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传导助听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1930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骨传导助听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听器,具体涉及一种骨传导助听棒,属于声音传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弱听和耳聋患者来说,能听到外界的声音即为渴求。为了让弱听和耳聋患者能听到声音,市场上也有很多的助听器,其形式和样式也多种多样,但是多以耳戴式为主,耳戴式的时间久了也会造成耳部疲劳,而且耳部助听器会收到周围环境的干扰,杂音比较大,影响听力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传导助听棒,该助听棒携带方便,而且声音传输效果好,杂音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骨传导助听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的一端设置有声波电流传感器,其另一端设置有马达,所述棒体内还设置有ad转换器和dsp,所述声波电流传感器、ad转换器、dsp以及马达之间电连接,所述棒体上还设置有骨感应扬声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棒体为可伸缩的棒体,棒体为可伸缩的,这样就方便了携带,而且棒体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制成响应的长度,十分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棒体为eva材料制成的棒体,采用eva材料制成的棒体其集声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骨传导助听棒通过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带动助听棒震动,挤压头骨、颧骨等感应到外界的声音,该棒体为可伸缩的棒体,可以缩小为很小的一根棒,方便携带,同时内部集成声波转换单元,来辅助助听棒收集声波,杂音比较小,声音传输效果十分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中:1、棒体;2、声波电流传感器;3、ad转换器;4、dsp;5、马达;6、骨感应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骨传导助听棒,包括棒体1,所述棒体1的一端设置有声波电流传感器2,其另一端设置有马达5,所述棒体1内还设置有ad转换器3和dsp4,所述声波电流传感器2、ad转换器3、dsp4以及马达5之间电连接,所述棒体1上还设置有骨感应扬声器6。

所述棒体1为可伸缩的棒体,棒体1为可伸缩的,这样就方便了携带,而且棒体1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制成响应的长度,十分方便。

所述棒体1为eva材料制成的棒体,采用eva材料制成的棒体其集声效果更好。

其工作原理是:声波电流传感器2接收到声音信号后,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然后,经过ad转换器把电流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与之相连的dsp4上运行的相关除噪算法进行除噪音,然后将分析得出的声音频率等特征参数通过一定的算法处理得到马达5的振动频率,进而控制马达5的振动,从而把声波的信号转换成震动的信号,通过振动挤压头骨、颧骨等将振动信号传输给听神经,进而听到声音。

该骨传导助听棒通过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带动助听棒震动,挤压头骨、颧骨等感应到外界的声音,该棒体为可伸缩的棒体,可以缩小为很小的一根棒,方便携带,同时内部集成声波转换单元,来辅助助听棒收集声波,杂音比较小,声音传输效果十分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传导助听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的一端设置有声波电流传感器,其另一端设置有马达,所述棒体内还设置有AD转换器和DSP,所述声波电流传感器、AD转换器、DSP以及马达之间电连接,所述棒体上还设置有骨感应扬声器。该骨传导助听棒通过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带动助听棒震动,挤压头骨、颧骨等感应到外界的声音,该棒体为可伸缩的棒体,可以缩小为很小的一根棒,方便携带,同时内部集成声波转换单元,来辅助助听棒收集声波,杂音比较小,声音传输效果十分好。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勤;林静霞;林心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肇庆高新区国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18
技术公布日:2018.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