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9073阅读:9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该电路对经典蔡氏电路的蔡氏二极管仅用一个运算放大器u和三个电阻代替,简化了电路的复杂程度。并且将经典蔡氏电路中的耦合电阻替换为忆阻器,构建了一种新型混沌信号发生器。



背景技术:

混沌是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所具有的一类复杂动力学行为,它是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内在随机性。近几十年,混沌科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混沌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混沌经过几十年发展的今天,在生物,力学,数据保密,电力电子等诸多领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蔡氏电路的实验电路制作简单,对于蔡氏电路的研究与改进一直是非线性科学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其结构如下:一种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简化蔡氏二极管、忆阻m、电容c1、c2、电感l1;其中电容c1的正极端与忆阻m负极端相连(记做1端),电容c1的负极端与电容c2的负极端负极端相连(记做1′端),1′接地;电感l1与电容c2并联;蔡氏二极管的正负极分别与1端,1′端相连。所述的简化蔡氏二极管包括运算放大器u和三个电阻r1,r2,r3,运算放大器u的正相输入端接于1端。电阻r3的一端接地1′,另一端接在运算放大器u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1的一端接运算放大器u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接在运算放大器u的输出端;电阻r2的一端接运算放大器u的正相输入端,另一端接在运算放大器u的输出端。所述的忆阻m包括电感l2;二极管d1,d2,d3,d4构成的二极管桥;电阻r0。二极管桥与电感l2及r0构成忆阻m。电感l1的负极与电容c2正极相连,并接到忆阻m的正极。电容c1的正极,忆阻m的负极接于1端。二极管d1的负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记作a端,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记作b端,二极管d2的负极与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记作c端,二极管d3的负极与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记作d端,b端串联电感l2,电阻r0接到d端。

所述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主电路如图1所示含有四个状态变量,分别为电容c1两端的电压v1,电容c2两端的电压v2,电感l1的电流i3,电感l2的电流i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设计的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在经典蔡氏电路中用忆阻替换的耦合电阻,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混沌信号发生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案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

图2广义二极管桥忆阻电路;

图3状态变量v1(t)–v2(t)平面数值仿真相轨图;

图4状态变量v1(t)–i4(t)平面实验验证图;

图5状态变量v1(t)–i4(t)平面数值仿真相轨图;

图6状态变量v1(t)–i4(t)平面实验验证图;

图7状态变量v2(t)–i3(t)平面数值仿真相轨图;

图8状态变量v2(t)–i3(t)平面实验验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数学建模: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电路构建如图1所示,假设v1和v2分别为电容c1和c2两端的电压,i3和i4分别为流经电感l1和l2的电流。本发明采用的是广义忆阻器,忆阻电流记作im。该忆阻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im=(i4+2is)tanh(ρv2-ρv1)(1)

本次使用的二极管型号为ln4148,is是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n是发射系数,vt是热电压。其中,ρ=1/(2nvt),is=2.682na,n=1.836,vt=25mv。

记流过简化蔡氏二极管的电流为in,in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in=gbv1+0.5(ga-gb)(|v1+bp|-|v1-bp|)(2)

式中ga是内区间电导,gb是外区间电导,bp是内外区间转折点电压。且在r1=r2时有如下关系:

其中;r1=1.73kω;r2=33kω;r3=33kω;

本设计采用型号为ad711kn的运算放大器,提供±15v工作电压,其中esat为运算放大器的饱和电压,esat≈13v。图2所示的电容c1两端的电压记作v1,电容c2两端的电压记作v2,电感l1的电流记作i3,电感l2的电流记作i4,通过简化蔡氏二极管的电流记作in,广义忆阻电流记作im。改进型蔡氏电路的数学模型可描述如下:

数值仿真: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平台,可以对由式(4)所描述的系统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选择龙格-库塔(ode23)算法对电路描述方程求解,可获得此电路状态变量的相轨图。典型电路参数c1=5.6nf、c2=33nf、r1=33kω、r2=33kω、r0=50ω,l1=20mh、l2=100mh、esat=13v,在电路状态变量状态初值为(0mv,0.01mv,0ma,0ma)时,对建模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分别如图3、图5和图7所示。

实验验证:本设计电阻使用的是精密型可调节电阻,电容使用的是独石电容,电感是用手工绕制而成的。实验采用tektronixdpo3034数字存储示波器捕获测量波形,所用电流探头由tektronixtcp312和tektronixtcpa300组合实现。分别对数值仿真中的相轨图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分别如图4、图6和图8所示。

对比结果可以说明:本发明实现的一种可产生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实验电路中观测到的吸引子与电路仿真变换后的结果完全吻合,可以验证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的正确性。因此,本发明实现的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可产生混沌信号,可作为一种混沌信号源。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包括由运算放大器U和三个电阻R1,R2,R3构成的简化蔡氏二极管;电容C1,C2;电感L1;二极管桥广义忆阻M。忆阻M由二极管桥、电感L2及R0等效实现。其中电容C1的正极端与忆阻M负极端相连(记做1端),电容C1的负极端与电容C2的负极端负极端相连(记做1′端);电容C2的正极端接忆阻M的正极端;运算放大器U同相输入端与1端连接,反相输入端接R3后与1′端连接;电感L1与C2并联;1′接地。电路可以产生双涡卷混沌吸引子,可为混沌保密通信、混沌雷达等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一种有效的混沌信号源。

技术研发人员:徐权;宋哲;张琴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3.17
技术公布日:2017.07.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