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括接口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8812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括接口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括接口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和嵌入外壳的物理接口,该装置还包括:发光部,设置在靠近物理接口处;控制部,与发光部耦合,用于控制发光部的亮灭;其中,控制部包括:驱动电路,与发光部耦合,用于驱动发光部发光;处理器,与驱动电路耦合,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向驱动电路发送驱动信号,其中,驱动信号用于指示驱动电路驱动发光部发光。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光线暗的环境下,难以准确得找到装置物理接口位置的问题,从而使用户可以很方便、快捷得识别出物理接口的位置和方向,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专利说明】一种包括接口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包括接口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手机目前已经极大的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简称为USB)接口作为手机的一个最重要的接口,是每一台手机最基本的装置。手机的设计趋势是大、薄、轻,在这种趋势下,传统的USB接口势必会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小巧的迷你USB (Min1-USB)和微型USB (Micro-USB),而Micro-USB成为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USB接口。
[0003]由于无线充电还未大范围普及,所以绝大部分手机还只能支持USB接口充电。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Micro-USB充电器又扁又窄的情况下,用户想要在光线不足,黑暗的地方将充电器准确的插入手机的USB母口上绝非一件易事,一个原因是USB接口区分正反方向,公母口的方向要一致,另一个原因就是无法正确找准手机上母口的位置。手机屏幕虽然有光线,但是光线的方向与USB接口的方向垂直,而且在这光线的干扰下,USB接口所在的侧面就成了盲区。
[0004]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不得不两只手配合,摸索的找位置,找到位置如果USB接口方向反了还需要重新找一次;或者借助其他光源来找准位置完成充电,十分的不方便。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光线暗的环境下,难以准确得找到装置USB接口位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在光线暗的环境下,难以准确得找到装置物理接口位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括接口的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接口的装置,包括:包括外壳和嵌入所述外壳的物理接口,所述装置还包括:发光部,设置在靠近所述物理接口处。
[0008]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部,与所述发光部耦合,用于控制所述发光部的亮灭。
[0009]所述控制部包括:驱动电路,与所述发光部耦合,用于驱动所述发光部发光;处理器,与所述驱动电路耦合,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向所述驱动电路发送驱动信号,其中,所述驱动信号用于指示所述驱动电路驱动所述发光部发光。
[0010]所述控制部还包括:光感应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用于检测所述物理接口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并将所述光线强度发送给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光线强度,确定是否向所述驱动电路发送所述驱动信号。
[0011]优选地,所述发光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为LED)。
[0012]优选地,所述外壳中围绕所述物理接口的部分由可透光材质制成。
[0013]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按键单元,与所述处理器耦合连接,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所述按键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按键的输入,并将所述输入发送给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输入,确定是否向所述驱动电路发送所述驱动信号。
[0014]优选地,所述可透光材质与所述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5]优选地,所述装置为:移动终端。
[0016]优选地,所述物理接口通过其两侧的向两侧延伸的各至少两个管脚连接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为PCB)上,其中,所述物理接口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PCB板与所述发光部厚度之和,所述发光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物理接口两侧的至少两个管脚之间。
[0017]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物理接口处设置发光部的装置,解决了在光线暗的环境下,难以准确得找到装置物理接口位置的问题,从而使用户可以很方便、快捷得识别出物理接口的位置和方向,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括接口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括接口的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括接口的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二 ;
[0022]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括接口的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三;
[0023]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括接口的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四;
[0024]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括接口的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五;
[0025]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括接口的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六;
[0026]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开关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带有透明材质包围USB接口的手机外壳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LED发光二极管与USB接口的位置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接口的装置,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括接口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外壳12和嵌入外壳的物理接口 14,所述装置还包括:发光部16,设置在靠近物理接口 14处。
[0031]通过上述装置,在装置所处环境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所述装置的发光部16会发出光线,这样在光线条件比较暗的情况下,用户就能在发光部16发出的光线的指引下,能方便、快捷地找到物理接口 14位置,解决了现有相关技术中,在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难以准确地找到物理接口的位置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效果。
[0032]优选地,上述装置的发光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包括一个或多个LED,例如,本实施例中的装置为移动终端,现在移动终端的设计都是趋于大和薄,为了充分利用移动终端自身空间,则可以在发光部只设置一个LED。要是装置长期处于光线条件比较暗的情况下,则可以多设置几个LED,以满足用户在光线条件比较暗的情况下的需求。
[0033]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括接口的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一,如图2所述,所述装置的外壳中围绕物理接口的部分由可透光材质22制成,这样在发光部16发光时,部分光线可以透过可透光材质22向外射出,这样用户就更加快捷地找到物理接口的位置。
[0034]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括接口的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二,如图3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控制部32,控制部32与发光部16耦合,用于控制发光部的亮灭。
[0035]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括接口的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三,如图4所述,所述控制部32还包括:驱动电路42和处理器44 ;驱动电路42与发光部16耦合,所述处理器44与驱动电路44耦合;处理器44用于接收信息和发出指令,处理器44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内容,向驱动电路42发出指令,驱动电路接42收到处理器44发出的指令,发出驱动信号,用于指示驱动电路42驱动发光部16发光。
[0036]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括接口的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四,如图5所示,所述控制部32还包括:光感应器52,与处理器44耦合,用于检测物理接口 14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并将光线强度发送给处理器44,其中,处理器44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光线强度,确定是否向驱动电路42发送所述驱动信号。
[0037]优选地,光感应器52检测装置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光感应器52将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发送给处理器44,处理器44判断接收到的光线强度是否在预先设定的阈值范围之内,当所述光线强度小于预先设定阈值的最小值时,处理器44向驱动电路42发出指令,驱动电路接42收到处理器44发出的指令,发出驱动信号,用于指示驱动电路42驱动发光部16发光;当所述光线强度大于预先设定阈值的最大值时,处理器44不发出指令,发光部16不会发光。
[0038]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括接口的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五,如图6所示,上述控制部32还包括:按键单元62,与处理器44耦合连接,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按键单元62中的一个或多个按键的输入,并将所述输入发送给所述处理器44,其中,处理器44根据接收到的按键输入,确定是否向驱动电路42发送所述驱动信号。
[0039]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可透光材质22与外壳12为一体成型结构。
[0040]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物理接口 14为USB接口,并设置在移动终端上。
[0041]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括接口的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六,如图7所示,物理接口 14通过其两侧的向两侧延伸的各至少两个管脚连接在移动终端的PCB板72上,其中,物理接口 14的厚度大于或等于PCB板72与发光部16厚度之和,发光部16分别设置在物理接口 14两侧的至少两个管脚之间。
[0042]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以及图8、图9和图10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并在以下优选实施例中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物理接口为USB接口中的USB母口。
[0043]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机USB接口的提示装置,包括一种带有透明透光材质的手机外壳,USB母口,LED以及控制模块。
[0044]LED以及控制模块,包括一颗或者多颗LED,以及LED开关控制电路。LED具有节能,可靠,寿命长,发光效率高等特点,在目前的手机上应用广泛。LED控制模块主要实现的LED的开关操作,以及提供驱动接口供软件调用,如图8所示,由于LED控制模块各个平台的实现方式不同,但是原理相似,且较简单,故本图只描述了 LED的控制框架。
[0045]市面上的手机外壳一般采用不透明材质,为了使上述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可以被用户看到,本实用新型设计在外壳的USB接口位置,使用一圈透明材质将USB 口包围住,透明材质的宽度以不影响手机结构以及外壳强度为宜,与上述LED的光线配合达到很好的识别度为宜,并且透明材质最好与手机外壳一体化,方便用户拆卸。如图9所示。
[0046]USB母口为手机上的USB接口,方向与外壳上透明材质包围的缺口方向一致。在USB接口比PCB板厚很多的情况下,USB接口两侧是有空间为光的散射制造条件的。所以将两颗LED放置在USB接口的两侧不会影响手机的结构。LED与USB接口的布局位置关系如图10所示,目的是为了公众更好的理解所述的技术内容,而非对其进行任何限制。
[0047]为用户在光线不足的地方提供USB充电器的位置提示,在某些具体的场景下可以亮起,使用户可以很好的识别出USB 口的位置和方向,为用户的充电操作带来了方便。
[0048]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进行说明。
[004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8、9以及10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指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50]图8、9、10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手机USB充电插口的提示装置,包括LED81,LED开关控制模块82,手机外壳83 (相当于上述外壳12),包围USB接口的透明材质84,USB接口 85,PCB 板 72。
[0051]如图8所示,LED控制模块82提供LED81的开关操作接口,由于此技术的实现方式较为成熟,故此处不再阐述,开关操作的场景如下:
[0052]场景1:关机状态下,如果用户只想充电不想开机,或者电池的电量不足无法开机,此时用户需要短按电源键或者其他按键(例如音量侧键)以打开LED81,此处按键操作需要区别于开机的长按操作。
[0053]场景2:开机状态,用户点亮屏幕,处于待解锁状态,此时可利用原有的光线传感器检测手机所处环境的亮度,在低于某一个阈值时,亮起LED81,给用户提示USB接口 85的位置,用户解锁屏幕之后关闭LED81,同时如果亮度高于某个阈值的情况下,LED81也不会点亮,以达到省电目的,同时也有很好的用户体验。
[0054]此处只是举例说明了软件上操作LED的场景,打开LED81的方式可以有定时常亮、闪烁等,场景1、2分别可以在通用的引导程序(Uboot)和软件版本里实现,以达到关机和开机状态下都可以操作LED81的目的,同样对此场景未做任何限制,故采用此类似场景和软件实现方式以达到操作LED81照明USB接口 85或相似功能的目的,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之内。
[0055]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包括带有包围USB接口 85的透明材质84的手机外壳83,区别于普通的手机外壳,本装置的手机外壳83和透明材质84,组成一个一体化的可方便拆卸的外壳,且透明材质84的形状和方向需要与USB接口 85保持一致,透明材质的宽度以不影响手机结构以及外壳强度为宜,应与上述LED81的光线配合达到很好的识别度。[0056]如图10所示,USB接口 85是焊接在PCB板72上的,由于USB接口 85的厚度比PCB板72要厚很多,所以处于PCB板72上方的其他手机器件例如显示屏与PCB板72之间会存在一些空间,为LED81光线的散射制造了条件。此处设计将LED81放置在USB接口 85左右两个管脚的中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接近手机侧面的边缘而又不影响结构设计。事实上,以相同或相似的原理在USB接口 85周围布置LED81,实现相同或近似的功能为目的,则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之内。
[0057]综上所述,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且举例说明了操作LED提示用户定位USB接口的场景和方式,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包括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嵌入所述外壳的物理接口,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光部,设置在靠近所述物理接口处; 控制部,与所述发光部耦合,用于控制所述发光部的亮灭; 其中,所述控制部包括:驱动电路,与所述发光部耦合,用于驱动所述发光部发光;处理器,与所述驱动电路耦合,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向所述驱动电路发送驱动信号,其中,所述驱动信号用于指示所述驱动电路驱动所述发光部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中围绕所述物理接口的部分由可透光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还包括: 光感应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用于检测所述物理接口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并将所述光线强度发送给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光线强度,确定是否向所述驱动电路发送所述驱动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按键单元,与所述处理器耦合连接,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所述按键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按键的输入,并将所述输入发送给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输入,确定是否向所述驱动电路发送所述驱动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光材质与所述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移动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接口通过其两侧的向两侧延伸的各至少两个管脚连接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印制电路板上,其中,所述物理接口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印制电路板与所述发光部厚度之和,所述发光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物理接口两侧的至少两个管脚之间。
【文档编号】H04M1/22GK203788346SQ201320718077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刘壮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