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物感测方法、近物感测装置与其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0012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近物感测方法、近物感测装置与其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物感测方法、近物感测装置及其电子装置,用于近物感测装置中的控制器。首先,初始化串扰值。于串扰值被初始化后,至少依据目前自近物感测装置的感测单元所接收的第一感测值判断是否更新串扰值。于判断串扰值需被更新时,至少依据第一感测值更新串扰值。将第一感测值减去串扰值,以获得补偿感测值。
【专利说明】近物感测方法、近物感测装置与其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感测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以消除串扰影响的近物感测方法、 近物感测器及其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物感测器(proximity sensor)是一种用以于特定距离下感测待测物是否存 在的感测器。近物感测器可以依照待测物种类与特定距离而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一般来 说,近物感测器依据其实现方式而有电容式近物感测器(capacitive proximity sensor)、 电感式近物感测器(inductive proximity sensor)、以及光学式近物感测器(optical proximity sensor)〇
[0003] 近年来,光学式近物感测器广泛地应用在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上,尤其是智能型 手机。由于智能型手机采用触控型面板,当使用者使用智能型手机通话的同时,很有可能会 误触荧幕,而错误地启动特定程序(如结束通话或输入特定字串)。据此,智能型手机通过 设置在里的光学式近物感测器,可以感测到特定距离有待测物体存在,故能暂时停止触控 功能,以防止使用者通话时因误触,而启动特定程序。
[0004] 请参照图1,图1是传统光学式近物感测器的示意图。光学式物感测器1包含基板 10、发光元件11、感测元件12与光学透镜13,其利用光线反射的原理来侦测特定距离下是 否存在待测物14。发光元件11与感测元件12架置(mounted)于基板10的表面上。发光 元件11用以发射光线BEAM1,而感测元件12用以感测是否有光线BEAM2由待测物14反射。 当待测物14与所述光学式近物感测器1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特定距离时,待测物14会 反射发光元件11所发射的光线BEAM1,且感测元件12会感测到有光线BEAM2由待测物14 反射,故光学式近物感测器1得以判断于特定距离下有待测物14存在。
[0005] 然而,如同图1所示,感测元件12不仅感测到由待测物14所反射的光线BEAM2, 还会感测到由光学透镜13所反射的光线U_BEAM1、由其他物体所反射的光线(如由基板10 所反射的光线U_BEAM2)、发光元件11所直接发射的光线U_BEAM3与外部光源通过光学透镜 13的光线U_BEAM4。上述光线U_BEAM1?U_BEAM4为串扰(cross-talk),其会影响感测元 件12的灵敏度,甚至会造成光学式物感测器1感测特定距离下是否有待测物14存在的正 确性。
[0006] 为了减少串扰,目前有人于光学式近物感测器1的发光元件11与感测元件12之 间设置一个光阻元件。然而,这种作法会增加光学式近物感测器1的制造成本,且无法完全 地消除串扰。
[0007] 另外,还有人提出多种串扰补偿方法,来将串扰消除。在其中一种串扰补偿方法 中,使用额外的控制器将感测元件12第一次获得的感测值记录为串扰值。然后,在之后的 每一次感测时,使用控制器将感测元件12所获得的感测值减去所述串扰值,以获得补偿感 测值。此种作法假设,感测元件12第一次获得的感测值系于待测物14未靠近光学式近物 感测器1的情况下所获得。若感测元件12第一次获得的感测值非于待测物14未靠近光学 式近物感测器1的情况下所获得,则将会影响感测的正确性。除此之外,上述作法会减少光 学式近物感测器1的补偿感测值的动态范围,或者是说,补偿感测值的动态范围无法全部 被使用到。
[0008] 在另一种串扰补偿方法中,光学式近物感测器1会出厂前进行校正 (calibration)程序,以获得串扰值,且此串扰值会被烧入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接着,于每 一次感测时,光学式近物感测器1所获得的感测值会减去串扰值,以获得对应的补偿感测 值。虽然此种作法相较于前一种作法可以增加光学式近物感测器1的补偿感测值的动态范 围,然而,此种作法需要额外地增加非易失性存储器于光学式近物感测器1,且出厂前的校 正程序所增加的测试时间与额外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增加了光学式近物感测器1的制造成 本。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近物感测方法,用于近物感测装置中的控制器。首先,初始 化串扰值。于串扰值被初始化后,至少依据目前自近物感测装置的感测单元所接收的第一 感测值判断是否更新串扰值。于判断串扰值需被更新时,至少依据第一感测值更新串扰值。 将第一感测值减去串扰值,以获得补偿感测值。
[001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近物感测装置,所述近物感测装置包括发光元件、感测 元件与控制器。发光元件用以发射第一光线至待测物。感测元件用以感测进入感测元件 的第二光线。控制器具有多个电路,通过这些电路用以:初始化串扰值;于串扰值被初始化 后,至少依据目前自近物感测装置的感测单元所接收的第一感测值判断是否更新串扰值; 于判断串扰值需被更新时,至少依据第一感测值更新串扰值;以及将第一感测值减去串扰 值,以获得补偿感测值。
[0011]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功能电路与上述近物感测 装直。
[0012] 综上所述,由于串扰值会被合理地更新,故上述近物感测方法、近物感测装置与其 电子装置的感测灵敏度与正确性可以进一步地被提升,且其补偿感测值的动态范围可以被 增加。
[0013]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为达成既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法及功效,请参阅 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图式,相信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以深入且 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与附件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传统光学式近物感测器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近物感测装置的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近物感测装置中的控制器的方块图。
[0017]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近物感测方法的流程图。
[0018]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近物感测装置中的控制器的方块图。
[0019]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近物感测方法的流程图。
[0020]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近物感测方法的流程图。
[0021]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近物感测方法的流程图。
[0022]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3] 1 :光学式近物感测器
[0024] 10、20 :基板
[0025] 11、21 :发光元件
[0026] 12、22 :感测元件
[0027] 13、23 :光学透镜
[0028] 14、25 :待测物
[0029] BEAM1、BEAM2、U_BEAM1 ?U_BEAM4 :光线
[0030] 2 :近物感测装置
[0031] 24、3、5:控制器
[0032] 3〇、5〇 :判断单元
[0033] 31、51 :储存单元
[0034] 32、52 :运算单元
[0035] 33、53 :决策单元
[0036] 54 :均值运算单元
[0037] S400?S8〇5 :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近物感测装置的实施例〕
[0039] 首先,请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近物感测装置的示意图。近物感测装置 2包括基板20、发光元件21、感测元件22、光学透镜23与控制器24,且利用光线反射的原 理来侦测待测物25与近物感测装置2之间的距离。发光元件21、感测元件22与控制器24 系架置于基板20的表面上,其中控制器24可通过基板20的内部导线电性连结发光元件21 与感测元件22,也或者通过打线(wire bonding)的方式电性连结发光元件21与感测元件 22〇
[0040] 发光元件21用以发射光线BEAM1,而感测元件22用以感测是否有光线BEAM2由待 测物25反射。当待测物25与所述近物感测装置2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特定距离时,待 测物25会反射发光元件21所发射的光线BEAM1,且感测元件22会感测到有光线BEAM2由 待测物25反射,故控制器24得以读取感测元件22的感测值,以判断待测物25与近物感测 装置2之间的距离。
[0041] 由于光线U_BEAM1?U_BEAM4为串扰,其会影响感测元件22的灵敏度,甚至会造 成近物感测装置2感测特定距离下是否有待测物25存在的正确性。因此,控制器24会于 近物感测装置2每一次进行感测时,会判断是否需要更新串扰值,并且将感测值减去串扰 值,以获得补偿感测值。接着,控制器24依据补偿感测值来判断待测物25与近物感测装置 2之间的距离。举例来说,控制器24可以通过判断补偿感测值是否大于某一特定门限值来 决定待测物25与近物感测装置2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特定距离,也即于近物感测装置2的 特定距离下是否存在待测物25。
[0042]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控制器24所接收的感测值为感测元件22于 近物感测装置2启动后第一次获得的感测值时,控制器24判断此第一次获得的感测值是否 大于第一特定门限值,其中第一特定门限值为最大补偿感测值的(Ι/m)倍,且m为大于1的 任意数。若此第一次获得的感测值大于最大补偿感测值的(Ι/m)倍,则控制器24将串扰值 设定为第二特定门限值,并将此第一次获得的感测值减去串扰值,以获得补偿感测值,其中 第二特定门限值为最大补偿感测值的(1/n)倍,且η为大于1的任意数。若此第一次获得 的感测值未大于第一特定门限值,则控制器24将串扰值设定为此第一次获得的感测值,并 将此第一次获得的感测值减去串扰值,以获得补偿感测值,其中此补偿感测值为0。于本发 明实施例中,m与η彼此相等,且η可以等于4,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0043] 接着,当控制器24所接收的感测值为感测元件22于近物感测装置2启动后第X 次获得的感测值时,其中X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则控制器24判断此第X次获得的感测值 是否小于串扰值。若此第X次获得的感测值小于串扰值,则控制器24会将串扰值设定为此 第X次获得的感测值,并将此第X次获得的感测值减去串扰值,以获得补偿感测值,其中此 补偿感测值为0。若此第X次获得的感测值未小于串扰值,则控制器24并不会更新串扰值, 而直接将此第X次获得的感测值减去串扰值,以获得补偿感测值。
[0044] 由上可以知道,控制器24会初始化串扰值,而上述初始化串扰值以第一次获得的 感测值是否大于第一特定门限值为根据来决定其串扰值的大小。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 限,在其他种实施例中,串扰值可以直接地被初始化为第二特定门限值。另外,在其他种实 施例中,控制器24不仅依据第一次获得的感测值是否大于第一特定门限值为根据来决定 其串扰值的大小,也可每隔一段时间或于使用者所下达的初始化指令时,根据当时所获得 的感测值是否大于第一特定门限值为根据来决定其串扰值的大小。
[0045] 由上述也可以得知,当控制器24初始化串扰值之后,控制器24于近物感测装置2 每一次进行感测时,皆会依据目前获得的感测值是否小于串扰值来更新串扰值。然而,在其 他实施例中,控制器24于近物感测装置2每一次进行感测时,也可以根据目前获得的统计 感测值是否小于串扰值来更新串扰值。
[0046] 统计感测值可以为平均感测值,例如,动平均(running average)感测值,且差异 过大的感测值可以选择性被排除于统计运算中。当控制器24所接收的感测值为感测元件 22于近物感测装置2启动后第X次获得的感测值时,其中X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则控制器 24判断目前的平均感测值是否小于串扰值。若目前获得的平均感测值小于串扰值,则控制 器24会将串扰值设定为目前获得的平均感测值,并将第X次获得的感测值减去串扰值,以 获得补偿感测值,其中此补偿感测值为0。若此目前获得的平均感测值未小于串扰值,则控 制器24并不会更新串扰值,而直接将第X次获得的感测值减去串扰值,以获得补偿感测值。
[0047] 另外,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1可以是红外线发射器,且感测元件22可以 是红外线感测器。然而,发光元件21与感测元件22的实现方式皆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除 此之外,控制器24可以与发光元件21、感测元件22不共用同一个基板20。控制器24除了 可以通过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举例来说,使用此近物感测装置2的电子装 置的处理单元与易失性存储器基于软件程序而实现控制器24。电子装置可以是智能型手机 或者其他具计算功能的装置,其中当电子装置是智能型手机时,待测物25可以例如是人耳 或人脸。
[0048] 〔控制器的实施例〕
[0049] 请参照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近物感测装置中的控制器的方块图。控制器3 包括判断单元30、储存单元31、运算单元32与决策单元33。判断单元30电性连结储存单 元31,运算单元32电性连结决策单元33与储存单元31。本实施例的控制器3的实现方式 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且控制器3基于多个电路所实现。
[0050] 判断单元30用以判断是否需对串扰值进行初始化或更新,其中判断单元30根据 目前的感测值对串扰值进行初始化或更新。另外,如何判断需对串扰值进行初始化或更新 的方式与如何依据目前的感测值对串扰值进行初始化或更新皆如前面所述,故不再赘述。 储存单元31用以储存串扰值,且较佳地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但不以此为限。运算单元32 用以将目前的感测值减去串扰值,以获得补偿感测值。决策单元33用以依据补偿感测值 判断待测物与近物感测装置的距离,例如判断待测物是否存在于近物感测距离的特定距离 下。
[0051] 〔近物感测方法的实施例〕
[0052] 请参照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近物感测方法的流程图。所述近物感测方法可 以执行于图3的控制器中,但本发明并不限制执行所述近物感测方法的装置。在此请注意, 步骤S400?S403可以视为初始化串扰值的流程,而步骤S404?S406可以视为更新串扰 值的流程。以下将详细介绍各步骤的细节。
[0053] 首先,在步骤S400中,控制器判断所接收的感测值是否为近物感测装置启动后第 一次获得的感测值。若控制器判断所接收的感测值为近物感测装置启动后第一次获得的感 测值,则步骤S401会被执行;若控制器判断所接收的感测值为近物感测装置启动后第X次 获得的感测值,则步骤S404会被执行,其中X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0054] 在步骤S401中,控制器判断此第一次获得的感测值是否大于第一特定门限值,其 中第一特定门限值为最大补偿感测值的(Ι/m)倍,且m为大于1的任意数。若第一次获得 的感测值大于第一特定门限值,则步骤S403会被执行;若第一次获得的感测值未大于第一 特定门限值,则步骤S402会被执行。于步骤S402中,控制器将串扰值设定为此第一次获得 的感测值,并将此第一次获得的感测值减去串扰值,以获得补偿感测值,其中此补偿感测值 为0。于步骤S403中,控制器将串扰值设定为第二特定门限值,并将此第一次获得的感测 值减去串扰值,以获得补偿感测值,其中第二特定门限值为最大补偿感测值的(1/n)倍,且 η为大于1的任意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m与η彼此相等,且η可以等于4,但本发明并不 限制于此。
[0055] 由于第一次获得的感测值可能是在待测物位于近物感测装置的特定距离下的感 测值,因此,第一次获得的感测值不能直接设为串扰值,而需要依据第一次获得的感测值是 否大于第一特定门限值来决定如何初始化串扰值,以增加近物感测装置感测待测物于特定 距离下是否存在的正确性与灵敏度。
[0056] 接着,在步骤S404中,控制器判断第X次获得的感测值是否小于串扰值,其中X为 大于等于2的整数。若第X次获得的感测值小于串扰值,则步骤S405会被执行;若第X次 获得的感测值未小于串扰值,则步骤S406会被执行。在步骤S405中,控制器会将串扰值设 定为此第X次获得的感测值,并将此第X次获得的感测值减去串扰值,以获得补偿感测值, 其中此补偿感测值为0。在步骤S406中,控制器并不会更新串扰值,而直接将第X次获得的 感测值减去串扰值,以获得补偿感测值。
[0057] 由于先前初始化或更新的串扰值可能会有错误,因此,需要于初始化串扰值之后, 依据目前的感测值来判断是否需要对串扰值进行更新,以增加近物感测装置感测待测物于 特定距离下是否存在的正确性与灵敏度。
[0058] 最后,在步骤S407中,控制器判断是否需结束近物感测方法。若判断需结束近物 感测方法,则结束近物感测方法;若判断不需结束近物感测方法,则步骤S400会重新再被 执行。举例来说,若近物感测装置目前并不需要进行感测,则近物感测装置应进一步地进入 休眠或待机状态,以节省电能,此时控制器便会决定结束近物感测方法。当近物感测装置再 次被指示进入工作状态(也即近物感测装置再次被启动)时,则所述近物感测方法会再次 重新被执行。
[0059] 另外,在图4中,于步骤S407之前,近物感测方法还可以包括控制器通过判断补偿 感测值是否大于某一特定门限值来决定待测物与近物感测装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特定 距离的步骤(此步骤未绘于图4中)。
[0060] 〔控制器的另一实施例〕
[0061] 请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近物感测装置中的控制器的方块图。控制器 5包括判断单元50、储存单元51、运算单元52、决策单元53与均值运算单元54。判断单元 50电性连结储存单元51与均值运算单元54,运算单元52电性连结决策单元53与储存单 元51。本实施例的控制器5的实现方式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且控制器5基于多个电路所 实现。
[0062] 均值运算单元54用以计算目前的平均感测值,均值运算单元54可以例如为动平 均运算电路。判断单元30用以判断是否需对串扰值进行初始化或更新,其中判断单元30根 据目前的感测值对串扰值进行初始化,以及依据目前的平均感测值对串扰值进行更新。另 夕卜,如何判断需对串扰值进行初始化或更新的方式、如何依据目前的感测值对串扰值进行 初始化与如何根据目前的平均感测值对串扰值进行更新皆如前面所述,故不再赘述。储存 单元51、运算单元52与决策单元53的功能分别相同于图3的储存单元31、运算单元32与 决策单元33的功能,故不再赘述。
[0063] 〔近物感测方法的另一实施例〕
[0064] 请参照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近物感测方法的流程图。所述近物感测方法可 以执行于图5的控制器中,但本发明并不限制执行所述近物感测方法的装置。在此请注意, 步骤S600?S603可以视为初始化串扰值的流程,而步骤S604?S607可以视为更新串扰 值的流程。以下将详细介绍各步骤的细节。
[0065] 步骤S600?步骤S603与步骤S608分别相同于图4的步骤S400?S403与步骤 S407,故不再赘述。在步骤S604中,控制器依据目前与之前的感测值获得平均感测值。接 着,在步骤S605中,控制器判断平均感测值是否小于串扰值。若平均感测值小于串扰值,则 步骤S606会被执行;若平均感测值未小于串扰值,则步骤S607会被执行。在步骤S606中, 控制器会将串扰值设定为平均感测值,并将目前获得的感测值减去串扰值,以获得补偿感 测值,其中此补偿感测值为0。在步骤S607中,控制器并不会更新串扰值,而直接目前获得 的感测值减去串扰值,以获得补偿感测值。
[0066] 另外,在图6中,于步骤S608之前,近物感测方法还可以包括控制器通过判断补偿 感测值是否大于某一特定门限值来决定待测物与近物感测装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特定 距离的步骤(此步骤未绘于图6中)。
[0067]〔近物感测方法的另一实施例〕
[0068] 请参照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近物感测方法的流程图。所述近物感测方法 可以执行于图3的控制器中,但本发明并不限制执行所述近物感测方法的装置。在此请注 意,步骤S700可以视为初始化串扰值的流程,而步骤S701?S703可以视为更新串扰值的 流程。以下将详细介绍各步骤的细节。
[0069] 相较于图4,图7中初始化串扰值的流程仅包括步骤S700,而步骤S701?S704则 分别相同于图4的步骤S404?S407,故不再赘述。于步骤S700中,控制器将串扰值直接初 始化为第二特定门限值。由于,在步骤S701?S703中,不合理的串扰值会被更新,因此于 图7的实施例中,近物感测方法并不考虑串扰值的初始值是否合理。
[0070] 〔近物感测方法的另一实施例〕
[0071] 请参照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近物感测方法的流程图。所述近物感测方法 可以执行于图5的控制器中,但本发明并不限制执行所述近物感测方法的装置。在此请注 意,步骤S800可以视为初始化串扰值的流程,而步骤S801?S805可以视为更新串扰值的 流程。以下将详细介绍各步骤的细节。
[0072] 相较于图6,图8中初始化串扰值的流程仅包括步骤S800,而步骤S801?S805则 分别相同于图6的步骤S604?S608,故不再赘述。于步骤S800中,控制器将串扰值直接初 始化为第二特定门限值。由于,在步骤S801?S804中,不合理的串扰值会被更新,因此于 图8的实施例中,近物感测方法并不考虑串扰值的初始值是否合理。
[0073]〔电子装置的实施例〕
[0074]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近物感测装置或执行上述近物感测方法的电 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上述近物感测装置与其他功能电路,其中电子装置可以例如是 智能型手机,且对应地,功能电路可以是智能型手机芯片模块。当使用者使用所述电子装置 进行通话时,近物感测装置会感测到电子装置贴近人耳或人脸,而将电子装置的触控功能 或其他功能关闭,以避免误执行特定程序。当然,上述电子装置并不以智能型手机为限,电 子装置还可以是平板电脑或自动吸尘器等等。
[0075] 〔实施例的可能功效〕
[0076]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近物感测方法、近物感测装置与其电子装 置可以不需要执行出厂前的校正程序故可以减少测试时间与制造成本。除此之外,由于串 扰值会被合理地更新,故上述近物感测方法、近物感测装置与其电子装置的感测灵敏度与 正确性可以进一步地被提升,且其补偿感测值的动态范围可以被增加。除此之外,在本发明 实施例中,近物感测装置可以不需要额外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故还能进一步地减少制造成 本与芯片占据空间。
[007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 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近物感测方法,用于一近物感测装置中的一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近物感测方 法包括: 初始化一串扰值; 于该串扰值被初始化后,至少依据目前自该近物感测装置的一感测单元所接收的一第 一感测值判断是否更新该串扰值; 于判断该串扰值需被更新时,至少依据该第一感测值更新该串扰值;以及 将该第一感测值减去该串扰值,以获得一补偿感测值。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物感测方法,其中当该第一感测值小于该串扰值时,将该串 扰值设定为该第一感测值;当该第一感测值未小于该串扰值时,则不更新该串扰值。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物感测方法,其中判断是否更新该串扰值的步骤中还依据先 前自该感测单元所接收的多个第二感测值判断是否更新该串扰值,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感测 值与第一统计值用以获得一统计感测值,且该统计感测值用以作为判断是否更新该串扰值 的依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物感测方法,其中当该统计感测值小于该串扰值时,将该串 扰值设定为该统计感测值;当该统计感测值未小于该串扰值时,则不更新该串扰值。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物感测方法,其中初始化该串扰值的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需要对该串扰值进行初始化;以及 当需要对该串扰值进行初始化时,依据目前自该感测单元所接收的第三感测值是否大 于一第一特定门限值来决定该串扰值的一初始值,其中该第一特定门限值小于一最大补偿 感测值。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近物感测方法,其中当该第三感测值大于该第一特定门限值 时,将该串扰值初始化为一第二特定门限值,其中该第二特定门限值小于该最大补偿感测 值;当该第三感测值小于该第一特定门限值时,将该串扰值初始化为该第三感测值。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近物感测方法,其中判断是否需要对该串扰值进行初始化依据 该第三感测值是否为启动该近物感测装置后第一次获得的感测值。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物感测方法,其中该第一特定门限值与该第二特定门限值为 (1/4)倍的该最大补偿感测值。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物感测方法,还包括: 依据该补偿感测值判断该近物感测装置与一待测物之间的距离。
10. -种近物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近物感测装置包括: 一发光元件,用以发射一第一光线至一待测物; 一感测元件,用以感测进入该感测元件的一第二光线;以及 一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多个电路,通过所述多个电路用以: 初始化一串扰值; 于该串扰值被初始化后,至少依据目前自该感测单元所接收的一第一感测值判断是否 更新该串扰值; 于判断该串扰值需被更新时,至少依据该第一感测值更新该串扰值;以及 将该第一感测值减去该串扰值,以获得一补偿感测值。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近物感测装置,其中该控制器包括: 一判断单元,用以初始化该串扰值,且于该串扰值被初始化后,至少依据该第一感测值 判断是否更新该串扰值;以及 一储存单元,用以储存该串扰值;以及 一运算单元,用以将该第一感测值减去该串扰值,以获得该补偿感测值; 其中当该第一感测值小于该串扰值时,该判断单元将该串扰值设定为该第一感测值; 当该第一感测值未小于该串扰值时,该判断单元则不更新该串扰值。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近物感测装置,其中该控制器包括: 一均值运算单元,用以计算该第一感测值与先前自该感测单元所接收的多个第二感测 值的一平均感测值; 一判断单元,用以初始化该串扰值,且于该串扰值被初始化后,依据该平均感测值判断 是否更新该串扰值;以及 一储存单元,用以储存该串扰值;以及 一运算单元,用以将该第一感测值减去该串扰值,以获得该补偿感测值; 其中当该平均感测值小于该串扰值时,该判断单元将该串扰值设定为该平均感测值; 当该平均感测值未小于该串扰值时,该判断单元则不更新该串扰值。
13.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近物感测装置,其中该判断单元更用以判断是否需要对 该串扰值进行初始化,且于判断要对该串扰值进行初始化时,该判断单元依据目前自该感 测单元所接收的第三感测值是否大于一第一特定门限值来决定该串扰值的一初始值,其中 该第一特定门限值小于一最大补偿感测值。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近物感测装置,其中当该第三感测值大于该第一特定门限值 时,该判断单元将该串扰值初始化为一第二特定门限值,其中该第二特定门限值小于该最 大补偿感测值;当该第三感测值小于该第一特定门限值时,该判断单元将该串扰值初始化 为该第三感测值。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近物感测装置,其中该判断单元依据该第三感测值是否为启 动该近物感测装置后第一次获得的感测值来判断是否需要对该串扰值进行初始化。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近物感测装置,其中该第一特定门限值与该第二特定门限值 为(1/4)倍的该最大补偿感测值。
17.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近物感测装置,其中该储存单元为一非易失性存储器。
18.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近物感测装置,其中该控制器包括: 一决策单元,依据该补偿感测值判断该近物感测装置与该待测物之间的距离。
19. 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功能电路;以及 如权利要求10至18项其中任一所述的近物感测装置。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为一智能型手机,且该功能电路 为一智能型手机芯片模块。
【文档编号】H04M1/02GK104216027SQ201310206604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9日
【发明者】陈重志, 刘约翰, 郑理勤 申请人:光宝新加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