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漏电流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19321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的用电信息采集领域,尤其指一种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漏电流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所有进入某节点的电流的总和等于所有离开这节点的电流的总和。在电力公司现场的每个入户电能表的节点上,该定律也同样适用,单相电能表用户的火线电流和零线电流应该相等,三相四线电能表用户的a、b、c三相电流的矢量和应该等于其零线电流,如果出现了违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情况,则表示出现了漏电流。

现在的智能电能表都有实时检测各分相电流值和零线电流值的功能,可通过智能电能表采集到的这些数值来实时计算分析漏电流的情况,因此在电力公司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可以通过智能电能表采集到的相关数值来计算和判断漏电流的情况,目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集中器通过《dl/t645》协议标准来读取智能电能表中实时的分相电流、零线电流以及相角等数值来计算实时的漏电流,相关的数据项如表1所示。

表1分相电流、零线电流以及相角等数值

根据《dl/t645》协议标准的特性,集中器通过rs-485总线每次只能读取一个数据项的数值,也就是说读出的分相电流的数值和零线电流的数值并不是同一个时刻的数值,根据rs-485的特性以及各集中器本身性能的差异,最短也要相差1秒钟,这就导致漏电流的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漏电流检测方法,以达到减少误差的目的。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漏电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通信标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采集系统主站、集中器以及电能表之间的通信均采用面向对象协议标准;以接口类实现继承关系,以对象来封装数据及操作,以对象为互操作的基本要素;

2)在面向对象协议标准下,利用采集监控类对象的普通采集方案对象,把智能电能表中与判断漏电流相关的数据和集中器读取智能电能表的操作封装起来,以能同时读取所有与漏电流检测相关的数据;

3)根据一起封装的与判断漏电流相关的数据和集中器读取智能电能表的操作来计算分析漏电流情况,实现漏电流的检测。

进一步的,普通采集方案对象为6015h,6015h对象标识记录列csd选择分相电流、零线电流;采集类型选择为采集当前数据。

有益效果:

一、面向对象协议标准是基于面向对象建模方法提出的一套适用于采集系统的互操作性协议,以接口类实现继承关系,以对象来封装数据及操作,以对象为互操作的基本要素,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采集系统主站、集中器以及电能表都采用该协议标准,从而大大提高了采集系统内部各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兼容性及可扩展性。

二、把智能电能表中与判断漏电流相关的数据和集中器读取智能电能表的操作封装起来,这样可以同时读取所有相关的数据,不存在时间差;大大提高了计算漏电流的准确性,减少漏电流的计算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系统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漏电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通信标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采集系统主站、集中器以及电能表之间的通信均采用面向对象协议标准(《面向对象的互操作性数据交换协议》标准),如图2所示;面向对象协议标准是基于面向对象建模方法提出的一套适用于采集系统的互操作性协议,以接口类实现继承关系,以对象来封装数据及操作,以对象为互操作的基本要素;

2)在面向对象协议标准下,利用采集监控类对象的普通采集方案对象(oi为6015h),把智能电能表中与判断漏电流相关的数据和集中器读取智能电能表的操作封装起来,以能同时读取所有与漏电流检测相关的数据;同时读取所有相关的数据,大大提高了计算漏电流的准确性。6015h对象标识的相关定义如表2所示:

表26015h对象标识的相关定义

其中记录列csd可选择分相电流、零线电流的组合,对应的oad(对象属性描述符)分别为20010200h、20010400,采集类型选择“采集当前数据”,其他数据类型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根据一起封装的与判断漏电流相关的数据和集中器读取智能电能表的操作来计算分析漏电流情况,实现漏电流的检测。

集中器和电能表之间的通信基于《面向对象的互操作性数据交换协议》标准,把智能电能表中与判断漏电流相关的数据和集中器读取智能电能表的操作封装起来,以同时读取所有相关的数据,从而弥补因为时间差而导致的漏电流的计算误差。

以上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漏电流检测方法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发明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对其进行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漏电流检测方法,涉及电力系统的用电信息采集领域。根据《DL/T 645》协议标准的特性,集中器通过RS‑485总线每次只能读取一个数据项的数值,存在时间差,导致漏电流的计算存在误差。本发明于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通信标准;2)在面向对象协议标准下,利用采集监控类对象的普通采集方案对象,把智能电能表中与判断漏电流相关的数据和集中器读取智能电能表的操作封装起来;3)根据封装的数据来计算分析漏电流情况,实现漏电流的检测。本技术方案同时读取所有相关的数据,不存在时间差;大大提高了计算漏电流的准确性,减少漏电流的计算误差。

技术研发人员:郑斌;李熊;巫钟兴;王伟峰;赵启明;李阳春;聂峥;魏明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9
技术公布日:2018.0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