和超过(不小于或大于)具有比第二阈值462的值更大的值的第一阈值461时,读出模式被从对比度疏化模式切换到相位差疏化模式。另一方面,当面内MV总和降到第二阈值462以下(低于或小于)时,读出模式被从相位差疏化模式切换到对比度疏化模式。换言之,当面内MV总和超过第一阈值461时,读出模式被改变到相位差疏化模式,而当面内MV总和降到第二阈值462以下时,读出模式被改变到对比度疏化模式。另外,当面内MV总和在第二阈值462与第一阈值461之间时,在对比度疏化模式和相位差疏化模式中,在上次成像(上一帧的成像)时设定的模式被设定为读出模式。这样,根据被摄体的运动(面内MV总和)在对比度疏化模式和相位差疏化模式之间切换在静止图像成像时调整焦点时的读出模式。注意,虽然作为切换的判定基准的阈值根据成像装置的能力而不同,但例如可以设想将如下的值看作阈值的情况:该值接近使得即使在为对比度检测调整焦点以执行成像时焦点的偏移也不明显的运动的上限。另外,还可以设想将如下的值看作阈值的情况:该值使得当从对比度疏化模式切换到相位差疏化模式时图像质量的劣化由于与被摄体的运动相应的图像模糊等等而不明显。读出模式的特征示例图1OA和IOB是指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设定的读出模式中的每种模式的特征的示意图。图1OA示出了指示图5A至图SB中所示的成像器件220的四类读出模式中的每一类的特征的表格(表格470)。在此表格470中,对于每种读出模式(列471),指示了相位差检测的性能(列472)、对比度检测的性能(列473)、读出速度(列474)、图像质量(列475)和成像图像用途(列476)。如表格470中所示,在全像素读出模式中,相位差检测和对比度检测两者都是可用的,但正对静止图像成像,从而不执行对比度检测以使处理容易,并且仅利用相位差检测执行合焦判定。然后对焦透镜基于根据相位差检测的合焦判定被驱动,并且对下次成像(如果是连续拍摄则是静止图像,如果是单次拍摄则是实时取景图像)的合焦处理被执行。注意,在此全像素读出模式中,从所有像素读出信号,从而,读出速度最慢(在图1OB中指示了 “ X I”)。然而,从所有像素读出信号的图像质量是最好的,并且在获得静止图像时设定全像素读出模式。另外,在对比度疏化模式中,不可执行相位差检测,而只可执行对比度检测。因此,在设定了对比度疏化模式的情况下,仅利用对比度检测执行合焦判定。注意,在对比度疏化模式中,要读出的行(线)的数目是全像素读出模式中的1/3,从而读出速度变成三倍(X3)。另外,行的数目是全像素读出模式中的1/3,从而图像质量略差(比相位差疏化模式好,比运动图像疏化模式差)。在对比度疏化模式中成像的图像被用作高质量实时取景图像。在相位差疏化模式中,虽然相位差检测和对比度检测都是可用的,但此模式是面内MV总和被设定得高于阈值(被摄体的运动更大)的模式,从而,在相位差检测优先的情况下执行合焦判定。注意,对比度检测也是可用的,从而,即使在相位差检测困难之类的情况下(例如在被摄体较暗的情况下),也将对比度检测与相位差检测一起用于执行合焦判定。另外,在相位差疏化模式中,要读出的行的数目是全像素读出模式中的1/3,从而读出速度变成三倍(X3)。注意,在相位差疏化模式中,虽然要读出的行的数目与对比度疏化模式相同,但在对比度疏化模式中,读出的信号全都是图像生成像素的信号,而另一方面,在对比度疏化模式中,相位差检测像素的信号也被读出。也就是说,在相位差疏化模式中,频繁地执行插补,并且图像质量比对比度疏化模式中的图像质量差(图1OA中显示了“最差”)。在相位差疏化模式中成像的图像被用作低质量实时取景图像。在运动图像疏化模式中,相位差检测不可执行,而只有对比度检测可执行,从而,仅利用对比度检测执行合焦判定。注意,在运动图像疏化模式中,在一行被疏化之后,在两行的像素之间信号被相加并读出(參见图8A和SB),从而读出速度变成三倍(X3)。另外,运动图像疏化模式中的图像质量比全像素读出模式中的图像质量差,但比对比度疏化模式中的图像质量好(图1OA中显示了“略好”),并且在运动图像疏化模式中成像的图像被用作运动图像的图像。在图1OB中,着眼于在静止图像成像时的合焦判定时的读出模式,示出了指示在合焦判定时用于确定读出模式的被摄体的运动(面内MV总和)与读出模式之间的关系的表格(表格480)。在此表格480中,对于被摄体的甸种运动(列481),指不了要设定的读出模式(列482)、合焦判定方法(列483)和合焦的速度(列484)。如表480中所示,在被摄体的运动没有或较小的情况下,对比度疏化模式被设定为读出模式。另ー方面,在被摄体的运动较大的情况下,相位差疏化模式被设定为读出模式。也就是说,当被摄体的运动没有或较小时,执行对比度检测,并且合焦速度(AF速度)较慢。另ー方面,当被摄体的运动较大时,优先执行相位差检测,并且合焦速度较快。这样,当被摄体的运动较小吋,设定对比度疏化模式,并且虽然AF速度较慢,但图像质量良好。当被摄体的运动较小吋,即使当利用对比度疏化模式中要执行的对比度检测调整焦点时,时间也是充足的。另外,当被摄体的运动较小时,用户可容易确认细节,但此时,可显示适当质量的实时取景图像。也就是说,可以改善焦点调整时的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质量。当被摄体的运动较大时,设定相位差疏化模式,并且虽然AF速度较快,但图像质量较差。当被摄体的运动较大时,对比度检测不及时,从而在相位差疏化模式中可执行的相位差检测是适当的。另外,当被摄体的运动较大时,实时取景图像中的被摄体图像流动或变得模糊,从而用户不能够确认细节。因此,即使图像质量较差,实时取景图像的粗糙对于用户来说也是不明显的。也就是说,在图像质量的粗糙不明显时可通过相位差检测执行对焦控制,并且可以在不牺牲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执行适合于被摄体的对焦控制。
这样,可以根据被摄体的运动来设定焦点调整时的读出模式,从而可以自动地调整合焦速度(AF速度)与图像质量之间的平衡。也就是说,执行适合于被摄体的对焦控制,而且还可以改善焦点调整时的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质量。成像装置的操作示例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的操作。图1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的读出模式确定处理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注意,假定图11中所示的读出模式确定处理过程是在每次执行使用成像器件220的成像时执行的。也就是说,在显示静止图像成像的实时取景图像的同时执行焦点调整的状态中,在每次获得要用于实时取景图像的显示或焦点调整的图像时(对于每个帧)执行读出模式确定处理过程。首先,在成像器件220执行成像之前,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基于来自控制单元299的信息判定运动图像模式是否被设定为了成像模式(步骤S911)。在判定设定了运动图像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911中的“是”),运动图像读出模式被设定为成像器件220的读出模式(步骤S912),并且读出模式确定处理过程结束。另一方面,在判定未设定运动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911中的“否”),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判定下次成像要获得的图像是否是基于快门按钮的按压的成像(步骤S913)。从而,在设定了用于静止图像成像的成像模式(没有设定运动图像模式)的情况下,判定要成像的图像是否是用于保存静止图像的图像。在判定下次成像要获得的图像是基于快门按钮的按压的成像(用于保存静止图像的成像)的情况下(步骤S913中的“是”),全像素读出模式被设定为成像器件220的读出模式(步骤S914),并且读出模式确定处理过程结束。另外,在判定下次成像要获得的图像不是基于快门按钮的按压的成像的情况下(步骤S913中的“否”),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判定焦点调整的模式是否是auto(自动)模式(步骤S915)。也就是说,在判定下次成像要获得的图像是用于实时取景和焦点调整的成像的情况下,判定焦点调整的模式。在判定焦点调整的模式(对焦模式)不是auto模式(由用户指定)的情况下(步骤S915中的“否”),判定高速AF模式是否被设定为对焦模式(步骤S916)。在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判定高速AF模式被设定为对焦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916中的“是”),流程前进到步骤S921。另一方面,在判定高速AF模式未被设定为对焦模式(设定了高质量(低速AF)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916中的“否”),对比度疏化模式被设定为成像器件220的读出模式(步骤S917)。在步骤S917之后,读出模式确定处理过程结束。另外,在判定对焦模式是auto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915中的“是”),运动向量检测单元260检测上一帧的图像的(面内MV总和的)运动向量,并且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获得这个检测到的面内MV总和(步骤S918)。接下来,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执行与在获得上一帧的图像时设定的读出模式相应的阈值与所获得的面内MV总和之间的比较(步骤S919)。也就是说,在步骤S919中,如图9中所示,设定阈值(第一阈值461或第二阈值462)以向读出模式的确定施加滞后,并且执行与面内MV总和的比较。接下来,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判定面内MV总和是否大于作为基准的阈值(步骤S920)。在判定面内MV总和小于阈值(运动较小)的情况下(步骤S920中的“否”),流程前进到步骤S917。注意,步骤S918是检测过程的示例。另外,步骤S920是确定过程的示例。另ー方面,在判定面内MV总和大于阈值(运动较大)的情况下(步骤S920中的“是”),相位差疏化模式被设定为成像器件220的读出模式(步骤S921),并且读出模式确定过程结束。这样,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根据被摄体的运动设定焦点调整时的读出模式,由此可利用适合于被摄体的疏化方法从成像器件读出信号。另外,在指定了成像操作(运动图像成像或静止图像成像)的情况下,可根据该指定利用适当的疏化方法从成像器件读出信号。也就是说,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可以适当地设定从成像器件读出信号时的疏化处理。2.第二实施例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对于基于面内MV总和(面内MV总和信息指不的值)在对比度疏化模式和相位差疏化模式之间切換静止图像成像中的焦点调整时的读出模式的示例进行了描述。注意,在对比度疏化模式中,不读出来自相位差检测像素的信号,从而,在对比度疏化模式中,通过对比度检测执行合焦判定,而在相位差疏化模式中,优先执行通过相位差检测进行的合焦判定。注意,读出模式切換方法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设想ー种情况,其中提供了基于面内MV总和切換的三种或更多种读出模式。另外,还可设想在基于面内MV总和确定读出模式之后还基于面内MV总和切換合焦判定方法的情况等等。因此,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将參考图12对在基于面内MV总和确定读出模式之后还基于面内MV总和切換合焦判定方法的示例进行描述。面内MV总和、读出模式与合焦判定方法之间的关系示例图12A和12B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运动向量检测单元260计算出的面内MV总和与读出模式确定单元270确定的焦点调整时的读出模式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12A与图9 一祥示出了图示在对静止图像成像时的焦点调整时的读出模式(对比度疏化模式或相位差疏化模式)与面内MV总和(面内MV总和信息指示的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注意,图12A与图9中的曲线图相同,只不过水平和垂直轴的标度与图9中的不同,从而这里将省略描述。图12B示出了图示面内MV总和与合焦判定方法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其中水平轴作为指示面内MV总和的轴,并且垂直轴作为焦点调整时时的合焦判定方法的确定結果。如此曲线图中所示,第一阈值461作为将合焦判定方法从仅对比度检测切換到根据相位差检测与对比度检测之间的组合的检测(组合检测)的判定基准。另外,第二阈值462作为从组合检测和仅相位差检测切換到仅对比度检测的判定基准。另外,此曲线图指示了作为将合焦判定方法从仅对比度检测和组合检测切换到仅相位差检测的判定基准的阈值(第三阈值511)。另外,此曲线图指示了作为从仅相位差检测切换到组合检测的判定基准的阈值(第四阈值512)。注意,图12B的曲线图中指示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与图12A中指不的第一阈值461和第二阈值462具有相同的值,从而用相同的标号来标不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462。另外,向合焦判定方法施加滞后与向读出模式的确定施加滞后相同,从而将省略详细描述。现在,将描述组合检测。在组合检测中,利用能够将对焦透镜迅速驱动到合焦位置的相位差检测和能够检测到耗时但准确的合焦位置的对比度检测两者来执行对焦控制。例如,首先,通过相位差检测来检测合焦位置,并且对准确实通过检测到的合焦位置的位置驱动对焦透镜。此时,从通过相位差检测检测到的合焦位置的前方附近到通过它的位置成像出多个图像,并且利用成像的图像执行对比度检测。对焦透镜被驱动到通过对比度检测来检测到的合焦位置,并最终合焦(例如,参见2009-69255号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具体而言,在组合检测中,与仅通过对比度检测执行对焦控制的情况相比,减少了要通过对比度检测来检测的具有不同合焦位置的多个图像的获得(缩短了用于执行登山检测的时段),从而对焦透镜能够在更短的时间中合焦。如图12B中所示,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在面内MV总和有点大(大于第一阈值461)的情况下,读出模式被从对比度疏化模式切换到相位差疏化模式,而且合焦判定方法也被从仅对比度检测切换到组合检测。另外,在面内MV总和相当大(大于第三阈值511)的情况下,状态变成疏化模式是相位差疏化模式并且合焦判定方法是仅相位差检测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被摄体的运动的大小,不仅切换读出模式,而且切换合焦判定方法。这样,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可根据被摄体的运动设定焦点调整时的读出模式,而且还可根据被摄体的运动设定合焦判定方法。这样,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适当地设定从成像器件读出信号时的疏化处理。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可根据被摄体的运动设定焦点调整时的读出模式,从而可以自动调整合焦速度(AF速度)与图像质量之间的平衡。注意,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在所有疏化模式(相位差检测疏化模式、对比度检测疏化模式和运动图像疏化模式)中,要读出的行的数目与全像素读出相比都变为1/3。也就是说,要读出的行的数目不增加也不减少,从而RAW校正处理单元230和相机信号处理单元235处的处理内容不必大幅变化。因此,可以减轻图像处理的负担。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虽然已在假定1/3疏化的情况下进行了描述,但疏化方法不限于此,必须根据成像器件中的像素布置设定疏化的间隔。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虽然已描述了根据面内MV总和切换读出模式的示例,但切换方法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设想根据要合焦的对象(对焦区域内的对象)的运动来切换读出模式的情况等等。注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虽然在假定对图像生成像素设置的彩色滤光器是三原色(RGB)滤光器的情况下进行了描述,但彩色滤光器不限于此。例如,在对图像生成像素设置补色滤光器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样应用本技术的实施例。另外,即使在用于利用一个像素区域检测可见光的所有波长光线的像素(例如,以重叠方式在光轴方向上部署蓝色用像素、绿色用像素和红色用像素的成像器件)是图像生成像素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样应用本技术的实施例。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虽然已在假定相位差检测像素接收两个瞳分割的光线之一的情况下进行了描述,但光接收方法不限于此。例如,即使在包括两个光接收元件而不是用于瞳分割的遮光层并且能够分别在这些光接收元件处接收经瞳分割的光线的相位差检测像素的情况下,也可应用本技术的实施例。另外,即使在具有半大小光接收元件而不是用于瞳分割的遮光层并且能够在半大小光接收元件处接收经瞳分割的光线之一的相位差检测像素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样地适当执行疏化处理。另外,虽然对于相位差检测像素的彩色滤光器,已在假定W滤光器的情况下进行了描述,但彩色滤光器不限于此,而是可以设想设置透明层而不是滤光器的情况、设置G滤光器而不是W滤光器的情況,等等。另外,虽然已描述了相位差检测像素被部署在G像素的位置中的示例,但相位差检测像素的位置不限于此,而是可以设想R像素和B像素的一部分被看作相位差检测像素的情況。注意,上述实施例是用于实现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中的特征与权利要求中的特征分别具有对应关系。类似地,权利要求中的特征和用与其相同的名称标示的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分别具有对应关系。然而,本技术不限于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不脱离其实质的情况下进行对实施例的各种修改以实现本技木。另外,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处理过程可被视为包括这系列过程的方法,或者可被视为使得计算机执行这系列过程的程序以及存储该程序的记录介质。用作此记录介质的示例包括硬盘、CD (致密盘)、MD (袖珍盘)、DVD (数字多功能盘)、存储卡和蓝光盘(注册商标)。注意,本技术可具有以下配置。(I) ー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由成像器件生成的图像中包括的被摄体的运动,该成像器件包括生成被布置为通过相位差检测执行合焦判定的信号的多个相位差检测像素以及生成被布置为生成图像的信号的多个图像生成像素;以及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确定在从所述成像器件读出信号时的疏化处理。(2)根据(I)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疏化处理包括被布置为利用从包括所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一处理以及被布置为利用仅从不包括所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二处理;并且所述确定単元在合焦判定期间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的运动以阈值为基准较大时确定所述第一处理作为所述疏化处理,并且在所述被摄体的运动以阈值为基准较小时确定所述第二处理作为所述疏化处理。(3)根据⑵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对焦控制単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处理被确定时基于通过所述相位差检测进行的合焦判定来执行对焦控制,并且在所述第二处理被确定时基于通过对比度检测进行的合焦判定来执行对焦控制。(4)根据⑵或(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处理中要读出的行之间的间隔和在所述第二处理中要读出的行之间的间隔是相同的。(5)根据(I)至(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単元在运动图像的成像操作被执行时,不管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的如何,确定被布置为利用仅从不包括所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三处理。(6)根据(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疏化处理包括被布置为利用从包括所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一处理以及被布置为利用仅从不包括所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二处理;并且所述第三处理是被配置为在不包括所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中将要检测的被摄体光的来自具有相同波长的像素的信号在读出前相加以使得在所述第三处理中要读出的行的数目和在所述第一处理中要读出的行的数目相等的疏化处理。(7)根据(I)至出)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操作接受単元,被配置为接受对焦模式指定操作;其中,所述确定单元不管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如何,基于所接受的指定操作来确定所述疏化处理。(8)根据(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疏化处理包括被布置为利用从包括所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一处理以及被布置为利用仅从不包括所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二处理;并且所述确定单元在针对高速合焦的对焦模式被指定时确定所述第一处理作为所述疏化处理,并且在认为图像质量优先于高速合焦的对焦模式被指定时确定所述第二处理作为所述疏化处理。(9)根据(I)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疏化处理包括作为预定的疏化处理的第四处理以及在要读出的信号的所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信号百分比上低于所述第四处理的第五处理;并且所述确定单元在合焦判定期间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的运动以阈值为基准较大时确定所述第四处理作为所述疏化处理,并且在所述被摄体的运动以阈值为基准较小时确定所述第五处理作为所述疏化处理。(1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检测过程,被布置为检测由成像器件生成的图像中包括的被摄体的运动,该成像器件包括生成被布置为通过相位差检测执行合焦判定的信号的多个相位差检测像素以及生成被布置为生成图像的信号的多个图像生成像素;以及确定过程,被布置为根据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确定在从所述成像器件读出信号时的疏化处理。(11) 一种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检测过程,被布置为检测由成像器件生成的图像中包括的被摄体的运动,该成像器件包括生成被布置为通过相位差检测执行合焦判定的信号的多个相位差检测像素以及生成被布置为生成图像的信号的多个图像生成像素;以及确定过程,被布置为根据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确定在从所述成像器件读出信号时的疏化处理。本公开包含与2011年10月31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1-239041中公开的主题相关的主题,特此通过引用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处于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由成像器件生成的图像中包括的被摄体的运动,该成像器件包括生成被布置为通过相位差检测执行合焦判定的信号的多个相位差检测像素以及生成被布置为生成图像的信号的多个图像生成像素;以及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确定在从所述成像器件读出信号时的疏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疏化处理包括 被布置为利用从包括所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一处理,以及 被布置为利用仅从不包括所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二处理; 并且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在合焦判定期间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的运动以阈值为基准较大时确定所述第一处理作为所述疏化处理,并且在所述被摄体的运动以阈值为基准较小时确定所述第二处理作为所述疏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对焦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处理被确定时基于通过所述相位差检测进行的合焦判定来执行对焦控制,并且在所述第二处理被确定时基于通过对比度检测进行的合焦判定来执行对焦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处理中要读出的行之间的间隔和在所述第二处理中要读出的行之间的间隔是相同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在运动图像的成像操作被执行时,不管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的如何,确定被布置为利用仅从不包括所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三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疏化处理包括 被布置为利用从包括所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一处理,以及 被布置为利用仅从不包括所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二处理; 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处理是被配置为在不包括所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中将要检测的被摄体光的来自具有相同波长的像素的信号在读出前相加以使得在所述第三处理中要读出的行的数目和在所述第一处理中要读出的行的数目相等的疏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操作接受单元,被配置为接受对焦模式指定操作;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不管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如何,基于所接受的指定操作来确定所述疏化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疏化处理包括 被布置为利用从包括所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一处理,以及 被布置为利用仅从不包括所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行读出的信号来生成图像的第二处理; 并且其中,所述确定単元在针对高速合焦的对焦模式被指定时确定所述第一处理作为所述疏化处理,并且在认为图像质量优先于高速合焦的对焦模式被指定时确定所述第二处理作为所述疏化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疏化处理包括 作为预定的疏化处理的第四处理,以及 在要读出的信号的所述相位差检测像素的信号百分比上低于所述第四处理的第五处理; 并且其中,所述确定単元在合焦判定期间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的运动以阈值为基准较大时确定所述第四处理作为所述疏化处理,并且在所述被摄体的运动以阈值为基准较小时确定所述第五处理作为所述疏化处理。
10.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检测过程,被布置为检测由成像器件生成的图像中包括的被摄体的运动,该成像器件包括生成被布置为通过相位差检测执行合焦判定的信号的多个相位差检测像素以及生成被布置为生成图像的信号的多个图像生成像素;以及 确定过程,被布置为根据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确定在从所述成像器件读出信号时的疏化处理。
11.一种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 检测过程,被布置为检测由成像器件生成的图像中包括的被摄体的运动,该成像器件包括生成被布置为通过相位差检测执行合焦判定的信号的多个相位差检测像素以及生成被布置为生成图像的信号的多个图像生成像素;以及 确定过程, 被布置为根据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确定在从所述成像器件读出信号时的疏化处理。
全文摘要
公开了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由成像器件生成的图像中包括的被摄体的运动,该成像器件包括生成被布置为通过相位差检测执行合焦判定的信号的多个相位差检测像素以及生成被布置为生成图像的信号的多个图像生成像素;以及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确定在从成像器件读出信号时的疏化处理。
文档编号H04N5/232GK103095985SQ20121042302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1日
发明者宫腰大辅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