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一笔形主体,笔形主体包括外壳、设于外壳中的控制单元及软性屏幕,所述外壳上设置开口,外壳中固设有一中空转轴;所述软性屏幕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另一端为能够绕转轴卷合的自由部,该自由部经外壳的开口延伸至外壳之外;转轴上嵌有屏幕接口,该屏幕接口于转轴内部一侧布设有柔性印刷电路,该柔性印刷电路沿转轴轴向延伸至转轴之外并接于控制单元上。采用卷轴式的软性屏幕设计,使软性显示屏可以卷合收纳于外壳中,大大缩小了移动终端的体积,方便携带;柔性印刷电路沿转轴内部设置,利于外壳内的各组件有序布设;解决为了控制移动终端的尺寸所导致的电源续航时间短等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无线网络的发展,使得移动终端的可携性早已成为现实。随着微电子技术的 迅猛发展,目前的移动终端已经越来越小型化了。现有的移动终端基本上能被用户一手掌 握。然而产品的体积直接影响携带的方便性与可能性,所以产品的发展趋势逐渐倾向于轻、 薄、短、小的同时,直接影响是显示屏幕的尺寸也越来越小,屏幕越小操作与阅读的便利性 就大幅降低。而随着人们对移动终端显示屏幕的视觉感官追求越来越高,显示屏幕又趋向 于大尺寸发展。因此产品及显示屏幕的体积与尺寸的大小,往往成为设计者衡量的主要因 素。尤其对于特定的人群,例如:上班族,或上学族,他们经常需要携带多种终端设备外出以 满足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当移动终端的体积随着其显示屏幕的增大而增大时,用户会感到 其不便于携带,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
[0003] 另一方面,随着显示屏幕的技术演进,软性屏幕的技术发展逐渐成熟,大屏幕可以 通过卷曲减少其收纳的体积,以使产品在可携性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软性屏幕虽然 能作卷曲收纳,却无法像纸张一样直接对折放置,如何使软性屏幕能与移动终端的其他硬 件装置合理巧妙地结合成一体,充分发挥其可弯曲特性,是设计人员所钻研的一个重要方 向。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移动终 端,以使移动终端可通过屏幕的卷收达到实际减小体积以方便用户携带。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一笔形主体,该笔形 主体包括一外壳、设于外壳中的控制单元及一软性屏幕,所述外壳上设置开口,外壳中固设 有一中空转轴;所述软性屏幕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另一端为能够绕转轴卷合的自由部, 该自由部经外壳的开口延伸至外壳之外;所述转轴上嵌有屏幕接口,该屏幕接口于转轴内 部一侧布设有柔性印刷电路,该柔性印刷电路沿转轴轴向延伸至转轴之外并接于控制单元 上。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设有与控制单元连接的射频单元、电源单元、存储单元。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外壁上嵌设有按键、听筒、话筒及通讯接口。
[0008]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外壁上嵌设有第二显示屏幕。
[0009] 优选地,沿所述软性屏幕的自由部的边缘设有一限位拉杆,该限位拉杆卡于外壳 开口处,限制自由部在卷合方向上的最大行程。
[0010] 优选地,所述转轴通过电机驱动。
[0011] 所述软性屏幕为具有触摸功能的软性屏幕。
[0012]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一外接底座,外接底座上设有用于与笔形主体建立连接的通 讯接口。
[0013] 优选地,所述外接底座一侧设置用于固定笔形主体的主体定位扣,相向的另一侧 设置用于固定拉杆的拉杆定位扣。
[0014] 优选地,所述外接底座中设有外接电源及外存储装置。
[001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采用卷轴式的软性屏幕设计,使软性显示屏可以卷 合收纳于外壳中,大大缩小了移动终端的体积,方便携带;另一方面,软性屏幕与外壳的连 接合理,使柔性印刷电路沿转轴内部设置,进一步缩小占用空间,利于外壳内的各组件有序 布设,避免软性屏幕的卷动导致柔性印刷电路杂乱;设置外接底座,以解决为了控制移动终 端的尺寸所导致的电源续航时间短等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笔形主体的局部结构透视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组成示意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笔形主体外壳的局部示意图。
[0019] 图中:1_外壳,2-控制单元,3-软性屏幕,4-开口,5-转轴,6-柔性印刷电路,8-按 键,9-通讯接口,10-第二显不屏#,11-限位拉杆,12-电机,13-外接底座,14-主体定位 扣,15-拉杆定位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 一步详细描述。应当指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 定本实用新型。
[0021] 如附图1所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一外观与笔相似的笔形主体,该笔形主体包括 一外壳1、设于外壳中的控制单元2及一软性屏幕3,所述外壳上设置开口 4,外壳中固设有 一中空转轴5 ;所述软性屏幕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另一端为能够绕转轴卷合的自由部, 该自由部经外壳的开口 4延伸至外壳之外,通过转轴的转动,可以使软性屏幕3展开或者 卷曲。所述转轴上嵌有屏幕接口 5,该屏幕接口于转轴内部一侧布设有柔性印刷电路6 (即 FPC),该柔性印刷电路沿转轴轴向延伸至转轴之外并接于控制单元7上。
[0022]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轴5通过电机12 (即微型马达)驱动。在转轴上设置电 机,在电机的驱动下,转轴可以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带动软性屏幕3经开口自 动伸出外壳之外,或者通过开口收缩至外壳内。优选地,可以在外壳上设置按键用于控制电 机的驱动及驱动方向。
[0023] 本实用新型的主屏幕为软性屏幕3,该软性屏幕具有收缩状态以及展开状态。当展 开软性屏幕时,软性屏幕绕转轴沿伸展方向卷动,并通过开口延伸至外壳之外;当收缩软性 屏幕时,软性屏幕绕转轴沿与伸展方向相反的卷合方向卷动,通过所述开口收缩到外壳内。 较佳地,所述转轴设置于外壳的中部并与电机相连接,在软性屏幕的收缩状态下,软性屏幕 围绕在转轴周围;由于外壳1是中空的,因此其可以容纳围绕在转轴周围的软性屏幕。
[0024] 本实用新型的主屏幕可以由任意类型的软性屏幕实现,该软性屏幕可以根据所施 加的外力或基于容器的形状变形。优选地,所述软性屏幕3为具有触摸功能的触摸屏,即软 性屏幕3上设有包含触摸传感器的触摸传感器薄膜。当所述软性屏幕处于展开状态下,激 活屏幕,使屏幕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响应用户的触摸指令。
[0025] 在外壳的一侧设置狭缝式开口,该开口的长度可略大于软性屏幕的宽度,以允许 软性屏幕从该开口拉出或收回。优选地,沿所述软性屏幕3的自由部的边缘设有一限位拉 杆11,该限位拉杆卡于外壳开口 4处,限制自由部在卷合方向上的最大行程,还可作为供用 户拉出软性屏幕的着力处,方便用户拉出软性屏幕。
[0026] 所述笔形主体设置有控制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的射频单元、电源单元、存储单元 按键8、听筒、话筒、通讯接口 9等常见的硬件装置,满足接听电话、来电显示、电话查询等一 般常用所需。所述控制单元为PCB。其中,所述射频单元、电源单元、存储单元位于外壳1 内,比如,电源单元可设置于外壳下部;按键8、听筒、话筒及通讯接口 9则嵌设于外壳1的 外壁上。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所述外壳上分布有多个按键,分别 为频道选择按键、音量选择按键、接听键、挂机键。所述按键可为按压式按键,还可为触摸式 按键。外壳顶端可设置听筒孔和副话筒孔,外壳底部可设置话筒孔及通讯接口 9,所述通讯 接口 9可为USB接口。
[0028] 所述软性屏幕通过柔性印刷电路6 (即FPC)与控制单元7连接。所述转轴上嵌有 屏幕接口 5,该屏幕接口 5可为移动产业处理器串行接口,用于软性屏幕与控制器的连接。 该屏幕接口于转轴外部一侧插接有软性屏幕的连接端子,于转轴内部一侧接有FPC,该FPC 在转轴内部沿转轴轴向延伸出转轴外,然后接于控制单元7上。通过转轴内的柔性印刷电 路将用户的触摸信号发送至控制器,同时将控制器的控制指令传送至软性屏幕。
[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一外接底座 13,外接底座上设有用于与笔形主体,尤其是与笔形主体外壳中的控制单元建立连接的通 讯接口 9,所述通讯接口 9可为USB通讯端子,具体地,笔形主体下端部设有USB接口,在外 接底座的相应位置设有USB接头。由于软性屏幕本身的支撑能力较差,因此在软性屏幕展 开状态下,将外壳及软性屏幕固定在外接底座上,使外接底座能够支撑软性屏幕。所述外接 底座一侧两端设置用于固定笔形主体的半环形主体定位扣14,相向的另一侧两端则设置用 于固定拉杆的开口向外的槽型拉杆定位扣15。在实际使用时,可先将软性屏幕自外壳中拉 出,使笔形主体上的USB接口与外接底座上的USB接头相接,并通过主体定位扣固定在外接 底座上,然后将拉杆移至拉杆定位扣处卡固即可。在设置拉杆定位扣的一侧还设有台阶位, 以方便拉杆的取出。
[0030] 所述外接底座13中设有大容量的外接电源及外存储装置,虽然笔形主体内部设 置有电源装置和存储装置,但是受到外壳容积的限制,电池的续航时间和存储器容量往往 无法满足现有智能移动终端的性能要求,因此可通过外接底座的外接电源及外存储装置提 供额外支持。通过所述外接底座13的通讯接口与外壳上的通讯接口联接,使外接底座与笔 形主体之间传递信号和数据。
[0031] 所述笔形主体在软性屏幕未展开之前可使用接听拔打电话、来电显示、电视对接 等常用功能,而软性屏幕展开之后可固定在外接底座上实施触摸操作,通过USB接口与外 接底座连接增加电池容量和存储容量。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转轴5上设置有弹性复位装置。所述弹性复 位装置可为设置于转轴上的卷簧。卷簧一端固接于外壳内,另一端与转轴相接。当软性屏 幕被拉出使用时,卷簧展开,当不使用软性屏幕时,卷簧复位,自动将软性屏幕卷入外壳中。
[0033]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所述外壳1的外壁上嵌设有第二显 示屏幕10。由于该第二显示屏幕的尺寸限制于外壳的体积,一般用来显示通知提醒、时间信 息、状态信息等显示面积较小的内容。
[〇〇34] 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内容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 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一笔形主体,该笔形主体包括一外壳(1)、设于外壳中的控制单 元(2)及一软性屏幕(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开口(4),外壳中固设有一中空转轴 (5);所述软性屏幕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另一端为能够绕转轴卷合的自由部,该自由部 经外壳的开口(4)延伸至外壳之外;所述转轴上嵌有屏幕接口(5),该屏幕接口于转轴内部 一侧布设有柔性印刷电路(6),该柔性印刷电路沿转轴轴向延伸至转轴之外并接于控制单 元(2)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有与控制单元连 接的射频单元、电源单元、存储单元。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壁上嵌设有按键 (8)、听筒、话筒及通讯接口(9)。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壁上嵌设有第二 显示屏幕(1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软性屏幕(3)的自由部的边 缘设有一限位拉杆(11),该限位拉杆卡于外壳开口(4)处,限制自由部在卷合方向上的最 大行程。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通过电机(12)驱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屏幕(3)为具有触摸功能 的软性屏幕。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一 外接底座(13),外接底座上设有用于与笔形主体建立连接的通讯接口(9)。
9. 根据权利要求8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底座(13) -侧设置用于固定笔 形主体的主体定位扣(14),相向的另一侧设置用于固定拉杆的拉杆定位扣(15)。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底座(13)中设有外接电 源及外存储装置。
【文档编号】H04M1/02GK203851182SQ201420302291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9日
【发明者】杨光明, 刘运升 申请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