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装置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300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卡托装置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卡托装置,包括卡托主体以及卡盖,卡托主体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卡盖的第一连接件,卡盖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呈间隙配合,使卡托主体与卡盖之间可相对运动,在第一连接件和/或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防止卡托主体与卡盖脱离的限位元件。本实用新型中还公开了应用上述卡托装置的移动终端;采用该卡托装置的移动终端,在主板与终端壳体装配存在误差的情况下能够方便的对卡托主体以及卡盖的位置分别进行调整,避免卡托主体与卡座装配在合适位置的情况下,卡盖与终端壳体之间不能紧密配合,影响外形美观;以及在卡盖与终端壳体紧密配合的情况下卡托主体与卡座无法精确装配的情况。
【专利说明】卡托装直及移动终?而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托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的通讯类终端中,SM卡是其进行通讯使用时必备的元件。而为了扩展其存储量,绝大多数终端上均可插接储存卡。为了 SIM卡以及储存卡的安装、拆卸方便,现有终端中通常将SIM卡和储存卡的安装位置设置在终端侧面,通过可选择性伸入或抽出终端主体的抽屉式卡托结构对其进行安装。为了实现美观以及防止SIM卡和/或储存卡的脱落,在抽屉式卡托结构的端部通常设置有卡盖结构,卡盖结构与终端主体外形相配合。为了实现卡盖结构功能,在安装状态下对其安装位置的精确性有一定要求。但是现有的SIM卡以及储存卡的安装结构中通常存在一些问题。
[0003]以SM卡为例,在安装过程中SM卡卡托需要与终端主板上的SM卡座(SM卡卡托安装件)位置相配合,进而实现SIM卡的导通,而SIM卡卡盖需要与移动终端上的开口相配合以实现外观美观、不留缝隙。在移动终端组装的过程中主板与终端壳体之间会形成一定装配误差,该误差会导致SM卡座与移动终端上的开口的相对位置与设计情况产生偏差。
[0004]在此情况下,若SM卡卡托与SM卡卡盖为一体结构或两者之间固定连接,将无法同时实现与终端的紧密配合。即当SIM卡卡托与SM卡卡座配合良好的情况下,SIM卡卡盖与终端壳体件会产生缝隙。当SIM卡卡盖与终端壳体配合良好的情况下,SIM卡卡托与SIM卡卡座安装不够紧密,造成接触不良,影响信号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托装置,其包括具有可自适应间隙的卡托与卡盖,在安装过程中能够同时保证卡托与卡盖分别安装在各自位置,而不相互影响。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通过卡托装置结构的改进,能够同时保证外形的美观以及卡的安装位置精确,保证信号传输通畅。
[0007]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卡托装置,包括卡托主体以及卡盖,所述卡托主体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卡盖的第一连接件,所述卡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呈间隙配合,使所述卡托主体与所述卡盖之间可相对运动,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防止所述卡托主体与所述卡盖脱离的限位元件。
[0009]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配合,使卡托主体与卡盖相互连接。由于两者为间隙配合,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使得卡托主体与移动终端内部连接器件完全配合的状态下,卡盖的安装位置可调。因此,可同时保证卡托主体的通讯连接,以及作为外观件的卡盖与移动终端与终端壳体的紧密配合,使得移动终端外形美观。
[0010]作为卡托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托主体的端部设置有卡盖安装槽,所述卡盖上设置有可伸入所述卡盖安装槽中的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卡盖安装槽中的柱状凸起,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与所述柱状凸起呈间隙配合的通孔。
[0011]具体的配合间隙由用于安装卡托装置的终端主板以及终端壳体的装配公差决定。
[0012]优选的,所述柱状凸起与所述通孔的配合间隙为0.08mm—0.15mm。
[0013]作为卡托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盖安装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连接板的厚度,所述限位元件为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厚度方向上,并位于所述卡盖安装槽远离其槽底的一端,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卡托主体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卡盖安装槽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限位板的台阶结构,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台阶结构中,使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卡盖安装槽的槽底的一侧面与卡托主体表面齐平。
[0015]优选的,所述限位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其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所述卡托主体固定连接。
[0016]作为卡托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卡托主体端部的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卡盖上的柱状凸起,所述通孔与所述柱状凸起呈间隙配合。
[0017]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当其数量为一个以上时,应保证各个连接件之间的活动间隙相同,即若干连接件对卡托主体与卡盖的运动范围的限制互不干扰。
[0018]作为卡托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为固定安装在所述柱状凸起端部的限位板,所述卡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柱状凸起,每个所述柱状凸起上设置有一个所述限位板。
[0019]作为卡托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托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SIM卡的SM卡卡托,或,所述卡托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储存卡的储存卡卡托。
[0020]作为卡托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托主体上同时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SIM卡的SIM卡卡托,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储存卡的储存卡卡托。
[0021]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卡托装置,所述卡托主体可滑动的设置在移动终端上,并选择性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上的卡座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上开设有可使所述卡托主体选择性插入或伸出所述移动终端的开口,所述卡盖可选择性开启或封闭所述开口。
[0022]作为移动终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托主体上远离所述卡盖的端部设置有能够防止所述卡托装置脱离所述移动终端的滑动限位件,所述移动终端中设置有与所述滑动限位件对应的限位滑槽。
[0023]作为移动终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盖上朝向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所述卡盖与所述开口相配合的导向结构。
[0024]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
[00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该卡托装置的移动终端,在主板与终端壳体装配存在误差的情况下能够方便的对卡托主体以及卡盖的位置分别进行调整,避免卡托主体与设置在主板上的卡座装配在合适位置的情况下,卡盖与终端壳体之间不能紧密配合,影响外形美观;以及在卡盖与终端壳体紧密配合的情况下卡托主体与卡座无法精确装配的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卡托装置分解状态示意图。
[00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卡托主体与卡盖装配状态示意图。
[00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卡托装置一视角立体状态示意图。
[00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卡托装置另一视角立体状态示意图。
[00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卡托装置分解状态示意图。
[00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卡托主体与卡盖装配状态示意图。
[003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卡托装置一视角立体状态示意图。
[003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卡托装置另一视角立体状态示意图。
[003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卡托装置与手机分解状态示意图。
[0036]图10为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述卡托装置与手机分解状态示意图。
[0037]图 1-4 中:
[0038]100、卡托主体;101、卡盖;102、SIM卡槽;103、卡盖安装槽;104、柱状凸起;105、连接板;106、通孔;107、限位板;108、台阶结构。
[0039]图5-8 中:
[0040]200、卡托主体;201、卡盖;202、连接板;203、通孔;204、柱状凸起;205、限位板。
[0041]图9 中:
[0042]300、手机壳体;301、主板;302、SIM卡座;303、SIM卡卡托装置;304、SM卡。
[0043]图10 中:
[0044]400、手机主板;401、SM卡卡托装置;402、SM卡座;403、T卡卡托装置;404、Τ卡座;405、Τ 卡;406、SM 卡。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46]实施例一:
[0047]如图1-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卡托装置,具体用于安装SM卡,其包括卡托主体100以及卡盖101,卡托主体100上具有安装SM卡的SM卡槽102,在卡托主体100的一端部设置有用于设置卡托主体100与卡盖101之间的连接件的卡盖安装槽103。以卡托装置安装SIM卡的侧面为正面,卡盖安装槽103的正面以及朝向卡盖101的一侧面为开放式结构,在卡盖安装槽103的槽底向卡托装置的正面延伸设置有两个柱状凸起104。卡盖101朝向卡托主体100的侧面上设置有可伸入卡盖安装槽103中,并可在卡盖安装槽103中运动的连接板105,在连接板105上设置有两个与两柱状凸起104间隙配合的通孔106。在卡托装置的正面,并位于卡盖安装槽103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107,卡盖安装槽103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安装限位板107的台阶结构108,限位板107设置在台阶结构108中,使限位板107远离卡盖安装槽103的槽底的一侧面与卡托主体100表面齐平。
[0048]于本实施例中,柱状凸起104与通孔106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15 mm,连接板105与卡盖安装槽103的侧壁之间具有0.15 mm缝隙,同时槽底到限位板107靠近槽底一侧的距离大于连接板105的厚度,其数值为0.15 mm。
[0049]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卡托装置的组装过程为:将卡盖101的连接板105朝向卡托主体100的方向,放置在卡盖安装槽103中,并使两柱状凸起104分别穿过两通孔106 ;然后将限位板107由卡托装置正面方向盖设在卡盖安装槽103上,使卡盖101上的连接板105位于限位板107与卡托主体100之间的卡盖安装槽103内部。限位板107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通过焊接的方式使其与卡托主体100以及柱状凸起104的顶部固定连接。由于柱状凸起104与通孔106之间、连接板105与卡盖安装槽103的侧壁之间均存在间隙,同时槽底到限位板107靠近槽底一侧的距离大于连接板105的厚度,因此卡托主体100与卡盖101之间可进行相对运动。
[0050]实施例二:
[0051]如图5-8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卡托装置,其具体用于安装T卡(储存卡),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所述卡托装置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除用于安装T卡的卡槽与实施例一中不同之外,还具有以下区别:
[0052]本实施例中,在卡托主体200以及卡盖201上均设置有连接板202,在位于卡托主体200的连接板202上设置有两个通孔203结构,在位于卡盖201上的连接板202上设置有两个柱状凸起204结构,其中两柱状凸起204与两通孔203结构分别呈间隙配合,在两柱状凸起204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防止柱状凸起204由通孔203中滑落的限位板205。
[0053]本实施例中柱状凸起204与通孔203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8 mm,柱状凸起204的长度大于通孔203的深度,其差值为0.08 mm。
[005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中卡托装置的安装顺序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两限位板205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在柱状凸起204的端部。
[0055]在上述两实施例中,所述卡托装置均具有一个用于安装SIM卡或T卡的卡槽,在其它实施例中卡托主体200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卡槽,多个卡槽可用于同时安装多张SIM卡或多张T卡,也可以同时安装SIM卡以及T卡。
[0056]实施例三:
[0057]如图9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具体的该移动终端为手机。手机包括手机壳体300以及主板301结构,在主板30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主板301与SM卡卡托装置303的SM卡座302,SIM卡座302设置在靠近手机壳体300的一侧边处。
[0058]卡托装置包括卡托主体以及卡盖,卡托主体上具有安装SM卡304的SM卡槽,在卡托主体的一端部设置有用于设置卡托主体与卡盖之间的连接件的卡盖安装槽。以卡托装置安装SIM卡304的侧面为正面,卡盖安装槽的正面以及朝向卡盖的一侧面为开放式结构,在卡盖安装槽的槽底向卡托装置的正面延伸设置有两个柱状凸起。卡盖朝向卡托主体的侧面上设置有可伸入卡盖安装槽中,并可在卡盖安装槽中运动的连接板,在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与两柱状凸起间隙配合的通孔。在卡托装置的正面,并位于卡盖安装槽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于本实施例中,柱状凸起与通孔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15 mm,连接板与卡盖安装槽的侧壁之间具有0.15 IM缝隙,同时槽底到限位板靠近槽底一侧的距离大于连接板的厚度,其数值为0.15 mm。
[0059]在侧边上与SM卡座30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能够使卡托主体选择性插入或伸出移动终端的开口,卡托主体上远离卡盖的端部设置有能够防止卡托装置脱离移动终端的滑动限位件,移动终端中设置有与滑动限位件对应的限位滑槽。卡盖上朝向移动终端的一侧设置有便于卡盖与开口相配合的导向结构。
[0060]卡托主体可在限位滑槽的限定方向上沿限位滑槽滑动,从而穿过开口插入或拔出手机壳体300,设置滑动限位件使得在卡托装置拔出手机壳体300进行SM卡304安装的过程中不会完全与手机分离,能够有效防止卡托装置整体从手机上脱落,造成遗失。
[0061]实施例四:
[0062]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同样为手机,其与实施例三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手机主板4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SM卡卡托装置401的SM卡座402以及用于安装T卡卡托装置403的T卡座404,其中SM卡卡托装置401中用于安装SM卡406,T卡卡托装置403中用于安装T卡405。
[0063]在其它实施例中,在手机上还可以同时设置有多个SM卡座或T卡座,以满足不同手机在通讯功能以及资料存储功能上的不同需求。
[0064]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托主体以及卡盖,所述卡托主体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卡盖的第一连接件,所述卡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呈间隙配合,使所述卡托主体与所述卡盖之间可相对运动,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防止所述卡托主体与所述卡盖脱离的限位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主体的端部设置有卡盖安装槽,所述卡盖上设置有可伸入所述卡盖安装槽中的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卡盖安装槽中的柱状凸起,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与所述柱状凸起呈间隙配合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盖安装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连接板的厚度,所述限位元件为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厚度方向上,并位于所述卡盖安装槽远离其槽底的一端,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卡托主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卡托主体端部的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卡盖上的柱状凸起,所述通孔与所述柱状凸起呈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固定安装在所述柱状凸起端部的限位板,所述卡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柱状凸起,每个所述柱状凸起上设置有一个所述限位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SM卡的SM卡卡托,或,所述卡托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储存卡的储存卡卡托。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主体上同时设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SIM卡的SIM卡卡托,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储存卡的储存卡卡托。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托装置,所述卡托主体可滑动的设置在移动终端上,并选择性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上的卡座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上开设有可使所述卡托主体选择性插入或伸出所述移动终端的开口,所述卡盖可选择性开启或封闭所述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主体上远离所述卡盖的端部设置有能够防止所述卡托装置脱离所述移动终端的滑动限位件,所述移动终端中设置有与所述滑动限位件对应的限位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盖上朝向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所述卡盖与所述开口相配合的导向结构。
【文档编号】H04M1/02GK204103975SQ201420588498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1日
【发明者】万憬明 申请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