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011216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通信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通信装置包含金属背板、第一天线单元及第二天线单元。金属背板电性连接系统接地面。第一天线单元与第二天线单元分别产生通信装置的第一操作频带与第二操作频带。第一天线单元包含第一金属边框及第一信号源。第一金属边框通过主动电路连接系统接地面。第一信号源通过第一匹配电路电性连接第一金属边框。第二天线单元包含第二金属边框及第二信号源。第二信号源通过第二匹配电路电性连接第二金属边框。第一匹配电路与第二匹配电路分别调整第一操作频带与第二操作频带的带宽与频率比。
【专利说明】
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新型关于一种通信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多模态操作的通信装置。【背景技术】
[0002]在现今通信装置的天线设计中,由于低姿势的天线设计通常仅能产生单一模态, 其基频模态之频率通常与倍频模态的频率比无法同时满足不同通信协议所需的频率比及带宽。因此,为了满足不同通信协议的通信需求,装置中天线的设计复杂度也随之增加。此夕卜,天线的体积及设计与制造成本也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0003]本新型的一种态样为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包含金属背板、第一天线单元以及第二天线单元。金属背板电性连接至系统接地面。第一天线单元用以产生通信装置的第一操作频带。第一天线单元包含第一金属边框以及第一信号源。第一金属边框通过一第一连接部连接至金属背板,并通过主动电路连接至系统接地面。第一信号源通过第一匹配电路电性连接至第一金属边框。第二天线单元用以产生通信装置的第二操作频带,第二天线单元包含第二金属边框以及第二信号源。第二金属边框通过一第二连接部连接至金属背板, 其中第二金属边框与第一金属边框之间具有第一分隔间隙。第二信号源通过第二匹配电路电性连接至第二金属边框。第一匹配电路与第二匹配电路分别用以调整第一操作频带与第二操作频带的带宽与频率比。
[0004]本新型的另一种态样为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包含金属背板、主天线金属边框结构、第一主动电路以及多个主天线信号源。金属背板电性连接至系统接地面。主天线金属边框结构包含第一金属边框、第二金属边框与第三金属边框,其中第一金属边框与第二金属边框之间以第一分隔间隙分隔,第二金属边框与第三金属边框之间以第二分隔间隙分隔。第一金属边框通过第一主动电路连接至系统接地面。主天线信号源分别操作于多个相应的主天线操作频带。主天线信号源通过相应的多个主天线匹配电路电性连接至第一金属边框、第二金属边框以及第三金属边框中之一,主天线匹配电路用以调整主天线操作频带的带宽与频率比。
[0005]有关本新型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根据本新型部分实施例所示的通信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07]图2A至图2F分别为根据部分实施例所示的匹配电路的示意图。[〇〇〇8]图3A与图3B分别为根据部分实施例所示的寄生匹配电路的示意图。
[0009]图4为根据部分实施例所示的通信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文举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以更好地理解本新型的态样,但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新型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操作的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的顺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组合的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0011]于本文中,当一元件被称为连接或耦接时,可指电性连接或电性耦接。连接或耦接也可用以表示二或多个元件间相互搭配操作或互动。此外,虽然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 等用语描述不同元件,该用语仅是用以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除非上下文清楚指明,否则该用语并非特别指称或暗示次序或顺位,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
[0012]请参考图1。图1为根据本新型部分实施例所示的通信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如图 1所示,通信装置1〇〇包含金属背板110、系统接地面120、无线通信模块130、无线网络(WiFi) 模块150、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1ning System,GPS)模块170、处理模块190,以及天线单元XI?X3。在一实施例中,金属背板110电性连接至系统接地面120。天线单元XI用以产生通信装置100的第一操作频带。天线单元X2用以产生通信装置100的第二操作频带。天线单元X3用以产生通信装置100的第三操作频带。在一实施例中,天线单元XI可对应于低频带,例如约698MHz?约960MHz。天线单元X2可对应于中频带,例如约1710MHz?约2300MHz。 天线单元X3可对应于如GPS及/或W1-Fi 5GHz的操作频带。在一实施例中,天线单元X2更可用以产生通信装置100的第四操作频带。举例来说,第四操作频带可为同时对应于高频带及/或W1-Fi 2.4GHz的操作频带,如,高频带约2300MHz?约2690MHz。
[0013]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天线单元XI包含金属边框142与信号源S1。在结构上, 金属边框142通过连接部C1连接至金属背板110,并通过主动电路A1连接至系统接地面120。 信号源S1通过匹配电路Ml电性连接至金属边框142。匹配电路Ml用以调整第一操作频带的带宽与天线单元XI所产生的模态的频率比。如此一来,信号源S1便可操作于第一操作频带并通过金属边框142以进行信号的接收与发送。在一实施例中,主动电路A1可由各种开关元件实现。
[0014]在一实施例中,天线单元X2包含金属边框144与信号源S2、S4。在结构上,金属边框 144通过连接部C2连接至金属背板110。如图1所示,金属边框144与金属边框142之间具有分隔间隙G1。信号源S2通过匹配电路M2电性连接至金属边框144。匹配电路M2用以调整第二操作频带的带宽与天线单元X2所产生的模态的频率比。信号源S4通过匹配电路M4电性连接至金属边框144。匹配电路M4用以调整第四操作频带的带宽与频率比。如此一来,信号源S2、S4 便可分别操作于第二操作频带以及第四操作频带并通过金属边框144以进行信号的接收与发送。
[0015]在一实施例中,天线单元X3包含金属边框146与信号源S3。在结构上,金属边框146 通过连接部C3连接至金属背板110。信号源S3通过匹配电路M3电性连接至金属边框146。匹配电路M3用以调整第三操作频带的带宽与天线单元X3所产生的模态的频率比。如此一来, 信号源S3便可操作于第三操作频带并通过金属边框146以进行信号的接收与发送。[〇〇16] 具体来说,匹配电路Ml?M4可由各种电感一电容电路(LC circuit)实现,以搭配金属边框142、144及146,并通过适当设计以调整天线单元XI?X3的基频模态与倍频模态的位置,藉此达成基频模态与倍频模态之间的不同频率比,也可根据实际应用增加基频模态或倍频模态的带宽。在一实施例中,匹配电路Ml?M4可包含彼此串联或并联的电容器与电感器,以实现带通(band-pass)电路、高通(hi gh-pas s)电路、低通(1 ow-pass)电路或串联LC(series LC)电路,但本新型内容并不以此为限。[〇〇17] 在一实施例中,匹配电路Ml?M4也可包含可变电容,以通过改变电容值大小弹性调整基频模态与倍频模态之间的不同频率比或带宽,或是通过单刀四掷(single pole four throw,SP4T)天线开关实现匹配电路Ml?M4。[〇〇18] 如此一来,通过搭配匹配电路Ml?M4,天线单元XI?X3便可分别相应产生通信装置100的多个不同操作频带,以实现通信装置100的多频带操作。
[0019]在一实施例中,金属边框142、144、146也可通过相应的寄生匹配电路(图未示)电性连接至系统接地面120。举例来说,寄生匹配电路可由二极管切换开关(PIN-d1de)或是单刀四掷(SP4T)天线开关实现。
[0020]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00中的无线通信模块130、无线网络模块150 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模块170可通过天线单元XI?X3中的信号源S1?S4进行信号传输。在一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130可包含整合2G/3G/4G等通信协议的通信模块。无线网络模块 150可包含整合WiFi 2.4G/5G通信协议的无线网络模块。全球定位系统模块170可包含支持 GPS通信协议的GPS模块。
[0021]如图1所示,在本新型内容部分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130通过双工电路D1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信号源S1与信号源S2,并通过双工电路D2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信号源S4。 无线网络模块150通过双工电路D2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信号源S4,并通过双工电路D3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信号源S3。全球定位系统模块170通过双工电路D3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信号源S3。[〇〇22]换言之,通过切换双工电路D1,可使信号源S1与S2之一电性连接至无线通信模块 130。当无线通信模块130电性连接至信号源S1时,无线通信模块130便可配合第一操作频带 (如:约698MHz?约960MHz的低频带)进行信号传输。相对地,当无线通信模块130电性连接至信号源S2时,无线通信模块130便可配合第二操作频带(如:约1710MHz?约2300MHz的中频带)进行信号传输。[〇〇23]相似地,通过切换双工电路D2,可使信号源S4电性连接至无线通信模块130与无线网络模块150之一。当无线通信模块130电性连接至信号源S4时,无线通信模块130便可配合第四操作频带(如:约2300MHz?约2690MHz的高频带)进行信号传输。相对地,当无线网络模块150电性连接至信号源S4时,无线网络模块150便可配合第四操作频带(如:约2300MHz? 约2690MHz的高频带)进行信号传输。于一实施例中,无线网络模块150此时可传输WiFi〗.4GHz 的信号 。如此一来, 信号源 S4 便可用以选择性地配合无线通信模块 130 传输无线通信的高频信号,或是配合无线网络模块150传输W1-Fi 2.4GHz的信号。[〇〇24]相似地,通过切换双工电路D3,可使信号源S3电性连接至全球定位系统模块170与无线网络模块150之一。当全球定位系统模块170电性连接至信号源S3时,全球定位系统模块170便可配合第三操作频带(如:GPS通信协议的操作频带)进行信号传输。相对地,当无线网络模块150电性连接至信号源S3时,无线网络模块150便可配合第三操作频带(如:W1-Fi 5GHz的频带)进行信号传输。如此一来,信号源S3便可用以选择性地配合全球定位系统模块 170传输GPS信号,或是配合无线网络模块150传输W1-Fi 5GHz的信号。[〇〇25]在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90电性连接至无线通信模块130、无线网络模块150、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模块170。此外,处理模块190也电性连接于双工电路D1?D3。如此一来,处理模块190便可控制双工电路D1以及双工电路D2的工作状态,以控制无线通信模块130通过信号源S1、信号源S2与信号源S4其中之一进行信号传输。[〇〇26]在一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130更可同时通过信号源S1与S4,或信号源S2与S4进行信号传输。换言之,在一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130可同时搭配第一操作频带(如:约 698MHz?约960MHz的低频带)与第四操作频带(如:约2300MHz?约2690MHz的高频带)进行信号传输,或同时搭配第二操作频带(如:约1710MHz?约2300MHz的中频带)与第四操作频带(如:约2300MHz?约2690MHz的高频带)进行信号传输。如此一来,无线通信模块130便可实现LTE通信协议当中的载波聚合技术(carrier aggregat1n,CA),整合多个分散频段的带宽,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〇〇27] 此外,处理模块190也可控制双工电路D2以及双工电路D3的工作状态,以控制无线网络模块150通过信号源S3与信号源S4其中之一进行信号传输。相似地,处理模块190也可控制双工电路D3的工作状态,以控制全球定位系统模块170通过信号源S3进行信号传输。 [〇〇28]于一实施例中,当处理模块190控制无线网络模块150通过信号源S3进行信号传输时,无线网络模块150此时可传输W1-Fi 5GHz的信号。相对地,当处理模块190控制无线网络模块150通过信号源S4进行信号传输时,无线网络模块150此时可传输W1-Fi 2.4GHz的信号。[〇〇29]请参考图2A至图2F。图2A至图2F分别为根据本新型内容部分实施例所示的匹配电路Ml的示意图。图2A中所示的匹配电路Ml为包含彼此并联的电容器C与电感器L的带通电路,图2B中所示的匹配电路Ml为包含电容器C与电感器L的高通电路。图2C中所示的匹配电路Ml为包含电容器C与电感器L的低通电路。图2D中所示的匹配电路Ml为包含彼此并联的电容器C与电感器L的带阻电路。图2E中所示的匹配电路Ml为包含彼此串联的电容器C与电感器L的串联LC电路。图2F中所示为包含单刀四掷(SP4T)天线开关的匹配电路Ml。
[0030]在一实施例中,图2B与图2C中所示的电容器C可为可变电容,以通过改变电容值大小弹性调整基频模态与倍频模态之间的不同频率比或带宽。
[0031]匹配电路M2?M4的电路架构与匹配电路M1相似,也可由图2 A至图2F中所示的LC电路或单刀四掷(SP4T)天线开关实现,其细节不再于此赘述。[〇〇32]请参考图3A与图3B。图3A与图3B分别为根据本实施例所示的寄生匹配电路的示意图。图3A与图3B中所示的寄生匹配电路可用以电性连接于金属边框142与系统接地面120之间。如图3A所示,寄生匹配电路可由包含电容器C与电感器L的二极管切换开关(PIN-d1de) 实现。如图3B所示,寄生匹配电路可由单刀四掷(SP4T)天线开关实现。相似地,图3A与图3B 中所示的寄生匹配电路也可用以电性连接于金属边框144与系统接地面120之间或是金属边框146与系统接地面120之间,其细节不再于此赘述。[〇〇33]请参考图4。图4为根据本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通信装置400的立体示意图。于图4 中,与图1的实施例有关的相似元件以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以便于理解,且相似元件的具体原理已于先前段落中详细说明,若非与图4的元件间具有协同运作关系而必要介绍的,将于此不再赘述。[〇〇34] 如图4所示,和图1中所示的通信装置100相较,除了同样包含天线单元X1、X2、X3之夕卜,通信装置400更包含天线单元乂4、乂5、乂6。在一实施例中,位于通信装置400同一侧的天线单元X1、X2、X3属于主天线单元,其中所对应的金属边框142、144、146构成了主天线金属边框结构,信号源31、52、53、54为主天线信号源。相对地,位于通信装置400中与主天线单元相异侧的天线单元X4、X5、X6属于次天线单元,其中所对应的金属边框141、143、145构成了次天线金属边框结构,相应的信号源S5、S6、S7为次天线信号源。[〇〇35]在一实施例中,次天线单元中的天线单元X4、X5、X6可产生分别相应于天线单元 X2、X1、X3的操作频带。于一实施例中,天线单元X4可用以产生通信装置400的第二操作频带,如约1710MHz?约2300MHz的中频带。天线单元X5可用以产生通信装置400的第一操作频带,如约698MHz?约960MHz的低频带。天线单元X6可用以产生通信装置400的第四操作频带,如约2300MHz?约2690MHz的高频带。[〇〇36] 如图4所示,在结构上,天线单元X4包含金属边框141以及信号源S5。金属边框141 通过连接部C4连接至金属背板110。信号源S5通过匹配电路M5电性连接至金属边框141,其中匹配电路M5用以调整第二操作频带的带宽与天线单元X4所产生的模态的频率比。相似地,天线单元X5包含金属边框143以及信号源S6。金属边框143与金属边框141之间具有分隔间隙G3,并通过连接部C5连接至金属背板110,并通过主动电路A2连接至系统接地面120。信号源S6通过匹配电路M6电性连接至金属边框143,其中匹配电路M6用以调整第一操作频带的带宽与天线单元X5所产生的模态的频率比。在一实施例中,主动电路A2可由各种开关元件实现。[〇〇37] 相似地,天线单元X6包含金属边框145以及信号源S7。在部分实施例中,金属边框 145与金属边框143之间通过切换开关SW1电性连接。金属边框145通过连接部C11连接至金属背板110。信号源S7通过匹配电路M7电性连接至金属边框145,其中匹配电路M7用以调整第四操作频带的带宽与天线单元X6所产生的模态的频率比。[〇〇38] 在一实施例中,切换开关SW1选择性地导通金属边框143与金属边框145。如此一来,当信号源S6无法仅通过金属边框143操作于第一操作频带时,便可同时通过金属边框 143与金属边框145,以操作于第一操作频带。换言之,切换开关SW1可根据实际需求导通与关断,使得信号源S6的操作频带更为弹性。
[0039]此外,如图4所示,和图1中所示的通信装置100相较,通信装置400更包含天线切换模块160。在一实施例中,天线切换模块160通过双工电路D1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信号源S1 与信号源S2,或者通过双工电路D2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信号源S4,或者通过双工电路D4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信号源S5与信号源S6,或者电性连接至信号源S7。无线通信模块130电性连接至天线切换模块160,以搭配天线切换模块160的操作选择主天线单元或次天线单元进行信号传输。
[0040]与图1中所示的双工电路D1的操作相似,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由处理模块190控制双工电路D4的工作状态,可使信号源S5与S6之一电性连接至天线切换模块160且连接至无线通信模块130。当天线切换模块160电性连接至信号源S6时,无线通信模块130便可配合第一操作频带(如:约698MHz?约960MHz的低频带)进行信号传输。相对地,当天线切换模块 160电性连接至信号源S5时,无线通信模块130便可配合第二操作频带(如:约1710MHz?约 2300MHz的中频带)进行信号传输。当天线切换模块160电性连接至信号源S7时,无线通信模块130便可配合第三操作频带(如:约2300MHz?约2690MHz的中频带)进行信号传输。如此一来,无线通信模块130便可通过信号源S5、信号源S6、或信号源S7进行信号传输。
[0041]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90更电性连接至天线切换模块160与无线通信模块130,用以控制双工电路D1、双工电路D2以及双工电路D4的工作状态,以控制无线通信模块130通过信号源S1、信号源S2、信号源S4、信号源S5、信号源S6与信号源S7的其中之一或多个进行信号传输。
[0042]具体来说,在一实施例中,天线切换模块160根据通信信号的强度选择相应的主天线信号源S1?S4或次天线信号源S5?S7进行信号传输。换言之,当主天线信号源S1?S4所接收到的通信信号的强度较佳时,天线切换模块160可切换至主天线单元,使得无线通信模块130通过天线单元XI?X3中的主天线信号源S1?S4进行信号传输。相对地,当次天线信号源S5?S7所接收到的通信信号的强度较佳时,天线切换模块160可切换至次天线单元,使得无线通信模块130通过天线单元X4?X6中的次天线信号源S5?S7进行信号传输。
[0043]如此一来,随着使用者使用状态不同,天线切换模块160与无线通信模块130都可由处理单元190进行控制与协同操作,通过主天线金属边框结构搭配主天线信号源或是通过次天线金属边框结构搭配次天线信号源进行通信,以维持良好的信号强度。
[0044]此外,与图1中所示的通信装置100相似,在通信装置400中,也可包含无线网络模块150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模块170,其具体原理已于先前段落中详细说明,故于此不再赘述。 [〇〇45] 匹配电路M5?M7的电路架构与匹配电路M1相似,也可由图2 A至图2F中所示的LC电路或单刀四掷(SP4T)天线开关实现,其细节不再于此赘述。
[0046]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130也可经由天线切换模块160,同时通过信号源S1与S4、信号源S2与S4、信号源S5与S7或是信号源S6与S7进行信号传输。换言之,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似,在一实施例中,通信装置400中的无线通信模块130也可实现LTE通信协议当中的载波聚合技术(carrier aggregat1n,CA),整合多个分散频段的带宽,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其具体细节已于先前段落中详细说明,于此不再赘述。
[004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在本新型内容各个图式、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与电路可以相互组合。图式中所示的电路仅为示例之用,系简化以使说明简洁并便于理解,并非用以限制本新型。[〇〇48]虽然本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主权项】
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金属背板,电性连接至系统接地面;第一天线单元,用以产生上述通信装置的第一操作频带,上述第一天线单元包含: 第一金属边框,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至上述金属背板,并通过主动电路连接至上述系 统接地面;以及第一信号源,通过第一匹配电路电性连接至上述第一金属边框;第二天线单元,用以产生上述通信装置的第二操作频带,上述第二天线单元包含: 第二金属边框,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至上述金属背板,其中上述第二金属边框与上述 第一金属边框之间具有第一分隔间隙;以及第二信号源,通过第二匹配电路电性连接至上述第二金属边框;其中上述第一匹配电路与上述第二匹配电路分别用以调整上述第一操作频带与上述 第二操作频带的带宽与频率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三天线单元,用以产生上述通信装置的第三操作频带,上述第三天线单元包含: 第三金属边框,通过第三连接部连接至上述金属背板,其中上述第三金属边框与上述 第二金属边框之间具有第二分隔间隙;以及第三信号源,通过第三匹配电路电性连接至上述第三金属边框,其中上述第三匹配电 路用以调整上述第三操作频带的带宽与频率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第二天线单元还用以产生上 述通信装置的第四操作频带,上述第二天线单元还包含:第四信号源,通过第四匹配电路电性连接至上述第二金属边框,其中上述第四匹配电 路用以调整上述第四操作频带的带宽与频率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一双工电路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上述第一信号源或上述第二信 号源,并通过第二双工电路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上述第四信号源;以及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至上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以控制上述第一双工电路以及上述第二 双工电路,以控制上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上述第一信号源、上述第二信号源与上述第四信 号源其中之一进行信号传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无线网络模块,通过上述第二双工电路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上述第四信号源,并通过 第三双工电路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上述第三信号源;其中上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至上述无线网络模块,还用以控制上述第二双工电路以及 上述第三双工电路,以控制上述无线网络模块通过上述第三信号源与上述第四信号源其中 之一进行信号传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全球定位系统模块,并通过上述第三双工电路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上述第三信号源; 其中上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至上述全球定位系统模块,还用以控制上述第三双工电 路,以控制上述全球定位系统模块通过上述第三信号源进行信号传输。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四天线单元,用以产生上述通信装置的上述第二操作频带,包含:第四金属边框,通过第四连接部连接至上述金属背板;以及 第五信号源,通过第五匹配电路电性连接至上述第四金属边框;以及 第五天线单元,用以产生上述通信装置的上述第一操作频带,包含:第五金属边框,通过第五连接部连接至上述金属背板,并通过第二主动电路连接至上 述系统接地面,其中上述第五金属边框与上述第四金属边框之间具有第三分隔间隙;以及 第六信号源,通过第六匹配电路电性连接至上述第五金属边框;其中上述第五匹配电路与上述第六匹配电路分别用以调整上述第二操作频带与上述 第一操作频带的带宽与频率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六天线单元,用以产生上述通信装置的上述第四操作频带,包含:第六金属边框,通过第六连接部连接至上述金属背板;以及第七信号源,通过第七匹配电路电性连接至上述第六金属边框,其中上述第七匹配电 路用以调整上述第四操作频带的带宽与频率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切换开关,上述切换开关选择性地导通上述第五金属边框与上述第六金属边框,使得 上述第六信号源操作于上述第一操作频带。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天线切换模块,通过第一双工电路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上述第一信号源与上述第二信 号源,通过第二双工电路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上述第四信号源,通过第四双工电路选择性 地电性连接至上述第五信号源与上述第六信号源,并电性连接至上述第七信号源;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至上述天线切换模块;以及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至上述天线切换模块与上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以控制上述第一双 工电路、上述第二双工电路以及上述第四双工电路,以控制上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上述第 一信号源、上述第二信号源、上述第四信号源、上述第五信号源、上述第六信号源与上述第 七信号源其中之一或多个进行信号传输,其中上述天线切换模块根据通信信号的强度选择相应的天线单元进行信号传输。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无线网络模块,通过上述第二双工电路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上述第四信号源,并通过 第三双工电路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上述第三信号源;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模块,并通过上述第三双工电路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上述第三信号源; 其中上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至上述无线网络模块与上述全球定位系统模块,还用以切 换上述第二双工电路以及上述第三双工电路,以控制上述无线网络模块通过上述第三信号 源与上述第四信号源其中之一进行信号传输,并控制上述全球定位系统模块通过上述第三 信号源进行信号传输。12.—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金属背板,电性连接至系统接地面;主天线金属边框结构,包含第一金属边框、第二金属边框与第三金属边框,其中上述第 一金属边框与上述第二金属边框之间以第一分隔间隙分隔,上述第二金属边框与上述第三金属边框之间以第二分隔间隙分隔;第一主动电路,上述第一金属边框通过上述第一主动电路连接至上述系统接地面;多个主天线信号源,分别操作于多个相应的主天线操作频带,上述这些主天线信号源 通过相应的多个主天线匹配电路电性连接至上述第一金属边框、上述第二金属边框以及上 述第三金属边框中之一,上述这些主天线匹配电路用以调整上述这些主天线操作频带的带 宽与频率比。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一双工电路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上述这些主天线信号源中的第 一信号源与第二信号源,并通过第二双工电路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上述这些主天线信号源 中的第四信号源;以及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至上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以控制上述第一双工电路以及上述第二 双工电路,以控制上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上述这些主天线信号源进行信号传输。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无线网络模块,通过上述第二双工电路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上述第四信号源,并通过 第三双工电路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上述这些主天线信号源中的第三信号源;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模块,并通过上述第三双工电路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上述第三信号源;其中上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至上述无线网络模块与上述全球定位系统模块,还用以切 换上述第二双工电路以及上述第三双工电路,以控制上述无线网络模块与上述全球定位系 统模块通过上述这些主天线信号源进行信号传输。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次天线金属边框结构,包含第四金属边框、第五金属边框与第六金属边框,其中上述第 四金属边框与上述第五金属边框之间以第三分隔间隙分隔;第二主动电路,上述第五金属边框通过上述第二主动电路连接至上述系统接地面;多个次天线信号源,分别操作于多个相应的次天线操作频带,上述这些次天线信号源 通过相应的多个次天线匹配电路电性连接至上述第四金属边框、上述第五金属边框以及上 述第六金属边框中之一,上述这些次天线匹配电路用以调整上述这些操作频带的带宽与频 率比;以及切换开关,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五金属边框与上述第六金属边框之间。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天线切换模块,电性连接至上述这些主天线信号源与上述这些次天线信号源;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至上述天线切换模块;以及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至上述无线通信模块与上述天线切换模块,用以切换上述天线切 换模块,以控制上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上述这些主天线信号源或上述这些次天线信号源进 行信号传输。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天线切换模块通过第一双工电 路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上述这些主天线信号源中的第一信号源与第二信号源,通过第二双 工电路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上述这些主天线信号源中的第四信号源,通过第四双工电路选 择性地电性连接至上述这些次天线信号源中的第五信号源与第六信号源,并电性连接至上 述这些次天线信号源中的第七信号源。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处理模块还用以控制上述第一 双工电路与上述第二双工电路,以控制上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上述第一信号源、上述第二 信号源或上述第四信号源进行信号传输。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处理模块还用以控制上述第四 双工电路,以控制上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上述第五信号源、上述第六信号源、或上述第七信 号源进行信号传输。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天线切换模块根据通信信号的 强度选择相应的上述这些主天线信号源或上述这些次天线信号源进行信号传输。
【文档编号】H04B1/40GK205693664SQ201620556151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8日 公开号201620556151.X, CN 201620556151, CN 205693664 U, CN 205693664U, CN-U-205693664, CN201620556151, CN201620556151.X, CN205693664 U, CN205693664U
【发明人】林栢暐, 杨承旻, 谢宗勋, 林俊杰, 江桓君, 廖子广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