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9975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能够相对于背光源的温度变化和老化,使光源的发光颜色等于设定值,并且能够抑制3D串扰。光源部(7)包含多个背光源,该多个背光源与将液晶面板画面假想地分割成多个而成的各个区域对应地设置,多个背光源基于发光强度值控制发光强度,根据发光驱动信号(Pmn)控制点亮和熄灭,发光驱动信号(Pmn)与立体图像信号同步地使多个背光源依次点亮,并在预定的时刻使多个背光源一齐点亮,并且,基于立体图像信号的图像信息分别对多个背光源的发光期间进行控制。
【专利说明】立体图像显示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尤其是涉及经由快门眼镜观看以时间分割的方式显示在液晶面板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来虚拟地给图像带来立体感的立体图像显示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作为用于使用户虚拟地得到立体感的图像显示技术,已开发出利用了两眼视差的立体图像显示技术。该立体图像显示技术是如下方式:在时间上交替切换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而显示到显示器,利用与图像切换时刻同步地关闭左右各自的视野的快门眼镜来观看显示器,由此,在时间上将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分离,使用户的左眼和右眼分别观看到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从而虚拟地给图像带来立体感。
[0003]在这样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存在产生如下的三维(3D)串扰的问题:在观测者的右眼入射本来不应入射的左眼用图像,或者在左眼入射本来不应入射的右眼用图像。
[0004]此外,存在如下问题:因温度变化和老化,用作在液晶面板背面发光的背光源的光源的亮度和白色发生变化。
[0005]对于这些问题,在专利文献I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公开有如下技术:通过发光颜色不同的3种背光源以及与发光颜色对应的光传感器,使得相对于背光源的温度变化和老化,发光颜色始终等于设定值。
[0006]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立体视频显示装置中公开有如下技术:通过与视频同步地扫描分割后的背光源,依次点亮较短期间(背光源扫描),以此来抑制3D串扰。
[0007]此外,在专利文献3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分割背光源,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的亮度改变各个背光源的发光期间即亮度,提高对比度,此外,使背光源的发光时刻与液晶的改写同步地改变相位,依次发光较短期间,以此来抑制3D串扰。
[0008][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11-295689号公报(第3页,图1)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76928号公报(第6_7页,图2)
[0010][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41324号公报(第9-11页,图11,12)
[0011]但是,在利用专利文献I那样的发光颜色不同的背光源,进行专利文献2、3那样的分割背光源,根据输入图像的亮度来改变背光源的发光期间,并与图像同步地依次扫描发光的控制的情况下,由于背光源被分割,因此,光传感器受到相邻的背光源的光量的影响,光传感器的输出值不固定,结果,有可能光源的发光颜色不能等于设定值。

【发明内容】

[0012]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即使在使用由多个背光源构成的光源的情况下,也能够相对于背光源的温度变化和老化,使光源的发光颜色等于设定值,并且能够抑制3D串扰。
[0013]本发明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液晶面板部,其基于立体图像信号从液晶面板画面的上部向下部被依次进行水平扫描,由此根据所述立体图像信号的灰度改变光的透过率;导光部,其设置在所述液晶面板部的背面侧,接收来自光源部的光,将其扩散成均匀的面光源;光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导光部发出的光的光强度;以及光源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光源部的发光强度值,使得所述光检测部的光检测值等于预先设定的基准光检测值,所述光源部包含多个背光源,该多个背光源与将所述液晶面板画面假想地分割成多个而成的各个区域对应地设置,所述多个背光源的发光强度是基于所述发光强度值而控制的,点亮和熄灭是根据发光驱动信号来控制的,所述发光驱动信号构成为与所述立体图像信号同步地使所述多个背光源依次点亮,并在预定的时刻使所述多个背光源一齐点亮,并且,基于所述立体图像信号的图像信息分别控制所述多个背光源的发光期间,所述光检测部基于光检测选通信号进行控制,使得在使所述多个背光源一齐点亮的时刻进行检测动作。
[0014]根据本发明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能够同时提高对比度和抑制3D串扰,并且,通过进行稳定的光检测,能够得到相对于背光源的温度变化和时间经过,背光源的亮度和颜色不会变化的效果。此外,由于在背光源一齐点亮的情况下进行光检测,因此,无论将光检测部配置在导光部和液晶面板部之间的何处,都能够检测出相同的光检测值,能够得到配置自由度增加这样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0016]图2是说明图像转换部的动作的图。
[0017]图3是说明位于液晶面板部背面的导光部、光源部、光检测部的结构的图。
[0018]图4是说明图像转换部的动作的图。
[0019]图5是说明图像分析部的动作的图。
[0020]图6是示出液晶的响应特性和发光驱动信号的时序的图。
[0021]图7是不出液晶的响应特性和发光驱动/[目号的时序的图。
[0022]图8是不出液晶的响应特性和发光驱动/[目号的时序的另一例的图。
[0023]图9是不出应用图像売度/[目息的发光驱动/[目号的时序的图。
[0024]图10是示出包含光检测定时的发光驱动信号的时序的图。
[0025]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以图像有效信号为基准的发光驱动信号的时序的图。
[0026]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发光驱动信号的时序的图。
[0027]标号说明
[0028]5光检测部;6光源控制部;7光源部;8导光部;9液晶面板部;10快门眼镜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方式I >
[0030]<装置结构>
[0031]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所示,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00具有图像转换部1、图像信号分析部2、定时生成部3、基准值记录部4、光检测部5、光源控制部6、光源部7、导光部8、液晶面板部9以及快门眼镜部10。从光源部7射出的光在经由导光部8、液晶面板部9入射到快门眼镜部10的同时,经由导光部8入射到光检测部5。
[0032]图像转换部I接收立体图像信号II,将其转换成立体图像信号12进行输出,并且,向定时生成部3输出图像同步信号V。
[0033]立体图像信号12被送至图像信号分析部2和液晶面板部2,在图像信号分析部2中,求出立体图像信号12的亮度信息,将图像亮度信息Y输出给定时生成部3。
[0034]图像同步信号V被送至定时生成部3,定时生成部3基于图像同步信号V和从图像信号分析部2输出的图像亮度信息Y,决定光源部7的发光驱动信号Pmn和光检测选通信号GE进行输出。此外,定时生成部3将快门切换信号SL、SR输出给快门眼镜部10。
[0035]光检测选通信号GE被送至光检测部5,在光检测选通信号GE高的期间内进行光检测,将光检测值D输出给光源控制部6。
[0036]发光驱动信号Pmn被送至光源部7,在发光驱动信号Pmn高的期间内使光源部7发光。
[0037]基准值记录部4记录保持预先由用户决定的基准光检测值MD和基准发光强度值ME,光源控制部6决定发光强度值E并输出到光源部7,使得由基准值记录部4给出的基准光检测值MD等于从光检测部5输出的光检测值D。在此,图1的虚线箭头表示光。
[0038]光源部7包含多个背光源,该多个背光源与将液晶面板画面假想地分割成多个(在水平方向分割成m个,在垂直方向分割成η个)而成的各个区域对应地设置,该背光源由I种颜色以上的光源构成。该光源由在从定时生成部3输出的发光驱动信号Pmn高的期间内,以从光源控制部6输出的发光强度值E进行发光的脉冲发光光源构成,并构成为发光强度可根据发光强度值E而变化。
[0039]发光驱动信号Pmn被分别送至mXn的背光源,在发光驱动信号Pmn高的期间内背光源点亮发光,在发光驱动信号Pmn低的期间内熄灭。
[0040]背光源的光源既可以是I个白色光的光源,也可以是多种颜色光源的组合,例如红(R)、绿(G)、蓝(B)的三种颜色光源的组合,或用青(C)和红(R)的2色光源的组合进行光混合而形成白色光。
[0041]光源发光体的种类可以使用任意种类,例如,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元件等或者它们的组合。
[0042]另外,在背光源的光源是多种颜色的光源的组合的情况下,可以对mXn的背光源数与光源的颜色数的组合分别给出发光强度值E,也可以仅对各个光源分别给出发光强度值E。
[0043]光源部7可以配置在液晶面板的背面正下方,也可以配置在液晶面板的左右端、上下端。另外,在液晶面板的背面侧配置有包含导光板的导光部8,该导光板为了将从光源部7输出的光在预定区域内面状均匀地扩散成面光源而设置的,光源部7包含配置在该导光板的背面正下方、左右端、上下端中的任意位置的多个背光源。
[0044]另外,在背光源的光源是多种颜色的光源的组合的情况下,导光板还具有对这些光源进行光混合而成为白色的功能。即使在光源部7由mXn的背光源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导光板使光扩散。
[0045]例如,液晶面板部9由透过型液晶面板构成,在面板面排列有彩色滤光片,与从图像转换部I输出的立体图像信号12同步地从上端侧向下端侧依次扫描,根据立体图像信号12的灰度,按照每个像素改变来自背面的光的透过率而显示图像。
[0046]快门眼镜部10根据从定时生成部3输出的快门切换信号SL、SR,对左眼快门和右眼快门的透过、不透过进行切换。在此,用于左眼快门切换信号是SL,用于右眼快门切换信号是SR。
[0047]快门切换信号是2值信号,在高的期间内打开快门,液晶面板部9的图像透过而可见,在低的期间内关闭快门,使液晶面板部9的图像不透过。在观看通过该快门眼镜而显示在液晶面板部9的图像时,左眼仅看到左眼图像,右眼仅看到右眼图像,由此,能够虚拟地作为立体图像来欣赏。
[0048]另外,将图像切换成透过、不透过的快门可以使用任意结构,例如,可以是如下结构:由偏振片和切换偏振方向的液晶的组合构成,如果是相同方向的偏振角则透过,如果是关闭方向的偏振角则不透过,也可以是在物理上交替地闭上左眼和右眼的结构。此外,快门切换信号的传送方法可以使用任意方法,例如,能够使用基于红外线、电波以及有线的传送方法。
[0049]<概略动作>
[0050]接下来,参照图1,使用图2对以上说明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00的概略动作进行说明。
[0051]如图2的(a)部所示,假定被输入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00的立体图像信号Il是如下的图像信号:以时间分割的方式给出在两个视点处捕捉到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左眼图像L和右眼图像R成对地排列。并且,设I幅该左眼图像L或者右眼图像R的图像帧时间为T。
[0052]如图2的(b)部所示,图像转换部I将立体图像信号Il转换成2倍的帧频率,在左眼图像L’与右眼图像R’之间插入I幅黑图像B,生成立体图像信号12。另外,通过插入黑图像B,能够分离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
[0053]因此,立体图像信号12的I幅左眼图像L’或者右眼图像R’的图像帧时间是T/2。此外,如图2的(c)部所示,与立体图像信号12同步地输出图像同步信号V,该图像同步信号V规定左眼图像L’和右眼图像R’的先头定时。在此,图像同步信号V以上升定时为同步基准,因此脉冲宽度并无特别限制。
[0054]图像信号分析部2求出立体图像信号12的亮度信息,输出图像亮度信息Y。在此,光源部7包含与将液晶面板画面在水平方向分割成m个、在垂直方向分割成η个而成的各个区域对应地设置的背光源,与分割而成的各个液晶面板画面对应地求出图像亮度信息Y,因此,对于I幅图像巾贞得到mXn的売度彳目息。将其表不成图像売度/[目息Ymn。
[0055]定时生成部3基于从图像转换部I输出的图像同步信号V和从图像信号分析部2输出的图像亮度信息Ymn,决定并输出光源部7中包含的mXn个背光源(未图不)的发光驱动信号Pmn和光检测选通信号GE。
[0056]即,根据图像同步信号V,利用与图像扫描同步的定时决定发光驱动信号Pmn的定时,根据与图像的部分亮度对应的图像亮度信息Ymn,决定输入到光源部7中包含的m X η个背光源的发光驱动信号Pmn的发光期间(亮度)。
[0057]此外,为了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光检测,还附带有使光源部7中包含的全部mXn个背光源瞬间全点亮的脉冲信号。以与该全点亮的时刻一致的方式来决定光选通信号GE。在此,发光驱动信号Pmn被分别输出到mXn个背光源。此外,可以与光检测部5的光传感器的个数对应地输出光检测选通信号GE,也可以构成为按照光传感器的个数分割I个信号而输出。
[0058]基准值记录部4记录保持光检测部5的光传感器的设置数和传感器颜色的组合数量的基准光检测值MD,此外,记录保持光源部7的mXn个背光源的个数和发光颜色数的组合数量的基准发光强度值ME。
[0059]在此,决定基准发光强度值ME的方法是:输入基准信号例如全白信号使立体显示装置100进行动作,利用设置在外部的亮度计等测定液晶面板输出光、快门眼镜输出光(液晶面板输出光中的透过快门眼镜的光)。
[0060]为了使各个输出光具有期望的亮度、白平衡、色温等,对于mXn个背光源各自的颜色数量,调整基准发光强度值ME。
[0061]此外,为了使画面的亮度和颜色不匀均匀化,调整mXn个背光源各自的发光强度值。这样,在液晶面板输出光、快门眼镜输出光被调整成目标值时,将各个光传感器的光检测值作为基准光检测值MD,将被输入到各个背光源的发光强度值作为基准发光强度值ME进行记录保持。
[0062]背光源的亮度会随着其温度变化和经过时间而发生变化,因此,按照背光源的温度和经过时间的各种条件,将基准光检测值MD和基准发光强度值ME分别记录保持到基准值记录部4。
[0063]例如,在背光源的温度低的情况下和温度高的情况下,通过决定各自的基准发光强度值ME,具有快速收敛于目标颜色的效果。
[0064]此外,例如在经过时间经过数年后,背光源变暗,因此,可以使基准光检测值MD保持原样而通过增加电力来保持原来的亮度,也可以使电力固定而降低基准光检测值MD的值,使得目标亮度随着时间经过逐渐降低。
[0065]此外,也可以记录保持背光源熄灭时的最终发光强度值,作为下次点亮时的初始值。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具有快速收敛于目标颜色的效果。
[0066]此外,也可以构成为按照目标输出光的白色和色温,分别记录保持基准光检测值MD和基准发光强度值ME。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具有能够利用背光源来切换色温等的设定的效果。
[0067]光检测部5具有I个以上能够检测I种颜色以上的光强度的光传感器,在从定时生成部3输出的光检测选通信号GE高的期间内进行光检测,输出光检测值D。例如,光检测值D作为与检测对象的发光强度成正比的电压值而输出。
[0068]另外,光检测部5的光传感器可以是I个检测亮度值的亮度传感器,也可以是分别检测红(R)、绿(G)、蓝(B)这三种颜色的彩色传感器。传感器的种类可以使用任意种类,例如,可以是将光电电池或光电二极管、以及将它们与光学滤光片组合而成的结构。在使用多种颜色的光传感器的情况下,光检测值D按其颜色数量输出。
[0069]此外,光检测部5的光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导光部8与液晶面板部9之间的任意位置,设置部位可以是I处,也可以是多处。在设置有多个光传感器的情况下,光检测值D按其光传感器的数量输出。[0070]在刚起动后的第I次,光源控制部6向光源部7输出记录在基准值记录部4的基准发光强度值ME,从第2次起,决定并输出发光强度值E,使得从光检测部5输出的光检测值D等于基准光检测值MD。
[0071]在此,发光强度值E例如是如下这样的值:用电流量来规定,通过向光源部7输入发光强度值E,使光量与发光强度值E成正比地增加。
[0072]在光源控制部6中,如果光检测值D低于基准光检测值MD,则输出较大的发光强度值E,相反,如果光检测值D高于基准光检测值MD,则输出较小的发光强度值E。这样,通过进行控制使得光检测值D等于基准光检测值MD,能够使输出光成为目标值。另外,从光源控制部6输出的发光强度值E与多个背光源分别对应地输出。
[0073]接下来,使用图3,对将导光部8设置在液晶面板部9的背面的情况下,光源部7、光检测部5的配置的一例进行说明。
[0074]另外,在图3中示出配置在液晶面板部9的背面的导光部8的导光板81,液晶面板部9未图示。
[0075]此外,虽然在图3中示出光检测部5配置在导光板81的上端部的例子,但是,只要是在导光部8与液晶面板部9之间,则配置部位是任意的。
[0076]由光源部7发出的光由导光板81进行面扩散,如图3中箭头所示,被引导至导光板81的中央部。光检测部5检测该扩散后的光。
[0077]在图3的例子中,示出将光源部7配置在导光板81的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的例子,示出背光源分别具有能够独立控制的R、G、B这三种颜色光源的结构,其中,背光源在水平方向是2 (m=2)个,在垂直方向是η个。
[0078]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如图3中虚线所示,导光板81在水平方向(X方向)分割成2个,在垂直方向(Y方向)分割成η个。
[0079]导光板81具有在相当宽的面中均匀地进行扩散的功能,因此,并非仅在图3虚线所示的范围内发光,而是将来自相邻光源和相当远的光源的全部光叠加,使导光板81全体发光,从而将充足的光量给与对面的液晶面板部9。
[0080]在图3中,如下不出发光驱动信号:面向该图,发光驱动信号Pll表不给与左侧最上部的第I背光源的发光驱动信号,发光驱动信号Ρ12表示给与其下方的第2背光源的发光驱动信号,发光驱动信号Pln表给与最下部的第η背光源的发光驱动信号。同样,面向该图,发光驱动信号Ρ21表不给与右侧最上部的第I背光源的发光驱动信号,发光驱动信号Ρ22表不给与其下方的第2背光源的发光驱动信号,发光驱动信号Ρ2η表不给与最下部的第η背光源的发光驱动信号。
[0081]此外,面向该图,向构成左侧的第I背光源的R、G、B这三种颜色光源分别给与发光强度值Erll、Egll、Ebll,向构成第2背光源的R、G、B这三种颜色光源分别给与发光强度值Erl2、Egl2、Ebl2,向构成第η背光源的R、G、B这三种颜色光源分别给与发光强度值Erin、Egln、Ebln。同样,面向该图,向构成右侧的第I背光源构成的R、G、B这三种颜色光源分别给与发光强度值Er21、Eg21、Eb21,向构成第2背光源的R、G、B这三种颜色光源分别给与发光强度值Er22、Eg22、Eb22,向构成第η背光源的R、G、B这三种颜色光源分别给与发光强度值 Er2n、Eg2n、Eb2n。
[0082]此外,示出图3的光检测部5由分别对R、G、B这三种颜色进行检测的彩色传感器构成的例子,成为将光检测选通信号GE给与光检测部5,从三种颜色的彩色传感器分别输出光检测值Dr、Dg、Db的结构。
[0083]<详细动作>
[0084]接下来,参照图1,使用图4?图10对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00的详细动作进行说明。
[0085]如图4的(a)部所示,假定被输入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00的立体图像信号Il是如下的图像信号:以时间分割的方式给出在两个视点处捕捉到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例如,左眼图像LI和右眼图像Rl成对地排列。并且,设I幅该左眼图像或者右眼图像的图像帧时间为T。
[0086]如图4的(b)部所示,图像转换部I将立体图像信号Il转换成2倍的帧频率,在例如左眼图像LI’与右眼图像R1’之间插入I幅黑图像B,生成立体图像信号12。因此,如图4的(a)部所示,在图像信号Il在I幅图像的帧期间T内按照L1、R1...而输入的情况下,从图像转换部I输出的立体图像信号12在I幅图像的帧期间T/2内是LI’、B、R1’、B...ο
[0087]图像信号分析部2求出立体图像信号12的亮度信息,输出图像亮度信息Ymn,不考虑由图像转换部I插入的黑图像而求出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亮度信息。
[0088]在此,对图像信号分析部2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首先,对于立体图像信号12的I幅图像求出整体的平均亮度HYa。在此,设立 体图像信号12中包含的亮度信号Y的灰度值为Yi,设I帧的像素数为Fa,平均亮度HYa能够由下式(I)求出。
[0089][数I]
【权利要求】
1.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具有: 液晶面板部,其基于立体图像信号从液晶面板画面的上部向下部被依次进行水平扫描,由此根据所述立体图像信号的灰度改变光的透过率; 导光部,其设置在所述液晶面板部的背面侧,接收来自光源部的光,将其扩散成均匀的面光源; 光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导光部发出的光的光强度;以及 光源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光源部的发光强度值,使得所述光检测部的光检测值等于预先设定的基准光检测值, 所述光源部包含多个背光源,该多个背光源与将所述液晶面板画面假想地分割成多个而成的各个区域对应地设置, 所述多个背光源的发光强度是基于所述发光强度值而控制的,点亮和熄灭是通过发光驱动信号来控制的, 所述发光驱动信号构成为与所述立体图像信号同步地使所述多个背光源依次点亮,并在预定的时刻使所述多个背光源一齐点亮,并且,基于所述立体图像信号的图像信息分别控制所述多个背光源的发光期间, 所述光检测部基于光检测选通信号进行控制,使得在使所述多个背光源一齐点亮的时刻进行检测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体图像信号的图像信息包含从亮度信息取得的图像亮度信息, 所述图像亮度信息由根据所述亮度信息求出的、与将所述液晶面板画面假想地分割成多个而成的各个区域对应的 平均亮度与显示在所述液晶面板画面中的图像整体的平均亮度之间的差分值规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快门眼镜部,在目视基于所述立体图像信号显示在所述液晶面板画面中的图像时使用该快门眼镜部,该快门眼镜部通过交替地将左眼快门和右眼快门切换成透过、不透过,使所述图像虚拟地看起来是立体图像, 所述快门眼镜部根据快门切换信号将所述左眼快门和右眼快门切换成透过、不透过,所述快门切换信号构成为在使所述多个背光源一齐点亮的时刻,使所述左眼快门和右眼快门均是不透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驱动信号的定时是以与所述立体图像信号同步的图像同步信号或者图像有效信号为基准而设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检测部配置在所述导光部与所述液晶面板部之间的任意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体图像信号是这样构成的:以时间分割的方式给出在两个视点处捕捉到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将所述左眼图像和所述右眼图像成对地排列而得的图像信号转换成2倍的帧频率,在所述左眼图像和所述右眼图像之间插入黑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图像信号是这样构成的:以时间分割的方式给出在两个视点处捕捉到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将所述左眼图像和所述右眼图像成对地排列而得的图像信号转换成2倍的帧频率,使同一图像连续显示2次。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按照每帧或者隔开预定间隔给出使所述多个背光源一齐点亮的所述发光驱动信号、所述光检测选通信号以及所述快门切换信号,按照每帧或者隔开预定间隔执行控制所述发光强度值的动作,使得所述光源控制部中的所述光检测部的所述光检测值与所述基准光检测值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控制部进行随着时间经过而逐渐降低所述基准光检测值的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控制部按照背光源温度和经过时间的每个条件,记录保持作为赋予给所述光源部的初始值的基准发光强度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控制部记录保持使·所述光源部熄灭时的最终发光强度值,作为赋予给所述光源部的初始值。
【文档编号】H04N13/00GK103428519SQ201310195349
【公开日】2013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
【发明者】安井裕信, 花井晶章, 吉井秀树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