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3598发布日期:2020-06-02 20:5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基于RFID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防报警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网络发展如此迅速的环境下,传统的视频监控技术已经被高清数字化和网络化代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视频监控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视频监控即人们通过摄像头对指定区域监控,并能够对监控画面进行采集,保存以及处理,主要用于防止犯罪事件产生和记录犯罪事件证据,现在大多数监控系统都是实时记录,如果监控范围内有物体动作,那也要旁边有人才会产生报警,这样其安全性就表现出不足,而且实时记录也需要很大的存储量,传统的监控技术在安全性能方面逐渐显示其不足,存在误报漏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通过采集视频监控画面,并用电子标签识别视频监控对象的身份,双鉴识别提高监控的准确性,解决传统监控存在的误报漏报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由采集模块、电子标签阅读模块、监控主机、报警器、报警处理模块、图像对比模块、供电模块、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远程监控端组成;所述的采集模块包括视频采集模块、电子标签;所述的电子标签与电子标签阅读模块相连接;所述的电子标签阅读模块、图像对比模块、供电模块、存储模块、报警器、报警处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分别与监控主机相连接;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与远程监控端相连接。

而且,所述的视频采集模块采用ccd红外夜视摄像机。

而且,所述的电子标签采用rfid电子标签。

而且,所述的电子标签阅读模块采用rfid电子标签签阅器。

而且,所述的监控主机采用硬盘录像机。

而且,所述的摄像机采用红外夜视摄像机。

而且,所述的存储模块采用固态硬盘。

而且,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采用gprs网络传输模块。

而且,所述的远程监控端采用移动手机。

本实用新型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提供基于rfid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通过采集视频监控画面,并用电子标签识别视频监控对象的身份,双鉴识别提高监控的准确性,解决传统监控存在的误报漏报问题,且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以及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由采集模块、电子标签阅读模块、监控主机、报警器、报警处理模块、图像对比模块、供电模块、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远程监控端组成;所述的采集模块包括视频采集模块、电子标签;所述的电子标签与电子标签阅读模块相连接;所述的电子标签阅读模块、图像对比模块、供电模块、存储模块、报警器、报警处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分别与监控主机相连接;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与远程监控端相连接。

视频采集模块设置于监控区域,采用的是ccd红外夜视摄像机,视频采集模块启动后,对指定监控区域进行监控,采集监控区域的实时视频信息,通过采集获取监控区域中的视频信息,由于视频采集模块采用的是ccd红外夜视摄像机,具备白天黑夜同时采集视频,视频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视频信息传输给监控主机,监控主机对采集到的视频信息进行处理,监控主机调用视频采集模块,将视频采集模块的监控画面通过对比,达到识别视频采集模块视线内是否有人或物体进入,主要识别原理是在单位时间内截取两张图像,对比两张图片的相似程度,当返回的值与预设阈值比较,超出阈值为监控画面发生了变化,则定义为监控范围内有物体发生动作,即达到了报警的条件,监控画面中的人或物体动作幅度,如果监控画面异常阈值超过设定值,则触发报警处理,当达到了报警条件,通过电子标签阅读模块能对携带电子标签的监控目标进行识别并读出相应的信息,实现了对目标身份进行识别,监控主机检测是否收到电子标签传来的信息,若检测到电子标签有传来信息,则监控主机记录进入与离开的情况,若检测到信息为预设的电子标签信息,则不启动报警,否则启动报警。监控主机将报警指令传输给报警处理模块,由报警处理模块控制报警器,报警器进行声光报警。监控主机将处理的视频信息传输给存储模块,由存储模块对视频信息进行存储。监控主机触发报警器进行本地报警的同时,将报警信息传输给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采用的gprs网络传输模块,通过gprs网络进行远程传输信息,远程监控端接收信息,通过远程监控端,可实时观看监控区域的情况,实现远程视频监控报警。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采集模块、电子标签阅读模块、监控主机、报警器、报警处理模块、图像对比模块、供电模块、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远程监控端组成;所述的采集模块包括视频采集模块、电子标签;所述的电子标签与电子标签阅读模块相连接;所述的电子标签阅读模块、图像对比模块、供电模块、存储模块、报警器、报警处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分别与监控主机相连接;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与远程监控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视频采集模块采用ccd红外夜视摄像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标签采用rfid电子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标签阅读模块采用rfid电子标签签阅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控主机采用硬盘录像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储模块采用固态硬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采用gprs网络传输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程监控端采用移动手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由采集模块、电子标签阅读模块、监控主机、报警器、报警处理模块、图像对比模块、供电模块、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远程监控端组成;所述的采集模块包括视频采集模块、电子标签;所述的电子标签与电子标签阅读模块相连接;所述的电子标签阅读模块、图像对比模块、供电模块、存储模块、报警器、报警处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分别与监控主机相连接;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与远程监控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通过采集视频监控画面,并用电子标签识别视频监控对象的身份,双鉴识别提高监控的准确性,解决传统监控存在的误报漏报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毛振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蓝天科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