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蓝牙耳机让使用者可以免除电线的牵绊,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轻松通话,使我们的生活无比轻松。由于蓝牙耳机一般都是通过挂耳件挂在耳朵上使用,因此蓝牙耳机的设计一般都追求轻便和小型化。随着蓝牙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蓝牙耳机已经被广泛应用,特别是现有移动电话基本上都具有蓝牙模块,结合所述蓝牙耳机的一个典型应用就是在蓝牙耳机和移动电话匹配相连后,用户可以通过蓝牙耳机对手机的呼叫功能进行控制,比如用蓝牙耳机控制手·机进行呼叫、接听、挂断电话以及通话时调节音量。然而,现有的蓝牙耳机太厚,在装入手机或者手机套上时,影响其美观,且耳机没法完全装入至手机;另外,蓝牙耳机的耳塞不能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进行旋转,故使用者无法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角度来悬挂耳塞;更重要的是,耳塞侧面发出的声音没法准确传送至使用者耳朵内,导致声音不清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蓝牙耳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蓝牙耳机厚度大和耳塞不能旋转的问题,其结构简单,耳塞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旋转180度,使用者根据需要将其旋转至最舒适的位置,即可挂至耳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蓝牙耳机,其包括耳机壳体、电路板、电池、耳塞、接收装置、接口和开关;所述电路板、所述电池和所述接收装置均设于所述耳机壳体内;所述接口和所述开关设于所述耳机壳体上;所述耳塞活动连接于所述耳机壳体上;所述耳塞包括喇叭和挂耳装置,所述喇叭设于所述耳塞内,且所述喇叭上设有声音转换装置和声音外扩装置,且所述声音转换装置连通所述挂耳装置和所述声音外扩装置。进一步,所述耳机壳体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凸柱,所述耳塞上设有与所述凸柱配合的凹槽。进一步,所述凸柱上设有齿轮,所述凹槽上设有定位装置。进一步,所述声音转换装置为通孔。进一步,所述接口包括电源接口和转接接口。进一步,所述开关包括电源开关和音量开关。进一步,所述蓝牙耳机进一步设有海绵,所述海绵包覆于所述耳塞上。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在耳机壳体上设有凸柱,耳塞上设有与凸柱相配合的凹槽,凸柱上设有齿轮,凹槽上设有定位装置,故耳塞可以围绕凸柱进行旋转,由于齿轮和定位装置的设置,使得耳塞能在耳机壳体上进行定位,方便使用者悬挂至耳朵上。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结构简单,耳塞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旋转180度,使用者根据需要将其旋转至最舒适的位置,即可挂至耳上,其喇叭朝侧面放置在耳朵上,声音可以从正面传至使用者耳朵内,从而实现了将喇叭的声音转移至侧面,且因耳塞能旋转至一侧,从而实现耳机超薄,使得外形也美观。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耳塞和耳机壳体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参照图I及图2及,一种蓝牙耳机I,其包括耳机壳体2、电路板(未图示)、电池(未图示)、耳塞3、接收装置(未图示)、接口(未图示)和开关(未图示);所述电路板、所述电池和所述接收装置均设于所述耳机壳体2内;所述接口和所述开关设于所述耳机壳体2上;所述耳塞3活动连接于所述耳机壳体2上;所述耳塞3包括喇叭31和挂耳装置32,所述喇叭31设于所述耳塞3内,且所述喇叭31上设有声音转换装置(未图示)和声音外扩装置(未图示),且所述声音转换装置连通所述挂耳装置32和所述声音外扩装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接收装置与手机感应连接,当手机上有来电时,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到信息,使用者边可以通过按压开关,使得蓝牙耳机与手机导通,使用者可以正常通过,而不需要手持手机。进一步,所述耳机壳体2—侧设有开口(未图示),所述开口内设有凸柱4,所述耳塞3上设有与所述凸柱4配合的凹槽(未图示)。所述凸柱4为圆柱形,所述凹槽也为圆柱形,所述凸柱与所述凹槽相互配合,将凸柱穿设在凹槽内,凹槽可以沿着凸柱外缘旋转,故所述凸柱和凹槽的设置,使得耳塞可以依靠凸柱沿着耳机壳体旋转,旋转角度为O度-180度,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将耳塞旋转到一定的角度,再悬挂至耳朵上即可。进一步,所述凸柱4上设有齿轮(未图示),所述凹槽上设有定位装置(未图示)。所述齿轮和所述定位装置的设置,当凹槽沿着凸柱外缘旋转时,如果使用者旋转到一定角度时,通过齿轮和定位装置的干涉,将凹槽固定至此状态,不易左右旋转,使用者便可将耳塞悬挂至耳朵上,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装置设置成凸肋,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的定位装置,只需达到将凹槽和凸柱的位置进行固定即可,从而进一步固定耳塞和耳机壳体的位置。进一步,所述声音转换装置为通孔(未图示)。所述声音转换装置的设置,将声音外扩装置的声音转入至挂耳装置,使得声音从挂耳装置输送至使用者耳朵内,当将耳塞旋转一定角度时,使用者也能很清晰的从挂耳装置听到声音。本实用新型中声音转换装置为通孔,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的声音转换装置,只需达到将外扩装置传出的声音转换至挂耳装置即可。所述通孔的设置,实现了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将喇叭侧面发出的声音正面传至使用者耳朵内,方便使用者使用,且将耳塞旋转固定至耳机壳体的一侧,当使用者将耳机壳体嵌入至手机背面时,不需要考虑将耳塞也嵌入,故实现了耳机的超薄设计。进一步,所述接口包括电源接口(未图示)和转接接口(未图示)。所述电源接口的设置,方便通过电源接口为蓝牙耳机充电,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转接接口的设置,方便将蓝牙耳机转接至其他的外界设备上进行数据传输,当然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将电源接口和转接接口设置为同一个接口,从而减小蓝牙耳机的体积,使其更加美观。进一步,所述开关包括电源开关5和音量开关(未图示)。所述电源开关的设置,方便使用者接通电话,当手机来电时,蓝牙耳机上的接收装置接收到信息,将电源开关打开,便可将耳机和手机信号导通,从而使用者可以开始对话;所述音量开关的设置,方便使用者根据需要对音量进行调节。进一步,所述蓝牙耳机I进一步设有海绵6,所述海绵包覆于所述耳塞上。所述海绵的设置,有防震的作用,使用者将耳塞挂至耳朵上时,由于有海绵的包覆,增加了使用者耳朵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的耳塞在旋转时,通过将耳塞沿着凸柱旋转,便可实现180度旋转,使用者将耳塞旋转到合适的位置时,通过齿轮和定位装置,将耳塞进行定位,使用者便可舒适的将蓝耳耳机挂在耳朵上。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在使用完时,可以安置于手机背面,使用者可以将耳塞旋转至中间位置,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耳塞旋转至一侧。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在耳机壳体上设有凸柱,耳塞上设有与凸柱相配合的凹槽,凸柱上设有齿轮,凹槽上设有定位装置,故耳塞可以围绕凸柱进行旋转,由于齿轮和定位装置的设置,使得耳塞能在耳机壳体上进行定位,方便使用者悬挂至耳朵上。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结构简单,耳塞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旋转180度,使用者根据需要将其旋转至最舒适的位置,即可挂至耳上,其喇叭朝侧面放置在耳朵上,声音可以从正面传至使用者耳朵内,故实现了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将喇叭侧面发出的声音正面传至使用者耳朵内,即将喇叭的声音转移至侧面,且因耳塞能旋转至一侧,从而实现耳机超薄,使得外形也美观。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壳体、电路板、电池、耳塞、接收装置、接口和开关; 所述电路板、所述电池和所述接收装置均设于所述耳机壳体内; 所述接口和所述开关设于所述耳机壳体上; 所述耳塞活动连接于所述耳机壳体上; 所述耳塞包括喇叭和挂耳装置,所述喇叭设于所述耳塞内,且所述喇叭上设有声音转换装置和声音外扩装置,且所述声音转换装置连通所述挂耳装置和所述声音外扩装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壳体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凸柱,所述耳塞上设有与所述凸柱配合的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上设有齿轮,所述凹槽上设有定位装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转换装置为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包括电源接口和转接接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包括电源开关和音量开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进一步设有海绵,所述海绵包覆于所述耳塞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蓝牙耳机,其包括耳机壳体、电路板、电池、耳塞、接收装置、接口和开关;电路板、电池和接收装置均设于耳机壳体内;接口和开关设于耳机壳体上;耳塞活动连接于耳机壳体上;耳塞包括喇叭和挂耳装置,喇叭设于耳塞内,且喇叭上设有声音转换装置和声音外扩装置,且声音转换装置连通挂耳装置和声音外扩装置。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结构简单,耳塞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旋转180度,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将喇叭侧面发出的声音正面传至使用者耳朵内,即喇叭朝侧面放置在耳朵上,声音可以从正面传至使用者耳朵内,从而实现了将喇叭的声音转移至侧面,且因耳塞能旋转至一侧,从而实现耳机超薄,使得外形也美观。
文档编号H04R1/10GK202773054SQ20122036441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6日
发明者陈桂宏 申请人:陈桂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