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通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2123发布日期:2019-01-02 22:37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急通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通讯系统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急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社会上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灾害、重大交通事件、重大恐怖活动、公共设施故障或事故、公共安全紧急救援等,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适当,就可能造成极其重大的损失。救灾现场的通讯问题直接影响财产和人员的安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构建及时有效的现场通讯极其重要,它是有效解决和防止突发事件灾难扩大化的重要保证。地震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可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强烈的地震发生后,灾区常规通讯通常中段,从而导致灾区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恢复正常通信,与外界隔绝,因此,在地震灾害刚发生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灾区与外界间的联系是救灾的首要任务之一,实际上在常规通讯设施还没有完全稳定恢复的情况下,卫星移动通讯等应急通讯仍是最有效的通信工具,基于卫星通讯的地震救援现场通信是灾区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手段,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确保灾区信息及时反馈的重要手段,是救灾工作指挥协调的保障,而现有的箱体式集成设备所组建的应急指挥系统由于集成度低,所需设备数量多,体积大,搬运困难,现场组装时间长,效率低。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目前应急指挥过程中的通讯方式主要采用的是呼叫方式,即一方呼叫,另一方被动回答来进行通讯,这种通讯方式单一,存在着主动信息推送和区域内工作信息发布的手段单一或缺失的问题,现场及时通讯能力差,同时其通讯系统一般都要求特定终端,无法实现普通通讯设备(如手机等民用设备)的接入,其应急应用场景受到很大的限制。现在已经有通过应急通讯车、背包基站等设备实现应急通讯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提供通讯网络的覆盖,实现终端之间以及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讯。但因为覆盖面积有限,往往无法达到用户的期望。例如,通讯应急车实现的通讯,架设高度一般在30米左右,容易被建筑物等遮挡,无法实现大范围的覆盖,在地震等灾害发生时,无法保证通讯的顺利进行。而背包基站仅能在半径100米的范围内提供通讯网络,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急通讯系统。本发明应急通讯系统包括指挥调度中心、主基站、无人机和应急通讯终端,其中无人机上装载有分基站、应急通讯模块、监控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本发明将应急通讯模块装载在无人机上,增高了应急通讯模块的架设高度,不易被建筑物等遮挡,实现了大范围的通讯覆盖;通过无人机上的监控系统对应急现场的实时监控,可及时对现场做出指挥调度;应急通讯模块通过分基站与主基站连接,不仅可保证指定区域内终端的相互通讯,还实现指定区域内终端与指定区域外的网络相互通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急通讯系统,包括指挥调度中心、主基站、无人机和应急通讯终端,其中无人机上装载有分基站、应急通讯模块、监控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分基站与主基站之间通过通讯卫星连接,主基站与指挥调度中心连接并通讯,无人机上装载的监控系统对应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并将监控的音视频数据通过分基站传输给主基站,指挥调度中心根据主基站传回的应急现场音视频数据做出指挥调度指令并通过主基站传输给分基站,分基站通过应急通讯模块将指挥调度指令传输给应急通讯终端,应急通讯模块用于对指定区域进行通讯覆盖,指定区域内的应急通讯终端可通过应急通讯模块相互通讯,也可以通过应急通讯模块连接分基站再连接主基站与外部通讯,同时,分基站将指挥调度指令传输给飞行控制系统,控制无人机的飞行。

进一步地,所述飞行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监测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无人机的状态,监测单元用于检测无人机的飞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系统包括音视频传感单元、处理显示单元,音视频传感单元用于采集现场音视频数据,处理显示单元用于对音视频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并将音视频数据传输给分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包括手机端和pc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应急通讯系统将应急通讯模块装载在无人机上,增高了应急通讯模块的架设高度,不易被建筑物等遮挡,实现了大范围的通讯覆盖;

2、本发明应急通讯系统通过无人机上的监控系统对应急现场的实时监控,可及时对现场做出指挥调度;

3、本发明应急通讯系统中应急通讯模块通过分基站与主基站连接,不仅可保证指定区域内终端的相互通讯,还实现指定区域内终端与指定区域外的网络相互通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急通讯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应急通讯系统,具体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包括指挥调度中心1、主基站2、无人机3和应急通讯终端4,其中应急通讯中断包括手机端和pc端,其中无人机3上装载有分基站31、应急通讯模块32、监控系统33和飞行控制系统34,监控系统包括音视频传感单元35和处理显示单元36,飞行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37和监测单元38。分基站31与主基站2之间通过通讯卫星连接,主基站2与指挥调度中心1连接并通讯,无人机3上装载的监控系统33中的音视频传感单元35对应急现场进行音视频数据采集,通过处理显示单元36处理成音视频显示,并将监控的音视频数据通过分基站31传输给主基站2,指挥调度中心1根据主基站2传回的应急现场音视频数据做出指挥调度指令并通过主基站2传输给分基站31,分基站31通过应急通讯模块32将指挥调度指令传输给应急通讯终端4,应急通讯模32块用于对指定区域进行通讯覆盖,指定区域内的应急通讯终端4可通过应急通讯模块32相互通讯,也可以通过应急通讯模块32连接分基站31再连接主基站2与外部通讯,同时,分基站31将指挥调度指令传输给飞行控制系统34,飞行控制系统34通过控制单元37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并通过监测单元38检测无人机的飞行状态。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通讯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急通讯系统。本发明应急通讯系统包括指挥调度中心、主基站、无人机和应急通讯终端,其中无人机上装载有分基站、应急通讯模块、监控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本发明将应急通讯模块装载在无人机上,增高了应急通讯模块的架设高度,不易被建筑物等遮挡,实现了大范围的通讯覆盖;通过无人机上的监控系统对应急现场的实时监控,可及时对现场做出指挥调度;应急通讯模块通过分基站与主基站连接,不仅可保证指定区域内终端的相互通讯,还实现指定区域内终端与指定区域外的网络相互通讯。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源市宝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23
技术公布日:2019.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